现行或有事项准则存在主要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浅议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Ec n mi o o c& T a e U d t u NO. 5 Au u t 0 2 r d p a eS m. 2 0 g s. 1 2
有 事 项 会 计 处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房 静
165 ) 02 1 ( 宁对外 经 贸学 院 ,辽 宁 经营机制的转变,财务关系变得越加复杂 ,作为 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 或有事项的内容在不断扩展 ,其对财务会计信息以及 经营决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或有事项是企业经营过程 中不可避免的,而我国对或有事项会计 处理 的专 门化、系统化的研 究较少 ,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的发 生。因此,对或有事项及其会计处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 完善我国或有事项会计 准则体系,规范或有事项 的会计处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现行的或有事项内涵进行整理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或有事项在会计处理上存在 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 出完善建议。 【 关键词 】或有事项 ;会计处理;问题
近 年 来 ,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 企 业 之 间 的 竞 争 越 来 然 存 在 一 个 连 续 范 围 , 但 各 种 结 果 发 生 的 可 能 性 不 同 , 那 么 , 若 越 激 烈 , 企 业 经 营 环 境 中 的 不 确 定 因 素 越 来 越 多 ,这 些 不 确 定 性 涉 及 单 个项 目,按 最可 能 发 生金 额 确 定 。但 运 用 此 原则 难 以避 免 因 素影 响 到 会 计信 息质 量 , 进而 影 响 到 投 资者 对 企业 的判 断 。 因 确 定 最 佳估 计 数 时 的主 观 性 。假 如 其 他 可 能 的结 果均 比最 可 能 的 结 果 的 金 额 高 或 低 , 则 最 佳 估 计 数 将 难 以有 效 地 反 映 最 可 能 的 情 此 ,对 或 有 事 项 的 正确 处 理 成为 确 保 会 计信 息质 量 的 重要 方 面 。

或有事项准则相关问题思考

或有事项准则相关问题思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强,风险越来越大,这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交易和事项越发常见。这些事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可以较大程度被企业操纵,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所以研究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是非常必要的。为提高我国企业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质量,我国于2000年4月27日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取代了原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3.2或有事项的计量不够准确
对或有事项进行计量,最重要的是正确确定最佳估计值和现值。
3.2.1最佳估计值难以确定
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规定:或有事项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存在这样一个连续区间,并且在各种结果发生的概率该区间内是相同的,最佳估计数就是这个连续区间上下限的平均数。但是很显然,在实务中,连续区间的范围难以确定,概率是否相同更是难以判断。
摘 要
或有事项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它的确认、计量、披露是否准确,影响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我国企业披露或有事项存在较多问题。《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颁布与实施,提高了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程度,对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准则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3.2.2对现值的规定不精确
新准则对现值并没有过多涉及,只是提出对那些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预计负债,应采用现值法确定最佳估计数。准则没有明确规定折现率的标准。选择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在实务中,大多数企业很难获得准确的市场利率。与市场利率相比,企业很容易获取贷款利率,但是如果将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的标准,得到的折现值与或有事项的实际价值会存在一定差异,降低会计信息质量。

或有事项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或有事项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或有事项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复杂,而或有事项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准确性和完备性,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投资市场,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都有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正确地确认、计量和处理或有事项,在财务报表上充分体现或有事项的存在还有其重要性,尤其是或有负债,使企业的信息使用者还有投资人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便于投资者正确的进行投资活动,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本文通过阐述现行会计准则下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从中揭露出或有事项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同时将深入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字:市场经济;经营活动;或有事项;经营决策;会计处理;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一:现行准则下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一)或有事项的概念: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二)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1)或有事项的确认根据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或有资产一般不应进行确认,也无需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而符合条件的可以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应该确认为“预计负债”。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首先,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其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最后,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或有事项的计量或有事项的计量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最佳估计数的确定,即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二是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即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

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或有事项准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或有事项准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二、 或 有 事 项 准 则 在 执 行 中 存在 的 问题 ( 一) 或 有 事 项 本 身 的 不确 定 性
企 业 规 范 或有 事 项 会 计 处 理 及 披 露 行 为 , 提 高会 计 信 息 质 量 。 保 护 投 资 者 利 益 。 帮 助企 业 分 清 或 有 事 项 的业 务 类 别 . 加强或有事项的管理 . 减 少 可 能带 来 损失 的 或有 事 项 的发 生 , 降低 企 业 财 务 风 险 和 经 营 风 险 。

之前 , 隐瞒了将 近 1 0亿 的担保 , 没有对该或有事项 进行任何披露 , 投资
本 文 以 或有 事 项 理 论 以及 应 用 为 研 究对 象 . 分析了它对会计原则 、 计量、 披 露 等 理 论 的影 响 , 以其 为或 有 事 项 会 计 理 论 的发 展 和 完 善 提 供

来 直 接 的影 响 ,不 当 的 处 理 方式 会 被 企 业 的 管 理 者 或 者 企 业 的一 些 不
的可 能 性 超 过 5 0 %, 这离基本确定的程度还是有一定距离 ; 三 是 可 以可
我国对 于有关或有事项 的理论研究起步 比较晚 。 并且其专业性 、 系
统 性 等研 究 都 比较 缺乏 ,从 而 导 致 或 有 事项 的 会 计 处 理 不 能 给 予 相 应 的会 计政 策 进行 指 导 。 同 时都 降 低 了或 有事 项 在 会 计 事 物 的处 理 中 的 规 范 性 和水 准 。目前 , 我 国的 会 计 准 则 只 针 对 部 分 的 或 有 事项 作 出 笼统 的规定, 大 部 分 的 或有 事项 还 是 缺 乏 相 应 的 政 策 。 在 会 计 实 务 处 理 中 , 大 部 分 针 对 的 只是 应 收 票 据 贴 现 等 个 别 的 或 有 事 项 ,甚 至 部 分 的 中小

或有事项准则相关问题思考

或有事项准则相关问题思考

或有事项准则相关问题思考[提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或有事项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已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但我国对或有事项的规范相对较晚,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很大程度上依靠财务人员的职业经验和判断,现有准则的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本文主要对我国或有事项准则在确认、计量、信息披露及适用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为或有事项准则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为实务中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或有事项准则;确认;计量;信息披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业务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融资渠道的增多、财务关系的复杂化,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或有事项日益增多,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展。

或有事项表明企业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估计和披露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可能损害到投资者的利益。

因而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或有事项的概念及特征根据我国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在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常见的或有事项主要有: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及企业重组等,这些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根据或有事项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即或有事项的形成是由以前的某个交易或事项造成的已经存在的事实。

第二,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指或有事项的结果不知道是否会发生;另一方面指虽然或有事项结果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但是不能够准确的判断该结果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和相关金额。

第三,或有事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确定。

二、或有事项准则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近年来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等规定不断进行改进,但是我国对或有事项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其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比较少,从而造成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不能给予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指导,在实务操作上仍有很多不足和缺陷。

毕业论文浅谈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毕业论文浅谈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3 级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姓名:李冰学生证号: 1333101250396 指导老师:徐红军2014 年 04 月浅谈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录一、或有事项综述 (3)(一)或有事项的概念 (3)(二)或有事项的特征 (3)(三)或有事项的分类 (3)二、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3)(一)或有事项的确认标准不明确 (3)(二)或有事项的计量依据不客观 (4)(三)或有事项的披露不充分、不规范 (4)(四)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过于稳健 (4)(五)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受会计人员的素质制约 (5)三、对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问题的建议 (5)(一)加强或有事项确认的准确性 (5)(二)提高或有事项计量依据的合理性 (5)(三)加强或有事项披露的完备性、规范性 (6)(四)加强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理论研究 (6)(五)提高会计人员职业能力 (6)参考文献 (8)浅谈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或有事项作为一种潜在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它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质量、财务善以及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正确判断。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或有事项的相关会计处理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对或有事项披露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及披露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一、或有事项综述(一)或有事项的概念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二)或有事项的特征或有事项是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即或有事项的现存状况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客观存在);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或有事项的结果预计将会发生,但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或有事项的结果,在或有事项发生时是很难证实的,这种不确定性的消失需要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真实发生情况来确定。

浅析或有事项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浅析或有事项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利益 的保护 ,忽视了信息 使用者 的利益 ,对或有 事项的披露 不够合 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上 市公 司并未按 照 《 或有事项 准则 》 露或有 负 披 债 ,而只披露了未决诉 讼的原因 ,大部分企业没有披露或有负债可 能 对公司产生的财务和经营 上的影响。可见 ,上市公 司或有 负债信息披
2 或有事项会计 需要遵循 的原则 ( 1)稳健性原则 。即可适 度预 计可能发 生的或有负债和或 有损 失 ,而不预计可 能发生的或有资产和或有利得 ,从而避免企业会计报 表高估 资产 价值或营业收益 。这是对不同类型的或有事项进行会计处 理 时必须首先遵循的原则。
定 ;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 日的 ,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期
露充分性不足 ,存在重大遗漏 。
() 2 重要性原则 。企业对 或有事项的会 计处理 要按其 重要 程度 进行区别对待 和处理 ,或有事项的重要性可 由其相对金额的大小和其 发生概 率来判 定。运用重要性原则时 ,对发生权重概率不同的事项分
别 处 。
( 3)充分披露原 则。或有 事项应在报表 中进行集中反 映 ,使投 资者能一 目了然 。要求企业真实 、 公允 、全面地披露对决策有重大影 响的不确 定信息 ,对不能纳入表内项 目反映的 ,要在表外以附注等形 式 加以披露 。 ( )实质重于形式 原则 。要求 当事项 的实质与其法律 形式 发生 4 矛盾时 ,应当根据实质而不是形式来 处理 。如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损 失 ,尽管还没有实际形 成,但 由于其发生有 内在必然性 .也要预先列


¨Q 勇3 2 晦 Q 期
科 学 管 理
浅 析 或 有 事 项 处 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完 善 建 议
张 帆

对完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思考分析与探讨

对完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思考分析与探讨

对完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思考分析与探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其向纵深方向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叉合作增多,对企业的会计的准确、规范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现行的会计准则逐渐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和制定更加完善的会计准则,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保护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本文将会从当前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出发,提出改进建议。

一、会计准则的不足1、缺乏科学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够科学,适用性并不强。

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往往要面对比较复杂的会计核算问题,存在着很多“灰色地带”,操作性很大。

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人员也会发现有些条款长期以来被视为死的规定,实际上还没有被实施或者需要细化、完善。

2、相互之间存在差异性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会根据不同区域或者企业的需要,对相同的会计核算事项进行不同的处理,而且相互之间的处理差异性较大。

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丢失了比较重要的可比性,同时在资本市场业绩公布和证监会审计等方面也无法达到准确性。

3、信息披露不足目前有不少企业在财务报表上进行不充分的、不完整的信息披露。

特别是对于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的内容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其信息披露的难度很大。

这样就会给企业间的交往和合作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

二、对完善会计准备的思考分析与探讨1、建立法律法规制度在建立会计准则时,我们需要注意科学性、适用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同时,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为企业财务信息的开放透明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2、加强会计标准的统一性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的处理行为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就需要加强会计标准的统一性,减少人为操作给企业带来的问题。

建立会计准则的规范流程,细化会计准则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未来对会计人员的解释工作也可有所规范,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企业信息的一致性和可可比性。

浅析或有事项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大学毕设论文

浅析或有事项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大学毕设论文

浅析或有事项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廊坊开发区瑞达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为例摘要这几年来,紧跟着我国经济的不停发展,企业在运营活动中面对着许多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经济项目逐渐增多,这些含有不确定的项目对企业财管情况和经营成效产生着很大的作用。

通过对廊坊开发区瑞达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探究,来探讨其在或有事项会计处理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会计处理中所产生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到提出建议,进而完善企业不确定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

关键词:或有事项会计处理解决建议Problems and suggestion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 andaccounting——Take LangFang Rui Da Automobile Break Company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the past few, 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some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which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Through the study of Lang Fang Rui Da Automobile Break Company or accounting matter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in the accounting process, and then improve the method of enterprise or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Key words: Contingencies accounting treatment solution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或有事项准则执行中存在问题相关处理论文

或有事项准则执行中存在问题相关处理论文

浅析或有事项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处理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0-000-01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经营机制不断改革,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

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营环境当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作为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有机组成部分的或有事项越来越多。

或有事项作为一项特殊的不确定事项,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发展、财务状况、信息质量和现金流量,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无论是对内部管理层的决策判断还是外部各方经营环境对企业信息的获取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

我国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虽然对我国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做出了明确的规范,但有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完善。

本文以或有事项为研究对象,从讨论或有事项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其会计处理原则,介绍了或有事项准则中贯穿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期为或有事项会计风险管理和规避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或有事项披露对策一、或有事项的范围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企业经营行为中较为常见的或有事项主要有: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票据贴现、承诺、亏损合同、债务重组、环境污染整治等。

二、或有事项准则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不确认或少确认预计负债或有事项因其不确定性,往往成为企业业绩的重要调节手段,主要表现在没有确认或少确认。

根据准则的要求,如果很有可能发生支付义务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应该在预计负债科目下确认并披露。

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利润的驱动下,虽然有些项目已满足确认的条件,但很少有公司在报表上确认预计负债,通过粉饰报表扭曲会计事实,营造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的假象,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以达到配股贷款等盈余管理或夸大业绩的目的。

(二)通过高估负债价值提取秘密准备除了不确认或低估负债价值影响报表使用者判断外,部分企业也会高估预计负债价值,在预计经济利益流出当年确认巨额的预计负债,在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高估负债会减少所有者权益,比实际所有者权益少计的部分就形成了一种“准备”,上市公司往往通过这一手段制造明年扭亏的假象影响股东或债权人的决策。

浅析_企业会计准则_或有事项_存在的不足

浅析_企业会计准则_或有事项_存在的不足

浅析《企业会计准则 ———或有事项》存在的不足潘洁玲(广西财经学校 , 广西 南宁 530003)[ 摘 要 ] 从或有事项准则的目的 、适用范围 、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确认计量和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 、信息披露 、会计操作等方面 ,指出或有事项准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意见 。

[ 关键词 ] 会计学 ;或有事项 ;会计准则 [ 中图分类号 ] F235 . 1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2728 (2003) 04 - 0043 - 03 (1) 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 (2) 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 ( 3) 该义务的金额能 够可靠地计量 。

而准则对或有负债的定义是 :过去 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 ,其存在须通过未来 不确定事项的发生予以证实 ;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 形成的现实义务 ,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

因此 ,可以这样来理解 : 或有负债不管是一种潜在 义务还是一种现实义务 ,都不应确认为负债 。

这一 点与以往的概念和做法有很大的不同 。

所以在会 计核算时设置了一个“预计负债”科目 ,但被确认为 负债的这种或有事项跟准则所定义的负债的概念 和或有事项的概念都有一定的差别 ,这难免使人在 理解上产生混淆 。

比较一下 IA S 37 ,将这种“预计 负债”以“准备”的概念来界定 ,既有别于负债 ,又有 别于或有负债 。

IA S 37 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把被确 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以类似“准备”或“预计负债” 的概念来界定 ,似乎更为妥当 。

3 . 或有事项确认标准不够科学 ,计量不够客观准则第 4 条为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设置了 三条标准 ,即 : (1) 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 (2) 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3) 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这里 (1) (3) 两 条标准并不科学 ,因为“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和 确定性负债是不同的 。

或有事项准则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或有事项准则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11月136或有事项准则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梁 欢(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13)摘 要:或有事项作为一种潜在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它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质量、财务状况以及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正确判断。

当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相关信息的处理是不明确、不完整的。

上市公司必须分清引起或有事项的业务类别,加强或有事项的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关键词:或有事项 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1—0136—01 一、或有事项对企业的影响(一)或有事项潜在影响企业的财务质量,也直接影响有关方面对企业当前和未来财务状况的正确判断。

或有事项的一个特征在于其发生时的隐秘性和实际影响的滞后性。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不调查被担保单位的实际情况而盲目为其担保的情况时有发生,必将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但届时已为时已晚,实际损失不可避免。

(二)或有事项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能力。

或有事项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不确定性.他往往表现为一种因企业过去的行为而引起一种潜在的债务或损失如果这种潜在的债务或损失一旦成为现实,很有可能造成企业一夜之间因巨额债务不能清偿或因巨额亏损而导致破产、重组,进而从此陷入困境。

(三)或有事项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或有事项如果成为现实,往往引起未来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如应收票据贴现一旦出票人无力清偿,则企业必将要用现金予以偿付,因此应把或有事项作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上所述,由于债务担保等或有事项常常具有发生时的隐秘性和不能得到应有的反映,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情况做出可靠地预计。

二、或有事项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加强对外担保,资金占用及关联交易的监管对外担保是企业中最为普遍的或有事项。

然而,企业因贷款而产生的企业间担保事项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企业被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时间较长。

我国或有事项处理的原则及现状

我国或有事项处理的原则及现状

关键字:或有事项或有负债影响可能事项披露会计处发生企业会计或有事项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或有事项可分为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两类。

其中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此事项一般不应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本文将就我国企业在或有事项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在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我国企业在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现状或有事项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具有不确定性,其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确定,且影响未来事项的不确定因素不一定是企业自身能控制的,因此,其结果对企业将产生的是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现在都是无法肯定的。

例如企业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这就形成了企业的一项或有负债,如果到期该单位无力偿还贷款,对担保方来说或有负债就变成了现有债务;如果到期该单位偿还了贷款,对担保方而言这项债务就不存在了。

由于或有事项的这种特征,因而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报表中披露或有事项,以便让投资者关注这类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存在的影响,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工作中,能够对或有会计事项加以处理的,基本局限在应收票据贴现等个别问题上。

所以投资者在解读年报时要特别注意其披露的或有负债信息,以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的处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将应集中披露的或有事项分散到报表的几个部分进行披露,以减轻集中披露的影响。

例如,隧道股份在或有事项一栏未披露任何事项,但在承诺事项中,则揭示出为子公司贷款担保8100万元,为外单位贷款担保4.34亿,共计5.15亿,占净资产的近50%。

或有事项论文论文

或有事项论文论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融资渠道的增多及财务关系的复杂,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由于我国目前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面对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的适应能力和法制意识普遍较差,这就决定了或有事项的发生率及可能性比西方国家要大得多。

或有事项作为一种潜在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因相应损失的最终出现使企业陷入困境,导致被清算、被兼并或破产的案例不在少数。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正确对待。

一、或有事项会计综述(一)或有事项的定义及特征1、或有事项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的定义是“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或有事项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状况,或有事项的“或有”是指其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并不确定,要依赖于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确定。

企业管理当局无法对或有事项的结果施加影响,或无法施加重大影响,只能按照有关情况对或有事项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和金额进行合理估计。

2、或有事项的特征根据上述定义可知,或有事项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或有事项作为一种状况,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未来事项指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及其结果所形成的状况,如未来可能发生的经营亏损、自然灾害等,与或有事项相比较,它不是由过去的或者现在的事项所引起的,对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并无影响,并且它现在并不存在。

或有事项是现存的状况,是资产负债表日的一种客观存在,并有足够的事实证明它的确实性,所以它是现存的而不是虚拟的。

只是其结果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或虽已知是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但影响程度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来确定,现在尚不能完全肯定。

(2)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指的是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或有事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或有事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或有事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作者:————————————————————————————————日期:本科毕业论文或有事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作者赵欣燕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作为一项特殊的经济业务已经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中。

或有事项作为不确定性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一项经济业务是否被确认为或有事项,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还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当期、未来损益的判断,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

本文由一个案例引出,阐述了或有事项的定义,并就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处理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分析,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会计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还阐述了或有事项的处理原则,分析了或有事项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投资者判断或有事项风险的方法。

最后,作者提出了对或有事项的几点认识。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或有事项的含义。

第二部分,比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分析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处理的不同之处。

第三部分,调查了大量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对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四部分,阐述了或有事项处理的原则,在或有事项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投资者在投资时应注意的或有事项相关问题。

第五部分,对或有事项的思考。

关键词:或有事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上市公司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contingenc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all kinds of trades as an especial economic operation.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which the uncertainty accounting studies, the contingency has already received peop le’s general attention. Whether an economic operation can be confirmed as contingency or not, will not only influence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influence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judge the present or future profit and loss of the enterprises, further more, influence the investor’s decisions.Beginning with a case, the essay states the concept of contingency. Then compares the methods of accounting for contingency among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USA’s accounting standards. By analyzing the annual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accounting for contingency. Also, the thesis states some cognition on contingent items.The essay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Firstly, it explains the concepts of contingencies.Secondly, by comparing the methods of accounting for contingency among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USA’s accounting standards, it summarizes the familiar and difference about accounting for contingency.Thirdly, it analyses how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handle contingency currently through analyzing their annual reports.Fourthly, it states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contingency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Fifthly, it states the author’s cognition and thinking about contingency.Key words: contingent transactions; contingent asset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listed company目录一、或有事项的含义 (1)二、或有事项处理的国际比较 (1)(一)对或有事项按可能性分类的区别 (1)(二)对或有事项按内容分类的区别 (2)(三)对或有事项确认与披露的区别 (2)三、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处理现状分析 (3)(一)数据研究 (3)(二)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处理现状 (4)四、或有事项处理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5)(一)或有事项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5)(二)或有事项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5)(三)投资者应如何判断或有事项的风险 (5)五、对或有事项的思考 (6)主要参考文献 (8)后记 (9)或有事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随着市场机制与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健全和发展,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行或有事项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1)06-0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面临的诸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贴现、债务担保等“或有事项”越来越多。

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我国目前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适应能力和法制意识普遍较差,这就决定了或有事项的发生率及可能性比西方国家要大得多。

或有事项作为一种潜在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因相应损失的最终出现使企业陷入困境,导致被兼并破产的案例不在少数。

因此,正确防范、处理、合理披露或有事项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重视。

关键词或有事项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披露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会计准则构成的全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其中针对或有事项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我国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会计政策中对大部分或有事项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会计实务工作中能够对或有事项加以处理和披露基本局限在未决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
保证等个别问题上,实务操作上缺乏统一的会计规范约束,因此随意性很强。

一、或有事项确认标准不明确
为了准确的确认或有事项的相关问题,新准则对或有事项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分别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

其中,“基本确定”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很可能”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可能”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极小可能”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而对于这种概率区间的划分有着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经济事项中是很难严格用量化的指标来体现,特别是对处于临界值左右的情形,如对于可能性为50%和51%两个事项,很容易受主观影响,产生偏差。

但是根据现行的准则规定,对于可能性为50%和51%两个事项会做出截然不同的会计处理。

这种简单地将概率作为严格区分或有事项不同性质的做法,容易使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 ①概率是一种数学语言,它在会计中无法得到合理和充分地反映。

因为可能性的分类、量化、设计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从本质上说,这样分类是不够精确的。

因此,在或有事项处理中应该充分考虑或有事项处理中的原则,如“谨慎性原则”、“充分披露原则”“重要性原则”等。

只有综合权衡各原则,对或有事项的具体性质和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判断,才能更全面地反映风险信息。

②当某一事项的概率处在临界值时,这一临界值容易被企业的经营者所操纵。

概率容易产生规避性。

如前文所述的50%和51%两个事项,根据现行的或有事项准则将做出截然不同的会计处理,前者不仅需要确认为负债同时还要加以披露,而后者仅仅需要披露。

由于确认事项会进入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而披露事项仅仅在附注中加以揭示,不会对财务报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不同判断和相应处理对企业的风险揭示程度是不同的。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或有事项的这种概率划分进行合理的改进,尽可能地减少模糊的概念的出现,更大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及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二、或有事项的计量依据不客观、预计负债的确认不合理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要求确认为准备(即我国的预计负偾)的金额应是资产负债表日履行现实义务所要求支出的最佳估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规定:预计负偾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

所需支出存在—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的均值确定。

在其他情况下,最佳估计数应当分别处理,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日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期望值来确定。

在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预计负债一栏时,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对预计负债的披露和提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但是预计负债的确认仍不够充分,个别公司对已逾期担保或已判决的诉讼
并未确认预计负债,这些预计负债的提取也不够恰当,而且大部分披露预计负债的公司对其提取的基数和比例未作充分的说明。

三、或有事项披露不充分、不规范
或有事项的披露分散在年报的几个部分,没有按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或有事项一栏集中披露。

大部分企业没有披露或有负债可能对公司产生的财务和经营上的影响,把判断的任务,留给了信息使用者。

普遍没有对或有负债进行处理、确认。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如果很有可能发生支付义务,且金额可以计量的话,应该在“预计负债”科目下确认,进行账务处理并披露。

虽然有些项目已满足确认的条件,但没有公司在报表上确认或有负债。

有些公司甚至隐藏或有事项的披露,以逃避投资者的目光。

参考文献:
[1]马涛,柏桐.新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特征及其确认与计量.科技信息.2008(34).
[2]牛腾飞.浅谈年报中或有事项的审计认识.财会学
习.2008(2).
[3]阎红莉.或有事项的确认与处理若干问题探讨.西部财
会.2008(5).
[4]孙建东.新会计准则下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及建议.商业会计.2008(10).
[5]张秀丽.〈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预计负债浅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