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小学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
小学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符号。
在学习小学古诗文时,掌握适当的词语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角度,探讨小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词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让读者对事物有更直观的感受,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描述春天的时候,可以使用“嫩绿的嫩芽”、“欢快的小鸟”等词语,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其次,选择准确恰当的词语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
每篇古诗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正确选择词语可以更好地体现主题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描述秋天的时候,可以使用“金黄的稻田”、“飘落的树叶”等词语,突出秋天的丰收和沉寂。
此外,恰当运用比喻和描绘细节的词语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它事物进行类比,可以使文章更具象征意义。
例如,在描绘月亮时,可以使用“明如白玉”、“皎洁如银盘”等词语,使读者感受到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另外,细节描写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手法,通过丰富的细节描述,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属性和情感。
例如,在描写雨水时,可以使用“淅沥沥落下”、“滴答滴答打在窗台上”等词语,使读者感受到清脆的声音和细小的水滴。
当然,在运用词语时也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晦涩的词语,以免让读者难以理解。
同时,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和组合,使之更加符合语境和表达意图。
而在学习小学古诗文时,强化对古诗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诗文追求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运用词语上也需要注重概括和厚实,避免冗长和琐碎的表达。
总之,小学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准确恰当的词语、比喻和描绘细节的词语等技巧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更能突出主题、更富艺术感。
同时,还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过于生僻或晦涩的词语,注重概括和厚实的表达,使文章更加精彩绝伦。
诗词用词技巧总结
诗词用词技巧总结引言诗词文字的魅力在于用极简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用词是诗词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决定了作品的形象、气质和韵味,还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因此,熟练掌握诗词用词技巧对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诗词用词技巧,帮助读者在写作中更加灵活、准确地运用合适的词语。
1. 形象化修辞手法形象化修辞手法是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和生活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形象化修辞手法: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使其具有思想、感情和行为。
拟人可以增加诗词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如: > 月儿弯弯挂天边,宛如少女散花钿。
比喻比喻是用一个事物来揭示另一个事物的本质或特征,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
合理运用比喻可以增强表现力和联想性。
如: > 春风如剪刀,剪断寒冬的围巾。
象征象征是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或含有特定含义的符号,用于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意象。
如: > 鸟儿是自由的代表,它们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2. 字眼选择技巧用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诗词的效果和表达意图。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字眼选择技巧:寓意字寓意字指具有特定意义或象征意义的字。
运用寓意字可以丰富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如: > 风儿吹过湖面,涟漪荡漾,道出了岁月的起伏。
古词古词具有古韵和深邃的气息,常用于表达古典主题和追忆往事。
适度运用古词可以增加诗词的韵味和庄重感。
如: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是修饰词语的常用手段,用于增强表现力和形象的生动性。
选择恰当的形容词和副词可以让诗词更具感染力和真实感。
如: > 雪白的花瓣在微风中飘落。
> 静谧的夜空洒满了闪烁的星光。
3. 音韵韵律音韵和韵律是诗词的独特之处,它们可以让诗词更加优美、流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音韵韵律技巧:叠词叠词是将同一个字重复使用来增强词语的韵味和节奏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解析与运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解析与运用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承载着我们理解、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而词语则是语文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掌握好词语的解析与运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进行解析与运用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一、古诗词中的词语解析与运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掌握其中的词语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及《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通过深入解析这些词语的意义和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它们。
二、成语的词语解析与运用成语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简短的词语,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常见的成语,比如《论语·卫灵公》中的“君子坦荡荡”,以及《伯乐相马》中的“注疏无述”。
通过学习这些成语的词义和用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成语进行表达,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
三、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词语解析与运用近义词和反义词是语文中常见的词语关系,掌握它们的用法和区别对于学生的写作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例子,比如《病中吟·百草当年未扰扬》中的“病魔来侵,心情低沉”,以及《花儿与少年》中的“向日葵瘫软地垂头”。
通过学习这些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四、词语的联想与引申词语的联想和引申对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联想和引申意义的词语,比如《小石潭记》中的“昙花一现”,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
通过学习这些词语的背后意义和引申含义,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总结:通过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词语的解析与运用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得知,掌握好语文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对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浅谈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浅谈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古人作诗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
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是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两句。
起初为“僧推月下门”,后来改为“敲”字。
因得“敲”字而成的一段“推敲”之说的诗坛佳话,已为大家所熟知。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具体的场景,描绘出一种幽深寂寥的意境。
着一“敲”字,不仅让人仿佛看到夜深归来的僧人举手敲门之状,还使人似乎听到那咚咚的敲门声。
以动衬静,更进一步衬托出当时寂静的意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两句。
据说,王安石在用“绿”字前,曾反复更换过好多个字,如“到”,“吹”等等,最后才选中了“绿”字。
作者用此句主要写江南的春天,用一“绿”字,不仅表达出春风已到江南之意,还使人仿佛看到,江南春回大地,万木萌发,到处一片碧绿,春意盎然的景象。
此外,拟人化的手法,还给这春天的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
宋祁有首词《玉楼春》,上片这样写到:“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首词就因“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为大家所熟知,这一句就好在句中用了一“闹”字。
词的上片写东城风光,暖风春水,绿杨轻烟,红杏枝头,一片春意。
最后用一个“闹”字,就把这盎然的春意生动的烘托出来了。
用“闹”字,使人能通过词中所写之物,联想到红杏盛开,蜂蝶纷飞的景象,好象听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嗡嗡声,使整首词表现出了春意的生气和动态美。
“沙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这是张先《天仙子》中的两句。
作者描绘了一个暮春之夜,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气氛。
花儿虽然盛开,单在这寂静的夜晚,乌云遮住了月光,也无人来欣赏其美姿了。
偶尔月光破云而出,地上显现出花儿的婆娑的身影,如此美姿无人欣赏,花儿也只好自怜,在月下弄起舞来。
句中用一“弄”字,就把花儿给人格化了,使人门仿佛看到月下一群翩翩起舞的花仙子,她们姿态百出,自得其乐。
古诗中的动词妙用
古诗中的动词妙用
动词在古诗中被广泛使用,它们可以起到丰富诗歌表现力、增强诗歌感染力的作用。
以下是古诗中动词妙用的一些例子:
1. 形象生动:古诗中常常使用形象生动的动词来描写自然景物或人物情感。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对仗工整:古诗中的动词也常常用于对仗,使诗句更加工整、优美。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鸣”和“上”,形成了对仗,使诗句更加优美。
3. 表达情感:古诗中的动词还可以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离别的悲伤。
4. 增强节奏感:古诗中的动词还可以用来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依”和“入”,使诗句更加流畅、有节奏感。
古诗中的动词妙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优美,同时也可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词汇运用诗词常用词语教学案
词汇运用诗词常用词语教学案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诗词中的常用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诗词选集:精选一些古代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2. 课件或黑板、白板、书写工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用一首简短的古代诗词开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展示诗词中的常用词语。
二、学习常用词语(10分钟)1. 老师介绍常用词语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出词语在古代诗词中的作用。
2. 老师以课件或黑板上的例子,展示诗词中常用的词语,例如:“明月”、“芳草”、“江山”等。
3. 学生跟读和模仿老师的念诗,注重词语的发音和语调。
三、理解词语含义(15分钟)1. 老师将选取的诗词进行解读,解释词语的具体含义。
2. 学生积极参与词语的理解,可以提问或举例。
四、用词语写作(15分钟)1. 老师提供几个话题,例如“春天”、“故乡”等,要求学生利用学到的常用词语写一段短文。
2.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互相帮助,鼓励多用诗词的词语,以体现文学色彩。
五、朗读和欣赏(10分钟)1. 学生分组轮流朗读所写的短文,注意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2. 借此机会,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巩固练习(15分钟)1. 老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常用词语。
2.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选词填空、改写句子等形式。
七、拓展延伸(15分钟)1.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名篇名句,让学生欣赏和理解其中运用的词语。
2. 学生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首诗词,背诵并解读其中的常用词语。
八、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常用词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词语,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扩展活动: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继续发掘和背诵一些诗词,并准备下节课的诗词朗读比赛,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诗句中的动词的妙用
诗句中的动词的妙用
诗句中动词的妙用在于它们能够赋予诗歌生动性和活力,使得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意象更加鲜明和引人入胜。
动词在诗句中可以起到多种作用,如下所示:
1.
增强感官体验:动词可以通过描述动作、声音、色彩等方式,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春风拂面醉人心,细雨润物悄无声”中的“拂”、“醉”、“润”、“悄”等动词,分别描绘了春风的轻柔、醉人的感受,细雨的滋润和静默无声的状态,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表达情感和意境:动词可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的“问”、“不语”、“飞过”等动词,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无奈和落寞之情,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歌所传递的情感。
3.
构成意象和象征:动词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比喻,使诗歌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例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中的“想”、“拂”、“露”等动词,与“衣裳”、“花”、“春风”等词语组合,构成了美丽动人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总之,动词是诗句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们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情感和意境。
文言文学习中的词语积累与应用技巧
文言文学习中的词语积累与应用技巧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的古代文学形式,是学习汉语和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而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词语积累和应用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词语积累和应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文言文。
一、词语积累1. 阅读古代经典文献阅读古代经典文献是积累文言词汇的重要途径。
可以选择一些小说、诗歌或历史文献作为阅读材料,并注重查找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反复阅读并运用这些词语,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对其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刻意练习写作写作是积累词语和提高应用技巧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话题或写作题目,尽量运用文言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在实际应用中的熟练程度。
3. 制作词语卡片可以将常见的文言词汇制作成卡片,包括词语的拼音、释义和例句等。
每天选择一些词语进行记忆和应用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词汇的记忆度和应用能力。
二、应用技巧1. 理解词语的意义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重理解词语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记住字面意思。
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参考辅助材料,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用法和词义的延伸。
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义,才能准确地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
2. 掌握词语的搭配和固定搭配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词语搭配和固定搭配,掌握这些搭配的用法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词语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和查阅相关资料,积累和记忆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
例如,“天下太平”、“志士仁人”等,都是常见的固定搭配。
3. 学会使用词语辨析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有着相近的意思,但又有微妙的差异。
学会辨析这些词语,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才”和“艺”都有才能的意思,但在用法上却有所不同。
熟练分辨和正确使用这些词语,可以提高文言文的表达准确度和语言水平。
4. 长期坚持实践学习文言文的词语积累和应用技巧需要长期坚持和实践。
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进行阅读、写作和应用练习,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当中字的妙用答题方法
古诗当中字的妙用答题方法
哎呀呀,咱来说说古诗当中字的妙用这事儿哈!你看哈,古诗那可
真是老祖宗留给咱的宝贝呀!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
闪耀。
比如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一个“绿”字,哇塞,那可真是绝了!它就不是简单地说春风吹到江南岸,而是让你感觉到那春风啊,就像
一个神奇的画笔,轻轻一挥,就把江南岸给染绿了!你想想,要是换
成别的字,比如“到”“过”啥的,那还有这意境吗?肯定没有啊!这就是字的妙用啊!就好比画画的时候,一笔下去,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
再看看“僧敲月下门”这句,一个“敲”字,多生动啊!仿佛你都能听
到那笃笃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回响。
如果换成“推”呢,感觉是不是
就不一样了?这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表演,主角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让整个故事变得不一样。
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面的“直”和“圆”,那简直把
大漠和长河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啊!那孤烟直直地冲向天空,那落
日圆圆的挂在天边,多形象啊!就好像你真的站在那大漠之中,亲眼
看到了这一切。
咱读古诗的时候,可不能随便一读就过了呀,得好好品味这些字的
妙处。
这就跟品尝美食一样,得细细咀嚼,才能尝出其中的滋味。
你
说是不是?古诗里的字啊,就是那神奇的调料,能让整首诗变得美味无比。
所以啊,咱们要好好欣赏古诗当中字的妙用,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这可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啊!只有真正去体会了,才能领略到古诗的博大精深,才能让自己沉浸在那美妙的诗意世界里呀!。
古文词语用法解读
古文词语用法解读古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了许多独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这些古文词语在古代被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意境和美感。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古文词语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一、词语解读1. 翩翩: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柳树风摇曳的景象或美丽的仙子。
【例句】翩翩起舞,如同仙子下凡。
2. 如梦幻:形容景物或情境美丽而虚幻,犹如梦境所见。
【例句】山水如梦幻,让人流连忘返。
3. 郁郁葱葱:形容植物茂盛繁荣的样子。
【例句】小山坡郁郁葱葱,花草长得十分茂盛。
4. 浩如烟海:形容数量多得如同烟海一般浩大。
【例句】书店里的图书种类繁多,绵延不绝,简直浩如烟海。
5. 明月:古代常用来比喻心目中的理想、远大的目标。
【例句】年少时,他心怀明月,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
二、词语应用场景1. 描写自然景观:古人对自然景色非常感性,他们用大量的词语来描绘自然之美。
其中,翩翩、郁郁葱葱等词语被广泛使用。
【例句】山水之间翩翩起舞的花朵,郁郁葱葱的枝叶,使人仿佛进入了仙境。
2. 描写人物特征:古文中经常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来形容人物的特征和气质。
如梦幻、明月等词语用来形容美丽、高尚的人物形象。
【例句】她的容颜如梦幻般美丽,宛如仙子下凡。
3. 描写文化内涵:古人非常注重修养和道德,文化内涵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一些意境深远的词语如梦幻、浩如烟海等用来表达内心世界的美好与追求。
【例句】古人对道德和真理的追求如同浩如烟海,深深感动着后人。
三、词语运用技巧1. 喻体代用:古文中经常使用许多比喻手法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如通过将景色比作美丽女子来形容自然之美。
【例句】湖泊宛如明月,倒映着天空与山峦。
2. 对仗工整:古诗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平仄对仗,运用韵律、音调来增强诗意。
在句子中适当使用对仗也会让句子更加优美。
【例句】草地绿茵茵,山峦高耸耸。
3. 情景交融:在古文中,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表达往往会相互交织,共同形成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古诗中字词的语法
古诗中字词的语法
古诗中字词的语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词类活用:在古诗中,有时为了押韵或者表达特定情感,诗人会故意改变某个词的词性或使用方式。
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被用作动词,形象地表达了春意盎然的场景。
2. 语意双工:诗的语言要“意新语工”,要“语意两工”。
就是说写诗“意”要好,“语”也要好。
二者必须统一起来,王安石提出要用“诗家语”,就是这个意思。
3. 含蓄和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特点之一就是含蓄,诗的语言也不例外。
诗人常常使用象征和暗示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使诗意更加丰富和难以确指,即所谓“诗无达诂”。
4. 音韵和谐:古诗非常注重音韵的和谐,通过押韵和节奏感来增强语言的音乐性。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哀”和“回”形成了押韵。
5. 语言精炼: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往往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仅用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个寂静、清冷的夜晚。
以上是古诗中字词语法的一些主要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诗词 词语活用
诗词词语活用
在诗词中,词语活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灵活运用词语,赋予其新的意义或表达方式,以增强诗词的意境和表现力。
一种常见的词语活用是使用形容词或名词作为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本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使动词,意为“使……变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此外,诗词中还常常运用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词语进行活用。
拟人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既写出了花鸟的感时伤别,还抒发了诗人自己伤感、忧国的情感。
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的“晴”既指晴雨的“晴”,也暗指感情的“情”,表现了少女复杂而微妙的心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咨询专业研究人员获取更多关于诗词词语活用的信息。
浅析《荷塘月色》中词语的妙用
学法研究航觉得“热闹是它们的”,自己“什么也没有”。
这种寂寞、无奈之情潜藏在字里行间,让人难以忽视。
这就照应了前面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
在苍茫的月色下踱步时,作者写道:“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作者的用意。
对于他而言,眼前的美景无法帮助他彻底消除心中的苦闷,只能让他感到暂时的欢愉。
他笔下的景色越美丽,就越能凸显出现实的残酷。
他不可能永远待在这一方天地,逃避现实。
他甚至开始想象美好的江南生活,可“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又回到了现实中,那“颇不宁静”的心境是否能够就此平静下来呢?也许就像作者所说的:“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美好的江南”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中,慢慢变成一个美丽的梦,成为他的一种追求。
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内心是抑郁的,始终无法平静下来,于是便写下了这篇文章。
可是,再美丽的景色也无法帮助他超脱现实、走出困境,因而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江南再美,也只是一个求而不得的梦。
作为一篇写景抒情类散文,《荷塘月色》将景与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从作者生动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景色之美,也能体会到他当时寂寥、苦闷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者单位:新疆特克斯县高级中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我们在阅读这篇散文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浮想联翩。
那碧绿的荷叶,那袅娜的荷花,那皎洁的月光,都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
我们的神思也慢慢地飞入了那美丽的清华园……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除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之外,还巧妙地使用了动词、叠词、数量词等词语。
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荷塘月色》中词语的妙用。
一、妙用动词,让景物“活”起来朱自清先生具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词汇运用诗词修辞手法运用教学案
词汇运用诗词修辞手法运用教学案词汇运用,是诗词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准确、美观的词汇选择和运用,可以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感受上的冲击力。
而诗词修辞手法,则是诗词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作品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
本教学案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汇运用和诗词修辞手法,并提供相关的实例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一、词汇运用1. 同义词运用:通过使用同义词,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诗意和艺术性。
例如,在描写秋天的诗句中,可以使用“秋高气爽”、“金风送爽”等词汇来形容秋天的景象,使作品更加生动。
2. 比喻运用: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可以使作品更加形象、有趣。
例如,在描写雨后天空的诗句中,可以使用“霁如明镜”、“云敛雾收”等词汇来比喻天空重新恢复明朗和云雾散去的景象。
3. 排比运用:排比是一种运用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进行并列的修辞手法,通过排比,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加鲜明、节奏感更强。
例如,在述说春天的诗句中,可以使用“鲜花烂漫、繁草葱茏、树木苍翠”等词汇进行排比,使春天的景象更加丰满。
二、诗词修辞手法运用1. 比喻修辞: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词创作中可以通过比喻来表达出深刻的意义和感情。
比如,“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一个比喻。
2. 拟人修辞: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例如,“行尽天涯若比邻”中的“天涯”被赋予了“行尽”的动作,使得词句更富有生动感。
3. 夸张修辞: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效果来渲染情感、增强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一行白鹭”就是通过夸张来表达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4. 对仗修辞: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韵、律等方面的对应。
对仗通过押韵或句式重复等方式,使作品的节奏与韵律更加和谐,表达更加流畅。
古代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古代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在古代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词义、搭配以及典故的深入研究,来探讨其在文学创作、古文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词义的理解与运用古代文言词汇常常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词义,它们比现代汉语词汇更具有精确性和文化内涵。
例如,“忧国忧民”中的“忧”并不仅仅是指忧愁,而是包含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和关心。
古代文言词汇的词义往往涵盖了丰富的文化意象,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阅读来进行深入理解。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古代文言词汇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独特性。
比如在写作中表达“美丽”,可以用“婉约”、“绝艳”等词汇,传递出不同的美感和意境。
然而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语境和句法的合理搭配,以确保词汇的正确使用和语言的流畅与连贯。
二、词语的搭配与运用古代文言词汇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合理的词语搭配不仅提升了句子的表达效果,还能够展示写作者的修辞才华和文学造诣。
在选择词语搭配时,要注意其词性、词义、语气和句法等方面的协调。
比如,“锦绣前程”中的“锦绣”形容“前程”,其运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美好的未来前景。
而如果将“锦绣”换成其他的词语,如“美丽”、“辉煌”,可能会丧失了原先的文化内涵和诗意。
三、典故的引用与词汇的运用古代文言词汇与典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典故是指古代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中被广泛引用和传承的情节、名言或典型形象。
在古代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中,典故的引用能够给词汇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通过引用典故,我们能够突破词语本身的表面意义,达到情景交融和语义丰富的效果。
例如,“借景抒怀”一词,典出《红楼梦》,通常用于描述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思和心情。
这样的运用使得文字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理,以达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古代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其词义、搭配以及典故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词汇的独特之处,并在阅读、写作以及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以达到准确、生动、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效果。
古文词语用法
古文词语用法古文是中国历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以古雅的词汇和独特的语法结构著称。
在学习古文时,了解和掌握古文词语的正确用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文词语及其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文词汇。
一、古文词语的形容用法1. 纷纷扬扬:用于形容事物纷繁飞舞的样子,如“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2. 朦胧:用于形容模糊不清或轻纱蒙面等情况,如“山间散发着朦胧的雾气”;3. 明亮:用于形容光线明亮,不暗的情况,如“房间里的灯光明亮而温暖”;4. 清新:用于形容气味清香、空气清新的情况,如“花园里弥漫着清新的花香”;5. 呼啸:用于形容风声猛烈或高声喊叫的情况,如“寒风呼啸着吹过耳畔”;6. 寂静:用于形容安静没有声音的情况,如“白天的森林寂静无声”。
二、古文词语的比喻用法1. 眉目如画:形容人的眉眼之间如同画作一般美丽动人;2. 如出一辙:形容两件事物或观点非常相似;3. 言简意赅:形容言辞简洁明了,措辞精当;4. 名不副实:形容事物或人名声好,但实际并不如其所称;5. 翻云覆雨:比喻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很大,善变无常;6. 一衣带水:形容地理上非常近的两个地方,如隔着一道水。
以上只是古文词语运用的一部分例子,通过阅读更多古文作品,能够丰富词汇库存,提高古文运用能力。
三、古文词语的用法注意点1. 在古文中,有些词语具有特定含义或特殊用法,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上下文的语境。
例如,“出类拔萃”在古文中常用于形容人才出众,而非用来形容其他事物;2. 古文中往往使用较多的比喻、夸张和象征手法,要学会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修辞手法;3. 词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在阅读古文时要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的文化特点进行理解。
在学习古文词语的使用中,需要不断积累、研读和运用。
掌握古文词语的正确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文作品,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古文词语的用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习和运用古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写作中如何巧用古诗词
巧妙地运用古诗词可以为作品增添诗意与韵味,让文字更具情感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巧用古诗词的详细分析:
1. 借用典故: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典故和寓意,通过巧妙地引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哲理。
可以在对话或叙述中穿插一两句古诗词,点明主题或表达情感。
例如,当写到夜晚的景色时,可以引用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突显出静谧和清幽的氛围。
2. 使用古韵: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让人琅琅上口,使用其中的韵脚或押韵可以为文字增添一种韵律感。
可以适当地在作品中使用古诗词的词牌、平仄、韵律等元素,使整篇文章有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不过要注意,过多地使用古韵可能会让作品显得生硬或不自然,所以在运用时需恰到好处。
3. 表达情感:古诗词中对情感的描绘极为细腻深沉,可以借用其中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受。
例如,当描写自然风景时,可以引用王维的《鸟宿池边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以展现出壮丽和萧瑟的情感。
当然,要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氛围选择合适的古诗词内容。
4. 传递意境:古诗词所展示的意境常常令人神往,可以通过借用古诗词来传递出特定的意境。
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景象、描写手法等来构建作品的场景和描绘细节,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
例如,在描写一个花园时,可以引用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以展示出宏大和壮丽的意境。
总之,巧妙地运用古诗词可以为作品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表达。
不过,在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度,确保古诗词的引用与作品整体的风格与主题相契合,以及确保读者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的作用
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的作用
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诗句的表达效果:通过改变词语的基本功能,使诗句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使用形容词作为动词,可以增强诗句的动感,如“绿”字,将颜色词语用作动词,给人以视觉的动感。
丰富诗句的意象:名词活用为动词后,可以产生新的意象,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中的“镜”是名词,但活用成了动词,意思是“照镜子”,这样就使得诗词在用字上更加有回旋余地,更加有选择余地。
创造特殊的语境:古诗词中一些词类活用用法,可以营造出特定的语境和效果。
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中的“春”是名词,在这里活用成了动词,呈现春色的含义,这样用一个春字就表现出生机蓬勃、昂扬向上的憧憬。
突出主题或情感:通过词类活用,可以将诗句中的主题或情感表现得更加突出。
例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中的“中”是方为名词,在此直接充当了分的状语,意思是“有白鹭洲在当中分开了秦淮与溧水。
” 这样就强调了秦淮与溧水的地理位置特征。
总的来说,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可以增强诗句的表达效果、丰富诗句的意象、创造特殊的语境以及突出主题或情感。
这些用法使得古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古诗词中的语文知识点总结
古诗词中的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运用古诗词中的词语运用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古诗词的语言精炼、表意深刻,词语的精准运用是其中的重要特点。
在古诗词中,常常能够见到一些古代汉语词汇的使用,这些词汇有些是古代特有的,有些则是今人已经不太常用的。
通过学习古诗词中的词语运用,我们能够了解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增加我们的词汇量,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古诗词中的词语运用还包括对词义的独特诠释和大胆联想。
有些词语在古诗词中的使用可能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对古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同时,古诗词中的一些词语也常常通过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进行诠释,这对我们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句法结构古诗词中的句法结构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古诗词在表达含义和情感的同时,对句法结构的运用要求十分严格和精细。
古诗词中的句法结构常常包括对韵律的要求、对平仄的要求以及对节奏、押韵的处理等。
同时,古诗词中还包括了对句子的长度和排比、对偶、对仗的使用,这些都是句法结构中的重要内容。
古诗词中的句法结构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通过学习古诗词中的句法结构,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磨练自己的语言感觉,同时也能够了解古代汉语的句法特点和文学风格。
三、修辞手法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比喻、象征、排比、对仗、押韵、夸张、设问等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汉语的修辞特点,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还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通过学习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我们能够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法。
总之,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点,包括词语运用、句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
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能够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启发我们的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岳阳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 作分析。(2分) 答:(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 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 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咸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 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 内容之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 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 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鉴赏时应联系 全诗的主旨,仔细揣摩、推敲,本节课我与大家一起探究古诗词中 词语的妙用。
【《中考说明》中的类题】
(1)P32(一)《使至塞上》 2.说说“大漠孤国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 (2)P35(九)《十五夜望夜》《静夜思》 2.试分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的 妙处。 (3)P37(十五)《赠从弟》 1.画线两句中的两个“一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4)P37(十六)《春山夜月》 2.本诗精于炼字。试赏析颔联中“掬”、“弄”二字的妙处。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月下的美景有着怎样的情感?从哪 个字可以看出? (5)P38(十九)《旅夜书怀》 1.分析颔联中“垂”、“涌”两字的好处。 (6)P34(二十一)《如梦令》《武陵春》 1.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方法点拨】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例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 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意译】 篱笆下,儿童追逐嬉戏,太阳还没下山,村里有聚会, 祭祀神社,人们准备了豆荚,姜芽和肉,肉香和稻花的香味 扑鼻而来,呈现一片祥和欢乐的景象。走在家乡的田野上, 只见稻菽千里,稻花摇曳,蜻蜓、白蛉在稻浪中飞来飞去, 螳螂则在稻穗上等待捕食昆虫,俨然像田野的主人。
2011年四川省泸州市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2.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共4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 (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分),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
2012年广州市 [材料二] [材料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 池 杨万里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指出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D ) (2分) A、[材料一]中,诗人抓住莲叶的“碧”和荷花的“红”落笔,色彩对比强 烈,突出了诗人对六月西湖风光的赞美。 B、[材料一]的最后两句,对仗工整,却不着雕饰的痕迹,展示了诗人高超 的表达技巧。 C、[材料二]中的第一、二句,以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自然生动和谐的画 面。 D、[材料二]中的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才露”“早有”两个词语,写出了 时间之短,变化之速,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盛夏的渴盼之情。 9、[材料一]中,“毕竟”一词用得巧妙,请简要分析它妙在哪里。(2分) 诗人以议论(“毕竟”一联)起首,一反常规,突出了西湖六月风光的独 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看似突然,实则别具匠心,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能答到一反常规、别具匠心得1分;能答到突出了西湖六月风光的独特,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得2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田园风光。其诗清 新可爱,含蓄隽永。“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 一句反问,突出郊外气氛,充满山野情趣。这成为千古名句。 描写了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色,以及朴素热闹的农家风情,表达 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红”的“蜻蛉”,“绿”的“螳螂”, 色彩鲜艳,对比分明,活现出春天盎然生机。 清朝纪晓岚评价其诗无俗韵。陆游《水亭》有“一路风光 谁画得?红蜻蜓点绿荷心”之句。当代钱钟书先生评价乐雷发 之句“比陆游的新鲜具体,主诗也就愈有精彩”。在豆荚、姜 芽、社肉、稻花等俗物营造的环境中,红蜻蜓配上绿螳螂,给 人以“尘俗”的感觉。这种尘俗感觉,使人耳目一新,让人仔 细品味俗文化的滋味,从而在底层的世界同样得到另一种审美 的享受。 鉴赏:在豆荚、姜芽、社肉、稻花等俗物营造的环境中,红蜻 蜓配上绿螳螂,给人以“尘俗”的感觉。这种尘俗感觉,使人 耳目一新,让人仔细品味俗文化的滋味,从而在底层的世界同 样得到另一种审美的享受。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 关键词并鉴赏) 【例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 分析。 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独”字。“独”是“独立”, “一个人”的意思。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 人行,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独”字准确传神地刻画出 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然不群的形象。
二、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数量词、副词,它们在诗词 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2011年江苏省宿迁市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分) 答: (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 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 分)。
2012娄底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 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答:“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 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 无意说理,却在描 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例题】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 盛情。(意思对即可)
【考试要求】 【新课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中考说明】P32 1.会赏析其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等 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2.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 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 美、节奏美、韵律美。 【复习目标】 学会抓住诗歌中有特色的词语进行赏析语言, 品味诗歌语言凝练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 性、跳跃性的特点。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答: “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 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 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4分,画线处各1分) 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请对颈联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进行简要赏析。 答:选文中“渐”与“才”等词,选词精当,准确地描绘了西 湖早春的特征。(意思对即可)
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 好处。 答:(3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 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 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 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 分)(意思对即可)
【中考链接】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
春山夜月 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答: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 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1分)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 答: 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二、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关注丰富多彩的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关注生动形象的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 “重含义”的动词。 【例题】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参考答案:“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 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悲壮苍凉, 但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 “何须怨”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 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 宽解。
2013年中考诗歌鉴赏复习之三
1.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苏轼 古人作诗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 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许多 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 得到完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