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徐博文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徐博文解读

关于作者

卡伦·霍妮,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享誉世界的精神分析学家和治疗师。1885年9月出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早年在柏林大学完成医学博士学位后,开创了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后期与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传统精神分析学派产生分歧,开始了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霍妮的思想在心理学之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文化、传记、性别、哲学、宗教等研究领域,一些学者积极运用霍妮的理论和方法在这些领域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于本书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可以称为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山之作,它开辟了精神分析运动的新方向。本书系统论证了社会文化因素与神经症人格形成之间的关系,大胆否定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提出“文化决定论”的核心主张。本书一经出版就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普遍好评,之后多次再版重印,一跃成为西方当代心理学的一部经典畅销书。虽然这本书属于学术书籍,涉及不少专业理论,但总体而言,它的语言平实,例子运用得贴切自然,对人与社会的洞察细腻而不失深刻。不仅如此,出版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这本书,其中的诸多观点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人与社会生活,能很好地帮助读者认识自己,调整心态,对抗我们内心的冲突。

核心内容

首先,对神经症人格的定义进行了解读;其次,列举了神经症患者共有的几个病态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神经症人格形成的原因——人们的内心焦虑和为对抗焦虑所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最后,为读者对抗焦虑、避免神经症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全书大约有19万字,我将会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

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神经症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人们内心无法调和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不仅源于偶然的个体经验,同时它还和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或者说,神经症人格其实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而本书的作者卡伦·霍尼,是当代西方世界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也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甚至毫不夸张地讲,她在西方心理学界的影响力能与阿德勒、荣格、弗洛姆这些大师比肩而论。

此外,还有不少人称她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言人,但事实上,她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她一生的研究中,最突出的主张就是否定了此前弗洛伊德等人所倡导的“生物决定论”。虽然一定程度上她也同意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冲动对人行为的重要影响,但她却坚决反对将这种无意识的冲动简单理解为人类的性本能。在她看来,人类的精神冲突与社会的文化环境关系密切,所以在治疗时,她也一向倡导帮助患者重新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去评估和认识自己,从现实出发改变自己。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正是卡伦·霍尼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37年,但是其中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经典理论,套在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依然不过时。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再版多次,书中对神经症人格的种种精彩而透彻的分析让人拍案叫绝。不得不承认,它在整个心理学史上也算得上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读物。

以上便是关于这本书基本的背景介绍,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说了三件事,一、神经症人格是什么?通常患者会有哪些共性的行为表现或倾向?二、人们为什么会形成神经症人格?三、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己的内心冲突,避免神经症人格的产生?而这几件事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的,那就是,神经症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土壤其实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

就像今天的中国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网络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和广告宣传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刺激着我们不断购物;与

此同时,整个社会似乎还充斥着这样一种文化认同,好像你只有买了这些或那些品牌,你的生活才算美满幸福。然而对现实中的很多人而言,这样的消费不得不受到实际经济条件的限制,而由此产生的心理后果,可能就是欲望和现实之间的脱节,和与日俱增的焦虑感。久而久之,如果调节不好,疯狂地买买买发展成一种病态,整个人都可能会变得有些“神经质”。

而这也恰好印证了本书作者一直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神经症人格其实是我们所在文化的产物。

第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神经症人格?患者通常有哪些具体表现?

今天,我们经常吐槽一个人有点“神经”,可能你会觉得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有些奇怪,和周围人格格不入,那他多少就有点神经质。但事实上,神经症到底是什么呢?

从心理学专业的视角来看,神经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神经症,一种是情景神经症。前者强调一个人性格的畸形或不健全,而后者则更侧重实际的情景冲突和挫败体验。今天我们要讲第一种性格神经症,也就是神经症人格。

虽然,神经症这个词源于医学术语,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它的文化意味其实更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定义神经症时,一个常见的解释是:神经症是对正常行为方式的偏离和畸变。但实际生活中,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态度是否偏离正轨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因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

比如,在印第安人的文化里,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拥有某种奇异的幻觉,能预知未来,那么其他人多半会很尊敬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禀赋,是一种来自神灵的恩赐。但要是在一个无神论的国家呢,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精神不正常,是个神经病。

人类学家们也曾讲过不少类似的故事。比如,根据相关记载,在一些原始部落里,如果一个家庭中儿子被人杀害,母亲的悲痛心情却可以通过收养凶手来得到某种替代性的安慰。而这样的例子无论是放

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都令人无法理解,现代人多半会认定这个母亲一定是有“神经病”,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不同的时代和文化环境给神经症下的定义不同罢了。

而这也就是作者一再强调的神经症人格的文化内涵——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否发生偏离和畸变,一定要考虑一下其所在的文化和时代因素。即使在同一文化地域中,判定神经症的标准还会受时代、阶级、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同时,人类不仅在风俗习惯上有差异,在欲望情感上也是有差异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殊的理由执着于这样一种观念——相信唯有自己的情感态度、行为模式才是人性的正常表现。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人们所处的特定文化环境,以及它对个体人格结构带来的影响,那么理解神经症人格或许就不那么困难了。

说完了什么是神经症,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神经症患者通常会有哪些比较典型的行为表现?

通常,如果说一个人本身的潜能,也就是他应该有的行为和成就,与他在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和成就,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脱节,那我们常常会将其视作一种神经症人格的表现。

比如,在我们身边,常常就会遇到这样一种人,尽管他们在外人眼中从不缺乏朋友或亲人的关爱,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却总是无法真正地接受和享受这种爱。他们甚至从不相信爱,并总是固执地认为没有任何人会爱自己。这种不相信很可能隐藏在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下,表现为一种玩世不恭的傲慢。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症的一个重要体现:潜在素质与现实的行为的脱节。在他们眼中,自己就是自己的绊脚石。

具体来说,神经症患者的病态行为倾向常常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对爱的病态需要、对成就的过分追逐和个人的孤独感。

一、对爱的病态需求。在作者看来,神经症患者的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和两难之中,并且女性较多。她们经常会极具攻击性地追求“唯我独尊”,但另一面却又极其渴望被一切人所爱,在一段关系中,完全依赖另一个人。而正是这种纠结的焦虑感进一步加剧了她们对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