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与尝试-2019年精选文档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境创设(五篇范例)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境创设(五篇范例)第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境创设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境创设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这就导致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消极厌恶的情绪。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良策。
关键词:政治课情境创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如何创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建构理论认为:个体获得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个体自己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个体自主地建构;这种建构产生的道德利于转化成个体自觉的意识和责任感。
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必须通过一种“中介”来激活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从而使学生将老师传授的道德内容同化、顺化、平衡为个体道德。
这个“中介”就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国家教委督学柳斌曾说过:“情境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探索,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情感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播知识的误区,枯燥的死胡同。
”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有偏见,认为它“假、大、空”,既不可信,也无实用。
这种思想观念使他们对该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
因此,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成为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问题。
我就政治课上如何创设情境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往往作为讲授新课之前的教学导入使用,这也是当前政治课堂情境创设中比较常见的方式。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2019年教育文档
生活情境在初中xx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直以来初中政治教学以及德育课程的重要课题之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能与生活实际脱节,因此,生活情境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通过与自身生活相关的情境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思想。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生活情境的价值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但年纪相对来说还比较小,这一时期的学生表现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还很强烈。
将生活情境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让教材上静态、刻板的长篇大论转化为动态、活泼的日常生活情境,让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参与其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教材上的内容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助于构建平等的交流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对权威的质疑会上升到一定的程度,这时的教师不能一味地以教师的威严去教导管束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在课堂上构建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
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内外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不仅缩短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的时间,而且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会前所未有的加深,让学生与教师都可以换位思考,学生理解教师的辛苦,教师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出现的问题。
二、如何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1.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是对教学的有效补充,但是,情境的选择不是随意、无章法的,而是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足够的代入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结合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摘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者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上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
”因此,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势必能为学生充分发挥智能潜力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应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内容而定。
一、诗歌名言法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教学目标。
如在讲解“一国两制”的时候,可以引用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在讲解“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时,引用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使学生感受负责任的魅力,自觉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媒体情境法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思品课情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共4页
初中思品课情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一、创设探究式情境例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材料:《艰难的抉择》每天,余杭径山镇双溪村的老鸭农白正潮都要经过双溪桥好几次。
这些天他经过这里的时候,心情和往常有些不一样。
双溪桥下的苕溪是杭州主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也是白正潮20多年来每天养鸭、放鸭的地方。
整个苕溪流域的存栏鸭子数曾达200余万只,给附近村镇带来了丰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苕溪水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水面浑浊、溪水氨氮含量大大超标。
苕溪流域共有7家水厂的取水口,承担着向杭州余杭区及杭州市区近百万人口输水任务。
今年6月底,瓶窑水厂曾一度因为水源多项污染指标超标,差点关门。
配合这则材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清水,还是要鸭子?为什么?学生立刻分小组开展了积极的讨论,并分别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有小组支持要清水,当然也有小组认为要鸭子,理由是我们现在是“经济建设为中心”,面对两种不同的意见,我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在这个环节稍稍放了点时间,给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开展了一个微型辩论会,通过学生们的辩论,学生们很快统一了意见,其实应该是既要清水,也要鸭子,很自然的就引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个概念,并让学生深入浅出的接受了它。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漫画其实就是典型的趣味性情境之一。
漫画,即把情境材料以生动直观、诙谐有趣、意味深长的画面呈现出来。
让学生通过对漫画中的人、物、提示语的评析悟出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寓意)以及漫画所提醒人们应注意的经验或教训。
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在幽默中得以增强。
例如:在进行新授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幅漫画《地球的叹息》,同时配合漫画提出三个问题,分别是:(1)第一声叹息:地球“头发”脱落的原因有哪些?(2)第二声叹息:请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解决地球不堪重负的措施。
(3)为防治地球发出的第三声叹息,我国指定了哪些法律?学生刚看到漫画时,大部分学生都哈哈的笑了起来,但随即班上就安静了下来,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提出各种为地球减负的措施,并纷纷表示以后要从我做起。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word精品文档4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一、问题的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合格的公民。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因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到。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强化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1.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体现思想品德课时代性特征,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使生活融入教学,让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
可以发动学生充分挖掘、讲述或表演生活中平常感人的故事,体会学习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认识与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学习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以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如,教学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特征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暂时不会灭亡。
3.创设多种形式的故事、名诗佳句、漫画、影视、歌曲等艺术活动情境,在艺术氛围中以情动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五篇范例)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五篇范例)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一些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呢?1教学情境的主要特征1.1 基于生活。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这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平时关注国内国际大事、关注学生平时的生活,这样,才能创设基于生活的情境。
1.2 注重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1.3 体现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
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即在思想品德课中要恰当的提问,引入思想品德主题思考。
1.4 内含问题。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初中思品课中情境创设策略新探6页word文档
初中思品课中情境创设策略新探情境创设其实是采用一定的手段,营造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达。
人的求知欲望不强烈,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感悟,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我们的教材是一种理论成果,它是一种抽象的成果,作为教师必须把这种理论化的教材文本活化为生动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总结,生活是创设情境的源头活水。
例如在教学《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这一章节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初二学生小勇家境困难,母亲常年生病,父亲外出打工挣钱。
由于该生先天口吃,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父母决定让其辍学,学校也没过问此事。
请问:小勇还能回到课堂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材料贴近学习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高,气氛浓。
同学们可以从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两方面展开,指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在义务教育中各自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小勇应怎样珍惜权利和履行义务。
情境所产生的效果,不仅是为材料中的小勇同学出谋划策,对一些厌学学生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二、创设和谐平等的情境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学习掌握知识。
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愉快的教学过程。
课堂内师生间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言语交往,其中教师提问的言语是传达信息,刺激学生思想的主要工具。
既然是一种交流,语言必须亲切、自然、幽默。
教师切不可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故意用一种专门的语气,这样容易造成课堂的紧张。
亲切、自然、幽默的语言可以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觉是在与一个朋友交往,从而产生亲切感与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教师要尽量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能用一种智慧的方式来化解:比如在讲《维护消费权》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你们买东西时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这时你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有学生说:“打12315;或者找消费者协会;或者向新闻媒体曝光……”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打电话给政治老师。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建立师生之间、认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培养水平、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活动。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适宜的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参与意识,实现教学的正迁移,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合理的教学情境呢?作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设疑启思点化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并加以点化。
我在讲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在大学校园里,中国学生遇到美国留学生,打招呼“你吃饭了么?”,美国留学生是怎样回答的呢?学生众说纷纭,后来我告诉学生,他的回答是“我有钱吃饭”。
在我们中国的回答可能是“吃了”,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不同呢?我点化学生:“这是因为世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世界各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使得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来了解一下呢?”这样,通过设疑取境,不但激活了学生思维,也引起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再如,我在讲七年级下册《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时,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有人落水呼救时,有些人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由此导致落水者死亡。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法律应不应该规定“不施协助罪”用以惩罚见死不救者呢?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结论:把见危不救定为“不施协助罪”不但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也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如老人、孕妇、儿童等不具备救助水平的人群就不适用。
我在此基础上点化学生:见危我们不能不救,那么,就要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让见义勇为成为人们普遍的、内在的自觉行为。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创设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 获得知识的感悟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至关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 我认为教学情境创设可有以下几种:
一、生活展现, 创设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 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如:在教学“撑起自我保护伞” 时, 先创设了六种生活情境: 一个人独自在家时、家中意外发生煤气泄漏时、放学上学途中、突遇雷雨天气、陌生人让你跟他走、发现坏人作案,让学生模拟续演, 孩子们兴致很高,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 并让孩子参与了学习知识的全过程。
二、实物演示, 创设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 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
如:在教学“我自信我快乐” 时,有这样一个环节,找支点。
(实际是一个人自信的支点,即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我准备了一个小球和一只木棍,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这个小球撬起来。
同学们的非常踊跃,都想动手试一试, 都想表现一下自己最能干!
于是, 这节课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摘要:教学情境和知识,就像汤和盐的关系。
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而知识则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因此,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去捕捉知识,能够整理和概括信息。
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习与生活相联系,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情境兴趣有效教学在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主要采取讲授的形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施启发式教育。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实施情境教学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由活动的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探究,这样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实际上,青少年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
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青少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还可以通过“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快乐比拼”、“师生换位”、“故事演讲”、“辩论赛场”等形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让同学门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延伸,在延伸中践行。
如在教学“孝敬父母”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活动:“爱的献礼--假如明天是你父母的生日,你将给爸爸或妈妈送上一份什么生日礼物?”学生满怀激情地制作了一件件各具特色的“小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品课堂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与尝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课堂生活化教育,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加贴近和服务于现实。
通过生活化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帮助初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为个人成长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内涵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要求,它不仅仅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容讲解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状况,更侧重于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走出课堂,发散思维,在实践和生活中提升自身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具体来说,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用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方面知识。
通过这些无形的生活经验,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这些情境当中,并通过同学间合作讨论、探究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任务。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
1、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在教材内容讲解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部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仍然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也就不能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计划,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过分注重知识讲解,生活化例子引用少。
要想实现初中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首先要在课堂内容讲解过程中融入一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实例。
但是在多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上,教师“重知识、轻举例”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由于思想品德这门课本身的原因,大量的知识点、概念需要学生熟悉记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划重点”的方式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例。
三、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误区的措施
1、树立科学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要做好教学生活化工作,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在课堂教学过
程中杜绝“一言堂”式的教课方式,将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和实际生活应用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并巧妙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经历,采取平滑的过度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经历相联系。
再次,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角色观,改变传统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好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
2、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生活素材。
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教学所挑选的生活素材越接近于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吸收和接纳程度就越高。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知识,还有具备足够的生活常识,以此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活经历,科学合理的挖掘高相关程度的生活素材。
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叛逆心理强的特点,教师要注意不断运用新的生活素材和实际案例,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3、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教育。
学习思想品德的目的不仅仅是考试,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所以,衡量课堂效率的标准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也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哪些题,而是看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学有所用。
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应该引入时事政治,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的社会事件时,先从内心深处激发起一种情感,然后运用相关的思想品德知识解读社会问题,分析原理,点评时政。
4、从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体悟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绝不是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背诵概念意义,它归根到底还是要服务于生活,应用于实践。
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舞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思想品德实践,例如在敬老院表演文艺节目、帮助社区开展爱心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