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现状及办法论文
义务献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意见建议
义务献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意见建议
新形势
近年来,义务献血面临着一些新形势。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献血量不足,血液需求量持续增长。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传播假消息造成了困扰,影响了献血意愿。
此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献血活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新问题
在新形势下,义务献血面临一些新问题。
首先,如何增加献血意识和宣传效果,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献血活动。
其次,如何建立健全的献血管理机制,确保献血安全和血液质量。
同时,如何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提升献血体验。
意见建议
针对上述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提高献血意识和知识普及率。
•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如献血志愿者招募活动、献血宣传演讲等,吸引更多人参与。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献血管理和血液安全保障工作。
•改善献血环境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献血体验,增加献血者的满意度。
•加强献血者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的血液管理系统,提高血液质量和使用效率。
"献血无小事,关爱他人从我做起。
"
以上是对义务献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一些建议的简要介绍。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相信我们可以克服困难,推进献血事业的发展!。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各省先后出台各自的实施办法,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发展非常迅速,基本实现临床用血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我们医院一直以来积极组织义务献血,职工踊跃报名献血。
面临问题:目前各地有时还会出现血荒,主要原因是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重视还不够,宣传解释工作没有做好,献血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造成的。
对策建议:一、进一步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当前需要政府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支持力度,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建立献血长效机制。
积极倡导各级机关干部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带头无偿献血。
目前可以与机关干部、事业人员、学生等一至两年的例行体检结合起来,对体检合格者征求意见后实施献血。
献血工作纳入综合工作加分范畴,鼓励县、区级政府在城区建立固定采血点。
开展一年一度献血活动月活动。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献血知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调动起来,实现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解除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
一要加大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的正面宣传力度,其经费不足应由各级财政相应补助。
三、拓宽无偿献血后各种补助的形式和内容无偿献血后,给予一定的金钱和实物的补助,而应该在法律上更加保护献血者的利益,激发献血热情。
建议国家、省卫生厅、省红十字会对受表彰的无偿献血者发给奖牌的同时再发给一份荣誉证书和一份表彰文件,同时抄送有关单位,以此激励无偿献血者。
四、完善献血者或其直系亲属用血费的报销机制《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使用一定量的血液,但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费用的减免,但办理过程比较烦琐,挫伤一部份献血者的积极性。
建议在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在院减免政策,由血站委托医保驻院医核帮助核实受血者减免条件,免除受血者奔波之苦。
五、加强对血站的监管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血站、血库的监管力度,让血站、血库的运转对公众公开和透明化,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消除掉公众的不信任。
当前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的进步,无偿献血的重要性越来越
凸显,但是,当前的无偿献血工作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献血人数相对较少,
全国约有3.3亿人口少数人参与献血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献血率仍停留在较
低水平。
因此,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当前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
一是营造宣传氛围,在以有爱心为主题的各种宣传中增加对献血的介绍,如在报刊、
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报道献血事迹,鼓励常年献血;发布政府关于献血有关的新规,并通
过网络宣传来推进献血工作;
二是加强对献血者的吸引力,为献血者提供充足的献血设施,保证献血的舒适性和安
全性;开展献血先锋活动,让公众认识起来,参与献血的重要性;在鼓励献血的大背景下,为献血者提供一定的证明,以激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
三是提高献血质量。
一方面,加强对献血人员的安全管理,落实在献血前和分类时进
行必要的筛查;另一方面,面向公众推出重视献血者服务的宣传活动,为病人提供稳定的
血液供给,帮助使血液畅通,利用社会资源来建立献血平台,进一步保障献血者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稳定和更纯净的源,减
轻因缺乏分类血液而带来的噩梦,减少社会死亡率。
浅谈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而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保障措施,同时也是保证血液供给和维持血液质量的必行途径。
本文主要是针对无偿献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并尝试建立一个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无偿献血工作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是为国家提供安全、足量血液的必要保证。
目前,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在经历了有偿献血与义务献血两个阶段之后,获得了初步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本文主要是针对无偿献血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一些措施。
1无偿献血工作存在的问题无偿献血不牵扯任何的经济利益,也无任何报酬可言,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适龄公民,都有义务献出自己的少量可再生血液或者是血液成分以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
目前,无偿献血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颇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面以太原市血液中心2011年各月的采血状况为例就几个问题做一些简单地分析:1.1血液紧张血液紧张的状况主要表现在血液的季节性紧张或者是血型的紧张,特别是在寒冬、酷暑等季节,街头献血的人数都会减少,而且对于一些稀缺血型通常会供给不足。
太原市血液中心2011年总采血人数达到67021人次,普通月份的献血人数都在平均六千左右,而一、二月份和七、八月份却都只有四千左右,八月份甚至只有三千多人献血。
1.2意识缺乏与安全隐患由于无偿献血施行时间短,宣传工作缺乏,而且献血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
目前,人们对于献血的正确认识不够,导致无偿献血意识的缺乏。
无偿献血的血液安全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有些人刚经历过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风险未经严格的检测就献血,或是在采集、储存以及分离、运输等工作环节中血液遭到污染而变质,再有就是工作人员在采集血液时产生疏漏等等,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血液安全问题。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1. 引言1.1 研究背景献血是一项具有伟大意义的公益活动,可以挽救生命,帮助他人,实现社会责任。
在我国,无偿献血的参与人数仍然偏少,献血意识不够普遍,面临献血缺乏持续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力军之一,其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和行为举足轻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的献血行为展开研究,探讨影响因素,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参与率提升。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社会关注度的增加,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但是在高职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和态度仍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大学生的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可以为未来促进献血活动开展和参与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为提升无偿献血参与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探究影响其无偿献血行为的因素,提出建立高职大学生长效模式的有效措施,推动他们参与无偿献血的策略,评价长效模式的实际效果。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为提高高职大学生无偿献血率,保障公共血液供应安全,培养高质量的献血文化,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意义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国家人民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而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参与无偿献血行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影响他们献血行为的因素以及建立长效模式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研究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知识水平和态度,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促进高职大学生更多地参与无偿献血,需要探讨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其献血意愿。
通过研究建立高职大学生长效模式的措施以及推动其参与无偿献血的策略,可以为提高公民献血率、促进血液供应、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无偿献血是一项高尚的义举,是爱心和责任的彰显。
高职大学生应该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认识到献血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阐述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并提出长效模式。
1. 认知水平不高目前,许多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不高,只知道献血可以帮助他人,却不了解献血对于自身健康的好处以及献血的注意事项。
而这些信息却至关重要,在献血前需要全面了解相关知识,以确保献血顺利并保护自己的健康。
2. 缺乏献血意识许多高职大学生存在不愿意自愿参与无偿献血的情况,很少有自发性地主动参与到献血活动中。
这是缺乏献血意识造成的,许多人认为献血是有危险的,存在损害自身健康的可能,而不愿冒这种风险。
3. 存在误区此外,许多高职大学生对献血存在误区,比如认为献血会导致血液稀释、血压下降等健康问题,甚至有的人认为献血会导致贫血。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知,献血不会导致上述问题,反而可以刺激机体新陈代谢,促进健康。
二、长效模式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长效模式:1. 加强宣传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学校网站、校报等媒体有针对性地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信息,增加学生对献血活动的了解。
通过定期开展无偿献血知识讲座,教育高职大学生了解献血的意义、价值、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献血意识和积极性。
2. 建立志愿者队伍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内建立志愿者队伍,由有经验的志愿者担任指导者,带领新手了解献血流程,志愿者可以通过开展义务献血宣传和组织献血活动,提高学生献血的参与度。
3. 建立奖惩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奖惩机制,对参与献血的学生进行奖励,例如荣誉称号、学分增加、奖金等形式。
同时,对一些没有参与献血的学生进行惩罚,例如罚款或扣除学分等。
结论无偿献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能促进自身的健康。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献血意识和积极性,建立志愿者队伍和奖惩机制,从而建立长效的献血模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偿献血征文范文1500(3篇)
第1篇在我国,无偿献血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它关系到无数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无偿献血活动,亲身体验了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
在此,我想以一篇征文,记录下我的无偿献血心得体会。
一、初识无偿献血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第一次走进献血车。
那时,我对无偿献血还不太了解,只知道这是一项公益活动。
当我看到献血车上的标语“献血无损健康,爱心传递生命”时,内心被深深触动。
我决定尝试一下,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献血前的准备在献血前,我仔细阅读了献血知识手册,了解了献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我了解到,献血对身体并无害处,反而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同时,我也知道了献血前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并且不能空腹。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完成了登记、测量血压、抽血等流程。
当我躺在献血椅上,看着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时,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我想,这是我第一次为他人付出,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三、献血后的感悟献血结束后,我收到了一份纪念证书和一袋营养品。
在回家的路上,我感慨万分。
我想,无偿献血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挽救,更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提升。
首先,无偿献血让我认识到生命的脆弱。
当我们为他人献出一份热血时,我们也在传递着生命的希望。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链上的一环,只有相互关爱,才能让生命之树常青。
其次,无偿献血让我学会了无私奉献。
在献血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志愿者和献血者的付出。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心传递,热血铸就生命防线”的深刻内涵。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最后,无偿献血让我明白了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义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无偿献血,正是我们履行这份责任和担当的具体体现。
四、呼吁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在此,我想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为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
无偿献血服务标准化管理探讨
无偿献血服务标准化管理探讨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为了促进无偿献血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献血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保障无偿献血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无偿献血服务标准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无偿献血服务标准化管理的现状无偿献血服务标准化管理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对无偿献血服务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献血者的权益和确保献血质量安全。
我国针对无偿献血服务的管理主要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制定行业标准,建立献血者登记信息系统,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等方式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无偿献血服务的标准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献血者数量不断增加,献血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无偿献血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了献血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保障了无偿献血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二、无偿献血服务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无偿献血服务标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治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无偿献血服务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现管理漏洞。
2. 缺乏专业人才。
无偿献血服务的标准化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但目前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相对紧缺,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
3. 宣传教育不够到位。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无偿献血服务的宣传力度,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献血意识仍然较低,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宣传力度。
4. 管理标准不够严格。
目前,我国对无偿献血服务的管理标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一些无照机构和不合格人员参与影响了无偿献血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对无偿献血服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宣传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及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及思考近年来,无偿献血在我国的高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
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和生命救助的行为。
那么,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是怎样的?又该如何思考这一现象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开始重视公益事业,并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他们认识到献血不仅有助于救助他人,同时也是一种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行为。
在一些大型的校园无偿献血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自愿加入到献血队伍中,他们积极响应号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为社会公益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选择无偿献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无偿献血不仅有益于他人,也是一种检验自己身体状况的方式。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他们逐渐认识到社会需要他们的参与和贡献,因此愿意主动投身到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中。
社会舆论的影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对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倡导,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正面的引导和影响,从而选择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我们也需要思考的是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愿意无偿献血,但仍有一部分人对献血有着偏见和恐惧,他们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利,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解和谣言。
虽然献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例如献血后可能引发的身体不适等。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有传染病史的人、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等,他们并不适合献血,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人违规献血,这会对献血活动造成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如何加以解决呢?需要加强对无偿献血活动的宣传和倡导。
义务献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意见建议
义务献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意见建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义务献血在人们的心目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义务献血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和问题。
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愈手段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恢复健康。
然而,这些新技术的引进也导致了一些血液制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了义务献血的数量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献血者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更愿意参与义务献血。
然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通常较差,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营养,因此在献血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了解义务献血的信息。
这使得义务献血的宣传推广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参与义务献血的可能性。
然而,义务献血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血液供应的紧张。
由于血液制品的需求增加,而献血者的数量不足,导致血液供应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血液管理不规范,也可能导致血液安全问题的发生。
为了应对这些新形势和新问题,建议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义务献血的宣传推广。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加大对义务献血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义务献血的认知和参与度。
2. 加强血液管理和监督。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血液管理和监督的力度,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血液供应和分配机制,以应对血液供应紧张的问题。
3. 鼓励和引导年轻人参与义务献血。
由于年轻人的身体状况通常较好,他们更容易接受义务献血的概念,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鼓励和引导年轻人参与义务献血,以增加血液供应的可持续性。
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啊,听起来好像就是个挺崇高的事情,但一说到实际操作,那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咱们都知道,血液对每一个需要的人来说,都是生命的延续。
可是,说到献血,很多人呢,都还是抱着“献了血是不是就成了血液银行?”这种半开玩笑半不敢认真问的问题。
献血这事儿不是什么难事儿,真要说起来,最关键的就是那个“心”字。
无偿献血,顾名思义,就是免费捐赠血液给需要的人,完全不收一分钱。
这可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咱们可不能马虎。
我得说,献血在咱们国家的普及程度真不小,尤其是在大城市,很多人一说到献血,可能就能立马想起那些血站、献血车。
但真正愿意去献血的人呢,还真不是很多。
人们对献血的态度也真的是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我又不缺血,为什么要去献?”有的则觉得“献血能救人,做个好事,也不亏。
”但也有一部分人总觉得献血会让自己虚弱,甚至有些人还担心,万一自己献了血,血液中有不干净的东西,那岂不是害人了?哎,这些顾虑和疑问,其实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引导解决。
只不过,大家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忌惮的。
不过,现实情况确实也是让人头疼。
咱们国家,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献血活动,但是,按理说,血液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
可是,真正能满足这个需求的血液数量,往往还差得远。
血站里,常常都能看到一些“缺血”的标语,就比如:“急需O型血”,有时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赠血礼包”都能成了人们争抢的目标。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问题。
医院里,常常需要大量的血液做手术,抢救重病病人,什么交通事故的伤者,什么大手术,都是需要大量血液的。
可是呢,现实中却总是缺血,特别是一些罕见血型,像AB型、RH阴性血,简直是稀缺资源,大家可想而知,多么让人头疼。
最让人不解的一个问题就是,明明知道献血这么重要,明明血站也都在大街上摆着献血车,甚至还会搞一些活动,给献血者发些小礼品或纪念品,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去呢?你看啊,咱们现在去献血,完全不痛,大家都知道,献血只是取一小袋血,那个针头看起来有点吓人,但一扎上去,其实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最多就是个微微的刺痛。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无偿献血是指个人自愿无偿地捐献自己的血液,用于治疗疾病和救治伤员。
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旨在为需要救助的人群提供救助。
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他们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对于无偿献血的意义和价值,大多数高职大学生表现出较为明确的认知。
他们明白无偿献血对于救助他人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表达自己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一种方式。
对于无偿献血的安全性和相关知识,高职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他们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可能对献血所需的健康条件和献血后的注意事项了解不足,容易出现健康风险。
高职大学生在无偿献血的参与意愿上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学生愿意参与无偿献血,表达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而另一部分学生对无偿献血缺乏热情,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参与其中。
为了促进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和参与度,并构建一个长效的献血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提高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
可以开展无偿献血的主题讲座、宣传海报的制作、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等,使学生更加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意义。
还可以结合相关课程设置,将无偿献血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无偿献血的学习和理解。
针对高职大学生在无偿献血安全方面的认知不足,可以开展相关培训活动。
通过邀请专业医生给学生讲解无偿献血的安全知识和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在献血过程中的健康保护意识。
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康档案和体检机制,对想要参与无偿献血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检和健康检查。
为了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可以运用鼓励激励的方式,给予志愿者一定的奖励和荣誉。
可以设立优秀无偿献血者的奖项,开展每年一次的表彰活动,激发高职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动中。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无偿献血是指个人自愿无偿地捐献自己的血液来帮助他人的一种行为。
该行为在社会中被广泛认可和推崇,被视为一种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
高职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影响。
以下将从学生群体的认知现状、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对长效模式的认知进行探讨。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他们普遍认识到献血是一种慈善行为,可以帮助他人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部分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
他们可能知道无偿献血是自愿的,但对于献血的具体流程、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了解不深。
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风险存在一定的疑虑。
他们担心献血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或者是对献血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存在一定的担忧。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价值观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
高职大学生在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接受到的价值观念,如关心他人、奉献精神等,对于他们是否愿意无偿献血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和鼓励程度,以及对无偿献血者的认可和尊重程度,会影响高职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个人经历和观察也会对高职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当他们亲眼见到无偿献血对他人生命的重要作用,或者亲身经历过与无偿献血相关的事件,他们可能更加理解和支持无偿献血。
针对高职大学生群体的无偿献血长效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建设。
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高职大学生应该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际行动中参与无偿献血。
提供舒适的献血环境和便利的献血机制。
高职大学生繁忙的学业和生活压力,可能是影响其献血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通过合理的安排和便捷的献血机制,降低献血的时间成本和心理负担,让更多的高职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无偿献血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无偿献血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得到改进,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实际工作效果,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将对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诱发原因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全面改革当前工作弊端,从而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无偿献血;问题;原因;发展对策近年来,无偿献血工作在全国的各个地区如火如荼的开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液供应紧张的问题,但是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如工作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不科学,临床用血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使得无偿献血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其发展前景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必须针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潜在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未来发展规划,为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此情况下无偿献血事业才能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
1.无偿献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1 血源不足问题虽然无偿献血工作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十余年,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都在逐步完善,但是血源不足现象屡有发生,这是因为献血站主要设立在街道和广场上,难免会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使得献血者的数量波动较大,献血量因而不能保持稳定,而国民的无偿献血意识相对薄弱,献血率往往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处于10‰以下,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上升促使临床用血量越来越大,献血量与用血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出来,医疗机构不得不限制血液供应,以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问题。
1.2 血液安全问题由于公民的献血行为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他们对献血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为了保证血液的安全性,血站需要对献血者进行筛选,根据体检结果判断其是否符合献血条件,这种判别方式未免有失偏颇,对于那些处于窗口期的传染病无法检测出来,而且受到检测成本的制约,能够检测出的病毒种类是十分有限的,致使血液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居高不下,用血者的人身健康饱受威胁。
瑞安市无偿献血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瑞安市无偿献血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探讨本文分析了目前瑞安市无偿献血的现状,针对加强瑞安市无偿献血的有效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标签:瑞安市;无偿献血;现状;对策引言血液是重要的生命物质和医疗资源,在尚无任何医疗用品能够完全替代血液功能的今天,臨床用血仍主要依赖于公民献血。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工作逐渐平稳发展,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从1998年的15.45%上升到2003年的100%,基本保障了临床用血的数量和质量。
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以及医疗事业的十足进步,临床用血与供血失衡,血液安全事件频发,使得我国无偿献血工作陷入迟滞发展的窘境。
一、目前瑞安市无偿献血的现状分析1、本市无偿献血的几种形式2005年前,本市血源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政府指导下的计划无偿献血、社会自愿献血、志愿应急无偿献血。
2005年开始,本市全部取消各类计划无偿献血指标,100%实现了自愿无偿献血,血源主要是社会人士和志愿应急献血者自愿献血。
2、本市临床用血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市目前临床用血液存在较大需求缺口,这是血库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仅以主城区血液采集情况为例,不难看出本市临床用血量及血液来源的变化:2003年主城临床用血量为3200升,其中计划献血占46﹪,志愿应急献血占32﹪,街头自愿献血占22﹪;2008年主城临床用血量为4600升,其中自愿献血占100﹪。
用血量的增加及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本市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血紧张,仅以2009年9月出现的一次严重供血紧张为例:当时本血站库存血仅有300单位,而正常的库存通常应维持在700单位左右就会比较平稳,瑞安市主城区医院每天的用血量是在150单位左右,可见当时的库存血仅能维持两天时间。
从本血站历年供血的情况看,每年的7~9月及春节前后最容易出现血液供应紧张,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最热或最冷,街头采血量下降,社会单位忙于年终总结等工作,也无暇参与献血[1]。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无偿献血是指无任何报酬的自愿捐赠血液,目的在于救助病人,并进一步调节全社会血液资源供需平衡。
而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与其参与意愿的持续性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的建立。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和医疗水平,都与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无偿献血作为公益事业也在发生着同步的变化。
高职大学生作为重要群体之一,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意愿的持续性都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对于该项活动的详细认知却是比较有限的。
大多数学生认为献血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情,且其社会意义与个人利益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相对而言,无偿献血的参与意愿比较低。
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在对于献血的性质、目的、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认知偏差,如无偿献血会导致健康问题,会浪费时间和经济成本等等。
二、建立高职大学生的长效参与模式建立高职大学生的长效参与模式是促进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最好方式。
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完善制度。
设立高校“无偿献血日”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物奖励等激励性措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献血活动。
2. 推行宣传教育。
在学校、社区、社交媒体等多个环节,加强宣传教育和宣传力度,让广大学生充分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提高科普水平。
加强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科普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献血流程、注意事项、健康风险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无偿献血活动的信心和热情。
4. 加强社会亲近度。
营造轻松、友好的献血环境,交流互动,引导院校间、同学间、班级间建立友好互动关系,加强社会与学生的联系,为长效模式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其参与无偿献血事业的认知水平和持续性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推动无偿献血新时代的重要力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
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长效模式【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现状及建立长效模式的相关问题。
在阐述了献血意识的重要性和献血行为对社会的意义。
在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现状认知和参与献血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长效献血模式的可行性和设计原则,同时提出了实施策略。
在强调了加强献血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完善献血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促进献血活动的持续发展,为构建健康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献血意识、社会意义、现状认知、影响因素、可行性分析、设计原则、实施策略、加强宣传教育、激励机制、管理制度。
1. 引言1.1 献血意识的重要性:献血意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健康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献血是一种公益行为,通过定期无偿献血可以为社会提供及时的血液支持,满足临床需求,确保医疗救治质量。
献血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爱心的表现,能够传递正能量和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
献血意识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献血意识的重要性在于提升个人品德修养、传播社会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准则。
通过加强献血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献血的重要性,激发大众参与献血的积极性,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献血行为对社会的意义献血行为对社会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挽救生命,帮助重病患者恢复健康。
无偿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可以传递出社会关爱和博爱的精神。
献血的每一滴血液都是爱的延续,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献血也是一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途径,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献血,个体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互助与共同进步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献血行为对于社会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无偿献血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充足的血液资源,保障了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善无偿献血制度_范文模板及概述
完善无偿献血制度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完善无偿献血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主要措施,以及对其可行性、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活动,通过自愿无偿捐献血液来帮助他人,而完善无偿献血制度则意味着确保献血活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概述并说明文章目录。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讨论无偿献血制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第三部分将介绍完善无偿献血制度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安全与奖励政策、增加宣传和教育力度以及加强组织与管理能力。
紧接着,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对完善无偿献血制度的可行性、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进行详细分析。
最后,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并展望和建议完善无偿献血制度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关注无偿献血制度,并探讨为何需要完善这一制度。
通过分析现有问题和挑战,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完善无偿献血制度的重视。
同时,通过对其可行性、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完善无偿献血制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为未来提供借鉴和指导。
2. 无偿献血制度的意义和现状:2.1 无偿献血的重要性:无偿献血是指个人以自愿的方式无偿捐赠自己的血液。
这一制度对于社会和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无偿献血可以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通过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制度,可以确保医院及时得到足够且高质量的供血资源,满足各类医疗需求。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良好的无偿献血制度还可以防止被污染或受感染的血液流入医院系统,减少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
其次,无偿献血体现了社会公平和人道精神。
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突发事故、手术、产科并发症等情况需要输血救治。
一个稳定且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应当为这些需要提供免费而合规范化的供应渠道。
只有在整个社会鼓励和支持下,才能构建起一个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社会氛围。
浅谈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现状及办法论文
浅谈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现状及办法王子言(九江学院)【摘要】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荒”,意味着公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将有可能受到威胁,这种大面积凸显的用血告急,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对于当前无偿献血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血荒、高校无偿献、健康、法律法规2012的钟声终已响彻寰宇,即便很少人确信这就是末世的倒计时,即便很多人把它当作周而复始的又一个新起点,但无疑将是个会让人既感到纠结又满怀希望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适逢重大机遇的关键之年。
一、无偿献血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应用我国曾长期实行过义务献血制度,但是到了20世纪末,社会的逐步变迁使献血计划指标的强制色彩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反感甚至抗拒。
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实施无偿献血以后,全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从1998年的5%,上升到2009年的99%以上,采血量也从献血法实施前的800余吨上升到2009年的3600吨,献血人次超过1100万。
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医院的临床用血应该全部来自于各级血液中心,而血液中心的临床用血则来自于公众的无偿献血。
这就使多数人对血荒问题提出了质疑:第一,中国有庞大的人口,相对于需血的少数病人,我国应该有充足的献血人群;第二,政府和医疗机构一直在宣传献血无害,甚至主张适当献血对身体健康有益;第三,国家对义务献血一直都持鼓励态度,并有很多鼓励措施;第四,在学校、军队等特定单位,组织集体献血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由此看来,根本就不应该出现血荒,但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频繁发生的血荒问题呢?二、国外献血工作概况“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血液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因此血液也是无价的。
献血员献出一定量的血液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人道主义的崇高精神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这是国际输血协会前任秘书长加勒特博士对血液的价值所做的精辟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现状及办法王子言(九江学院)【摘要】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荒”,意味着公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将有可能受到威胁,这种大面积凸显的用血告急,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对于当前无偿献血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血荒、高校无偿献、健康、法律法规2012的钟声终已响彻寰宇,即便很少人确信这就是末世的倒计时,即便很多人把它当作周而复始的又一个新起点,但无疑将是个会让人既感到纠结又满怀希望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适逢重大机遇的关键之年。
一、无偿献血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应用我国曾长期实行过义务献血制度,但是到了20世纪末,社会的逐步变迁使献血计划指标的强制色彩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反感甚至抗拒。
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实施无偿献血以后,全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从1998年的5%,上升到2009年的99%以上,采血量也从献血法实施前的800余吨上升到2009年的3600吨,献血人次超过1100万。
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医院的临床用血应该全部来自于各级血液中心,而血液中心的临床用血则来自于公众的无偿献血。
这就使多数人对血荒问题提出了质疑:第一,中国有庞大的人口,相对于需血的少数病人,我国应该有充足的献血人群;第二,政府和医疗机构一直在宣传献血无害,甚至主张适当献血对身体健康有益;第三,国家对义务献血一直都持鼓励态度,并有很多鼓励措施;第四,在学校、军队等特定单位,组织集体献血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由此看来,根本就不应该出现血荒,但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频繁发生的血荒问题呢?二、国外献血工作概况“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血液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因此血液也是无价的。
献血员献出一定量的血液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人道主义的崇高精神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这是国际输血协会前任秘书长加勒特博士对血液的价值所做的精辟的论述。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基于人道主义目的的献血比例也就越大。
献血还是卖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职业卖血者中不乏游手好闲之徒、吸毒者、同性恋者及娼妓等社会渣滓,也有部分社会贫民。
他们卖血以经济收益为目的,往往不顾后果,给用血者带来危害。
这些人尽管知道自己身体不健康,如患梅毒、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但仍采用冒名顶替、涂改化验单等手段继续卖血。
还有些人不按献血规定的采血时间间隔卖血,而是备有多个采血证,这个医院采完血又到另一个医院去采血,每次采血之前喝下大量的糖水或淡盐水,以稀释血液,血液浓度很低,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
墨西哥有位叫柳贝的妇女,在5年中卖血竟超过100升。
1964年,美国驻日本大使莱·夏华因遭暴徒袭击负伤住院,输入卖血者的1000毫升血液结果被传染上病毒性肝炎,这件事在日本国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加上梅毒等一些传染病经常因输血而被传染,国民普遍要求取缔卖血制度,代之以自愿无偿献血,从此日本走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
据美国红十字会统计,卖血者的血液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10%,相比之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不到1%。
无偿献血是临床用血的必由之路。
因为献血者不以经济为目的,献血只是奉献。
在个人得不到任何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很容易劝阻身体不合格者献血,以保证献血者和输血者的健康安全。
若干年来,国际上的有识之士就曾大声疾呼,要求尽快取缔血液买卖。
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向各国发出呼吁:“医疗用血要采取‘无偿献血’和‘免费用血,的原则。
”1973年在德黑兰召开的第22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也提出:。
基于人道主义动机和原则的自愿献血,才是解决血液需求的最安全有效的道路。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也通过决议,敦促成员国加速自愿无报酬献血的发展。
无偿献血’’、。
免费用血"已成为各国输血工作发展的方向。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做到了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捐献。
这些国家中既有经济较为发达的第一、第二世界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苏联、瑞士、加拿大、西德、澳大利亚等国,也有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如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索马里、马达加斯加、尼日尔等国,亚洲的泰国、尼泊尔、缅甸、新加坡等。
其中瑞士每年参加献血的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其次是美国,约占全国人口的8%;再次是日本,约占全人口的7%;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献血比例都占全国人口的5%以上。
值得指出的是,经济、文化、卫生状况一直比较落后的西太平洋地区的输血工作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的西太平洋地区输血工作会议上,与会的17个国家和地区中,目前仅剩下中国、老挝、越南、菲律宾四国仍保留有偿献血制度。
其中菲律宾有偿献血部分不足20%,中国的有偿献血部分则占97%左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献血人次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即能满足该国临床用血的需要。
4%的献血率是每个国家献血组织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1990年,据我国76个血站统计,平均献血率为1.3%。
可见我国血液事业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很多国家根据该国的血源情况和临床用血情况对献血年龄和每次献血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一个献血者采集的血量与他的血容量有关。
科学分析表明:人体平均每公斤体重含血液约70毫升,采血的安全指数是不能超出全身血量的12%。
因此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不应当要求他献出超过420毫升的血。
一个体重70公斤或更重的人献血时最多不超过500毫升。
为此,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设计的塑料袋最大容积只有500毫升,加上抗凝剂占去一定容积,献血量保证不会超出500毫升。
采集血浆的最大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和红十字会建议采集血浆的最大量每次不超出600毫升,每年最多不超出15升。
下面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每次献血量的规定(单位:毫升):.苏联400(首次250)美国450士45西德500英国450法国400一450加拿大450比利时385(体重×7.5毫升以下)瑞典450芬兰400--450瑞士459南斯拉夫250一450荷兰500日本200—400澳大利亚430南朝鲜320马来西亚300一450阿尔及利亚500缅甸350泰国300菲律宾250香港300一430澳门400台湾250—500从上述数字看,欧美国家公民由于身高体大,每次献血量略多于亚洲公民。
就亚洲人而论,每次献血量400毫升也只占全身血量的10%左右。
对于用血的患者来说,血液来自同一个人就比来自两个人的血液更安全。
澳大利亚新威尔士洲血站规定,一个16—17岁的献血者必须得到其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日本也是这样,16岁的高中生可以献血,但需家长和校医都同意)。
还规定,定期的献血者,若他们的身体健康,本人自愿献血年龄可延长至75岁。
因为适龄健康的公民远远多于临床用血的需要,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极力劝阻年龄过小或过大的人献血。
下面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献血年龄的规定(岁):世界卫生组织18—65美国17—65加拿大18—65英国18—65联邦德国18—65瑞士18—60日本18—65新西兰16—65塞内加尔18—50南斯拉夫18—65澳大利亚16—65南朝鲜16—65香港16——?澳门18——?台湾17—65三、我国的政策法规(一)、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是指对无偿献血事业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个人、集体、省(市)和部队,依据本规定给予的奖励。
第三条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精神奖励为主,按照规定的奖项、标准、权限和程序进行。
第四条国家级表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第二章表彰奖项及获奖标准第五条无偿献血表彰奖项分为“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献血促进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无偿献血先进部队奖”和“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
第六条无偿献血奉献奖,用以奖励多次自愿无偿献血者。
其奖项和获奖标准为:(一)铜奖,自愿无偿献血达20次以上的献血者;(二)银奖,自愿无偿献血达30次以上的献血者;(三)金奖,自愿无偿献血达40次以上的献血者。
第七条无偿献血促进奖,用以奖励为无偿献血事业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其奖项和获奖标准为:(一)单位奖,捐款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捐赠采血设备、设施价值人民币50万元以上的单位;(二)个人奖,捐款人民币30万元以上或捐赠采血设备、设施价值人民币30万元以上的个人;(三)特别奖,长年为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及部门。
第八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用以奖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个人。
其奖项和获奖标准为:(一) “一星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时间达到120小时的志愿者;(二) “二星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时间达到240小时的志愿者;(三) “三星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时间达到360小时的志愿者;(四) “四星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时间达到480小时的志愿者;(五) “五星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时间达到600小时的志愿者;(六) “终身荣誉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时间超过十年且累计时间超过1500小时,或累计时间超过3000小时的志愿者。
第九条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用以奖励积极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地、州、盟)。
其获奖标准为:(一)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二)当地献血人群中固定无偿献血者比例达到50%以上;(三)15-55周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知晓率应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应达到75%以上;在校青少年应达到95%以上;(四)当地新闻媒体积极播放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其中每日早7时至晚10时广播、电视等媒体确保播出2次以上;(五)辖区内70%以上的公共场所,如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等,免费设置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六)根据当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设置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的固定献血屋(点)。
第十条无偿献血先进部队奖,用以奖励为无偿献血事业做出贡献的军队和武警部队。
其获奖标准为:官兵无偿献血知晓率达到95%以上、自愿无偿献血100%的军队和武警部队军级(独立师)以上单位。
第十一条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用以奖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
其奖项和获奖标准为:(一)奉献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次的捐献者;(二)特别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次以上的捐献者,或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次且自愿无偿献血20次以上的捐献者。
第三章表彰权限和程序第十二条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红十字会和军队有关单位负责相关申请材料的收集、报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