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品官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效果分析张丽

品官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效果分析张丽

品官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效果分析张丽发布时间:2023-06-08T10:44:33.63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5期作者:张丽[导读] 讨论品官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268例,2019年1-6月未施行品管圈活动的600例患者(交接班项目654项)归入参照组,2019年7月-2020年1月施行品管圈活动的668例患者(交接班项目705项)归入实验组,比较交接班工作的相关数据。

结果:实验组护士的口头交班、床边交接、行为规范、交班记录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交接班缺陷率(3.97%)低于参照组(8.56%)。

结论:施行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建议推广实施。

徐州仁慈医院江苏省 221000摘要:目的:讨论品官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268例,2019年1-6月未施行品管圈活动的600例患者(交接班项目654项)归入参照组,2019年7月-2020年1月施行品管圈活动的668例患者(交接班项目705项)归入实验组,比较交接班工作的相关数据。

结果:实验组护士的口头交班、床边交接、行为规范、交班记录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交接班缺陷率(3.97%)低于参照组(8.56%)。

结论:施行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建议推广实施。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引言: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危重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大、要求高,床头交接班环节要尤为谨慎,确保危重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

品管圈活动包括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制定计划、把握现状、实施对策等系列活动,聚焦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系统地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改进护理问题。

本研究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268例,分析施行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及对交接班缺陷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危重患者因病情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而需要进行院内转运,一旦转运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在实际工作中,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工作常常存在人员不足、设备不足、沟通不畅、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转运质量缺陷频发。

如何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减少发生质量缺陷的可能性,成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1.2 问题提出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是当前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医院内,危重患者需要频繁进行转运,而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例如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患者安全受到威胁,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如何有效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的缺陷,提高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已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迫切课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品管圈在卫生院内转运质量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为提高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品管圈如何有效减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探究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机制,为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不仅可以为品管圈在卫生院内转运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进一步完善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品管圈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机制,为提高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开拓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实践路径。

2. 正文2.1 品管圈的概念品管圈的概念是指一种质量管理的方法,通过不断循环的PDCA (Plan-Do-Check-Act)循环来持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品管圈强调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晨间床边交接班漏交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晨间床边交接班漏交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晨间床边交接班漏交率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危重患者晨间床边交接班漏交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QCC小组,通过讨论确定“降低危重患者晨间床边交接班的漏交率”为活动主题,对主题进行现况把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对策及效果确认,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比危重患者晨间床边交接班的漏交率。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晨间床边交接班漏交率从22%降至9%,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规范了护士交接班流程,有效降低了床边交接班的漏交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护理质量品管圈(QCC)指的是由工作场所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为了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组织的一个小团体,按照特定的科学程序解决工作场所、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并进行全面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改进[1]。

床边交接班工作是为了让护士快速掌握病人病情,尤其是特殊问题的交接,能让护士及时了解病情[2],保证患者进行连续性治疗与护理。

我科为了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于2016年4月成立由圈长、圈员等10人组成的品管圈小组,利用品管圈活动进行了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现有床位9张,护士15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14名,年龄在20~33岁,平均年龄25岁;职称分布: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7名。

现根据科室床边交班流程及交班要求,设计现况调查表,活动前从2016年5月9日-5月15日进行查检晨间交接班情况,活动后从2016年9月5日-9月10日进行查检晨间交班情况,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晨间床边交接班项目的漏交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1.2 方法1.2.1 成立 QCC小组QCC小组按自愿的原则,共有10名护士组成,其中护士长为圈长,科护士长为辅导员。

圈长负责QCC小组的组织及工作分工,策划和实施,并分析结果,对对策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工作交接班中的运用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工作交接班中的运用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工作交接班中的运用目的研究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缺陷的有效性。

方法2015年6月1日~30日交班病例806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8月1日~31日交班病例78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

根据科室人员情况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以”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的缺陷”为活动主题,对本科室全体护士交班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护理交班中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交班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ICU护理工作交班存在缺陷的原因包括:交班内容过多、缺乏规范性培训、口头交接内容多、仪器设备及物品过多等。

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缺陷率下降至8.5%,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3,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理工作交班全面性胜于活动前。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的缺陷效果显著,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标签:品管圈;ICU;护理;交接班;缺陷ICU,即是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随着现代重症医學的发展,ICU的主要收治对象也在不断地扩大,其中不乏病情随时变化的患者。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交接班就能够迅速知晓患者的病情,以备在紧急抢救过程中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置。

同时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控制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1]。

按照以往的交接班形式,我们发现在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缺陷。

而品管圈活动(QCC)能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现场管理、文化内涵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2]。

因此,我院ICU于2015年6月1日~8月31日开展了以降低”ICU护理工作交接班中存在的缺陷”为活动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护理人员我院ICU现有37名护理人员,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18名、护士12名;工作年资10年8名;本科生15名、大专生22名。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的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的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的发生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交接班缺陷的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利用危重患者总天数40天,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床头交接班,比较活动前后交接班缺陷出现的情况。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交接班缺陷的发生率由45%降低至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危重患者床头交班缺陷的发生率,保证交接班工作的完整,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交接;发生率护士进行交接班工作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特别是对危重患者进行交接班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使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使规范交接班的基础上提高了交班的质量。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不认真交接班,忽视了患者潜在的病情变化,会造成严重损失。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病种复杂、病情发展快、危险性高,由于其特殊性,交接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以及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护理工作连续性的重要保证。

传统模式交接班由于缺乏规范的交接班流程,加之个别护士对规范交接班的依从性欠缺,经验不足等因素。

以此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交接班的缺陷的发生率。

2020年3-9月,我科将品管圈应用在降低危重床头交接班缺陷中,按照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可以帮助临床护士快速全面有效地了解患者完整的信息并进行系统的传递,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室有9名护士。

组成品管圈小组平均年龄27岁,护士3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2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活动时间为2020年3-9月,品管圈活动在开展前后相关资料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管圈活动对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的影响分析

管圈活动对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的影响分析

管圈活动对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产生的影响。

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科室在2017年1-6月实施六个月主题为“降低ICU晨间交接班缺陷率”的品管圈活动。

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ICU交接班缺陷率为24.8%,明显高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后(16.3%),组间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明显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应该进行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ICU;交接班缺陷率近些年来,品管圈活动在医疗中的应用范围逐渐广阔,在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

ICU患者的病情比较重,发展比较快,因此在交接班的过程当中容易造成交接不清的缺陷。

但是现阶段品管圈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的应用中存在较大的争议[1]。

本次就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5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1-6月。

年龄为20-34岁,平均年龄为(22.4±2.4)岁;大专5例,本科10例。

1.2方法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当中1名圈长,14名圈员,护士长兼任辅导员。

1.2.1选定主题通过小组调查的方式寻找ICU现有晨间交接班存在的缺陷和原因,提出“降低ICU护理记录缺陷率”、“降低ICU晨间交接班缺陷率”、“提高ICU患者人工气道吸痰安全性”、“减少ICU患者和保护性约束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ICU护士对于压疮和失禁皮炎的鉴别率”5个主题。

最终通过评估,以“降低ICU晨间交接班缺陷率”为实践活动的主题。

1.2.2选定实践活动计划实践活动计划:第1周,选定主题;第2周,选定活动计划;第3-5周,把握现状;第6周,设定活动目标;第7-8周,分析ICU交接班存在缺陷的原因;第9-10周,根据交接班存在的缺陷制定对策;第11-20周,将制定的对策进行实践,对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问题;第21-23周,严格标准化;第24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和完善。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随着医院的发展和进步,医疗质量监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变得特别重要。

在危重病患者的医疗操作中,患者的安全和质量问题问题变得特别重要,院内转运质量缺陷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

本文讨论了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方面,品管圈的应用和效果。

品管圈是一个管理思想和方法,旨在提高工作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它有助于将整个管理团队融入到一个改进项目中,从而创造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品管圈是一种短期的集中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聚集相似或有关联的问题,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讨论,寻找实施改善的方案。

品管圈可以提高质量,减少成本和时间浪费,同时使员工更好地参与到“协作”的工作氛围中来。

在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方面,品管圈可以被使用来改善问题领域。

首先,品管圈可以帮助医院管理团队确定和监控重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而评估和改进转运流程。

其次,品管圈可以增加人员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促进全员参与,并为工作团队提供流程设计的规范指导。

最后,品管圈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制定目标和监测进度,以便在短期内量化和改进转运流程。

实际应用中,品管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问题领域:管理团队必须识别和确认患者转运的问题领域,并与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讨论,确保重点问题得到关注。

2.确定品管圈团队:该团队应由所有与患者转运相关的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运输员和管理人员等。

3.明确目标:品管圈的目标必须明确和可测量,以确保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收到必要的反馈。

4.收集数据:该团队收集有关问题领域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确认问题的真正本质和原因,并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

5.分析原因:通过分析数据,确定问题的本质和根本原因,并识别可能的改进方法。

6. 引入改进方案:品管圈会为改进策略提供指导,被应用的改进策略也必须与团队成员一起设立,并经过共同评估。

品管圈(QCC)降低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缺陷率

品管圈(QCC)降低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缺陷率

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 8 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
动主题。
制图人:张晶晶 日期:2019年4月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 选题背景 选题理由 定义及衡量指标
交接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以及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护理工作连续性的重 要保证[2]。
头脑风暴
柏拉图 雷达图 推移图
流程图 头脑风暴
于秀唱 邱岩岩 马佳慧
护士站 护士站 护士站
头脑风暴
张晶晶 护士站
计划线
实施线
制表人:张晶晶 日期:2019年4月
04
现状把握
现状把握
流程图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圈能力及目标设定
开始交班 病情交接 管路交接
翻身 交班结束
改善重点
制表人:张晶晶 日期:2019年4月
传统模式交接班由于缺乏规范的交接班流程,加之个别护士对规范交接班的依从性欠缺,经验不足等因素,护 士床头交接班易于形式化,致使患者有效信息尤其是重点信息的传递不完整甚至遗漏,使护理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 隐患[3]。
参考文献: [1] 高红彬, 徐旭东, 郭春花,等. 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神经科ICU标准化交接班查检单的设计[J]. 全科护理, 2017, 15(6):728-730. [2] 朱继萍, 范薇薇, 张姮,等. 改进流程减少护理床头交接班缺陷项[J]. 中国卫生人才, 2018(1):74-79. [3] 陈巧玲, 林惠珠, 林秀霞,等. 分组交接班模式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6):3186-3188.
主题评价题目
降低胃管意外拔管率 提高病区检验标本的送检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

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科危重患者床头交接工作内容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于2014年2月以“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为主题在护理工作中开展QCC活动,分析床头交接班缺陷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比QCC活动前后危重患者交接情况的准确性以及床头交接不规范发生情况。

结果:(1)开展QCC活动后,我院危重患者氧气基本情况、口腔基本情况、四肢活动情况以及交接班护士位置方面准确性均明显高于活动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开展QCC活动后,床头交接班时自我介绍不足,交班内容不全,注意力不集中,输液、管道检查不到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活动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降低床头交接班缺陷率,改善床旁交接不规范状况,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QCC);床头交接班;缺陷率QCC活动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联的人员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在同一个工作现场内,运用QCC的简易统计工具进行分析,并依据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的活动[1]。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QCC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2]。

本文中将探讨QCC活动对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科危重患者床头交接工作内容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共涉及护理人员10名,均为女性;年龄24-35岁,平均(29.5±5.5)岁;职称:护师7名;护士3名;文化程度:大专6例,本科及以上4例。

1.2方法1.2.1成立QCC小组我科于2014年2月以“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为主题在护理工作中开展QCC活动,成立QCC小组,圈名为“氧气圈”,小组由我科10名护理人员构成,其中护士长与副护士长负责QCC活动的监督、指导工作,同时定期组织进行相关培训;其他护理人员由组长分配分别负责计划、组织、交流、协调、整理、记录以及数据统计等工作[3]。

品管圈运用 SBAR沟通模式在降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运用 SBAR沟通模式在降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运用 SBAR沟通模式在降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皮伟珍;袁素娥【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运用SBAR沟通模式在降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5年3~6月652例床旁交接班病例设为品管圈实施前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床旁交接班,将2015年7~10月624例床旁交接班病例设为品管圈实施后组,按照SBAR沟通模式进行床旁交接班。

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实施前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

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由改善前的58.13%下降至2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品管圈实施后,SBAR沟通模式在降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不同层次护士的病情观察及汇报能力。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6(022)016【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品管圈;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缺陷率【作者】皮伟珍;袁素娥【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护理管理·护士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优质安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1]。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即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将沟通标准化的简单方式作为提高患者安全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

国外研究显示,SBAR沟通模式可以帮助临床护士快速全面有效地了解患者完整的信息并进行系统的传递,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混乱,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3]。

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品管手法,以全员参与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达到不断对自己的工作场所进行维护与改善的活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内部的卫生监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质量缺陷问题仍然存在。

对于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品管圈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品管圈是一种改进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团队协作和持续改进,可以帮助医院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品管圈可以通过建立清晰的流程和规范操作来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

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按照特定的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院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规范操作,有效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缺陷。

品管圈可以通过持续监测和改进来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

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例如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等。

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医院可以建立监测系统,对院内转运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品管圈也可以帮助医院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对转运流程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

品管圈还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缺陷。

医护人员是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和转运质量。

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医院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院内转运操作,有效降低质量缺陷的发生率。

品管圈还可以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和团队合作机制来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缺陷。

在医院内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的协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否则容易出现质量缺陷。

品管圈可以帮助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顺利进行,质量得到保障。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的患者转运工作变得日益频繁。

尤其对于危重患者来说,院内转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时有发生,这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品管圈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其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有效降低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品管圈是一种质量改进方法,它通过将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管理员等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和参与,来解决质量问题并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中,品管圈的应用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

品管圈强调团队协作。

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人员的参与,如果缺乏良好的团队协作,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从而导致危重患者转运质量缺陷。

品管圈要求所有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责任,加强沟通和协作,从而在源头上降低了转运质量缺陷的风险。

品管圈注重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顺畅性至关重要。

品管圈不断倡导改进工作流程,发现并消除潜在的问题点,加强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评估现有的转运流程,发现有待改进的环节,采取措施优化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转运质量缺陷的发生。

品管圈强调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品管圈通过使用各种质量工具和方法,对转运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了转运的质量和安全性。

品管圈注重全员参与和终身学习。

对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缺陷的改进,需要每一个相关人员的参与和贡献。

品管圈倡导全员参与、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6-02-17T09:36:03.3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供稿作者:刘红芳[导读] 湖南省株洲市人民医院ICU 在ICU应用品管圈活动对床边交接班缺陷率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湖南省株洲市人民医院ICU 412000 摘要: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ICU病房成立品管圈小组,应用头脑风暴等方法,以”降低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活动主题,使用院内自制的查检表,对ICU床边交接班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床边交接班缺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给予改进;结果:通过五个月时间的品管圈活动,床边交接班缺陷率明显下降;结论:在ICU应用品管圈活动对床边交接班缺陷率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ICU床旁交接班;缺陷率医院实施交接班制度是护理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核心制度。

尤其在ICU,是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阵地,其护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而床旁交接班又是对护理质量加以改进的一种运行方式。

品管圈活动是指在同个场所工作的个体,自发组成一个团体,通过合理的安排及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改进交接班质量目的的一种活动。

本科室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床旁交接班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2015年2月本院在ICU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在开展活动前半个月及活动开展后半个月早晚间对床旁交接班进行调查,并比较及分析前后调查情况。

1.2方法:品管圈小组成员是由ICU8名护士自愿组成的,设立圈名和圈徽,共同推选出一名圈长,开展的主题为“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

品管圈活动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计划实施5个月,在每次活动中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按照医院床旁交接班的实际情况,自制一份交接班缺陷查检表,包括符合或不符合规范两个项目。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室缺陷率为35%,计划将总缺陷率降为15%以下。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荆伟丽,赵振寰,姜艳,李萍,魏镇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24名ICU护士和2017年1~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26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

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ICU交接班中,能明显降低交接班缺陷率,提高ICU护士综合素质。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8(024)006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品管圈活动;ICU;交接班;缺陷率
ICU患者病情重、发展快、交接内容繁多,因此,在交接班过程中容易发生疏漏、交接不清等缺陷[1]。

品管圈活动(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工作现场的活动[2]。

2017年1~6月,我科针对ICU护理交接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QCC活动,以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6月实施QCC活动后的26名ICU 护士为研究对象,男6名、女20名,年龄21~34(2
2.3±2.7)岁;大专8名,本科18名。

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春燕:女,本科,副主任护师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张春燕 吕苏梅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神经外科护士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全体圈员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科室护士床边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检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建立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指引,加强护士交接班规范及考核。

对活动前后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效果确认。

结果: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缺陷率由44%降低到10%。

结论:应用品管圈提高了交接班质量,使责任护士在交班过程中更加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证了患者安全。

关键词 品管圈;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缺陷率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63 品管圈(QCC)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人员共同组成的小团体(又称QC 小组),通过成员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寻找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改善品质的目的[1]。

护士床头交接班是病区护理的常规工作之一,是加强工作连续性、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保证患者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护士执业安全的核心制度[2]。

神经外科患者多病情危重,床边交接班内容的遗漏、不规范,沟通不到位等都会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我科实施品管圈对护士床边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检、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床边交接班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随机选取的2015年1~3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病房的患者380例,男225例,女155例。

平均(68.05±15.34)岁。

纳入标准:急诊新入院、危重干预、一级护理及手术后、需要特殊交班及观察的患者。

2015年1月成立品管圈,由2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共8名护理人员组成。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降低ICU交班缺陷率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降低ICU交班缺陷率

顺序 1 2 3 4 5
选定
备注:5分表示关系最强、3分表示关系普通、1分表示关系很少.五 个主题分别依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员能力予以评分
降低ICU交班缺陷率

ICU交接班是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的开始,是护理安全保障的第一步

护士了解当班工作的重点、难点
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活动计划甘特图
ICU患者病情评估分级标准
变量
分值
GCS 脉搏(次/分)
呼吸
心电图
收缩压(毫米汞 柱)
营养状况 并发症 总分值
4 15 60-100 正常 、无人工气 道 窦性节律
120-140
3 12-14 50-59 机械通气
室上性早搏(SVES)和室 性早搏 (VES) 110-119
2 8-11 40-49 机械通气
4床尾桌悬挂交班备忘录,有事随 时记录。
交 班
责任心不 强
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陷 率
无评估病 情的标准 对护士进行患者病情评估的指导
35 33 31 99

Hale Waihona Puke 02.16 起ICU31 23 29
83

02.01 起
ICU
35 31 23 89

01.27 起
ICU
护理人力 不足,护 改善护理人力配置,改变排班模式, 士精力有 弹性排班。 限
确 定 圈 名 会 议 记 录
圈员组成
姓名
职务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年龄
29 26 25 26 26 26 25 24
科室
ICU ICU ICU ICU ICU ICU ICU ICU

品管圈(QCC)降低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缺陷率

品管圈(QCC)降低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缺陷率

完善现有沟通模式
28
28
24 80
患者
体位 病情 限制 变化快
急于查房
患者
急于换药
流于形式
沟通效率低
无效培训
沟通不良
无规范交接班流程
流程
无质检标准
质控
未落 不到位
实绩效
为什么发生 交接班缺陷
无质控标准
监管 不到位 无考
核机制
查房时间冲突
交接时 集中交接时间长 间有限
环节
放置无序
物品杂乱
物品
布局不合理
空间狭小 白板太小 缺乏信息
提示工具
3
1
3
1
3
1
3
1
1
1
3
5
22
空间狭小
布局不合理
1
3
3
1
1
3
1
1
2021/1/11
注:由圈员8人依据重要性按照5、3、1进行评分,总分40分,根据80/20原则,主要原因≥32分的确定为要因。
总分 排名 选定
32
2

14
7
14
7
16
6
16
6
18
5
16
6
16
6
18
5
22
1

18
5

20
4
16
6
22
3

34
2、欲大幅度突破现状(改革)
10
3、欲挑战标杆性品质,卓越性水准 (品质的突破)
6
4、欲提前应对可预见性课题(预防性 课题)
6
5、透过方案探究而达成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
缺陷率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中的运用及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设立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分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等步骤进行改进。

结果: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危重患者的床头交接班缺陷率较运用品管圈活动前明显下降。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的缺陷率,增强科室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圈员的责任心,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品管圈;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
护理工作是一个循环往复、无缝隙对接的工作,准确的护理交接班是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有力保证,是确保护理工作整体性、连续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1]。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危重,护士工作繁忙,工作节奏快,规范交接班尤为重要。

品质管理圈(QCC)简称品管圈,指的是由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与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2]。

我科针对
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管圈手法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我科于2019年1月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了QCC小组,共9人。


圈名为“护脑圈”寓意我们神经外科医生和护士共同努力,手捧爱心,精心呵护患者的大脑。

2.
方法
1.
选定主题:首先由圈员各自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和认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提出4个备选主题,再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打分,可选分值1、3、5分,最终选定主题为“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的缺陷率”。

2.
选题理由:(1)交接班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易发生护理缺陷的重要环
节之一,规范交接班尤为重要。

(2)完整的交接班是护理管理和护理一线工作延
续的关键链接点,是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护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避免相关的不良事件和事故的发生[3`4]。

(3)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提高护理
质量和患者满意度[5]。

3.
现况调查:圈员根据危重患者交接班制度及流程图并结合科室专科特点制度详细查检表,并开始为期4周的查验,共查检了106次床头交接班。

床头交班项目数总计1696项,其中床头交接缺陷的项目数为812项。

查检后数据汇总见表1.
表 1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查检后汇总表
缺陷项目缺陷数累计百分比(%)
需要持续评估、关注的指标 180 22.17
主诉及特殊医疗设备使用情况 153 41.01
提醒下一班需注意内容 125 56.41
需要继续完成的护理措施 112 70.2
活动 60 77.59
过敏史 55 84.36
管道 45 89.9
简要病史 42 95.07
当日治疗情况 30 98.77
吸氧 10 100
总计 812
通过绘制柏拉图我们得出:以需要持续评估、关注的指标、主诉及特殊医疗设备使用情况、提醒下一班需注意内容、需要继续完成的护理措施是导致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的主要因素。

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为
812/1696*100%=47.88%.
1.
1.
目标设定及问题分析
1.
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7.88%-(47.88%×70.2%×56%)=29.06%
2.
问题解析: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全体圈员从人、物、方法、环境四个方面使用“头脑风暴法”绘制特性要因图及因果关联图找真因,通过圈员们对真因进行打分,依分数高低圈选出四项要因,并通过讨论排除目前不可能改善的因素,最后选出四项要因:交班流程不完善、无交班模板、安全警示教育不够、临床经验少。

2.
拟定对策及实施:全体圈员集思广益,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详细拟定对策,
就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6]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对策,确定了4个有效
对策群组。

(1)完善交接班流程,建立规范化沟通程序,参照SBAR沟通模式.(2)制定I-PASS表格式交接班模板,制定交接班情景模拟演练方案,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3)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交接班规范化培训纳入分层,强化风险教育.(4)采用集体授课形式学习SBAR模式交接班规范、标准,培训后进行考核,强化对新入职护士的带教,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技术及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

3.
效果评价:上述对策实施后我们再次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现状调查,圈员使用PDCA循环的方法确认对策实施有效,有形成果见表2,交接班缺陷率下
降到6.19%。

表 2 改善前后2组患者床头交接班缺陷率比较
组别调查总例数总项目缺陷数
改善前 106 812
改善后 106 105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通过活动,共形成 3 份标准化作业书:危重患者
床旁交接班流程及站位(见附表1;)I-PASS表格式交接班模板[7](见附表2);神外交接班流程快板:神外交接不可急,神志瞳孔看仔细,系统管路需联系,风
险安全与仪器,标识参数看仔细,签名书写规范记,长期临时和紧急,完成与否
不可弃。

共52个字。

2.2 无形成果:通过QCC的开展,让我们圈员融入到一起,提高团队凝聚力,建立了自信,更加坚守我们的责任,提升了我们创新实践的能力,荣誉感、责任感、品管手法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3 讨论
3.1 通过此期品管圈活动,对科室而言,解决了科室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的
缺陷,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对患者而言,使
危重患者能够得到更加无缝隙的照料,提高患者就医安全;对医院而言,确保护
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2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科室制定了危重患者交接班规范,完善了交接班
的流程及站位,此流程及站位适合全院科室推广。

品管圈活动提高给基层员工由
下往上的管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护理人员管理
才能,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品管圈活动值得护理人员推行。

参考文献
1 徐永能,卢少萍,黄巧.等.I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在老年卧床患者中的
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6):2225-2228.
2 夏祥珍,邓方玲.品管圈活动在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95-96.
3 李林枝,夏惠敬,叶小燕.品管圈活动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112-113.
4 冯丽,张育红,王萍,等.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S】.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5赵彦萍.品管圈在危重患者交接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5,2(8):161-162.
6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59-162.
7赵振华,李建云.I-PASS 表格式电子交接班报告表在心内科危重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39(11):1333-1334.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