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大言》试题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濂《吴德基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濂《吴德基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德基传宋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
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
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
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
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
一民逸去,命卒笞之。
不肯伏,走入山。
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扁钥甚严。
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孽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
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
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
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今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
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成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
居淮二年,召还。
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麸无笞瘢。
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
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
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
何以命之?”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原文】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①。
然去中州万里②,陆有剑阁栈道之险③,水有瞿塘滟滪之虞④。
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⑤,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⑥。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⑦,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⑧,下饱鱼鳖⑨,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⑩。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余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注释】①川蜀:今四川一带。
②中州:即中土,中原。
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
因地处古九州的中部而得名。
当时宋濂在河南龙门山讲学。
③剑阁栈道: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即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又叫剑门关。
这里峰峦连绵,地势险要,峭壁中断,山隘如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栈道:在山势险峻无路的地方,凿石架木所构成的通道。
④瞿塘:即瞿塘峡。
一称夔峡,长江三峡之一,其中白帝城至大溪间为峡谷段,两岸悬崖峭壁,江面最狭的地方只有百作米,江流湍急,有“天堑”之称。
滟滪:滟滪堆。
亦作滟滪滩,俗称燕窝石。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34 送东阳马生序(解析版)
专题34送东阳马生序(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念自七岁时先妣①殁,遂来依姊氏。
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
树阴有屋二橡,姊携拯居焉。
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
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②,篝一灯,使拯读其旁。
夏苦热,辍夜课。
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日出,乃遣入塾。
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
(节选自王拯《媭③砧课诵图序》)[注]①先妣:已去世的母亲。
②女红:女子纺织、缝纫之事。
③媭:古代楚国人对姐姐的称呼。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流辈甚称.其贤称:(2)嘉.树荫之嘉:(3)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持:(4)稍.逐于嬉游稍: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4.【甲】【乙】文段中,作者都回忆了自己幼时读书的情形,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称道美好拿着略微2.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3.(1)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所以我小时候每天早晨进入书塾,(对)读过的书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
4.甲文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读书时的艰难与勤奋,以此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练:《明史-宋濂传》(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练:《明史·宋濂传》(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宋濂,字景濂。
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
太祖取婺州,召见濂。
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濂为《五经》师。
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
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
明年二月,儒士欧阳佑等采故元元统以后事迹还朝,仍命濂等续修,六越月再成,赐金帛。
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
”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
”帝称善者良久。
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
所居室,署“温树”。
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
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曰,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
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 B.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 C.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 D.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人,古代汉族的复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少正氏,属于以世称名号为氏。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
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
《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
龙有时又像狗。
《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
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
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
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
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
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
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
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
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
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它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上所知道的龙了。
【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送东阳马生...
【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送东阳马生...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分)【小题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2分)答案【小题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请教(1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1分);⑷支:通“肢”,肢体(1分)。
【小题1】(4分)⑴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分)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
(2分)【小题1】(2分)⑴学习的刻苦;⑵从师的艰难;⑶求学的艰苦三个方面。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敬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敬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出人头地与衣锦夜行易小明衣锦夜行是讲一个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晚行走,没人看见,有不值得的意思。
在德国,收入多,交税多,收入少,交税少,富不傲穷,穷不妒富,大家相互尊重,相安生活,自然而然。
由于德国的富有者不显山露水、招摇过市,所以说,他们像在衣锦夜行。
可是,爱面子的中国人,却特别渴望衣锦还乡。
如果有钱了,就非得让别人知道不可,否则,就像是白富了。
富人不仅要衣冠楚楚,更要前呼后拥。
在街上,一看那大腹便便、高昂着头、前呼后拥者,十有八九就是个当官的或者是有钱人。
但在德国要进行这种有钱与否的判断却相对较难,个个都文质彬彬、气宇轩昂,富不彰富,穷不显穷,不了解底细,从外观上你根本不知道谁拥有万贯家财。
德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实现领域主要划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差异,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所以,他们能够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这样,生产力发展当然也很快,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强调自由和平等(当然,这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而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实现领域则主要划定在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它注重人与人的差别,强调人对人的征服、改造,希望能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所以,中国人崇尚内圣外王,其社会关系的历史更替也较为频繁,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讲究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其实,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它的提出是以人的差异、矛盾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内心世界差异和矛盾的客观存在,二是人与人之间差异和矛盾的客观存在。
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正因为个人的内心世界存在着恶念、存在着不善的一面,所以才提出人需要内在修养,从而达到内圣。
也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分离、对立和斗争,存在着邪恶i所以才要求外王,达到天下太平。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附参考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附参考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派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髓滋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件果。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摧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⅛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伊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履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通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节选自《古文观止》)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英雄A俊杰战B攻驻守之迹C诗人文士游眺D饮射E赋咏歌呼之F所G庭学无不H历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肝胆为之悼栗”中“悼栗”的意思是:战栗,颤抖。
B.“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中“侈”读音是chi,意思是:多,大。
C.“顾以学未成而不暇”中“顾”表轻微转折,可译为:不过,但是。
D.“逮今圣主兴”中“逮”的读音是ddi,意思是:捕捉到时机。
《宋濂》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宋濂》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宋濂
(宋濂①)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联欺。
”间召问③,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 (选自《明史.宋滚传》)
【注释】①宋濂:字景海,明初文学家。
②馔:饭菜。
③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
④茄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
⑤恶:同“勿”
1、用“|”划分句子节奏。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2、解释下列划线字。
(1)尝与客饮()(2)濂具以实对()
(3)或指其书曰()(4)郡臣臧否()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4、简述短文所记述的宋濂做的几件小情。
5、从短文中你看出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
参考答案:
1、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2、(1)曾经(2)全都(3)有人(4)美好的德行
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之谏的人了。
4、①如实回答与客人饮酒。
②向皇帝举荐贤能之人。
③劝皇帝广开言路。
5、实事求是,品行端正,能仗义执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濂《赠梁建中序》选(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濂《赠梁建中序》选(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梁君建中,有志于文辞之事,下笔滔滔数百言不能自休。
取而观之,皆典雅可玩。
建中不自以为足,复来问文于余。
余赋质凡庸,当何以为建中告哉?窃.尝闻之师矣。
文,非学者之所急,昔之圣贤,初不暇于学文。
措之于身心,见之于事业,秩然而不紊,灿然而可观者,即所谓文也。
其文之明,由其德之立;其德之立,宏深而正大,则其见于言,自然光明而俊伟,此上焉者之事也。
优柔于艺文之场,厌饫于今古之家,搴英而咀华。
其近道者则而效之,其害教者辟而绝之,俟心与理涵,行与心一,然后笔之于书,无非以明道为务,此中焉者之事也。
其阅书也搜文而摘句,其执笔也厌常而务新,昼夜孜孜,日以学文为事,且曰:“古之文淡乎其无味也,我不可不加秾艳焉。
古之文纯乎其敛藏也,我不可不加驰骋焉。
”由是好胜之心生,夸多之习炽,务以悦人,惟日不足,佳则诚佳,其去道益远矣。
此下焉者之事也。
鸣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沧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余自十七八时,辄以古文辞为事,自以为有得也。
至三十时,顿觉用心之殊,微悔之。
及逾四十,辄大悔之。
五十以后,非惟悔之,辄大愧之。
自以为七尺之躯,乃溺于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其可乎哉?自此焚毁笔研,而游心于沂泗之滨....矣。
今建中孜孜缀文,思欲以明道为务,盖庶几无余之失者,而余犹为是强聒者,文之华靡,其溺人也甚易.之故也。
虽然,天地之间有全文焉,具之于五经,人能于此留神焉,不作则已,作则为天下之文,非一家之文也。
其视迁、固,几若大鹏之于鹪鹩耳。
建中尚勉之哉!洪武元年冬宋濂序.。
(选自[明]宋濂《赠梁建中序》,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鸣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 B.鸣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 C.鸣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 D.鸣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窃尝闻之师矣”与“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句中的“窃”字含义相同。
宋濂《浦阳人物记·赵大讷》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宋濂《浦阳人物记·赵大讷》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赵大讷①,字敬叔。
县人周恭肃王元俨②之十世孙也。
起家译曹掾,调泉州录事。
大盗起,宁都泉之无赖男子啸众应之,遂谋来攻城。
大讷作栅以御其冲,盗为引去。
迁兴化录事,转龙溪尹。
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
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庭县多山畲洞獠,官稍侵之,辄弄兵暴掠,至烦。
大将出屯,经年不解,大讷调御得其术,服从如良民。
邑大姓怙势杀人,郡守受其财出之。
大讷抱案诣府,历指其奸。
守怒,阴中以他罪,大讷略无所慑。
俄迁永嘉,永嘉计口赋盐,民以为病,大讷建请令富商转售之瑞安。
猾吏伪为官书,诬平民盗贩,民自杀者三人。
府下大讷讯之,大讷徙之临汀。
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
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
乡饮酒之礼久废,大讷讲而行之,宾主就位,献酬有节,揖拜有容,观者叹悦。
在官二年,告老解印绶而归,时至正八年夏六月也。
大讷性刚直,不惮大吏,屡典剧县,皆有能声,卒胥无敢出乡,宿猾元豪亦相告远遁,数平反冤狱,民为立生祠。
或以事如远乡,父老携子弟聚观曰:“此赵侯也!”其为人爱慕如此。
大讷同时,有金徳润君泽者,亦县人,由湖南亷访司掾,历官至嘉兴推官,亦以政事称其果毅有为,议者谓不如大讷云。
赞曰:丈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哉?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终不足谓之丈夫,必也。
奋自布衣,卓然有立,小或作州牧,大或闻国政,使徳泽简在人心,声闻流于后世,然后始无愧于斯名,善矣哉!(选自【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注】①赵大讷,元朝人。
②周恭肃王元俨,指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八子赵元俨,封周王,谥恭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B.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C.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D.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千尺得不坏/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也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
《明史-宋濂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明史-宋濂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明史-宋濂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随园诗话》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随园诗话》含答案(2024·湖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
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
”及作官后,购书万卷,翻不暇读矣。
有如少时牙齿坚强,贫不得食﹔衰年珍羞满前而齿脱腹果①不能餍饫②,为可叹也!偶读东坡《李氏山房藏书记》,甚言少时得书之难,后书多而转无人读,正与此意相同。
(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注】①腹果:这里指肚子没有饥饿的感觉。
②餍饫(yàn yù):饱餐,指尽情享受美味。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无从致.书以观致:②卒.获有所闻卒:14.✬根据“方法提示”,完成下面的翻译任务。
15.请为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用“/”标识,限两处)。
衰年珍羞满前而齿脱腹果不能餍饫16.语气助词是汉语中用于调整句子语气或表明说话态度和感情的虚词,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下面加点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语气词?表达怎样的情绪?翻不暇读矣.17.【甲】文写宋濂解决求书之难的办法是“”【乙】文袁枚解决求书难办法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18.【甲】【乙】两文都写了作者从小家境贫,没钱买书,长大后却成为了诗文大家。
两篇文章也都说明读书需要坚持不懈的道理,但说理的方法不同,请说说有什么不同。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秋水》选段古之人,其贻我以都邑,我适焉;俾予兄弟,可长息焉,而无戮一人。
今王也,殆有异乎此。
以五尺之身子为Fighter,拥甲兵之士数十万以攻战,裹人之首;屠城之人民。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来者无穷,未有终焉。
彼以有馀观不足,辱足以相诟也。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贻:给予B. 俾:使C. 适:适宜D. 逝者如斯:比喻时光流逝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在城市的一角,有一片废弃的渔村,那里曾经是渔民的栖息之地。
如今,这片渔村已被城市的发展浪潮吞噬,只剩下残墙断壁和稀疏的灌木。
风吹过,发出凄凉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李老人是这片渔村的最后一个居民。
他年迈体弱,每日守着这片破败的渔村,回忆着往昔的日月。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沧桑,但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老人年轻时,曾是这里的一名渔民。
那时,渔村繁荣昌盛,家家户户都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
李老人和伙伴们一起捕鱼、晒网,捕捞的鱼鲜嫩可口,是城市人餐桌上的佳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使得这片渔村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渔民们纷纷搬离,渔村也逐渐走向了衰败。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我们渔民的汗水与希望。
”李老人感叹道,“可是,生活在这片废墟上,又有谁会记得我们呢?”一天,李老人在渔村的废墟中发现了一枚古老的铜币。
铜币上刻着繁体的“永乐通宝”四个字,他激动地喊道:“这是永乐年间的货币,难道这片渔村的历史能追溯到那么久远?”此后,李老人开始对这片渔村的历史进行探究。
他发现,这里曾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航海家开拓的秘密基地。
这位航海家实地考察了这片海域,并在渔村建立了基地,为我国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地被废弃,渔村也逐渐被人们遗忘。
通过调查研究,李老人发现,这片渔村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宋濂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濂文言文阅读答案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
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
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
下面是我整理的宋濂文言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宋濂文言文阅读答案【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问起大臣们的好坏),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以下句中划线的`词。
(4分)(1)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2)援( )疑质理(3)宋濂尝( )与客饮(4)濂具( )以实对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看法?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参考答案:1 担忧引、提出曾经都,全2略3.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
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4.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谦恭和老实。
阅读理解句子赏析答题技巧1、从修辞的角度修辞方法﹢效果﹢语境作用﹢表达了____感情(或____主题)。
2、从哲理的角度表层义(即字面义)﹢蕴涵了____哲理。
3、从用词的角度__词用得很好﹢效果﹢语境作用﹢表达了____感情(或____主题)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1.仔细阅读材料所谓“读材料”,就是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宋学士文集》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学士文集》阅读答案及翻译《宋学士文集》阅读答案及翻译樗散生传[明]宋濂樗散生者,钱塘人,李氏名诇,字孟言。
少受学越人杨君廉夫,负气尚节,善为诗。
卖药金陵市中,名其室曰樗亭,而自号为樗散生。
市人病者趋其门,买药无不与,所与必善,人人谈樗散生美不置口。
或问樗散生:“今人莫不愿为材,有寸夸尺,有尺夸寻,惟恐人不己知,才不即用,又恐不得大任以为戚。
今生乃以‘樗散’自名,樗不才木也生岂无才者耶何其嗜好与人不同也所恶乎樗者以其无用也。
今生修善药以活疢疾②者,有功于民甚博,何为以樗自污哉?”樗散生曰:“吾计之熟矣。
名之美者,吾岂不欲居之?然苟无实以称之,则名只足为祸。
吾苟自以为可用,彼将以有用者求我,我或不足如其所求,则为妄人矣。
吾今自以为樗,我不虞我足用,而我足用者固存,何损于我乎?世之受祸深者,求名太切者也。
夫名,虚器也,得之未必有益于身,而与我竞者,龈龂然③欲夺之,不亦危乎?吾是以安焉而不敢务乎名也。
且吾之食者医,医之书易知,医之技易学,吾诚尽吾心焉。
疑于心者不敢强施于人,薄于用者不敢厚责其报,虽有不中,庶可以无愧矣。
吾诚肯自负吾才而享釜庾之禄,岂皆不若乎人?然吏胥操法而迫吾侧,民庶持牒而聒吾前,吾心欲平之而力不暇,欲施吾才而势有不能,则吾心之愧无时而释矣。
岂若守易能之技,居无用之名以自适哉!”于是问者谢之,咸称樗散生为知道者。
余闻于建安黄仁云。
史官曰:樗散生之传不虚矣。
生岂果知道者哉?君子之道,贵乎食焉而无愧。
吾观世之有愧者多矣,生岂无见者乎?孔子强漆雕开④仕,开自以为未信而不愿为,孔子悦之。
樗散生岂学漆雕开者耶?然则谓生为知道,岂不然耶?或谓生慕樗以不才寿。
彼庄生寓言,生盖不取云。
选自《宋学士文集》【注】①樗(chū):臭椿;樗散:像樗木那样被散置无用之材;②疢(chèn)疾:疾病;③龈龂(yín)然:争论不休的样子;④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孔子弟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负气尚节,善为诗负:凭恃B.我不虞我足用,而我足用者固存虞:担心C.吾是以安焉而不敢务乎名也务:致力,追求D.居无用之名以自适哉适:闲适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诇是在金陵市中卖药的一个普通百姓,却能负气尚节,不夸于世;其乐善好施的良好品德也在文中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
宋濂《竹溪逸民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濂《竹溪逸民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宋濂《竹溪逸民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濂《竹溪逸民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竹溪逸民者,幼治经,长诵百家言,造文蔚茂,喜驰骋,声闻烨烨,起荐绅间,意功名可以赤手致。
忽抵掌于几,曰:“人生百岁,能几旦暮?所难遂者,适意尔。
他尚何恤哉?”乃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复与尘世接。
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
当明月高照,水光潋滟,共月争清辉,逸民辄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箫声挟秋气为豪,直入无际,婉转若龙鸣深泓,绝可听。
箫已,逸民扣舷歌曰:“吹玉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头成雪,头成雪兮将奈何!白沤起兮冲素波!”人见之,叹曰:“是诚世外人也。
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性嗜菊,种之满园,顾视若孩婴。
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日入不倦。
人让其留物,怒曰:“举世无知我,知我惟此花尔,一息自怡,尚可谓滞于物耶?”复爱梅。
梅朵绿萼微吐,赤脚踏雪中,若温,见辄凝视,移时目不瞬。
且大言曰:“知我者惟菊,菊已谢我去,幸汝梅继之;汝梅脱又谢去,我当上白鹤山采五芝耳!”白鹤山盖溪上诸峰云。
逸民年五十,益恬泊无所系,间私谓其友曰:“吾于世味愈孤矣,将渔于山樵于水矣。
”其友疑其诞。
逸民曰:“樵于水,志岂在薪?渔于山,志岂在鱼?是无所利也。
无所利,乐矣。
子以予果滞于梅与菊耶?”君子以其语近道,有类于古隐者。
史官曰:昔者李白与孔巢父等六人隐居徂徕山,世仰之以为不可狎近,因号为“竹溪六逸”。
寥寥七百年后而逸民亦以竹溪自名,若出一辙,岂闻风而兴起欤?纵曰其地或殊,人之众独有异,高风绝尘,照映后先,其安有不同者欤?士之沉酣声利而弗返者,盍亦知所自警欤!夫自范蔚宗著《后汉书》以隐逸登诸史传,历代取法而莫之废者,其意又岂无所激欤?(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意功名可以赤手致意:料想B.人让其留物让:责备C.汝梅脱又谢去脱:凋落D.间私谓其友曰间:有时6.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竹溪逸民志趣高雅、不同流俗行为的一组是(3分)①造文蔚茂,喜驰骋②戴青霞冠,披白鹿裘③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④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⑤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⑥我当上白鹤山采五芝耳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逸民从小研读儒家经典,长大后学习诸子百家。
古文观止-带译文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
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楚王催促尊卢沙来见面,尊卢沙还没有到达,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等到见了楚王,尊卢沙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召唤楚王对他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宰了白马,陈列着珠盘玉敦,嘴唇上涂着牲血,盟誓说:‘不使楚国遭祸,誓不相见!’并把璧玉投入河中,以祭祀河神,将要渡河。楚王你还能安枕而睡吗?”楚王站起来询问对策。尊卢沙指着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不强盛的话,有这太阳来作证!”楚王说:“不过冒昧请问,当先做那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可以空口白说的。”楚王说:“对。”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濂《大言》试题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大言①
〔明〕宋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
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
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
”关吏送诸朝。
大夫置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
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②。
瑕客之,问之如大夫。
尊卢沙愈怒,欲辞去。
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③,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
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
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
”王曰:“然。
”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
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
尊卢沙瞠目视,不对。
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王怒,囚之三年,劓④而纵之。
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终身不言。
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
尊卢
沙,亦其一人也。
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
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选自《明代散文选注》)
【注释】①《大言》:又名《尊卢沙》;②瑕:人名,楚国的上卿;
③刑白牲:宰杀白马,古代诸侯盟誓时要宰杀毛色纯一是牲畜;
④劓:一种酷刑,割掉鼻子。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吏送诸朝诸:“之于”的合音
B.将康我楚邦康:使……富强
C.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师:以……为师
D.王趣见,未至趣:急忙、催促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尊卢沙大言不惭的一组是(3分)
①善夸谈,居之不疑②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
③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④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⑤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⑥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尊卢沙好说大话,遭秦人嘲笑。
他大言不惭:你们不要讥笑我,我将不远千里到楚国去,向楚王陈说使国家强盛之法。
B.楚国的大夫和上卿瑕都想听听尊卢沙怎样使楚国强盛起来,尊卢沙很恼怒,认为他们不配和他说话,甚至想告辞而去。
C.尊卢沙为卿,三个月却没有特异表现,诸侯之师入侵,他提出
割地求和,楚王大怒,将其拘禁三年,割掉鼻子后放还。
D.君子认为,战国时读书人大多好说大话,想以此谋求富贵,弄虚作假者都没有好结局,尊卢沙被割掉鼻子是罪有应得。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
(3分)
译文:。
(2)“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
”(3分)
译文:。
(3)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
(3分)
译文:。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选自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C项“师”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以老师的身份)教导、教诲,而不是意动用法。
该项的判断是难点,要根据前面的文意进行推断。
A项“诸”,“之于”,这是中学教材的高频词语;B项“康”是使动用法;D项“趣”
是通假字,通“促”。
这三项解释正确。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
紧扣“大言不惭”逐一排查:③是楚国的上卿瑕急忙向楚王禀报;④是晋国与诸侯攻打楚国的誓言;⑥是尊卢沙的痛悔之言。
这三项与“大言不惭”无关,将其排除。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
该项“三个月却没有特异表现”说法有误,这是对文中“居三月,无异者”的错误理解。
该句意为:过了三个月,楚国没有发生什么异常情况。
结尾部分说“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意思是:如果晋国军队不马上到来,或许他还可以稍稍施展欺妄的伎俩。
也就是说,没有异常情况发生,尊卢沙还能靠说大话混日子。
由此可知,“异”是异常情况,而不是特异表现。
4.(1)(尊卢沙)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
(2)“既然这样,冒昧请问一下,(我们)先做哪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能空口白说的。
”
(3)假使晋国的军队不马上侵入(楚国),(尊卢沙)或许还可以稍稍施展他欺骗虚假的(伎俩)。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翻译句子的能力。
答题要抓住关键词,踩上得分点,同时要紧扣文意,注意特殊句式,翻译时要适当增
补词语、调整语序等。
(1)采分点:南—动词,向南而去;迨—等、等到;絷—拘捕。
(2)采分点:然一(既然)这样;何先—“先何”的倒装,先做什么;空—空口。
(3)采分点:使一表假设,假使、如果;或—表推测,或许、也许;少—通“稍”,稍稍,这是难点,是决定该句能否翻译通顺、准确的关键;售—施展、兜售。
【译文】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并且处在这种情况下还对自己深信不疑。
秦国人讥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
”于是,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
尊卢沙说:“当心!千万不要拘捕我,我是来当楚王的老师的。
”边关守吏送他到朝廷上。
大夫把他安置在宾馆里,问他说:“先生不轻视我们偏远的国家,不以千里为远,来扶助壮大我们楚国。
有幸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
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尊卢沙发怒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夫打听不到尊卢沙的真实意图,只是把他送到上卿瑕那里。
瑕以宾客之礼接待他,也像大夫那样地问他。
尊卢沙更加恼怒,作出想告别离去的样子。
瑕怕得罪了楚王,急忙进宫禀报。
楚王催促尊卢沙来见面,尊卢沙还没有到达,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
等到见了楚王,尊卢沙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召唤楚王对他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
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宰了白马,陈列着珠盘玉敦,嘴唇上涂着牲血,盟誓说:‘不
使楚国遭祸,誓不相见!’并把璧玉投入河中,以祭祀河神,将要渡河。
楚王你还能安枕而睡吗?”楚王站起来询问对策。
尊卢沙指着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不强盛的话,有这太阳来作证!”楚王说:“既然这样,冒昧请问一下,(我们)先做哪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能空口白说的。
”楚王说:“对。
”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过了三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不久晋侯率领各国诸侯的军队到达,楚王非常恐惧,召尊卢沙商量退敌之计。
尊卢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
逼着他讲,他才说:“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你楚王着想,最好的办法,不如割地和晋国讲和。
”楚王大怒,把尊卢沙关了三年,割掉鼻子才放了他。
尊卢沙对人说:“我从今以后才知道说大话是足以招惹祸患的。
”从此他终身不再讲话。
想讲,一摸到被割的鼻子就止住了。
君子评论说:战国时,读书人大多好说大话,不着边际,大概往往是想借助大话来谋求富贵。
尊卢沙也是其中的一人。
假使晋国的军队不马上侵入(楚国),(尊卢沙)或许还可以稍稍施展他欺骗虚假的伎俩。
但他没有多久就遭失败,这也是不幸的了。
一一考察过去的事情,凡是弄虚作假欺骗人的,都没有好结局。
这样看来,尊卢沙被割掉鼻子,并非不幸,而是他应得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