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病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病因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为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对本科200601~200806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进行抽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血常规、母子血清学、血培养、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腹部B超等检查,采用药物、光疗、换血疗法等综合治疗。结果 ABO溶血及感染是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分别占39.4%和19.9%,不明原因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占一定比例。结论溶血和感染是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不明原因的黄疸也需重视。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婴儿,新生;黄疸;胆红素脑病/病因学;蓝光照射;ABO溶血;换血疗法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现象,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并发症,胆红素水平超过342.0 μmol/L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1]。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需积极明确病因,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轻伤残率和病死率。下面就本科200601~200806收治的176例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

病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200601~200806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胆红素342.0~875.3 μmol/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80%以上,其中男117例,女59例;胎龄28~42周,其中足月儿157例,早产儿19例;日龄1~10 d,其中1~7 d 135例,>7 d 41例;体质量1 200~4 050 g,其中小于胎龄儿23例,适于胎龄儿150例,大于胎龄儿3例。本文病例的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1]。

1.2 临床标本的采集

患儿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同时做血常规、母子血清学、血培养、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腹部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胆红素的检测用日立7060全血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培养用法国BacT ALERT PF儿童型培养瓶及BacT 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G6PD测定用法直接测定G6PD活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采用药物、光疗、换血疗法等综合治疗。

1.4 病因

见表1。表1 176例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其例数分布(略)注:*为胎龄<37周,不伴有感染及其他明确病因者。早产有明确病因者已归入相应的疾病内。

2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但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共同的危害是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是人类听力障碍、视觉异常、智能落后的重要原因[2]。临床上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多。本组资料显示,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溶血及感染为多见。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免疫性溶血最多见,其中ABO溶血为首要因素,与姜敏等[3]报道稍有不同。免疫性溶血发生时短时间内脑内胆红素含量急剧上升,极易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发生。Newman等[4]认为母婴血型与亚型、Coomb’s试验等同种免疫溶血指征应作为脐血常规检测项目;免疫溶血指征阳性的新生儿是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对象,应密切观察及早期干预。故母子有ABO血型不合者应密切观察,如出现黄疸应早期干预。

感染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许多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黄疸可能是新生儿期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的唯一表现。

本组资料中不明原因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占26%。有研究认为,临床上很多原因不明的黄疸与基因改变有关,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突变可致新生儿迁延性黄疸及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

血症[5]。对原因不明的黄疸临床上仍需高度重视,可作基因学方面的研究,不明原因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是今后新生儿黄疸防治的重点。

临床上常以血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作为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来指导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但敏感性并不可靠。游离胆红素水平是胆红素毒性最直接且最敏感的指标。国外有学者认为游离胆红素>20.0 μmol/L(1.17 mg/dL)是发生核黄疸的危险临界值,而游离胆红素水平测定尚未普遍应用于临床,但血总胆红素与游离胆红素呈正相关[6],血总胆红素越高,越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故血总胆红素仍可作为临床判断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

胆红素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与神经细胞暴露于一定浓度胆红素下的时间相关,暴露时间持续越长,其毒性作用越难以逆转[1]。故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需积极明确病因,早期解除相关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7.

[2]俞善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7072.

[3]姜敏,罗洁,邵芳,等.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1):1821.

[4]Newman TB,Maisels MJ.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jaundice in the newborn[J].Pediatrics,1992,89:809811.

[5]孙革,杜立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与新生儿黄疸[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7173.

[6]刘丽娟,朴梅花,李松.血清游离胆红素的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1):1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