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逻辑学

5134的意义
贾局长刚上任桑塔纳换成了崭新的奥迪, 新车要挂牌,贾局长叫来了郝主任,郝帮贾 挑车牌号。郝挑了1111号,说:这号码好记。 贾说:车号不是电话号,好记何用?如违章 企图逃跑,好记的号码一眼就被人逮住。郝 挑了7976,贾说:这号码读后听来像是“吃 酒吃肉”。贾自己挑了5134说:古人云三思 而后行,吾要三思。郝从心底佩服贾…… 其实贾的意思是,吾要梅花。
逻辑常项(符号)汇编 符号 汉语表达 命题(判断)类别 ∧ 并且 联言命题 ∨ 或者 相容选言命题 ∀ 要么 不相容选言命题 → 如果…那么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 只有…才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当且仅当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并非 负命题 L 必然 必然模态命题 M 可能 可能模态命题
下述推理是否正确? 1、有青年(S)是团员(P),所以,有青年不是 团员。 2、所有巧克力(M)都是可以吃的(P),所有石 头(S)都不是巧克力,所以,所有石头都不是可 以吃的。 推理1的形式为:有S是P,所以,有S不是P 推理2的形式为: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不是M 所以,所有S都不是P
足球不用脚踢,改用手了
——扑克牌决定甲A亚军
2002年甲A亚军由北京、深圳的代表从一幅扑 克牌中抽出一张牌,谁的点数大谁的名次靠前。 1999年乙级联赛结束之时,四川绵阳队与大连 铁路队也是通过抽签决定谁冲入甲B的。办法是: 让两队代表分选“单”、“双”,然后各从0至9的 数字中抽出一数相加,如果和是单数,那选单者获 胜;如果和是双数,那选双者获胜。结果绵阳代表 写下似是而非的9(或者是6),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一“经典”至今成为足坛笑话。
2、爱因斯坦说过,西方的科学发展主要得 益于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和培根的归纳逻 辑。然而,在中国却没有形成逻辑传统。由 于种种原因,在我国逻辑科学长期没有得到 实际的重视,普及与提高的“历史欠帐”甚 多。对逻辑误解和轻视的言行并不少见。 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在1978年全国逻辑 学会成立大会上讲,逻辑就是教人讲道理的, “文革”不让讲道理,自然就要在大学里取 消逻辑课。今天我们崇尚科学与民主,就不 能排斥逻辑,因为弘扬科学与民主都要借助 于逻辑论证。
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定义: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 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二)对象: 一是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二是思维形式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 中律、充足理由律。 三是简单的逻辑方法: • ① 明确概念的方法:定义、划分、限制、 概括。 • ②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 ③ 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现实的简 单的逻辑方法 认识与思维 实践 感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表象 理性认识 概念 判断 推理
思 维 形 式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与语言不可分离 逻辑形式 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命题和推理)所共同具有 的形式或结构 操作定义:用抽象字母代换命题或推理中的具体内容所得 到的东西
(二)“逻辑”一词的四种具体含 义
• 在现代汉语里,出于语境的不同,“逻辑”这个词 又是一个多义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含义: 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例如: (1) “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的逻辑” (2)“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 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 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 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斗争, 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 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 的。…… • 在这段话里,“逻辑”一词出现了六次,它们都是 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都是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律。
4.指研究思维结构形式、思维规律与思维方 法的科学。 例如: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 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这段话中的“逻辑”一词是在研究思维规律、 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科学这种意义上被 使用的。本书书名中的逻辑也是在这种意 义上使用的。
《逻辑学》全套PPT课件

03
判断与推理
判断的种类与性质
简单判断
01
指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S是P”或“S不是P”。
复合判断
02
指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
。
判断的性质
03
包括真假值、模态(必然、可能等)、量(全称、特称等)。
推理的形式与规则
推理形式
指推理的结构或模式,如三段论、假言推理、归纳推理等。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
在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往往交替使用, 相互补充。
归纳与演绎的互补性
归纳长于创新,演绎长于论证,二者相互补 充,共同推动认识的发展。
06
现代逻辑学的发展与前沿问题
数理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弗雷格与数理逻辑的产生
弗雷格对逻辑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数理逻辑 产生的影响。
罗素与怀特海的《数学原理》
03
影响推理可靠性与有效性的因素
包括前提的真实性、推理形式的正确性、逻辑规则的遵守情况等。为了
提高推理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确保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并严格遵
守逻辑规则。
04
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随意变 更。
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为 真,其中必有一假。
根据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来估计其概 率,进而预测未来事件的结果。
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 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 相似的结论。
演绎逻辑的方法与应用
三段论
由包含三个不同概念的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推理形式。
假言推理
逻辑学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及作用
逻辑学的性质
全人类性 各民族的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是 相同的,推出关系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性质决 定了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
任何学科都必须使用逻辑学,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 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 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逻辑学提供的关于词项、命题、推理、论辩、逻辑方 法的理论,为人们学习、理解、掌握和研究其他科学 提供了有力工具。 逻辑学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逻 辑规律或规则,是人们进行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必须 遵循的规范。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11
逻辑的发展阶段
按逻辑学发展的历程,逻辑可分为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大阶段。 传统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其中传 统演绎逻辑主要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的词项逻辑 和斯多葛派奠定的命题逻辑;而传统归纳逻辑是英国 培根创建的,主要研究了实验科学中运用的一些推理 和方法。 现代逻辑指从布尔开始到如今以数理逻辑为主的逻辑 理论,也分为现代演绎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 现代演绎逻辑以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为基础内容,包 括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模型论,也包括多值逻 辑、模态逻辑等非标准逻辑,还包括问题逻辑、规范 逻辑等应用逻辑。 现代归纳逻辑以两个演算和概率论为工具,进行形式 化的处理,对归纳结论的概然性作出精确计算,求得 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强度的概率。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里说,有一位品貌出众的富家姑娘叫鲍西 霞,许多王孙公子为之倾倒,但她遵循已故父亲的遗嘱,必须猜匣为婚。 鲍西霞身边有金、银、铅三只匣子,其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她的肖像, 这三只匣上面各刻着一句话:
什么是逻辑学

什么是逻辑学,我们如何理解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命题、推理、证明、谬误等方面的问题。
逻辑学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逻辑学的概念和意义。
一、逻辑学的概念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命题、推理、证明、谬误等方面的问题。
逻辑学强调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主张用严密的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和推理,以此来探究真理和知识。
二、逻辑学的意义1. 推动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逻辑学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推动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 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逻辑学强调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的品质和水平,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3. 促进人们发现和纠正思维的谬误和错误:逻辑学研究思维的谬误和错误,促进人们发现和纠正思维的谬误和错误,使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4.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逻辑学建立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5. 促进人类文化和精神的发展:逻辑学作为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人类文化和精神的发展,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三、如何理解逻辑学1.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命题、推理、证明、谬误等方面的问题,强调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2. 逻辑学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逻辑学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强调用严密的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和推理,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和水平。
3. 逻辑学需要关注思维的局限性和问题:逻辑学需要关注思维的局限性和问题,需要注意到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偏见,从而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4. 逻辑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逻辑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以更好地应用逻辑思维方法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逻辑学四大原理

逻辑学四大原理
逻辑学有四大基本原理,分别是:
1. 非矛盾律: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陈述不能同时为真。
例如,如果说"今天是星期一"为真,那么"今天不是星期一"必定为假。
2. 排中律:对于任意的陈述,其本体和其否定二者必定有一个为真,而且只有一个为真。
例如,对于陈述"这杯水是冷的",
要么这杯水是冷的为真,要么这杯水不是冷的为真,二者必定有一个为真。
3. 含中律:对于一个复合陈述,如果它的某个组成部分为真,那么它本身就为真。
例如,如果有一个复合陈述"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带伞",那么只要今天下雨,那么整个陈述就为真。
4. 归谬律:如果从假陈述出发,可以得出任何陈述,那么这个陈述是无效的。
例如,如果说"如果猫是哺乳动物,那么大象
可以飞",显然这是个错误的陈述,因为从假的前提无法得出
正确的结论。
这四大原理是逻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原理,它们为我们分析和推理事物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逻辑学(完整)ppt课件

《新工具》 针对亚氏 的演绎逻 辑而提出 归纳和诉 诸自然和 经验。三 表法。
和推理
是计算
的思想
批判了形式
而成为 现代逻 辑的先 驱。
揭示了思维的辩
逻辑,研究 了辩证思维, 构造了辩证 逻辑的体系。
证矛盾。
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 “经典”数理统计方向和 由J.M.凯因斯和F.P.拉姆齐开创,流行于50~80年代初期的 贝叶斯运动。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P.J.科恩用模态逻辑 作为处理归纳推理的工具。 科恩指出,支持度可列为不同 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支持度, 就是证据给予假设不同等级 的必然性, 一个被证明了的理论就是由较低级的必然性达 到较高级的必然性。
逻辑的研究对象
当 研究思维? 前 主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 流 研究语言? 观 点 研究推理?
思维的逻辑形式
结论:逻辑学 是研究思维的 形式结构及其 规律的科学, 中心任务是研 究推理及其有 效性标准。或 者最简单的: 逻辑学是研究 推理的科学。
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命题和推理)所共同具有的形式或结构
所有团员都不是青年 所有商品都不是劳动产品
但它们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所有S不是P
与这些逻辑形式属于同类的还有
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如:有的人是团员
还有另外一类命题
p
有的人不是大学生 q
如果一个物体摩擦, 那么这个物体生热 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那么我从4楼跳下去
按照操作定义,得出它们的逻辑形式是 其中替换内容的字母用了小写的p、q等
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这商品品质好而且价格低小张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q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老张是导演或者老张是演员他或者吃米饭或者吃面条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人是由石头变来的并非人人有自知之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推理由命题组成如果用相同的字母替换相同的具体内容就可得到推理的逻辑形式所有团员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是团员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所有s是p所以有的p是s不同类型的命题可组成不同类型的推理如果一个人患肺炎p那么他发烧q小张不发烧非q所以他未患肺炎非p如果p那么q所以非p要么你交钱p要么你交命q你交了钱p所以你不用交命非q要么p要么q所以非q以上均为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还有归纳推理形式可参阅教科书p9任何一个逻辑形式都包括
逻辑学三大方法

逻辑学三大方法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在逻辑学中,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分别是演绎法、归纳法和假设法。
这三种方法在逻辑学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一、演绎法演绎法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已知的前提来推导出结论的方法。
演绎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规律到特殊情况,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
演绎法的推理过程是严密的,它要求前提必须是真实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
演绎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科学研究、法律判断、哲学思考等领域。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科学理论和实验结果来推导出新的科学结论;在法律判断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法律规定和案例来推导出正确的法律判断;在哲学思考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哲学原理和思想来推导出新的哲学观点。
二、归纳法归纳法是逻辑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通过具体的事实和实例来推导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情况到普遍规律,通过归纳总结来得出结论。
归纳法的推理过程是不严密的,它要求具体的实例必须充分、典型,结论必须是可信的。
归纳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社会调查、市场研究、历史研究等领域。
例如,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调查数据和实例来推导出社会现象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市场数据和实例来推导出市场趋势的一般规律;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实例来推导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假设法假设法是逻辑学中最灵活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假设和推理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假设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可能到必然,从假设到结论,通过逻辑推理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假设法的推理过程是灵活的,它要求假设必须是合理的,结论必须是可靠的。
假设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创新发明、决策分析等领域。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假设和推理来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在创新发明中,我们可以通过假设和推理来寻找新的创新点和解决方案;在决策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假设和推理来评估决策的风险和效果。
逻辑学

绪论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1、逻辑: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思维的规律、规则;逻辑学。
2、逻辑的分类:传统(形式)逻辑、现代逻辑。
3、传统逻辑的产生:发源地有古代中国(明辨之学)、印度(因明)和希腊(主要诞生地,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演绎..逻辑系统)。
演绎是指必然性推理,正确的前提、形式必然推出正确的结论。
3、传统逻辑的发展:培根提出了归纳法“真正的归纳法”;1662年《波尔·罗亚尔逻辑》;康德“形式逻辑”。
第二节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
2、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即内容的形式。
例:所有(常项)S(变项)都是(连接项)P(变项)任何逻辑形式都包含两个组成部分:逻辑常项、变项。
第三节推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在一个演绎推理中,当所有的前提为真时,其结论必然为真。
这样的演绎推理形式就是有效的,否则便是无效的。
2、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或无效,它只是与推理形式有关,而与推理前提的内容的真或假是无关的。
第四节逻辑与语言1、自然语言是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各民族语言都是自然语言。
2、人工语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人工构造的表意符号系统,又称为符号语言。
3、普通逻辑是一门具有较高抽象性的科学,在这一点上,它和语法很相似。
普通逻辑的抽象性质使它与数学更相似。
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概念1、概念的定义:是对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
2、概念的形成: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经过验证、阶段性成立、发展(客观事物的变化也会带来概念的发展变化)。
二、概念与语词、词项1、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但概念和语词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①任何概念都必须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如虚词不表达概念。
什么是逻辑学_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论证的科学。
论述一:逻辑逻辑是英语logic的音译词,它起源于古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原意为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到了近代,欧洲用“逻辑”一词来指称研究推理或论证的学科,一直沿用至今。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语义大致有如下几种:(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例如,我们要研究中国建设的逻辑。
(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3)指某种特别的理论或观点(往往含贬义)。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逻辑。
(4)指逻辑学。
例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学习逻辑。
论述二:思维思维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
人的认识活动,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的认识发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形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阶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味道;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质感。
人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才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认识到的不只是某种颜色,而是一个具有颜色、香味、硬度...的苹果,这就是知觉。
逻辑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一、逻辑一词的来源逻辑一词是英文单词“logic”的音译,英文“logic”源于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其原意是思想、言辞、理性、规律等。
二、逻辑一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可以表达以下四种含义:(1)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2)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3)思维的规律;(4)指逻辑学这门科学。
三、逻辑学的定义广义: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逻辑方法的科学;狭义: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的科学。
四、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并用其构成判断(命题)、推理和论证。
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又称为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在抽象掉具体内容之后具有的共同结构。
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
逻辑常项是指思维形式中的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
逻辑变项是指思维形式中的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例如:所有金属是导电的。
所有大学生是公民。
所有鲸是哺乳动物。
思维内容不同但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结构所有S 是P (常项)(变项)(常项)(变项)第二节逻辑、思维、语言一、逻辑、思维、语言三者的关系逻辑语言思维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自然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日常使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特点:语义的丰富性和模糊性。
人工语言:人为构造的表意符号系统,即符号语言。
特点:语义的单一性和精确性。
如:自然语言“如果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
”可用人工语言“p→q”表示。
传统逻辑用自然语言,现代逻辑用人工语言。
三、对象语言与元语言对象语言:作为讨论对象的那种语言。
对象语言一般指称客观事物。
元语言:用来讨论对象语言的那种语言。
常指称语言本身。
例如:一本用汉语写的英语语法或日语语法书。
逻辑学(全套课件294P)

(三)逻辑电路P+Q
P 1 1 0 0 Q 1 0 1 0 P+Q 1 1 1 0
15
(四)逻辑电路P*Q
P 1 1 0 0 Q 1 0 1 0 P*Q 1 0 0 0
16
(五)逻辑电路-P
--P
P 1 0
-- P 0 1
17
(六)电脑翻译过程中的推理
•例:使用翻译软件金山快译:
( 汉译英)———(再英译汉) (原文) 我爱你!———I love you!———我爱你!
11
推理的形式结构的一致性使得人
们可以抛开推理的实际内容单纯从 形式上进行推导,纯形式推演使得 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成为可能。
12
三、逻辑电路和布尔代数
(一)二进制的由来
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采用的是二进制。这是 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具有两种稳定物理状态的 现象和物质材料。如电灯的“亮和熄”,开关的 “开和关”,电压的“高和低”,电极的”正和负 “,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等。利用这些性质表 示二进制的0和1不仅运算简单,而且特别容易用电 子线路实现。
13
(二)布尔代数
逻辑代数是英国数学家乔治· 布尔在总结人类思 维规律的基础上发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 日、苏三国科技人员同时发现了它在开关电路中的应 用。目前它已成为逻辑电路设计的基础。
布尔代数的三个原理:
1、所有的命题都有其逻辑值——真或假; 2、所有的命题都可以用P+Q、P*Q、—P这三种基本 的逻辑运算表示; 3、推理可以撇开其内容,仅从形式上进行推演。
19
四、逻辑学的特点
抽象性——主要研究符号间的推演。
实践性——与日常思维息息相关。
严密性——逻辑推理必须遵守推理规则。
逻辑学

典型题目
四、下列语句是否违反了定义规则?为什么? 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共
同创立的哲学。学好这门课,人们才能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技术是发明创造强大的杠杆。 3、什么是诉讼?诉讼就是打官司。什么是打 官司?打官司就是诉讼。 4、什么是文明呢?所谓文明,它不是虚伪
定义的规则
(三)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糊的概念或语词,不能用 比喻。否则就会犯“定义含混”和“比喻定义”的 逻辑错误。 例如,①斯宾塞给生命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生 命就是内在关系对外在关系的不断适应”; 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四)定义一般不应采用否定形式,否则犯“定义否 定”的错误 例如:①实词不是虚词;②曲线就是不直的线
划分的规则
(一)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 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例如: ①直系亲属包括:父亲、母亲、配偶和子女。 ②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③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院 ①符合;②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 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 有“微生物”;③犯“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二)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 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例如:①人可以分为男人、女人、老年人、青年人、少年、 儿童 ②战争包括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和反侵略战争
题目: 1、“头发长,见识短”,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独裁者必然垮台,为民主和自由二战的人 民必然胜利,历史无数次地向我们揭示了 这样的逻辑。 3、要把我们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 事是要讲逻辑 4、语法、逻辑、修辞、音韵、体操等都是没 有阶级性的。
逻辑学入门88个逻辑学常识

逻辑学入门88个逻辑学常识1.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科学。
2. 推理是一种根据已知的事实或命题推出未知的结论或命题的过程。
3. 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但它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 逻辑学中的命题是一个陈述性语句,可以被判断真或假。
5. 逻辑学中的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6. 演绎推理是从一些已知前提出发,通过逻辑规则推出一些新的命题。
7. 归纳推理是从已知的一些例子或情况中推出一般性结论。
8. 逻辑学中的关键词包括命题、真值、命题连接词、量词、谓词等等。
10. 真值是除了命题真假本身以外的事实真假,即某个命题在给定的情境中的真假情况。
11. 命题连接词是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命题的词语,例如“与”、“或”、“非”等等。
12. 量词是用于表达命题涉及的对象数量的词语,例如“全部”、“存在”等等。
14. 逻辑学中的推论规则包括假言推论、模态三段论、单取式三段论等等。
15. 假言推论是根据一个条件语句的真值和另一个命题的真值推出一个结论的推论规则。
16. 模态三段论是基于模态逻辑的推论规则,用于推出一个含有模态词的命题的真值。
18. 逻辑学中的演说规则包括排中律、矛盾律、归谬规则等等。
19. 排中律是一个经典逻辑原理,它指出任何命题或它的否定必然为真。
21. 归谬规则是一个演化规则,用于判定一个推理是否归于谬误。
22. 逻辑学中的一些常见谬误包括陈词滥调、非真正二选一、虚假假设、拉格朗日中间情况等等。
23. 陈词滥调是一种无意义的语言形式,常常用于误导听众。
24. 非真正二选一是一种谬误,通常用于在两种不同的选择之间强制进行选择。
25. 虚假假设是一种谬误,它基于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来推导结论。
26. 拉格朗日中间情况是一种谬误,它指出两种事物之间的中间情况是基于一个假设的,这个假设并没有得到充分证明。
27.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语言推理,还包括非语言推理。
28. 非语言推理是指不使用语言的思维方式,如图像推理和空间推理。
逻辑学概述

逻辑学概述一、逻辑学渊源和定义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先秦时期的“名学”以及印度佛教中的“因明”。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原名“薛明”、“辨薛”、“论薛”。
逻辑一词主要有三个应用领域,它们之间有着潜在的概念上的统一性。
首先是语言和语言的领域,包括发言、演说、描述、陈述、(用语言表达的)论证等等;其次是思想和思维过程的领域,包括思考、推理、解释、说明等等;第三是世界,即我们所言说、所思想的对象,包括构造原理、公式、自然法则等等。
二、逻辑分支逻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主要包括如下:1.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2.经典逻辑: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项演算。
3.扩展的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识论逻辑、优选逻辑、命令句逻辑、问题逻辑。
4.反常逻辑:多值逻辑、直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
5.归纳逻辑。
6.思辨逻辑。
三、逻辑学的演变1.“同中辩异”的认识方法,就是指认识一类事物的共性到认识一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或者个别特殊性的推理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
2.“善譬”实际上是由已知者向未知者论证的一种演绎推理方法,已知者对甲乙两种事物的共性是已知的,而未知者则只知甲不知乙,因而已知者才有可能用已知的甲来喻未知的乙,使未知者也知道乙。
这是我国古代学者在论证中常用的一种推理证明形式。
3.“二难推论”,是辩论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把二难推理的各种形式作为确立己见、反驳他人主张的工具。
4.“杀盗非杀人”。
盗贼也是人,杀死盗贼怎么不是杀人呢?推理形式,“或、假、效、辟、侔、援、推”等。
侔式推理的五种情况,即“是而然”、“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一不周”、“一是一非”,并对这五种情况分别作了分析。
“杀盗非杀人”就属于“是而不然”。
5.“矛盾之说”主要是针对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而不是在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只能一真一假。
逻辑学基础理论

逻辑学基础理论逻辑学是哲学的一门分支,研究的是思维和推理的规律。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严密的体系,逻辑学成为了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逻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范畴逻辑和演绎推理。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律。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真假性已被确定的陈述句,可以用逻辑符号进行表示。
逻辑符号有否定符号、合取符号、析取符号、条件符号和双条件符号等。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律主要有三大原则: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
同一律指的是一个命题等价于它本身;排中律指的是任何命题或者为真或者为假;矛盾律指的是任何命题和它的否定命题不可能同时为真。
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发展和扩展,它研究的是一般陈述句中的谓词和量词。
在谓词逻辑中,谓词是一种含有变量的陈述句,量词是用来指定谓词变量范围的符号。
谓词逻辑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推理关系,例如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的使用可以表达存在性和普遍性的情况。
模态逻辑是研究命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在模态逻辑中,常用的符号包括必然符号和可能符号等。
必然符号表示命题为真的必要性,可能符号表示命题为真的可能性。
模态逻辑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研究社会、政治、法律等领域中的问题,并且可以解释一些哲学问题,例如自由意志问题等。
范畴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的类别和关系。
范畴逻辑的主要概念包括类别和关系,类别是一个范畴中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关系是两个类别之间的关联。
范畴逻辑可以用来分析一个问题或者研究一个领域的范畴和关系。
演绎推理是逻辑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它研究的是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理规律。
演绎推理可以通过推理规则来判断论证的有效性。
常用的推理规则包括假言蕴涵规则、等价规则、假言拆分规则、析取移项规则等。
演绎推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有效性的推理,并且可以减少一些误判或者不必要的知识论证。
总之,逻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了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范畴逻辑和演绎推理。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1.4论证的分析
1.解析: 用清楚的语言和逻辑顺序表明论证中的 问题 2.图示:用二维空间关系图展示论证的结构 可以“独立支持“,以可以”命题相结合 支持“ 对列出隐含前提很有效 多重复合论证:包含两个或更多论证和若干相关 联系并不明显的命题时。 一段话中论证的数目通常取决于其中所含结论的 数目,同一个命题既可在一个论证中作结论, 又可以在另一个论证中做前提。 一个论证的结论作为另一个论证的前提的一串论 证,在语言表达上可以被压缩。
1.8 归纳和或然性
归纳论证不要求它们的前提必然地支持结论,而是或然 性地支持。 或然性是必然性的缺失。←永远不会穷尽所有的证据。 归纳论证既不是有效的,也不是无效的。 前提授予结论的或然性越高,论证的价值越高。归纳论 证可以是较好的,较差,或较弱、较强。 附加信息可能强化或弱化或然性。新发现的事实可以改 变我们对或然性的估价,而不能增减演绎的有效性。 或然性是一种程度 归纳论证并不是明确表明其结论仅仅是在某种或然程度 上推出来的。论证中出现或然性并不必然就是归纳论证, 因为有些演绎论证就是关于或然性本身。
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
2. 词典定义: 如果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歧义或增加个 人的词汇,而被定义项并不是新词而是已具有固定 的用法,那么这种定义就是词典定义。词典定义不 能给予其被定义项一个迄今还没有的意义,而是报 告其已经具有的意义。词典定义可以真可以假。 词典定义中的真实定义与所指称的事物不一定有关 通常用法VS 异常用法 → 词汇的用法是一种统计问 题,一定不要忽视某种语言大量使用者对词项的使 用方法,否则,词典定义对实际用法就不真或不完 全正确。
2.1 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
信息性:通过明确表述并肯定(或者否定)命题来完成。信息也包括 错误信息,真命题和假命题,正确论证和错误论证。用来描述世界和 进行有关世界的推理。 表达性:揭示或交流情感、感受和态度。 表达性的语句既不真也不假。 但有时会混合用途。 表达有两种:1.独自发泄 2.激发听者在心中引发共鸣 指令性功能:意欲引起或阻止明显的行动。 例:命令和请求 指令性话语不真也不假,但有其他属性:合理、不合理。我们可以为 履行某个行动给出理由。这时靠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A 真 真 假 假 假
E 假 假 假 假 真
从属关系(A与I、E与O):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矛盾关系(A与O、E与I):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如下图(逻辑方阵图):
A E
I O
周延性:是指是否包括概念的全部外延。“是”为周延,“否”为不周延。
直言判断的形式 主项S 谓项P
A 周延 不周延
E 周延 周延
I 不周延 不周延
第三节 关系判断
一、关系判断: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逻辑形式:R(A,B,C,……,N)
R表示关系;A,B,C,N为对象,被称为“关系项”;
关系判断中也有量项。如:我认识你们所有人。
二、对称性关系判断
1、对称关系:A对B有某种关系,B对A也必然有某种关系。
公式:若R(A,B)成立,则R(B,A)也必然成立。
例:老乡、同学、相等。
2、反对称关系:A对B有某种关系,B对A必然没有某种关系。
公式:若R(A,B)成立,则R(B,A)必然不成立。
例:战胜、大于、父子。
实体概念:反映各种具体事物的概念。如工厂、星空、你我他等名词、代词。
性质概念:反映具体事物性质、状态的概念。如正义、奔跑等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和数词。
关系概念:反映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如看、压迫、大于等及物动词和关系词。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反映事物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如党员、农业户口等。
O 不周延 周延
全称判断主项都周延,特称判断主项都不周延;
肯定判断谓项都不周延,否定判断谓项都周延。
四、直言判断中词项的对当关系
是指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SP S P P S S P S P
(1)规定的语词定义:规定一个语词表示什么概念的定义。Ds表示Dp
例:“双百方针”,就被规定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说明的语词定义:说明已有的语词表达什么概念的定义。Ds是指Dp
例:“乌托邦”,在希腊文中,“乌”是没有,“托邦”是地方。乌托邦就是一个没有的地方,表示一种空虚、虚构和童话。
“生物学家”等。
二、不相容关系:概念间的外延无任何共同部分
1、 全异关系:两个概念不包含于另一概念的外延
之中,且它们的全部外延都不相同。
读:所有S都不是P,且所有P都不是S。
例:“学生”和“学校”,“精神”和“操场”。
2、矛盾关系:两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都不相同,
但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临近属概念的外延。
1、实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的定义。
如上面关于“人”的定义就是实质定义,是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揭示。
实质定义的方法一般采用“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比如要对“人”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动物”。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人”的属概念可以有“生物”、“物质”、“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二、直言判断的种类
1、 全称肯定判断(SAP):所有S都是P
2、 全称否定判断(SEP):所有S都不是P
3、 特称肯定判断(SIP):有些S是P
4、 特称否定判断(SOP):有些S不是P
三、直言判断中词项的周延性
词项:是指主项S和谓项P。
负概念: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如非党员、非农业户口等。通常带有“不”“非”等否定词。
两者的区别,要看它们的属概念。
四、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类概念)
集合概念:反映由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集合体具有的属性,个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不具有。
非集合概念: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类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个别事物一定具有。
1、 客观规律。如“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
2、 思维规律。如“这篇文章毫无逻辑性”。
3、 形式逻辑。如“我们应该学好逻辑这门课”。
通常,“逻辑”或“逻辑学”仅仅指形式逻辑。
二、关于“形式逻辑”的定义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1、 关于“思维”。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理性认识。思维通过语言表达,但逻辑学不是语言学。
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从外延划分: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零概念
普遍概念:包含有多个(一个以上)事物的概念。如桌子、人等。
单独概念:只反映一个事物的概念。如长江、雷锋等。
零概念:反映不存在事物的概念。如上帝、阿Q等。
二、从内涵划分:实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就在于“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人”定义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2、语词定义:明确语词表达什么概念的定义。
例:“党员”“非党员”,“非典”“典型肺炎”
3、对立关系:两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都不相同,
但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临近属概念的外延。
例:“党员”“团员”,“大于”“小于”。
4、不相容并列关系:在一共同属概念下,有三个
或三个以上相互对立的种概念。如下图:
例:“学生”与“大学生”“中学生”
“小学生”等。
读:所有S都P,且所有P都是S。
例:“北京”和“中国首都”。
2、包含(属种)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
读:有些S是P,且所有P都是S。
S是属概念,P是种概念。
例:“体操”和“体育”,“婚姻法”和“法律”。
注意:“有些”不是“仅仅有些”,是指“至少有些”,
二、定义的规则
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
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
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三、划分: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划分三要素: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
划分规则: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第二节 直言判断
一、直言判断: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例: 有些学生不是党员
所有运动员都是优秀的
这里,“学生”“运动员”被称为“主项”,用“S”表示;“党员”“优秀的”被称为“谓项”,用“P”表示;“有些”“所有”被称为“量项”;“是”“不是”被称为联项。
“至多”可以是“全部”。
3、交叉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只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
读:有些S是P,有些S不是P,且有些P是S,
有些P不是S。
例:“学生”和“运动员”,“老师”和“男人”。
4、相容并列关系:在一共同属概念下,有三个
或三个以上相互交叉的种概念。如下图:
例:“科学家”与“物理学家”“化学家”
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是群众。所以,我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个推理之所以错误,乃是因为第一个“群众”是集合概念,而第二个“群众”是类概念。
区别:能读成“……之一”的一定是类概念。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以外延划分)
一、相容关系:概念间的外延有着共同的部分
1、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相同。
2、 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
如下图:
本质————————内涵
事物 概念
范围————————外延
3、 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反变关系。
以下内容系最基本的普通逻辑知识体系或曰《逻辑学》教学要点,符合条件(1)愿思考(2)智商80以上(3)识1500常用汉字者可参考以下资料。不符合条件者请直接无视本帖。
引 论
一、“逻辑”一词的了解
英文“Logic”的音译,源自希腊语“ λογ??(逻各斯)”,理性、规律之义。
汉语“逻辑”有三种意思:
第二章 判断
第一节 概述
一、判断:对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判断的特征:必须有所断定;判断有真有假。
二、判断的种类
1、 简单判断:包括直言判断(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2、 复合判断:包含若干简单判断的判断,其中的简单判断为“肢判断”。
包括联言、选言、假言(条件)、负判断和多重复合判断。
作用:认识世界的工具之一;表达思想、从事科研的必要工具;揭露逻辑错误、驳斥诡辩的有力工具。
第一章 概念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
1、 关于“事物”。指人的所有认识对象,包括存在与不存在的。
2、 关于“思维的形式”。逻辑学不研究思维的内容(“想什么”),只研究思维的形式(“如何想”)。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
3、 关于“思维的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三、形式逻辑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工具性。即它是我们认识事物、进行思维的工具,没有阶级性。
第四节 定义和划分
一、定义:通过一个概念明确另一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