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多情的土地》
浅析《多情的土地》的艺术特征及情感处理
浅析《多情的土地》的艺术特征及情感处理【摘要】《多情的土地》是一部以乡村生活为背景的作品,通过对人与土地紧密联系的描绘,展现了淳朴的乡村生活和土地的人情与情感。
作品中情感处理细腻真实,通过对土地的描绘来表达人性情感,深入人心。
通过展现人们对土地的深情与眷恋,作品揭示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情感纽带。
《多情的土地》的艺术特征和情感处理发人深省,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土地和人性情感的细腻呈现。
这部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共鸣,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多情的土地、艺术特征、情感处理、淳朴的乡村生活、土地的人情与情感、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细腻真实的情感处理、人性情感、深入人心、土地的深情与眷恋1. 引言1.1 介绍《多情的土地》《多情的土地》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作品之一,该作品以乡村土地为背景,展现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小说中,莫言通过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情况。
作品中呈现出的农村景象、乡土风情以及土地的人情味,让人感受到一种浓烈的乡愁和归属感。
莫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描绘,将人与土地的关系展现得深情厚实,令人动容。
《多情的土地》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农村生活的小说,更是对土地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深刻思考。
在这个作品中,莫言通过对土地的描绘,探讨了人性情感与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发了读者对乡愁、眷恋和归属感的深切思考。
1.2 概括艺术特征及情感处理《多情的土地》是一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其艺术特征及情感处理成为了作品的核心。
通过对自然环境、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细腻刻画,该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核。
作者通过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塑造,展现了土地的人情与情感,描绘了人与土地之间紧密的联系。
在情感处理方面,作品表现出了细腻真实的描写能力,通过对人性情感的表达,深刻地揭示了人与土地之间的复杂情感纽带。
这些艺术特征和情感处理使得《多情的土地》成为一部触动人心的作品,引发读者对土地的深情与眷恋,体现了人们与土地之间情感纠葛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词中表意意里达情——《多情的土地》赏析
词中表意意里达情——《多情的土地》赏析2016年第20期(总第308期)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NO.20,2016(CumulativelyNO.308)词中表意,意里达情——《多情的土地》赏析马立雯(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日照 276800)【摘要】《多情的土地》是由著名词作家任志平、作曲家施光南共同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
音乐深情、感人,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情感表达,都蕴含了创作人的真实的内心情感。
文章通过对歌曲的具体分析,阐述了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来明确歌曲的情感基调,以至于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本质内涵,最终达到声情并茂、情真意切的演唱艺术效果。
【关键词】歌词理解;情感基调;艺术构造;情感体验一、任志平、施光南及其作品《多情的土地》的简介(一)任志平简介任志平,1959年6月出生,土家族,思南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家级、省级赛事上获奖数十幅。
(二)施光南简介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05月02日),我国著名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
(三)《多情的土地》创作背景1982年,正是中国兴起第一次出国热潮,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段,很多人不知道今后的中国到底会怎样发展,因此很多人都选择出国,词作者任志平在日本的亲戚回国探亲时看到国内的物质十分匮乏,人们的生活很不富裕。
于是,亲戚劝他出国深造学习,任志平反复思考琢磨了许久,但最终决定留在国内发展,因为只有祖国,任志平才觉得更加亲切。
他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于是拿起笔写下了这首作品。
(四)《多情的土地》创作特点这首作品的旋律流畅、优美,节奏徐缓、悠长。
在作品中歌词饱含浓浓的深情,通过对田野、大地、花草、树木、路径、泥土等事物的描述,使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歌词、内容与情感(一)歌词是歌曲内容的具体体现歌曲是具有艺术性、音乐性的语言。
若使歌唱更加完美,必须具备三种要素:一是演唱者的音色美和音色变化美;二是作品的音乐旋律美;三是演唱者通过歌词的诗意美与情感意境体验使歌唱饱含情感色彩美。
多情的土地[教材]
课题:《多情的土地》教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 从歌曲中体会用灵语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具:
多媒体平台钢琴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对歌曲高音字”脊” “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
2.能完整地唱出歌曲.
教材分析:
<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多情的土地赏析
《多情的土地》赏析《多情的土地》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作曲,任志萍先生作词(杨洪基版本)。
这首歌深刻地体现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动。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赏析这首歌的审美特征。
歌词的选择方面。
歌词的选择是艺术歌曲的关键,在这首歌当中,歌词与主旨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首歌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
这首歌传作于文革之后的第一个出国热潮。
很多人对祖国失去了信息,认为在国外扫大街也比呆在国内强,在这种信心低沉的情况下,作者有千言万语要倾诉,遂作下了这首歌词,既细腻又磅礴。
歌词表达的是个人与祖国的亲密关系,对于祖国这一个庞大的意象,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情景,如踏过的路径,阵阵花香鸟语;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
这样具体情景的浮现,似乎是作者在回忆与祖国的亲切接触,更让我们体会到祖国母亲般的亲近。
拉近了看似疏远的距离,让人真切感受到一个孩子对母亲般的深深依恋。
如此的处理与表达让这首歌增加了许多文学上的诗性与真情感染。
器乐的配合。
歌曲中主要是弦乐的铺陈与表达,其低沉的声音很好地诠释了个人对祖国的深深爱恋,整个演奏在低沉的铺排当中不断上升,再加上钢琴的点缀,使情感似溪流般缓缓流出,至山间又倾斜而下,情感在可控的范围内有节奏地流出与升华。
声乐的表达。
这首歌(杨洪基版本)采用男低音演唱,整体感觉符合和印证了情感的深沉。
歌者对音乐的演唱体现了一种文学诗歌的修养,对音乐语言的娴熟掌握。
简而言之,歌者很好地诠释了个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既深沉,真切,又饱含沧桑,让人不禁想起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首歌的整体感觉可以说取胜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情感的真挚感人,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欣赏《多情的土地》示范教案
《多情的土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发音发声技巧,运用正确的发声位置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抒发情感。
2.掌握该曲的重点部分,投入情感去演唱。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土地的深情和如何热爱。
2.组织教学,了解创作背景。
教学准备钢琴、口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作背景1982年正值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出国热潮,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
很多人因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何。
因此很多人都想到国外去,有的人甚至觉得只要到国外就是扫大街也比在国内呆着强。
作曲家任志萍心里憋着一股劲,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有感于这种情况,他觉得一肚子的话要说,有种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背景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歌曲分析1.本歌曲,为G大调(因个人音色关系,可升降调)。
2.节拍为,2/4(2拍子的特点:强弱)。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基本内容。
三、学习歌曲1.学习歌唱的基本要求及歌唱的基本姿势。
2.学习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及领唱。
3.聆听歌曲《多情的土地》。
4.引导学生按照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5.随音乐进行划拍,用声断气不断的歌唱方法唱好有休止符的乐句,并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
6.聆听歌曲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称。
7.运用学过的指挥方法对以上歌曲进行练习。
8.齐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
9.分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小结《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
《多情的土地》教学目标:1.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例外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从歌曲中体会用灵敏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严重作用。
教学道具:多媒体平台、钢琴。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留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通,气息流通。
2.能统统地唱出歌曲。
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心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
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启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新课:1.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
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严重性.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统统.丰盛学生经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发展:一.教师活动:1.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温柔,平缓,适意的气息,圆通,亲密,温柔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2.发声练习3.歌曲学唱(1).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确凿。
(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
(3).跟随琴学唱歌曲。
(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
(5).统统地演唱歌曲。
(6).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佳。
二.学生活动:1.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
多情的土地欣赏课
1.标出下列歌舞的演唱形式
歌曲名称 《彩色的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演唱形式
齐唱、合唱
齐唱 独唱 领唱、合唱 合唱
《多情的土地》 《爱我中华》
《走向复兴》
2. 今天欣赏的这三首歌曲都表达了什么情感? 3.你还听过哪些表达爱国之情的歌曲? 能唱几句吗?
4.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怎么爱国?
1.标出这三首歌曲的节拍重音 及装饰音的名称 2.边划拍边唱三首歌曲的开始 部分。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乡土的极度热爱之情。
4.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独唱
由一人独立演唱。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里面的情感, 并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
完成下列表格:
歌曲名称
作者
乔 羽 徐沛东
感受
自豪的 欢快的
节奏
情感
形式
领唱 合唱
歌词
56种语言 汇成一句 话,爱我 中华 我们迎着 胜利向远 方,振兴 中华是我 们的理想
《爱我中华》
中速稍快 民族情 节奏清晰 爱国情 强弱分明
《走向复兴》
李维福 印 青
渴求民族 中速稍快 复兴 期 自豪的 雄壮有力 节奏清晰 盼国家富 刚进豪迈 强弱分明 强不断奋 进的决心
合唱
独 唱 : 由一人独立演唱。 齐 唱 : 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 调。 轮 唱 :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声部先后模 仿演唱同一曲调。 合 唱 :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有两 人或更多的人演唱。 领 唱 :有一人或数人引领众人齐唱或合唱。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
第二课时孟津县横水镇第Fra bibliotek初级中学 谢冬利
一、介绍《多情的土地》作者 要求:小组代表发言,内容要真实, 姿态要大方,声音要洪亮。 二、聆听《多情的土地》,思考问题。 你的感受? 1.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多情的土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多情的土地》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演唱、朗读等多种方式,感受歌曲《多情的土地》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通过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结合歌曲《多情的土地》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调式、大调式音阶等相关音乐知识。
教学内容:1. 欣赏歌曲《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表现情绪和情感抒发。
2. 结合科尔文手势、字母谱复习音阶、音程、度数,学习调式、大调式音阶等相关知识。
3. 演唱歌曲《多情的土地》,并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感受歌曲《多情的土地》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难点:通过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2. 投影仪3. 音响设备4. 教学PPT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中国歌舞音乐的基本认识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进行演唱练习、表演练习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多情的土地》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氛围。
随后提问学生:“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歌曲《多情的土地》的背景和创作意图,接着通过PPT展示科尔文手势和字母谱,复习音阶、音程、度数等相关音乐知识。
随后带领学生欣赏歌曲《多情的土地》,并讲解歌曲中的调式、大调式音阶等相关音乐知识。
最后,进行演唱和表演的练习。
3. 巩固练习: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的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表演、个人演唱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多情的土地说课稿
多情的土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情的土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歌词深情,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在教材中,选取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通过演唱和欣赏,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但在情感表达和音乐处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提高。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和探索。
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多情的土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提高演唱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分析、实践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土地的深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歌曲中装饰音、三连音等节奏型的准确把握,以及如何通过声音和情感的处理来展现歌曲的内涵。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要素和演唱技巧,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方法。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欣赏课
速
度:
中速稍快
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思 想
表达的感情:
乔羽:
词作家,剧作家,音乐理论家.
著名作品有:难忘今宵,让我们荡起双 桨
徐沛东:著名词曲作者,现任中国音协分党
组书记、副主席,中国轻音乐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文联全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他的作品涵盖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 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
创 作 背 景 《 爱 我 中 华 》
多情的土地
歌曲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演唱的? 独唱 歌曲的拍号和调号是什么?
1=G(G大调)
2/4拍
直观的听这首歌, 说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眷恋之情
施光南:1940年出生于重庆,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新一代 作曲家。他勤奋进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其中,《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深受群众喜爱.
多 情 的 土 地 创 作 背 景
1982年正值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出国热潮,当时 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很多人因为看不 出国家的发展,纷纷出国.
作家任志萍处于这种情况,一直坚信中国会好起来. 于 是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完稿后任志萍 直接把歌词寄给了施光南.
爱我中华
演唱形式: 调号拍号: 领唱、合唱 1=bB(bB大调) 4/4拍
独唱:
由一人独立演唱 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齐唱: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统一旋律 轮唱: 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人或更多的人演 合唱: 唱 由一人或数人引领众人齐唱或合唱的部分 领唱:
1
这首歌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东沛为广西 进行的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 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初中音乐西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多情的土地》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西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多情的土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 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 从歌曲中体会用灵语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2重难点
1.00后的学生对此类歌曲不是太喜欢
2.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
3.能完整地唱出歌曲.
3教学工具
多媒体平台钢琴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课前准备
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
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
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
2【导入】组织教学
1.组织好学生纪律,检查出勤率
2.学生积极配合
3【导入】导入新课
1. 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
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多情的土地》PPT课件
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
A + B + 尾声
(14-30) (30-56) (56-结尾)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
想一想
《多情的土地》创作背景
歌词诞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而这期间有着特定的社会思潮和 音乐思潮。当时中国正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很多人因为看不 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何,因此都想到国外去。当时词作者任 志萍家里的亲戚多次写信劝他出国深造,他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 起来的。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完稿后任志 萍直接把歌词交由施光南谱曲,并由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首 次演唱。
多情的土地
-.
情绪 —— 速度 ——
听一听
复听音乐,回答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拍
2/4拍强弱规律
强弱 强 弱 指挥图示:
复听音乐,回答问题:
2/4拍 三连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
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 拍进行起拍的小节,也称 不完全小节。
三连音:将基本音符分成 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 基本划分的两部分。简单 讲就是三个音唱两个音的 时值。
波音:是由主要音符开始 向上或向下与相邻的音符 之间快速波动的装饰音。
顺波音 复顺波音 逆波音
倚音:是乐器上常用的装 饰音之一。装饰音在主音 前面的叫“前倚音”,装饰音 在主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 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 乐曲的表现力。
各种复杂节奏型的运用, 作用是什么?
作曲家介绍
施光南(1940-1990)中国著名作曲家。 主要作品:歌剧《伤逝》、《屈原》; 舞剧《白蛇传》;声乐套曲《革命烈士 诗抄》;抒情歌曲《多情的土地》、 《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多情的土地欣赏课教案
篇一:七年级音乐教案-第三课时多情的土地 42篇二:七年级音乐教案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吉星乡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篇三:多情的土地《多情的土地》教案殷巷中学----闫玉青教学内容:欣赏《多情的土地》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表现情绪、情感抒发。
教学重难点:欣赏《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
课型:欣赏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十分强大的国家,作为中国人,我们十分骄傲,也十分自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祖国。
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画家,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作家,用优美的诗文,倾吐对祖国的热爱,那么音乐家呢?(对,他们就用优美的动听的歌曲或乐曲,表达他们的爱意)。
著名的词作家任志萍怀着满腔的热忱,写下了一首诗,曲作家施光南很喜欢这首作品,他经过琢磨、酝酿,很快就写出了一首大家十分喜欢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多情的土地》。
2、作曲家介绍:施光南:1940年出生于重庆,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新一代作曲家。
他勤奋进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其中,《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深受群众喜爱,可是,施光南英年早世,48岁就离开了我们。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由任志萍作词,施光南作曲的《多情的土地》。
3、初听音乐:设计提问:(1)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是什么?(2)他属于男中音、男低音、还是男高音?4、复听音乐。
1)问:从情绪上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划分的?(板书:歌曲结构)(小组讨论,生交流)师总结:乐曲开始到“这河叉山脊”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它主要用叙述的口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剩下是第二部分,这部分的音乐情绪要比第一乐段要强烈,每个乐句都有力度对比。
2)问:歌曲的节奏特点?力度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板书)答:节奏排列比较疏散,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慢速、弱、深情的。
走向复兴、多情的土地欣赏课课后反思
走向复兴、多情的土地欣赏课课后反思摘要:一、引言二、课后反思的重要性1.提升教学效果2.促进教师成长3.完善教学方法三、多情的土地欣赏课的反思1.课程内容概述2.学生反馈分析3.教师教学策略调整四、走向复兴的意义1.民族复兴的追求2.文化传承与创新3.激发爱国情怀五、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注重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多情的土地欣赏课是一门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它能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本文将对这节课进行课后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
【课后反思的重要性】1.提升教学效果:课后反思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教师成长:通过反思,教师能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完善教学方法: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并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多情的土地欣赏课的反思】1.课程内容概述:在本节课中,我们以多媒体展示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感受了土地的美丽与丰富。
2.学生反馈分析: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这节课的表现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讨论,对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显得较为被动,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3.教师教学策略调整:针对学生反馈,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使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
【走向复兴的意义】1.民族复兴的追求:走向复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2.文化传承与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是走向复兴的重要内容。
3.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多情的土地欣赏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总结与展望】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以此次反思为契机,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年贡献力量。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多情的土地》 课件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歌曲的节拍?
这首曲运用了哪些特殊的节奏型
切分 三连音
弱起小节
《多情的土地》
学一学
祝祖国繁荣昌盛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我们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 文化灿烂的国家。
有辽阔的东北平原
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富 庶 的 四 川 盆 地
我们要去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土地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
作者简介
施光南(1940-1990)作 曲家。主要作品有歌剧 《伤逝》、《屈原》, 舞剧音乐《白蛇传》、 声乐套曲《多情的土 地》、《祝酒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唱《走向复兴》
四、总结
学生代表对本节课的整体表现给与评价。
板
书
设
计
1、歌唱祖国
——欣赏课
1、节拍、节奏等
2、指挥示意图
3、演唱形式
课
后
反
思
课题
1.3歌唱祖国
课时1组长签字源自课型新授课教具
多媒体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聆听《多情的土地》、《走向复兴》、《爱我中华》,能够认识分辨常见的独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2、结合音乐作品,掌握节拍、节奏等音乐知识,练习二拍、三拍、四拍的指挥。
教学重点
分辨演唱形式,学习指挥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三疑三探
学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设疑自探
1、复习演唱《彩色的中国》,检查学生二声部的配合。
2、欣赏《走向复兴》、《爱我中华》《多情的土地》
(1)学习演唱形式:合唱、齐唱、独唱、领唱等。
(2)复习节拍、节奏、节奏型。
(3)指挥图
二、解疑合探
1、分别播放音乐并设疑自探的问题;
2、完成实践与创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