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有机结合共建的学科,最初是以国家战略物资——橡胶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在拓宽到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领域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热带”特色。该学科点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建立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被评为海南省和农业部重点学科,2000年获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建立国家橡胶树育种中心,2006年又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研究方向本学科以热带作物(主要包括橡胶树等热带经济作物,木薯、甘蔗等生物质能源作物,香蕉、芒果、荔枝、番木瓜等热带果树,热带牧草和南药等)和主要农作物(如水稻等)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以下4个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1)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主要探索热带作物育种新原理与方法,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热带作物新品种,研发能充分发挥新品种作用的配套技术。
(2)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热带作物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的形成机制,分子标记鉴定和功能基因克隆等,为新品种选育
提供有效的新分子标记和新功能基因。
(3)农业生物技术:主要建立热带作物遗传转化体系和遗传转化方法,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培育新品种。
(4)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主要进行热带种质资源(包括橡胶、木薯、牧草、甘蔗、旱稻等)的挖掘、保存、创新利用,并建立种质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有效材料。
人才队伍该学科点现有讲师以上科教人员65人,其中校内专职人员25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人员40人;有教授/研究员34人(含热科院,下同),副教授/副研究员22人。有研究生导师50名,学科人员平均年龄42岁。
学科点先后引进8名博士,在本学科在职培养硕士或博士12人次,在国内做博士后5名。在国外留学或进修8名。目前47人具有博士学位。
科学研究7年来共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5项,经费达5687.3万元;横向及国际合作项目5项,经费为345元;院校科研基金253.2万元。国家级项目主要为:“973”前期、“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级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现代产业体系。
部级项目主要为: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资助经费、跨越计划、“948”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南亚热作专项、农业部科技兴农专项。海南省级项目主要为: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项目。
科技成果奖励:获各类奖励共40项。分别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特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3项,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3项。审定品种:通过审定的新品种16个。申请专利:已申报的专利13项,已授权4项。制定行业标准:热带作物描述行业标准28项。出版专著(教材):已出版的专著43部,待出版的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975篇,其中SCI论文51篇。
教学成果奖励: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海南省精品课程2项,校级精品课程2项。
人才培养等共招收博士后15名,博士生79名,硕士生307名。在学研究生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专著8部,3人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奖。为本科生教授精品课程《遗传学》、《热带作物育种学》等45门,授课专业包括生物技术、农学、园艺、草业科学、植物保护等10多个专业;依托本学科申报了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为东南亚等国家培养了一批农业高级人才。
学术交流先后承办“中国-东盟热带农业技术研讨会”、“IRRDB 年会和学术研讨会”,“国际植物科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协助商务部成功举办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东盟热带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学术资源优势,多次代表国家承担部分热带亚热带国家的科技援外任务。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100多名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9年10月)
诉讼法学学科简介
海南大学诉讼法学科于1997年6月被学校确定为八大校级重点学科之一,1999年8月被海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学科于1998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海南省原省属高校中第一个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从1999年9月开始招收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至2008年9月,学科已招收10届共148名硕士研究生,现已毕业7届共100名硕士研究生。同时,自2004年起,学科获准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招收5届共42人,现有2届共17人毕业。学科招收的这两类硕士研究生共190人,已毕业的共117人。
队伍建设学科现有成员20人(含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跨专业教师各4人),其中7名博士、10名硕士;10名教授、6名副教授;有专职教师12人,校内跨专业兼职教师4人,校外司法机关兼职教师4人。其中有两名学科成员分别担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有两名学科成员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大型图书;有两名学科成员分别担任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民事诉讼法学》和《律师法学》的主编任务;有一名学科成
员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并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组织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担任主讲;有一名学科成员荣获教育部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
人才培养等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荣获三等奖1项,本学科考研录取率、英语过级率等均居学校第一位。依托该学科成立的“海南大学青年法学社”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五年来,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生共公开发表论文130篇,其中属于重要刊物的45篇。
该学科出版教材料7部,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据不完全统计,学科成员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的教研课题不少于十篇(项)以上,民事诉讼法学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科学研究五年中,学科成员在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3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25篇,出版专著、教材21部,译著2部,大型辞书1部(其中,不少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五年中,本学科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6项,司法部项目2项,省级地方政府项目12项,其他项目4项。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