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高校扩招
市场调查报告---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
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目录一、执行摘要 (1)(一)背景 (1)(二)调研目的 (2)(三)调研方法简述 (3)(四)重要结果概述 (3)二、调研方法和程序 (4)三、调查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 (12)四、结论和意见 (15)五、报告局限性 (18)(一)抽样误差 (18)(二)调研费用限制 (19)(三)时间限制 (19)(四)测量偏差 (19)六、附件 (19)一、执行摘要(一)背景由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人力资源的赋闲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积聚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大学生就业难,而且一年比一年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国际分工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等。
其中高校扩招政策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竞争增大。
客观来说,高校扩招政策很明显达到了其本身经济目标,但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
当 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就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就空前强大了。
高校录取的学生多了,每年高校毕业的学生也就增多,每年都以 60~70 万人的速度增加。
虽然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所增多,但是需求的增长速度还是相对慢于供给的增长速度。
未来几年,每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会不断增加,随着基数的增大,即使是每年的就业率都只有 17.7%每年未能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不断地增大,就业竞争还是不断地增大,形势不容乐观。
2.高校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扩招政策给高等教育带来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师资力量。
从教师数量上看,一个合格的本科院校师生比应在1:16 左右,这既是国际通行惯例,同时也是教育部的要求。
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少本科院校的师生比在1:20左右,有的其至超过1:30,这些都基本源于近几年高校连续急剧扩招的结果。
2024年河南高校高职高专扩招情况
根据2024年的数据统计,河南省高校高职高专扩招情况如下:
首先,河南省在2024年进行了高校高职高专扩招。
该举措旨在提供更多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中职毕业生有机会进入高职高专院校深造,并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更优秀的职业技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的高校高职高专扩招规模在2024年有所增长。
扩招计划增加了录取名额,并且降低了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使得更多的中职生可以进入高校就读。
同时,河南省还进一步完善了扩招政策,将招生对象从中职学校毕业生扩大到了职业院校毕业生。
这一举措进一步提高了扩招覆盖面,使更多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可以选择深造的机会。
在扩招政策的推动下,河南省高校高职高专的招生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更多的学生有机会选择高等教育,并且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晋升空间。
同时,扩招政策也为河南省培养了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符合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
然而,河南省高校高职高专扩招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扩招政策实施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教室、设备等,这需要相应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
其次,高校高职高专扩招的实施需要整合相关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综上所述,2024年河南省高校高职高专的扩招情况较往年有一定的增加。
该举措为更多的中职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了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扩
招政策的实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投入,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014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
而2014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生,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
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
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高校扩招:一把“双刃剑”——我国高校扩招10年回顾与认识
个教 师仅 带 7个 学 生 ; 后也 是最 重要 的 , 最 高等 教
育 的普及 事关 中华 民族 的整 体 振 兴 。 就 是 在 这 一 …
年 的 1 , 育部 制订 了《 向 2 世 纪 教育振 兴行 2月 教 面 1 动计 划 》, 划 提 出 : 到 20 计 “ 0 0年 , 极 稳 步 发 展 高 积
需 求最 大 的 ; 四 , 时 高校 有 能 力 消 化 扩招 , 均 其 当 平
一
数达 20 30万人 , 毛入 学 率 达 2 % 。 由此 , 国进 入 1 我 国 际公 认 的高 等教 育 大 众 化 阶段 , 造 了 高等 教 育 创
史上 发展 的奇 迹 。
高校 扩招政 策 实施 背景 的 国际 比较 。根据联 合 国统计 数据 , 扩招 前 中国 1 8—2 的适 龄青年 上 大 2岁
在 2 世纪 9 O 0年代之前 , 中国大学生的学费 、 住
宿 费等 是 由 国家 负 担 。但 随着 经 济 的发 展 、 龄 青 适
年 的增 多 , 国家 对 高等教 育进 行 全包 的教 育模 式 , 由
影 响 了我 国高等教 育 的发 展 , 高等 教 育 规 模 跟 我 国 社会 和经 济 发展速 度极 不 相适 应 。各个 阶层从 各 自 的层 面在 为 中 国教 育 的发展 寻 找 出路 。在此 背景 之 下 ,98年 1 19 1月 , 亚洲 开 发银 行 驻 北京 代 表 处 首席 经济 学家 汤敏 , 以个 人名 义 向 中央 写信 , 出《 于 提 关
的教育。高校扩招政策 的方 向是 正确的和合理 的, 同时也存在 一些不 利 因素。 文章在分析高校 扩招 的 但
背景积极 因素和不利 因素的基 础上提 出了相应 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浅谈中国高校扩招的现状和影响
浅谈中国高校扩招的现状和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国高校扩招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扩招虽然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现状自2000年以来,高校扩招已成为国家政策。
目前,我国高校的录取人数已经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占全球录取人数的一半以上。
201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772.72万人。
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中国高校扩招的巨大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学校的扩招决策并非基于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而是基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强势推动和学校对教育资源的争夺。
因此,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成为了摆在教育改革面前的课题。
二、影响1.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高校的扩招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分配难题。
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各个城市和地区的高校记录存在明显差异。
部分一流大学教育资源趋于集中,领先的教育资源稀缺,而相对落后的城市则资源紧缺,领先的教育密集度低。
导致的结果是,在我国的高校招生政策下,资源趋于向一部分城市和地区集中,而其他地区则面临着高校数量、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学生数量等等问题。
2. 教育质量的下降高校扩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人工削减了录取标准和招生标准,选择最贫困地区的贫困生入学率高的策略,学校缺乏针对质量评估的有效方法,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下降。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高校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经常导致大规模师生数量不足,教学环境不佳,学生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3. 人才起伏的难题高校扩招也可能导致增长速度与升迁速度的不均衡,将高校培养的学生注入经济中,实际上是产生了很多失业大学生。
这也可能加剧职业竞争,阻碍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
此外,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还可能导致人才募集的过剩,而一些特别的行业人才仍面临瓶颈。
三、结论高校扩招对学生、教育机构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需要长期的政策支持和实施措施。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整理]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回顾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扩招,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扩招的速度确实快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从1999年至2005年每年递增25%左右,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
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加的学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专升上来的,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十年间,高考扩招从大受欢迎到引来争议,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的高考扩招是对了,还是错了?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成败。
扩招是为了拉大内需吗?说起大学扩招,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汤敏一度被冠名“扩招之父”,在中国高校大举扩招之前,他曾经以个人的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陈述扩招的五大理由。
无疑,他的谏言提得正是时候。
从那时起,中国高校开始了一轮步伐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轰轰烈烈的十年扩招。
时至今天,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能够一口气说出五个理由: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8~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其五,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以扩招拉动内需,可行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插曲。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1999年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浅谈中国高校扩招的现状和影响
浅谈中国高校扩招的现状和影响中国高校扩招是指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一政策从1999年开始实施,目的是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现状:1. 招生规模增加:随着扩招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高校数量增加,招生计划增加,录取人数增加。
2. 学科门类多样化:扩招不仅增加了普通本科专业的招生名额,也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域。
学科门类繁多,覆盖了工科、理科、文科、社科、医学等各个领域。
3. 就业压力增加:随着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由于高校扩招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有限,导致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
影响:1. 教育机会公平性提升: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 人才培养质量需关注: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间竞争激烈,一些学校为了招生数量,可能会放宽招生标准,导致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出现问题。
3. 资源分配压力增加:高校扩招给高校带来了更大的资源分配压力,包括生源、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等。
如何平衡资源分配,保证教育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4. 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有限,加上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使得就业形势严峻。
对于一些学科门类招生过多,就业压力较大。
中国高校扩招在提高普及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就业压力增加、教育质量问题以及资源分配压力等挑战。
因此,应在扩招的同时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就业需求的适度引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高校扩招利弊
高校扩招利大于弊蔡张宇尊敬的主席评委:大家好!开宗明义,高校扩招,即为本科级以上院校扩大招生人数行为,近年来,高校扩招政策正在有条不紊的实行,我们也从中看到高校扩招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需求人才,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大众化教育业使得全民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拉动内需,推动了教育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我方坚持认为高校扩招利大于弊,理由如下:1.提高国民文化水平,提升国民素质,。
从数量上衡量,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与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规模指标有相当大的差距。
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众所周知,国民素质与其所收到的教育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大众化的教育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渴望,扩展了人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人们的自身,促进了人们积极参与社会道德思想的建设,从而提高了国民素质。
同时也是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是实现迅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需求,为实现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巨大贡献。
2.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上世纪以来,由于国民基数大,出生人口多,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国家在进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进行高校扩招计划,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推迟初次就业时间,而国家可以利用国民受教育的时间来大力发展经济,为出来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岗位,同时,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可以降低就业压力。
(有数据表明,1995年幼儿园学生规模最大,这批人在1997年进入小学,实现了小学规模最大化,从1990年到2002年初中阶段学生规模依次递增,小学六年教育到2003年达到顶峰。
从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阶段看,学校平均在校生依年份递增,至目前还没有达到顶峰。
这一方面反映出生高峰期学生高潮正随年龄增长逐渐上移,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教扩招的效果。
显然,如此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
高校扩招目标
高校扩招目标
高校扩招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新增招生计划和调整招生政策等措施,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和范围。
高校扩招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高校扩招的目标包括:
1. 增加高等教育的覆盖面。
国家对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的要求,需要高校通过扩招来增加招生规模和范围,将更多的学生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之中。
2.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扩招,高校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考生,同时也需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素质和水平。
3. 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高校扩招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在未来将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对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
通过扩招,高校可以增加更多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高校扩招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需求,通过量的增长促进质量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高校扩招十大弊端
高校扩招十大弊端一.就业结构出现矛盾。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技工缺乏。
现在中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社会,还远没有走进知识集约型社会.人多资源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市场上更多的是需要劳动技术人员而不是大学生. 而高中、大学易考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地位尴尬,本科易考又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尴尬.扩招使得人们心态浮躁,大多数高考落榜生不甘于学手艺、找工作,而走复读、成考之路,令技工、工匠更加缺乏.所以现在厨师能拿五千一个月,大学生有的只能拿五百一个月.美国劳动技术工作用中国人,中国劳动技术是不是要用非洲人?这种不结合中国实际的扩招速度令人担忧.二.学生素质下降。
高校扩招本是建立在"宽进严出"基础上的,而"宽进严出"在中国一直就是句空话.统招的扩招使得高校的进入门槛低了,大学生素质自然下降了.而且近年来高校为了收益纷纷大搞教育和自考等,使得教育成了高考落榜生入大学的捷径.高考本应针对有工作经历又想继续深造的,而现在的低龄化却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了.他们以极低的进入门槛(高考试卷听说比高中会考试卷还简单),极轻松的学习(上网游戏和恋爱)极容易的获得了文凭.这样造成很大的问题,诸如报纸上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贩毒""大学生三陪""大学生杀人"等字眼.而高校软件、硬件方面跟不上扩招速度,培养质量下降了,而就业难又使得本科生、研究生疲于找工作而无心学业,使毕业生质量走上恶性循环。
老师说,学生一年不如一年.企业领导说,毕业生一届不如一届!三.学生负担加重。
以前考大学难,很多家长就把眼光放在职业教育上,更多的人选择学门手艺.而现在考大学简单了,整个社会都浮躁了.家长的期望值也渐渐水涨船高,从考大学转变为考本科,又由考本科转为考名校了.这几年,家教,复度,择校,家长陪读,教师体罚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高中休息日没了,寒暑假缩成几天了,晚自习加时了,一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排名次,分重点班,加资料等越演越烈.甚至波及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并且应试教育还顺势而上了.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考试就激烈了,部分学校把高中那一套搬到了高校.又使得一些并无真才实学又无科研热情的人借着应试教育混进了研究生行列,又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又有科研热情的人被应试教育挡在了研究生教育门外.研究生队伍也变得良秀不齐.而公务员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四.受教育程度出现两极分化。
高校扩招: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举措
高校扩招: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举措高校扩招计划是指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招生数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扩招计划也成为了各国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制定了扩招计划。
例如,2020 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扩大了本科招生数量,同时还增加了研究生招生计划。
此外,一些高校还推出了一系列扩招措施,如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研究生培养等。
高校扩招计划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扩大招生数量,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生源,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此外,高校扩招计划还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然而,高校扩招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管理,确保扩招计划的顺利进行。
同时,高校扩招计划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避免学生数量过多导致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高校扩招计划是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生源和资源,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但是,高校扩招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教学质量。
近年普通高校扩招情况汇报
近年普通高校扩招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扩招情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
首先,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普通高校扩招规模逐年增加,招生人数不断扩大。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再创新高,达到了82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4.5%。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次,扩招的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是一些重点城市,而是覆盖了更多的地区和院校。
在过去,一些重点高校的扩招力度较大,而一些地方性高校的扩招力度相对较小。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和分配,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高校也开始加大扩招力度,这也为当地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另外,扩招的政策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高校扩招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比如,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高校,如职业院校、民办高校等,也在扩招政策上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倾斜。
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有利于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比如,扩招后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如何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等问题,都需要高校和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同时,高校扩招也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扩招情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扩招规模不断增加,扩招范围逐渐扩大,政策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
但是,高校扩招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高校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
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高校扩招政策
高校扩招政策高校扩招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一系列措施,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增加高校学位授予数量。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建设人才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校扩招政策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日益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高校招生规模的严格限制,使得许多优秀的学生无法进入大学,甚至只能选择放弃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他们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增加高校学位授予数量,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
二、高校扩招政策的具体措施1. 增加招生计划高校扩招政策的核心措施之一是增加招生计划。
政府通过对高校招生计划进行调整和扩大,增加高校的招生名额,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同时,政府还通过对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进入高校学习。
2. 扩大学科门类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政府还通过扩大学科门类的方式,增加高校开设的专业和课程。
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
3. 建设新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政府还通过建设新高校的方式,增加高校的数量和规模。
这样可以分散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高校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4. 加强教育投入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还需要政府加强教育投入。
政府应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高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高校扩招政策的顺利实施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高校扩招史
中国高校扩招史
中国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当时政府决定增加高校招生规模,以应对人口红利带来的挑战。
此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鼓励高校扩招,提高教育质量。
2005年,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20%,高等教育成为全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每年高校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然而,高校扩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学校数量爆炸性增长,招生标准下降,导致许多高校面临着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同时,由于高校扩招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高校毕业生与需求市场之间的形成了供需错位现象,使得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改革高校招生以改善高校教育质量。
政府鼓励高校提高自身质量,降低招生比例,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此外,政府还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虽然高校扩招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改革,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我国高等院校扩招的现状、问题及思考
国普通 高 等 学校 招 生计 划 规模 安 排 为 6 5万 人 , 7 比
21 0 0年实 际 招 生 人 数 6 2万 人 还增 加 了 l 人 , 6 3万 增 幅约 2 。2 1 全 国研究 生招 生 计划 安 排 5 . % 0 0年 3 4万 人 , 中 国家计划 4 . 5万人 。招 生 总规 模 中 , 其 26 博士生 6 2万 人 , 士 生 4 . . 硕 7 2万 人 。2 0 0 5年 硕 士
扩大 招生 ,98年 全 国普 通 高 校 招 生 数 为 18 3 19 0.6 万人, 此后 三 年普通 高 校 招 生数 分 别 比上 一年 度 递
增 4 .6 、8 1 % 、 1 6 % , 2 0 7 3 % 3 . 6 2 . 1 到 0 1年 时招 生 数 已达 2 8 2 6 . 8万人 , 近 19 将 9 8年 的 2 5倍 。 19 . 9 8年 以后 我 国的高 等 院校 的招 生规模 不 断扩大 。我 国高
我 国高 等 院 校扩 招 的现 状 、 问题 及 思 考
洪 柳
( 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 学院 ,广西南宁 5 0 2 ) 广 32 6
摘
要 : 19 9 8年我 国高校扩招后 , 国普通 高校招 生计划 一直 呈增长趋 势 。我 国高等 院校招生规 模不 断扩大 。 全
针对我 国高等 院校扩招 的现状 , 分析我 国高等 院校扩招后 出现的高文凭现象和就业难问题 , 对我 国高等院校扩招后 出现 的问题进行 了思考 。
Ab ta t Ast e ic e sn n ol n f n t ue o ih r e r i gat r1 9 t eo a fe r l n f n t u eo ih sr c : h n r a i g e r l me t s t t f g e an n fe 9 8, l n o n ol oi i h l h me t s tt h g — oi i f
高校扩招的利弊
3、高校扩招能带动了国家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业、出版印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岗位,推动了国内各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
1、壮大高等的师资力量,多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知识,避免高校教育与社会要求的脱节。
2、摒弃现在这种只关注大学教育的观点,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来设置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大办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各种职业学校的开办,从而也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2、高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可能与社会脱勾
3、学校的师资没有保证,学校可能只发展硬件设施,不提高教学质量
4、报考该的学生多,学校压力也大
5、很多现代人普遍认为,学历跟人的全面素质没有绝对的正相关性,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大学生,无法解决人材队伍的建设
6、中国的教育可能只是把困难从高考移到了求职方面
威胁(T)
1、通过提高全民的素质,使得公民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
能力
环境
优势(S)
劣势(W)
机会(O)
1、有利于大学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
6、更多公民有了文凭证明,有公平就业的权利
1、高校扩招培的可能养没有竞争力的考试型人才
3、改变就业市场的紧张局让扩招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扩招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SWOT分析:
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建议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建议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但能够顺利找到满意工作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
这一现象不仅给大学生个人带来了困扰和压力,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呢?又有哪些可行的解决建议呢?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攀升。
就业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些专业的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而一些新兴行业和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高校的培养却相对不足。
3、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此外,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沟通能力差、团队协作能力弱、心理素质不过硬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过于追求高薪资、好福利、大城市的工作,对基层和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不屑一顾。
同时,一些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期望过高,缺乏从基层做起、逐步积累经验的耐心和决心。
5、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人才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6、就业信息不对称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而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的方式也不够精准和有效,导致就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偏差和延误。
很多大学生因为没有及时获取到合适的招聘信息而错失就业机会。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我国十年高校扩招
家长来承担 的 , 这在 世界 各 国的高 等教育 中是 十分罕 见的。2 0 0 3年 联 合 国 主管 教 育 权 利 事 务 的 官 员 曾
二 、 源 配 置 差 异 加 剧 了教 育 过程 的 不 资
公 平
高等 教育过 程 的机会均 等要 求具 有 同等才 能的 带来 了相反 的结果 。
说, 中国“ 政府 仅 提 供学 校 经 费 的 5 % , 余 均 由学 3 其
育政策 的国家都要 低” 。 …
扩招后 , 家庭 生活 困难 的子女 往往选 择 收费较低
生家长来 承担 , 府 承担 的 比例 , 政 比所有 实 行 义务 教 人能享 受到 大体 同质 的教育资 源和教 育服务 , 招却 扩 首先 , 校扩招 引起 教育 资源在分 配上 的差 距进 高
等教育 扩招后 确实使 更 多的人 接受 了高等教育 , 这 但
我 国高校从 2 0世纪 9 0年代 以前 的免费入 学 , 到 些多 出的机会 往往 为有钱 家庭 的子女所 拥有 , 团家 贫 19 9 7年 以前象 征 性 收 费 , 展 到 如今 的平 均 每 年 高 庭 成绩 优异 的子女 在某 种 程 度 上 比扩 招前 反 而有 了 发 于 50 0元/ 0 人均 的学 费 , 短 十 几 年 间 高 校学 费 上 较少 的接受优 质高 等教育 的机 会 。 短 涨了将近 1 0倍 , 0 而且学 费上涨 的 主要 比例 是 由学生
2 ] 成绩在 很大程 差异 显著没有 得到任 何解 决 , 而且 高 昂 的学 费进一 步 运 的热望 和信仰 连根 拔起 _ 。扩招前 , 扩 大 了不 同区域和 社会 阶层 在 高 等教 育 入 学机 会 及 度 上决定 了一个 人能 否 接 受 高等 教 育及 接受 何 种质 其质 量上 的差 异 。不 可否认 , 由于高 等教育 给受 教育 量 的高 等教育 。现在 , 有人 把成绩 规则 和金钱规则并 者 带来 巨大个 人收 益 , 以 , 所 个人 支 付 一 定 的 教育 费 称 为教育公 平 的客 观标 准 ] 。高 等 教 育 的公 平 原则 用 是理所 当然的 。当前 的问题在 于 , 国的高等教 育 要 求高等 教育应 根据 个 人 的成绩 和 能 力对 一切 人平 我 收费 已超 出了许 多家庭 , 尤其 是众 多农 民家庭 的承受 等开放 , 更 多 的人 接受 高等 教 育 。当前 , 国 的高 使 我 能力 。
高校扩招利弊
我是深受其害,我是1999年也是第一届可以扩招的正取生一、很多有钱人可以更不把高考当回事二、很多学校把教育当产业抓三、鱼目混杂,教育混乱四、虽然大学生多了,但并不代表中国人的素质高了五、根据了解,大多学校里扩招生与统招生之间有隔膜,我们就是30个统招生和10多个扩招生没住一起,他们住公寓,我们住宿舍,然后有活动我们举行的他们不参加他们举行的我们不参加六、同上,班级管理混乱,就是由于以上隔膜,两边都不服对方管理七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扩招弊大于利今年紧急刹车.chinareviewnews. 2006-06-12 20:43:21日前,中国教育部发布消息:今年国家下达的高校招生规模增长幅度不超过5%,并采取严格措施防X高校擅自扩招。
随即,众多高校表示今年招生规模将与去年持平而不再扩招。
轰轰烈烈进展了七年的高校扩招运动终于在今年放缓了脚步,引起广泛关注。
教育界人士认为,只有这样,中国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轨道。
〔《工人日报》〕1、损害学术评判机制影响民族开展潜力大学扩招将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化成为大众教育,虽有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扩招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压力相当明显,因为招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开展,局部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些高校靠收学费来维持生存。
目前,高等教育品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准亟待提高。
〞〔某某《新世纪周刊》〕借扩招的东风,大陆高校纷纷借机创收,“教育产业化〞之风也随之大行其道。
就在高校开展一味贪大求洋之际,大陆学术界却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学术评判机制。
在目前高校师资评价标准上,科研成果的数量往往是第一位的,一些真正致力于教学或者可能有重大创新的根底领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而一些具有重某某论价值的根底性创新需要付出数年、数十年甚至一生的精力与时间,但是目前大陆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过于重视短平快,使一些善于钻营之辈荣誉加身。
大学扩招
大学扩招的利与弊定义: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即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0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简介:中国大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尽管在逐年增长,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
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开始自主招生。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
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这些都是扩招的内容。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下面我们就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表格做如下分析:在我们的100位调查人员中有65名男生35女生,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男女比例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也势必会影响某些行业对性别的需求,如护士、幼师对女性的需求。
同时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专业了,在我们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们着重要考虑自己专业的选择,在我们选择专业是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考虑到专业的社会需求。
很明显在这个表格中理工科的占有比例大大超过了文史类学科,经济管理的比例相对而言是最大的。
这也体现了我国现代行业的需求变化。
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着重考虑所选专业对自己今后就业的影响,不要盲目选择专业。
专业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就业的方向,而我们最高学历是专业的排名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就业的成功率了。
据表格显示100人中专业成绩位于前面10%的只有11人,这就说明大学生学业期间对专业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国大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的现象了。
当然,另一方面大学期间我们所获得的奖励和各种证书的拥有量以及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对我们的就业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各种荣誉证书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我们现在的实力,但是我相信它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们的功绩。
总之,大学期间我们的表现对我们今后的就业是有间接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