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观的核心
生态文明模版
生态文明模版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在当今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我们应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注重生态教育和文化传承。
我们应该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习惯。
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发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传统美德,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公众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建设美丽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测试试题与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测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正确答案:C2.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1.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正确答案:B3.()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正确答案:D4.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
(1.0分)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正确答案:A5.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1.0分)A.环渤海区域B.长三角区域C.珠三角区域D.北部湾地区正确答案:D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正确答案:C7.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正确答案:D8.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
(1.0分)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C9.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正确答案:B10.()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 A )A.人与自然协调发展B.人崇拜自然环境C.人依赖自然环竟D.人征服自然环境生态文明观,指的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三种。
生态文明观将给陷入困境中的人类带来了希望与曙光。
(1)纯自然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内涵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这种生态文明定位于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以实现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是以保护与恢复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完整为奋斗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
(2)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协调统一的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概括为人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的协调统一为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与积极成果。
即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和改造与变革自然的协调统一,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与实现人类自身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
不难发现,这种生态文明直接揭示了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即是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之间,或者说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与对立;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解决危机的必然途径,即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统一,这种生态文明概念自身涵盖了纯自然生态文明观。
(3)广义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人与人的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实质是将人类社会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而构成的广义生态系统的和谐。
广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并不属于并列关系,生态文明的概括性与层次性更高、外延更宽。
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它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念。
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际,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以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指导,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挑战。
一、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类通过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改造,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但同时也受制于自然的制约和限制。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开采和破坏,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思想:1.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才能够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1. 建立生态文明体制。
马克思主义倡导建立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引导,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2.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推动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
3. 推动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呼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考试试题
生态文明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A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 保护环境C 可持续发展D 节约资源2、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3、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5、以下哪种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A 垃圾分类投放B 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C 节约用水用电D 绿色出行6、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A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变B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C 非生物因素不变D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保持不变7、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B 建立自然保护区C 过度捕捞D 环境污染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A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B 经济快速发展C 人口快速增长D 资源无限开发9、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A 过度开垦荒地B 植树造林C 随意放牧D 大量开采矿产10、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A 3 月 12 日B 4 月 12 日C 5 月 12 日D 6 月 12 日11、下列哪项不是绿色消费的特点?()A 节约资源B 减少污染C 追求高档D 可持续发展12、生态农业的特点是()A 高投入、高产出B 低投入、高产出C 高投入、低产出D 低投入、低产出13、以下哪种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处理?()A 可回收垃圾B 有害垃圾C 厨余垃圾D 其他垃圾14、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气B 汽车尾气C 生活炉灶D 以上都是15、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A 水资源分布不均B 用水量增加C 水污染D 以上都是16、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 麻雀B 野猪C 大熊猫D 野兔17、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城市的特点?()A 高效的经济B 和谐的社会C 糟糕的环境D 优美的生态18、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 提供木材B 调节气候C 提供旅游资源D 增加耕地面积19、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B 焚烧秸秆C 发展生态旅游D 建立湿地保护区20、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生态良好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生态文明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______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必须树立相对应的生态文明理念,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节约资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十九大报告。
A项: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有敬畏之心。
不是基本原则。
A项错误。
B项,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C项: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
不是基本原则。
C项错误。
D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
不是基本原则。
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未来。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核心任务之一。
这意味着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不再仅仅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生态农业等。
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依赖,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
对于企业来说,要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在消费领域,我们也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鼓励人们选择环保产品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优先购买节能电器和绿色食品等。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这包括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要加大对森林、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开发活动,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任务。
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对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废气排放,加强土壤修复,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再者,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份资源。
在生产环节,要推行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节约资源的习惯。
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合理利用纸张,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等。
同时,要加强资源管理,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另外,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和价值观也是核心任务之一。
只有当全社会都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观,指的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三种。
生态文明观将给陷入困境中的人类带来了希望与曙光。
(1)纯自然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内涵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这种生态文明定位于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以实现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是以保护与恢复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完整为奋斗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
(2)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协调统一的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概括为人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的协调统一为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与积极成果。
即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和改造与变革自然的协调统一,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与实现人类自身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
不难发现,这种生态文明直接揭示了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即是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之间,或者说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与对立;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解决危机的必然途径,即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统一,这种生态文明概念自身涵盖了纯自然生态文明观。
(3)广义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人与人的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实质是将人类社会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而构成的广义生态系统的和谐。
广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并不属于并列关系,生态文明的概括性与层次性更高、外延更宽。
显然,第一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危机)。
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对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对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对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一、引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引起了人们对生态文明观的关注和研究。
生态文明是一种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进行分析。
二、生态文明的兴起1. 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技术相统一,构建起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社会发展需以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前提。
2. 生态文明的起源生态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
马克思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他提出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和“人与自然一体化”的观念,将人与自然看作是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概念是“人类与自然资源、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这奠定了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基础。
3. 生态文明的意义生态文明观的兴起对于生态环境观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观让人们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将促进人们关注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三、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分析1. 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因此,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改变生产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前提地位,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 生态环境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的健康、幸福和长久发展。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科学发展观,它强调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下是相关名词解释:
1. 社会主义: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目的,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
2. 生态:指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
3. 文明:指一个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文化、制度、技术等方面的成果。
4. 科学发展观: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统一整体,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5. 生态文明:指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保护。
6. 生态环境保护:指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7. 生态文明建设:指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D√答对3.()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1.0分)A.可持续发展B.阶段性发展C.绿色发展D.永续发展我的答案:C√答对4.()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
(1.0分)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我的答案:A√答对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答对6.()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我的答案:C√答对7.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1.0分)A.10%B.23%C.32%D.35%我的答案:B√答对8.()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A√答对9.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我的答案:C√答对10.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倡导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
鼓励公众进行绿色消费,选择环 保、节能、低碳的产品和服务,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引导公众亲近自 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02
生态文明观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应该相辅相成,人类应当在 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开始意识到自身行为对环境 的影响,生态文明观逐渐形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 题,这促使中国政府和人民开始深入思考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从而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
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的实践路径
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绿色产业
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高污染、高耗 能产业的比重。
循环经济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绿色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产出率, 推动经济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
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污染防治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 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监测和治理。
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解读
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中央委员会在2005年12月19日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也被称为“生态文明观”。
这一观点的核心含义是:传统的“发展第一、环境后”的发展思路必须转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即: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深入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这样才能使经济发展更持久、更健康,人们才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换句话说,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毕竟,没有清洁的空气、水源和土地资源,没有健康的生态环境,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会无法持续。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点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重要的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
人们需要站在更长久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
毕竟,环境问题虽然看起来并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却有着直接的影响。
比如,污染严重的区域,企业会因为生产成本过高而离开,导致当地就业市场严重衰退。
三、文化自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给了中国人新的文化自信。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推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体现。
同时,文化自信也可以通过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来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四、全球合作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参与。
中国正在倡导每个国家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的经济往来关系。
这样,全球环保行动也能得到更好的推进,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2020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及答案-100分
2020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及答案-100分一、单选题1.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1.0分)A.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成效卓著D.成就卓著我的答案:A√答对2.截至 2019 年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 0分)A.2B.3C.4D.5我的答案:C√答对3.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
(1.0分)A.节约能源资源B.开展新能源革命C.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D.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我的答案:A√答对4.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1.0分)A.城市B.农村C.城镇D.区域我的答案:A√答对5.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 GDP 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5%B.1.5%~1.8%C.1.8%~2%D.2%~3%我的答案:D√答对6.2016 年 3 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1.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B.《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D.《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我的答案:A√答对7.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
(1.0分)A.有害气体B.稀有气体C.温室气体D.空气污染物我的答案:C√答对8.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我的答案:A√答对9. 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
文明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与“自然”相对的概念,它表明人类脱离蛮荒状态的修养开化过程和整体进步状态,意味着人类应对外在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积极成果,表现了人类不同于动物界的“存在方式”。
从生产方式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来看,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历史变迁,现在正全面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生态文明观,是关于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思想观念的总称,是一个包括生态文明历史观、生态文明伦理观、生态文明福祉观、生态文明产品观、生态文明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观、生态文明法治观和生态文明全球观等内容的庞大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生态文明观不仅汲取了天人合一观、环境保护观、极限增长观、可持续发展观等中外生态思想的精华,而且克服了其在立场、格局、路径、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对于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失序是生态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生态文明”是针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工业文明阶段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的反思性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是通过修正传统发展,走天人合一、人天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否定和摒弃发展,相反,生态文明观认为,只有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环境保护才能称为生态文明。
否则,虽有绿水青山、鱼翔浅底,却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只能说有“生态”,无“文明”,绝不是“生态文明”。
革新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生态文明观认为,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推进绿色发展和互助发展,才能在根本上和长远上解决因发展过度、发展不当和发展不足、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两类环境问题。
只有“发展”发展,规范、改进和优化发展,才能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人与自然的矛盾,真正以生态文明的方式实现生产发达和生活富裕,早日实现美丽中国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和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和理念摘要:1.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与内涵2.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价值3.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5.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建议正文: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意义、核心理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与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等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价值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提高生活质量。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绿色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发展注重降低碳排放,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循环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则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为实现这些任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承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实现这样的根本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
要让生态红线的观念广为人知、根深蒂固。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不断与时俱进。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要加快“立改废”进程,尽快完善生态环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方面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执法,提高执法工作的权威性。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责任。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由自然界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
我们强调尊重自然,是因为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我们强调顺应自然,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客观规律;我们强调保护自然,是因为自然界包含着许多生态系统。
01自然界的先在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我们之所以要尊重自然,是由自然的先在所决定的。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
首先,人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科学研究成果充分论证的基本结论。
虽然劳动是人类诞生的关键环节,但我们不能离开自然去解释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是原因,人类社会是结果。
虽然人类社会的果实与自然相差甚远,但自然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存在了。
其次,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先在关系决定了人类属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既然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人类就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要想知道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就必须知道自然界的进化和发展。
虽然人类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自然,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受制于自然。
但是,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都无法离开和摆脱自然,独自存在。
人类永远属于并依赖于自然。
第三,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大舞台。
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包括自然资源。
虽然自然资源是人类发现的,新能源是人类发明的,各种产品是人类创造的,但是没有大自然提供的一切,人类是不可能发现、发明、创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1.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
3.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经济外部性和公平性问题,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生态有价、资源有偿的理念,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算体系和补偿制度。
例题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这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促进事物的发展正确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