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合集下载

未决赔案管理与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之解析

未决赔案管理与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之解析

未决赔款准备金作为非寿险公司的主要负债,对公司的产品定价、利润测算、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对其进行估计,一直是业内人士讨论的重点。

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即未决估损)、已发生未报告和已发生未完全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即IBNR和IBNER)以及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其中,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可以通过前两者计算而得,因此本文只讨论未决估损和IBNR/IBNER。

本文讨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未决估损和IBNR/IBNER的计提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旨在揭示公司理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数据准确性的问题,从而帮助精算人员准确合理地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

一、未决赔款准备金对利润核算和产品定价的影响未决赔款的估计是否合理,对保险公司的当年承保利润有很大影响。

保险公司当年承保利润核算公式如下:当年承保利润=已赚保费-赔付支出=(当年保费收入+摊回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费用-当年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赔款支出+费用总支出+当年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是统计期末的未决赔款准备金余额与统计期初未决赔款准备金余额的差值,代表在统计期内对所有未决赔案做出的拨备;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的定义与之类似。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年年末未决赔款准备金多提就会减少当年利润,反之亦然。

由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在方法上较为确定,而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数量和金额无论在确认和精算方法的选取上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未决赔款准备金”常常被比喻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

未决赔案对产品定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纯保费法和损失率法均要计算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赔案的最终赔款(ultimateloss),包括已经赔付给保户的已决赔款和尚未赔付给保户的未决赔款。

未决赔款的高估和低估将直接导致保险产品价格的高低。

未决赔案的管理与未决赔款的估计直接影响到未决准备金提取、利润核算和产品定价的准确与否,甚至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4准备金评估

4准备金评估

保单生效日
事故发生日
保单到期日
准备金评估日
时间T
7
风险分布法:七十八法则与逆七十八法则
假设: 对于七十八法则,自承保起期开始后,风险的发生呈现 逐月等额递减的趋势。对一年期的保单,自承保起期开 始,在每月内的风险以比例12:11:10:……逐月递减。 12+11+…+1=78。 对于逆七十八法则,自承保起期开始后,风险以比例1: 2:3:……逐月等额递增。
0 1,130 1,103 1,008 965 1,028 850 567
进展年
1
2
3
4
2,003 2,715 3,206 3,563
2,199 2,937 3,592 3,904
1,957 2,566 3,021 3,320
1,868 2,520 3,117
2,145 3,142
1,678
5 3,798 4,064
2 2,715 2,937 2,566 2,520 3,142 2,266 1,501
进展年
3 3,206 3,592 3,021 3,117 3,801 2,742 1,816
4 3,563 3,904 3,320 3,429 4,181 3,016 1,998
5 3,798 4,064 3,519 3,635 4,432 3,197 2,118
1.150 1.265 1.530 2.066
1.030 1.053 4.049
18
最终赔款的预测值 (单位:千元)
事故年 0
1998 1,130 1999 1,103 2000 1,008 2001 965 2002 1,028 2003 850 2004 567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经营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对其所承保的有效保单未了责任评估后的资金准备
非寿险准备金简单说分成以下几类: 保费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赔款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Outstanding Claim Reserve+理赔费用准备金Claim Adjustment Expense Reserve) 3保费不足责任准备金
事故年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8年末的已付案均赔款额
4.9429
季比例法(1/8法) 假设保费在每个季度是均匀流入,因此可以认为保单是在每个季度中间时刻开始生效,每张保单在当季度只能赚到当季度保费的一半 公式:(2m-1)/8*第m个季度的保费收入 以一年期为例,2010年四个季度保费收入分别为100、200、300、400万,则2010年12月31号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1/8*100+3/8*200+5/8*300+7/8*400 课后题第一题 生效时点、结束时点、评估日期 未赚保费因子
预期未来发生的赔款与费用扣除相关投资收入之后的余额。
在责任准备金评估日假设所有保单退保时的退保金额。
保费不足准备金
习题4.2充足性测试的例子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
100
预期终极赔付率
(2)
77%
预期维持费用率
(3)
28.32%
预期投资收益率
(4)
1.6%
预期赔款
预期维持费用
预期投资收入
差额
假设退保时退保金额为90元,计算需要计提的保费不足准备金。
1.8940
1.3181
1.2332
1.1127

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9.12.22•【文号】财会[2009]15号•【施行日期】2009.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09〕15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保险公司:为了规范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会计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现予印发。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会计司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为了规范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等问题,现就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一、保险混合合同分拆(一)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合同,使保险人既承担保险风险又承担其他风险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进行分拆。

保险风险部分,确定为保险合同;其他风险部分,不确定为保险合同。

2.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者虽能够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如果保险风险重大,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如果保险风险不重大,不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

(二)确定为保险合同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等进行处理;不确定为保险合同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进行处理。

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一)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需要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合同,应当在合同初始确认日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7-8准备金评估

7-8准备金评估
25
已付赔款链梯法:步骤
流量三角形 进展因子 最终赔款 未决赔款准备金
26
流量三角形
累计已付赔款(单位:千元)
事故年
2019 2019 2000 2019 2019 2019 2019
0 1,130 1,103 1,008 965 1,028 850 567
进展年
1
2
3
4
2,003 2,715 3,206 3,563
22
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概念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 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狭义上是指保 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广义上还 包括:
已报案但尚未进入理赔程序的准备金
重立赔案的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在未来的发展变化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孟生旺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1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分类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
2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在准备金评估日为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
T0
A
T1Biblioteka V时间T T0 A
T1 V
保单生效日 事故发生日 保单到期日 准备金评估日
3
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对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 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 金。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为保险事故已经 发生,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2,199 2,937 3,592 3,904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精算介绍
• 精算职业组织
• 北美精算学会(SOA)、 • 英国精算学会(IOA) • 美国意外险精算学会(CAS) • 澳大利亚精算学会(IAAust) • 中国精算学会
• 职能分类的精算师头衔
首席精算师/总精算师(Chief Actuary) 资产负债管理精算师 (Investment Management Actuary) 财务精算师(Financial Actuary) 营销精算师(Marketing Actuary) 产品开发和定价精算师(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icing Actuary) 准备金精算师(Valuation Actuary)
精算定价原理
——保险定价的两大基本理论
1、概 率 论
• 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是近代保险 业赖以建立的数理基础。
• 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时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类规律 就是大数法则。
• 根据大数法则,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多,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小, 反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少,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大。
2
150
150
3
150
200
注:假设定价利率为0
0.10% 0.15% 0.20%
自然保费和平衡保费
自然保费 • 每年交付不等保费 • 与死亡率成正比 • 年老时保费负担沉重 • 修改为平衡保费
平衡保费
• 每年交付等额保费
• 年轻时交付保费大于自然 保费
• 多交的保费形成保单的不 可丧失的现金价值
来 保

SA1 p30 q31 V 3/ 2
责 任

SA q30 V 1/ 2

我国财险公司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差异性的实证分...

我国财险公司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差异性的实证分...

我国财险公司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差异性的实证分析袁智军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精算企划部【摘要】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估IBNR准备金、厘定费率、计算满期赔付率、核算财务利润等工作的准确性。

本文首先对我国各财产保险公司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如何构建行业统一的具体准则和检验评估准确性的统一标准,以促进各公司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标准一致,提高各公司其它准备金评估结果和财务报告结果的可比性。

【关键词】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差异性一、引言已发生已报案赔款准备金评估是财产保险公司IBNR准备金评估、费率厘定、满期赔付率计算、财务利润核算等工作的基础。

已发生已报案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IBNR准备金评估、费率厘定、满期赔付率的准确性及财务报告结果的真实性。

因此,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方法和准确性应引起公司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我国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第七章十四条规定:“未决赔款准备金指公司对在保单有效期内发生的未决赔款所计提的赔款准备金。

按最高不超过当期已经提出的保险赔偿或者给付金额的100%提取”。

2005年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第七条指出“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的准备金”;第十三条规定“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应当采用逐案估计法、案均赔款法以及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它方法谨慎提取”。

由此可见,1999年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和保监会在《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中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定义和要求存在很大差异,这为许多公司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结果确定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

即将在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25号—原保险合同》的第十二条也定义了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该法规的定义和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给出的定义一致,并且要求按照精算的结果确定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简介

未决赔款准备金简介

四、准备金精算知识简介
评估模型采用的方法
基于赔款三角采用的方法
损失发展法(LDM-paid) 损失发展法(LDM-paid) 损失率法 B-F法(BFM-paid) 法(BFM-paid) PPCI方法(原来没 PPCI方法(原来没 有)
损失发展法(LDM-rp) 损失发展法(LDM-rp)
基于已发生损失三角的方法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计提方法
车险:2010年 车险:2010年5月份以前商业车险已报告入帐数小于数据 库(因为省公司下发数较数据库小),6月份以后商业车 库(因为省公司下发数较数据库小),6 险已报告入帐数为数据库实际数;交强险已报告入帐数大 于数据库。2010年 于数据库。2010年2月份以前,各司部总体车险已报告入 帐数小于数据库车险数,2 帐数小于数据库车险数,2月份以后,总体车险已报告入 帐数等于数据库车险数(6 帐数等于数据库车险数(6月份除外)。已发生未报告按 各司部已报告占比分摊省公司下发未报告,6 各司部已报告占比分摊省公司下发未报告,6、7月份按各 司部一季度车险估损充足率调整数据库未决赔款,再按调 整后未决占比分摊省公司下发未报告金额。 车险估损充足率计算方法 估损充足率=(对应立案未决清单中案件的未结金额/ 估损充足率=(对应立案未决清单中案件的未结金额/立案 未决清单中的案件发展至当前的已结金额)* 未决清单中的案件发展至当前的已结金额)*100% 小于100%为不充足,大于100%为充足。 小于100%为不充足,大于100%为充足。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计提方法
月末未决赔未准备金总的入帐原则 省公司每月根据我公司数据库各险种未决毛额和 净额,综合各种因素,下发我公司各险种应入帐 未决赔款准备金总毛额和总净额,包括已报告和 未报告两部分,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下发数入帐。 各司部未决赔款准备金入帐原则 非车险: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以月末数据库清 单为准;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分别按各司部月 单为准;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分别按各司部月 末未决赔款净额和前12个月已决赔款净额(扣除 末未决赔款净额和前12个月已决赔款净额(扣除 大赔案)占全辖的比例、前12个月已赚净保费占 大赔案)占全辖的比例、前12个月已赚净保费占 全辖比例分摊省公司下发的未报告金额,因此有 些司部某个小险种虽没有已报告但却有未报告。

保险英文词汇

保险英文词汇

保险英文词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ROPERTY AND CASUALTY LIMITED未决赔款准备金 outstanding loss reserve;outstanding claims reserve保险公司为尚未结案的赔案提取的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incurred and reported claims reserve保险公司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尚未结案的赔案所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incurred but not reported(IBNR)claims reserve 保险公司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提出索赔的赔案所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未充分报告准备金 incurred but not enough reported(IBNER)claims reserve保险公司为已经立案但尚未结案的赔案在未来可能的赔付而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未立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incurred but not recorded claims reserve保险公司为已经发生保险事故但是尚未提出索赔或者已经提出索赔但是尚未立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 claim expense reserve保险公司为尚未完全结案的赔案未来可能发生的理赔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unallocated loss expense reserve;indirect claim expense reserve保险公司为尚未完全结案的赔案未来可能发生的,并且无法直接确认到每个赔案的理赔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allocated loss expense reserve; direct claim expense reserve保险公司为尚未完全结案的赔案未来可能发生的,并且可以直接确认到每个赔案的理赔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保险术语

保险术语

2.1 风险风险risk纯粹风险pure risk投机风险speculative risk财产风险property risk责任风险liability risk人身风险personal risk信用风险credit risk环境风险environmental risk职业风险occupational risk自然风险natural risk巨灾风险catastrophic risk, catastrophe 社会风险social risk政治风险political risk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税收风险tax risk法规风险legal risk , regulatory risk2.2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hazard物质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道德风险因素moral hazard心理风险因素moral hazard风险事故peril2.3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目标risk management goal风险规避risk avoidance风险自留risk retention风险预防risk prevention风险抑制risk restraint风险中和risk neutralization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风险集合risk pooling风险分散risk diversification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风险估测risk estimation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风险管理技术选择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 selection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loss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3.精算术语3.1 产品定价精算方法actuarial method精算师actuary精算假设actuarial assumption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修匀graduation演示利率illustration Internet rate费率厘定rating纯保费法pure premium method损失率法loss ratio method定价利率pricing interest rate保险费率premium rate纯费率pure premium rate费率浮动premium rate adjustment纯保费pure premium净保费net premium附加费用loading总保费Gross premium已赚保费earned premium未满期保费unearned premium特殊费率special premium rate评估净保费valuation net premium风险修正因子credit and surcharge factor财产保险产品定价损失loss损失程度loss severity案均损失average loss per claim损失频率loss frequency直接损失direct loss间接损失indirect loss人身保险产品定价生命表life table死亡表Mortality table经验生命表experience mortality table 国民生命表population mortality table 选择生命表select mortality table终极生命表ultimate mortality table 综合生命表aggregate mortality table 平均余命life expectancy疾病发生率表morbidity table发病率morbidity rate死亡率mortality rate3.2 准备金准备金reserve法定责任准备金statutory reserve评估利率valuation interest rate保险公司依法确定的用以计算责任准备金的利率通用会计准则准备金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reserve在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为了在公正、一致的基础上反映经营状况、体现盈利水平,而采用合理而谨慎的假设计算的准备金保费不足准备金premium deficiency reserve(寿险)评估未来交费期间内的纯保费与毛保费之差,若纯保费大于毛保费,则按评估基础计算其在评估日的精算现值。

保险术语

保险术语

保险术语2.1 风险风险抑制risk restraint风险risk 风险中和risk neutralization纯粹风险pure risk 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投机风险speculative risk 风险集合risk pooling财产风险property risk 风险分散risk diversification责任风险liability risk 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人身风险personal risk 风险估测risk estimation信用风险credit risk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环境风险environmental risk 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职业风险occupational risk 风险管理技术选择自然风险natural risk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 selection 巨灾风险catastrophic risk;catastrophe 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社会风险social risk loss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政治风险political risk 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税收风险tax risk法规风险legal risk ;regulatory risk 3.精算术语3.1 产品定价2.2 风险因素精算方法actuarial method风险因素hazard 精算师actuary物质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 精算假设actuarial assumption道德风险因素moral hazard 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心理风险因素morale hazard 修匀graduation风险事故peril 演示利率illustration Internet rate费率厘定rating2.3 风险管理纯保费法pure premium method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损失率法loss ratio method风险管理目标risk management goal 定价利率pricing interest rate风险规避risk avoidance 保险费率premium rate风险自留risk retention 纯费率pure premium rate风险预防risk prevention 费率浮动premium rate adjustme保险术语纯保费pure premium 净保费net premium 附加费用loading 总保费Gross premium 已赚保费earned premium 未满期保费unearned premium 特殊费率special premium rate 评估净保费valuation net premium 风险修正因子credit and surcharge factor 财产保险产品定价损失loss 损失程度loss severity 案均损失average loss per claim 损失频率loss frequency 直接损失direct loss 间接损失indirect loss 人身保险产品定价生命表life table 死亡表Mortality table 经验生命表experience mortality table 国民生命表population mortality table 选择生命表select mortality table 终极生命表ultimate mortality table 综合生命表aggregate mortality table 平均余命life expectancy 疾病发生率表morbidity table 发病率morbidity rate 死亡率mortality rate3.2 准备金准备金reserve法定责任准备金statutory reserve评估利率valuation interest rate 保险公司依法确定的用以计算责任准备金的利率通用会计准则准备金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reserve 在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为了在公正、一致的基础上反映经营状况、体现盈利水平,而采用合理而谨慎的假设计算的准备金保费不足准备金premium deficiency reserve(寿险)评估未来交费期间内的纯保费与毛保费之差,若纯保费大于毛保费,则按评估基础计算其在评估日的精算现值。

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编辑目录1概念2分类3提取要求4提取金额5预估方法逐案估计法保费比例法平均法赔付率法链梯法平均赔付额法1概念所谓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在会计年度决算以前发生保险责任而未赔偿或未给付保险金,在当年收入的保险费中提取的资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也称作赔款准备金。

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目的在于保证保险公司承担将来的赔偿责任或给付责任,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及其受益人的权益。

未决赔款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

未决赔款准备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未决赔款一般是以保险金形式支付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是确定的,因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时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其支付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二是未决赔款准备金一般全部转化为保险金。

三是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提取方法比较单一,即按照已经提出的保险赔偿或者给付金额,以及已经发生保险事故但尚未提出的保险赔偿或者给付金额,从当年的自留保险费中足额或者基本足额提取。

2分类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保险公司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尚未结案的赔案所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保险公司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提出索赔的赔案所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未立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保险公司为已经发生保险事故但是尚未提出索赔或者已经提出索赔但是尚未立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3提取要求需要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情形有两种:已经提出保险赔偿或者给付请求也就是说,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或者其受益人已经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保险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提出来索赔。

对于索赔要求,保险公司往往要经过核查手续,如勘定该损失是否在保险责任内、审核损失金额是多少等等。

在处理理赔之前,可以先从保险费中扣除一部分资金,转入未决赔款准备金中。

已经发生保险事故但尚未提出保险赔偿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已知保险事故发生,但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因种种原因未提出赔付要求,且在索赔时效内对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公司有义务支付,因而保险公司需提留资金准备。

赔付率指标

赔付率指标

1、满期赔付率= (已决赔款+ 未决赔款)/满期保费。

满期赔付率是计算保险行业某一经营主体当年盈亏情况的业务参考指标之一,其实际数值适合进行业务达成、市场细分及盈亏风险点分析,但并不代表保险经营主体真实的经营结果。

(反应保险经营主体真实经营结果的指标是综合赔付率)一般定义:保单年度满期赔付率=承保年度生效保单项下的已决赔款及未决赔款之和/承保年度保单的满期保费×100%所谓满期保费,是指已经实际发生的保费,比如现在是3月8日,那么如果保险期限为今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那么现在实际发生的保费就应该是今年的整体保费*68/366。

这个数据可以用以衡量当年所做的业务品质的好坏。

但是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因为历年保单延续到今年所造成的赔付率的波动。

2、历年制赔付率= (已决赔款+ 期末未决赔款- 期初未决赔款)/(当期保费- 期末未到期保费+ 期初未到期保费)历年制赔付率是指统计区间内实际的已决赔款及未决赔款之和与对应的满期保费之比,反映即时赔偿能力及经营业绩状况。

历年制赔付率考虑的是业务的长期品质和影响。

一般保险公司拿历年制赔付率作为衡量一个业务或者一个销售部门业务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从“保险主体经营的自然年度趋势”的角度上说,它比满期赔付率更有参考价值。

但是,它的缺点是,没有办法测量今年业务的好坏。

因为,历年制赔付率会受去年甚至更早些业务的品质影响,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工程险上。

因为工程险长期业务比较多。

对于长期经营的保险公司来说,历年制赔付率会更有意义。

3、综合赔付率综合赔付率是保险公司真正考核利润的指标。

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就是综合赔付率加上综合费用率。

综合赔付率和前2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分母是净已赚保费,而不是当期或者满期保费。

这也就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某业务机构今年1月的满期赔付率和历年制赔付率都非常低,但是综合赔付率却非常高。

原因就在于这里,因为该业务机构的再保分出高达75%-80%,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净自留保费就变得非常小,虽然赔款相应地也会减小,因为再保会摊回。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0.15•【文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1年第11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1年第11号《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已于2021年5月20日经银保监会2021年第5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主席郭树清2021年10月15日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夯实偿付能力计量基础,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寿险业务,是指除人寿保险业务以外的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上述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包括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

第四条保险公司应建立并完善准备金管理的内控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保险公司评估各项准备金,应按照银保监会的规定,遵循非寿险精算的原理和方法,保持客观、谨慎,并充足、合理地提取和结转各项准备金。

第五条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进行监管。

第二章准备金的种类及评估方法第六条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未决赔款准备金。

第七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在准备金评估日为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未赚保费准备金及保费不足准备金。

第八条未赚保费准备金是指以未满期部分保费收入为基础所计提的准备金,并应减除与获取保费收入相关联的保单获取成本的未到期部分。

第九条对未赚保费准备金,应当采用以下方法确定:(一)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二)风险分布法;(三)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方法。

自-财产保险公司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检查方法

自-财产保险公司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检查方法

财产保险公司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检查方法薛春芳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摘要】从2005年开始,我国各财产保险公司试行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和与之配套使用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而保监会则将对各公司计提责任准备金是否充足的情况进行检查。

本文针对各地方保监局配合检查公司分支机构关于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计提情况的实际需要,尝试构建一个不需依赖复杂的精算技术、仅仅依据分支机构数据就可以操作,为各地保监局检查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充足性提供一个参考方案。

【关键词】非寿险准备金监管一、背景2004年12月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监会令[2004]13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与《管理办法》配套使用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保监发[2005]10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于2005年2月颁布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一般将保险业务划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而国际上一般将保险业务划分为寿险(life insurance)和非寿险(non-life insurance或general insurance或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我国一般将经营非寿险业务的公司称为“财产保险公司”,而国际上则一般称为“非寿险公司”。

《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中使用了“非寿险”的概念,而没有使用“财产保险”。

根据《管理办法》,非寿险业务是指除人寿保险业务以外的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根据中国保监会颁布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财产保险公司对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计提,需要采用相应的精算方法。

而中国保监会相关部门将对各财产保险公司的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提取是否充足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

《未决赔款管理规定》

《未决赔款管理规定》

《未决赔款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未决赔案的管理,准确掌握理赔数据,提高赔案估损的准确性,确保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准确计提,真实反映公司的负债和经营成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制定的依据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决赔案管理规定》(xx年修订版)以及理赔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章未决赔案管理的相关定义第三条未决赔案是指报案后尚未进行结案、注销或拒赔处理的赔案,包含报案未立案和立案未结案两部分,目前业务上只对立案未结案的未决赔案进行统计。

结案以核赔通过为前提标志。

未决赔案是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以下简称业务系统)中的未决赔案和省间通赔系统中的未决赔案两部分之和。

第四条未决赔款是指未决赔案将来可能发生的赔款支出,包含报案未立案未决赔款和立案未结案未决赔款两部分。

目前业务上只对立案未结案案件的未决赔款进行统计,报案未立案未决赔款由精算部门通过精算方法计算。

未决赔款是业务系统中的未决赔款和省间通赔系统中的未决赔款1两部分之和。

当只有一张赔款计算书时,若赔案还未理算完毕,此时按照估损金额(含直接理赔费用)确定未决赔款;若赔案理算完毕但还未核赔通过,按照理算金额(含直接理赔费用)确定未决赔款。

当存在多张计算书时,若部分计算书核赔通过,部分计算书正在缮制,此时未决赔款指估损金额(含直接理赔费用)减去所有已经核赔通过的计算书的理算金额(含直接理赔费用)后的结果,其数额不能为负数,否则需先行调整估损金额。

第五条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为尚未结案的赔案提取的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理赔费用准备金以及公司规定的其他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为已立案未结案的未决赔案提取的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为已发生未报案案件和已报案未立案案件提取的准备金,理赔费用准备金是为理赔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理赔费用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以及与其对应的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以业务系统和省间通赔系统中的未决赔款为依据进行评估;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和其他准备金均按照精算方法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