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长课文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论文之长课文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建始县实验小学陈玉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读能力尤为重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上升,长课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长课文由于篇幅长,教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短短的40分钟内,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需要我们反复斟酌、思考。

细细研读每篇长课文,虽然篇幅长,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从这些特点上找到教学的突破口,这个教学上的突破口,就是切入点,是那种牵一发可动全身的“点”。找准了切入点,就能“以点带面”,拨通全文。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的目的。

【策略一】从文题入手,做到长课短教

有些长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精髓和重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能引出文章的关键词句。教师从这个“切入点”入手,找准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就能找到长课文教学的突破口,达到长课短教的目的。

【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师: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小朋友童年就听到了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师:这两种评价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生:这两种评价截然相反。

师: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的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

生:因为“精彩极了”是妈妈评价我的话,“糟糕透了”是爸爸评价我的话。

师:听了母亲的评价,我的表现怎样?听了父亲的评价,我有什么反应?请你

从课文中找出重点词句,谈谈读后的感受。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听了母亲的评价,我感到很得意。可为什么“腼腆”呢?

师:问题提得真好!母亲是怎样评价我的呢?她的动作、神态怎样?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诗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从这句话中的“嚷”字我体会到母亲的评价有点夸张,让得意中的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所以说是“腼腆”。

生:听了父亲的评价,“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感到既意外又难过。

生:“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父亲怎么会对我如此严厉?我难过极了,一时接受不了父亲对我的态度。

师:理解得真好。父母的评价尽管截然相反,但都是对巴迪的爱,为什么?让我们细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同学说一说。

【反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篇幅较长,理解作者巴迪成人后最终明白了父母那两种极端的断言,来自于两种不同形式的爱是文章的重点。为了揭示这个重点,我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了由课题入手,把父母对他的评价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找巴迪听了父母的评价后反应的重点词句,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由“父母的评价尽管截然相反,但都是对巴迪的爱,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再次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研读课文,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孩子们自主感悟、理解课文创造了空间。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埋下伏笔,使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提升了课堂的实效。

【策略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做到长文短教

有些长课文中的中心句是文章的点晴之笔。这种句子在课文中常能起到提纲挈领,统领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它与全文各个部分都有内在联系,如果能将这样的中心

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与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直达教学目标。

【案例】《中彩那天》教学片断

师: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帮爸爸或者妈妈买彩票的经历吗?当他们中彩后,心情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师:是不是所有中彩的人都会惊喜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课文哪些段落具体写到了中彩那天发生的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在书中作上记号。

生:课文的3—8自然段写了中彩那天发生的事。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课文的3—8自然段。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写出自己的问题。

师:你们都提了些什么问题?先在小组中讨论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生: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

生:我知道!因为中彩的那张彩票不是父亲的,是库伯的。

师:父亲不高兴还因为什么?

生:父亲之所以不高兴,还因为他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道德难题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

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学生齐读)

师: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和小组的同学说说。

【反思】《中彩那天》课文叙述平实,通过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来衬托父亲开阔的心胸,用母亲的话来表现父亲的人品,没有过多的对话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却需要学生通过这些话语体会人物的内心,理解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诚信比财富更宝贵。课文篇幅较长,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这节课,我觉得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在短时间内将课文理解透彻,可从文章的中心句:“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入手。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于是,依据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抓住生成点,巧设疑阵,引导学生通过质疑,直达课文重点,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为下一步体会父亲的美好品质做了辅垫。看来要达到长课短教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关键还在于课前的预设,课前的功夫往往决定了课中的效果。带着自己的思考和童心走进课堂,持着一份挚爱和坚定钻研教材,总能找出教学的突破口,这样的收获将是双翼丰厚的。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成长了自己,更得益于学生。

【策略三】从文章的线索入手,做到长文短教

有些长课文包含着几条线索,教学时引导学生拎出文章的主线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课文各部分进行有机串连,以主线带动枝干部分进行学习,就会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收放自如,继而达到简化头绪,强化整体功能的目的。

【案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请同学们说说,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生:鲁迅先生逝世后,许多人都来吊唁,他深受大家的爱戴。

师:课文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交流。

(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仔细品味,将最能表现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的关键词、关键句画出来细细揣摩,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