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运河创科举教案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2、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1、大运河的开凿2、科举制的创立教学难点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新课教学】: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386年,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圭建立魏国,历史上叫做北魏。
北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国力逐渐衰弱,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
有演变为北齐和北周。
最后北周灭北齐,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灭陈,统一南北(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此后的160多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健康。
总成为南朝。
)(1)、隋灭陈:588年,隋文帝命儿子杨广率兵50万,分数路大举攻陈。
589年正月,很快攻下健康。
接着,随军有灭了其他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2)、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为其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运河 创科举》教案新部编本5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1、大运河的开凿2、科举制的创立难点: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自主学习】一、隋朝统一南北1、建立: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年号开皇。
2、统一:年,隋文帝杨坚灭掉,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二、开凿大运河:1、开凿:年下令开凿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三点、四段、五河:三个点:中心是,北到,南达;分为四段:自北向南依次为、、和四段;沟通了五大水系:即、、、、。
3、根本目的: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4、历史作用:促进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国家统一。
三、创立科举制1、创立:(1)、隋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的先河。
[来源:学*科*网] (2)、隋帝创设进士科,正式形成。
2、作用:(1)、打破限制,为一般提供参政机会;(2)、有利于朝廷和人才;(3)、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4)、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达标检测】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A、消灭南方的陈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C、促进南北交通D、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起到的最大作用是()A、巩固隋朝统治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沟通五大水系D、促进南方交通3、隋朝末年,家住余抗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A、乘船B、乘汽车C、坐火车D、坐轿子4、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隋文帝开明经科B、隋文帝开秀才科C、隋炀帝开进士科D、隋炀帝开明经科5、隋朝和秦朝相比的相同点有()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B、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C、隋朝时开始创立D、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E、经历了两代君主【课后反思】。
七历史下教案
教 材 教材着重分析了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 分 析 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 情 学生对古代民族关系的概念理解要求老师指导,也可通过学生回忆引出唐朝 分 析 的民族关系。
知识目标: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教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学 目 能力目标: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 标 证的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唐太宗开明的民族,受到北方各民族的拥护,被称为“天 可汗” 。 重 点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难 点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通过对上两节的学习,学生已对唐朝历史有所初步的了解,进一步学习本课 内容更容易理解。
1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影响。
教 学 目 标
2 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4.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课内容。通过对比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教育现状 的兴盛的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 5、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是人类社会进步 的组成部分; 6、 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人才选拔制度的 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教 分 课 时 1 第 一 课 时 环节与 教师活动 时间 一.复 习 提 问: 5 分钟 二.导 入 5 分钟
学
流 学生活动
程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 ○ 反思 △巩固旧知
学生评价“贞观之治” 师点名提问 形成的原因。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
开运河创科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及其意义;隋朝大运河;隋朝科举制集体智慧个人设计教学反思一、创设情境情境一: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源自于我国古代哪种选拔人才制度?此制度创立于何时?情境二:展示现今京杭大运河的视频图片资料,引入隋朝大运河。
二、自主学习1.问题导学2.自主练习①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②隋朝大运河:人物:三点:以为中心,南到,北达;四段:、、、;流:、、、、;作用:。
讨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学生可从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宿迁的乡土文化等方面谈谈。
可由宿迁的大运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让学生自学,讨论这节课利用图片辅助教学,通过大运河和隋炀帝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通过自学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不足之处:在时间安排上欠妥,而且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③隋朝科举制:创立:在位时,开科举制的先河;正式形成:创设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影响:三、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自主练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拓展延伸1.学生质疑:2.教师质疑:①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诗人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结合你所了解的京杭大运河,请说一说大运河在今天所起的作用。
可适补充一些科举的知识,如状元等。
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要从多角度回答。
作业布置以大运河为主题做一期历史手抄报备课评价:年级主任(签名):。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教学案 岳麓版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1.( )年,( )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开国帝王是( )帝。
(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 ),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2.隋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对( )和促进( ),( )年,( )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通( ),南达( ),全长( )多千米。
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
3.隋文帝通过( )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
( )又创设( ),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打破了( )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 )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 )集中到了( ),为统治者( )拓宽了道路。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二)合作探究1.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2.隋运河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三)展示交流(四)课堂小结1.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2.隋运河的流经区域和意义。
3.科举制的产生与意义。
(五)达标训练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①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②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③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④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4.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5.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 B.广通渠C.江南河 D.灵渠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7.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①隋朝官仓储粮多②造船技术水平高③洛阳商业盛极一时④开凿大运河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8.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开运河创科举教案
课题开运河创科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制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的创立教学难点: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通一、引入新课:教师先回顾上学期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线索后,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方案【看了书,填一填】(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阅读教材第1~4页,在课本上标出下列知识点1、581 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大运河的开凿605 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 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4、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伟大的工程之一。
5、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三、课堂导学方案1、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答案:客观条件,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
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统一提供了条件。
主观条件: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使隋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其统治已江河日下。
2、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开放式思考题,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到今天。
不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动用了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沿运河六次巡游江都,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教学案 岳麓版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1.( )年,( )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开国帝王是( )帝。
(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 ),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2.隋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对( )和促进( ),( )年,( )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通( ),南达( ),全长( )多千米。
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
3.隋文帝通过( )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
( )又创设( ),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打破了( )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 )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 )集中到了( ),为统治者( )拓宽了道路。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二)合作探究1.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2.隋运河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三)展示交流(四)课堂小结1.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2.隋运河的流经区域和意义。
3.科举制的产生与意义。
(五)达标训练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①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②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③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④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4.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5.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 B.广通渠C.江南河 D.灵渠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7.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①隋朝官仓储粮多②造船技术水平高③洛阳商业盛极一时④开凿大运河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8.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 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科举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隋朝的建立、统一及其意义;隋朝大运河;隋朝科举制
流:、、、、;
作用:。
讨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学生可从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宿迁的乡土文化等方面谈谈。
可由宿迁的大运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让学生自学,讨论
这节课利用图片辅助教学,通过大运河和隋炀帝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通过自学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不足之处:在时间安排上欠妥,而且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
③隋朝科举制:创立:在位时,开科举制的先河;正式形成:创设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影响:
三、合作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自主练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质疑:
2.教师质疑:
①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诗人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结合你所了解的京杭大运河,请说一说大运河在今天所起的作用。
可适补充一些科举的知识,如状元等。
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要从多角度回答。
作业布置
以大运河为主题做一期历史手抄报
备课评价: 年级主任(签名):
集体智慧
《开运河 创科举》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一、课标内容A、1、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B、导学目标知识点:1、隋朝,建立于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
2、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3、隋统一的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4、605年,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北京),南达余杭(杭州)。
5、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6、隋文帝开创科举制,隋炀帝时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7、科举制打破了门第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荣”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和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通过识读“隋疆域图”“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大运河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学生辩证地、全面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课文导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案
执行时间:2016年2月22日
总第1个教案
课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补充资料: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二: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意义”做准备。
学情分析
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
1、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史实。
2、教师可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讲述
2.大运河开凿的意义
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朝创立科举制
没有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相关知识,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教师不必细致介绍这两个制度,但可以点明: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的范围。选拔官吏的实权,也就转移到朝廷手中。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老师用)教学案 岳麓版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班级: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教学设想从本课题目上审视“开运河、创科举”,实际是讲述隋朝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把握。
在第2课中还会谈到唐朝的科举制度,加上隋朝历史较短,学:生学完第2课后极容易混淆,把科举制度的创立时间误看作成唐朝。
基于此点,可以将开运河、创科举的内容放到对隋炀帝的评价中进行二次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1.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2..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解答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结合课文中问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问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3.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大运河的开凿。
2.科举制的创立。
难点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开运河创科举教案
开运河创科举教案第一章:大运河的开通教学目标:1. 了解大运河的历史背景和开通的必要性。
2. 掌握大运河的线路和重要港口。
3. 认识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学内容:1. 大运河的历史背景2. 大运河的开通过程3. 大运河的线路和重要港口4. 大运河对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大运河的线路和重要港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运河对古代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作用。
3.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感受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第二章: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目标:1. 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创立原因。
2. 掌握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选拔过程。
3. 认识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2. 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3. 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选拔过程4. 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和文献,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创立原因。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3. 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科举考试,体验科举制度的选拔过程。
第三章:大运河与科举制度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大运河与科举制度之间的联系。
2. 掌握大运河对科举制度的影响。
3. 认识科举制度对大运河的促进作用。
教学内容:1. 大运河与科举制度的关系2. 大运河对科举制度的影响3. 科举制度对大运河的促进作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和文献,了解大运河与科举制度的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运河对科举制度的影响。
3.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科举制度对大运河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古代运河文化的繁荣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运河文化的特点和表现。
2. 掌握古代运河文化的重要遗产。
3. 认识古代运河文化对我国文化传承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古代运河文化的特点和表现2. 古代运河文化的重要遗产3. 古代运河文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和文献,了解古代运河文化的特点和表现。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教案 岳麓版
个人设计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
情境一: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源自于我国古代 哪种选拔人才制度?此制度创立于何时?
情境二:展示现今京杭大运河的视频图片资料, 引入隋朝大运河。
二、自主学习
1.问题导学
2.自主练习
①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 ;
② 隋朝大运河:人物:
三点:以为中心,南到,北达;
四段:、、、;
③隋朝 科举制:创立:在位时,开科举制的先河;正式形成:创设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影响:
三、合作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自主练习 中的疑难问题。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质疑:
2.教师质疑:
①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尽 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诗人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流:、、 、、 ;
作用: 。
讨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学生可从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宿迁的乡土文化等方面谈谈。
可由宿迁的大运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让学生自学,讨论
这节课利用图片辅助教学,通过大运河和隋炀帝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通过自学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不足之处:在时间安排上欠妥,而且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 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情感态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开运河创科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制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难点: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通
一、引入新课:
教师先回顾上学期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线索后,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方案
【看了书,填一填】(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阅读教材第1~4页,在课本上标出下列知识点
1、581 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大运河的开凿
605 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 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4、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伟大的工程之一。
5、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三、课堂导学方案
1、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
答案:客观条件,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
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统一提供了条件。
主观条件: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使隋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其统治已江河日下。
2、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开放式思考题,言之有理即可
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到今天。
不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动用了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沿运河六次巡游江都,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答案: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都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例如: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都有一项举世瞩目的巨大工程,如秦朝的长城,隋朝的大运河;都因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亡;政权都是二世短命而亡。
4、自己动手: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对照《中国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哪些省?
答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市
四、反馈提升
【基础练习】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81年,杨坚(隋文帝)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C )
A、京师
B、大都
C、长安
D、东京
2、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长期的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B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907年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 )
A、消灭南方的陈
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促进南北交通
D、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和皇帝分别是( D )
A、589年隋文帝
B、618年隋文帝
C、581年隋炀帝
D、605年隋炀帝
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B )
A、长安
B、洛阳
C、江都
D、余杭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地点分别是(A )
A、涿郡余杭
B、长安洛阳
C、山阳江都
D、余杭涿郡
7、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B)
A、巩固隋朝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沟通五大水系
D、促进南方交通
8、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文中的“此河”是指( D )
A、黄河
B、淮河
C、海河
D、大运河
9、隋朝末年,家住余抗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
A、乘船
B、乘汽车
C、坐火车
D、坐轿子
10、某游客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直达洛阳。
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B )
A、东汉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1、下列对隋朝大运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B、对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C、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D、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湘江五大水系
12、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之先河。
他是( A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3、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 )
A、隋文帝开明经科
B、隋文帝开秀才科
C、隋炀帝开进士科
D、隋炀帝开明经科
14、隋朝创立科举制的最大特点是( D )
A、打破了门第的限制
B、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C、选拔官吏的权力及地方集中到了中央
D、用考试的办法选官
【拓展提升】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如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的“此河”是指什么河?请你说说有关它开凿的相关信息。
答:大运河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
(2)胡曾《汴水》诗中的观点是什么?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的观点又是什么?你认为谁的看法更全面?
答:胡曾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皮日休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其巡游江都的腐化。
隋朝的灭亡主要是隋朝实行暴政,并不完全是由于大运河的开凿。
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因此,从这一方面看,皮日休的观点相对更全面些。
2、阅读下列材料:
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当即写下《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请回答
(1)隋朝时期的科举制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答: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2)在隋朝之前选拔人才的依据是什么?
答:主要看出生门第的高低
(3)你认为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封建统治者笼络人才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对社会发展起来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从现在的人才观、教育观来看,你认为科举制有哪些弊端?
答:禁锢和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
3、阅读下列材料: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习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
请回答:
(1)孙中山这里所说的“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中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
答:科举制
(2)你如何评价这一考试制度?结合现在大家所知道的中、高考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积极作用: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禁锢和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
(3)试想,如果没有考试的话,你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选拔人才?
开放式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