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信任家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孩子信任家长
一、问题篇
我看见在坐的各位朋友,大都是爸爸妈妈,也有爷爷奶奶。
不知道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却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呢?我的儿子今年10岁,我曾经拿了一份小学生问题调查表,其中有一道题是让孩子说出:你对家长和老师想说的话和建议。
我把孩子叫过来,原以为他会很痛快的说出来,没想到,孩子却说:“反正你又做不到,说了也白说,我还是不说了”。
我奇怪的问:“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到?”孩子说:“我还不知道你?”说完就走了。
从他的语气里,我听出来了,孩子根本就不相信我会理解他,采纳他的建议。
我很失望,也很伤心!我为什么会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是我不够关爱他吗?是我照顾他不够细致吗?正巧没过了几天,孩子在看CCTV少儿节目,主持人月亮姐姐让孩子门大胆的说出:你对家长最不满意的10件事情,孩子们提的第一条就是:家长言而无信,而且家长对孩子也不信任。
儿子在跟前拍着我说:“你就是这样的人。
”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我觉得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了。
所以才引发了我今天想讲的内容。
二、问题的成因篇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家长遭受信任的危机呢?我在这抛砖引玉的归纳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不懂得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的变化特点,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压制,束缚孩子,这就与孩子的意愿产生了矛盾冲突。
(二)家长不尊重孩子,没有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使孩子觉得自己跟家长间产生了代沟。
(三)家长忽视了对孩子守信就是对自身诚信度的提升。
(四)当家长由于某些自身原因不能信守承诺,却不对孩子道歉,而是用某些借口继续欺骗孩子,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说谎的坏榜样。
(五)家长在物质上的给予十分慷慨,精神、时间上的付出却相当吝啬,例如爱与诚信。
(六)家长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总会以一种审查或者疑问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所做的事情,长期的缺乏沟通便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任的感觉。
就其实质来讲,是孩子心里图式渐渐失去对父母形象的顺应。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导致我们做家长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在这里我想让大家配合一下,如果我说的以下几条哪位家长有的话,请大胆的打11,我想知道自己总结的对不对?
1、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本,偷翻孩子的书包,抽屉等。
还自以为孩子没发现。
2、孩子提前完成了你布置的习题,但你看时间还没有到,又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习题?随意的改变跟孩子的约定。
3、答应陪孩子逛街,买他们需要的东西,可没兑现,却认为是小事。
跟本不去道歉。
4、答应按时叫孩子起床,可自以为爱孩子,就延误叫孩子时间,撒谎说看错了。
5、当孩子要求家长节假日陪自己去公园时,家长推说自己工作忙,太累了(其实闲着在家看电视),给孩子钱,让孩子自己去。
6、当家长有事在外的时候,总是打电话质问孩子:你是不是没写完作业呀?是不是又在玩电脑呀?还是在看电视啊?怎么这么不自觉!这个时候,孩子的申辩,显的那么苍白。
好,谢谢大家的配合!看来,我们很多家长有同感。
如果在座家长朋友,您有2条以上毛病的,请您要注意了,这些错误越多,你在孩子面前的信任度就越低啊。
其实正是这样
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起来的,家长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就会慢慢降低,孩子也就不喜欢听家长的话了。
不信任家长了,沟通的欲望自然减少,这就造成家长孩子互不信任。
据记者调查,79%的孩子不选父母作为倾诉对象。
21%的孩子日记曾被家长偷看。
5 5%的孩子期望能和父母顺利交心。
45%的孩子表示曾被父母逼迫做过不喜欢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事越来越多,如何“处置”心事?成了亲子之间点击最高的话题。
记者发现亲子交流的败笔随处可见,最亲的父母却是最难听到孩子真心话的人。
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学生说,“日记偷窥是最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一旦发生,心里就会留下阴影。
被偷看日记的孩子们会用逆反心态来捍卫自己的隐私,最后伤害自己。
因此记者奉劝家长千万不要踏进雷区。
第二个选择率比较高的原因是:父母的唠叨和堵话行为,这两点几乎让孩子们失去了倾诉的信心和兴趣。
有位同学说:“爸爸妈妈只会讲学习,其他都不讲,而且太唠叨。
”而有个同学说:“我时常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被父母用“你懂什么!”粗暴打断,顿时失去兴趣。
他们说的总是比我多,而且他们总是说自己才是对的,那我还说什么?”
还有的学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是因为:家长的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孩子说的很多事情家长都不明白,不了解,所以孩子干脆不说。
显然,父母惯常使用的“轰炸”式的交流方式,孩子们已经十分反感。
不尊重孩子话语权的家长只能将孩子推得更远。
诚然,身为家长,虽然在很多方面可以教育孩子,但千万不要忘记,要跟着孩子的步伐成长,不能让自己在知识层面上掉队,否则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听到这,我想家长朋友们该明白问题在哪了吧?
三、解决问题篇[!--empirenews.page--]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信任呢?我的总结是:
一、家长言行要一致,要给孩子树立守信的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
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典范。
曾子的妻子要出门,孩子非要跟去不可,曾子妻就哄孩子说:“如果你留在家里的话,回来就杀小猪给你吃。
”曾子知道后,果真把小猪杀了,很严肃地对妻子说: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守信,说到做到,这样父母的话孩子才会信任。
二、家长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
周弘老师有一句名言:“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生命而自豪!”我们只要有周弘老师一半的爱和耐心,就一定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童欣,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中曾以负责著名。
他小时在学校犯错后,妈妈甚至没有一句责备。
而是看着儿子惊恐的眼睛,语气温和地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
你过去是一个好孩子,以后还会是一个好孩子”童欣感慨的说:“那个晚上,妈妈给了我最好的礼物。
让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
三、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信任他的。
这里有一则真实的故事:
一所小学里,老师每次提问,一个学生总是举起他的左手,可是当老师真正让他回答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
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会还举手?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下课时叫他傻瓜”。
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
这个约定,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渐渐地,这个孩子越来越多地举起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
这个原本极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变差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可见信任会让一个人产生多么大的自信和动力啊!正是由于信任,挽救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四、尊重孩子。
对孩子既要有严格的要求,又能理解、尊重、信任孩子。
(1)平时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外,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要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事都不懂,任何事情都是由家长决定及包办代替。
(2)家长遇事要与孩子多商量、多沟通,真正让孩子感觉他(或她)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3)
学习上也要尊重孩子,不要将自己的爱好、愿望强加给孩子。
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尊重和理解,反过来也会尊敬、爱戴父母的。
家长只有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才能够真正的领会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才不会用成人的思维定势去误解孩子。
五、心灵的成长需要人格上的尊严。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乞丐跪在地铁通道边,摆着铅笔摊乞讨。
来了一个商人,丢下一美金,匆匆离去。
一会儿,这位商人又跑回来,认真地对乞丐说:“咱们都是商人,都是卖东西的,我刚才付给了你一元钱,没拿东西,现在我要拿走。
”说着,蹲下来,挑了几支铅笔走了。
商人的话,让乞丐大为震惊。
他第一次听到有人称他“商人”,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他“卖东西”,他一下子找到了做人的尊严。
他迅速站立起来,掸掸身上的土,开始认真经营起他的铅笔摊。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人。
一次,他衣冠楚楚去参加一个商界聚会,在那里,他见到了那位商人。
他毕恭毕敬地走过去,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先生!是你让我找回了尊严!”
尊严有如此大的力量,它能让乞丐变成商人,也能使人变成失去灵魂的乞丐。
给孩子以尊严,是亲子之间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的开始,那就让我们就从小事做起,从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做起,护育孩子的尊严吧!
六、做孩子的朋友。
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在与中国大学生分享的教子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问我的孩子:“你最喜欢你父亲的什么地方?”她们会说:“风趣甚至疯狂、没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让我许多话都愿意和他说”。
从这句话里让我们体会到孩子们心中喜欢的家长是什么样。
在家长的面前,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
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
建议大家试试这样做:
(1)和孩子谈理想、学习动力、玩耍、事业心、为人处事、爱情、交友、处理家庭问题等,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说八道。
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
(2)对孩子说心里话,不要把话闷在肚子里,也希望他也这么做。
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3)让孩子知道他对你有多重要,告诉他你多么爱他,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但是对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
(4)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
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电脑游戏,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等。
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你更多的话题,另一方面告诉孩子你“在乎”他。
而且还可以让你觉得年轻些!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5)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
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他一天经历的事。
如果他告诉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
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
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时,先对他保证不要生他的气。
创造彼此信任沟通的渠道。
(6)跟孩子多些幽默。
幽默,可以化解亲子之间的隔阂,拉近心灵的距离;幽默,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
风趣幽默的教育触动的是孩子活泼的天性。
比如,今年正月,侄女悠悠来了,正哭闹,我看见她的小脸上有两个冻疮疤痕,说:“悠悠好漂亮,悠悠不哭,再哭,你的漂亮的脸蛋就成了个烤糊的糍粑。
”悠悠一下子破涕为笑。
所以说,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
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笑声。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
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学习篇
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容易走神;课前预习充分,自我感觉全懂了,容易分心。
对前者,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学会带着问题去听课,注意力就容易集中。
对后者,不妨认真听听老师讲课,检验是真的全都懂了,还是只懂了个大概。
此外,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时往往强调难懂、易出错的地方,或用顺口溜等概括知识。
课堂上教师几分钟的点拨,往往胜过学生课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摸索,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做到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我是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心理篇
学习时心里烦躁容易分心,越紧张越不易集中注意力。
此时先别忙着学习,停下来慢慢自我放松。
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闭眼,自然呼吸,然后做3到5次深呼吸,同时配合握拳、咬牙、绷紧全身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默念“我的脚越来越沉重了”,体验从脚到全身的沉重感。
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随时进入放松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学习中。
此外,学生平时可制作自我肯定清单。
用“我上课的时候能迅速集中注意力!”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语言,写出自己在不同场合集中注意力的表现。
并在每天起床后、临睡前用肯定有力地语气大声朗读,进行自我暗示;也可以把声音录下来,经常聆听。
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环境篇
有学生抱怨,上课时老喜欢转笔、做作业时总会不自觉地动来动去,不知不觉就走神。
学生要学会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整理好书桌再看书,把零食、耳塞等容易引起分心的东西放到视野之外,或者选择干扰少的场合看书。
此外,也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有干扰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努力就能做到“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
合理休息保持充沛精力——生活篇
有些学生为了多学习,中午、课间都不休息,晚上还要开夜车,结果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
其实只有身体好,学习时精力才会充沛。
学生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不熬夜。
每周保持锻炼身体10-12小时。
此外,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
注意学生膳食合理搭配,特别是注意早餐营养,多吃鸡蛋、牛奶和水果,培养学生不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本主题由 yj0588 于 4 天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