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的论辩艺术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的论辩艺术
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到自己的观点:施仁政,保民而 王。
比喻妙用
• 用“百钧 ,一羽;秋毫,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 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 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指出前者绝难做到, 后者举手之劳。
• 用“天下可运于掌” ,具体形象说明“王天下”是易事。 • 用“缘木求鱼”的比喻,今天习用的成语,形象说明齐宣王以区区之齐
• 三折:齐宣王没乐意地表示要实行“仁政”,倒是对心中 “大欲”念念不忘。
孟子首先用“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快於心 与?”来反问,让齐宣王知道这样做不能“王”;接着 便嬖” 等小事 来衬托“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而抚四夷也” ; 然后下了一个结论: “ 缘木求鱼” , 彻底打消了齐 宣王武力称霸的想法。
秋毫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指出前者绝难做到后者举手之劳
齐桓晋文之事
保民而王
中心
思路 •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艺术特色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孟子的论辩艺术
1、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控制谈话 的过程。
• 用“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 下之欲诉其君者”四方面全方位展示“发政施仁” 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 显示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一幅“保民而王”的美 丽远景。
• 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形象写出小农生产丰衣 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和情绪上的感染力。
2、把握住了齐宣王的心理,掌握 了其语言中的潜在含义。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三一文库()〔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文章,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
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
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
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孟子的答语既表明第1页共4页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
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
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到这里,文章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
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作文
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
比喻本文是孟子向齐宣王宣扬自己的王道理论,是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始,齐宣王向他打听齐桓、晋文之事,实际上就是想得到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话题引到王道上来,鲜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观点然后就围绕着这个论点,引类譬喻,例举事实,最后得出结论:只有行仁政,才能服天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缘木而求鱼同时,孟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就是使人民有恒产,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安居乐业要使百姓不饥不寒这表明孟子讲的仁政有着经国利民的实在内容在艺术特点上,善于辩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孟子》的辩论娴熟地运用了逻辑推理(如类比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之中,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善于运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是孟子散文的又一大特色,他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本文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术而求鱼,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去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绝不可能的孟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也与其个人的人格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如他自己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在语言上,孟子散文明白晓畅,简洁凝练,不事辞藻,对后世文章语言影响很大。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写一篇文章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文献,描述晋室节与代太子晋文公乐节而言,让人家学习和推崇孟子论辩艺术的场景。
古语云:“品文观句,学论辩斯人”,当时对于孟子论辩艺术的褒美贴不可胜数,今日我们把目光投向该文献的表述,甚受启发,可以说明孟子的论辩艺术在当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孟子的论辩艺术是一种高明的传播技巧。
他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将有效的表达技巧与有力的论点结合到一起。
他的论证辩论运用了开篇良好,压轴入云之类的手段,一定程度上使得道理变得更加浑然。
他一方面交口传播,分辩理由,表达论述;另一方面,就把论点与结果联系起来,使得话语更有力量,更具有逻辑性。
此外,他在讨论论点时也太师了叙事手法,用故事来讲明道理,这样叙述既引人入胜又易于理解,使话语更有力量、更有魅力,令人深受感染。
从《齐桓晋文之事》可以看出,孟子的论辩艺术在当时影响是巨大的。
他耐心论辩,言传身教,当属文学史上的人物;其伟大的语言才华,至今令留绘不尽。
正因如此,孟子的论辩技巧在现代也常被学者们探讨。
学者们也发现,孟子历史与文化铸就了他独特的论辩艺术,这种艺术与今天的高等教育作用非常类似,它可以促使学生们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出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总之,孟子的论辩艺术令人钦佩,令人叹为观止。
从《齐桓晋文之事》这篇古文献可看出,这种艺术是当时颇受褒扬,当今现代许多学者仍在相关研究之中,这也表明了孟子论辩艺术的重要性和现代高等教育的相似之处,孟子也在提供给我们一种比较积极、安宁、有收获的发展道路。
部编版-语文-高一-素材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凡是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主动,蓄谋存势,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
考察烛之武、文种、触龙还有邹忌的游说,虽然各有其风格和特点,但也无不入此规则。
孟子比起这些人来,则更显其圣人之胸襟、高屋建瓴之气势和进退自如之能事。
尤其是在论说的主动权钓把握上和千回百转、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更为人称道。
他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要说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之人彀,由齐宣王高高在上的问询,到自己承认“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的“围剿”等方法令人叫绝。
短短的篇章,波翻浪卷,风云开合,舒卷自如。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了使儒学能够在诸家学说中独领风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君主的采纳,孟子充分表现了他“好辩”的风格、“能言”的特长,游说诸侯,批驳论敌,议论风发,纵横捭阖。
《孟子》一书也具备了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和技巧娴熟的特点,这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史、文学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
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孟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论辩技巧高人几筹,显示他作为哲人的睿智。
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他的论辩风格也充分表现出来。
当齐宣王单刀直入,开语直奔主题,首先要求孟子讲述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时,但孟子巧妙移话题,避开齐宣王霸道主题,他却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记述这些事情从而后来没有传述下来搪塞过去,避实就虚,迅速将话题移到王道上来,勾起齐宣王兴趣,从而将话语的主动权抢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齐宣王询问品德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王时,他简洁干脆而有力地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明确了此次谈话的中心,也使齐宣王才有了进一步谈话的兴致,马上问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孟子只用一字“可”回答,又进一步撩拨了齐宣王认识王道的兴致。
两人的对话中,孟子始终抓住谈话主动权,当齐宣王说出的“何由知吾可也”这一问题时孟子深谙齐宣王的心理,充分考虑到了作为高高在上君王的个性,所以孟子谈出生活中一件小事,齐宣王以牛换羊小事,把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为引子,引出话题。
在讲述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情上他也时刻不忘夸耀齐宣王,说他有仁慈之心,认为老百姓误解了他,替齐宣王摆脱委屈。
因为在老百姓看来他这一举措只是吝啬的表现。
所以齐宣王马上变得高兴起来。
两人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谈话没有心里负担。
如此孟子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大谈王道才不至于令对方反感,产生对牛弹琴的效果。
齐宣王此时把孟子当成自己朋友,开始达到心灵上的默契,他完全把孟子当成朋友,认为他和孟子有共同语言,他的话语在其心里掀起了几丝波澜,产生了心灵的触动,所以就主动询问不忍之心和王道二者间的关系。
而孟子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机智地暂时移话题,讲述“不能”和“不为”两者间的关系。
在此也没有忘记避免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譬喻,将齐宣王未推恩于百姓比作力足举百钧而未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未见舆薪,让其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对比论辩艺术
一
1 王 爱 与 齐 王 不 忍 。 孟 子 举 出对 齐 宣 王 . 齐
那么爱 民、 行仁政也就很容易做到 了。
孟子认为 , 能否实行仁政不是 “ ” “ 能 与 不 “ 王道 ” “ 和 霸道 ”是本 文贯 穿始 终 的相 也 ”. 而孟子 “ 臣故 知王之不忍也 ”。这样百 姓 能”的区别 , 而是 “ 与 “ 为” 不为 ” 的区别。 巧妙 对论点 。驳 “ 霸道”立 “ 王道 ” 是孟子 的行 文主 与孟子 对 齐宣 王 的做法 形成 了不 同 的两 种评 而不露声 色地把对方 引入 自己的论题 中, 在轻 旨。先秦 时代 , 王道”和 “ “ 霸道 ” 是一 对相对 价 , 吝啬 ” “ “ 与 不忍 ” 形成 了鲜明的对 比。 而这 松 愉快 、 满体 贴 的谈 话 中 , “ 政 ”主张 , 充 将 仁
芒 毕 露 、 心 入 骨 ”的 气 势 与风 格 。 剜
二 、 比 举 证 对
・行仁政 的关键环节 。有不忍心就可以保 民而 王 吗?面对齐 宣王的思虑 、 疑 、 难 , 子连 怀 畏 孟 面对着 一个不愿 听王道 的人和他 讲王道 , : 四个 比喻形成 了 “ 用 不能 ”与 “ 为 ”的鲜 明 不 比论辩 的方法 。在对 比论辩 中层层 深入 、 步步 而且要使 他愿意 听下去 , 必须 紧紧抓住对 方 的 的对 比。 “ 力足 以举 百钧 , 而不 足以举 一羽 ; 明
在《 齐桓晋文之事 》 中孟子充 分运用 了对
紧逼 、 环环相扣 , 紧紧抓住 齐宣王 的心理 活动 , 心理 , 以严 密的逻辑 推理 , 引导对方 ; 以充 沛 的 足 以察 秋毫之末 ,而不见舆薪 。… ‘ : 为老人折 逐步加强他对 王道 与霸道两者 的认 识 , 既揭 示 气势 , 折服对 方 ; 以鲜 明的事 实 , 说服对方 。在 枝, 语人 日 : 我不 能。”是 “ 不为 ”; 挟泰 山以 “ 了行 霸道 的危 险后果 , 指出 了行 王道的光 明 《 也 齐桓晋文 之事 》 中运用 了三组 举证对 比, 及 超北海 , 语人 日: 我不能 。”是 “ 不能”, 依照儒 前景 , 王道之利 显而 易见 , 使 霸道 之害 触 目惊 时 的纠 正 了 齐 宣 王 的 怀 疑 心 理 , 力 的 扭 转 了 有 家 “ 亲而仁 民, 民而爱 物”的原 则顺序 , 亲 仁 仁 心 。从而 , 最终以动之 以义 、 晓之以理 的说 服 , 齐宣王的称霸的侥幸思想 。 民较易 , 爱物是难 的。齐宣王既然做到 了爱物 ,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一篇散文,它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首先,文章情感充沛,表达了孟子对于齐桓和晋文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他以真诚的语言,赞颂齐桓和晋文的仁德之德,称赞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奉献。
这种情感的迸发,使整篇文章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
其次,文章结构严谨,论证清晰有条理。
孟子通过对齐桓和晋文的事迹进行叙述和分析,逐步展开他对仁政和君王德行的思考。
他先以齐桓为例,以真理诠释仁政的重要性和作用,接着以晋文作为反面教材,比较阐述了君王的德行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通过这种对比和论证,文章的思路清晰明确,观点鲜明。
再次,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孟子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他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了读者的共鸣。
最后,文章深入人心,具有普遍的价值意义。
孟子通过对齐桓和晋文的故事的讲述,深刻阐释了仁政和君王德行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这种论述不仅适用于古代的君主治理,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领导者。
因此,这篇散文具有普遍的价值意义,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综上所述,《齐桓晋文之事》作为孟子的一篇散文,以情感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和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等艺术特点,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之一。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艺术
2012.04周兆梅《齐桓晋文之事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内容是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向宣王阐明行王道、仁政的条件、途径、措施和重要意义,它是孟子散文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能较全面地体现孟子散文的论辩风格。
下面本文将从孟子善于论辩的社会背景(外在原因)、内在因素、《齐桓晋文之事》一文论辩的程序安排等来分析、概括孟子在该篇散文的总体论辩艺术。
一.孟子善于论辩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因素分析(一)诸候谋霸百家争鸣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出生于战国中期。
这是一个诸候列国混战的时代,各诸候都图谋统一天下,故而纷纷变法图强,形成了政治、军事、外交上互相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正如《史记·孟苛列传》云“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于是诸候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激烈的政治斗争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代表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各家学派风起云涌,整个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孟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提出改良主义的主张,为宣传自己的主张,不能不与各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恰如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滕文公》下)而当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滕文公》下)所以,孟子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就必须想方设计驳倒论敌而独树一帜。
(二)傲岸梗直聪明机智孟子善于论辩的内在原因:首先在于他傲岸梗直的个性。
他虽是儒家弟子,却从不平静论道,而是随时备战,舌战群敌。
他自己对此都有明确的意识,他说过:“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公孙丑》下)傲岸自负,可见一斑。
其次,在于他按儒家礼、义行事,坚持理想,决不退让的作风,一身浩然之气,他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下)甚至,他对国王之尊也敢于在守礼的范围内顶撞,如他所云“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尽心》下)最后,还得以他自己聪明机智,博学善辩,说话前成竹在胸,论辩时气势逼人。
解读《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技巧
解读《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技巧《齐桓晋文之事》记叙了晚年的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
这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游说,充分展示了孟子高妙的论辩艺术。
避实就虚、求同存异的话题转换艺术。
在先秦时代,"王道"和"霸道"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政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则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齐宣王于谈话始便问"齐桓、晋文之事",显而易见,齐宣王有称霸的野心。
孟子以"仲尼之徒无道齐桓之事……无以,则王乎?"这样一段立场鲜明的回答,不仅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了王道,成功地为下文能向这位君主游说自己的"王道"学说打下了基础。
这种避实就虚、求同存异的话题转换艺术,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化解敌意、缩短距离的心理战艺术。
大凡高妙的游说者,首先要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掌握主动,然后再寻找时机,一举攻克对方。
孟子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不能让齐宣王产生反感。
他把话题引向王道后,并未直接从正面谈王道,而用"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了行王道的基本条件。
这样通过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的方式,在夸赞中讲道理,就化解了敌意,缓和了气氛,缩短了他与齐宣王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他自己及其"王道"学说能被齐宣王接受扫除了障碍。
取譬设喻、逐层推进的启发艺术。
孟子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列是非。
要讲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使对方有所启发,然后再逐层推进,从而揭露出事物的本质。
如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未,而不见舆薪"比喻齐宣王不施"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让齐宣王心理上得到安慰。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文章,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
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
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
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
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
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到这里,文章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
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Mengzi)是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论辩家、哲学家,其中
的论辩艺术极具特色和含义。
从《齐桓晋文之事》可以看出孟子的论辩艺术:
一、朴实有效。
孟子的论辩朴实有效,他不借助复杂的文字和言论来
表达思想,而是直截了当,说出令人信服的观点和看法。
《齐桓晋文之事》介绍,当孟子被节约宰官向齐桓公及晋文公推举为相时,他论辩道:“卿
卿之言,吾未之识也;若不害社稷,吾当竭力而尽忠焉”,其口语活生生,朴实无华,但又很有说服力。
二、聪明深沉。
孟子论辩时,不仅具有朴实有效的特点,而且聪明深沉。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面对齐桓公的询问,深刻地认识到了政治
上的重要性,他说:“臣闻贤者以代治天下,微臣唯尽心忠言耳”。
这句
话以深沉的言辞表达了“贤者能代治天下,我只能尽心忠言”的智慧思想,极具文采和聪明深沉。
三、老实谦逊。
孟子有一种老实谦逊的论辩技巧,即以低调的态度表
明自己的态度,但也在论证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信。
《齐桓晋文之事》中,
当孟子面对晋文公询问时,他表示:“小人亦可以不足言,故曰‘尽心忠言’”,这话反映了孟子的谦虚和自信,他认为自己虽然有限,但仍然可
以尽心尽。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
方式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使用的论辩方式包括:
一、引用历史案例,引出被辩的观点:孟子在书中不但介绍齐桓公,
将其案例作为一个历史教训,也将古代成功和不同派别之间舆论说服
以及政治运作机制作为示范,他引用这些历史案例来引出被辩的观点。
二、利用道德观点加以论证:在论述“武”时,孟子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用道德的观点详细阐明“武”的重要性,说明“武”的观点是与真理构成一体的,而不是只有“武”才能执政。
最后,以此证明他所论证的观点是
正确的。
三、使用穷比较法,批判有偏见者:孟子经常使用穷比较法来质疑有
偏见者的观点,他在书中比较过历史上不同时期和不同派别之间的利弊,加以指出他认为正确的理论,从而攻击有偏见者的观点。
从《齐桓晋文之事》说开来——谈孟子的说理艺术
~
长 的过 程 如 果说 孔 子 制 做 了这 把火 炬 . 么孟 子 就 是使 这把 那 火 炬 臻 于 完 美 . 努 力 点 燃 的 人 可孟 子 最 终 没 有 将 这 把 火 炬 并 点 燃 . 说 诸 侯 后 无 功 而 返 . 的 思 想 并 没 有 因为 他 认 真 努 力 游 他 的游 说 而 被 采 纳 但 是 失败 的英 雄 也 是英 雄 . 机 敏 灵 活 的思 他 维 、 人无可辩驳的说理 , 是非常值得后人玩味 、 鉴 的。 让拥 戴 文 王 、 建 灵 台 的历 史 故 事 , 《 修 和 尚书 》 、 《 誓》 汤 的誓 师 词 来 说 明 : 贤者 与 民 同 “ 此 ” “ 能 乐 也 ” 不 贤 乐 ,故 : 者 独 “ 此 ” 所 以不 能 真 正 快 乐 他 谈 论 的重 点 依 然 是 自己 的 乐 . 政 治 主 张 : 贤者 ” 仁 政 可 这 些 梁 惠 王 根 本 就 没有 问 . “ 施 他是 故
学 术 探 讨
从 齐恒 晋文之 事 说 开 采
— —
谈孟 子 的说理 艺术
邢台 0 40 ) 5 0 0
郝 春 英 ( 台 市桥 西 区 东 户 学 区 , 北 邢 河
有一把火炬 , 耀了中国两千多年 , 是一把思想的火炬 . 照 这 把 长 燃 不 熄 的火 炬 然 而这 把 火 炬 的点 燃 却 是 一 个 寂 寞 而 漫
的 时候 早就 用 上 了 他 说 理 时 运 用 了大 量 的 比喻 . 目的不 只 其 是 为 了 “ 容 ” 图 个有 趣 . 是 为 了“ 心 ” 为 了宣 传 自己 的政 拟 . 而 取 .
是 一个 “ 非 所 问 ” 答 。 事 实上 孟 子 一 书 中诸 多 的 “ 非 所 问 ” 不 过是 他 在 创 造 时 答 .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
善于论辩是《孟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其论辩艺术技巧主要有回避术、转换术,求同求、擒纵术,圈套术、包抄术,比附术、诡辩术,追问术、反诘术,铺陈术、排比术等,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
下面小编整理了《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一起了解吧。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回避术、转换术孟子在游说国君和与人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便采用回避术和转换术。
如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 (《梁惠王上》),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谈话和论辩。
一开始是齐宣王发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要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霸主称霸的事理。
我们知道,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并且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对齐宣王的这一问题,孟子显然是不愿谈的,他岂能将“罪人”的罪过当功劳宣扬并让齐宣王效尤!那么,孟子此刻该怎么办呢?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他很干脆地回避了对方的问题,又迅速转换了话题,这就是所谓回避术和转换术。
在这里,孟子是以假装不知进行回避的,所说并非实话。
据《论语》所载,孔子与其弟子曾多次谈到齐桓、晋文,一则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二则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答子路;三则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而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答子贡(均见《宪问》);且孔子作《春秋》以授弟子,怎么能说仲尼之徒无道其事是以无传呢?在《孟子》中,他自己也多次与人谈及桓、文,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公孙丑上》);“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公孙丑下》);“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齐桓晋文之事艺术手法分析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4]结构层次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论辩艺术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子都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孟子的论辩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他们崇尚的是“霸道”。
而孟子宣扬的是王道仁政学说。
在这种情况下,要对这些崇尚霸道的君王讲王道,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察言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这一点在《庄暴见孟子》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孟子一见到齐王就问:“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的音乐,而是世俗之乐。
可见谈话的开始有些“话不投机”。
齐王变了脸色,当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大家知道,儒家是主张先王之乐而反对世俗之乐的。
齐王无异于把自己与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
可见说话的气氛很紧张。
然而孟子却提出了“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的观点。
可以说是出其不意,观点新颖。
“好乐”与国家的治理紧密相关,“今之乐”等同于“古之乐”,这让齐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最重要的是迎合了齐王的心理,从而改善了谈话的气氛。
所以齐王忍不住问:“可得闻与?”然而孟子接下来并没有谈“今之乐”与“古之乐”的异同在哪里。
而是巧妙地转换话题,再以谈“快乐”,诱使齐王在思想上走上孟子的思想轨道,从而牢牢地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既然齐王同意了独乐不若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若与多数人同乐,自然而然就把齐王引入到自己想谈的领域——仁政。
孟子就是这样牵着对方的鼻子,巧妙地转换话题,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文章,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
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
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
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
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
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到这里,文章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
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试谈《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艺术
试谈《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艺术作者:李文秀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08期摘要:《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政论的代表作。
它不但集中的反映了孟子一贯主张行仁政、保黎民的民本思想,而且文气磅礴,词锋犀利,说理透辟,引人入胜,极富鼓动性和说服力,充分显示了《孟子》政论的论辩艺术。
关键词:借事生议;欲擒故纵;取譬设喻《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政论的代表作。
文中孟子抓住齐宣王有图霸大欲而无实行仁政的志向和心理,剥茧抽丝,层层推进,打动和说服了齐王接受他放弃霸图、推进王道的政治主张。
纵观全篇,此文的论辩艺术特点可以从结构、论证、论据和语言四个方面来概括。
一、借事生议,层层深入先秦诸子的述理散文大多采取横向结构,以论点为核心,抱定主旨,四面铺展,反复盘旋,而《孟子》则迥然有别。
它往往采取纵向结构,借事生议,步步为营,层层逼近,最后揭示文章指归。
当齐宣王问以齐桓晋文称雄图霸之事,孟子却以“臣未闻也”一句,把问题轻轻弃置一边,反客为主,相对地提出了“保民而王”的论题,由此引出一番长篇宏论。
在论述过程中,巧妙地借齐王以羊易牛衅钟的事实为发端,步步深入,痛快淋漓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首先指出:宣王这种不忍见牛觳觫惊怕,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换牛的不忍之心,实际上就是行不忍之政的充分条件:“是心足以王矣”。
既然如此,宣王为什么不能推行王道呢?孟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宣王不实行王道,非不能,而是不为。
为何不为,因为有大欲也。
紧接着他抓住齐王的大欲,连连反问,最终揭示其“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的图霸夙愿,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甚于缘木求鱼;又以邹人与楚人战为例,详细剖析,晓以利害,指出只有放弃霸图,反本而行王道,才能一统天下,除此无他路可走。
这样,齐王图霸的大欲便无所立足,不得不重视对方“保民而王”的观点。
结穴便顺理成章,提出舍末反本王天下的理论和措施,揭示题旨。
二、巧设机关,欲擒故纵孟子先耸人听闻地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观点,并巧妙地用一独词句“可”回答宣王的询问,投其所好,使对方对“保民而王”的观点产生兴趣,无意中坠入自己巧设的机关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通过孟子所描述的手段达到“王”的目
的很简单,于是齐宣王信心大增。
• 三折:齐宣王没乐意地表示要实行“仁政”,倒是对 心中“大欲”念念不忘。 孟子首先用“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快於 心与?”来反问,让齐宣王知道这样做不能“王”; 接着又用“肥甘”、“轻暖”、“采色”、“声音”、 “便嬖” 等小事来衬托“大欲”:“欲辟土地,朝秦 楚……而抚四夷也” ; 然后下了一个结论: “ 缘木 求鱼” , 彻底打消了齐宣王武力称霸的想法。
排比特色
• 用“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 有别于“不为”。它兼用比喻手法,浅显易懂,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 理讲得清楚明白。 • 用“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不厌其烦地故意揣 度,既扩充文章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自感惭 愧,并检点自己, 包含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向“王天下”迈进。 • 用“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从“仕者”、“耕者”、“商 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四方面全方位展示“发政施仁” 的好处, 在齐宣王面前显示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一幅“保民而王”的美 丽远景。 • 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形象写出小农生产丰 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和情绪上的感染力。
把握住了齐宣王的心理,掌握了其语言 中的潜在含义。
齐宣王一开始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稍微聪明点的人都能从这句话中听出齐宣王志 在称王称霸。孟子自然是聪明人,他听出了齐 宣王的心思,然后将话题直接引导到“王”的 上面,自然而然的将话题继续了下去。在接下 来的谈话的过程中,齐宣王还出现过三次波折:
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控制谈话的过程。
在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开始时,齐宣王先发问: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一般来说,在对话开始 时,先发问的人首先掌控话语权,这个时候,谈话由 齐宣王掌控,如果孟子正面回答齐宣王,那么,他就 要把齐桓晋文的政治、军事策略告诉齐宣王。在他解 释的过程中,齐宣王肯定会问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 —如何武力称霸。孟子只能疲于应付,很难表达自己 的观点。智慧的孟子没有像我们假设的这么做,他一 开始就用“臣未之闻也”将整个话题继续下去的可能 彻底堵上了,接着,他不等齐宣王反应过来又问: “无以,则王乎?”用一个齐宣王特别渴望的问题紧 紧吸引住了齐宣王的注意力,让齐宣王整个心思都投 入这个问题,从而彻底掌握话语的主动权。
一折: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政 治构想,碰到第一个难题:齐宣王的畏难 心理。 他从小处着手,将齐宣王“以羊易牛” 小事渲染成仁德的表现,告诉齐宣王“保 民而王”就像这件事一样简单,消除了齐 宣王的畏难心理。
二折:齐宣王解决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 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孟子用大量的比 喻“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 海”、“为长者折枝”形象生动的将“保 民而王”措施简单化,让齐宣王意识到想
齐桓晋文之事
《孟 子》
齐桓晋文之事
中心 思路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艺术特色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保 民 而 王
孟子的论辩艺术
1、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控制谈话 的过程。 2、把握住了齐宣王的心理,掌握 了其语言中的潜在含义。 3、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让 自己的话语和观点更容易让人 接受。
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到自己的观点:施仁政,保民而 王。
比喻妙用
• 用“百钧 ,一羽;秋毫,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
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
也”。
• 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指出前者绝难
做到,后者举手之劳。 • 用“天下可运于掌” ,具体形象说明“王天下”是易事。 • 用“缘木求鱼”的比喻,今天习用的成语,形象说明齐宣王以区区 之齐战胜八倍于己的诸侯国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