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道路交通安全概论】第二章

1)车辆在道路上,而非其他地方,其中道路有特定的含义。
2)因过错或者意外,其中,过错原因是指当事人行为过错的原 因,即当事人的违法和过失等非故意行为的原因,意外原因是 指因自然因素的原因引起而非人为因素的原因引起,如流石、
泥石流、山崩等原因。
3)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则是强调必须有损害后果发生 。
(1)公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 》)的规定,公路按照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
县道和乡道。
(2)城市道路 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城市道路 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
及其附属设施。
(3)广场 是指城市规划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专供公众集会、 游嬉、步行和交通集散的场地。
5)铁路道口及渡口发生的事故。
6)蓄意驾车行凶、自杀,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自己碰撞车辆等 发生的。
7)车辆尚未开动发生的事故(如人员挤、摔伤亡事故)。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形式、特点与分类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形式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1.碰撞 2.碾压 3.刮擦 4.翻车 5.坠车 6.爆炸 7.失火
09mc2
主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道路交通事故的形式、特点与分类 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与最易受伤害群体 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及其防范 道路交通事故治理与预防概述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与交通安全 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意识之间的关系 行人、骑车人及乘员的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一、交通事故的定义 二、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要素
一、交通事故的定义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800问及典型疑难案例解析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800问及典型疑难案例解析一、引言道路交通事故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处理关乎交通安全、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疑惑,需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案来解决。
本文将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处理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出发,结合典型疑难案例,探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800问及解析。
二、基本概念:道路交通事故1. 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发生的,因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
包括车辆碰撞、行人受伤、车辆损坏等情况。
2.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责任认定是关键的一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主要分为全部责任、同等责任和无责任。
具体的责任认定根据交通事故的事实、证据和法律来综合判断。
3. 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保护现场,并协助交警进行勘查和处理。
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车辆损失评估、协商赔偿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三、典型疑难案例解析1. 酒驾事故责任认定小明在饮酒后驾驶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对方车辆严重损坏并伤人。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的酒驾行为将直接导致他承担全部责任,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2.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责任认定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中,责任认定一般需要根据事故现场、交通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来综合判断。
如果非机动车方在行驶过程中违反交通规则,将可能对事故的责任认定产生重要影响。
3. 儿童交通伤害赔偿问题在儿童交通伤害赔偿问题中,受伤儿童通常处于无过错状态,而驾驶机动车的成年人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另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情况和赔偿标准。
四、结语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涉及到众多法律、道路安全、责任认定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责任心。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和相关问题,做好自我保护、争取自身权益的工作。
交通运输安全 第1章 概述

第三,10万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最高指标值在15 人以下,其中以英国最低为5.75人。
美国、日本的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汽车王国”,既是当今世界机动车 保有总量最高和公路总里程最长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 机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09年机动车保有总量达2.3 亿辆,其千人机动车拥有量达802辆。
惨烈的事故现场一片狼藉!
§1.1 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安全:对于交通活动而言,简单的讲就是在参 与交通活动的过程中不要受到伤害。具体表现 为三个方面: a.我不伤人:自己不要伤害别人; b.人不伤我:自己不要被别人伤害; c.我不伤我:自己不要伤害自己。
道路交通安全是指交通参与者在参与交通活动 的过程中既不要受到外来伤害、也不要向外部 (他人或它物)施加伤害。
交通参与者是指在从事交通活动过程中与人的特 定行为或临时角色相关的不同群体。 通常指驾驶员、骑车人、行人、乘客四类群体。
◆交通警察算不算交通参与者?
1.道路交通安全
1)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 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 状态。
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 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 全。
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美国:1966年颁布了《公路安全法》、《汽车 安全措施法》,负责全国公路安全工作 ;
德国:1969年德国总理责成“国务秘书”组织 “公路交通安全圆桌会议”,负责制定全国公路 交通安全的总政策和措施 ;
日本:自1970年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机构,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
(6)有后果(损害后果):交通事故必定有损害后果 存在,即存在人员、牲畜伤亡或车辆、财产损失等。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善后处理
在事故处理完毕后,驾驶员应该与保险公司或相关机构联系,处理后续的赔偿和善后事宜。同时,驾驶员也应该 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修,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06
道路交通事故的启示与反思
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
2. 非责任事故:由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或其他 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1. 责任事故:由于驾驶员或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或 驾驶不当造成的事故。
3. 交通事故关联方:由于道路状况不良、车辆故 障等原因造成的事故,但与驾驶员或行人的行为 无关。
事故严重程度分级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一般将 其分为以下几级
伤员救治与转运
判断伤情
在事故现场,应该首先判断是否 有伤员,并根据伤情进行分类处
理。
就地救治
对于那些受伤较轻的伤员,可以在 现场进行简单的救治,如止血、包 扎等。
转运伤员
对于那些受伤较重的伤员,应该尽 快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在转 运过程中,应该保持伤员的生命体 征稳定。
事故调查与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05
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
报警与救援流程
01 立即停车
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并开启危险报 警灯,以警示其他车辆。如果车辆无法正常停车 ,应该尽量靠边,并将车辆置于安全位置。
02 报警
驾驶员或乘客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向当地警察 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后果,并等 待警察的到来。
03 记录证据
宣传教育形式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开展安全驾驶培训、事故 案例分析等活动。
提高驾驶员素质与技能
交通问题知识点总结大全

交通问题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交通基本概念1. 交通的定义交通是指人、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包括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等内容。
2. 交通的分类按使用者分类:道路交通、水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
按管理单位分类: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按工具分类:汽车交通、船舶交通、火车交通、飞机交通。
根据交通功能:运输、通信、游览等。
3. 交通的重要性交通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障,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国防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交通运输1. 交通运输的发展从古代的步行、马车到现代汽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交通运输经历了长期的变迁和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 交通运输工具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包括汽车、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火车、飞机、船舶等。
3. 交通运输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大类。
旅客运输主要是指人员的运输,货物运输主要是指各种货物的运输。
4.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指路网、水路网、铁路网、航空网络等系统的构成,它连接了各个地区,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捷高效。
5.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中,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是国家的基本政策,也是人们的共同责任。
三、交通拥堵问题1. 交通拥堵的概念交通拥堵是指交通工具在道路上受到干扰或者交通流量过大,导致车辆排队行驶、速度缓慢,影响交通流畅的现象。
2. 交通拥堵的原因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车辆过多、道路狭窄、道路施工、交通信号控制不当、道路设施不完善等。
3. 交通拥堵的影响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人们生活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包括增加能源消耗、增加排放污染、减慢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
4. 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道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比重、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限行限号等股票,以及优化城市规划等。
四、交通事故问题1. 交通事故的概念交通事故是指在交通运输活动中,由于交通工具或者交通参与者的错误行为、技术故障、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道路交通事故概述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
(四)损害后果要件 有损害后果是交通事故的重要特征,
因为事故的本意指的是过错或者意外造成 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在通常情 况下,交通事故的成立对其所造成损害后 果的大小并无严格要求,只要损害后果实 际存在即可。
• (一)车辆要件 车辆是指机动车
和非机动车,车辆是 道路交通事故的主题 要件,是道路交通事 故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二、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的地点 限定在公用道路的空 间范围内。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
• (三)原因要件 原因是指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
•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
3、日本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
凡在道路或供一般交通使用的场所, 因车辆之类的交通工具所引起的人身伤 亡或物品的损坏,均称为交通事故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
• (一)车辆要件 • (二)道路要件 • (三)原因要件 • (四)损害后果要件 • (五)交通性质要件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
五、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程序
• (一)交通事故处理的管辖 • (二)回避 • (三)受理、立案 • (四)调查、取证 • (五)交通事故认定 • (六)处罚 • (七)赔偿调解
思考题
• 1.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2.道路交通事故有哪些分类方法?
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 任务、基本原则
• (一)任务 • 2.认定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交通事故 责任以及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须有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
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 任务、基本原则
第2章 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及驾驶员基本特性

3.按事故后果分
按损害后果的不同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 事故、特大事故等不同事故级别。 1)轻微事故 2)一般事故 3)重大事故 4)特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1~2人轻伤或财产损失折款对于机动车事故不足 1000元,对于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1~2人重伤或3人以上轻伤,或财产损失折款不 足3万元的事故。
第2章 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及 驾驶员基本特性
关于交通事故基本概念部分的主要内容: 1、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2、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3、交通事故的形式; 4、交通事故的特点、危害与最易受伤 害群体;
§2.1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 中国定义: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 此定义主要强调: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原因 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比较适合当今中国 道路、车辆和人员参与交通活动的现状。 • 美国定义: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所发生的意料不到的 有害的或危险的事件。 此定义主要强调结果: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所发生 的妨碍着交通行为完成的意料不到的有害的或危险的事 件。 • 日本定义: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死伤或物的 损坏,在道路交通中称为交通事故。 此定义同样强调结果: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交通中发 生的人的死伤或物的损坏。
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一起交通事故应具有以下6个 缺一不可的基本要素:
1)车辆; 车辆是构成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指各种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 2)在道路上; 道路是构成交通事故的基础条件。指供公众使用的道路。 3)在运动中(运行中); 交通事故涉及的各当事方中至少有一方的车辆处于运动状态。 4)有交通事态(发生); 发生了碰撞、刮擦、碾压、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现象中的 一种或几种。 5)人为原因;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人为的,主要有违法行为与过失行为两类。 6)有后果(损害后果)。 交通事故必定有损害后果存在,即有人员、牲畜伤亡或车辆、物 质损坏发生 。
交通事故处理教案

交通事故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 掌握交通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3. 学会正确使用相关的交通事故处理表格和报告书;4. 培养学生对交通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交通事故的分类与特点;2. 交通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步骤;3. 如何正确填写交通事故处理表格和报告书。
三、教学内容一、交通事故的概念与分类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由于交通工具行驶、停车等原因,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交通事故主要可分为机动车辆事故、非机动车辆事故和行人事故等几种类型。
二、交通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步骤1. 事故现场保护:- 确保人员安全,尽量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提醒其他车辆绕行或停车;- 在纠纷交通事故现场,协助保护现场证据。
2. 伤者救助与报警:- 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协助伤者进行急救;- 如涉及较严重的交通事故,应及时报警并协助警方进行现场勘查。
3. 事故责任认定:- 通过收集证据、目击证人的证言以及现场勘查等方式,进行事故责任的初步判断;- 如涉及复杂的交通事故,需要交警部门进行更细致的调查和认定。
4. 赔偿和理赔:- 根据事故责任方的保险情况,协商理赔事宜;- 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5. 事故处理报告:- 根据当地规定,填写交通事故处理报告表,并及时交给相关部门。
三、交通事故处理表格和报告书的正确填写1. 交通事故处理表格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事故基本信息:发生时间、地点、对象;- 事故的过程: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过程、事故结果;- 当事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交通工具信息;- 目击证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证言描述等。
2. 交通事故处理报告书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事故基本信息;- 事故责任认定;- 伤者救助与报警情况;- 赔偿和理赔情况;- 事故处理结果等。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结合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
科目一总结知识点

一、道路交通法规1. 驾驶员的基本义务:驾驶员需具备一定的驾驶技能和驾驶常识,了解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且在驾驶过程中保持警惕和谨慎。
2. 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了解各类道路交通标线和标志的含义和作用,遵守交通标线和标志的规定,确保安全驾驶。
3. 交通管理办法:了解各类交通管理办法的内容和规定,如路口交通管理办法、交通管制办法等,严格遵守交通管理办法的规定。
4. 最低驾驶年龄和最低驾驶学习年龄:了解驾驶员的最低驾驶年龄和最低驾驶学习年龄的规定,遵守相关法规执行。
5. 驾驶证的种类和准驾车型:了解不同种类的驾驶证和准驾车型的规定,确保驾驶证和准驾车型的合法性。
6. 机动车行驶的规则:了解机动车行驶的基本规则和安全行车的知识,如车速限制、超车规定、掉头和变更车道等。
二、道路交通信号1. 交通信号灯:了解不同种类的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和作用,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驶,确保交通通畅。
2. 交通标志:了解各类道路交通标志的含义和作用,遵守交通标志的规定,确保交通安全。
3. 警告标志和标线:了解各类警告标志和标线的含义和作用,遵守警告标志和标线的规定,确保交通安全。
三、安全行车知识1. 安全驾驶常识:了解安全驾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保持车距、注意行车视野、避免疲劳驾驶等,确保安全行车。
2. 驾驶员的素质和技能:了解驾驶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如注意力集中、心理健康、良好的车辆控制技能等。
3. 路面交通事故避免的基本知识:了解路面交通事故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如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事故责任的划分、事故现场的处理等。
4. 道路行驶的安全常识:了解道路行驶的基本安全知识,如雨雪天气的行车安全、弯道行车技巧、下坡行车技巧等,确保安全行车。
1.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了解交通事故的定义、类型和特点等。
2. 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了解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原则和方法,确保交通事故责任的公正划分。
3. 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了解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应对流程和处理方法,如事故现场的保护和警示、事故报警和报案、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协商等。
交通运输安全 考试重点

一.简答题(30分)内容:课本所讲章节的内容安全的相对性、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包含哪六个要素、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内容安全的相对性(p2):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绝对的安全状态是不存在的,安全是相对危险而言的,是一种比较的结果。
2)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类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的,抛开社会环境讨论安全是不现实的。
3)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对安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也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因而,安全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具有相对性。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要素(p30):1)车辆2)在道路上3)在运动中(运行中)4)有交通事态(发生)5)人为(或意外)原因6)有后果(损害后果)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内容(p23):1.道路交通事故学研究1)交通事故的形成机理研究2)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法律、技术研究3)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技术研究4)交通事故再现技术研究5)交通事故分析预测技术研究6)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研究2.道路交通安全技术研究1)人的研究2)车的研究3)路的研究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研究1)道路安全设施研究2)车辆安全设施研究3)驾驶员、乘员、行人、残疾人交通安全设施研究4)驾驶员驾驶技术训练设施研究5)交通安全救援设施和救护技术研究4.道路交通安全组织管理研究1)对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作用的认识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研究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政策研究4)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技术研究5)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勤务研究交通强者、交通弱者的概念、风险、风险与危险的区别、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包括哪些内容?交通强者与交通弱者是个比较概念,当一起交通事故涉及两方或两方以上的更多方时,交通弱者是指在道路交通活动过程中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交通伤害的一方;而交通强者则是相对而言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不容易造成交通伤害或交通伤害相对较轻的一方。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道路交通事故是伴随着机动车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现代社会对人类安全最广泛、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灾害。
有效地开展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工作,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建国40多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基本上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逐步上升的。
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五六十年代为几百人至几千人,70年代为一二万人,到80年代高达四五万人,1992年死亡58729人,居世界第一,平均每万车死亡313人。
其中,1978~1992年15年中,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866828起,死亡568709人,受伤1850936人。
1992年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624起,死亡160人,受伤394人,直接经济损失176万元。
令人怵目惊心!分析1978~1992年的15年事故情况,前7年比较平稳,平均每年发生交通事故10万多起,死亡2万人左右,受伤8万人左右。
1985年起事故急剧上升,每年发生事故20多万起,死亡突破4万人,受伤13万多人;1986年事故增至29万起、死亡人数突破5万人、受伤人数达到18万人,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988年,形成了一个波峰,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这一年事故死亡人数多达54814人。
1989年有所好转,共发生事故258030起、死亡50441人、受伤50441人。
1990年与1989年比较,事故次数减少257多万起、死亡减少5543人、受伤减少15526人。
可是1991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复苏,这一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64817起、死亡53292人、伤162019人,比1990年分别增加58%、82%和45%。
1992年全国交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这一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28278起、死亡58729人,伤144264人,尤其是死亡人数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而且还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比其他各种运输方式的死亡人数都多,超过了各种生产事故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总和。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应知应会手册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应知应会手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是指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管理、监督和执法的工作。
它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正确履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责,执法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制定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应知应会手册,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法律法规知识1.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体系。
2.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3.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办法。
4.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
5.相关部委出台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道路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制度和方法1.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2.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组织体系。
3.道路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4.道路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道路交通综合管理的责任与权力划分。
三、常见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及处理办法1.超速行驶和超载行驶的处理方法。
2.酒驾、醉驾和毒驾的处理办法。
3.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闯红灯和逆行的处理办法。
4.违规变更车道、压线行驶和占用非机动车道的处理办法。
5.非法拼装、改装机动车和不按规定使用机动车号牌的处理办法。
四、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和方法1.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流程。
3.交通事故认定和责任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4.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5.交通事故责任追究的程序和流程。
五、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技巧和方法1.执法态度和执法精神的要求。
2.执法文明礼貌的原则和技巧。
3.执法程序和执法方法的操作技巧。
4.执法记录和执法证据的收集方法。
5.执法决定和处罚形式的选择原则。
六、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分析1.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及处理结果。
2.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错误案例及教训。
3.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警示案例及对策。
以上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应知应会手册的内容概要。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刘浩学第一章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世界道路死亡人数有超过 9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 国家,而这些国家拥有的车辆不足世界一半。
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中,很大比例的道路伤害受害 者是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人群,如行人和自行车骑乘者, 全球道路交通死亡者中有一半是行人、骑车者和摩托车驾 乘者。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3.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于1992年制定了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战略。在降低 道路交通事故方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该国最早 实施了许多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措施。 国家道路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每10万人的绝对伤亡人数 下降40%,即从1999 年的9.3人下降到2010 年不超过5.6人的水 平。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5. 加拿大
国际道路交通和事故数据库(IRTAD)统计显示,1993年 以后三年内,加拿大通过技术和政策措施成功地将事故死亡 人数控制在2500~3700人,主要原因是国家持续实施了道路交 通安全全民强制性计划, 到1999年,实现了 95%以上的驾驶 人使用安全带的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安全机构和一些强制 性组织积极参与,成功地将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 3000人以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及技术发展 第四节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内容及作用
start
第一节 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概念
一、道路交通事故
各个国家或组放交 通的道路或街巷,涉及至少一辆运动的车辆,造成一个 或一个以上人员死亡或受伤的事件。
道路交通安全-1概况

5.按事故发生地点分类 交通事故发生地点—般是指 哪一级道路 6. 其它分类方法: 按伤亡人员职业类型分类; 按肇事者所属行业分类; 按肇事驾驶员所持驾驶证种 类、驾龄分类。
上一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下一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不列入统计范围的事故包括: 轻微事故; 不通行社会车辆的专用道路上发生的事故(厂矿、油 田、农场、林场自建的专用道路,农村机耕道,机关、 学校、单位大院,车站、机场、港口、货场内以及住 宅区楼群之间的道路); 在道路上举行军事演习、体育竞赛、施工作业路段中 发生的事故; 军车、武装警察车辆发生未涉及地方车辆或人员的事 故 铁路道口及渡口发生的事故; 蓄意驾车行凶、自杀,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自己碰撞 车辆发生的事故等发生的事故; 车辆尚未开动发生的事故(人员挤、摔伤亡事故)。
上一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下一页
1.按事故责任分类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按事故责任分类 根据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方所涉及的 车种和人员,在统计工作中可将道路交 通事故 1)机动车事故 2)非机动车事故 3)行人事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按事故后果分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道路交通事故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 在道路上所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有害的或 危险的事件。这些有害的或危险的事件妨碍 着交通行为的完成,常常是由于不安全的行动、 不安全的因素或者二者的结合所造成的。 日本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为: 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死伤或物的损 坏,在道路交通中称为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大纲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专业核心课程。
2、任务以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论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为学生以后从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
3、基本要求牢固掌握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理念;掌握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车辆运行安全管理、保险与理赔、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和交通运输生产厂(场、站)内安全管理等。
二、课程内容1、交通安全概论介绍:国内、国外交通安全概况,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体制;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保障体系等。
2、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主要介绍:行人和骑自行车人的交通特性;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驾驶员的生物节律;疲劳及有害刺激物与行车安全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等。
3、车辆运行安全管理主要介绍:车辆结构、性能与行车安全;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车辆安全行驶的基本规定;车辆安全行驶速度的规定;特定交通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车辆运行安全管理标准和制度。
4、机动车保险与理赔主要介绍:保险的基本知识;保险法的主要内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法的主要内容;机动车保险条款的解释;机动车保险理赔的程序和方法等内容。
5、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主要介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交通事故的形成原因、处理事故的权限、依据和原则;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方法;证据的种类和搜集方法;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方法,交通事故行政处罚的程序、种类和实施方法;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方法及赔偿的有关规定;事故处理中的其他问题等。
6、交通事故分析主要介绍:交通事故分析的主要方法;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等内容。
7、交通事故预防主要介绍: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人、车、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方法;交通安全的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与主要内容等。
公路突发事件处置培训计划

公路突发事件处置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公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对公路交通秩序和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驾驶人员和交通执法人员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培养应急处置的意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公路事件的效率和水平。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公路交通驾驶人员、交通管理人员、交通执法人员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等人员。
三、培训内容1. 交通事故基本知识(1)交通事故的概念和分类(2)交通事故的成因和特点(3)交通事故的现场处置原则2. 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技能培训(1)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2)交通事故现场的救援与处置(3)交通事故现场警示标识设置3.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流程(1)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程序(2)交通事故现场安全管理和协调沟通(3)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 交通事故预防和应对(1)安全驾驶知识和技能(2)交通事故预防和风险防范(3)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应对策略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现场实地教学主要通过实际演练、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两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交通事故基本知识讲授第一天下午: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技能培训第二天上午: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流程讲授第二天下午:交通事故预防和应对讲授六、培训地点本次培训地点为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培训场所,具体地址为:XX市XX区XX街XX号。
七、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让参训人员能够掌握交通事故的基本知识和现场处置技能,培养应急处置的意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公路事件的效率和水平。
八、培训效果评估为了检验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将进行考核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九、培训人员本次培训由专业的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专家进行讲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交通事故认定原则

《交通事故认定原则》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
公安机关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方面有人力、有经验,由公安机关现场处理纠纷,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方便群众和降低诉讼成本。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实际上是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分析,是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要避免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民事责任的分担,应将其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或者确定受害人一方也有过失的重要证据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定义务;依法确认各方当事人法定义务的优先原则;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认不同的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
(一)行为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是确定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术认定,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实事求是地表述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须考虑法律责任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过错认定原则。
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关系的行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过错的严重程度。
其中“过错的严重程度”是以“当事人的行为”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