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常识高频考点

合集下载

常识类史地知识汇总

常识类史地知识汇总

常识类史地知识汇总热带一般仅有两个季节热带有两个季节的原因就是阳光总是可以直射地面,可以直射在当地就会是最炎热的夏季,另外就是阳光不管是照到南回归线还是北回归线来说,对热带来说最多相当于我们的春秋季节,所以这些地带是不会出现冬季的。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一般人都会觉得中国面积亚洲第一,肯定耕地面积也是。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亚洲耕种面积最大的是南亚的印度。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

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世界上耕种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中国仅拍第三位。

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潮汐现象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俄罗斯(欧洲,17090000km²)、加拿大(北美洲,9970000km²)、中国(亚洲,9630000km²)、美国(北美洲,9370000km²)、巴西(南美洲,8510000km²)、澳大利亚(大洋洲,7690000km²)、印度(亚洲,3200000km²)、阿根廷(南美洲,2780000km²)、哈萨克斯坦(亚洲,2720000km²)和阿尔及利亚(非洲,2720000km²)。

世界人口总数上亿的国家世界上有13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截止2020年),分别是过亿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人口上亿国家及其人口数量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黄金、金刚石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高中历史地理小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地理小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地理小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地理背景。

在历史地理方面,中国古代文明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古代中国历史地理的一些小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中心: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们的政治中心也有一定的特点。

夏朝的政治中心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商朝的政治中心则位于今天的河南、陕西和山西一带,周朝的政治中心则位于黄河流域的西周地区。

这些政治中心的位置都在中国大陆的东部地区,说明古代中国政治的重心也是从东部地区开始形成的。

2. 古代中国的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有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中夏、商、周和秦。

这四大古国都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地区,其中中夏朝的政治中心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商朝的政治中心位于今天的陕西和山西一带,周朝的政治中心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一带,秦朝的政治中心则位于今天的陕西和甘肃一带。

3. 古代中国的重要农业区域:古代中国的重要农业区域有两大区域,一是华北平原地区,它主要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和山东等省;另一是长江流域地区,主要是包括今天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省。

这两个地区都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雏形。

4. 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它们分别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流域地区是中国古代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而长江流域地区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心。

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5. 古代中国的山川地理:古代中国的地理条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影响至深。

中国大陆主要有五大山脉,分别是秦岭山脉、太行山脉、大别山脉、连山和五岭山脉。

这些山脉地势险峻,对中国古代农业和交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同时,中国大陆还有三大河流,分别是黄河、长江和珠江,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历史地理综合知识精选

中国历史地理综合知识精选

中国历史地理综合知识
1、背井离乡里的“井”指的是:故乡。

2、留得青山在里的“青山”指的是:人民。

3、河南河北的“河”指的是:黄河。

4、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

5、广东广西的“广”指的是:广信县。

6、一代天骄指的是:成吉思汗。

7、千古一帝指的是:秦始皇。

8、“三原色”指的是:红色、蓝色、绿色。

9、“三国”指的是:吴国、蜀国、魏国。

10、“三史”指的是:史书、汉书、后汉书。

11、“三秦”指的是:陕南、陕北、关中。

12、一日三秋的“三秋”指的是:三个季度。

13、红军长征的最后一座指的是:六盘山。

14、十四年抗战”指的是:1931年~1945年。

15、我国“四大别称”指的是:中原、华夏、九州、神州。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地理概况1.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山地、平原、草原、沙漠、湖泊、河流等。

华北平原、江南水乡、川西高原、西北草原、西南高山等地形地貌多样。

2. 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丰富,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四川盆地、大盆地、大广平原等地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

3. 中国古代气候中国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中国季风气候明显,南方多雨,北方多干。

二、世界古代地理1. 世界古代主要地理特征世界古代地理主要特征包括河流文明、地中海文明、中东地区沙漠草原、非洲的内陆盆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

2. 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包括黄金、铁矿、石油、原始森林、水资源等。

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和罗马等文明都是河流文明,依赖于河流的水源。

3. 世界古代气候世界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冰川气候、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等。

北极圈和南极圈是世界古代的冰川区,气候寒冷干燥。

三、中国古代地理学1.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地理学主要成就包括《山海经》、《大唐西域记》、《元代丹阳归经》等著作,对地球的分布情况、地球的形状等都有一定认识。

3.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有章孝慈、郑和、郭守敬、徐霞客等,他们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世界古代地理学1. 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会考高一地理历史知识点

会考高一地理历史知识点

会考高一地理历史知识点
地理
1. 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2. 大地构造和板块移动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壳运动和地震、火山等现象。

3.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台风、洪涝等)、生物灾害(疫病、虫灾等)等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

4.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和发布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地理研究、规划和管理等领域。

历史
1. 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不断演进并出现了社会分工、生产力的提升等现象。

2. 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区出现了大型文明古国,建立了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3. 世界古代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中国等世界古代文明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科技发展等方面。

4. 近现代史
近代史和现代史是指从16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以来至今的历史时期,包括殖民扩张、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等重要事件。

总结
地理和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资源分布等,而历史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重大事件和文化传承等。

对这两门学科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全球变化,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历史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历史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多个方面。

要掌握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知识点,就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地理环境进行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地理形态,它是地球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当地的水文资源、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方面。

不同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当地的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方式。

例如,山地地形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平原地形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了解不同地形地貌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和人类活动的特点。

2. 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是地球表面的气候特征,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动植物资源的分布、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不同气候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

例如,气候寒冷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气候炎热的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了解不同气候环境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人类活动的特点。

3. 资源分布资源分布是地球表面的资源分配情况,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分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当地的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方式。

不同资源分布的特点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向。

例如,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工业和贸易,资源匮乏的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了解不同资源分布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特点。

二、人口迁徙与文化传承人口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过程。

人口迁徙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是历史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了人口迁徙的原因、规律和影响,以及文化传承的方式、特点和影响。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1 .地区名【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 ,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 ,泛指北方。

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

又叫“两京” 。

2.政区名【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 ,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历史与地理有关知识点总结

历史与地理有关知识点总结

历史与地理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历史的阶段划分人类历史可以分为远古、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五个阶段。

远古时期是人类出现之初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时期;古代是指文字出现后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期;中世纪是指公元476年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期;近代是指公元1453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期;现代是指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至今的时期。

2. 世界各大文明的兴衰世界各大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谷文明、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阿拉伯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其鼎盛时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终都经历了兴衰,甚至消亡。

3.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古代的雅典民主、波斯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基督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世界两次大战、冷战等。

4. 中国历史的主要朝代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5.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历史上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尧舜禹治水、夏禹治世、商汤灭殷、周武王克商、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战争、统一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西域开发、三国时期的战乱、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兴衰等。

6. 世界各国的建国历史世界各国的建国历史各有不同。

如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的大革命、英国的王室更迭等,都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建国事件。

二、地理知识点总结1. 世界地理的总体特征世界地理包括七大洲、五大洋和世界各国家和地区。

世界地理总体上表现出地球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分带性和季风性气候、地球上的自然灾害等特征。

2. 世界地理的地区划分世界地理可以根据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进行不同的地区划分。

如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大洲;亚洲可以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中亚;非洲可以划分为北非、中部非洲、南部非洲等。

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历史地理是考研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地理背景来分析历史事件,深入挖掘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下面是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青藏高原等地的地理特点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长江流域则是古代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长江及其支流的交通便利为南方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青藏高原则是中国的天然屏障,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格局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格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殷商时期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王朝时刻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秩序。

中央王朝通过分封制度来控制各地的贵族,同时也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的稳定格局。

古代中国的政治地理格局对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以及文化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历史地理对于战争与外交的影响历史地理对于战争与外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军事资源与战略地位,这对于战争的结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不同地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差异也会影响各国之间的外交政策。

例如,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往往是朝向南方进行的,这与南方地区的比较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关。

在外交方面,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和利益,这也给不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带来了复杂性。

四、历史地理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历史地理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特点、经济资源以及交通条件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例如,河流和海洋对于交通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

此外,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不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因此有所差异。

历史地理常识高频考点

历史地理常识高频考点

历史地理常识高频考点一、地理常识高频考点1.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根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产生“磁暴〞现象;③产生极光。

3.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太阳系目前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

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5.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那么会形成月食。

依地球遮避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6.时区——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

按这种方法,每隔经度l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l2个时区。

7.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那么上以l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然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8.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

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历史地理学知识点

历史地理学知识点

历史地理学知识点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下面就列举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学知识点:1. 地形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势特征。

地形的高低、平缓、陡峭对历史事件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山地易于设立自然屏障,可以防御敌人的入侵;平原适合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聚居和发展。

地形的不同会影响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2. 河流对文明的贡献河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许多古代文明都是在河流的附近兴起的,比如黄河文明、底格里斯河文明等。

河流提供了水源、灌溉和交通,为人类的农业生产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3. 气候变迁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气候变迁对历史事件有重要影响。

例如,气候的变冷可能导致农作物歉收,从而引发饥荒、战争等事件;气候的变暖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气候变迁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历史地理学知识点之一。

4. 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一些城市由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比如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因此更容易发展壮大;而一些城市由于地理条件不佳,比如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因此难以发展。

城市的地理环境对其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 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历史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历史事件的进程。

比如,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带动了中国、印度、欧洲等地区之间的商贸、文化传播。

总结:历史地理学知识点涉及到地形、河流、气候、城市等方面,这些知识点对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及其背后的原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历史地理学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和地理之间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变迁的原因。

地理历史军事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军事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军事知识点总结地理知识点:一、大陆漂移理论:大陆漂移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大陆板块在地壳运动中发生相对移动的现象。

这一理论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经过多年研究和验证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大陆漂移理论对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因素。

人类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来改变和影响地球表面的格局和动态。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涝、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预防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科学监测、预警预报、建设防护设施、培训人员等各个方面。

历史知识点:一、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其中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这些古代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古代的波斯战争、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近代的世界大战等。

这些重大事件对世界格局、文明交流、国际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

三、近现代的民族独立与革命运动:近现代的民族独立与革命运动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印度的独立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这些运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军事知识点:一、古代战争:古代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古埃及的军事征服、古希腊的城邦战争、古罗马的帝国扩张等。

古代战争对军事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历史地理常识

历史地理常识

历史地理常识历史地理是一门研究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对地理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影响进行探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事件和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历史地理常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学科。

1. 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地理条件是指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状况。

它包括气候和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水文水资源、土壤质量、植被分布、动植物种类等因素。

这些地理条件对人类的生产、社会组织和文化传承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势的高低决定了交通和贸易的发展程度,水资源情况影响着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等。

2.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人类文明的起源通常与河流流域有关。

河流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水源、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

例如,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尼罗河的滋润和洪泛,而黄河和长江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此外,地中海、印度河流域等地也孕育了众多文明的诞生。

3. 地理环境对帝国扩张和征服的影响帝国的扩张和征服往往受制于地理环境的限制。

地理因素存在着对军事行动的制约和促进。

山脉、河流和海洋等天然的屏障可以提供保护,并使得帝国的统治延伸到更广阔的地域。

另一方面,适宜的地理条件也能够为帝国的经济活动和贸易拓展提供有利条件。

4. 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地理环境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的适宜性和人类生存的可能性。

例如,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的地区通常有较高的人口密度,而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此外,山区、草原、河流流域等地的地理条件也会对人类的居住和定居产生重要影响。

5. 地理环境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地理环境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产生影响。

地形的起伏、海洋的阻隔等因素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例如,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使得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便利,而喜马拉雅山脉的隔绝则导致了南亚地区文化的特殊性。

在历史地理的研究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相关内容,如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战争与地理位置等等。

中国古代地理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地理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地理高考知识点中国古代地理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个与中国古代地理相关的高考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丰富多样。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广大的平原和丘陵,适宜农业和人口聚居。

西部则有高山和沙漠,对于交通和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中国古代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

二、黄河与长江黄河和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黄土高原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的水质浑浊,被称为“中国的悲歌”,因为它经常发生洪水,并且河道容易变化。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最后汇入东海。

长江沿岸地区是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文化遗产。

三、农业与北方平原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北方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孕育了悠久的农业文明。

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适宜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古代中国人民通过灌溉系统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北方平原成为了中国古代农业的核心地区。

四、西南地区与丝绸之路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山地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变。

幅员辽阔的青藏高原和祖国西南边境的雪山之间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就位于西南地区的成都,连接了欧亚大陆和中国内地。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五、南方沿海发达地区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湿润多雨,适宜种植稻米和水果。

古代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拥有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广州、福建等地成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迎来了大批外国商人和文化交流。

六、山川秀美的中国中国古代拥有众多的山脉和河流,这些自然地理景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题材。

山川秀美的中国被广泛地描绘在古代文学和绘画作品中。

历史地理考点

历史地理考点

历史地理考点历史地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它不仅涉及到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迁移,还涉及到各个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

掌握历史地理考点对于理解人类社会演变的规律、解读历史事件以及研究地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历史地理考点。

一、中亚丝绸之路中亚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它起源于中国,途经中亚地区,最终抵达地中海地区。

中亚丝绸之路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被运往西方,而西方的黄金、宝石、香料等货物则被运往中国。

这种贸易活动不仅带动了各个中亚城市的繁荣,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二、欧洲殖民地欧洲殖民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地区。

在殖民地时代,欧洲列强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占领了许多非洲和亚洲的地区。

这些殖民地成为了欧洲列强获取资源、追求利益的重要领地。

同时,欧洲列强也将自己的文化、法律体系等强加给殖民地地区,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殖民地的存在是现代世界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地中海文明地中海地区是古代世界最为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在地中海地区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地中海文明的兴起和繁荣,使得地中海成为了古代世界交流和互动的核心地区。

地中海地区的文明遗产至今仍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四大文明古河流四大文明古河流指的是黄河、尼罗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

这些河流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都孕育了具有重要文明特征的古代社会。

黄河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成就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则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核心地带。

这些河流的存在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五、南美洲印加帝国南美洲的印加帝国是古代美洲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历史地理常识归纳总结

历史地理常识归纳总结

历史地理常识归纳总结辽东四郡:真番,临屯,乐浪,玄菟6.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是《汉书.地理志》的标准年代,人口近5800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王朝这一年的郡国数目是103个之后的永和五年(140年)郡国数是105个。

为《后汉书.郡国志》的标准年代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设置十三刺史部7.历代气温变化概要冷期:①前11世纪至前8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②前5世纪中叶到前2世纪中页的战国至西汉初年③公元3世纪到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④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的中唐至五代初期⑤14世纪初到19世纪末的元后期至清朝五个冷期,也就是西周,战国,魏晋南北朝。

中唐五代,元明清暖期:①前8世纪中叶到5世纪中叶的春秋②前2世纪中叶到公元2世纪末的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③公元8世纪中叶到13世纪末的宋元时期三个暖期:春秋,西汉中到东汉初,宋元无定论:公元6世纪中页到8世纪的隋唐时期无定论8.历代干湿情况概要公元1000年前干旱时间短,湿润时间长;之后干旱时间长,湿润时间短。

15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末为干旱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为湿润阶段;20世纪又进入干旱时期。

(干-湿-干)9.黄河水系变迁的相关知识①河北平原上曾出现过的三条大河河道是山经大河,禹贡大河和汉志大河②公元69-70年王景治理黄河,成效显著,使得之后800多年黄河稳定③宋代黄河下游进入变迁紊乱阶段,1128年后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转而会泗水入淮水。

④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在16世纪中叶结束⑤1855年后黄河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重新从渤海湾入海。

10.贞观十道:指的是关内道,陇右道,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剑南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11开元十五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指的是关内道,京畿道,陇右道,河东道,河南道,都畿道,河北道,剑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岭南道12.十节度与六大都护府十节度: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五管经略使六大都护府:安西北庭单于安北安东安南13.四监司指的是漕司(转运使);帅司(安抚使);宪司(提点刑狱使);仓司(提举常平使)。

公基常识高频考点

公基常识高频考点

公基常识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常识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部分,也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

在公共基础常识中,有一些高频考点,掌握了这些考点,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高频考点。

一、历史常识历史常识是公共基础常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常识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经常被考察的内容。

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京大屠杀等都是历史常识中的重点考点。

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背景、意义、影响等应该了解清楚,并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

二、地理常识地理常识是公共基础常识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地理常识中,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地貌、地理位置等是常考的内容。

例如,世界七大洲、中国的主要河流和山脉、世界著名的地理地标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了解这些地理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环境,为解答相关问题提供依据。

三、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公共基础常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政治常识中,一些重要的政治理论、国家机构、国家政策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央政府的组成和职能、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等都是常考的内容。

了解这些政治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为解答相关问题提供依据。

四、经济常识经济常识是公共基础常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经济常识中,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经济政策、经济理论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等都是常考的内容。

了解这些经济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解答相关问题提供依据。

五、科学常识科学常识是公共基础常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科学常识中,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实验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例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光的折射和反射等都是常考的内容。

了解这些科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解答相关问题提供依据。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的复习资料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点: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水系、气候特点等。

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变迁: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国疆域的变化,例如秦朝统一中国、汉朝扩张西域、唐朝辽东失陷、宋朝南迁等。

3. 中国历史时期的主要地理事件:例如黄河泛滥、长江洪水、长江黄河交汇处的变迁等。

4. 中国历史时期的主要地域特点:例如北方平原的农业发展、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西南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等。

5.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如长安、洛阳、北京、苏州、广州等。

6. 中国历史时期的地方文化和地理影响:例如山水诗的兴起、南方水乡的文化特点、西北边疆文化的形成等。

7. 中国历史时期的边疆和海外扩张:了解中国古代边疆的位置和特点,如西域、辽东、台湾等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影响。

8. 中国历史时期的灾害和灾后恢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旱灾等,以及相关地理特点和人民的灾后恢复工作。

地理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地理现象和自然条件。

地球是由陆地和水域组成的,而地球上的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也各异。

在地理历史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如地理条件对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球上的地理分布。

地球上有五大洲和七大洋,同时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陆地和水域。

比如亚洲是最大的洲,而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域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地球上的气候条件。

地球的气候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北极地区的气候寒冷,而赤道地区的气候炎热。

气候对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等。

这些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

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是地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学习地理历史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改革开放和文化传承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

比如二战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它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这些历史战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发生原因、进行过程和战争结果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改革开放和文化传承。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文化传承也是地理历史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民俗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比如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政治家和领袖,他们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史地生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史地生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史地生知识点
史学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史时期划分
中国古代史时期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周、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2. 重要历史事件
重要历史事件包括:黄河流域文明、氏族联盟、五胡乱华、中
原封建社会、唐朝盛世、辽金元三大国家、明朝初期、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3. 历史文化名人
历史文化名人包括:孔子、老子、孟子、荀子、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东坡等。

地理学知识点
1. 中国地理基本概念
中国地理基本概念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理、中国面积、人口分布、地理位置和地形、地理环境和气候、行政区划等。

2. 中国的山脉和高原
中国的山脉和高原包括: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川西高原、青藏高原、祁连山、昆仑山、秦岭、太行山等。

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包括:黄河、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
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

生物学知识点
1. 动物分类
动物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两
栖动物和鱼类。

2.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水生植
物和蕨类植物等。

3. 生物结构与功能
生物结构与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史地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常识高频考点一、地理常识高频考点1.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产生“磁暴”现象;③产生极光。

3.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

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5.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

依地球遮避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6.时区——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

按这种办法,每隔经度l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l2个时区。

?7.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l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然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8.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

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9.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河口三角洲。

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10.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中国东北的镜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

1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1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1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15.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16.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17.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8.南北纬线——以赤道线为界,分南北半球。

赤道线北面为北纬,赤道线南边为南纬。

南北回归线为纬度线,南回归线是南纬23度26分线,北回归线是北纬23度26分线。

南北回归线为太阳能直射到的最远距离。

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广州、云南。

纬度线穿越我国最长的是北纬40度的线。

我国最南边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度左右,最北边的漠河位于北纬53度左右。

东西经线以东经160度、西经20度为界,分东西半球。

东经0度跟西经0度重合,0经度线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0经度线往东边就是东经,往西边就是西经。

东经180度跟西经180度重合,这条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俄罗斯的东西泊利亚海、太平洋。

东经120度经过我国北京。

我国最西位于东经75度左右,最东边位于135度左右。

19.时区——以经度线分为24个时区,一个时区15度。

我国跨5个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

20.七大洲四大洋——地球分七大洲四大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的面积。

七大洲为: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州四大洋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五大洲里亚洲面积最大、大洋州面积最小四大洋里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亚洲的全名为亚细亚洲、欧洲的全称为欧罗巴洲、非洲的全称为阿非利加洲、美洲的全称为亚美利加洲。

21.岛屿、群岛、半岛——岛屿、群岛: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

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位于加拿大东北方向,属于丹麦。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称为马来群岛。

世界最小的岛屿是位于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一个美丽的珊瑚小岛。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我国宝岛台湾岛。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半岛:指伸入海洋或湖遥中的陆地。

它的构成形式一般是三面临水,一面同大陆相连。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中国最大半岛是山东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广东西南部,因多雷暴而得名)。

22.海洋、海、洋、海峡、江、河、湖、大陆架、海岸线、三角洲、海拔、运河、瀑布、海沟——海洋、海、洋: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也是海和洋的统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

海与洋之间彼此连通,共同组成世界统一的海洋整体。

世界最大的海是珊瑚海(位于澳大利亚东边,也是最深的海)。

世界面积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位于土耳其附近)。

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是南海(也是我国最深的海)。

中国面积最小的海是渤海(还有的海是东海、黄海)。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狭长的海域,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世界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非洲的莫桑比克)。

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是德雷克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中国最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

23.世界最长的江为尼罗河,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

24.河通指一般的水道,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

世界最长的河是尼罗河、排在后面的分别是亚马逊河、长江。

中国最长的河是黄河25.湖是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

世界最大的湖是里海。

世界最小的湖是本溪湖(位于辽宁)。

中国大的湖是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中国湖泊:青海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

26.大陆架——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缓倾的浅水平台。

简单来说,是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架不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二、中国历史知识点高频考点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

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

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

提出“心性论”是朱熹。

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2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三、世界历史知识点高频考点1.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成文法和习惯法。

从按结构上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会》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3.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万民法指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4.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