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与血脂调节药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蛋白(a) (Lp(a))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2和HDL3
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CM:颗粒大,一般不致动脉粥样硬化,易诱发胰
腺炎。
VLDL: 颗粒大,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似乎不起
主要作用。
LDL:是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蛋白。 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并可能是独立的危险
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为脂溶性无活性内酯,
在肝脏中羟化为活性抑制物而发挥作用;
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为水溶性药物本身具有
活性。普伐他汀是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的他 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及其代谢物均有活
性,低剂量即可有效。
他汀类药物均大部分经胆汁排泄,因此肾功
能不全者服用不影响原药及其代谢产物的药 代动力学。
他汀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一般服药后2~4h
达到血浆峰值浓度。
在肝组织通过细胞色素酶系统进行代谢。 t1/2 (药物在血浆中浓度消除为初始浓度的一
半所需的时间)最长的为阿托伐他汀, 这可能 是其调血脂作用较强的原因;t1/2 最短的是氟 伐他汀,其副作用较小与其在血液中停留较 短有关。
他汀类--代谢与排泄
因素。
HDL:有利于促进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移除胆
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被认为是抗动 脉粥样硬化因子。
血脂异常的WHO分型法
WHO以临检表型为基础,根据血浆中各类脂
蛋白的含量不同,建议将血脂异常分为五个 表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
血脂异常的WHO分型法

WHO以临检表型为基础,根据血浆中各类脂蛋白的含量不同,建议 将血脂异常分为五个表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
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 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
基础措施。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治疗目的,选择合适
的调脂药物。需要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 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治疗
降脂药物分类介绍
脂蛋白(lipoprotein)
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不
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 织细胞中。它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 和极性类脂(如磷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 的球状巨分子,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并进 入组织细胞。这种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就称为 脂蛋白。
脂蛋白的合成与代谢
多不饱和脂肪酸类(PUFAs)
代表药物:ω-6型(亚油酸、月见草油等);ω-3
型(多烯康、脉乐康、鱼油烯康等)
具有不同程度降脂作用的其他药物
普罗布考(丙丁酚)
泛硫乙胺(潘特生) 粘多糖和多糖类(降脂宁、硫酸软骨素等) 雌激素类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他汀(Stains)类药物(也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
降脂药物选择
联合用药
降血脂药物的分类
目前临床供选用的降脂药分为5类: 他汀类 贝特类 烟酸类 树脂类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其他:普罗布考;ω3脂肪酸。
主要降低血中胆固醇的药物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代表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家族性高脂蛋白(a)血症
家族性血脂异常性高血压
继发性血脂异常:继发于某些疾病
血脂异常的病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
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缺 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营养和药物), 通过未知的机理而引起。 主要继发于某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 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以及饮酒、肥胖及生活方 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他汀类--作用机制
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
(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肝脏胆固醇 的合成减少。 本类药能使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从而刺 激细胞合成LDL受体加速,使细胞膜LDL受体 数目增多、活性增强,导致血中VLDL残粒及 LDL的清除加速。 通过抑制细胞合成胆固醇,也干扰了脂蛋白 的生成。
分型 Ⅰ Ⅱa Ⅱb Ⅲ wenku.baidu.com Ⅴ
CM(TG)
↑ (-) (-) ↑ ↑ ↑
VLDL
(-) (-) ↑ ↑ (-) ↑
LDL
(-) ↑ ↑ (-) (-) (-)
发生率 罕见 常见 常见 少见 常见 少见
易发疾病 胰腺炎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 胰腺炎
按临床简易分型
为了方便指导治疗,提出了血脂异常的简易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
左利伟
心血管疾病( CVD ),其中最主要的是冠心
病(CHD )和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最主 要的死亡原因。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血中的胆固醇、低密 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是 CVD 发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队列研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 因素。
对内分泌的影响
胆固醇合成的抑制可以减少体内类固醇激素的分泌。
但使用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时,均没有使类固醇激素, 雄激素,雌激素等有明显改变。但在使用影响激素 水平的药品时,应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因为它们 有潜在的影响激素水平的危险。
胆汁郁积、肝病、肝功能异常、孕妇和哺乳妇女禁
他汀类--药理作用
使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




降低 使VLDL和甘油三酯中等程度降低 轻度升高HDL 在治疗血脂异常的同时可降低冠心病和心肌 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等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冠心病事件减少有 关
他汀类--药代动力学
吸收与分布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 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Endo等人首先发现 来源于桔青霉素菌(Penicillium Citricum)的培养液中 分离出的一株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菌。 意义:他汀类的出现是治疗血脂异常的一个重大发 展,大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具有延缓 及预防心脑血管病等作用。
用。
他汀类--剂量和用法
剂量
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口服20mg/d,疗效不理想时可
逐渐加量,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的最大剂量分别为 40mg/d、80mg/d。 辛伐他汀常用量为10mg/d,最大剂量为40mg/d。 阿托伐他汀常用量为 10mg/d ,最大剂量为 80mg/d 。
用法
分型法。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混合型血脂异常: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低。
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血脂异常: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载脂蛋白缺陷症 家族性混合性血脂异常 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脂异常的常用专业术语
名 称
血脂代谢异常
简 称
惯 称
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高脂蛋白血症 降血脂治疗 降血脂药
调整血脂代谢的治疗 调脂治疗 调整血脂代谢的药物 调脂药
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
的主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有: 冠状动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 脑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 脑出血、脑萎缩等。 四肢:下肢多见供血障碍,导致间歇性跛行, 完全阻塞后形成坏疽。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一种或
多种脂质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脂血症。 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
脂质异常血症
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降低也是 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有人建议采用脂 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 的概念,也称为血 脂异常,并认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 反映血脂代谢的紊乱状态。 由于高脂血症的概念使用时间长且简明通俗, 所以仍然广泛沿用。
临床应用
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他汀类--不良反应
肌病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一种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横纹肌溶解*。患者肌肉组织受到破坏,释放 出大量的肌红蛋白,血肌酸,磷酸激酶 ( CPK ) 含 量 明 显 升 高 ( 高 于 正 常 值 的 10 倍),肌红蛋白经肾脏排出体外,严重情况 下,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
他汀类--不良反应
在一天总剂量相同时,一天服 2 次比一天服 1 次更有
效。若每天服1次,则晚饭后服用效果更好。
胆酸螯合剂
作用机制
1 在肠内与胆汁酸形成螯合物而经粪便排出,阻止胆酸或胆固 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有效地降低了血液中的 胆固醇。 2 由于胆固醇浓度的降低,通过反馈机制刺激肝细胞膜加速合 成 LDL 受体,以更多地与血液中的 LDL 结合,并摄入肝细胞 内进行代谢,最终使血液中的LDL-C水平降低。
血脂异常的检出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家族史者, 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有黄色瘤或黄疣者 有家族性血脂异常者 可考虑的对象: 40 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 性
血脂异常的诊断
实验室血脂检查 1. 项目:血清TC、血清HDL-C、血清TG、血清LDLC 2. 注意:受检者在血脂检查前的最后一餐,忌进高 脂肪食物及饮酒,并应空腹12小时以上。 3. 复查:如首次检测发现异常则宜复查禁食 12-14 小 时后的血脂水平, 1-2 周内血清胆固醇水平可有 ±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在 判断是否存在血脂异常或决定防治措施之前,至 少应有2次血标本检查的记录。
氟伐他汀等
胆酸螯合剂(阴离子交换树脂类) 代表药物: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等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代表药物:依折麦布
主要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药物
贝特类及其衍生物(苯氧芳酸、纤维酸衍生物) 代表药物:氯贝特、苯扎贝特、吉非贝齐、非诺贝

烟酸及其衍生物
代表药物:烟酸、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等
血脂(blood-lipid)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中性脂肪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类脂(磷脂、糖脂、固 醇、类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各种脂类的作用: 甘油三酯(TG):参与人体能量代谢。 胆固醇(CH或C):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 胆汁酸。 游离脂肪酸(FFA):机体主要供给能量的来源。
脂蛋白绝大多数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合成,
并主要经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位于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也称
去辅基蛋白,Apo),它能介导脂蛋白与细 胞膜上的脂蛋白受体结合并被摄入细胞内, 在脂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因而血脂代 谢就是指脂蛋白代谢。
脂蛋白分类
应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六大类: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他汀类--适应证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 LDL-C 的首选药,其
适应证为: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继发于肾病、糖尿病的高胆固醇血症 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包括Ⅲ型高脂蛋白血

他汀类--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使用他汀类药物通常会产生轻度的胃肠道症
状,比如恶心,腹痛,腹泻,肠胃气胀等。 肝损害 他汀类药物可诱导产生剂量依赖性,无症状 的转氨酶升高,但发生率较低, 仅为1%。转 氨酶升高值可为正常值的3倍。
继发性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
血脂高于同性别正常值
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同性别正常值 多伴有脂肪肝和肥胖 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可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血脂异常的检出
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
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 TC,LDL-C,HDL-C和TG。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均应 进行血脂检查。 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 定1次血脂。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 者应在入院时24小时内检测血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