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与血脂调节药物

合集下载

调脂药物的基本分类、作用机制与使用原则

调脂药物的基本分类、作用机制与使用原则

调脂药物的基本分类、作用机制与使用原则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血脂及血脂异常血脂是血清中脂类的统称,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磷脂以及游离脂肪等。

血脂中70%~80%由体内合成,20%~30%由食物消化吸收。

由于血浆中TG和CH都是疏水性物质,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磷脂等组成亲水性的球形大分子,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并进入组织细胞。

这种球形大分子复合物称作脂蛋白。

载脂蛋白则通过结合和转运脂质、参与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节、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的作用,在血浆脂蛋白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

其中LDL-C升高是动脉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在ASCVD致病中起着核心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无论以何种干预方式降低LDL-C的水平均可降低ASCVD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提倡以降低血清LDL-C水平来防控ASCVD,也是目前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调脂治疗首要干预靶点。

二、如何应对血脂异常首先采用非药物方式进行干预,如改变饮食方式、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减少酒精摄入等。

当生活方式改变,LDL-C及非LDL-C水平仍未达标时,则需启动药物干预。

三、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使用原则临床上应用的调脂药物大致分为两类:主要降低TG类药物及主要降低CH类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严重的血脂异常患者多需联合多种调脂药物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1.主要降低CH类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CH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胆酸螯合剂等。

(1)他汀类药物:又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能够抑制CH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合成,从而降低CH的合成,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清LDL分解代谢,此外还可以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

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

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

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种物质。

血脂异常超标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血脂异常非常重要。

对于血脂异常超标的患者,服药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

1、降脂药物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福泽康胺和烟酸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脂质代谢,最终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2、服药标准(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血脂异常的首选药物,其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合成。

一般建议在饭后服用,因为在饭后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较高,药效更好。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2)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来降低血脂,适用于甘油三酯异常超标的患者。

常用的贝特类药物包括非诺贝特、依韦贝特等,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3)福泽康胺福泽康胺是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福泽康胺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好地降低血脂水平。

(4)烟酸类药物烟酸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合成酶,减少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进而降低血脂水平。

烟酸类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来调整,同时注意对脾胆影响。

3、服药注意事项(1)根据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

(2)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确保服药安全。

(3)密切监测血脂水平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脏功能异常、肌肉痛等情况。

控制血脂异常超标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适当的药物治疗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2020血脂异常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

2020血脂异常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

2020血脂异常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您是否经常蛋糕奶茶不离口,炸鸡烤肉配啤酒呢?那您的血脂很可能徘徊在危险的边缘了。

千万不要认为它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疾病,目前血脂异常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取过多,加上生活压力大而运动量却很少,身体就容易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

而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死亡率不断增加,首位原因就是胆固醇水平升高,因此要及早干预和应对血脂异常,做到科学调整。

临床上常见的血脂检查项目里有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TC、TG、LDL-C升高及HDL-C降低,都属于血脂异常。

首先,饮食调节饮食调整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采取药物治疗,首先必须进行饮食调整。

那么如何通过调整饮食,达到科学调脂的目的呢?专家建议,粗粮杂粮可占主食的一半。

我国居民最常见的主食中大米和白面都是升血糖指数高的食物,会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不利于控制血脂。

而粗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升高、调血脂,并维持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稳定性。

粗杂粮品种很多,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燕麦。

适量食用燕麦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小孩以及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如果吃了太多的粗粮容易刺激肠道过度蠕动引起腹泻,或引发胃部不适。

建议粗粮细作,一周选几天吃即可。

富含VC的食物血脂异常患者应多食用富含VC的食物。

VC能降低β-脂蛋白,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甘油三酯,纤维素在肠道又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

专家指出,血脂异常患者每餐应保证250g以上的蔬菜,以及每天400g左右的水果。

蔬菜中洋葱含有丰富的Vc和钙、钾,血脂异常者可多食。

在水果中专家推荐猕猴桃和苹果。

猕猴桃富含的Vc和膳食纤维,而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和Vc,能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胆固醇含量。

A-3-血脂异常及其药物治疗(本科)

A-3-血脂异常及其药物治疗(本科)
2.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 有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家族史者,
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 有黄色瘤或黄疣者 5. 有家族性血脂异常者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均应进 行血脂检查edewald公式计算得到:
LDL-C(mg/dl)=TC-(HDL-C+TG/5) LDL-C(mmol/l)=TC-(HDL-C+TG/2.2)
血脂异常现状
▪ 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 ▪ 18~44岁、45~59岁和≥6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
别为17.0%、22.9%和23.4%; ▪ 男性为22.2% ,女性为15.9 %; ▪ 城市为21.0% ,农村为17.7%。
赵文华, 张坚, 由悦等.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06-310.
▪ 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血脂 异常的必要前提
▪ 危险分层考虑因素:
▪ 冠心病及冠心病等危症
▪ 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等。 ▪ 冠心病等危症:非冠心病者10年内发生主要冠状动脉事件的
危险与已患冠心病者同等,新发和复发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 的危险>15%,包括:
▪ ①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的动脉粥样硬化; ▪ ②糖尿病; ▪ ③有多种危险因素,发生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危险相当于已确
案例2
▪ 李先生,65岁, TC=240 mg/dL; LDL=140mg/dL,TG=300mg/dL, HDL=40mg/dL,血压140/110mmHg. 肝、 肾功能正常,无冠心病病史,吸烟,饮 酒。
1. 你认为李先生血脂异常危险分层为哪层?

调节血脂药物总结

调节血脂药物总结

调节血脂药物总结引言高血脂是指人体中血液中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调节血脂药物是一类用于控制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药物。

本文将对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进行总结和介绍。

1.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常见的调节血脂药物,也被称为他汀类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合成的速度,从而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LDL受体的表达和增加散失,从而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

同时,他汀类药物还可增加HDL-C的水平,具有降低三酰甘油和升高HDL-C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一般口服给药,剂量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和肌肉炎症。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红霉素和华法林等),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2. 福-斯转换酶抑制剂(树脂类药物)福-斯转换酶抑制剂,也被称为胆酸结合树脂类药物,是一类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与胆酸结合,在肠道内形成不可被吸收的复合物,从而阻止胆酸的再循环吸收。

常见的福-斯转换酶抑制剂包括胆酸树脂和氧化胆酸。

福-斯转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肠道作用降低胆固醇水平。

这类药物一般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以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等。

在使用福-斯转换酶抑制剂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降低其他药物的吸收。

3.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一类用于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阻止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减少胆固醇的输入。

常见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伊伐布雷酯和依折麦布。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肠道中微细矶柱体的胆固醇转运蛋白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某三甲医院血脂异常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物的调查

某三甲医院血脂异常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物的调查

某三甲医院血脂异常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物的调查
李嫄;窦恒;杨悦
【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10(13)3
【摘要】目的评价血脂异常住院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的情况.方法选择某地区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病例,均主要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异常.利用Framingham 10年CAD危险性预测评分法、患者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和患者调血脂用药分析,对住院患者的调血脂用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调查的患者中,未达治疗指标的患者情况:低危100%、中危100%、高危18.1%、极高危28.6%.结论该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应用药物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细节管理有待加强.
【总页数】3页(P212-214)
【作者】李嫄;窦恒;杨悦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110016;辽宁卫星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沈阳,110000;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某院血脂异常患者使用调节血脂药物的抽样调查分析 [J], 田晓丽
2.贵阳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调查 [J], 张淼;文艳;时立新
3.某三甲医院门急诊患者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调查∗ [J], 邓明影;史天陆;孙言才;刘琳
琳;张蕾;张圣雨;苏丹;王崇薇;姜玲
4.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J], 杨红英;贾孟良;陈振德;林山鹰;曾文莉
5.患者满意度调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以湖北省某三甲医院为例 [J], 张利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异常的药物调脂治疗

血脂异常的药物调脂治疗
亡率 (8 ) 2 % ,并 减 少 P A、 C G 需 求 及 脑 卒 中 的 发 生 率 TC AB (9 ) 2 % 。VA— HI 证 明 应 用 贝 特 类 提 高 HDL—C亦 可 以 减 少 T C HD 死 亡 和 非 致 死 性 心 肌 梗 死 。 他 汀 类 治 疗 的 益 处 不 仅 见 于 TC增 高 的患 者 , 见 于 T 正 常 的 C 也 C HD 患 者 , 论 性 别 、 龄 不 年 ( O岁 以 上 ) 6 、是 否 合 并 高 血 压 、 尿 病 或 吸 烟 , 者 使 用 他 灯 糖 患 类治疗 均可 受益 , 期 治疗 观察 安全 有效 。动 物实验显 示他汀 长 类 药 物 增 加 骨 骼 形 成 、 量 及 密 度 , 人 体 上 应 用 , 汀 类 有 降 容 在 他
低 ) 。
者除血脂 异 常外 , 有高 血压 、 还 糖尿 病 、 烟 ; 吸 后者有 年龄 大 、 男
性 、 性 绝 经 期 后 、 系 亲 属 中有 C 女 直 HD 史 ( 尤其 男 性 5 5岁 、 女 性6 5岁 前 发 病 的 早 发 CHD) 应 对 合 并 不 同 的 C 。 HD 危 险 因 素 予 以 不 同 类 型 及 强 度 的 调 脂 治 疗 , 药 物 治 疗 措 施 是 血 脂 异 常 非 治 疗 的 基 础 ,药 物 治 疗 为 辅 , 药 物 调 脂 治 疗 措 施 不 满 意 或 无 非 效 者 , 药 物 调脂 治 疗 的 对 象 。 以 TC 与 L 是 DL—C水平 为 判 断
中 图分 类 号 : R5
文 献标识 码 : A
1 血 脂 异 常 的 判 断 及 其 临 床 意 义
痉挛 等急性 冠状 动脉 综合 症共 同 的始动 环节 发生 ; 而调脂 药物 的多 效性最 重要 的是 体现在 降 低 C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发病 率 、心血管 事件

血脂异常如何规范用药

血脂异常如何规范用药

血脂异常,如何规范用药一、血脂异常的分类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通常血脂异常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四个类型。

此外还可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属于家族性基因缺陷导致的脂代谢紊乱,继发性高脂血症是因其他疾病、药物影响或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

二、血脂异常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血脂检测通常有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

其中,LDL-C是“坏”胆固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HDL-C是“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若当TG中度升高时,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而重度增高时,则常伴发急性胰腺炎。

血脂异常非常危险,有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

这是因为血脂异常在早期和轻度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知晓率低。

它的致病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往往已因为血脂异常引发血管硬化,或产生冠心病等疾病之后才发现的。

三、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即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

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TLC必须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总热量的7%)和胆固醇(<200mg/d)的摄入、选择能加强降低LDL效果的食物,如植物甾醇(2g/d)和可溶性粘性纤维(10~25g/d)、戒烟、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等。

首次发现血脂异常时,应立即开始必要的TLC,干预3~6个月后,血脂水平仍不达标,应考虑加用药物治疗。

四、血脂到什么水平需服调脂药目前认为,无冠心病史者,其TC≥6.2毫摩尔/升(240毫克/分升)或LDL-C≥4.2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者),其TC≥4.2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或LDL-C≥2.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即应开始药物治疗。

某三甲医院血脂异常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物的调查96

某三甲医院血脂异常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物的调查96

某三甲医院血脂异常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物的调查摘要】目的评价血脂异常住院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的情况。

方法选择某地区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病例,均主要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异常。

利用Framingham 10年 CAD危险性预测评分法、患者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和患者调血脂用药分析, 对住院患者的调血脂用药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调查的患者中,未达治疗指标的患者情况为低危100%、中危100%、高危18.1%、极高危28.6%。

结论该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应用药物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尤其细节管理有待加强。

【关键词】调血脂药危险分层【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141-02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第一大杀手。

针对医院对高血脂病人情况以及病人的血脂达标率进行了下面的调查和统计。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收集某地区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内分泌科2011年1月2011年6月的住院病例。

入选条件:使用降血脂类药物的患者。

采集资料:病历号、姓名、身高、体重、诊断、吸烟、血压、调脂药名、L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C(总胆固醇)、TG (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 B、CK (肌酸激酶 )、ALT (谷丙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BUN(尿素氮)、血糖(空腹)、Cr(肌酐)等数据。

1.2 数据处理应用 Excel程序录入每份病历的各项指标,根据 Framingham 10年CAD危险性预测评分法, 计算患者心血管发病危险性的高低。

合并计算同等危险层患者的用药情况, 包括药名(通用名及商品名)、药量和用药方法。

1.3 方法病例分析:综合分析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估的相关文献[1-2],评估所收集病例患者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结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3]制定血脂危险分层: 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4个分层(低危和中危血脂异常分层方案见表 1,高危和极高危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和药物治疗的 TC 和 LDL-C 值见表 2)及他汀类药物利用标准, 包括: TLC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开始、药物治疗开始和治疗目标。

学习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合理应用降脂药物

学习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合理应用降脂药物


3 血 脂 异 常 的治 疗 目的 : 了防 治 冠 心病 。血脂 水 平 的 降低 程 度 是 危 险 性 降 为 低 的 重 要 决 定 因 素 , 对 其 他 危 险 因 素 干 预 有 助 达 到治 疗 目 而
和治 疗 方 案 。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一开始就对高血脂 和并存 的危险 因素
也 可 用 于 指 导 临 床血 脂 异 常 的 干 预 , 表 2 见 。
表 2 血脂异常危 险分层

注: 危险因素包括 : 年龄 、 吸烟 、 H I C、 低 D 肥胖 和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危险 : 一 括号 内百分数指 1 5 名 O岁人今后 1 O年发生缺血性 血 管病 的绝 对 危 险 。 ‘
以及 临 床 情 况 进行 药 物 治 疗 。 药 物 的 治疗 必 须 以 非 药 物治 疗 为 基 础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降 脂 药 物 进 行 治疗 , 果停 止非 药 物 治 疗 单 独服 药 疗 效 较 差 。 如
的 , 中肥胖 、 其 吸烟 、 饮酒等是 可变 的危险 因素 , 因此在血 脂
生活方式 36个月如无效可开始药物治疗 。 -
中 危患 者 如 果病 情 允 许在 生 活 方 式干 预 数 周 ,了解

医技杂志 20 0 8年 I 2月第 t 5卷第 3 4期
Ju a f rcia Me i l eh iu s D cm e 0 8 Q: ! Q 靼 o r l Pat l dc c nq e , ee b r 0 , ! ! : n o c aT 2
学 习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合理应用降脂药物
异常 的防 治 过 程 中 生 活方 式 的 调整 是 治疗 的 基 础 , 药 物 治 在

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全文版)

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全文版)

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全文版)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TG)升高,因为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循环,所以血脂异常是通过高脂蛋白血症表现出来的,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简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1]。

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等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血脂异常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2]。

二、药物治疗原则血脂异常的临床诊断多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临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TC、TG、LDL-C和HDL-C的值分类[3, 4, 5]。

其他血脂项目如血清载脂蛋白AⅠ(serum 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血清载脂蛋白B(serum apolipoprotein B,Apo B)和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HDL-C血症,具体特点及临床用药选择见表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降胆固醇幅度有较大差别,但任何一种他汀剂量倍增时,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即“他汀疗效6%效应”[2]。

对他汀不耐受或LDL-C水平不达标者应考虑与非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旨在提高血脂达标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6, 7]。

他汀联合非诺贝特适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伴血脂异常的患者。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血脂异常可以是血浆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入甘油三酷(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或上述异常指标的混合物。

换句话说,它们构成了与脂质谱相关的代谢紊乱。

血脂异常患病率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加,而且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起点。

高脂血症极大地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需要适当关注。

然而,由千特定药物和营养药物的应用,饮食方式的改变和锻炼,我们有能力纠正血脂异常,从而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常规降脂疗法面临的困境和研发新降脂药物迫切性常规降脂疗法(LLT)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基础。

LLT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P S K9)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选择性抑制经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来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从而限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对62项试验进行的荼萃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如肌肉问题(肌痛、肌病或横纹肌溶解入肝肾功能障碍等或限制他汀类药物的应用[1]。

在进行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后,如果LDL-C仍未达标,则可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

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起作用,其有效性取决于尼曼-匹克1(Niemann-Pick1-like)样蛋白的存在[2]。

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改善心血管预后[3]。

然而,GOUD研究显示,仅21%(基线LDL-C> 2.6 mmol/L)和33.9%(基线LDL-C: 1.8~2.56 mmol/L)的常规LLTs患者在2年时LDL-C < 1.8 mmol/L.更重要的是,仅10%(基线LDL-C:2.6 mmol/L) 和11.9%(基线LDL-C1.8~2.56 mmol/L)的患者在2年时达到LDL-C 水平<1.4mmol/L [4]。

除传统LLT的副作用外,遗传因素和LDL受体产生减少[5-7]等也是阻碍应用LLT患者胆固醇水平达标的重要原因。

调血脂的药物的功能主治

调血脂的药物的功能主治

调血脂的药物的功能主治1. 介绍调血脂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通过调节人体内脂质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些药物通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血脂异常症状。

2. 调血脂药物的分类调血脂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他汀类药物(Statin):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调血脂药物之一,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他汀类药物还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促进胆固醇的转运和代谢,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贝特类药物(Bile Acid Sequestrants):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与肠道中的胆汁酸结合,阻止其被重新吸收而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水平。

贝特类药物还可以促进肝脏合成胆汁酸的数量,进一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纤维酸类药物(Fibric Acid Derivatives):纤维酸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一种叫做PPAR-α的受体来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水平。

这些药物还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具有抗炎和抗凝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hibitors):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肠道中的胆固醇吸收来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水平。

这些药物对胆固醇的合成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减少人体摄入胆固醇的数量,从而达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3. 功能主治调血脂药物的功能主治如下:•降低总胆固醇水平:调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的总胆固醇水平,避免胆固醇在血液中的过度积累,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是导致血管壁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血脂药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防止斑块的形成,保护心血管健康。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好胆固醇”,具有从血管壁中清除胆固醇和抗氧化的功能。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及调脂治疗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及调脂治疗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及调脂治疗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血脂异常的防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血脂异常主要是以胆固醇升高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基于中国流行病调查资料和临床研究结果,中国仅在2007年讨论制定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导了目前临床的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及调脂治疗方案,之后并未进行更新,而欧美则分别在今年内更新了血脂防治指南。

以下结合近年来的主要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血脂和血脂检测1.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循环中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 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超速离心技术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1)乳糜微粒(CM):由小肠合成,富含TG(占90%);(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脏合成,TG含量占55%,与CM一起统称富含TG的脂蛋白(TRL);(3)低密度脂蛋白(LDL):由VLDL转化而来,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向肝外组织(包括脉壁内)输送胆固醇;(4)高密度脂蛋白(HDL):由肝脏和小肠合成,能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5)脂蛋白(a)[Lp(a)]类似于LDL,但多含载脂蛋白(a)。

2.血脂检测目前临床上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1)总胆固醇(TC):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2)TG: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3)HDL-C:通过检测HDL颗粒中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浆中HDL的水平;(4)LDL-C:因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作用,一般情况下LDL-C与TC平行,但最好采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漫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

其他血脂检查项目的意义尚在研究中,暂不推荐临床常规检测。

二.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与调脂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与调脂药物治疗

分类 按 病 因可 分 为 原 发 性 和 继 发 性 两
发 生 率和 病 死 率 , 冠 心 病 的 一级 预 防和 二 级 预 防 中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提 示 冠 心 病作 为严 重危 害 在 人 类 健 康 的疾 病 , 其 防 治 中 应重 视 调 脂 治 疗 。 在
关键 词 : 心 病 ; 冠 动脉 粥样 硬 化 ; 脂 异 常 ; 脂 治 疗 ; 血 调 药物 疗 法
物 等 其 他 因 素 引 起 的 血 脂 异 常 称 继 发 性血 脂 异 常 , 于 遗 传 因 素 或 后 天 的 由
饮食 习惯 、 活 方 式 以 及 其 他 自然 环 生 境 因 素 等 引 起 的 脂 质 代 谢 异 常称 原 发
o l ilLbrtr,h ia dHsi lfD lC lg , ai 700 C i 2 Dpr et It— fCic aoa y TeA l t o t a oee D l6 10 , hn na o f ie pa o i l a; . eat n o ne m f r
Dylpdmi ndDnI ea yo g lt gLiie a s ie aa i gTh r p fRe uai pd mi n Y n GU Xa - i ( . e ate t u , O iome . 1 D p rm n
类 。 由某 种 明确 的 基础 疾 患 或 某 种 药
性 血 脂 异 常 。原 发 性 血 脂 异 常可 分 为
普通高 T 血症 、 族 性 高 T C 家 C血 症 、
o rh rs l rs a d c r n r e r ds a e. h c ur n e o oo a y h a tds a e i p st e c reae f at eo ce o oo a y h a t ie s T e o c re c fc r n r e r ie s s o i v or ltd n i

空心病患者的血脂调控和降脂药物

空心病患者的血脂调控和降脂药物

空心病患者的血脂调控和降脂药物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空心病患者则需要更加重视血脂的调控。

本文将从血脂异常的影响、空心病患者的血脂调控方法以及常用的降脂药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血脂异常对空心病患者的影响血脂异常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加速冠状动脉狭窄,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空心病患者来说,血脂异常尤为危险,因为这类患者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冠心病,血脂异常会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

二、空心病患者的血脂调控方法1.饮食调控饮食调控是控制血脂异常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空心病患者同样适用。

建议患者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此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2.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体内脂肪的代谢,降低血脂的水平。

对于空心病患者来说,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害,而且会影响血脂的代谢。

因此,空心病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血脂的不良影响。

三、常用的降脂药物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但是,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定期检查肌酸激酶水平。

2.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该类药物可以阻断小肠腔内的胆固醇吸收,减少胆固醇进入循环系统。

与他汀类药物相比,贝特类药物的副作用更少,但效果相对较弱。

3.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预防冠状动脉中的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空心病患者需要重视血脂的调控,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戒烟限酒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血脂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型法。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混合型血脂异常: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低。
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血脂异常: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载脂蛋白缺陷症 家族性混合性血脂异常 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多不饱和脂肪酸类(PUFAs)
代表药物:ω-6型(亚油酸、月见草油等);ω-3
型(多烯康、脉乐康、鱼油烯康等)
具有不同程度降脂作用的其他药物
普罗布考(丙丁酚)
泛硫乙胺(潘特生) 粘多糖和多糖类(降脂宁、硫酸软骨素等) 雌激素类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他汀(Stains)类药物(也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
脂蛋白绝大多数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合成,
并主要经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位于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也称
去辅基蛋白,Apo),它能介导脂蛋白与细 胞膜上的脂蛋白受体结合并被摄入细胞内, 在脂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因而血脂代 谢就是指脂蛋白代谢。
脂蛋白分类
应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六大类: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用。
他汀类--剂量和用法
剂量
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口服20mg/d,疗效不理想时可
逐渐加量,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的最大剂量分别为 40mg/d、80mg/d。 辛伐他汀常用量为10mg/d,最大剂量为40mg/d。 阿托伐他汀常用量为 10mg/d ,最大剂量为 80mg/d 。
用法
降脂药物选择
联合用药
降血脂药物的分类
目前临床供选用的降脂药分为5类: 他汀类 贝特类 烟酸类 树脂类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其他:普罗布考;ω3脂肪酸。
主要降低血中胆固醇的药物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代表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
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 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
基础措施。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治疗目的,选择合适
的调脂药物。需要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 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治疗
降脂药物分类介绍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一种或
多种脂质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脂血症。 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
脂质异常血症
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降低也是 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有人建议采用脂 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 的概念,也称为血 脂异常,并认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 反映血脂代谢的紊乱状态。 由于高脂血症的概念使用时间长且简明通俗, 所以仍然广泛沿用。
对内分泌的影响
胆固醇合成的抑制可以减少体内类固醇激素的分泌。
但使用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时,均没有使类固醇激素, 雄激素,雌激素等有明显改变。但在使用影响激素 水平的药品时,应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因为它们 有潜在的影响激素水平的危险。
胆汁郁积、肝病、肝功能异常、孕妇和哺乳妇女禁
脂蛋白(lipoprotein)
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不
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 织细胞中。它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 和极性类脂(如磷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 的球状巨分子,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并进 入组织细胞。这种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就称为 脂蛋白。
脂蛋白的合成与代谢
氟伐他汀等
胆酸螯合剂(阴离子交换树脂类) 代表药物: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等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代表药物:依折麦布
主要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药物
贝特类及其衍生物(苯氧芳酸、纤维酸衍生物) 代表药物:氯贝特、苯扎贝特、吉非贝齐、非诺贝

烟酸及其衍生物
代表药常的检出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家族史者, 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有黄色瘤或黄疣者 有家族性血脂异常者 可考虑的对象: 40 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 性
血脂异常的诊断
实验室血脂检查 1. 项目:血清TC、血清HDL-C、血清TG、血清LDLC 2. 注意:受检者在血脂检查前的最后一餐,忌进高 脂肪食物及饮酒,并应空腹12小时以上。 3. 复查:如首次检测发现异常则宜复查禁食 12-14 小 时后的血脂水平, 1-2 周内血清胆固醇水平可有 ±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在 判断是否存在血脂异常或决定防治措施之前,至 少应有2次血标本检查的记录。
他汀类--作用机制
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
(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肝脏胆固醇 的合成减少。 本类药能使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从而刺 激细胞合成LDL受体加速,使细胞膜LDL受体 数目增多、活性增强,导致血中VLDL残粒及 LDL的清除加速。 通过抑制细胞合成胆固醇,也干扰了脂蛋白 的生成。
他汀类--适应证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 LDL-C 的首选药,其
适应证为: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继发于肾病、糖尿病的高胆固醇血症 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包括Ⅲ型高脂蛋白血

他汀类--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使用他汀类药物通常会产生轻度的胃肠道症
状,比如恶心,腹痛,腹泻,肠胃气胀等。 肝损害 他汀类药物可诱导产生剂量依赖性,无症状 的转氨酶升高,但发生率较低, 仅为1%。转 氨酶升高值可为正常值的3倍。
因素。
HDL:有利于促进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移除胆
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被认为是抗动 脉粥样硬化因子。
血脂异常的WHO分型法
WHO以临检表型为基础,根据血浆中各类脂
蛋白的含量不同,建议将血脂异常分为五个 表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
血脂异常的WHO分型法

WHO以临检表型为基础,根据血浆中各类脂蛋白的含量不同,建议 将血脂异常分为五个表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
血脂异常的常用专业术语
名 称
血脂代谢异常
简 称
惯 称
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高脂蛋白血症 降血脂治疗 降血脂药
调整血脂代谢的治疗 调脂治疗 调整血脂代谢的药物 调脂药
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
的主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有: 冠状动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 脑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 脑出血、脑萎缩等。 四肢:下肢多见供血障碍,导致间歇性跛行, 完全阻塞后形成坏疽。
他汀类--药理作用
使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




降低 使VLDL和甘油三酯中等程度降低 轻度升高HDL 在治疗血脂异常的同时可降低冠心病和心肌 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等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冠心病事件减少有 关
他汀类--药代动力学
吸收与分布
分型 Ⅰ Ⅱa Ⅱb Ⅲ Ⅳ Ⅴ
CM(TG)
↑ (-) (-) ↑ ↑ ↑
VLDL
(-) (-) ↑ ↑ (-) ↑
LDL
(-) ↑ ↑ (-) (-) (-)
发生率 罕见 常见 常见 少见 常见 少见
易发疾病 胰腺炎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 胰腺炎
按临床简易分型
为了方便指导治疗,提出了血脂异常的简易
继发性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
血脂高于同性别正常值
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同性别正常值 多伴有脂肪肝和肥胖 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可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血脂异常的检出
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
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 TC,LDL-C,HDL-C和TG。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均应 进行血脂检查。 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 定1次血脂。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 者应在入院时24小时内检测血脂。
他汀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一般服药后2~4h
达到血浆峰值浓度。
在肝组织通过细胞色素酶系统进行代谢。 t1/2 (药物在血浆中浓度消除为初始浓度的一
半所需的时间)最长的为阿托伐他汀, 这可能 是其调血脂作用较强的原因;t1/2 最短的是氟 伐他汀,其副作用较小与其在血液中停留较 短有关。
他汀类--代谢与排泄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 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Endo等人首先发现 来源于桔青霉素菌(Penicillium Citricum)的培养液中 分离出的一株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菌。 意义:他汀类的出现是治疗血脂异常的一个重大发 展,大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具有延缓 及预防心脑血管病等作用。


家族性高脂蛋白(a)血症
家族性血脂异常性高血压
继发性血脂异常:继发于某些疾病
血脂异常的病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
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缺 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营养和药物), 通过未知的机理而引起。 主要继发于某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 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以及饮酒、肥胖及生活方 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