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溶血病 ppt课件
Rh-HDN患儿的血样本检查
释放试验 用乙醚放散,放散液与谱细胞反应。 排除合并ABO-HDN时,加相应的A、B 红细胞排除ABO新生儿溶血病(缺乏该 Rh抗体相应抗原的 A(B) 红细胞进行检 测证实)。
28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换血疗法
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病,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 法。
25
通过直抗、游离、释放试验确定ABO-HDN
Ö ±¿ ¹Ê ÔÑ é Ò õÐ Ô Ñ ôÐ Ô: Ò õÐ Ô Ò õÐ Ô Ñ ôÐ Ô Ñ ôÐ Ô Ò õÐ Ô Ñ ôÐ Ô
Ó ÎÀ ëÊ ÔÑ é Ò õÐ Ô Ò õÐ Ô Ñ ôÐ Ô Ò õÐ Ô Ò õÐ Ô Ñ ôÐ Ô Ñ ôÐ Ô Ñ ôÐ Ô
通过直抗试验,区分ABO-HDN和其他血型系统引 起的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直抗都很弱,一 般不会超过“1+”,而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病, 特别是Rh-HDN,其直抗强度通常都超过“1+”
释放试验是“三项试验”中敏感度最高的一项试 验,阳性可确诊新生儿溶血病
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阳性不能证实新生儿溶血病, 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仅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26
Rh-HDN患儿的血样本检查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Rh新生儿溶血病的直抗比较强,一般≥2+, 因此新生儿直抗强弱是区别ABO和Rh溶血病的主 要标志。
游离试验
Rh溶血病的游离试验要求最好用母亲的血清代
替婴儿血清做一组谱细胞,该试验阳性不能证实新生
儿溶血病,只能确定婴儿血清中可能存在的不规则
抗体。
27
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
35
产前诊断
《新生儿溶血》课件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且迅速 加重,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 ,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案例二
孕妇既往有输血史,新生儿出生后出 现严重贫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实验 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诊 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
该患儿出现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BO溶血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
鉴别诊断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时,黄疸出现时间较 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同 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时,黄疸出现时间 较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 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
。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时,黄疸出现时间较 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同 时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逐渐消
02
03
04
黄疸
新生儿溶血时,黄疸是最常见 的症状。黄疸出现时间早,进
展迅速,且程度较重。
贫血
新生儿溶血时,贫血也是常见 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苍
白,心跳加快等。
肝脾肿大
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液中 间接胆红素增加,肝细胞处理 能力有限,导致肝脾肿大。
胎儿水肿
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可能导致胎 儿水肿,表现为皮肤紧绷、皮
喂养护理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新生 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皮肤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 感染和破损。
康复指导
定期检查
定期带新生儿去医院进 行检查,评估其生长发
实验五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技术
开发和应用新的诊断技术, 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 诊断准确率。
治疗方法
研究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如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 剂等,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并发症防治
针对新生儿溶血病可能引 发的并发症,如贫血、黄 疸、肾功能不全等,开展 防治措施的研究。
研究展望与挑战
深入探索发病机制
进一步揭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 机制,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案例三分析
ABO溶血病导致贫血的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母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 进入胎儿体内,引发胎儿红细胞破坏,导致贫血。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导致的。
启示
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加强产前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2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
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红细胞 的破坏,从而控制溶血过程。常 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他 克莫司等。
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 用,可以减轻溶血过程,缓解黄 疸和贫血等症状。常用的糖皮质 激素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波长和强度的蓝 光照射皮肤,使皮肤中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物质,从而 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黄疸症状。
光照疗法通常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进行,需要确保光疗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光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 和生殖器等敏感部位。
换血疗法
当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能需要采用换血疗法来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 善贫血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ABO溶血病科普宣传PPT课件
亲AB型或B型血型。 - 曾经有其他子女出现ABO
溶血病症状。
ABO溶血病的 预防与诊断
ABO溶血病的预防与诊断
孕期预防: - 怀孕前检查:确保配偶
之间的血型兼容。 - 孕期检查:定期监测孕
妇血液中的抗体水平。
ABO溶血病的预防与诊断
出生后预防: - 早期抗体筛查:检测新生儿
血液中的抗体,以诊断ABO溶血病 。
新生儿ABO溶 血病简介
新生儿ABO溶血病简介
什么是ABO溶血病: - 解释:ABO溶血病是一种
由于母亲与胎儿之间ABO血型不 兼容而引发的血液疾病。
- 原因:胎儿的红细胞会 被母体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异物 而遭到攻击。
- 症状:黄疸、贫血、肝 脾肿大等表现。
新生儿ABO溶血病简介
高危群体: - 母亲AB型或O型血型,父
- 疫苗接种:适时接种疫苗, 可减少ABO溶血病发生的风险。
ABO溶血病的降低胆红素 水平。
- 输血:在严重病例中, 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ABO溶血病的 注意事项和建
议
ABO溶血病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降低新 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风险。 疫苗接种:按时接种疫苗,保 护宝宝免受其他疾病的侵害。
ABO溶血病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远离感染:注意新生儿的卫生 ,避免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新生儿ABO溶 血病科普宣传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新生儿ABO溶血病简介 ABO溶血病的预防与诊断 ABO溶血病的注意事项和 建议
引言
引言
简介:本PPT旨在向用户科普新生 儿ABO溶血病的相关知识,帮助用 户了解该疾病的原因、症状和预防 措施。
目标受众:新生儿家长、婴幼儿保 健医生、相关保健工作人员。
溶血病症状。
ABO溶血病的 预防与诊断
ABO溶血病的预防与诊断
孕期预防: - 怀孕前检查:确保配偶
之间的血型兼容。 - 孕期检查:定期监测孕
妇血液中的抗体水平。
ABO溶血病的预防与诊断
出生后预防: - 早期抗体筛查:检测新生儿
血液中的抗体,以诊断ABO溶血病 。
新生儿ABO溶 血病简介
新生儿ABO溶血病简介
什么是ABO溶血病: - 解释:ABO溶血病是一种
由于母亲与胎儿之间ABO血型不 兼容而引发的血液疾病。
- 原因:胎儿的红细胞会 被母体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异物 而遭到攻击。
- 症状:黄疸、贫血、肝 脾肿大等表现。
新生儿ABO溶血病简介
高危群体: - 母亲AB型或O型血型,父
- 疫苗接种:适时接种疫苗, 可减少ABO溶血病发生的风险。
ABO溶血病的降低胆红素 水平。
- 输血:在严重病例中, 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ABO溶血病的 注意事项和建
议
ABO溶血病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降低新 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风险。 疫苗接种:按时接种疫苗,保 护宝宝免受其他疾病的侵害。
ABO溶血病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远离感染:注意新生儿的卫生 ,避免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新生儿ABO溶 血病科普宣传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新生儿ABO溶血病简介 ABO溶血病的预防与诊断 ABO溶血病的注意事项和 建议
引言
引言
简介:本PPT旨在向用户科普新生 儿ABO溶血病的相关知识,帮助用 户了解该疾病的原因、症状和预防 措施。
目标受众:新生儿家长、婴幼儿保 健医生、相关保健工作人员。
新生儿溶血病筛查PPT课件
ABO新生儿溶血病筛查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
是指母胎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胎儿从父方遗传所获ABO血型抗原为母方所缺乏,分娩过 程中该胎儿血型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该血型抗原的 抗体(IgG类)。当母体再次妊娠时,抗该血型抗原的抗体 (IgG类)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使胎儿在宫内或 出生后发生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征象的疾病。 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约占85.3%,但预后良好。 RhD血型不合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约占14.6%,但往往出现 中等程度或重度HDN。其它如MN、Kell血型系强,通常意味着新生儿溶 血病的病情越重,这一特点也是释放实验 所不具备的。释放实验的特点是敏感度高, 由于释放实验所使用的红细胞比直抗实验 多几百倍,因此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敏感度。 释放实验是“三项实验”中敏感度最高的 一项实验,也是判定新生儿溶血病最有利 的证据。
影响因素
放散试验的时间和温度:温度过高或时间 过长,抗体可能变性;温度过低或时间缩 短,抗体从红细胞上解离不完全。
被检标本:用EDTA抗凝血,避免出现假阳 性;红细胞标本一定不能被细菌污染,否 则出现假阳性反应;标本不宜久置,防止 红细胞上已致敏的抗体游离到血浆中,造 成假阴性或阳性程度降低,尽可能应用当 日采集的新鲜血做本实验。
诊断标准
直抗、游离、释放试验确定ABO新生儿溶血 病
(不包括O细胞阳性结果)见下表:
直抗实验 游离实验 释放实验
结论
—
—
—
不能证实为血型免疫抗体引起的
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
—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
是指母胎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胎儿从父方遗传所获ABO血型抗原为母方所缺乏,分娩过 程中该胎儿血型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该血型抗原的 抗体(IgG类)。当母体再次妊娠时,抗该血型抗原的抗体 (IgG类)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使胎儿在宫内或 出生后发生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征象的疾病。 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约占85.3%,但预后良好。 RhD血型不合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约占14.6%,但往往出现 中等程度或重度HDN。其它如MN、Kell血型系强,通常意味着新生儿溶 血病的病情越重,这一特点也是释放实验 所不具备的。释放实验的特点是敏感度高, 由于释放实验所使用的红细胞比直抗实验 多几百倍,因此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敏感度。 释放实验是“三项实验”中敏感度最高的 一项实验,也是判定新生儿溶血病最有利 的证据。
影响因素
放散试验的时间和温度:温度过高或时间 过长,抗体可能变性;温度过低或时间缩 短,抗体从红细胞上解离不完全。
被检标本:用EDTA抗凝血,避免出现假阳 性;红细胞标本一定不能被细菌污染,否 则出现假阳性反应;标本不宜久置,防止 红细胞上已致敏的抗体游离到血浆中,造 成假阴性或阳性程度降低,尽可能应用当 日采集的新鲜血做本实验。
诊断标准
直抗、游离、释放试验确定ABO新生儿溶血 病
(不包括O细胞阳性结果)见下表:
直抗实验 游离实验 释放实验
结论
—
—
—
不能证实为血型免疫抗体引起的
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
—
《新生儿溶血》课件
《新生儿溶血》PPT课件
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文稿,深入讲解了新生儿溶血的定义、原理、发病机制、 症状、预防、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诊断方法,同时提供了结论和注意事项。
定义和原理
1 溶血
溶血是指红细胞在体内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引起溶血反应的一种生理或病理过程。
2 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是指在新生儿体内发生的溶血现象,通常与血型不相容、RH血型不合、不兼 容性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等因素有关。
诊断方法
1 血型检测
通过检测新生儿和母亲的血型,确定是否存在不相容现象。
2 抗体筛查
检测母体血液中是否存在特定抗体,以确认是否会引起溶血反应。
结论和注意事项
1 新生儿溶血是一种重要的新生儿疾病 2 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了解其定义、原理、发病机制等对预防和治 疗至关重要。
通过产前筛查、免疫球蛋白注射等可以降低 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发病机制
1 免疫介导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母体抗体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反应可引起新生儿溶血。
2 胎儿红细胞与母体抗体结合
当胎儿红细胞携带的抗原与母体血液中的抗体结合时,溶血反应即发生。
症状和临床表现
1 贫血
新生儿溶血会导致贫血,表现为皮肤苍白、 乏力、体重下降等。
2 黄疸
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眼白上,导致黄疸,严 重时可出现核黄疸。
预防和治疗方法
1 产前筛查
通过对孕妇进行血型、抗体筛查,及时识别血型不相容等风险因素。
2 免疫球蛋白
给予新生儿免疫球蛋白注射,中和母体抗体,减少溶血反应的生。
并发症
1 神经系统损伤
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可能导致脑损伤,引起智 力发育迟缓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
新生儿溶血病ppt
光疗中
药物治疗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1g/kg, 6~8h静滴 阻断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而且早期应用临 床效果较好。
白蛋白:1 g / kg,通过增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
素脑病的发生。
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 5 mg / kg / 日,分 2 次口服,共
1、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 低、持续约 12~24h
2、痉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多于抽搐同时发生)。轻者仅有 双眼凝视,肌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内旋, 甚至角弓反张 、此期约持续12~48h
3、恢复期:吃奶、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 逐渐恢复,此期持续 2W
4~5 日。尼克刹米 100 mg / kg / 日,分2~3次口服,共4~5日。 通过增加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用 5% NaHCO3 3~5 ml / kg,有
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
第16页/共23页
换血疗法
作用
换出含抗体的血清与已致敏的红细胞,以降低胆红素, 减轻溶血,防止核黄疸;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孕妇于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 目的:诱导胎儿UDPGT产生增加,减轻新生儿黄疸
提前分娩
既往有输血、死胎、流产和分娩史的Rh阴性孕妇 本次妊娠Rh抗体效价逐渐升至1:32或1:64以上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胆红素增高 羊水L/S>2,提示胎肺已成熟
第13页/共23页
光疗
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第20页/共23页
第21页/共23页
预防
Rh阴性妇女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胎儿 后,应尽早注射相应的抗Rh免疫球蛋白,以 中和进入母血的Rh抗原。
《新生儿溶血病》课件
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于疑似患有新生儿溶血 病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诊 断和治疗,以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
孕期保健与筛查
定期产前筛查
通过血液检测、超声检查 等手段,对孕妇进行新生 儿溶血病的筛查,以便早 期发现和干预。
遗传咨询与指导
对于有新生儿溶血病家族 史的孕妇,应进行遗传咨 询和指导,以降低患儿的 出生风险。
诊断
根据母子血型不合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血红蛋白降 低、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阳性等)进行诊断。
02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预防策略
01
02
03
推广孕期保健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孕期保 健知识,提高孕妇对新生 儿溶血病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定期产前检查
孕妇应定期。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
• 新生儿溶血病的概述 •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 新生儿溶血病的康复与预后
01
新生儿溶血病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 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Rh血型系统 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
通常选择脐静脉或其他大血管进行换 血,换入的是新鲜、与患儿血型相容 的血液。
04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护理原则
01
02
03
04
遵循医嘱
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 案,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细心观察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舒适
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护 理,减少外界刺激,促进康复
新生儿溶血病1PPT课件
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思考:你认为哪些红细胞血型可以引起新生儿
溶血症?
-
10
可造成新生儿溶血的抗体
ABO系统 Rh系统(D,E,c,Ce,cE,e,C) Kell系统(K and k), Duffy系统(Fya), Kidd系统(Jka and Jkb), Diego系统(Dib, Wra, Wrb) MNSs系统(M, N, S, and s)
参考文献 1988
4.6% 6.5%
1995 1995
3.4%
1994
5.3%
1989
14
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
主要发生于母亲O型,父亲不配合时(A、B 或AB型)。
21例随机孕妇O型,丈夫不配合型中捡出7 例ABO-HDN,检出率33%。
以母亲O型,父亲不配合的组合占人群总数 20%计算,忽略母亲是A型和B型的情况, ABO-HDN至少占新生儿总数6.6%。
-
3
引起新生儿溶血的其它原因:
红细胞酶异常G-6-PD酶缺乏 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型、口型、镰刀型 感染:败血症 血小板、粒细胞同种免疫性溶血症 病毒感染:风疹、CMV、B19
-
4
红细胞溶血过程
被抗体致敏的胎儿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脾 脏中与巨噬细胞形成“玫瑰花结”。
这些致敏了抗体的红细胞在巨噬细胞以及NK淋巴 细胞分泌的溶菌酶作用下发生溶血。
-
8
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IgM抗体分子量较大(19S-γ球蛋白),为完全抗 体,不能通过胎盘;而IgG抗体分子量较小(7S-r 球蛋白),为不完全抗体,能通过胎盘。故只有 IgG血型抗体能通过胎盘屏障最终导致新生儿溶血 病。
孕12周后针对胎儿的IgG抗体开始产生。
溶血症?
-
10
可造成新生儿溶血的抗体
ABO系统 Rh系统(D,E,c,Ce,cE,e,C) Kell系统(K and k), Duffy系统(Fya), Kidd系统(Jka and Jkb), Diego系统(Dib, Wra, Wrb) MNSs系统(M, N, S, and s)
参考文献 1988
4.6% 6.5%
1995 1995
3.4%
1994
5.3%
1989
14
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
主要发生于母亲O型,父亲不配合时(A、B 或AB型)。
21例随机孕妇O型,丈夫不配合型中捡出7 例ABO-HDN,检出率33%。
以母亲O型,父亲不配合的组合占人群总数 20%计算,忽略母亲是A型和B型的情况, ABO-HDN至少占新生儿总数6.6%。
-
3
引起新生儿溶血的其它原因:
红细胞酶异常G-6-PD酶缺乏 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型、口型、镰刀型 感染:败血症 血小板、粒细胞同种免疫性溶血症 病毒感染:风疹、CMV、B19
-
4
红细胞溶血过程
被抗体致敏的胎儿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脾 脏中与巨噬细胞形成“玫瑰花结”。
这些致敏了抗体的红细胞在巨噬细胞以及NK淋巴 细胞分泌的溶菌酶作用下发生溶血。
-
8
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IgM抗体分子量较大(19S-γ球蛋白),为完全抗 体,不能通过胎盘;而IgG抗体分子量较小(7S-r 球蛋白),为不完全抗体,能通过胎盘。故只有 IgG血型抗体能通过胎盘屏障最终导致新生儿溶血 病。
孕12周后针对胎儿的IgG抗体开始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新生儿溶血病
26
抑制溶血
丙种球蛋白:1g/kg 静滴 肾上腺皮质激素
新生儿溶血病
28
换血疗法
新生儿溶血病
29
新生儿溶血病
30
换血疗法
(1)指征
①脐血TB>68umol/L(4mg/dl) 脐血Hb<120g/L 水肿、肝脾大、心衰
②TB每小时上升>12umol/L(0.7mg/dl) ③血清TB >342umol/L(20mg/dl) ④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
二氧化碳结合力15.1mmol/L,血糖2.08mmol/L,直 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弱阳性,游离试验阳性,放散试 验阳性。入院后静滴免疫球蛋白,白蛋白、鲁米那、 维生素K、地塞米松、美洛西林等,并持续光疗, 补足液量,纠酸治疗。当晚患儿出现四肢肌张力增 高,角弓反张,第二天全身皮肤呈青绿色,发生青 铜症,改为间断光疗,并给输红细胞0.25U纠正贫 血。患儿反复频繁抽搐,一直拒乳,四肢肌张力高, 呼吸无明显改善,经积极治疗后,入院第三天复查 总胆红素仍超过600ummol/L,血红蛋白106g/L;家 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途中患儿死亡。
32
十、预防
RhD(-)孕妇流产或分娩RhD (+)胎儿后72小时内肌注 抗D球蛋白300ug
IgG
胎儿RBC致敏
致敏RBC破坏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5
新生儿溶血病
6
(一)ABO血型不合
1 母亲为O型,胎儿是A型或B型 2 第一胎即可发病 3 ABO血型不合中仅1/5发生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7
Rh血型系统6种抗原 DdEeCc
D>E>C>c>e,d
母亲RhD ( - ) 胎儿RhD ( + )
ddEeCc
诊断?诊断依据?
死因?
治疗有何问题?
一、 概述
HDN指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 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 反应,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
仅发生在胎儿与早期新生儿。
临床以ABO及Rh溶血病最常见。
新生儿溶血病
4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母体循环 IgM
次发
胎盘
DdEeCc
RhE ( - )
RhE ( + )
DdeeCc
DdEeCc
RhC ( - )
RhC ( + )
DdEecc
DdEeCc
新生儿溶血病
8
(二)Rh血型不合
1 母为Rh (-),胎儿Rh(+) -RhD溶血 2 很少发生在第一胎 3 如果Rh阴性母亲既往输过Rh阳性血、
流产或刮宫过,也可发生在第一胎。 4 “外祖母”学说:第一胎即可发病 5 RhD血型不合中,仅1/20发病
小早产儿、有高危因素者适当放宽指征
新生儿溶血病
31
(2)血源
ABO溶血病:O球+AB浆混和血 Rh溶血病: Rh血型同母亲
ABO血型同患儿 心衰或贫血者用血浆减半的浓缩血
(3)换血量:2倍患儿血量(150~180ml/kg) (4)途径:脐静脉单通道
脐动脉、静脉同步 外周动脉、静脉同步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
19
(二)产后诊断
1、母有流产、死胎或重度黄疸患儿史 2、黄疸出现早,进行性加重 3、母子血型不合 4、改良Coombs试验和/或
抗体释放试验阳性
新生儿溶血病
20
八、鉴别诊断
1、生理性黄疸 2、新生儿贫血 3、先天性肾病
新生儿溶血病
21
病例
患儿、女,6天,全身皮肤黄染4天。生后第2 天发现患儿颜面皮肤黄染,未予治疗,患儿黄 疸渐加深,伴哭闹不安,拒乳入院。查体:一 般情况差,反应差。全身皮肤及巩膜极重度黄 染,呼吸节律不整,抽泣式呼吸。肝于右肋下 3cm,四肢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未引出。总 胆红770.6ummol/(45mg/dL),间接胆红素 711.6ummol/L,母亲血型为O型,Rh(D)阳性, 患儿血型为A型,Rh(D)阳性。血红蛋白 126g/L,红细胞3.17×109/L,网织红细胞10%,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弱阳性,游离试验阳性, 放散试验阳性。
新生儿溶血病
9
三、病理生理
ABO溶血病主要为黄疸 Rh溶血病: 胎儿贫血
心力衰竭 低蛋白血症 胎儿水肿 肝脾肿大 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溶血病
10
四、临床表现
(一) 黄疸 (二) 贫血 (三) 肝脾肿大 (四) 水肿
新生儿溶血病
11
新生儿溶血病
12
新生儿溶血病
13
五、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九、治疗
(一) 产前治疗
1、提早分娩 2、孕妇血浆置换 3、宫内输血 4、肝酶诱导剂 5、母或胎儿注射IVIG
新生儿溶血病
23
(二) 新生儿治疗
原则 降低血清胆红素 抑制溶血 纠正贫血
新生儿溶血病
24
降低血清胆红素
光照疗法 指征 注意事项 副作用
供给白蛋白或血浆 肝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
尼可刹米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
14
新生儿溶血病
15
胆红素脑病
1 一般发生在生后4~7d,早产儿多见 2 临床分4期:警告期 1/2 ~ 1d
痉挛期 1/2 ~ 2d 恢复期 2w 后遗症期 手足徐动症
眼球运动障碍 听觉障碍 牙釉质发育不全
新生儿溶血病
16
新生儿溶血病
17
六、实验室检查
1.母子血型 2.确定有无溶血: RBC、Hb↓
网织红细胞>6% 有核RBC>10% 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 3. 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 改良Coombs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
新生儿溶血病
18
七、 诊断
(一)产前诊断 1、夫妇血型检查 2、孕妇抗体效价测定:孕16W开始 3、 羊水胆红素浓度测定:孕28W 4、 B超:检查胎儿水肿情况。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新生儿溶血病
1
病例
患儿、女,6天,全身皮肤黄染4天入院。系孕3 产3,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生后第2天发现患 儿颜面皮肤黄染,到外院就诊,被告知为生理性 黄疸,未予治疗。患儿黄疸渐加深,伴哭闹不安, 拒乳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反应差。全身皮 肤及巩膜极重度黄染,呼吸节律不整,抽泣式呼 吸。心肺听诊无异常,肝于右肋下3cm,四肢肌 张力低下,原始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总胆 红770.6ummol/L(45mg/dL),间接胆红素 711.6ummol/L,总蛋白51g/L,白蛋白38g/L,转 氨酶正常,HBsAg(-)。母亲血型为O型,Rh(D) 阳性,患儿血型为A型,Rh(D)阳性。血红蛋白 126g/L,红细胞3.17×109/L,网织红细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