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在中国

合集下载

中国无政府主义

中国无政府主义

(4)衰落阶段(1924~1927) • 在这时期,特别是1927年“四· 一二”政变后,无政府主义队伍严 重分化,无政府主义作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 在理论上、实践上和组织上彻底破产。1927年后,中国仍然有无 政府主义的信仰者和刊物,但已属个别现象。
•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传播范围也扩大到了某些地区的手工业工人中。
• 师复是中国信仰无政府主义最坚决的人,师复主义是中国无政府主义派 别中最为典型的,它有着比其他派别更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与西方无 政府主义的“本义”是最接近的,但也是与现实的政治离得更远些。刘 思复被安葬在杭州烟霞山洞旁,4年以后,同道为其隆重修墓,墓碑上刻 三个大字“师复墓”,墓志用世界语雕凿而成,译为中文如下:
二、主要人物、派别及其基本内容
(一)天义派与新世纪派
• 20世纪初期,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及反清流亡者把无政府主义 当做一种“社会主义”思想加以接受,并传入国内。1907年,刘师培、 两个派别之比较: ( 1)均笃信无政府主义为“科学公理”、“理想之谈”,并不遗余力的大加宣传。 张继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办“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刊行《天义报》(后 ( 2)赞同革命,但在革命成功之后的目标上有较大分歧。 改为《衡报》),形成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 1908年 11天义派认为无政府主义中古已有之主张在革命成功之后立即废除政府,反对建立资产阶级 月《衡报》被日本政府所禁,这一派别随之消失。 共和政体。(刘师培认为:“语气经数次革命而后实行无政府,曷若于初次革命后即行无政府, • 为一劳永逸之计。”) 1907年,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形成中国另 新世纪派以民族民主革命为通向无政府革命目标的“过渡物”,主张与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个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新世纪派”。他们鼓吹个人冒险,用暗杀 “合力以达革命目的”,并主张在实现无政府主义目标前实行共和政治作为过渡。 恐怖手段推翻政府等无政府主义理论,对当时正在酝酿的反清革命产生 (3)均强调以下层劳苦大众的斗争来实现无政府革命。 过一定影响。但直至辛亥革命爆发,其流传范围仍主要限于国外的留学 天义派寄重于农民,新世纪派侧重于会党。 生中。

论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浮沉

论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浮沉

论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浮沉摘要:无政府主义思想由盛至衰,前前后后不过七八十年。

其滥觞于西欧,成长于俄国,兴盛并基本终结于革命年代的中国。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几经浮沉,离今天的人们早已渐远,是非功过见仁见智,在未来的研究中实在不该因为意识形态的束缚与价值观的殊异便将曾经那些为国为民有所担当的人事一概抹杀。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中国;西方中华民族有过数千年辉煌的历史,汉唐国力极盛之时全世界的有志者都慕名前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汉文化。

可是近代以降,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王朝积重难返,中华国势倾颓,为欧美列强所侮,日益衰微。

20世纪的中国是苍老的,满目疮痍;20世纪的中国人却是年轻的,无限生机。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之下,包括无政府主义在内的大量西方思想涌入中国。

那时年轻的中国人激笔挥毫,指点江山,为了探寻国家发展的道路,往往唇枪舌剑,彻夜争论。

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成为最后的“终结者”,共产党人以此为指导思想带领人民缔造了新中国。

然而,那曾经在江山倥偬的乱世里绽放过的救亡思想并不应就此被湮没在统治者单一的价值体系之下。

本文将试图探究西方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以及其在中国的浮沉与兴亡。

一、西方无政府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无政府主义”(anarchisme)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为无领导,无强权。

日本人最先将anarchisme一词译为“无政府主义”,中国便直接引用了日文中的汉字译法。

除此之外,中国近代文献还曾将其译作“无强权主义”“无治主义”“三无主义”“安其那主义”等。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大工业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伴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社会的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也日益增大。

受压迫的人们对现存政权不满,向往公平正义,无政府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1张九海:《执着的乌托邦追求—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无政府主义思想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其最早提倡者是英国人葛德文。

《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

《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

《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中国革命时期的无政府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在内容上是中国早期革命斗争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革命时期,无政府主义作为呼唤中国复兴,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结构,走向历史前进道路的一种新思想,成为民主主义和国家自治的强有力倡导者和执行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无政府主义起源于唐朝的大唐自治,是中国古老的思想传统。

它提倡以民主方式实施合法、可持续的政治解决方案。

在中国唐朝,官员部门的行政管理形式也一直采用“协定”的方式进行管理,即“通过对外部环境或其他条件的双方讨论、友善协商,确定中心化的政策、规则和组织秩序”,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

康熙皇帝在八世纪就使用了“自治”这一术语,意思是在各地仓储方面仅实行中央政府方针,实行自治或分支机构管辖,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以自治各地为手段,使其在System。

中国革命前期有数不清的新民主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的渐进发展也是众多思想的共同成熟过程。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无政府主义受到了一定的发挥,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释放。

由此可以看出,无政府主义的实质就是严格的人民自治,它强调政治解放,反对封建中央集权,认为要实现和民主的社会秩序,应让国家权力返归民众。

其实,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革命中只是一种尝试而已,它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大规模实行政策中是未付诸实践的。

20世纪中后期,中国的政治局面日趋复杂,政治变革的历史使命日趋紧迫,形势不断变化,思想变革也加快了。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目标,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家和辛亥革命分子企图使无政府主义成为最大的政治力量,实行新政治体系、获得政治发言权,实行最广泛的政治民主。

但由于时期反动势力的影响和存在,无政府主义在实践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无政府主义思想始终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政治进程,内容也持续影响着中国。

浅谈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政管院07级思政四班苏凤 222007*********)摘要:近代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机会, 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其中重要的思潮之一。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治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凶恶的敌人之一,他们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反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认为国家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幻想建立一个无权力、无服从、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它注定是一棵不结果实的花。

本文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由来出发,浅析了我们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更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人在救国之路上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影响;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之一。

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为各种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机会。

此时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社会思潮迭起,各种救国方案纷呈,各种学说广为传播。

其中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潮,传入中国后,以它独特的魅力,立即引起了先进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

它在中国的传播,持续长达三十年。

其实,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论均是五四以前形成并确立的。

辛亥革命以后至五四时期,也是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最为广泛的时期。

重新追述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在寻求救国之路上的迷茫与清醒。

一、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由来无政府主义思潮兴起于19 世纪40 年代的欧洲,几乎与马克思主义同步诞生,19世纪下半叶广泛流行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制度相继确立并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 机器大工业生产使生产力获得了释放, 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与此同时, 社会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城市小资产阶级日益沦为雇佣者赚钱的工具, 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政治上被边缘化。

他们对现存政权强烈不满, 仇视私有制度和强权, 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要求有一种思想和改造社会的方案,能使其摆脱绝望境地,这样,以反对任何服从、纪律、权威、国家和政府为特征的无政府主义社会思潮就应运而生了。

第六讲:中国无政

第六讲:中国无政

第六讲:中国无政府主义
14
三、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瓦解
(一)背景: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 实行:“一个主义, 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 专制独裁统治,不允许其他思想、党派存在。 没有严密的组织,无自己武装的无政府主义活 动逐渐困难,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团体纷纷解体, 大部分报刊停办,无政府主义队伍发生严重分 化。
存续时间
《天义报》 1907-1908 《新世纪》 1907-1910
“新世纪派” 留法学生
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政府主义的盛行由于人们对于今日国家社会的绝望, 从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基石,即人的绝对自由和抽象平等出 专制政府是无政府主义的制造厂。——【日】幸德秋水 发,要求排除强权的代表——政府。
2014-1-8 第六讲:中国无政府主义 6
2014-1-8 第六讲:中国无政府主义 16
(三)中国无政府主义失败的原因
一是在于其社会基础小资产阶级受其经济地 位的局限。
二是在于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思想的空想性与 反动性。
2014-1-8
第六讲:中国无政府主义
17
总结:中国无政府主义
时间 1910年以前 1911-1917年 1917-1923年 1923年以后
2014-1-8
阶段 留学生中传播 国内理论传播 国内广泛传播 分化瓦解
人物 刘师培 吴稚晖 刘师复 区声白 黄凌霜 李芾甘 卢建波
派别 天义派 新世纪派 师复主义 正统无政府 主义 “派别和人数 一样众多”
18
第六讲:中国无政府主义
2014-1-8 第六讲:中国无政府主义 15
(二)去向
一部分人以毕修勺为代表投靠国民党,与国民党内 的老无政府主义者李石曾、吴稚晖相结合,进行无 政府主义和反共的政治思想宣传。 另一部分人,由于无政府主义幻想破灭,悲观失望, 停止无政府主义活动,去当小职员、手工业者、小 商人、教师、学者等,还有少数作和尚、隐士。 第三部分人,以巴金、卢剑波为代表少数人,拒绝 与国民党合流,继续坚持独立的无政府主义活动。

试论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

试论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

试论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朱洪涛[摘要]自清末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而提出了各种主张,从而形成了各种新的社会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其中重要的思潮之一。

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所提出的各种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但是这些主张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它们注定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梦。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作者简介]朱洪涛(1980),男,山东临沂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专门史专业2007级研究生。

一、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在近代中国出现与泛滥的原因无政府主义,按法文译音又叫(安那其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

它最早出现于18至19世纪初的欧洲,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葛德文和德国的施蒂纳,他们把无政府主义的观点比较系统地表达出来,但未形成一个政治思想流派。

无政府主义正式形成一股社会思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几乎与马克思主义同步诞生。

法国人普鲁东被称为近代无政府主义之父,他崇尚绝对的个人主义,他仇视一切组织、制度、国家和政权,认为国家纯粹是人类愚昧的虚构的产物,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以个人领有为基础的互助制。

继普鲁东之后,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国又出现了以克鲁泡特金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

巴枯宁鼓动暴动、暗杀等极端的推翻政府的手段;克鲁泡特金强调个人的无限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约束,宣扬采取恐怖主义,清算财产进行公平的分配,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无政府主义在欧洲出现后,几经演变,形成了各种流派。

但是一般来说,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施蒂纳为代表的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另一类是以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为代表的无政府共产主义。

无政府主义派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出现和泛滥,并非是偶然的,有着它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根源。

首先,中国是个小生产者犹如汪洋大海的国家。

四、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教材

四、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教材

产物有限时是办不到的。
第四,驳斥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建立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 政党的谬论,指出组织一个有“铁的纪律”的共产党。
(二)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破产
从1924年开始,中国无政府主义便逐渐走向 破产的道路。这时期的无政府主义者,公开反共 反人民,完全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一边, 充当他们的忠实代理人。 标志:1927年在上海出版了宣传无政府主义 的刊物《革命周报》,它既是无政府主义者与国 民党反动派合流的产物之一,又是中国无政府主 义作为一个政治派别破产的标志。
2.灭资本,倡工团。 天义派与新世纪派提倡反强权、反专制,旨在推 翻清政府,批评与拒绝资本主义制度。民生派则不 同,他们抨击的目标首先是资本主义制度。 3.组织道德践履之团体及学理。 天义派同新世纪派对于用道德风尚挽颓救弊之心 时时跃然纸上。民声派组织了道德践履的团体“心 社”,刘师复谈到:“心社乃道德的问题,社会运 动则非心社范围内之事。”“心社乃以道德问题为 准的。” 4.绝对自由
1.此时的无政府主义宣扬者在“无政府主义”前又 加冠了“社会的”三个字,号称“社会的无政府 主义”。 2.此时的无政府主义者企图为无政府主义寻找哲学 依据。 3.此时的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布尔什维克,反对无产 阶级专政。 4.宣扬虚无主义,反对唯物史观。
(三)无政府主义开始走上衰败
首先表现在区声白、黄凌霜等中国无政府主义者 在宣传其主张时学说上的矛盾。他们在提倡“社会 的无政府主义”主张时,与其个人的自由契约思想 在理论上矛盾。 其次,在他们内部也发生了争论。以朱谦之为代 表的无政府个人主义派以其虚无的脑筋大呼破坏之 痛快、建设之保守和造作。黄凌霜等提出了与之相 反的“建设的社会主义”,并说明他们的“建设的 社会主义”与那种暗杀暴动的无政府主义“无毫丝 的关系”。

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摘要:无政府主义来源于法语Anarchism,被译为“安那其主义”。

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潮,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但它的传播范围又不仅限于资本主义范围内,它同样蔓延到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

中国人开始介绍无政府主义,大致是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后。

中国无政府主义派的主要政治主张1.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组织纪律。

2.反对一切强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3.幻想建立无政府共产主义。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传播、主张、派别、瓦解一、国际上的无政府主义1.无政府主义的前辈霍德文,英国人。

要求个人绝对自由,废弃国家法律。

施蒂纳,德国人。

认为在社会上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个人,为了个人的自由,要反对现存世界上的一切。

2.无政府主义的始祖蒲鲁东,法国人。

设想“无息信贷”的“人民银行”方案。

主张依靠人民银行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调整工人间劳动产品的交换,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

这种理想被称为“互助主义”或“互惠制度”。

3.无政府工团主义创始人—巴枯宁巴枯宁,俄国贵族。

主张用暴动摧毁国家机器,工会面向最后的暴动,然后成为生产的基本组织。

1868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固定的无政府主义组织——“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

巴枯宁主义对暴力革命的认识:第一,否认和拒绝一切日常的政治斗争,只承认二十四小时内毁灭国家的斗争。

第二,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极力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否认组织、纪律,否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无政府共产主义创始人克鲁泡特金克鲁泡特金,俄国贵族。

特点是理论研究和进行宣传,创造了互助论,用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互助是生物界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辛亥革命前1907年,刘师培和他的妻子何震在日本创办《天义报》,被称为“天义派”。

1907年,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在法国创办《新世纪》周报,被称为“新世纪派”。

无政府主义思潮

无政府主义思潮
第五章
无政府主义思潮
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 原因
• 无政府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无政府主 义来源于古希腊文anarchia,原意是“无权力、 无秩序的状态”。汉语中的“无政府主义”一词 直接引用日文中的汉字。还有人把“无政府主义” 译作“无治主义”、“自由社会主义”、“自由 共产主义”。五四时期通行的音译是“安那其主 义”。 • 创始人是德国的施蒂纳(1806-1856)和法国的 蒲鲁东(1809-1865)。19世纪末一度在欧洲工 人运动中盛行,并在20世纪初流传到日本。蒲鲁 东是最早使用“无政府主义”一词的人,被称为 “无政府主义之父”、“无政府主义者的始祖”。
• 刘师培还提出《人类均力说》,这是其无政府共 产主义的纲领。具体规划了一个理想社会。规定 每千人为一乡,每乡设老幼栖息所,不论男女一 生下来就入栖息所。儿童6岁入学,10岁至20岁 从事实学,半天读书,半天学习制造物品。从20 岁至50岁,则按年龄分档,定期转换工种,分别 从事筑路、开矿、伐木、建筑、制造工具机器、 纺织、缝纫、烹调等各种劳动。农忙时,所有人 都去干农活。还规定,在未来社会,每人每天劳 动2小时,就足够维持生活所需,其余时间可以娱 乐休息。
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衰落
五、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意义、局限
• 由于无政府主义先在国外风行,当时旅居欧洲和 日本的人员及留学生便成为无政府主义传播的最 早媒介,无政府主义也从西欧和日本两条途径传 入中国。 • 中国最早传播无政府主义的是一批主张改良或革 命的知识分子。 • 1907年是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一 年。这一年,在东京和巴黎分别成为中国无政府 主义的两个中心,成立无政府主义团体,出刊物。
• 50岁以上复入栖息所,担任养育幼童和教育工作。 如此,则苦乐适均,“处于社会,则人人为平等 之人;离于社会,则人人为独立之人。人人为工, 人人为农,人人为士,权利均等,义务相均,非 所谓大道为公之世耶?” • 3、主张废除私有制度、姓氏、婚姻与家庭。 • 抨击私有制度,认为“今日悲惨黑暗罪恶危险之 社会,究其原因,所能,各取所需。”

无政府主义思潮之兴衰

无政府主义思潮之兴衰
第四章 政治变革与思想启蒙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思潮之兴衰
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 国际性的政治思潮, 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 的欧洲,其早期代表 人物是:施蒂纳,普鲁 东以及巴枯宁和克鲁 泡特金。
• 他们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 义制度压抑和倾轧下濒于破 产的小资产阶级对现实社会 的强烈不满和抗争。
1. 无政府共产主义派

北京的“实社”和“进化社”是其主要代
2. 无政府个人主义派
郭梦良、朱谦之等
以“奋斗社”为代表,主要成员有易家钺、
无政府主义还在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1.李大钊 2.陈独秀 3.毛泽东、周恩来等人
三、无政府主义之归趋
无政府主义广泛流行的原因: 1. 因其强烈主张改变不合理社会现状的思想和行为易在青年进步人
2. 关于纪律和自由问题
无政府主义的队伍内部则逐渐走向分化 1. 多曾经信仰无政府主义或是朦胧中聚集在无政府主义旗帜之下的进
步青年,经过识别,逐步队识到无政府主义并非改造中国的灵丹妙
药,于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无政府主义,站到了马思克主义的大旗 之下。
2. 另一部分人,则由无政府主义的狂热转为颓唐。
二、主要流派及其思想特征
“新世纪派”激进的反传统倾向具体表现在:
鼓吹废强权,废私产,实行“大同革命”。 提倡“以教育为革命”,主张通过“教育感化”实现
无政府共产主义。
主张“尊今薄古”和“行孔丘之革命”。
二、主要流派及其思想特征
“师复主义”的基本主张:
“实行共产,废除政府” 反对宗教、迷信,废除婚姻、家庭。
以刘师培、张继为 代表的“天义派”。
以李石曾、吴稚晖 为代表的“新世纪 派”。

四、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

四、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潮汛初期(1901-1911)是无政府主义在 国内片断介绍和在国外中国留学生中的传播 (一)片段介绍
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在中国公开使用“无政府 党”一词的文章,是梁启超于1901年所写的《难乎 为民上者》。1907年以前,一些资产阶级改良分子 和革命分子如梁启超、章太炎等宣传过无政府主义, 他们是把无政府主义作为反对清政府的一种手段来 加以宣传的。
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第一,批评无政府主义者绝对自由的观念。绝对自由是“事实 上做不到的”。 第二,驳斥了无政府主义关于反对一切政治活动,反对简历无 产阶级专政的谬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坚持了 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 第三,指出无政府主义者在生产、分配主张上的错误,他们的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管理”生产,只能导致生产混乱,在生
1.天义派和新世纪派的共同点
一是反对封建专制及封建伦理观。 二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同情工农劳苦大众,主张 “工农革命”。 三是主张废除家界、国界,财产共有。 四是废赋税、废军备、废法律。 五是互助与“天人合一”的哲理融会。
2.天义派和新世纪派的不同特点
一是天义派在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间作了区别,新 世纪派则两者无区分。 二是天义派以“平等”作为政治理想的内核,而新世 纪派则将“平等、自由、博爱、进化”等近代民主 思想素材涵盖于“至公”的畅想之中。 三是天义派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而新世纪派则几乎没有提 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 四是天义派的保守停滞与新世纪派尊今博古。 五是天义派视资产阶级共和革命为敌人,新世纪派则 视资产阶级共和革命为同路、为过渡。
二、涌流扩散( 1912-1917)是无政府主义在国 内开始扩散及初步发展的阶段 (一)无政府主义团体和宣传刊物在国内出现

略论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

略论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

略论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摘要近代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机会,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其中重要的思潮之一。

中国无政府主义基本主张主要是:第一,反对强权和专制统治,对私有制度极端仇视,幻想保持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第二,强调“互助”是人的天性,合群是人的本能,主张人与人的自由联合。

第三,中国的无政府主义的最大贡献也许在于提出了不断进行社会革命的主张。

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它注定是一棵不结果实的花。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互助目录1.无政府主义思想 (3)2.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3)2-1.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 (3)2-2.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 (5)3.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没落 (7)3-1.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批判 (7)3-2.脱离中国革命的很本任务 (8)3-3.团体的分化瓦解 (8)总结 (9)参考文献 (9)1.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是一政治哲学思想,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

无政府主义思潮兴起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的欧洲,当时,机器大工业生产使生产力获得了释放,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社会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城市小资产阶级日益沦为雇佣者赚钱的工具,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政治上被边缘化。

他们对现存政权强烈不满,仇视私有制度和强权,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

这使当时社会中纷纷出现一些无政府主义者。

早期无政府主义者仇视一切组织、制度、国家和政权,认为国家纯粹是人类愚昧的虚构的产物,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以个人领有为基础的互助制。

以后的一些无政府主义思想家都也认为互助是人类的本能,主张以没有权利支配的各个团体的自由联合代替国家政权,以共产代替私有,强调个人的无限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约束,主张通过恐怖行动,以绝对平均主义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

浅论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浅论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4-06-11 [作者简介]王培文(1974-),河南南阳人,200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关系研究。

第26卷 第2期2005年2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 L OF H AR BI N UNI VERSITY V ol.26 N o.2Feb.2005 [文章编号]1004—5856(2005)02—0069—05浅论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王培文(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1)[摘 要]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化异化的产物,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客观上起到思想启蒙和初步动员群众的作用,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但其整体性社会否定观和终极性社会改造方式,脱离了历史发展的实际,对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现代化;思想启蒙[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化是当前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

20世纪70年代来,美国学者罗兹罗教授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较为系统地对这一课题作了探讨。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也迅速开展,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出现了非常活跃的气氛。

但涉及到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的文章却凤毛麟角。

结合课堂所学和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笔者不揣浅陋,欲探讨一下20世纪初流行于中国的无政府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以求教于方家。

一、两个概念的内涵 现代化理论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他们的基本观点是把现代化看作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和进程,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它“是一个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的进程。

”[1](P3-4)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性和人的现代性等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的思想和行为领域等所有领域里的变革,其中包括心理层面、智能层面和经济层面等。

浅析无政府主义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浅析无政府主义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浅析无政府主义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摘要]:近代中国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而无政府主义思潮则是其中颇为因人注目,并发生了很大影响的一种。

尤其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空想而科学的转变过程中,几乎随时可见马克思主义拥护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和斗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浅析无政府主义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首先是对无政府主义由来进行简单的概述,进而看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无政府主义的纷争,最后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作简要综述,并给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流派马克思主义影响与作用引言:早在晚清革命运动时期,革命者就已经在无政府主义里发现了与自己相似的观点和语汇。

1906—1907年,巴黎和东京分别成立了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前者由李石曾、吴稚晖领导,受克鲁泡特金影响,提倡科学主义和未来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实施工读计划,提出知识与劳动结合的教育理念。

后者由刘师培、何震领导,主要受列夫·托尔斯泰影响,关心妇女与农民问题,美化中国古代的乌托邦思想,提出农村公社等设想。

在20年代初,无政府主义是中国革命思想及话语的核心,历史上许多后来被归纳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想言论,最初是通过无政府主义的渠道提出和传播的。

无政府主义内涵宽泛,内部纷争复杂。

晚清时期,无政府主义潮流存在着多种不同,比如马叙伦所说的“天然自由”、张继对无政府主义暴力手段的关注、蔡元培的乌托邦幻想。

民国初年,刘师复领导的广州无政府主义团体,体现出纯粹性和忠诚性特色;而江亢虎的国家社会主义则主张人道主义和非极端主义,被批评为不纯粹的无政府主义。

新文化运动期间,无政府主义作为激进主义的核心得以广泛转播,北大教师中的三个团体之一即为无政府主义组织,与“《新青年》派”和“保守派”并列。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钱玄同、倡导过“新村运动”的周作人,都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

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重要参与者、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匡互生,即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关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论述

关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论述
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与“ 五. 四, , 以来 中国政治思想史。


所 以维持资本家之垄断 。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专政 有必要存 在是以下几个原因 : ( 1 )只有劳动者 的强权 才能推 翻资产 阶级 的强权 , 劳动 者 由于没有 国家没有 政权 , 被 资本

为沉闷的中国大地带来了生机。十月革命 的胜利 给中国人 以 极大的鼓舞 。因无政府 主义者描绘的绝对 自由平等 、 废除一 切 强权的社会理想 图案 ,更 能迎合渴求 自由的人 们的心理 ,
个“ 恶政 府 ” , 不 仅实行专 制政治 , 而且 “ 满汉 之间 , 权利 义
务, 又极不平等 ” 。他们 对维护专制统治 的封建道德和宗教迷
斗 争愈弱 , 群众 的文化 程度愈低 , 政治 上 的乌 托邦通 常也容 易产生 , 而且保 持的时间也愈久 。”
二、 无 政 府 主 义在 中 国传 播
不可 胜穷 , 尚再 以新 政厉 民 , 即使 所行 政治 , 与欧 美 日本无
异, 亦仅驱多数贫 民于死境而 已。 ” 1 9 1 9 年 巴黎 和会 中国外交 的失败 , 使 深受强权之苦 的中国人对 西方 的 民主 、 平等 、 博爱
无政府 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前后经历 了三个不同 的时代 ,
并且这三个时代各有不同的内容以及特点 。 ( 一) 辛亥革命前后的初期 传播 阶段 辛亥革命之前 的中国早期 无政府主义者 , 跟欧洲 的无政 府主义者一样反对 国家和政府 , 反对 一切强权 。但是处 在半
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历史条件 , 他们也有 自己的特点 。 1 . 反对封建专制及其社会意识形态 。《 新世纪》 指责历代

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

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

题目: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起源、发展与沉寂姓名:陈珊珊陈琳刘蕾王维伟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系:政治学系专业:政治学理论专业年级:2007级硕士学号:13820071152717 1382007115271613820071152722 138200711527252008年7月8日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起源、发展与沉寂【摘要】无政府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股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产生于资本主义矛盾开始激化的19世纪中叶。

19世纪80年代末期,这种思潮从欧洲、日本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的均平思想、老庄精神、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杂糅混合,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体系。

本文将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发展脉络划分为四个阶段,展现了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产生、发展最后走向沉寂的历史进程。

无政府主义也许是异端思潮,但它的存在仍有其特殊的意义,值得人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一、作为中国无政府主义渊源的西方无政府主义西方无政府主义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在研究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发展脉之前首先应当对西方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无政府主义”的源头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把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作为最早出现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来源,依据穆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的说法,庄子或许是“全世界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庄子曾说过:“夫能令天下治,不治天下者也”。

而古希腊则被西方认为是首创了作为哲学思想的无政府主义,斯多葛派哲学家芝诺作出了这一贡献,他被克鲁泡特金称为“古希腊最好的无政府主义诠释者”。

16世纪欧洲的再洗礼派教徒往往被认为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宗教先驱。

最早的“无政府”的使用出现在前467年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七雄大战底比斯》。

而第一篇明确提出无政府的文章是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的《为自然社会而辩护》(1756年)。

第六章中国的无政府主义

第六章中国的无政府主义
首先,强调民治,坚持社会进化论。 首先,强调民治,坚持社会进化论。 第二,实行教育感化手段。 第二,实行教育感化手段。 第三,认为要进行无政府革命, 第三,认为要进行无政府革命,必须清除 旧的思想障碍。 旧的思想障碍。
11/6/2010
9
从不同观察角度来说明两者的别: 从不同观察角度来说明两者的别:
11/6/2010
14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基本内容
第一,以个人绝对自由为基础, 第一,以个人绝对自由为基础,反对任何 具有组职能的管理机构, 具有组职能的管理机构,尤其反对所有政 权。 第二,取消私有制, 第二,取消私有制,无论生产资料或生活 资料都实行公有, 资料都实行公有,幻想建立无政府共产主 义社会。 义社会。
11/6/2010
15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积极作用
第一,率先在中国传播了欧美的社会主义思潮, 第一,率先在中国传播了欧美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科 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传入中国起了桥梁作用。 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传入中国起了桥梁作用。 第二, 第二,师复主义者在五四运动前便率先提出和实行破 除旧道德,建立新道德,反对宗教迷信, 除旧道德,建立新道德,反对宗教迷信,反对封建婚 提高公民素质等思想革命任务, 姻,提高公民素质等思想革命任务,开了破旧立新的 先声。 先声。 第三,虽然反对一切政府,在推翻政府方面走了极端, 第三,虽然反对一切政府,在推翻政府方面走了极端, 但是民国初期,主要是揭露袁世凯政府的反动本质, 但是民国初期,主要是揭露袁世凯政府的反动本质, 批判其专制独裁,对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又动员作用。 批判其专制独裁,对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又动员作用。 第四,在中国率先提倡工人运动, 第四,在中国率先提倡工人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的 兴起,促使中国革命分子在走工农民众相结合的道路 兴起, 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作者: 张继良
出版物刊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8-73页
主题词: 早期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集产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者;传入中国;大革命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前后;刘师培
摘要: <正>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辛亥革命前后的初期传播阶段,五四运动前后的广泛流行阶段和大革命时期的衰落阶段。

本文拟就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主张、思想特征及社会影响,做一简略分析。

一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美各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19世纪末传入中国。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曾先后介绍或宣传过无政府主义的某些观点。

但是,他们都只是截取了无政府主义的只言片语,并未将其看作救世良方,也未形成无政府主义派别。

到1907年才在中国留日、留法学生,反清流亡者和同盟会会员中产生了两个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团体。

是年6月,张继、刘师培、何震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组织“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出版了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天义报》。

与此同时,李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
2009年04月28日21:20凤凰网历史综合【大中小】【打印】已有评
论0条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前为传入和初步传播阶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为泛滥阶段,1924年后为破产阶段。

无政府主义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20世纪初期被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及反清流亡者,当做一种“社会主义”思想加以接受,并由他们传入国内。

1907年,刘师培、张继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办“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刊行《天义报》(后改为《衡报》),形成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

同年,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形成中国另一个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新世纪派”。

他们鼓吹个人冒险,用暗杀恐怖手段推翻政府等无政府主义理论,对当时正在酝酿的反清革命产生过一定影响。

但直至辛亥革命爆发,其流传范围仍主要限于国外的留学生中。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人们对北洋政府绝望情绪的增长,无政府主义开始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思潮。

其代表人物为刘思复。

1912年夏,他在广州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组织“晦鸣学社”。

接着在上海成立“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并先后出版《晦鸣录》(又名《平民之声》)、《民声》、《新世纪丛书》、《无政府浅说》等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和小册子,形成了融合克鲁泡特金(1842~1921)无政府共产主义和托尔斯泰泛劳动主义、无抵抗主义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学说。

其主要内容是:①反对一切剥削、压迫和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②宣扬总同盟罢工式的“革命”,反对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③反对科学社会主义。

传播范围也扩大到了某些地区的手工业工人中。

1919年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当各种“新思潮”在中国思想界迅速传播时,无政府主义也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各地先后成立无政府主义社团三十多个,出版刊物七十多种,形成了无政府共产主义、无政府个人主义等不同的派别。

无政府共产主义派又称“正统派”,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北京“实社”和“进化社”为代表社团,《进化》月刊为其主要宣传阵地,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一个派别。

该派有感于过去强调“绝对自由”和“破坏一切”,遭到北洋政府的制裁和一些民主主义者的非难与批驳,改而将宣传的要点侧重于组织、联合和建设方面,强调他们的学说是“有社会”的“建设”的无政府主义,而且是有科学根据的。

充分暴露他们在理论上的矛盾和逻辑上的混乱。

无政府个人主义派又称“新虚无主义派”,以朱谦之为代表人物,北京大学“奋斗社”为代表社团,《奋斗》旬刊为主要宣传阵地。

该派宣扬虚无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反对唯物史观,要人类退回到穴居野处的蒙昧时代去。

但其影响远不如无政府共产主义派。

各派无政府主义者虽存在思想理论上的种种分歧,但在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方面却完全一致。

无政府主义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
共产党的直接思想障碍与组织障碍。

因此,从1920年起,中国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通过《新青年》、《共产党》、《民国日报·觉悟副刊》、《先驱》、《少年》等刊物,在以下几方面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①指出在人类社会里,个人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鼓吹个人绝对自由论对革命极端有害;②批判无政府主义者对自发斗争的迷信,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建立工人阶级政党,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③驳斥无政府主义者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谬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④批判小资产阶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中国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保证了正在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的纯洁性。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无政府主义开始走向衰落。

无政府主义社团及所出刊物和书籍日见减少,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也因其反苏、反共和社会改良主义面目的彻底暴露而急剧下降。

无政府主义者纷向四方面转化:①改变立场,信仰马克思主义;②消极颓废,或遁入空门;③与反动势力合流;④继续打着无政府主义旗号,若撑破碎局面。

1932年,无政府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流派在中国已彻底破产。

参考书目
李光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破产》,《史学月刊》1981年第2期。

汤庭芬:《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的派别及其分化》,《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