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感染

合集下载

抗生素在脊柱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详述抗生素在脊柱感染治疗中的用药建议及疗程规划

抗生素在脊柱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详述抗生素在脊柱感染治疗中的用药建议及疗程规划

抗生素在脊柱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详述抗生素在脊柱感染治疗中的用药建议及疗程规划脊柱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背部疼痛、发热、压痛等。

抗生素是脊柱感染的重要治疗药物,它能够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缓解患者的症状。

本文将详述抗生素在脊柱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介绍适合的用药建议及疗程规划。

一、抗生素的选择在脊柱感染的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

具体选用哪种抗生素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于革兰阳性菌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的治疗效果较差。

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内的多种致病菌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能够广谱抗菌,对于耐药菌的杀菌效果较好。

然而,由于其对软骨发育有不良影响,故在18岁以下的患者中使用需谨慎。

二、用药建议1. 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开始治疗前,需要通过病原体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对该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是确保治疗有效性的关键。

2. 给药途径和剂量:抗生素的给药途径可以根据病情及患者情况选择,口服和静脉注射是较常用的给药方式。

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设定,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用药联合:对于一些复杂的脊柱感染,单一抗生素治疗可能效果不佳。

此时可以考虑采用联合用药,即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抗生素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可以增加抗菌谱,提高治疗效果。

三、疗程规划脊柱感染的疗程规划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个体化制定。

一般而言,脊柱感染的治疗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持续4至6周甚至更长时间。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病情及血象等指标。

如果治疗1至2周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应该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并考虑进行病原体的进一步检测。

脊椎感染的治疗方法

脊椎感染的治疗方法

脊椎感染的治疗方法脊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治疗脊椎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脊椎感染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护理。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脊椎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治疗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镇痛药和消炎药。

抗生素是用来治疗感染的,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蔓延和扩散。

镇痛药和消炎药则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炎症。

此外,针对病原体的特殊抗生素、抗真菌药等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用药,并且要完整地服用整个疗程,以避免感染再次复发或者产生抗药性。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椎感染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对于一些复杂的脊椎感染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或者存在明显病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灶、修复或重建椎体结构、减轻脊椎受压的情况。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感染得到一定控制后进行,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和效果的不确定性。

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手术感染的风险,并且进行术后的密切监测。

第三,康复护理也是治疗脊椎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治疗脊椎感染的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出现身体虚弱、功能下降等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包括床位护理、体能锻炼、康复训练等方面。

床位护理是在患者卧床休息的过程中进行的护理工作,包括翻身、按摩、营养补充等。

体能锻炼和康复训练则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的,通过锻炼和训练来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护理之外,治疗脊椎感染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诊断。

脊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需要及早进行诊断,尽早开始治疗,以避免病情的恶化。

2.个体化治疗。

治疗脊椎感染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手术和康复护理方案。

3.密切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脊柱手术感染

脊柱手术感染

–表现:手术切口附近形成窦道,不断有脓性分泌
物渗出,持久不愈,局部多天明显红肿疼痛,全身 症状不明显,血常规化验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不高, ESR和CRP可以升高,渗出液细菌培养多为粪链球菌 或微球菌。
6
治 疗
6 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及电 解质紊乱,使用提升免疫力的药物
5
临床表现及诊断
5 临床表现及诊断
• 分为早期感染和迟发性感染(3月-20周)
(1)早期感染 – 患者症状不一,部分典型患者表现为发热(体 温在术后下降,至5~6天再次上升),一般 38℃左右,腰部及下肢症状缓解后再次加重, 翻身活动受限,不能平卧,局部可有轻度红 肿,积液、渗出增多。
5 临床表现及诊断
(2)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的应用 首先选用广谱的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再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用药时间不少于6 周,停药指标:无发热 ,连续三周复查血常规、 ESR、CRP均正常
6 治疗
(3)一经确诊,尽早切开清创引流,导管冲洗
– 因炎症组织周围有纤维组织包裹,而内固定物表面 有一层生物膜,故病灶内血药浓度难以达到理想水 平,所以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 清创手术必须彻底清除脓液和炎性肉芽组织,依次 用大量生理盐水、双氧水、1:8无痛碘溶液冲洗伤 口。 – 术后置三根引流管(一入二出),用带抗生素盐水24 小时持续冲洗,根据冲洗溶液情况结合病人的全身 情况再逐步拔管。
6 治疗
(4)内固定物是否去除
需权衡 “以取出内固定物来控制感染”与 “内固定物取出后可致矫形丢失和假关节形成、 融合失败”之间的利弊 早期感染——彻底清创后保留内固定物 迟发性感染——去除内固定物
7
预 防
7 预防

脊柱术后感染护理措施

脊柱术后感染护理措施

脊柱手术作为治疗脊柱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感染的风险较高,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对脊柱术后感染进行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脊柱术后感染的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病史,评估其免疫力、血糖、血脂等指标,做好术前检查。

2. 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及护理要点。

3. 术前进行皮肤消毒,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二、术后护理1. 观察病情(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2)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等,必要时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2)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 抗感染治疗(1)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营养支持(1)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

(2)必要时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5. 预防并发症(1)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2)保持床单位清洁,预防褥疮。

(3)做好泌尿系统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

(4)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6. 心理护理(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出院指导1. 指导患者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直至病情稳定。

2. 告知患者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3.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总结脊柱术后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脊柱术后感染的特点,掌握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脊柱疾病的分类

脊柱疾病的分类

脊柱疾病的分类一、引言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并维持身体平衡。

脊柱疾病是一类常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脊柱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退行性疾病是脊柱老化的表现,主要包括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和腰椎病等。

这些疾病通常由于长期劳损、外伤或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可能影响神经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三、脊柱骨折脊柱骨折是指脊柱骨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重物砸伤等。

骨折可能导致脊柱变形、脊髓损伤,甚至瘫痪。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四、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中的弯曲畸形。

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神经肌肉疾病、脊柱退行性疾病等。

侧弯可能导致疼痛、呼吸困难、姿势异常等。

治疗方法包括支具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五、脊柱肿瘤脊柱肿瘤是指发生在脊柱部位的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症状包括疼痛、神经功能异常、脊柱变形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具体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六、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脊柱感染。

原因包括免疫系统低下、外伤、邻近器官感染等。

症状包括疼痛、发热、活动受限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和严重程度。

七、总结脊柱疾病的分类多种多样,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脊柱疾病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加强脊柱的保健也可以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脊柱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脊柱疾病的诊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原发性脊柱感染CT、MRI诊断价值

原发性脊柱感染CT、MRI诊断价值
2 7 4.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O 1 一 l 5 )
( 上 接第 1 6 7 页)
本 文 原发 性 脊柱 感染 患者 均 存在 弥 漫性 脊椎 骨质破 坏现 织 肿 胀 以椎 体 病 变 为 中心 , 且 病 变 围 绕 间旁 强 烈 提 示 为 感 染 性
象, 并 且 边缘 模 糊 , 骨 破 坏 区 边 缘 出现 骨 质 硬 化 。 原 发 性 脊 柱 病 变 , 应引起临床注意。
见 软组 织肿 胀 影, 压 迫使 椎旁 脂肪 间隙消失 , 且椎 旁 软组 织肿 p a t i e n t s [ J ] . C h i n a T r o p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0 8 . 8 ( 9 ) : 9 8 . 常 以椎 体 病 变 为 中心 。 如果C T扫 描 显 示 软 组 织 肿 胀 影 突 入 椎 [ 3 ] YU J i n g - h o n g , TAO Me i - l i , YOU Zh ua n g — z h i . Th e d i a g n o s i s 管, 则 应 注 意与脊 柱结 核 鉴 别 ; 脊 柱结 核长 侵 犯 椎体 前 部 , 表 o f i ma g e o l o g y o n p u r u l e n t r h a c h i t i S 【 J 】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4 5 ( 1 0 ) : 7 4 0 — 7 4 4 .
成活情况进 行合理评 估, 选取最 为有效 的妊 娠终止时 机, 配合 良
有 效 性 的重 要 目的。
3 ]廖琪 , MA Xi a o — Y a n , 刘超, 等. 子痫前 期及子痫患者 G P I I b / Ⅲa 与 好 的临床治疗措 施, 同样能够达到提高早发 型子痫 前期病症治疗 [

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方法:回顾分析60例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实验室的情况,并用利福平进行治疗查看治疗结果。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定时的高热、大汗以及腰背部疼痛等;影像学显示椎间隙的感染和邻近的椎体骨髓炎征象;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增高。

给予利福平药物联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腰背痛症状消失,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

结论:脊柱布氏杆菌感染后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等特点进行综合的诊断,用利福平联合四环素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脊柱;布氏杆菌;利福平【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061-02布氏杆菌是由于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多见于发展中国家[1]。

而由于该种菌群所引发的脊柱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我院近两年收治了60例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患者,给予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资料汇报如下,望可以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基础资料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35~60岁。

病史1个月~1.2年。

所有患者均有与牛、羊接触史或者食用过未消毒处理或者生的羊肉史。

疾病发生部位:T11~12有15例,L1~2有7例,L2~3有13例,L3~4有10例,L4~5有15例。

1.2 临床体征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症状,体温最高的为40.5℃,最低为38.2℃,多为典型的波浪热,并且伴有多汗、乏力、食欲减退以及消瘦等临床体征。

均有腰部疼痛感,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经过查体发现患者的腰椎活动受限,病变的脊柱部位有明显的叩痛,但是没有放射到其他组织,下肢没有明确的神经受损体征。

追病溯源,个体化治疗 ——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体会与思考

追病溯源,个体化治疗 ——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体会与思考

脊柱感染性疾病(infections of the spine,IS)是在脊柱不同解剖部位发生的非特异性或特异性感染,常见于59~69岁或免疫低下的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6~2∶1,多为血源性或医源性所致。

尽管近年来随着诊断方法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脊柱外科医生对脊柱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实验室检查特异性差等原因,IS的漏诊和误诊率仍居高不下。

一、快速追踪病原学是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治的核心患者的病史、合并症、体格检查、实验室的常规炎性指标是诊断IS的基础,而进一步包括B超、X线片、CT、MRI及增强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等影像学检查是IS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例需通过穿刺或切开活检、病原学的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方法才能最终确定病原微生物。

病原或病理学是IS诊断的核心和金标准。

建议对所有怀疑脊柱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无感染性休克、无进行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情况下,均应在抗感染药物治疗前获取血液及组织学标本,及时送检。

病原学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染色、抗原抗体检测、PCR技术以及近年兴起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

此外,针对特异性感染的检测方法还包括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test for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plate agglutination test,P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ed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 RIF,Xpert)等。

脊柱真菌感染的诊断11例病例分析

脊柱真菌感染的诊断11例病例分析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年10月第13卷第10期Chin J Bone Joint Surg,Oct.2020,Vol.13,No.10*通信作者:李其一,E-mail :******************.cn∙临床论著∙文章编号:2095-9958(2020)10--06DOI :10.3969/j.issn.2095-9958.2020.10.05脊柱真菌感染的诊断:11例病例分析杜春艳1李其一2*王志超1王亭1殷楚强1李书忠1孙元亮1王杰1(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100730)【摘要】背景:脊柱真菌感染十分罕见,临床和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容易误诊。

目的:分析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过程,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11例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症状及症状持续时间,有无发热以及引起免疫力降低的前置性因素;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 )、C 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PCT )、1,3-β-D 葡聚糖抗原(G 试验)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GM 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脊柱X 线片、CT 、MRI 等影像学检查。

通过CT 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取组织进行真菌培养或(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致病菌。

结果:全部患者表现为病变节段的疼痛,病史1~16周。

1例合并高热,4例合并根性刺激痛,4例合并前置性因素。

所有患者的ESR 明显升高;CRP 和PCT 轻度升高;白细胞计数无升高。

1例GM 试验阳性、2例G 试验阳性;G 试验和GM 试验可疑阳性各1例。

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累及胸椎2例,腰椎9例。

致病菌包括曲霉菌6例,念珠菌4例,隐球菌1例。

结论:对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并表现为慢性脊柱感染的患者,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

获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和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脊柱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为防止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应争取尽早进行。

脊柱手术感染ppt课件

脊柱手术感染ppt课件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可促进 手术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有 助于控制感染。
康复治疗
对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需 要进行康复治疗,如肢体被动运动、 按摩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等并发症的发生。
05
脊柱手术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感染发生过程及处理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因腰 椎间盘突出接受手术治疗。
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制度,规范手术操作 流程,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
结果
经验总结
患者手术后未发生感染,恢复良好,顺利 出院。
严格遵守手术室消毒制度,规范手术操作 流程,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加强术后护理是 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案例三:感染治疗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王某,男性,38岁,因颈椎肿瘤接受 手术治疗。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脊柱手术感染的措施包括术前评估和控制潜在疾病、严 格遵守手术室无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后定期换 药和及时处理伤口等。
预防的意义
预防脊柱手术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 苦和经济负担,还可以避免因感染引起的二次手术和并发症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脊柱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提 高手术成功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方法和 技术出现,脊柱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将会逐渐降低。
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新技 术应用于脊柱手术中,如3D打印技术、智能手术 机器人等,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度 和安全性,减少感染的发生。
个体化治疗
未来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脊柱感染治疗的最新进展

脊柱感染治疗的最新进展
• 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是诊断脊柱术后SSI的金标准,培养阳性率仅占其中的65%.
文献报道6--SSI危险因素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年4月第6卷第4期 脊柱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的临床现状〔首都医科大学 XX医院骨科 孙祥耀 海涌
• 无法改变的患者依赖性危险因素〔年龄>70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吸烟,恶性肿瘤,激素 的使用,腰椎手术后再次手术,术后营养状况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功能异常其中糖尿病 人更加容易感染非正常菌群.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风险是其它患者的15倍.
文献观点-切口处理
• 对于浅表组织<深筋膜以上>SSI,治疗以伤口护理及短程应用抗生素为主; • 对于深部组织SSI,治疗主要包括清创术、抗生素的应用、内置物的处理三个
•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预防感染.
文献报道6-SSI治疗
• 早期诊断、伤口清创、灌洗、使用敏感抗生素. • 1、清创 当明确切口感染后,需在全麻下伤口行清创、灌洗,如果清创后发现组织没有出现坏
死、周围组织清洁,则在留置负压引流后关闭. • 2、如果清创后怀疑组织有问题,则需要对伤口进行开放填塞,并且在填塞后2-4天再次清创. • 3、在迟发性感染情况下, 术后37周固定节段已经达到骨性融合,可以将内固定取出. • 4、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厌氧菌的感染通常包含多种细菌感染,因此需要采
SSI定义
• 手术区出现渗出,可培养出一种或多种致病菌. • 浅表感染表现:红肿、压痛、渗出.GRAM染色和培养.CRP、ESR增快. • 深部感染表现:首先有全身不适,继而伤口疼痛、发热、寒战.伤口叩痛.伤口
穿刺或GRAM染色和培养确诊.WBC、CRP、ESR增高.

脊柱术后感染问题分析

脊柱术后感染问题分析

脊柱术后感染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2-12-10T03:25:34.6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郭兆良董刚武学才[导读]脊柱术后感染问题分析郭兆良董刚武学才(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德宏678400)摘要:目的 探究脊柱术后感染问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用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脊柱相关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我院的9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21例,感染率为23.33%,未感染的69例,占比76.67%。

结论 脊柱后路手术急性感染应当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对坏死的组织进行充分清除,控制感染率,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脊柱;术后;感染发生率脊柱后路感染已成为骨科医生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直接影响术后的临床效果,导致患者住院时长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威胁患者健康。

为了更好的探究脊柱术后感染问题,针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感染发生率降低。

根据研究表明,利用相关影像学进行检测,结合医生的临床判断及经验可以对脊柱术后感染有效诊断,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两种。

因此,本文选用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脊柱术后感染问题探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脊柱相关手术的患者进行开展研究,其中,男性60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45.29±12.49)岁,平均病程为(7.54±2.01)个月。

所有患者皆为后正中入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1.2术后感染术后3周内发生感染为早期感染,共有6例,1周切口疼痛无缓解或有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任何轻微振动可以使得疼痛出现明显加剧,体温偏高,术后手术切口周围出现红肿、压痛、淤血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脊柱化脓性感染

脊柱化脓性感染
2007中西
脊柱化脓性感染【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 2.CT检查 3.MRI检查 4.放射性核素扫描 5.实验室检查
WBC↑、ESR↑、 CRP ↑ 血培养(+) 6.诊断性活检
2007中西
2007中西
T8椎体及椎板下不规则破坏, 同时出现骨硬化
2007中西
化脓性脊椎炎 T12-L2呈骨性融合,有骨桥形成
2007中西
脊柱化脓性感染
【临床思路】 脊柱化脓性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应及时诊断、 合理用药、甚至手术干预
【临床路径】 1.询问病史 2.临床表现 3.体征 4.放射学检查 X线检查、CT检查或MRI检查、骨扫描 5.实验室检查 血液、局部分泌物检查,药敏试验 6.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局部引流、手术
2007中西
脊柱化脓性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 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骨代谢性疾病伴 有病理性骨折 2. 邻近组织感染 3. 结核引起的寒性脓肿
2007中西
脊柱化脓性感染【治疗】 治疗目的:
明确诊断,消除感染,防止复发,防止 或恢复神经损伤,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 稳定性
2007中西
2007中西
腰椎间盘感染 A. 矢状位T1加权像,L4、L5椎体相对终板呈低信号, 为椎间盘新近感染;L5、S1相对终板呈高信号,为椎 间盘感染修复表现; B. 矢状位T2加权像,L4、L5终板呈高信号,其椎间盘 核间裂消失,L5、S1终板呈略高信号; C. 4个月后增强扫描,T1加权像,L4、L5终板强化, 两面三刀个椎间盘均有强化,并破碎。
脊柱化脓性感染【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1.热毒注骨 【主要证候】高热,体温高达39~40℃,汗出而热不退,

脊柱感染_范文

脊柱感染_范文

4
脊柱感染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 姿
03
保持适度的运动和锻 炼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2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 姿势
0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肥胖
加强锻炼
1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久坐、久站等
不良姿势
2
加强腰背肌 锻炼,增强 脊柱稳定性
3
保持适度运 动,提高身
2019
感染部位:椎 间盘、椎体、
椎弓根等
2021
治疗方法:抗 生素、手术等
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呼吸 道、消化道、皮
肤接触等
治疗方法:抗病 毒药物、支持性
治疗等
病毒类型:脊髓 灰质炎病毒、单
纯疱疹病毒等
感染症状:发热、 头痛、肌肉疼痛、
关节疼痛等
真菌感染
01
原因:免疫 力低下,长 期使用抗生 素,长期使 用激素等
05
夜间痛:部分患者可能在夜 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质量
02
放射痛:疼痛可能从腰部 放射至腿部或臀部
04
神经根痛:感染可能压迫神 经根,导致疼痛加剧,甚至 出现麻木感
僵硬
腰部僵硬:腰部 活动受限,无法 正常弯腰、转身
肩部僵硬:肩部 活动受限,无法
正常抬举
01
02
03
04
05
颈部僵硬:颈部 活动受限,无法
04 手术风险: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可能造成神经损伤
05
术后康复:需要长期康复训练,以恢复脊柱功能
康复治疗
01 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等方 法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脊柱感染护理课件

脊柱感染护理课件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脊柱感染。
建立健康档案
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个人健康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问题。
THANKS
[ 感谢观看 ]
及时的护理干预能够 减轻感染症状,加速 感染的控制和消退。
预防并发症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预防脊柱 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如脊髓损伤
、神经根病变等。
正确的护理操作可以降低感染对 脊柱结构的破坏,减少畸形、僵
硬等问题。
合理的护理方案有助于维护患者 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
良好的护理能够加速脊柱感染 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康复时 间。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脊柱感 染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 疾病的认知,减少不必要 的恐慌。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了解疼痛的性质和特点 ,为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 理方案提供依据。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合 理使用止痛药,注意观察 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 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缓 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脊柱感染的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性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等)和非细菌性感染(如风湿性疾病 、肿瘤等)。
病理
脊柱感染的病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 骨质破坏和修复三个阶段,其中现
脊柱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可出现神经根受压 和脊髓受压的症状。
脊柱感染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脊柱感染概述 • 脊柱感染护理的重要性 • 脊柱感染患者的日常护理 • 脊柱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脊柱感染护理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脊柱手术后合并感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脊柱术后感染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脊柱患者进行研究,在所有患者中,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性感染,4例患者实施切开清创引流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有效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且术后无临床并发症出现,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后的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比实验,不难看出,为了有效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需要在手术实施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坚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关键词:脊柱手术;并发感染;并发症引言:脊柱手术术后极容易产生术后感染,一般感染率在0.7%~12%之间。

其中,椎间隙是脊柱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一般来说,椎管感染的发病率较低,因此相关的报道也很少。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在2016年1越-2017年1月就诊的200例脊柱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主要就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脊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的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性感染情况,患者的年龄跨度在21-67岁,平均年龄为(43.5±1.4)岁。

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典型并发症症状:伤区周围压痛、颈抵抗、发热等症状,使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查,血液学临床检查结果表明:C蛋白的检查结果呈阳性,且红细胞发生明显的沉降,X线实施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患者的双下肢抬高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通过实施细菌培养,4例患者实施检查结果呈阳性,证实为术后并发感染。

1.2治疗方法4例发生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均切开清创,接受引流术治疗,彻底清除坏死物和炎症肉芽组织,然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和全身支持疗法实施治疗。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脊柱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脊柱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脊柱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简介
脊柱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疗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不良效果。

因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预防和控制脊柱感染的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脊柱感染的措施涉及以下方面:
1.严格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使用无菌技术:在进行脊柱手术或操作时,确保所有使用的设备和材料都是无菌的,以避免感染的传播。

3.适当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应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

4.术前准备措施:在进行脊柱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控制患者身体上的感染源和改善患者身体的整体状态。

控制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脊柱感染的情况,以下控制措施可以帮助控制感染的进展:
1.及时开始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确定感染对应的细菌类型后,应立即开始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的进展。

2.手术修复或清创: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清创以去除感染的组织,帮助恢复和控制感染。

3.密切监测和随访:对感染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长期的随访,以确保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结论
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脊柱感染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卫生和无菌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
健康。

同时,及时的治疗和随访也对于感染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
作用。

请注意,本文档所述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基于一般性指南和常
规实践,具体的措施可能会因情况而异。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在专业
人士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穿刺活检技术
对无神经损伤的脊椎炎病人,做椎体针刺活 检的准确率为70%。如果结果为阴性,其 原因可能为所取组织量不足或取组织前使用 了抗生素。当经皮针刺活检不能到达感染灶, 且有神经损伤和进行性畸形出现,就要考虑 开放活检。活检样本需要革兰氏染色,需氧 菌、厌氧菌、结核杆菌和真菌培养。
治疗
据报道,颈胸椎脊椎炎和硬膜外脓肿患 者的预后比发生在腰椎者预后要差的多。另 外,神经系统预后还要看神经损伤程度。 Sampath和Rigamonti研究表明伴有严 重神经损伤的病人预后较差。他们研究的 29个神经损伤的病人中,6个死亡,10个 未恢复行走能力。
任何诊断和治疗上的延误都对临床预后 有不良影响。手术前截瘫超过12 h的病人 预后都很差。老年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因 其免疫反应迟钝、临床表现不明显,往往会 延误诊断。若儿童患者有持续根性疼痛表现, 应高度怀疑脊柱感染。血培养、适当影像学 检查和活检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足够术前 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对保证治疗成功非常重 要。
脊柱感染患者基本都有发热症状,其中60 %到70%是开放性或经皮手术侵犯椎间盘 导致的椎间盘炎引起的。 医源性椎间盘炎的发病率为1%~11%,在 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发病率会高。 由于椎旁肌肉痉挛,体检时会发现有触痛, 脊柱活动受限。在脊柱感染活动期,特别是 结核感染,患者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体征: 痛性驼背或腰大肌脓肿。
有明确脓肿的病灶应先行清创引流,不 作内固定,可行颅骨牵引或卧石膏床制动, 二期酌情内固定,而以炎性肉芽增生为主的 病灶在彻底清创后可同时一期内固定,疗效 最为显著。
⑭预后
近年来脊柱感染死亡率约10%。由于 早期诊断和治疗办法的进步,使本病死亡率 有所下降,但其神经后遗症仍然无法改善。 宿主的免疫力对其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使用 了类固醇药物和HIV感染的人对治疗的反应 比较赖于脓肿的位置。
脊柱感染的基本治疗措施包括制动、应用 抗菌药物和必要时手术干预。椎旁、腰大肌及 硬脊膜外脓肿一般需要引流。
⑪抗生素
①在抗生素使用之前,椎体骨髓炎死亡率大约 为25%,应用抗生素后,结合手术清创和外固定, 死亡率已降至15%以下。 ②抗生素在治疗儿童脊柱感染中的作用还不是 太肯定,但外固定支架治疗必不可少。手术减压之 前,必须予广谱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 用敏感抗生素。若是化脓性感染或有硬膜外脓肿, 应该持续静脉滴注抗生素4~6周,后根据临床症 状、实验室检查,和感染恢复状况决定口服抗生素 使用时间。
④大多数硬膜外脓肿位于后路,所以椎 板切除术是常用手术方法。 ⑤若硬膜外脓肿出现在椎体前,则行前 路减压。 ⑥近年来,治疗硬膜外脓肿方法有很大 发展,包括经皮椎管引流。这种方法特别适 于免疫缺陷和不适合开放减压的病人。 ⑦内窥镜治疗可在直视下行脓肿清创术。
⑧若后路结构受感染侵犯,出现脊柱畸 形,可考虑后路融合术。 ⑨因脊柱感染病人免疫力低下,所以禁 止使用皮质类固醇,但对有进行性神经损伤、 准备进行手术减压患者可考虑使用。 ⑩前路直视下清创,可彻底清除炎性坏 死组织,脓腔内放置引流条,尽量减少细菌 负荷。
脊柱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
乔 炜
骨科二病区
在我国,脊柱感染性疾病是影响 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影像 诊断技术发展和新一代抗生素应用, 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脊柱感染性疾 病的处理还存在许多缺陷。早期诊断、 使用适当抗生素、及时正确的手术仍 然是治疗关键。
脊柱骨髓炎约占所有骨髓炎的2%~7%
其易感因素包括:
①糖尿病、营养不良、药物滥用、HIV感染、恶性肿瘤、
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肾衰竭和败血症等。
②蛋白质缺乏导致血液循环内T细胞减少,从而影响细胞
因子的产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③HIV感染病人由于中性白细胞损害而易于感染真菌和
结核,导致其细胞计减少,细胞功能不全 。
HIV感染和感染结核菌有着密切的联系,约有 1/3的结核感染要归因于HIV感染。
③抗结核治疗推荐持续服药12个月, 但要防止产生耐药性,免疫缺陷病人更要注 意。 ④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可 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持续时间取 决于药物副作用、临床表现和疾病严重程度。
⑤胸椎感染伴硬膜外脓肿患者约60% 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颈椎为33.3%, 腰椎为6.7%。硬膜外脓肿首要治疗措施就 是引流。但最近有学者建议不进行外科处理, 仅用抗生素治疗。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两种治 疗方法的前瞻性研究。
⑫保守治疗
①保守治疗对一些病人有效,如不能手术却并发内 科疾病的患者和完全瘫痪48~72 h的患者。 ②骨髓炎伴发前路硬膜外脓肿病人建议保守治疗。 ③没有神经损伤的腰骶椎病变,保守治疗是最佳选 择。 ④保守治疗过程中需精心监护,因治疗过程中可能 发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临床上,血液学参数如红细 胞沉降率和磁共振扫描对监护非常重要。 ⑤感染性椎间盘炎有自愈倾向。 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有些病人,保守治疗有可 能使疼痛变的更严重。
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等。
诊断
早期诊断对预后特别重要,可以使患者 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避免脓肿的形成,防 止脊柱不稳的发生和保护神经免受损伤。
临床特点
约1/3脊柱感染患者有神经损伤症状,损 伤与硬膜外脓肿密切相。血流系统阻塞、静 脉回流系统血栓形成、血管炎等因素会造成 脊髓局部缺血。神经损伤的首要原因仍是机 械性压迫,血管原因是次要的。 超过80%的脊柱感染患者都有持续的腰背 痛,而且休息不能缓解。疼痛可能还会伴随 其他一些症状,例如体重减轻和食欲差等。 如果出现恶病质,应该高度怀疑HIV感染。
全球已有超过200万人感染了脊柱结核,其发病率仍 不断增加。硬膜外脓肿是脊柱感染的重要类型,其感染途 径包括邻近感染组织直接播散和医源性传播,后者可能发 生在有创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占硬膜外脓肿发病率的14 %~26%。因其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增加了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Przybylski等在前路清创同时一期进 行植骨内固定,取得了很好疗效。 Fayazi等前路清创同时一期植入钛网, 不用取髂骨植骨,二期再进行后路内固定, 未见需再次清创引流的严重复发感染。 Dimar等建议一期前路植骨但不内固 定,因植骨已能够支撑前柱,三面皮质的髂 骨是最好的植骨材料,而内固定可能成为持 续感染的温床,应该在炎症控制后二期经后 路植入。
儿童脊柱炎和间盘炎症状表现不明显,所以 往往延误诊断。儿童如果出现跛行症状,应 高度怀疑脊柱感染。脊柱感染患者拒绝负重, 脊柱弯曲,儿童患者还可能有腹痛表现,特 别是在胸腰椎受累时。 颈椎脊柱炎症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周 围组织脓肿,从而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或纵隔炎。
血液病理学
血常规对脊柱感染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约17%~ 46%的病人化验结果阳性,特别是在疾病急性期。 血细胞计数并不可靠,但血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观察 指标,2/3的脊柱感染患者早期就可通过血培养 分离到病原体。 红细胞沉降率值处于43~87 mm/h之间,对疾 病诊断有意义,并可作为判断治疗是否有效的一项 指标。 寻找细菌感染的潜在原因很重要,静脉吸毒者应行 心脏超声扫描以排除心内膜炎。
影像学检查
普通X线片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很低,尤其是在疾病的 早期。 脊柱感染在发生2~3周后,才能看到椎间隙变窄。有 时在平片上可以发现椎旁肌影增大增浓,提示有腰大 肌脓肿形成。 4~6周后,终板变得模糊不清,导致终板侵蚀破坏。 化脓性感染中,椎弓根、椎板和棘突受累比较罕见, 一旦发现,应高度怀疑结核感染。 结核侵犯脊柱常见于间盘周围、椎体中央和椎体前方。 其中最常见类型是间盘周围型,它邻近椎体终板,会 随脊柱运动扩散,会沿前纵韧带传播。中央型椎体结 核易误诊为肿瘤。椎体
成人:椎间盘内属无血管组织,病原体直接 侵入邻近椎间盘干骺端动脉内,从终板直接 扩散到椎间盘。病原体也可从椎体传播到韧 带下、椎体前等位置。因椎间盘破坏,影响 了脊柱稳定性,脊柱后柱一些组织结构就可 能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一系列其他症状。 儿童:细菌先是在椎间盘间隙内传播,椎间 盘可能是在菌血症形成后才被感染。
谢谢观赏!!!
祝大家工作顺心!!! 祝奥运健儿载誉归来!!!
MRI是目前最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脊柱感 染早期诊断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更敏感,其灵敏性为 96%,特异性为92%,总准确率为94%。 X线摄片无异常或CT扫描不能分辨的早期病变, MRI即可清楚显示受累脊椎及椎旁软组织的信号 改变,MRI影像意义最大,不仅可显示受累椎体 个数及病变范围,还可显示脊柱感染的病理改变。 X线片检查可以看到感染引起的终板侵蚀,MRI则 能够在早期确诊和定位,同时发现合并的咽后壁、 腰大肌和硬膜外脓肿。
椎体骨髓炎、间盘炎、硬膜外脓肿 在感染者表现无痛的、连续的过程。治 疗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才 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感染类型及感染病原体
根据感染的机理,脊柱感染可分为: ①外源性:是由创伤、手术或邻近组织的感 染引起的。 ②血源性:通常源于皮肤、呼吸道、生殖泌 尿系统、胃肠道或口腔的感染,主要经静脉 或动脉循环传播。颈椎丰富的颈前咽后静脉 是细菌扩散的重要通道。
病原体:
①脊柱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静脉 吸毒者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比较多见。 ②结核分支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虽然不常见,但 是多发于疾病免疫缺陷性患者。 ③低毒性的病原体,例如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链 球菌可能导致无痛性感染。 ④沙门菌所致的骨髓炎则最可能出现于免疫缺陷者和 镰状细胞贫血的儿童。 ⑤此外约1/3的患者无法辨别其感染病原体。 致病菌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肠杆菌、
⑬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的病人,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①整个手术过程中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医源性感染。 ②术前充分补充营养,治疗相关并发症。 ③在椎体骨髓炎早期,为了控制感染, 加速愈合,避免驼背畸形和不稳定,需要行 椎间盘切除术。通过这种治疗,24 h内疼 痛就会减轻,对神经恢复很有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