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提取及设备-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药生产课程电子课件

中药生产课程电子课件

采集地点:根据药材的生长环境、 分布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地 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采集时间: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 成熟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
采集工具:根据药材的种类、生长 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药材的加工与炮制
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切制、干燥等 炮制方法:包括炒、蒸、煮、煅等 炮制目的: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藏 炮制注意事项:控制温度、时间、湿度等,保证炮制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包装方式:根据中药制剂的性质和 用途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储存期限:根据中药制剂的性质和 用途确定合理的储存期限
中药生产的设备与技术
中药生产的设备种类与功能
提取设备: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如煎煮、浸渍、蒸馏等 浓缩设备:用于浓缩中药提取液,如蒸发、冷冻、喷雾干燥等 干燥设备:用于干燥中药提取物,如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包装设备:用于包装中药成品,如灌装、封口、贴标等 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中药质量,如色谱仪、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 自动化设备:用于提高中药生产效率,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
中药生产的流程与环节
原料采购:选择优质中药材,确保原料质量 原料处理:清洗、干燥、粉碎等预处理 提取分离:采用合适的提取方法,提取有效成分 浓缩干燥:浓缩提取液,干燥得到固体粉末 包装储存:包装成品,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 质量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中药生产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无污染的中 药材
中药生产课程电子课件(情境三)
汇报人:
中药生产概述 中药材的采集与加工 中药饮片的制备 中药制剂的制备 中药生产的设备与技术 中药生产的未来发展

《中药材的净制》课件

《中药材的净制》课件
清洗注意事项
对于一些容易溶解、破碎的药材,应采用适当的清洗方式, 避免损失或影响药效。同时,清洗后应及时干燥,防止发霉 或变质。
除去非药用部位
除去非药用部位
在中药材中,有些部位不是药用部分,需要去除。例如,根、茎、叶、花、果 等部位中,有些部位不是药用部位,需要去除。在除去非药用部位时,应遵循 传统炮制方法,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感谢观看
THANKS
除去非药用部位注意事项
在除去非药用部位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药用部位,避免造成药效损失或影响后 续加工。同时,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药材,应仔细辨认,避免误摘或错摘。
晾晒与干燥
晾晒与干燥
晾晒与干燥是净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去除多余的水分,防止药材发霉变质。晾晒与干燥的方法应根据不同药 材的特性和气候条件而定。在晾晒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暴晒或过度干燥,以防药材变质或开裂。同时,晾晒与干 燥后应及时收贮,防止受潮或污染。
质量检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 谱等现代检测方法,对中药材净制过程中的 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 标准。
中药材净制过程中的新技术应用
超声波清洗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空化作用,加速 中药材表面和缝隙中的污物、泥沙、 杂质等的脱落和分离,提高净制效率 。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如酶解、发酵等 方法,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 取和纯化,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
降低副作用
中药材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毒成分或副 作用较大的成分,通过净制可以去除 这些成分,降低药材的毒性和副作用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04
中药材净制的现代研究
中药材净制过程中的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中药材净制 过程中的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杂质、残留农 药、重金属等方面的限量要求。

中药前处理、提取ppt课件

中药前处理、提取ppt课件

(2)往复式切药机
• 切刀作上、下运动,药材通过刀床送出时即受到刀片的截 切。切段长度由传送带的六种给进速度调节 。
• 适应于根、茎、叶、草等长形药材的截切,不适于块状、 块茎等切制。
图11—3 往复式切药机 1. 刀片;2.刀床; 3.压辊;4.传送 带;5.变速箱; 6.皮带轮;7.曲 轴
三、药材的干燥
图11—4 卧式炒药机 1.炒药筒;2.抄板; 3.蜗轮;4.蜗杆; 5.电机
五、粉碎机
• 按产品粒度分类: • 产品粒度在数毫米以上为粗碎设备 • 数毫米至零点几毫米的为中碎设备 • 零点几毫米至数十微米为细碎设备 • 数微米以下为超细碎设备
按粉碎机构造分类: 机械式粉碎机 气流粉碎机 研磨机 低温粉碎机
(2)刀式粉碎机
• 由高速旋转的刀板与固定的齿圈的相对运动对 药物进行粉碎的机器。
• 刀板对物料主要作用以刀板边缘的剪切力和刀 板的冲击力,物料受到剪切、冲击、碰撞、磨 擦等而粉碎,故此种粉碎机特别适合于中药材 的粉碎。
• 由于中药材含大量纤维 韧性很高,一般采用多 级刀式粉碎机,方可达到所需粒度 。
• 刀式粉碎机生产能力较大,机内轴的后端多设 有风轮,物料和空气同时进人机内,最后空气 携带粉料排出。
图11—6 F—400型粉碎机
粒度由打板 与衬板的间隙 控制。
粉碎机送出 的细粉经风选 器将粗细粒分 离,粗粒重回 加料口继续粉 碎。
1.加料口;2.打板; 3.出料口 4.风轮
图11—7 TF一 700粉碎机组
中药处理、提取
中药材前处理
• 中药前处理工艺
• 中药材--挑选--洗药--切制---炮炙、烘干---粉碎---筛分--包装。 • 将原药材进行净选、切制、炮制等制作而制成一定规格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炮制品,即饮片。有生品和各种制品之分。

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02
疗效评价研究
03
疗效机制探讨
分享现代医学对中药疗效评价的 研究成果,如某中药方剂治疗某 病症的临床试验报告。
探讨中药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 如中药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 等的影响。
安全性问题及不良反应防范
中药安全性问题
介绍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性问题,如药物过 敏、肝肾损伤等。
不良反应类型及原因
感冒
根据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
胃痛
根据胃痛的性质、伴随症状等,进行辨证施 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
咳嗽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咳嗽,如外感、内伤等, 采用相应的中药止咳方法。
失眠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失眠,如心脾两虚、心 肾不交等,选用相应的中药安神方剂。
名方名案欣赏与启示
经典名方
国际市场准入壁垒
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需满足当地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相关认证和注册 程序。
文化差异与认知障碍
中药理论体系和疗效评价方法与西医存在较大差异,需加强国际交 流与合作。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需求
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中药质量可 控、安全有效。
规范化种植与炮制
推广规范化种植和炮制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和 药效。
完整版《中药学》PPT 演示课件
目录
• 中药学概述 • 中草药资源及分类 • 中药基础理论体系 • 常见方剂与治法解析 • 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中药学概述
中药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 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 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特点
中药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强调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药物之 间的配伍与协同作用。

中药制剂-ppt课件

中药制剂-ppt课件

ppt课件
10
二、中药材的前处理
鉴别 1.
——药材品质检查
1.药材来源与品种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测定
2.炮制 药材预处理
3.粉碎
ppt课件
11
3. 粉碎
定义:借助外加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粉碎成
适用程度的操作过程。
粉碎目的:a 促进溶解,增加吸收,改善药效; b 适应某些药剂制备;
加速蒸发措施: 1)加温并搅拌, 2)抽真空 3 )尽量利用平而大蒸发皿 4)空气流通或干燥处进行
ppt课件
29
2.常用蒸发方法与器械
①常压蒸发——适用水浸液,蒸发皿、蒸发锅。 ②减压蒸发——温度低速度快,可防止某些不

热成分的分解,设
备同减压蒸馏。
③多效蒸发 ④薄膜蒸发——蒸发效率高,药物受热时间短。

并浸出液
静置24h
滤过即得。
适用范围:非组织结构药材和新鲜药材浸出,对 毒剧药材、成分含量低及贵重药材的 浸取不适用。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三) 渗漉法: 定义: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添加浸
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的浸出 方法。
操作:药材粉碎 湿润 装筒 排气 浸渍 渗漉 分别收取初、续漉液 至终点。


固体或半固
2)渗漉法
整至规定标准的
)浓度:1g=2~5g
3)浸渍法
体制剂; 2
原药材3)调整含量时用淀
粉、糖粉等作稀释剂 4)供配
制流浸膏及其他制剂用 ppt课件
48
名称 溶媒 制

年处理吨中药材提取生产车间设计.ppt

年处理吨中药材提取生产车间设计.ppt
年处理100吨中药材提取生产车间设计说明书梁程张晓鸣杨德志杨丹王莉云王林啸设计成员员目录录一工艺概述二物料衡算四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三能量衡算六车间平面布置图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五三废处理一工艺概述一工艺概述1工艺流程2生产制度1工艺流程2生产制度?提取车间
年处理100吨中药材提取生产车间 设计说明书

二、物料衡算

提取
投料kg 加水kg
400 4000
提取液kg 药渣kg 密度 1.22
3720 280
浓缩
浓缩液kg 108.5 蒸发水kg 3425.5

醇沉
0.8345
90%原醇 80%乙醇
浸膏kg
0.176 0.88
175
密度 密度
密度
0.807

1.25
三、能量衡算
四、主要设备选型

1.中药材前处理设备,包括洗药机,烘干机,粉碎机;
2.真空泵大约需要4-5台;
3.过滤设备1-2台; 4.真空浓缩罐一台,目的是用于加热浓缩液与乙醇混合液 ,使乙醇蒸发除去,从而进入回收乙醇设备; 5.储罐两台,一台是装90%乙醇,一台是装回收的80%乙醇 ;



6.干粉回收箱一台,为了收集干燥所得的粉末;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 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2 金、元、明时期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突出的贡献是在 炮制理论上有大的发展,提出了“凡药制造, 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 失”的原则。
缪希雍《炮炙大法》是继《雷公炮炙论》 后又一炮制专著,提出了著名的雷公炮制炮 制十七法,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这一时期在前入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 系统总结形成理论,是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 时期。
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药基本理论,依照辨证 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的发展
1 春秋战国至宋代
《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有炮、炙、燔、 酒渍等方法。汉《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 指出了中药炮制的原则。
《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首先提出应用辅 料炙药,奠定了后世中药炮制的基础。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63年开始药典开 始收载中药炮制品,规定了饮片的生产工艺流 程、成品性状、用法、用量等。并在附录中设 有中药炮制通则,是国家级的质量标准。
2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中药饮片质 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了饮片的净度、 片型、粉碎粒度、水分标准以及饮片色泽等要 求,属于部级质量标准。
中药材的炮制
❖ 1 中药炮制的一般情况 ❖ 2 炮制的依据 ❖ 3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 4 炮制的常用辅料 ❖ 5 炮制的方法 ❖ 6 炮制的质量要求 ❖ 7 炮制的原理
中药材炮制的一般情况
炮制又称炮炙,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 方法,起源于原始社会,起源于中药的发展和 使用。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 我国医药学的特有术语。
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是部级中药饮 片炮制标准(暂行)。

《中药提取设备》演示PPT

《中药提取设备》演示PPT
10
提取操作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方式
①加热方式 用水提取时通入蒸气加热,当温度达到提取温度后停止
向罐内而改向夹层通蒸气进行间接加热,以维持罐内温度在 规定范围内。
如用醇提取,则全部用夹层通蒸气进行间接加热。 ②强制循环
在提取过程中,用泵对药液进行强制性循环,即从罐体 下部放液口放出浸出液,经管道滤过器滤过,再用水泵打回 罐体内。
一次浸出浸出速度变化情况图
4
单级浸出工艺比较简单,常用于小批量生产。缺点是漫 出时间长,药渣能吸收一定量浸出液,可溶性成分的浸出率 低,浸出液的浓度亦较低,浓缩时消耗热量大。
单级浸出工艺常用间歇式提取器。这类提取器型式较多。 下页为表示多能提取器的工艺流程图。
可提供药材水提取、醇提取、挥发油提取并可回收药渣 中的溶剂,也能用于渗漉、温浸、回流、循环浸渍、加压或 减压浸出等多种漫出工艺,因此也称为多能提取器。
21
SJN型三效节能浓缩器 1.加热室;2.蒸发室
二次 蒸汽
蒸 汽
料液 出口
冷凝 水出 口
料液进口 22
23
2. 醇沉淀设备
浸出液经浓缩后进行醇沉,使淀粉、树胶、 蛋白质、果胶、多糖、粘液质、色素等醇不溶物 析出沉淀,藉此除去杂质,提高浸膏质量。
醇沉前,浸出液经浓缩至密度在1.15~1.25 g/cm3之间。
(1)真空干燥器 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低温干燥,并可回收物料中的溶剂。
有一部分可通直接蒸汽用于低压灭菌(105~115℃ )。 真空干燥器有方形及圆筒形两种。
27
28
(2)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是用雾化器将溶液喷成雾滴分散于热气流中, 使水分迅速蒸发直接获得干燥产品的设备 。
通常雾滴直径10~60µm,每1L溶液具有100~600m2 的蒸发面积,因此干燥时间很短,约3~10s。

中药提取工艺 PPT课件

中药提取工艺  PPT课件
• 故渗漉法属于动态提取法,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 渗漉法对药材的粒度及工艺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操作不当可 影响渗漉效率,甚至影响正常操作。
• 一般渗漉液流出速度以1000g药材计算。
• 慢速浸出以1~3ml/min为宜。 • 快速浸出多为3~5ml/min。 • 渗漉过程中需随时补充溶剂,溶剂的用量一般为1:(4~8) (药材粉末:浸出溶剂)。 • 强化措施:如振动式渗漉罐或在罐侧加超声装置(罐体用 支脚支撑于罐周的弹簧上,罐的下部固定有振动器),或 用罐组逆流渗漉法加强固液两相之间的相对运动,而改善
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因素 *萃取压力的影响
萃取温度一定下,压力增加,流体的密度增大,溶质 的溶解度增加。对于不同物质,其萃取压力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对于碳氢化合物和酯等弱极性物质,萃取可在较低压
力下进行,一般压力为7~10MPa;对于含有—OH、—COOH基 等强极性基团物质,萃取压力要求高一些;对于强极性的配 糖体及氨基酸类物质,萃取压力一般要求50MPa以上才能萃 取出来。
渗漉效果,该法是利用液柱静压,使溶媒自底部向上流, 由上口流出渗漉液的方法。
• 此外还有重渗漉法和加压渗漉法。
渗漉流程如图所示
• 将浸润的药材和乙醇加入提取罐, 浸渍一定时间后按一定流量放出 渗漉液,同时使罐中乙醇保持一 定液位。按规定量乙醇加完,渗 漉结束。 • 常温下操作,所得浸出液澄明度 好,但周期长。 • 为缩短渗漉时间,常采用温浸法, 提取温度控制在40~50℃,罐上 部需设冷凝器回流,但药液澄明 度和醇耗不及常温渗漉。 • 用于循环浸出时,周期短,所得 浸出液澄明度好,渗漉液浓度高。 计量罐
缺点:煎出液中杂质较多,容易变霉、腐败,一些不耐 热及挥发性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易被破坏或挥发而损失。

中药材的压榨提取

中药材的压榨提取
理化检测
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中药材进行成分分析、含量测定等,以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
微生物检测
对中药材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有效性指标
根据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制定有效性评价指标, 如总有效成分含量、生物活性等。
安全性指标
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 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提取条件
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通过对响应面的分析,找出各因 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优提取条
件。
验证试验
在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 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产品检测与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
产品检测方法
感官检测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对中药材进行初步检测,判断其外观、 气味、口感等是否符合要求。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优化
试验因素与水平确定
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选取关键因素并确定各因素的水平范围。
正交表设计与试验
选用合适的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以较少的试验次数获得全面的 试验信息。
结果分析与优化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和最佳提取条 件。
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
试验设计与建模
成本相对较高。
石油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
03
对非极性成分溶解能力强,提取效率高,但毒性较大,需注意
安全使用。
溶剂回收方法和效率评估
蒸馏法
通过加热使溶剂汽化,再冷凝回 收,适用于沸点较低的溶剂。回
收效率较高,但能耗较大。
萃取法
利用不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差异进 行萃取分离,适用于多种溶剂的回 收。回收效率取决于萃取剂的选择 和操作条件。

中药材的提取及设备PPT课件

中药材的提取及设备PPT课件

ppt精选版
37
超微粉碎4
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往往与药物粉碎度有 关,而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与药物在体内 的生物利用度之间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对 不同粉碎度的三七进行了体外溶出度试验,结 果表明三七药材45min溶出物含量和三七总皂 甙溶出量大小顺序为:微粉>细粉>粗粉>颗粒。
中药超细粉化的研究开发刚刚起步,常用于一 些作用独特的传统名贵细料中药,如:西洋参、 珍珠等的粉碎。这些滋补保健中药经微粉化后 可使利用率大大增加。
ppt精选版
35
超微粉碎2
这种新技术的采用,不仅适合于各种不同质地 的药材,而且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 来,从而使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 全。由于超微细粉化技术是采用超音速气流粉 碎,冷浆粉碎等方法,与以往的纯机械粉碎方 法完全不同,在粉碎过程中不产生局部过热, 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速度快,因而最大 程度地保留了中药材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各种营 养成分,提高了药效。
单独粉碎和混合粉碎
氧化性或还原性药物必须单独粉碎,否则会 引起爆炸;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也应单独 粉碎,这既可减少损耗,又便于劳动防护。
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粉碎的操作称为混合粉 碎。粘性药物与粉性药物混合粉碎,能缓解 其粘性,也有利于粉碎,并且可使粉碎和混 合操作同时进行。
ppt精选版
15
粉碎方法4
13
粉碎方法2
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
将药物通过不同干燥途径,使水分降低到一 定限度再粉碎的方法。(干法)
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的粉碎方法, 称为湿法粉碎。采用湿法粉碎可防止粉碎过 程中粒子产生凝聚作用;对于药物要求特别 细度,或者有刺激性﹑毒性者,宜用湿法粉 碎。
ppt精选版

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20
❖ 故《帝王世纪》有“伏羲氏……画八 卦……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
❖ 《淮南子·休务训》有“神农乃教民播种五 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 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 芽的实践过程。
整理版课件
21
❖ 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 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有“药食 同源”之说。
整理版课件
22
二、中药学的发展
❖ (一)夏商周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 ❖ (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 ❖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时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 ❖ (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六)明代 ❖ (七)清代 ❖ (八)民国时期
❖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整理版课件
整理版课件
5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①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 产于中国。
❖ ②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 ③以天然原生药为主及少数人工合成的药物。 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 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整理版课件
6
❖ 2.草药的概念:
❖ ②掌握128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 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
❖ 熟悉88余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 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 ③具备识别常用中药原植物(原动物、原 矿物)及药材饮片的一般知识。
整理版课件
11
2.学习方法:
❖ (1)打好基本功,弄通性味、归经、升降浮 沉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整理版课件
9

中药制剂生产设备 ppt课件

中药制剂生产设备 ppt课件
1.结构:常用渗漉罐内部为圆筒形结构,由罐体、加料口 、气动出渣门、筛板、筛网、气动操作台等组成,其底部 有滤布等以支持药粉底层。罐体有夹层,可通过热水、蒸 汽加热或冷冻盐水冷却,以达到浸出所需温度,并能常压 、加压及强制循环渗漉操作。
2.工作原理:渗漉时,往药材粗粉中不断添加浸取溶剂使 其渗过面从下端出口流出浸取液,溶剂渗入药材的细胞中 溶解大量的可溶性物质之后,浓度增加,密度增大而向下 移动,上层的浸取溶剂或稀浸液置换位置,形成良好的浓度 差,使扩散较好地自然进行,故提取效果优于浸渍法,提 取也较完全,而且省去了分离浸取液的操作时间。
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3
1.结构: 滚筒式洗药机由回转滚筒、电动机、导轮、冲 洗管、防护罩、水泵等组成,如图9-1所示。
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4
2.工作原理: 原药材从加料槽加入回转
滚筒,内部带有筛孔的回转滚筒在回转
时与高压水泵喷淋水产生相对运动,吸
附在药材上的杂质随水经筛孔排出,滚
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10
(一)浸出设备分类
1.按浸出方法分类
(1)煎煮设备 (2)浸渍设备 (3)渗漉设备 (4)回流设备 (5)超临界萃取设备 (6)超声波提取设备 (7)微波提取设备
2.按浸出工艺分类
(1)单级浸出工艺设备 (2)多级浸出工艺设备 (3)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设备
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11
(二)浸出设备与浸出因素的关系 1.药材的粉碎度越大,表面积越大,接触面积越大
,提取效率越高。 2.温度升高,扩散速度增加,浸出效率提高 3.浓度梯度越大,扩散推动力越大,浸出效率越高

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ppt

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ppt

正丁醇
亲水性 强亲水性
极性很大的苷、糖类、氨基酸、某些生物碱 丙酮、乙醇、甲醇 盐
蛋白质、黏液质、果胶、糖类、无机盐类 水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1.简单萃取法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天然药
物化学成分的常用方法。少量样品的萃取用分液 漏斗操作;
萃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 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分配系数(K)可以下式表示:
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 性铅盐。如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黏液质、 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
碱性醋酸铅除与上述物质产生铅盐沉淀外,还 可沉淀中性皂苷、异黄酮、糖类及一些生物碱等 成分。
得到的铅盐沉淀悬浮于水或含水乙醇中,通 入H2S气体进行复分解反应,即可得到纯化的 有效成分。本法也可用来沉淀杂质。
2. 提取方法
(1)浸渍法
(2)渗漉法
(3)煎煮法
(4)回流提取法
(5)连续回流提取法
(6)超声提取法
(1)浸渍法
又称冷浸法,适用于 遇热易破坏成分以及含大 量淀粉、树胶、果胶、黏 液质等多糖成分的药材, 多用水、乙醇作溶剂。
但本法提取时间长, 效率不高,特别是在用水 作溶剂浸渍时,提取液易 发霉变质,必要时可加适 量防腐剂。
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
用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物质具有无毒 无味,不易燃易爆,无残留,安全、价廉, 对大多数物质不反应,可循环使用的优点,故 最常用于天然药物的提取。
(八) 结晶和重结晶
结晶法是分离和精制固体成分的重要方法之 一,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达到分离的方法。对天然药物成分纯化精制的过 程常常就是反复结晶与重结晶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结晶的形成标志着化合物的纯度 达到了相当程度,故获得结晶并制备成单体纯品, 就成为鉴定天然药物成分、研究其分子结构的重 要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概述
这些年来,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在发扬中医 药特色,引进高科技手段,挖掘秘方、验方, 改进中药剂型方面取得十分可喜的进展,但在 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且进行制药装备上的配 合等工作,则仍需医药工程及设计人员做大量 的工作。
为推广新技术和新装备以降低建设费用,提高 产品质量,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了解。
将药物通过不同干燥途径,使水分降低到一 定限度再粉碎的方法。(干法)
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的粉碎方法, 称为湿法粉碎。采用湿法粉碎可防止粉碎过 程中粒子产生凝聚作用;对于药物要求特别 细度,或者有刺激性﹑毒性者,宜用湿法粉 碎。
14
粉碎方法3
单独粉碎和混合粉碎
氧化性或还原性药物必须单独粉碎,否则会 引起爆炸;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也应单独 粉碎,这既可减少损耗,又便于劳动防护。
粘性药物与粉性药物混合粉碎,能缓解其粘性, 也有利于粉碎。
注意:⑴氧化性或还原性药物必须单独粉碎, 否则会引起爆炸;⑵含有共溶性混合粉碎,可 产生潮湿甚至液化现象。
6
粉碎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3
植物药材尤其是根茎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存在 于植物纤维中,其粉碎细度对药物含量,质量, 剂量都有重大影响。矿物药材同样。
粗碎:粒径在数十到数毫米之间; 中碎:粒径在数毫米到数百微米之间; 细碎:粒径在数百至数十微米之间; 超细碎:粒径在数十微米以下。
10
粉碎中的“概念”2
粉碎度(又称粉碎比)
药物粉碎前的粒径和粉碎后的粒径之比,为 检7; 中碎的粉碎度为20~60; 细碎的粉碎度一般在100以上; 超细碎的粉碎度可达200~1000。
3
粉碎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
中药绝大多数是以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的药 用部位为原料,入药前均需加工,经炮制粉碎 或提取制成粉末或流膏,以供不同剂型作原料。
粉碎目的
——便于提取,以利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浸出; 增加药物的表面积,利于药物的溶解与吸收,进而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增加其疗效。 对散剂﹑片剂等需药物和颗粒成型的剂型,奠定制
药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持续时间与药物存 在的状态及药物粒度有关。故粉体加工应根据 药材的特性,工艺要求,质量标准来确定细度, 选择粉碎设备。
8
粉碎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5
药物粉碎的难易,与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有关。
按固体分子排列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药物具有一定的晶格,如石膏,硼砂有相当的 脆性,较易粉碎。非晶体药物呈不规则排列,宜采 用低温粉碎。
提取及设备
本部分主要介绍中药提取方法及提 取设备
1
中成药生产工艺设备概述1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祖传瑰宝,几千年来为 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医药科学作出了重大的 历史贡献。发展至今,中医药却正在失去其优 势,甚至不如东洋的“汉药”,归结原因,差 距只在加工的手段——工艺和设备。
合理的工艺和正确的设备能提高有效成分的提 取率和药用植物的利用率,可提高药物的集体 吸取率和生物利用度,反之则增加成本浪费资 源。
在传统方法上,用于直接入药制成丸剂、散剂、 片剂、胶囊剂或软胶囊剂等剂型的粉体,其细 度均在100-120目之间,因而剂量大,吸收慢, 浪费大。改以超微粉碎技术,纳米工艺进行中 药加工,肯定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
粉碎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
由于药物的有效成分存在于植物纤维的细胞壁 内,直接入药的药材,其粉体进入消化道内, 得通过溶化浸润方能吸收,而较粗的植物纤维 还未完全把内部的有效药用成分释放即经肠道 排泄,因而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
11
粉碎机理
药物被粉碎时,受到外加作用力,其内 部相应产生应力,当内应力超过药物本 身的分子间力时,即可引起药物的破碎。
不过,药物粉碎的实际破坏程度往往比理论 程度低,原因是药物内部存在结构上的缺陷 及裂纹,在外力作用下,会在缺陷﹑裂纹处 应力集中,使药物沿脆弱面破碎。通过实验 测得:药物粉碎时所受实际破坏强度仅为理 论值的1/1000~1/100。
备基础。
4
粉碎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2
物体的形成依赖于分子间的内聚力,物 体因内聚力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硬度和 性能。因此粉碎时必须借助外力来部分 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才能把固 体药物粉碎。
5
粉碎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3
粉碎后的药物表面积增加,引起表面能增加, 故不稳定。表面能都有趋向于最小的倾向,即 已粉碎的粉末有重新结聚的倾向。为避免此倾 向,可将不同的药物混合粉碎,一种药物适度 地掺入另一种药物中间,使分子内聚力减少, 粉末表面能降低而减少药粉的在结聚。
而植物药材系由多种组织和成分组成,性质甚为复 杂,又含有一定的水分,具有韧性,难以粉碎。所 以,洗晾后干燥或炮制再粉碎,则水分少,质地变 脆便于粉碎。
9
粉碎中的“概念”1
粉碎
借助机械力将大块固体药物制成适宜程度的碎块或 细粉的操作过程。是中药生产中的基本操作之一, 也是药剂制备的基础。
据产品的粉碎程度分:
16
粉碎设备1——切药机
将药材均匀放到传送带上,随着带的运动,药 材进入两对刻有网纹的给料辊的间隙中被挤压, 并向前推出适宜的长度,切刀由曲柄连杆机构 带动上下往复运动,切断药材。被切碎的药材, 通过出料槽而落入容器。
该机可将中草药的药用部分切成片﹑段﹑细条 或碎块,主要用于根﹑茎﹑叶﹑草等的切制。 不适用于颗粒状﹑块茎的切制。
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粉碎的操作称为混合粉 碎。粘性药物与粉性药物混合粉碎,能缓解 其粘性,也有利于粉碎,并且可使粉碎和混 合操作同时进行。
15
粉碎方法4
低温粉碎
药物在低温时脆性增加,利用药物低温性脆 的特点,在粉碎之前或粉碎过程中将药物进 行冷却的粉碎方法。多用于熔点低﹑常温下 有热可塑性﹑或为保留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药 物。
12
粉碎方法1
根据被粉碎药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可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循环粉碎和开路粉碎
粉碎产品中,若含有尚未充分粉碎的药物,通过 筛分设备将粗颗粒分出,再返回继续粉碎,则为 循环粉碎。
若药物只通过粉碎设备一次,即为开路粉碎。开 路粉碎适用于粗碎或为进一步细碎作准备的粉碎。
13
粉碎方法2
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