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调节》教案神经调节教案篇一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教学目的:1、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
2、应用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的知识,以及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
3、学会膝跳反射实验。
教学重点:1、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反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1、神经元的功能和分布。
2、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
教具准备:1、神经系统的组成的挂图。
2、神经元模式图的挂图。
3、中枢神经系统灰质、白质的挂图。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挂图。
5、反射弧的模式图的挂图。
教学分析:本章的引言部分十分重要,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认真的观察,再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然后由学生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导出本章课题,并且引出第一节的 1 系统整体的挂图和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剖面图来讲述。
首先,要讲清楚灰质和白质的概念,因为不论脊髓和脑的结构多么复杂,而它们都是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的,其次,要讲清楚神经中枢和神经节的概念。
最后可以列表进行综合性小结,以理顺名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通过综合性小结应该使学生明确:从结构上看,神经中枢和神经节都是由一些同功能神经元细胞体形成的;但是从分布的位臵看,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灰质里,神经节则位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定部位。
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教学,首先要组织学生做好膝跳反射实验。
实验后应该让学生来回答实验指导中的讨论题。
在此基础上,列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见到的反射活动,最后总结出反射的概念。
在反射的概念明确以后要运用反射弧模式图和膝跳反射图解,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反射弧是指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传导反途经的结构。
它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同时指出,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通过本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几个问题:①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系统牟区别和关系②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末梢部分,而传入神经末梢又可以叫感觉神经末梢③效应器是传出(也叫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初中生物的神经调节教案

初中生物的神经调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 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4. 了解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教学难点:1. 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2. 理解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教学课件;2. 教学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荧光染色剂等;3. 相关教学素材:神经元结构示意图、神经冲动传导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神经调节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神经系统的探索欲望。
二、呈现(15分钟)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通过PPT展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神经元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使用示意图或动画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的传导过程,让学生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原理。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利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结构: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并进行描述和分析。
2. 进行神经冲动传导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加深他们对神经调节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总结神经调节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强化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神经调节的文章或者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反馈(10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互动讨论,澄清疑惑,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结束。
初中生物《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学设计初中生物《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科学七年级下册》中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三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刻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作用。
在教材中介绍了反射、反射弧、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等基础知识。
文章内图文并茂的举了一个“望梅止渴”的例子,加深了学生对“人由语言刺激而产生复杂反射”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还渗透了语文学科。
在本节课中没有出现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这一专有名词,而是以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来表述,这正是以课标为依据,体现了课标中的要求——是“概述了解”这一层次。
在本节中有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和“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通过膝跳反射可引出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
“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只是需要二至三人一组,相互配合来完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充满情趣。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本节课的内容都是以生活事例来引出相关知识的。
而且这些事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们容易理解。
本节课以课标为依据减少了一些名词术语。
例举了“望梅止渴”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这些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的将知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认知规律。
我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描述出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能够举例说出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3、简单说出反射弧的构成。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篇一:神经调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1、神经元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第二课时)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一)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二)自我评价 1、2、3、4(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一节神经调节一、脊髓和脑脑:大脑、小脑、脑干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白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反射和反射类型条件反射1、反射非条件反射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篇二:神经调节教案篇二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第25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精华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⑵功能:①产生兴奋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特点:双向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特点:单向传递题例领悟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
生物教案神经调节初中

生物教案神经调节初中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了解神经系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 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教学板书;2. 神经系统的模型或图片;3. 图片或视频展示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兴趣。
Step 2:讲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简单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 解释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感知和处理信息;3. 解释周围神经系统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全身各个部位。
Step 3:介绍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1. 解释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传递信息的方式;2. 解释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3. 介绍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
Step 4:讨论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实际应用通过案例或实例展示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如调节心跳、呼吸等。
Step 5:小结回顾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强调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Step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复习神经系统的内容,并提出问题,以便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神经调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和神经调节的原理。
同时,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八年级科学神经调节.docx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八年级科学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一、学习目标: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4、了解反射与反射弧5、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xxx 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二、重点、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难点:神经系统的结构三、学习过程:引入:前面学到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快速而短暂,如:动物遇到危害时,会迅速的躲避保护自己;人处于紧急情况时,也能迅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应.那我们的神经系统对这些反应到底有多快呢?每个人的反应速度都一样吗?新课:一、对刺激的反应实验P110-111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目的让学生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结论1、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都是不一样的。
2、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有许多器官的参与。
3、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讨论1、在步骤2中,眼(看),耳、参与了接受信息;神经传导信息;脑处理信息;手(运动器官)和皮肤作出应答性反应。
2、在步骤4中,用耳代替眼来接受信息。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1、回顾人的感觉接受外界刺激(1)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2)鼻的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3)口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4)更多,学生列举,如听觉,触觉……结论上面提到器官里的细胞都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2、神经元(课件看图说明)(1)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可以把兴奋从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轴突(具体看名词解释)。
(2)神经元的功能,包括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讨论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通过人体皮肤细胞中的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中的神经元接受。
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神经调节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课程标准要求一、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三、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教材内容全解一、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二、神经元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2.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四、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31对。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五、中枢神经系统1.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初中浙教版神经调节教案

初中浙教版神经调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4. 能够运用神经调节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学难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图片。
2. 神经系统的模型或图示。
3. 反射弧的图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神经系统?它在我们身体中起到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它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a. 介绍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的功能和位置。
b. 展示神经系统模型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
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a. 介绍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b. 解释神经元的功能,即传递神经冲动。
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a. 介绍反射的概念和特点。
b. 解释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一些生活现象,如触碰热锅时的缩手反应,解释这些现象是神经调节的具体表现。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这些反射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 提醒学生注意神经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神经系统的结构图,包括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神经。
2.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写一篇关于神经调节的小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要求
一、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三、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教材内容全解
一、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 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 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 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2.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 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 系统中进行传导。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一】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缩手反射 C.简单的反射 D.复杂的反射 【答案】A 【解析】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胃部疼痛人会表现出难受 的样子,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 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例题二】人类的神经调节的特征是( )
3.【答案】D 【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 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 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 传来的神经冲动;反射不仅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还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如骨骼肌收缩引起 反射活动的完成;低级的反射活动受大脑的控制,没有大脑的控制也能完成如脊髓从胸部横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四、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 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总共 12 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 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 四肢的皮肤 和肌肉,共有 31 对。其主要功能 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 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五、中枢神经系统 1.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六、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
断的病人仍具有排尿反射、膝跳反射.可见选项 D 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 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 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 尿反射等都是简单件反射.酒酣耳热,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 非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 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 方式.画饼充饥、谈虎色变、闻鸡起舞,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 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5.【答案】C 【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 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 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 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 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 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
的器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
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八、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
许多神经中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
到大脑的控制。 九、反射 1.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反射。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3.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 处理。 4.产生反射的过程。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
官的活动。如心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这些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2.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 七、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1.大脑。 (1)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2)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和裂
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可见 C 符合题意.
知识能力提升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应激性 C.感觉 D.神经冲动 2.下列现象,属于人类特有的神经调节方式的是( ) A.婴儿的吮吸动作 B.看见酸梅会分泌唾液
C.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 D.强光刺激时立即闭眼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B.反射弧是一种神经结构 C.反射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 D.反射要受大脑的控制
4.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反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画饼充饥 B.谈虎色变 C.闻鸡起舞 D.酒酣耳热
5.神经系统中,专门调节心跳、血压等重要生命活动的神经传导中枢在(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 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传导进入神经中枢(在脊髓中),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手立即 缩回。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
5.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 实现。 十、神经中枢
1.神经中枢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的,成为专门调节人体某一 生理活动的神经细胞群。
2.【答案】C 【解析】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是知道梅子很酸或吃过梅子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 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婴儿的吮吸 动作、强光刺激时立即闭眼都是非条件反射人与动物都有;看见酸梅会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 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
A.人类具有反射活动 B.人类能适应环境 C.人类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D.人类因具体刺激发生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婴儿 的吮吸动作、针刺手即缩手等都是非条件反射,是人与动物都有的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 射,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但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 人类不但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射,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等也能建 立反射,因为人类有语言中枢;如听到酸梅两字就会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 参与下对抽象的文字建立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语言中枢建立的
2.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 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3.高级神经中枢一般在脑中。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肌腱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产生效果小腿反弹。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