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科药物治疗PPT课件【51页】
![精神科药物治疗PPT课件【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651381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9.png)
处 理:①多食多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六.尿潴留:
机 制:①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抑制尿道括约肌松弛 引起尿潴留、多发生在治疗初期
②前列腺肥大者注意、易发生
③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若联用更易发生
处 理:①鼓励患者尽量自行排尿、或物理方法诱导排尿 ②药物:新斯的明10-20mg、口服 每天3次 ③导尿 ④密切观察病情、排尿情况,及时发现、处理 ⑤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 3.氯塞吨 作用与奋乃静相似
• (五)长效制剂
• 1.口服 五氟利多,每周一次
• 2.注射剂
•
氟奋乃静庚酸酯
•
氟奋乃静癸酸酯
•
氟哌啶醇癸酸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1.利培酮 • 2.奥氮平 • 3.启维 • 4.齐拉西酮 与餐同服生物利用度增加1
倍。
• 5.博思清 • (4,5对体重影响小,对血糖,血脂代谢影
1 抗精神病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 eg 六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 利培酮、启维、齐拉西酮等。
2 抗抑郁药 治疗抑郁症
3 抗躁狂药 治疗躁狂症
4
抗焦虑药 主要用于治疗紧张、焦 虑、失眠
• 精神药物的分类: • 5.中枢神经兴奋药 • 6.促智药 石杉碱甲,美金刚
抗精神药物 又称强安定剂或神经阻滞剂,主要 是用来治疗幻觉、妄想、激越和精 神运动性兴奋、器质性精神障碍) 或躁狂症等精神障碍、亦可以用来 预防精神病的复发。
•
目前临床使用的精神科药物可有效地
抑制精神症状,但通常不能清除症状。
精神药物治疗发展史
精神疾病的现代药物治疗开始于20世纪50 年代 1.1952年 第一个抗精神药物氯丙嗪
六.尿潴留:
机 制:①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抑制尿道括约肌松弛 引起尿潴留、多发生在治疗初期
②前列腺肥大者注意、易发生
③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若联用更易发生
处 理:①鼓励患者尽量自行排尿、或物理方法诱导排尿 ②药物:新斯的明10-20mg、口服 每天3次 ③导尿 ④密切观察病情、排尿情况,及时发现、处理 ⑤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 3.氯塞吨 作用与奋乃静相似
• (五)长效制剂
• 1.口服 五氟利多,每周一次
• 2.注射剂
•
氟奋乃静庚酸酯
•
氟奋乃静癸酸酯
•
氟哌啶醇癸酸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1.利培酮 • 2.奥氮平 • 3.启维 • 4.齐拉西酮 与餐同服生物利用度增加1
倍。
• 5.博思清 • (4,5对体重影响小,对血糖,血脂代谢影
1 抗精神病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 eg 六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 利培酮、启维、齐拉西酮等。
2 抗抑郁药 治疗抑郁症
3 抗躁狂药 治疗躁狂症
4
抗焦虑药 主要用于治疗紧张、焦 虑、失眠
• 精神药物的分类: • 5.中枢神经兴奋药 • 6.促智药 石杉碱甲,美金刚
抗精神药物 又称强安定剂或神经阻滞剂,主要 是用来治疗幻觉、妄想、激越和精 神运动性兴奋、器质性精神障碍) 或躁狂症等精神障碍、亦可以用来 预防精神病的复发。
•
目前临床使用的精神科药物可有效地
抑制精神症状,但通常不能清除症状。
精神药物治疗发展史
精神疾病的现代药物治疗开始于20世纪50 年代 1.1952年 第一个抗精神药物氯丙嗪
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ppt精品医学课件
![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50a9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b.png)
关于QTc间期问题
❖ 正常QTc间期男性<430ms,女性<450ms1。 ❖ 一般情况在QTc间期>450ms,即有潜在的危险,
应密切关注。 ❖ QTc延长>500ms则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 药物引起的QTc延长与基线时比较超过60ms时,
增加透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2。
精神病药与糖尿病
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 及防治
精神药物的分类
❖ 分为六类: ❖ (一) 抗精神病药 ❖ (二) 抗抑郁药 ❖ (三) 抗躁狂药或情感稳定剂 ❖ (四) 抗焦虑药或镇静催眠药 ❖ (五) 中枢神经兴奋药或精神振奋药 ❖ (六) 促智药、脑代谢促进药
抗精神病药
❖ 老一代抗精神病药 ❖ 如 氯丙嗪25㎎ 奋乃静2㎎ 泰尔登25㎎ 氟哌
卡马西平常见反应:便秘、口干、视力模糊,头昏,倦睡 等;严重的反应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过敏性肝炎。
丙戊酸镁(钠)常见反应: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头痛、 眩晕,便秘,血小板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烦躁不安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常见副反应
1、常见为抗胆碱能副反应: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手 颤和心动过速等,少数症状严重有便秘、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眼内压增高,肌肉颤动;癫痫发作。药源性焦虑和激越谵妄
慰剂相似:<10%。 3.程度:
重度:氟奋乃静、氟哌啶醇、三氟拉嗪 中度:氯丙嗪、奋乃静 轻度:利培酮、舒必利、甲硫达嗪 较少: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
体重增加
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0.9 女性减2~3kg
BMI=kg/m2. ≥28(30)肥胖 ≥25超重
体重增加处理:三个步骤
糖尿病治疗的建议
对高危的病人应该考虑有糖尿病的危险,需监测血 糖:如遗传倾向明显的,老年,难治性精神病。
抗精神药物PPT课件
![抗精神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25f9b6a8114431b90dd8d3.png)
16
7、白细胞减少症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氯氮平、氯丙 嗪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多发生在治疗头两个月 内,氯氮平是引起减少的最常见的药物。
临表:乏力、倦怠、头昏、发热等全身症状。继 发感染症状,如咽炎、肺炎、泌尿系感染。
处理:监测血常规、预防 感染、给予升高白细胞的 药物
17
8、恶性综合症
13
4、过度镇静
在开始使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 病药物时,出现过度镇静作用,患者 常出现思维、行为迟滞,乏力、嗜睡、 注意力不易唤起等。 处理:轻者可不予处理,可逐渐适应 或耐受。重者遵医嘱减药。
14
5、胃肠道不良反应
临表:口干、恶心、呕吐、食欲缺乏、 上腹饱满、腹泻、便秘和麻痹性肠梗阻。
处理:多出现于服药初期,注意饮食, 增加活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 通便药物。
15
6、尿潴留
具有抗胆碱能药物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 抑制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尿潴留,发生于治 疗初期。
处理:1、鼓励患者尽力自行排尿,或采取物 理方法诱导排尿。2、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 10~20mg口服,Tid。若无效,遵医嘱行导尿术。 3、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情绪,4、密切观 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时发现不适,记录处理 情况。
12
3、体重增加
大部分抗精神病药可能是由于药
源性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胰岛素敏 感性改变,以及性腺、肾上腺激素 分泌失调而引起体重增加。非典型 药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进食有关 的中枢神经受体而产生。 处理:1.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限制糖 类脂肪类食物,摄食高纤维、低能 量的食物和叶类蔬菜2.增加活动量, 消耗体内热量3.消除不健康的生活习 惯,对饮食及运动制定合理计划。
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晕、眼花、心率加快、面
7、白细胞减少症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氯氮平、氯丙 嗪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多发生在治疗头两个月 内,氯氮平是引起减少的最常见的药物。
临表:乏力、倦怠、头昏、发热等全身症状。继 发感染症状,如咽炎、肺炎、泌尿系感染。
处理:监测血常规、预防 感染、给予升高白细胞的 药物
17
8、恶性综合症
13
4、过度镇静
在开始使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 病药物时,出现过度镇静作用,患者 常出现思维、行为迟滞,乏力、嗜睡、 注意力不易唤起等。 处理:轻者可不予处理,可逐渐适应 或耐受。重者遵医嘱减药。
14
5、胃肠道不良反应
临表:口干、恶心、呕吐、食欲缺乏、 上腹饱满、腹泻、便秘和麻痹性肠梗阻。
处理:多出现于服药初期,注意饮食, 增加活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 通便药物。
15
6、尿潴留
具有抗胆碱能药物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 抑制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尿潴留,发生于治 疗初期。
处理:1、鼓励患者尽力自行排尿,或采取物 理方法诱导排尿。2、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 10~20mg口服,Tid。若无效,遵医嘱行导尿术。 3、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情绪,4、密切观 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时发现不适,记录处理 情况。
12
3、体重增加
大部分抗精神病药可能是由于药
源性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胰岛素敏 感性改变,以及性腺、肾上腺激素 分泌失调而引起体重增加。非典型 药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进食有关 的中枢神经受体而产生。 处理:1.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限制糖 类脂肪类食物,摄食高纤维、低能 量的食物和叶类蔬菜2.增加活动量, 消耗体内热量3.消除不健康的生活习 惯,对饮食及运动制定合理计划。
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晕、眼花、心率加快、面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4d0d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3.png)
焦虑症及药物治疗
焦虑症概述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 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常常伴随着躯体症状,如 心慌、出汗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 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苯二 氮䓬类药物、抗抑郁药物 等。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治 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副作 用和疗效。
双相情感障碍及药物治疗
Part
02
常见精神疾病及药物治疗
抑郁症及药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 低落、兴趣丧失和思维迟 缓等症状。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 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选 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应遵循足量、足 疗程的原则,同时需密切 观察副作用和疗效,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详细描述
新型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SBRAs)和具有新型作用机制 的药物,如谷氨酸类药物和神经肽类药物等,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
总结词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在研发中注重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快 速稳定情绪,减轻焦虑、 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 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 法,如某些严重的抑郁症 和焦虑障碍。
对未来药物治疗的展望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药物问世,为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未来药物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 展,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s)等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更高的疗 效和更少的副作用,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好 的治疗选择。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14072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4.png)
的耐受力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不良反应
• 氯丙嗪安全范围大,但长期大量应用不良反应多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其他
•1.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肌张力增高,
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
•静坐不能(Akathisia): 表现坐立不安,
•
反复徘徊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 •醇的作用。上述药物与其合用时,应 •适当减量。
•5)内分泌系统
•促进
➢催乳素
•
• 抑制
➢促性腺激素
引起乳房肿大和泌乳
(减少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释放减少,引起排卵延迟。
➢生长激素 影响生长发育 ➢促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减少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多在
用
• 药后的1~5天,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
• •颈可,呼用吸胆运碱动障受碍体及阻吞断咽困药难安坦缓解
•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 dyskinesia)
为口-面部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 运动,如口-舌-颈三联症,舔舌, 咀嚼等,也可表现为手足徐动症。
药理作用:
主要是锂离子发挥药理作用,治疗剂量对 躁狂症患者有效,但不影响正常人的精神 行为。
特别是对急性躁狂和轻度躁狂疗效较好。 对躁狂抑郁症也有效(起到“稳定情绪剂”
mood-stabilizing agent)。 长期应用可以减少躁狂症和抑郁症的复发.
•抑制去极化 •抑制脑内NA、DA释放, •促进其再摄取. •抑制AC、PLC • 总的效果: • 突触间隙NA、DA浓度下降: • “来路↓、去路↑”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不良反应
• 氯丙嗪安全范围大,但长期大量应用不良反应多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其他
•1.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肌张力增高,
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
•静坐不能(Akathisia): 表现坐立不安,
•
反复徘徊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 •醇的作用。上述药物与其合用时,应 •适当减量。
•5)内分泌系统
•促进
➢催乳素
•
• 抑制
➢促性腺激素
引起乳房肿大和泌乳
(减少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释放减少,引起排卵延迟。
➢生长激素 影响生长发育 ➢促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减少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多在
用
• 药后的1~5天,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
• •颈可,呼用吸胆运碱动障受碍体及阻吞断咽困药难安坦缓解
•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 dyskinesia)
为口-面部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 运动,如口-舌-颈三联症,舔舌, 咀嚼等,也可表现为手足徐动症。
药理作用:
主要是锂离子发挥药理作用,治疗剂量对 躁狂症患者有效,但不影响正常人的精神 行为。
特别是对急性躁狂和轻度躁狂疗效较好。 对躁狂抑郁症也有效(起到“稳定情绪剂”
mood-stabilizing agent)。 长期应用可以减少躁狂症和抑郁症的复发.
•抑制去极化 •抑制脑内NA、DA释放, •促进其再摄取. •抑制AC、PLC • 总的效果: • 突触间隙NA、DA浓度下降: • “来路↓、去路↑”
第8章抗精神病药PPT课件
![第8章抗精神病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a16b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e.png)
第8章抗精神病药
要点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 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 反应。
2.了解其他抗精神失常药的作 用特点及用途。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 疾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 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
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 卓 类药治疗)
• 顽固性呃逆 • 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3、人工冬眠
人
体温
工 冬
基础代谢
眠
组织耗氧量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及注意]
1、一般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 M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眼压升高等 )青光眼禁用 α受体阻断症状(体位性低血压)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是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应用
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
[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局部刺激性较强,可用深部肌 注;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应以生理盐水 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剂量个体化 易透过血脑屏障及胎盘
氯丙嗪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 精神病又称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病人的 思维、情感、行为发生异常
• 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抗精神病药
又称神经松弛药。 按其化学结构分为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 杂蒽类及其他类。 多数抗精神病药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 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要点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 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 反应。
2.了解其他抗精神失常药的作 用特点及用途。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 疾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 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
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 卓 类药治疗)
• 顽固性呃逆 • 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3、人工冬眠
人
体温
工 冬
基础代谢
眠
组织耗氧量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及注意]
1、一般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 M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眼压升高等 )青光眼禁用 α受体阻断症状(体位性低血压)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是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应用
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
[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局部刺激性较强,可用深部肌 注;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应以生理盐水 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剂量个体化 易透过血脑屏障及胎盘
氯丙嗪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 精神病又称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病人的 思维、情感、行为发生异常
• 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抗精神病药
又称神经松弛药。 按其化学结构分为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 杂蒽类及其他类。 多数抗精神病药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 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精神科药物治疗ppt课件
![精神科药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2a3e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a.png)
❖ 低效价药物比较多见; ❖ 常与剂量有关; ❖ 体重增加。
18
心血管不良反应
❖ 体位性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以低效价 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或甲硫达嗪)最 常见;
❖ Q-T间期延长 P-R间期延长 T波变化; ❖ 预防:
▪ 缓慢增加药物剂量; ▪ 加强护理; ▪ 必要时换药。
19
植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适应证
❖ 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
❖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躁狂发作; ❖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 ❖ 其他如急性精神病。
7
抗精神病药:禁忌证
❖ 严重过敏;
❖ 严重肝病、造血功能障碍、锥体外系 疾病者;
❖ 妊娠早期、年老体弱及有较严重内脏 疾病者。
8
抗精神病药:急性期治疗
37
抗抑郁药物
分类
❖ 三环类:丙咪嗪 阿米替林 氯丙咪嗪 多虑平; ❖ 四环类:麦普替林 米安舍林;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 吗氯贝胺;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 帕罗
西汀 舍曲林 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 氟伏 沙明; ❖ 其他:曲唑酮 噻萘普汀 安非他酮; ❖ NE及5-HT再摄取抑制剂:万拉法新; ❖ NE及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米他扎平。
❖ 用途与氯丙嗪相似,尤其适用于其他抗 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病例;
❖ 用法:治疗剂量较氯丙嗪稍小,一般为 200~400mg/d,必要时增加至600mg/d, 维持量一般为50~100mg/d。
29
氯氮平
❖ 不良反应:抗精神病作用较强而几乎没有锥外反 应,镇静作用较强,嗜睡不良反应也较明显。氯 氮平的锥外系不良反应极为罕见,主要的不良反 应为嗜睡、流涎、便秘和体位性低血压。少数病 例在用药初期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多,旋即恢复正 常。约0.26%的病例在服药后出现白细胞减少, 一般在治疗早期,少见于持续用药一年以后。粒 缺发生率约为0.16%。氯氮平使用时须注意预防 粒缺或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应在用药起初2月内 每周复查血象一次,后2月内每半月复查血象一 次,此后每月复查血象一次。此外,氯氮平使用 时少见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恶性综合征(NMS)。
18
心血管不良反应
❖ 体位性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以低效价 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或甲硫达嗪)最 常见;
❖ Q-T间期延长 P-R间期延长 T波变化; ❖ 预防:
▪ 缓慢增加药物剂量; ▪ 加强护理; ▪ 必要时换药。
19
植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适应证
❖ 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
❖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躁狂发作; ❖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 ❖ 其他如急性精神病。
7
抗精神病药:禁忌证
❖ 严重过敏;
❖ 严重肝病、造血功能障碍、锥体外系 疾病者;
❖ 妊娠早期、年老体弱及有较严重内脏 疾病者。
8
抗精神病药:急性期治疗
37
抗抑郁药物
分类
❖ 三环类:丙咪嗪 阿米替林 氯丙咪嗪 多虑平; ❖ 四环类:麦普替林 米安舍林;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 吗氯贝胺;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 帕罗
西汀 舍曲林 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 氟伏 沙明; ❖ 其他:曲唑酮 噻萘普汀 安非他酮; ❖ NE及5-HT再摄取抑制剂:万拉法新; ❖ NE及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米他扎平。
❖ 用途与氯丙嗪相似,尤其适用于其他抗 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病例;
❖ 用法:治疗剂量较氯丙嗪稍小,一般为 200~400mg/d,必要时增加至600mg/d, 维持量一般为50~100mg/d。
29
氯氮平
❖ 不良反应:抗精神病作用较强而几乎没有锥外反 应,镇静作用较强,嗜睡不良反应也较明显。氯 氮平的锥外系不良反应极为罕见,主要的不良反 应为嗜睡、流涎、便秘和体位性低血压。少数病 例在用药初期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多,旋即恢复正 常。约0.26%的病例在服药后出现白细胞减少, 一般在治疗早期,少见于持续用药一年以后。粒 缺发生率约为0.16%。氯氮平使用时须注意预防 粒缺或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应在用药起初2月内 每周复查血象一次,后2月内每半月复查血象一 次,此后每月复查血象一次。此外,氯氮平使用 时少见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恶性综合征(NMS)。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65e4f8bd64783e08122b9c.png)
• 刺激前庭:呕吐(晕动)无效。 • 对顽固性呃逆有效。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随环 境温度改变。
• 低温麻醉:配合冰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使体温2832℃。
• 冬眠合剂:中枢抑制药(异丙嗪和哌替啶),深睡, 体温、代谢和组织耗氧量均降低(人工冬眠)
• 辅助治疗: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 惊厥和甲状腺危象等
back
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的多巴胺假说
1 L-多巴使精神失常的患者症状加重 2 精神失常的患者脑内的多巴胺羟化酶活性比正
常人低( DA高) 3 使用多巴胺羟化酶抑制剂-双硫醒产生精神病样
的反应 4 多巴胺和NA的释放促进剂-苯丙胺中毒时产生急、
慢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并能使其症状恶化
*synthesis
哌啶类:
硫利达嗪(thioridazine,甲硫达嗪)疗效 不及氯丙嗪,但锥体外系反应少见,而 镇静作用强。
二、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chlorprothixene)(泰尔登,tardan) ** 相比氯丙嗪 • 镇静作用强 • 有较弱的抗抑郁作用。 • 抗精神分裂症和抗幻觉、妄想作用弱, • 而抗肾上腺素作用和抗胆碱作用较弱。
2o Messenger System cAMP cAMP,K+ ch.,Ca2+ch. cAMP,K+ ch.,Ca2+ch. cAMP cAMP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分类 三环类抗精神病药 • 吩噻嗪类
二甲胺类:氯丙嗪 哌嗪类: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哌啶类:硫利哒嗪 抗精神病作用强度:哌嗪类 >二甲胺类> 哌啶类 • 硫杂蒽类 代表药:氯丙硫蒽
不良反应
1. 一般不良反应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随环 境温度改变。
• 低温麻醉:配合冰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使体温2832℃。
• 冬眠合剂:中枢抑制药(异丙嗪和哌替啶),深睡, 体温、代谢和组织耗氧量均降低(人工冬眠)
• 辅助治疗: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 惊厥和甲状腺危象等
back
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的多巴胺假说
1 L-多巴使精神失常的患者症状加重 2 精神失常的患者脑内的多巴胺羟化酶活性比正
常人低( DA高) 3 使用多巴胺羟化酶抑制剂-双硫醒产生精神病样
的反应 4 多巴胺和NA的释放促进剂-苯丙胺中毒时产生急、
慢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并能使其症状恶化
*synthesis
哌啶类:
硫利达嗪(thioridazine,甲硫达嗪)疗效 不及氯丙嗪,但锥体外系反应少见,而 镇静作用强。
二、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chlorprothixene)(泰尔登,tardan) ** 相比氯丙嗪 • 镇静作用强 • 有较弱的抗抑郁作用。 • 抗精神分裂症和抗幻觉、妄想作用弱, • 而抗肾上腺素作用和抗胆碱作用较弱。
2o Messenger System cAMP cAMP,K+ ch.,Ca2+ch. cAMP,K+ ch.,Ca2+ch. cAMP cAMP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分类 三环类抗精神病药 • 吩噻嗪类
二甲胺类:氯丙嗪 哌嗪类: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哌啶类:硫利哒嗪 抗精神病作用强度:哌嗪类 >二甲胺类> 哌啶类 • 硫杂蒽类 代表药:氯丙硫蒽
不良反应
1. 一般不良反应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9e4a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2.png)
马普 替林
佛伏沙明
非选择性单胺 再摄取抑制药 -三环类
选择性NA 再摄取 抑制药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 制药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Tricycle antidepressants, TCAs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抗抑郁作用(正常人可引起安静、 嗜睡等现象)
抗躁狂 症药
抗抑郁 症药 抗焦虑 症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antipsychotic drugs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 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 缺乏)
本节所涉及药物对Ⅰ型疗效好, Ⅱ型 疗效差/无效
(共同基础)
躁狂
(情绪高涨,联想 敏捷,活动增多)
抑郁
(情绪低落,言语减 少,精神运动迟缓, 常自责,甚至自杀)
药物治疗学基础(按单胺学说理论)
凡能提高中枢5-HT功能,降低NA功能—— 抗躁狂症
凡能提高中枢5-HT功能,提高NA功能—— 抗抑郁症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antimanic drugs
教学要求
1.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主要不 良反应;
2. 熟悉碳酸锂、丙米嗪药理作用及应用; 3. 了解其它抗精神病药的作用特点。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 疾病,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异常。 抗精神
病药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1苯脑丙内胺诱DA发系或统加功重能症亢状进 2.减5少-HDTA受能体改功善病能情增强
精神科常用药物医学PPT课件
![精神科常用药物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798168e45c3b3567ec8b3d.png)
14
阿立哌唑(安律凡)
剂 量
适应症
5mg/片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但目前认为是通 过D2和5-HT1A受 体的部分激动作用 及5-HT2A受体的 拮抗作用的介导二 产生
不良反应
便秘、静坐不能、 体重增加、锥体外 系综合症、迟发性 运动障碍
15
抗抑郁药
氯米帕明
舍曲林 百忧解
50mg/片 氯丙嗪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阻断多巴胺 受体
嗜睡、体位性低血 压、锥体外系反应
4
奋乃静
剂 量
适应症
2mg/片 奋乃静
用于幻觉、妄想 症比较明显的病 人
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氯丙嗪相似, 镇静作用较氯 丙嗪为弱
较易引起锥体外系 症状,泌乳素增高 ,对内脏的毒副作 用较小
5
氟哌啶醇
剂 量
适应症
5mg/支 2mg/片
11
帕利哌酮(芮达)
剂 量
适应症
3mg/片 6mg/片 帕利哌酮
药理作用
中枢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α-肾上 腺素受体,H1组胺 受体拮抗剂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静坐不能,锥 体外系障碍
12
齐拉西酮(卓乐定)
剂 量
适应症
40mg/片 齐拉西酮
药理作用 对多巴胺、5-羟色 胺及肾上腺素能受 体有较高的亲和力
0. 1g/片 0.1g/针剂 舒必利
药理作用
阻断多巴胺 受体
舒必利针剂:嗜铬细胞瘤、高血压、严重的心、肝病患者禁用。
10
利培酮(维思通)
剂 量
适应症
1mg/片 1mg/ml 利培酮
阿立哌唑(安律凡)
剂 量
适应症
5mg/片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但目前认为是通 过D2和5-HT1A受 体的部分激动作用 及5-HT2A受体的 拮抗作用的介导二 产生
不良反应
便秘、静坐不能、 体重增加、锥体外 系综合症、迟发性 运动障碍
15
抗抑郁药
氯米帕明
舍曲林 百忧解
50mg/片 氯丙嗪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阻断多巴胺 受体
嗜睡、体位性低血 压、锥体外系反应
4
奋乃静
剂 量
适应症
2mg/片 奋乃静
用于幻觉、妄想 症比较明显的病 人
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氯丙嗪相似, 镇静作用较氯 丙嗪为弱
较易引起锥体外系 症状,泌乳素增高 ,对内脏的毒副作 用较小
5
氟哌啶醇
剂 量
适应症
5mg/支 2mg/片
11
帕利哌酮(芮达)
剂 量
适应症
3mg/片 6mg/片 帕利哌酮
药理作用
中枢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α-肾上 腺素受体,H1组胺 受体拮抗剂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静坐不能,锥 体外系障碍
12
齐拉西酮(卓乐定)
剂 量
适应症
40mg/片 齐拉西酮
药理作用 对多巴胺、5-羟色 胺及肾上腺素能受 体有较高的亲和力
0. 1g/片 0.1g/针剂 舒必利
药理作用
阻断多巴胺 受体
舒必利针剂:嗜铬细胞瘤、高血压、严重的心、肝病患者禁用。
10
利培酮(维思通)
剂 量
适应症
1mg/片 1mg/ml 利培酮
抗精神药物ppt课件
![抗精神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bbd2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5.png)
.
第五节 抗焦虑药
【病因】未明 【治疗】 1. 心理治疗:消除诱因 2. 药物治疗:苯二氮桌类、
丁螺环酮等
.
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与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
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黑质-纹状体通路 锥体外系的运动活动的调控
锥体外系反应
中脑-皮质通路 中脑-边缘系统 结节-漏斗系统
下丘脑 CTZ 呕吐中枢
.
• 治疗躁狂症 • 精神分裂症的躁狂兴奋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 量,又可缓解锂盐所致恶心、呕吐等 副作用
.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与锂盐刺激
粘膜有关。 • 抗甲状腺作用:甲低(体重增加)、甲状腺肿。 • 锂盐中毒:治疗浓度为0.75~1.25mmol/L,超
过2.0mmol/L即可出现中毒。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第一代经典抗精神病药
.
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
是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 也是长期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
.
.
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
• 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推理能力 • 中脑-边缘叶: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 下丘脑-漏斗柄-垂体: (结节-漏斗〕调控垂
调解精神情绪及行为活动 治疗精神病
镇静、嗜睡等
调控下丘脑激素分泌: 治疗巨人症
PRL 升高、ACTH 和 GH 降低
调解体温
人工冬眠
多种疾病及药物 镇吐
引起的呕吐
乳房肥大、闭经、 生长缓慢,等 气温升高时引起体温 升高
.
.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NA功能的不足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第五节 抗焦虑药
【病因】未明 【治疗】 1. 心理治疗:消除诱因 2. 药物治疗:苯二氮桌类、
丁螺环酮等
.
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与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
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黑质-纹状体通路 锥体外系的运动活动的调控
锥体外系反应
中脑-皮质通路 中脑-边缘系统 结节-漏斗系统
下丘脑 CTZ 呕吐中枢
.
• 治疗躁狂症 • 精神分裂症的躁狂兴奋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 量,又可缓解锂盐所致恶心、呕吐等 副作用
.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与锂盐刺激
粘膜有关。 • 抗甲状腺作用:甲低(体重增加)、甲状腺肿。 • 锂盐中毒:治疗浓度为0.75~1.25mmol/L,超
过2.0mmol/L即可出现中毒。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第一代经典抗精神病药
.
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
是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 也是长期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
.
.
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
• 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推理能力 • 中脑-边缘叶: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 下丘脑-漏斗柄-垂体: (结节-漏斗〕调控垂
调解精神情绪及行为活动 治疗精神病
镇静、嗜睡等
调控下丘脑激素分泌: 治疗巨人症
PRL 升高、ACTH 和 GH 降低
调解体温
人工冬眠
多种疾病及药物 镇吐
引起的呕吐
乳房肥大、闭经、 生长缓慢,等 气温升高时引起体温 升高
.
.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NA功能的不足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精神药物相关知识ppt课件
![精神药物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5c18009b6648d7c1c746f5.png)
-
9
此外,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服用药物通常需一 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千万不要才服用几天就觉 得无效而停药,或自行改换其它的治疗方式,以 致延误治疗时机。
长期服药的患者,最理想的方式,应该在门诊时 ,找固定的门诊医师诊断及开立药物,因为一旦 有任何突发状况,或病情变化时,固定的门诊医 师因为比较了解病患的病史,因此容易做有效且 立即的处理。
-
4
一 、分类 classification 亦称神经阻滞剂,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调节神经递质
功能,用于控制精神病症状, 如幻提觉高、中妄枢想神、经兴递奋质冲的动传等
抗精神病药
递功能,治疗各种抑郁 状没亦态有称,提抗对升躁正作狂常用药人。,的治情疗绪躁
狂状态和双向情感障碍
抗抑郁药
状态以及预防反复发作
-
21
注意事项之五
饭后服药,服药后卧床休息,服药后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全身发力, 睡眠增多,大便干燥,口水多,反应变钝等等不适,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22
注意事项之六
作息要有规律,每天中午要有休息,有利于疾病康复
-
23
注意事项之七
家属协助护士看护服药,避免病员否认有病时藏丢吐药等
-
24
思考题: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注意事项有哪些?
-
25
-
26
-
16
◎没有一个人是万事通。
病人对自己正服用中的药物,或对医疗处置有任 何的问题,应随时向医疗人员提出。当然,医疗 人员也不一定是万事通,他们亦会寻求其它的途 径,去解决医疗专业上的疑问。病人与医疗人员 之间,若可以彼此有效的沟通各项问题,将有助 于疾病的治疗。
-
17
《抗精神病药物》PPT课件
![《抗精神病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1fc723aa00b52acec7cab0.png)
片) ,奥氮平5-20mg/天(1-4片)
完整版ppt
17
什么是好药?
• 疗效好:改善阴性、阳性症状,提高认知功 能
• 副作用少:无过度镇静,锥外反应轻,无长 期后遗症
• 服用简便:依从性高 • 经济:成本收益比合理
完整版ppt
18
欢迎提问
完整版ppt
19
用药或恢复期维持治疗,副作用较轻,但长期应 用有蓄积作用。
完整版ppt
15
常用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优点
• 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 效
• 镇静作用最强——控制 兴奋
• 锥外反应轻 • 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 经济
缺点 • 嗜睡 • 心肝损害 • 流涎 • 诱发癫痫 • 粒细胞缺乏 • 糖尿病 • 服用不便,每天8-24片
同上较轻 心血管损害
较轻 较轻
较轻
舒必利 情感症状为主 600-1200
6-12
重度
较轻
泰尔登
抑郁焦虑
200-500
8-20
轻度
镇静
高抗素 复康素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20-60 20-40
2-6
4-8
完整版ppt
重度 重度
较轻
较轻
14
长效针剂
• 代表药:氟癸酯,氨棕酯,哈力多等 • 使用方法:急性期1-2周/针,维持期2-4周/针 • 特点:作用持久,使用简便,多用于急性期合并
攻击等),才应用镇静作用强的药
完整版ppt
7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二)
2. 锥体外系副作用
① 类帕金森症:震颤、肌强直:面具脸,颈强 直,吞咽困难,四肢强直,碎步等
② 静坐不能 ③ 急性肌张力障碍(双眼上翻、扭转痉挛等)
完整版ppt
17
什么是好药?
• 疗效好:改善阴性、阳性症状,提高认知功 能
• 副作用少:无过度镇静,锥外反应轻,无长 期后遗症
• 服用简便:依从性高 • 经济:成本收益比合理
完整版ppt
18
欢迎提问
完整版ppt
19
用药或恢复期维持治疗,副作用较轻,但长期应 用有蓄积作用。
完整版ppt
15
常用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优点
• 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 效
• 镇静作用最强——控制 兴奋
• 锥外反应轻 • 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 经济
缺点 • 嗜睡 • 心肝损害 • 流涎 • 诱发癫痫 • 粒细胞缺乏 • 糖尿病 • 服用不便,每天8-24片
同上较轻 心血管损害
较轻 较轻
较轻
舒必利 情感症状为主 600-1200
6-12
重度
较轻
泰尔登
抑郁焦虑
200-500
8-20
轻度
镇静
高抗素 复康素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20-60 20-40
2-6
4-8
完整版ppt
重度 重度
较轻
较轻
14
长效针剂
• 代表药:氟癸酯,氨棕酯,哈力多等 • 使用方法:急性期1-2周/针,维持期2-4周/针 • 特点:作用持久,使用简便,多用于急性期合并
攻击等),才应用镇静作用强的药
完整版ppt
7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二)
2. 锥体外系副作用
① 类帕金森症:震颤、肌强直:面具脸,颈强 直,吞咽困难,四肢强直,碎步等
② 静坐不能 ③ 急性肌张力障碍(双眼上翻、扭转痉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药物的副反应
老张经过一个月的药物治疗,病情有了很明显的
改善,对以前老觉得有人针对自己、整夜不睡觉、乱发脾
气的病态表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最近一段日子他总觉
得身体有些不舒服,看东西模模糊糊,可去眼科根本查不
出什么。老觉得口干的要命,口干的嘴唇都裂了,吃东西
也咽不下去,大便解不出,小便解着也觉得费劲。可你说
问题之六:
药物性皮疹。轻者头面、颈部及手背等暴露
部位的皮肤充血性潮红,有小丘疹。严重时,颜面、身体 可出现大面积皮肤潮红和斑丘疹,并伴有高热。 处理办法:
发现轻度皮疹后,应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 晒,遵医嘱暂停服抗精神病药,并服用抗过敏药。
服抗精神病药后常见的“问题”
问题之七: 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和巩膜黄染等症
服药后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精神药物要补钾:
长期服药除按照各药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 项作好防范外,如作心电、脑电、血液、血药浓度 的监测等,还要注意补充钾离子,以防肌无力、肌 麻痹、心律失常。
小贴士:富含钾元素的水果
香蕉 苹果 葡萄 西瓜
服药后注意事项
药物依赖: 多见于抗焦虑抗失眠药使用者。
一旦停服可出现失眠、心神不安、压抑沮丧、乏 力、不思饮食等,服药后又很快缓解,不服则持 续存在或加重。为避免药物依赖,遵医嘱定期调 换药物品种。
维持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
1. 对于急性发病、症状持续短暂(不足三个月)、经及时 系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无波动者,6~12月左右;
2. 首次发病应维持2~3年;第二次发病者应维持5年;3次 或3次以上者或经各种治疗症状始终不能完全消除者应考 虑终生维持治疗。
药物维持治疗的目的: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程
1. 急性期治疗: 急性治疗,在用药治疗的头2周内达到有效剂量
,直到症状控制,一般需要6~8周。本期的治疗 目标是尽力减轻和缓解急性症状,重建和恢复病 人的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程
2. 恢复期治疗: 巩固治疗,继续急性期治疗的有效剂量,巩
固治疗一般要3~6月,本期的治疗目的是减少 对病人的应激,降低复发可能性和增强病人适 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抗精神病药物常识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先要强调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第一次发病是治疗 的关键,因为这时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疗效最好、所需 剂量也小,如果能获得有效治疗,病人复原的机会最大 ,长期的预后也最好。
所以对于初发病人的治疗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其次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强调尽早使用抗精神病 药物并做到足量足疗程治疗。
心率加快或减慢、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处理办法:
去医院接受医生的对症治疗。住院患者及 时告知护士及医生。
服抗精神病药后常见的“问题”
问题之二: 出现药物性震颤麻痹。患者面部表情
呆板缺少变化。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僵硬,活动时动 作缓慢笨拙,走路时迈不开步子,上下肢静止不活 动时有震颤,手指出现“搓丸样动下
降。有些患者服用氯丙嗪或氯氮平时,会发生中性 粒细胞下降,可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 处理办法:
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起,每月检查血 常规及相关检查一次,如有异常,应接受相应的治 疗。
SUCCESS
THANK YOU
2019/6/5
服抗精神病药后常见的“问题”
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苯海索(安坦)治疗。
服抗精神病药后常见的“问题”
问题之三: 静坐不能。患者服药后脑子清
楚多了,胡思乱想减少了,但常心烦意乱, 坐立不安,虽经劝说,还是要不停地起立和 来回走动。 处理办法:
出现这种情况后,在医生指导 下,适当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服用安坦 和地西泮等。
妊娠妇女的精神药物使用
只有药物对母亲的益处多于胎儿的危险时才考虑在
孕期用药。若有可能,在怀孕早期(头三 个月)应避免用任何药物。
药物对胎儿的作用可能与预期发生在母亲身上的药 理作用不同。
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迟发的不良反应。
服抗精神病药后常见的“问题”
问题之一: 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服药早期可出现
服抗精神病药后常见的“问题”
问题之四: 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出现歪脖
子,即头转向对侧,或两个黑眼珠往上转,只露出眼 白的现象,医学上叫“胸锁乳突肌痉挛”和“动眼危 象”。 处理办法:
一旦出现肌张力障碍,就应及时就医, 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坦和肌肉注射氢溴酸东莨菪 碱。
服抗精神病药后常见的“问题”
状,可能出现药物性肝炎。 处理办法: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化验肝功能,并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的保肝治疗,一般1-2个月 内可恢复正常。
服药后注意事项
避免劳累:服抗精神病药多有肌肉紧张或协调
运动不良,血压降低或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抗焦虑 催眠药多有松弛神经肌肉作用,导致头昏、肌无力 等,如劳动量过大可加重药物副反应,诱发肌肉拉 伤、摔伤、心律失常等意外。
服药后注意事项
避免高空作业:因精神药物可影响病人头脑清晰
度和反应能力,如从事这些工作,容易出现差错或 意外。
避免饮酒少吸烟:饮酒可加重药物对机体的抑
制,吸烟可降低精神药物的疗效,不利于治疗和早 日康复。
服药后注意事项
不可随意大幅度增减剂量:
药物剂量的增减都是由小剂量循序渐进 的,这样能保持血药浓度不大幅度波动,机体能够 耐受和适应。如剂量突然增大或减少,不仅会出现 药物反应,还会诱发癫痫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给患 者造成痛苦。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程
3. 稳定期治疗:即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剂量通常 比有效剂量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剂 量可减至有效剂量的1/2左右,新一代非典型抗 精神病药物(氯氮平除外)通常采用有效治疗 剂量或略低于有效剂量维持。
维持治疗的时间
首发病人5年,复发病人终生。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终生治疗。
干吧还流口水,有时看着电视就流出来了,挺大的人真是
很狼狈。一到下午还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坐在那手还总
微微颤抖。那天坐着看书老伴叫他帮忙,老张站起来正要
去的时候突然眼前发黑,差点摔倒。老张和老伴都挺着急
,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旧病去了怎么惹来了新病,没完没
了看病哪天是个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