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e设备综合效率
oee设备综合效率
OEE设备综合效率
生产效率在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是一个关键的评估指标。
本文将探讨OEE设备综合效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提高OEE的策略。
1. OEE设备综合效率的定义
OEE是一个综合性指标,用于衡量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它综合考虑了设备的开动率、性能率和质量率,反映出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
2. OEE的计算方法
OEE的计算方法为:OEE = 开动率 x 性能率 x 质量率。
其中,开动率指的是设备实际运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性能率表示设备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比,质量率表示合格品数量与总产量之比。
3. OEE设备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OEE设备综合效率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设备故障率、设备维护计划、操作人员技能等。
有效管理这些因素对提高OEE至关重要。
4. 提高OEE的策略
4.1 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设备可以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OEE。
4.2 持续改善
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设置,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率和质量率。
4.3 操作人员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可以减少操作失误,提高设备的开动率和生产质量。
结语
OEE设备综合效率是一个关键的生产效率指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OEE,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管理OEE,是企业迈向产业4.0的重要一步。
以上内容仅为理论探讨,实践中具体落地还需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OEE设备综合效率
OEE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提高设备的OEE,可以减 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故障率,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高OEE意味着更少的废品和更 高的产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机械和工艺性能。
良品率
03
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生产出合格品的比例,反映了设备的
质量控制能力和产品合格率。
02 影响OEE设备综合效率的 因素
设备故障与维护
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是影响OEE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确保其正常 运行,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预防性维护
实施预防性维护计划,定期更换磨损 部件,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 故障率。
备件管理
建立完善的备件库存管理 制度,确保备件及时供应, 缩短设备维修时间。
优化生产计划与调度
均衡生产计划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 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负载 均衡,避免设备过度使用 或闲置。
实时调度调整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实时 调整生产计划和调度,确 保设备利用率最大化。
优先级排序
根据产品需求和设备能力, 合理安排生产优先级,提 高关键设备的利用率。
培育改进文化
通过培育改进文化,使员工树立起持续改进的意识,将改进工作融入 日常工作中,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06 OEE设备综合效率的实际 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的OEE提升
总结词
通过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
VS
详细描述
该制造企业通过引入精益生产理念,优化 生产流程,减少浪费,实现了OEE的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维护保养设备、采用 自动化技术减轻工人负担、制定合理的生 产计划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 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OEE设备综合效率介绍
OEE设备综合效率介绍OEE的计算方式为:OEE = 设备利用率(Availability)× 性能率(Performance)× 质量率(Quality)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值,表示设备的运行稳定程度;性能率是指实际生产数量与理论最大生产数量的比值,反映了设备运行速度和效率;而质量率则是指合格产品数量与实际生产数量的比值,代表了产品质量的好坏。
OEE的优点在于它同时考虑了设备的运行时间、性能和质量三个方面的指标,能够综合评估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从而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改善措施。
另外,OEE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设备的生产效率,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生产。
通过对OEE进行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和瓶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优化,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综合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OEE在现代生产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企业综合评估设备的生产效率。
通过OEE的监测和分析,制造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利用率、性能和产品质量,实现生产成本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首先,OEE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值,它反映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生产中断的程度。
通过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进行监测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停机原因和频率,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如提高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率、优化生产计划等,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生产中断,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OEE还有助于提高设备的性能。
性能率是指实际生产数量与理论最大生产数量的比值,它反映了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什么是OEE设备综合效率?
什么是OEE设备综合效率?6S咨询服务中⼼6S管理咨询公司概述:前⾯的分享我们提到设备综合效率,理解好这个概念,对理解精益管理中开动率,可动率很有帮助。
设备综合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
⼀般,每⼀个⽣产设备都有⾃⼰的理论产能,要实现这⼀理论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扰和质量损耗。
OEE就是⽤来表现实际的⽣产能⼒相对于理论产能的⽐率,它是⼀个独⽴的测量⼯具。
OEE是由开动率,效率表现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OEE=开动率*效率表现*质量指数其中:开动率=实际开动操作时间/计划可⽤⼯作时间它是⽤来评价停⼯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产发⽣停⼯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产⽅法的改变等。
效率表现=标准周期时间/(操作时间/总产量)=(总产量/操作时间)/⽣产速率效率性是⽤来评价⽣产速度上的损失。
包括任何导致⽣产不能以最⼤速度运⾏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员的失误等。
如冲床在该产品⽣产是标准冲速为300/秒,实际冲速为200/秒,则效率表现为66.7%.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质量指数是⽤来评价质量的损失,它⽤来反映没有满⾜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的产品)。
设备综合效率OEE是⼀种简单实⽤的⽣产管理⼯具,在欧美的制造业和中国的跨国企业中已得到⼴泛的应⽤,设备综合效率指数已成为衡量企业⽣产效率的重要标准,也是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实施的重要⼿法之⼀。
他可以同时反映开动率,效率表现及质量输出表现三个⽅⾯的情况,可以⽐较综合指向设备⽣产成本的⾼低注意事项:1. OEE要应⽤在⼀台机器上(可视为⼀台机器的⽣产线)⽽不能应⽤在整个⽣产线或全⼚上,这样才有意义2. OEE要作为⼀系列⼀体化的综合关键业绩指标中的⼀部分来运⽤⽽不能孤⽴使⽤,否则将造成⽣产批次规模加⼤或有质量缺陷的产品3. OEE必须与精益原则相符,要确保对OEE的计算不会导致浪费合理化、制度化,例如,绝不要允许给换线留出时间实⾏效益:设备:降低设备的故障以及维修成本,加强设备管理以延长设备的使⽤寿命。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定义及计算示例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定义及计算示例1. 指标名称:综合设备效率OEE2. 指标定义:OEE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3. 计算公式:OEE=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公式注释:负荷时间--停止时间⑴时间稼动率=×100%负荷时间其中:a. 负荷时间=工作时间-计划损失时间b. 计划损失时间包括计划停机时间、教育、早会。
c. 停止时间包括停工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工装更换调整时间、原材料中断供应等。
理论节拍×生产数量⑵性能稼动率=×100%稼动时间其中:稼动时间=负荷时间-停止时间加工数量-不良数量⑶良品率= ×100%加工数量4. 数据来源:生产线5. 计算示例:某工厂的一条生产线,计划工作时间8小时(即480分钟),员工休息30分钟,员工用餐30分钟,其它如换刀、设备保养、交接班等形成的停机时间50分钟,故障停机40分钟,原材料中断供应造成停机90分钟。
1)负荷时间=工作时间-计划损失时间=480-30―30―50=370(分钟)停止时间为:40分钟+90分钟=130分钟时间稼动率=(370-130)÷370=0.649(64.9%)2)性能稼动率理论节拍是0.85分钟/件,日产量(加工数量)为270件,其中不良品为30件性能稼动率=0.85×270÷240=0.956(95.6%)3)良品率良品率=(270-30)÷270=0.889(88.9%)由上,则:OEE=64.9%×95.6%×88.9% =55.2%6. 指标目的:1)利用OEE进行损失分析;2)OEE可以准确反映设备本身的问题,也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精益生产的实施水平,同时也不会使企业之间的OEE因理解与算法不同而不可比。
综合设备效率OEE
备事故及故障停机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的是以时间为单位的设备的可利用程
度,管理指标较多,既不直观,也不全面,作为对设备的 运行管理,以上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生产的速度损失(导致
设备性能开动率下降)情况,也无法反映生产废次品而造
成的设备效率的损失(导致设备生产的合格品率下降),以及拼设备超 产对设备的伤害而产生的设备效率损失等。
×100%
如何计算OEE
6、合格品率:
相对于总产出的数量中合格品数量所占的比率。合格
品是总产出的数量中去掉初期开始的不合格品、生产中的 不合格品、降级和返工品(再作业)后剩余的。
不合格品=初期开始的不合格品+生产中的不合格品+降级+返工品
总数量-不合格数量
合格品率=
总数量
×100%=
合格品数量 总数量
速度开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 实际加工周期
×100%
如何计算OEE
4、净开动率:
体现设备的开动时间中有多少时间是进行产品生产的。
生产数量×实际加工周期
净开动率=
开动时间
×100%
如何计算OEE
5、性能开动率:
速度开动率和净开动率相乘得出的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
性能开动率=速度开动率×净开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生产数量 开动时间
资产的利用率。每一个企业的目标都是把固定资产的收益
最大化,换而言之就是使设备尽可能地高效利用起来,特 别是关键设备。所以提高关键设备的综合效率(OEE)是
降低制造成本的有效手段,从而帮助企业在生产运营方面
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为什么引进OEE
钢铁企业为什么要提高OEE
OEE设备综合效率
降低设备损失的目的: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率,保证设备不产出不良品,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要降低 设备的损失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设备的六大损失。
OEE与六大损失
故障停机/损失 故障停机/损失是指故障停机造成时间损失和由于生产缺陷产品导致数量损失。因偶发故障造成的突然的、 显著的设备故障通常是明显的并易于纠正;而频繁的、或慢性的微小故障则经常被忽略或遗漏。由于偶发 性故障在整个损失中占较大比例,所以许多企业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努力寻找避免这种故障,然而,要消除 这些偶发性故障是很困难的。所以,必须进行提高设备可靠度的研究,要使设备效率最大化,必须使故障 减小到零,因此,首先需要改变传统故障维修中认为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观点。
质量指数(良品率)
质量指数 = 一次合格产品数 / 总 生产产品数
质量是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果,合 格或者不合格。但是在计算合格 品数量时不同的公司可能会有不 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公司可 能用总体合格率,有的公司使用 一次通过率。其中的不同主要是 针对返工后合格的产品是否纳入 计算范围。 不过受到公认的还是 采用一次通过产品数量来计算。
质量指数(良品率)
质量指数 = 一次合格产品数 / 总 生产产品数
质量是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果,合 格或者不合格。但是在计算合格 品数量时不同的公司可能会有不 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公司可 能用总体合格率,有的公司使用 一次通过率。其中的不同主要是 针对返工后合格的产品是否纳入 计算范围。 不过受到公认的还是 采用一次通过产品数量来计算。
oee设备综合效率目标值
oee设备综合效率目标值一、OEE设备综合效率的定义OEE(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即设备综合效率,是一种用于衡量设备运行效率的指标。
它综合考虑了设备的稼动率、性能效率和质量合格率三个方面,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综合的效率值。
OEE的计算公式为:OEE = 稼动率× 性能效率× 质量合格率。
通过OEE指标的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效率水平,为提高生产线的综合效率提供依据。
二、提高设备稼动率设备稼动率是指设备运行时间与总时间之比,反映了设备的利用率。
提高设备稼动率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基础。
要提高设备稼动率,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设备闲置或过度负荷运行。
此外,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也是提高稼动率的关键。
三、优化设备性能效率设备性能效率是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能力。
提高设备性能效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要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操作指导,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其次,要进行设备参数的优化调整,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另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改进措施,也能有效提高设备的性能效率。
四、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产品合格数量与总产量之比,反映了产品质量的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可以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来实现。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
其次,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
此外,要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通过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
五、综合考虑实现最优化要实现生产线的最优化,除了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首先,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调度,确保生产线的平衡运行。
其次,要进行供应链的优化管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
OEE(设备综合效率)
OEE(设备综合效率)一、OEE的定义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全局设备效率)的英文缩写。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
设备综合效率OEE是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设备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二、OEE与设备的六大损失设备的六大损失包括:机器故障、速度下降、停顿、调整与设置、启动损失、缺陷与返工。
OEE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减少一般制造业所存在的设备六大损失。
三、MES制造执行系统如何实现设备OEE分析和管理OEE可给企业带来的管理效益包括两方面。
在企业规划方面,OEE可以为企业规划提供客观科学的決策依据,为企业提供很多增值意见和建议。
在生产管理方面,对OEE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规避潜在风险,降低设备六大损失,挖掘设备大潜能,并为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提供可视化的生产报告。
设备管理模块是MES制造执行系统的数据核心,无论生产调度管理、订单管理还是物料管理都是以设备管理为中心进行的。
那么MES 制造执行系统是如何实现设备OEE分析与管理的呢?1.设备现场采集设备现场采集MES制造执行系统提供设备生产开工和完工管理、设备生产采集、设备生产不良采及集等;生产开工可以通过扫描相关条码接受生产任务,操作方式可以扫描职员、扫描机台、扫描机种等;生产数据采集MES系统支持手动汇报和自动汇报模式,手动采集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小键盘输入生产数量、停工时间、停工原因(扫描停工原因条码),自动采集通过生产设备自动采集生产数量、停工时间等信息。
2.设备异常呼叫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提供Andon功能,当生产出现异常时,操作员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可以直接按下安灯按钮,激活Andon系统,该信息通过操作工位信号灯、Andon看板、广播将信息发布出去,提醒所有人注意;同时记录异常发生开始的时间;班组长响应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呼叫,如果班组长可以解决问题,重新按下安灯按钮,系统恢复正常。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子
OEE(设备综合效率)是衡量设备综合性时间损失大小的指标,反应设备在负荷时间内有多少时间是有价值的开动时间。
叫法之一: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良品率即:(1)〔时间开动率〕:是衡量测定因故障、准备、调整等导致停止损失大小的指标。
时间开动率= (负荷时间—停止时间)/负荷时间*100%(2)〔性能开动率〕:是衡量因空转、小停工及速度降低等导致时间损失大小的指标。
性能开动率=(基准节拍*产量)/开动时间*100%(3)〔良品率〕:是衡量保证充分满足消费者质量要求的指标。
良品率=合格品件数/生产总件数* 100%叫法之二:OEE = 时间利用率* 设备性能率* 产品合格率= (合格的产品* 设计速度)/ 负荷时间1. 时间利用率= (负荷时间- 停机损失) / 负荷时间* 100% = (有效)利用时间/负荷时间2. 设备性能率= (生产产品数* 设计速度)/ 利用时间* 100%3. 质量合格率= (生产产品数- 不合格品) / 生产产品数* 100%其实:设计速度即基本节拍工厂/车间的设备综合效率= (1#设备综合效率*产量+2#设备综合效率*产量+…+N#设备综合效率*产量)÷总产量叫法之三:OEE = 可使用率 X 工作表现率 X 品质率1.可使用率:指实际运转时间与可用时间(负荷时间)之比。
(1)可用时间:指从一天(或一个月)的工作时间中,减去生产计划、计划保养,以及日常管理上必要的的停顿时间后所剩下的时间。
(2)停机时间(停止时间):指因故障、Setup、调整、更换模具等所停止的时间。
(3)公式:可使用率 = (可用时间-停机时间)/ 可用时间 X 100%2.工作表現率包括速度运转率与纯运转率。
(1)速度运转率系指设备原有这能力(包括周期时间、循环数)对实际速度之比;纯运转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设备有无以一定速度在运转,由此可以求得日报上无法出现的小故障损失。
设备综合效率OEE计算(附计算表格)
OEE(设备综合效率)
OEE计算(文末附计算表格)
1、OEE=时间开动率x性能开动率x合格率
2、时间开动率=实际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计划工作时间=总可用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计划停机时间为员工休息、吃饭时间,计划保养时间)
实际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计划外停机时间
(计划外停机时间为计划工作时间中设备故障、设备调整、设备紧急换型等非计划性时间)
3、性能开动率=实际产量/(实际操作时间/理想节拍时间)
4、合格率=良品数量/实际总产量
例如: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24h,员工用餐、休息时间90min,班中计划保养停机60min,故障停机20min,生产中工艺调整30min,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1.2min/件,一天加工产品1000件,有100件废品,求这台设备的设备综合效率OEE
备注:浅绿色为需要输入数据。
设备综合效率OEE
计算:可以简化为
OEE = (b/a)×(d/c)×(f/e)= (90/100)×(900/1000)×(800/900) = 72%
OEE 的表述和计算公式一:
时间开动率 (反映设备 = 的时间利用
情况)
循环时间
/ 开机时间
=开机时间–故障停机时间– 设备调整时间
=应开机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时间开动率 度量了设备 的故障、调 整等项停机 损失
设备综合效率 OEE
一、TPM 管理体系主张的设备管理与传统的设备效能度量管理的异同和利弊
TPM(全员生产维护)管理体系主张以设备综合效率来度量企业 TPM(全员生产维
的设备管理水平,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开展设备管理,降 护)管理体系
低设备效能损失为目的。
传统的设备效能度 量方法
传统的设备效能的度量方法,采用设备完好率和故障率指标表 示,设备管理也是围绕保证设备的完好和控制设备的故障展开 的,不能全面反映设备使用效率情况。
算公式
时间开动率的计算 时间开动率=开动时间/负荷时间
(稼动率)
其中:
1
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一计划停机时间一设备外部因素停机时
间;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一故障停机时间一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
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等活动所
用时间。
性能开动率=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
其中:
净开动率=加工数量 X 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
颈,并进行改进和跟踪,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使公司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例 1.设备负荷时间 a=100h,非计划停机 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 b=90h;在开动时
间内,计划生产 c=1000 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 d=900 个单元;在生产的 e=900 个单
设备综合效率OEE详解
设备综合效率OEE详解OEE的定义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
当然,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由于许许多多的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大量的失效: 例如除过设备的故障,调整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换之外,当设备的表现非常低时,可能会影响生产率,产生次品,返工等。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
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即:OEE=可用率X 表现性X质量指数。
其中:可用率=操作时间/ 计划工作时间它是用来考虑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性=理想周期时间/ (操作时间/ 总产量)=(总产量/ 操作时间)/ 生产速率表现性考虑生产速度上的损失。
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质量指数考虑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利用OEE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减少一般制造业所存在的六大损失:停机损失、换装调试损失、暂停机损失、减速损失、启动过程次品损失和生产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次品损失。
下面表格是六大损失的说明及其与OEE的关系:表一六大损失与OEE的关系OEE计算实例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OEE的计算方法:设某设备某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15min, 故障停机30min,设备调整25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6 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50件, 有20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根据上面可知:计划运行时间=8x60-15=465 (min)实际运行时间=465-30-25=410 (min)有效率=410/465=0.881(88.1%)生产总量=410(件)理想速度x实际运行时间=1/0.6 x 410=683表现性=450/683=0.658(65.8%)质量指数=(450—20)/450=0.955(95.5%)OEE=有效率x表现性x质量指数=55.4%OEE的作用实践证明OEE是一个极好的基准工具,通过OEE模型的各子项分析,它准确清楚地告诉你设备效率如何,在生产的哪个环节有多少损失,以及你可以进行那些改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26
12
6. 质量缺陷
ALL IN
HOLD
• 定义:在线末或生产流程结束后出现的有缺陷部件 • 由人工记录拒收情况来测量(注:假设每个部件的损坏造成生产该 部件全部时间的损失,从而将损坏部件数量转化为时间损失;假设 返工不在线内进行) • 应对措施 – 通过往常和不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了解工艺流程的变化特征 – 运用根源问题解决工具(如5个为什么,问题解决表,鱼骨表以 及PDCA) – 向造成质量问题的有关人员反馈质量问题
2011-1-26
10
4. 速度降低
ALL IN
HOLD
• 定义:由于机器运转速度低于流程设计标准而造成的时间损失 • 由PLC控制器衡量 • 应对措施 – 明确实际设计速度,最大速度,以及造成速度受限的物理原因 – 请工程人员进行程序检查并进行修改 – 应用Machine Kaizen来查找低速的原因并对设计速度提出质疑
• 速度以全速运转情况下最后一 • 件旧的好产品部件转换为第一 件新的好产品部件的时间 • • 除机器故障或换线的所有计划 外的停产 • • 由于机器运行速度较设计速度 慢而造成的时间损失 • • 在组装或调整中的损坏部件 • • 所有有缺陷的部件,包括线下 返工
• PLC控制器 • 手写废品记录 • 手写返工和拒收
总体设备效能( 总体设备效能(OEE) = 可用时间 x 生产效率 x 质量 )
* 计划内停工排除在OEE计算之外
2011-1-26
5
OEE计算 – 举例
每周总工作时间
ALL IN
HOLD
航天企业举例
7*24 hours = 168
可使用总工时
168 - 7*1 = 161
操作时间
计划内停工 = 1 小 时/天 机器故障 = 11.3 小时 换线= 80.5 小时
质量 = (28.9) - (9.7) = 66% (28.9)
28.9 - 9.7 = 19.2
2011-1-26
总体设备效能 = 43% x 42% x 66% =
12%
6
在生产实践中测量OEE
实际现场测量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详细说明
数据来源 总时间 Total Time 可使用总工时 Available Time 未记录的停工时间 Unrecorded Downtime 机器故障 换线 计划外停工 速度降低 损坏 质量缺陷 增值时间 计划内停工 标准 标准 剩余
* 虽然我们的目标是保持约10%的时间用于换线,但这里是为保证能比较和批量生产
2011-1-26
9
3. 计划外停工
ALL IN
HOLD
• 定义:机器故障停工或换线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计划停工所损失 的时间(如停工时间少于5分钟,开工推迟/完工提前) • 由操作员预定系统来测量 • 应对措施 – 班组长应花时间观察流程,注意并记录短暂停工时间(“ 周期练习”) – 理解计划外停工的主要原因,实施有重点的根源问题解决 法 – 明确确定工作时间标准 – 通过监控来记录的停工时间,不断提高数据准确性能
2011-1-26
7
1. 机器故障
• 定义:由于机器故障而浪费的时间 • 由操作员预定系统来测量 • 应对措施 – 总生产维护 – 操作员自己维护
ALL IN
HOLD
– 分析数据记录和帕累托原因。采用系统化的源问题解决法 来确定问题的优先排序
2011-1-26
8
2. 换线
ALL IN
HOLD
• 定义:未经调整的全速的由最后一件食品转入第一件新食品的运 作,设备全速运转情况下最后一个良好的旧产品到第一个良好的 新产品间的时间 • 通过操作员预定系统来测量 • 应对措施 – 运用SMED方法来缩短换线时间*(包括运转中更换原材料, 如用新线) – 通过业绩管理来按照标准监控换线时间是否合格 – 实施持续改善行动
2011-1-26
14
使用OEE时的注意事项
ALL IN
HOLD
! ! !
2011-1-26
• OEE要应用在一台机器上(可视为一台机器的生产线) 而不能应用在整个生产线或全厂上,这样才有意义
• OEE要作为一系列一体化的综合关键业绩指标中的一部 分来运用而不能孤立使用,否则将造成生产批次规模加大 或有质量缺陷的产品 • OEE必须与精益原则相符,要确保对OEE的计算不会导 致浪费合L IN
HOLD
举例
责任 TP IK, TP TP TP TP IK KB KB IK
操作员预计
还要监控 记录没有 记录在 案的停工时间
操作员预计 操作员预计 PLC控制器 手记日志 手记日志 PLC控制器
• 在本例中,OEE测量同时通过直接PLC记录和手工记录两种方法进行测量,这可以测算出未记录的停工时间并设法 降低工。通常这部分时间都会被列为计划外停机的时间里,但不管怎样都应主动降低这段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这种 交叉检查的话,OEE数据可能会被高估
2011-1-26
11
5. 损坏
ALL IN
HOLD
• 定义:工艺处理流程中,即“线上”即被查出的部件 • 由手写废品记录登记测量(注:假设每个部件的损坏造成生产该 部件全部时间的损失,从而将损坏部件数量转化为时间损失) • 应对措施 – 了解损坏的原因及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然后运用根源问题解决 办法来解决 – 使用SMED技术来减少甚至消除设置调整的必要,并实现标准 化的第一轮通过流程 – 如果因为进线部件和原材料的变化而导致损坏,从而需要进行 调整来补偿就要建立部件质量拒收的限制,并使供应商质量管 理也参与到此管理流程
2011-1-26
13
损失记录方法概述
总结
损失类型 • 计划停产 • 机器故障 • 换线 • 计划外停产 • 速度降低 • 损坏 • 质量缺陷 定义 改进措施
ALL IN
HOLD
如何记录 • 手写登记表 • 手写登记表 • 手写登记表 • 手写登记表
• 任何已计划的停产,如午餐, • 无 PPM • 机器停工检修 • 全部生产性维修(TPM) SMED行动 问题根源解决方法及业绩 管理 问题根源解决方法 问题根源解决方法 问题根源解决方法
OEE所涵盖的其 他时间损失
传统效率衡量方式 只计算了部分时间 损失
总时间损失
2011-1-26
1
ALL IN
HOLD
OEE用在何时?
OEE用于以明确目的有针对性地支持业务目标的实施 – 限制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创造流程能力实现的瓶颈机器设 备 – 利用率必须提高的昂贵设备(如注模设备、压铸设备和冲 压设备)
ALL IN
HOLD
认识OEE(整体设备效能) (整体设备效能) 认识
Delta 培训文件
This report is solely for the use of client personnel. No part of it may be circulated, quoted, or reproduced for distribution outside the client organisation without prior written approval from McKinsey & Company. This material was used by McKinsey & Company during an oral presentation; it is not a complete record of the discussion.
2011-1-26
0
© Copyright McKinsey & Company, Inc. 2001
ALL IN
HOLD
OEE是什么?
• OEE代表整体设备效能(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 这是一种严格的机器总体性能的衡量手段,揭示时间浪费存在于哪里 • 统计各种时间浪费目的在于实现改进
可获得的运作时间 = (161) - (91.8) =
161 - 91.8 = 69.2
机器运转时间
43%
(161)
69.2 - 40.3 = 28.9
增值时间
计划外停工 = 27.4 小时 速度降低 = 12.9 小时 损坏 = 0.3 小时 质量缺陷 = 9.4 小 时
劳动生产率* = (69.2) - (40.3) = 42% (69.2)
2011-1-26
2
为什么在衡量OEE? ? 为什么在衡量
河水与暗礁的比喻
ALL IN
HOLD
精益生产的目的是要降低库存(河水水位),指出产生生产停顿的潜在 原因(暗礁),清除之使企业能以更强的竞争力即更低水位运作
通过使企业的库存强制减少 到某个既定目标,企业可以 降低水位,主动使暗礁浮出 水面,从而可以清除礁石或 降低暗礁高度
15
产品生产线换 线时间长 高损坏率 计划外停机 频繁故障 库存水平 运行缓慢
产品质量 低下
OEE衡量的是礁石的大小, 说明应该先从哪块暗礁着手 处理
3
2011-1-26
六种重大OEE损失
OEE时间损失分为6大类
ALL IN
HOLD
质量缺陷
机器故障 速度下降
计划外停 机 换线
2011-1-26
损坏
4
OEE计算 – 模型
六种重大损失降低机器效能说明
一班总工作时 可使用总工时 操作时间(停工时间 损失) 机器运转时间 (速度损失) 增值 (缺陷损失)
计划内停工* 机器故障 换线 计划外停工 速度降低 损坏 质量缺陷
ALL IN
HOLD
可用时间 = (可使用总工时) - (窝工时间损失) (可使用总工时) 劳动生产率* = (操作时间) - (速度损失) (运作时间) 质量 = (加工产品数量) - (缺陷数量) (加工产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