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选择一幅单线横列式、到发线9条、调车线5条、机务段在站对右、尽头式机待线、第三方向线路从非机务段端引入的配置图作为参考。
2.
A端咽喉区的可进行的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到(发),本务机车出(入)段,调车机车出入段,改编和自编货物列车的编组,本站和站修车的取送,向机务段取送车,向货场取送车,有时也可能从调车场向区间发车。
一般设出、入段线各一条。当出入段机车每昼夜不足60次时,可缓设一条。
各方向的货物机车到达本站列车机车入段一次(共88次);货物列车从本站出发到各方向机车出段一次(共88次);每昼夜机务段取送两次,每次取送经由出、入段线各一次(共4次);每昼夜车站两端的调车机车个入段整备两次(共8次)。
88+88+ 4 + 8 =188(次)
1.3
本站为三方向均采用肩回运转交路的横列式区段站,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该站机务段设在站对右的位置,从A方向到达本站的货物列车机车需要经过机车走行线入段,往B、C方向出发的货物列车机车需要经过机车走行线出段,B端调车机车每昼夜需要入段整备,其出入段需要经过机车走行线。
每昼夜有机车经由机车走行线的次数为:
(3)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站线用矮柱色灯信号机。
5、机车车辆类型及牵引定数
(1)货运机车:东风4,长度21.1m,自重135t;
(2)客运机车:东风,长度17.0m,自重124t;
(3)货车平均静载重58.0t,平均自重22.0t,货车平均长度13.85m。
6、牵引定数:3600t
7、到发线有效长:850m
1、综合运用区段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2、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掌握车站的设计、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
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工作量要求等)
(一)原始数据
1、车站在线路上的位置及衔接方向
(次)
每昼夜机车走行次数大于36次,小于100次,所以本站设一条机车走行线,且设在到发线之间。
1.
当新建横列式区段站上设有机车走行线时,在无机务段一段的咽喉区,应设机待线。为便于出入段机车的停留,保证出发列车能及时摘挂机车,本站采用尽头式机待线,有效长为45米。尽头式机待线有隔开进路,比较安全。
1.
交通运输学院
区段站课程设计
学 院交通运输学院班 级
姓 名学 号
成 绩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导师签字:
年月日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所在系:交通运输课程名称:战场与枢纽设计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一、课程设计题目
区段站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58大于60,所以本站设出、入段线各一条。
1.
本站有解编作业,每一衔接方向设调车线各一条,本站作业车停留线一条,待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一条。所以本站设5条调车线。调车线有效长按该线上所集结的最大车辆数确定。
1.
区段站的调车场两段应各设一条牵出线。如每昼夜实际解编作业量不超过7列时,次要牵出线可缓设。
根据教材3-3-1表中换算后到发线数量应为9条,均采用双进路。
1.
在区段站上,旅客列车到发线每方向应不少于一股,以保证各个方向的旅客列车同时到发,所以设3条客运列车到发线(含正线),其有效长按货物列车到发线长计算,并设计为双进路,紧靠站台设置。使用中也可用于接发货物列车。
旅客站台除基本站台外,还应设中间站台。由于上下旅客较多,横越设备考虑采用地道。
(3)检查各项必要的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
(4)车站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和车站全长的计算
①确定股道间距
②确定道岔辙叉号码及相邻道岔中心距离
③确定警冲标、出站信号机的位置
④确定个别股道的连接尺寸
⑤计算车站咽喉长度
⑥计算到发线有效长
⑦确定车站的全长
5、绘出1:2000的车站比例尺图
(1)车站线路编号,道岔编号,股道有效长,到发线进路,超限股道。
本站每昼夜解体编组20列,所以本站需要设两条牵出线。考虑A方向端设有机务段,为平衡咽喉能力将次要牵出线设在A方向端,将主要牵出线设在B方向端,并设有简易驼峰。
2
车站咽喉区应该满足一定的条件: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平行进路,以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要保证作业的机动性、灵活性;尽量减少敌对进路交叉,特别应避免到达进路交叉;尽量缩短咽喉区的长度。
区段站咽喉区平行作业数量图形条件咽喉区位置平行作业数量个平行作业内容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18对及以下非机务段端列车到发调车机务段端平行运行图非机务段端列车到发机车出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列车对数在18对及以上和机务段端入段调车双线铁路非机务段端列车到列车发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调车机务段端段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双线铁路中部下行列车发通过上行列车发机车出入段调车非机务段端下行列车发通过上行列车到调车机务段端1有调车下行列车到通过调车24确定线路间距道中间有5米宽的站台站台建筑限界按175米计算所以线间距为852到发场和调车场之间的线间距为65m
A端咽喉区的平行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接车或发车;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车。
B端咽喉区的平行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接车或发车;机车出段或入段;调车。
表2区段站咽喉区平行作业数量
图形
条件
咽喉区位置
平行作业数量(个)
平行作业内容




线


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18对及以下
非机务段端
2
列车到(发)、调车
3.
AC方向每昼夜的车流为:3+10+3+17=33(列);
BC方向每昼夜的车流为:5+3=10(列)。
AC方向每昼夜的车流比BC方向每昼夜的车流大,为了减少折角车流,C方向从B端引入。

1
1.1
根据原始资料该站每昼夜行车量为:客车14列,直通60列,区段20列,摘挂6列。
由公式 得:
客货列车换算对数为: 对
第一章原始资料
简要说明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及所设计车站的概况。
第二章选择车站原则性布置图
主要说明配置图类型的选择及新线(第三方向)衔接方向的确定。
第三章各项设备的设计、计算
(三)设计要求:
1、认真分析原始资料
2、根据区段站设计理论与方法准确确定各项设备位置并选定原则性配置图
3、注意第三方向C衔接位置的确定
(2)警冲标、出站信号机及进站信号机的位置。
(3)股道间距,连接曲线半径,站台边距股道的距离,站台长、宽、高,平过道。
(4)站内正线的坡度标、里程标。
(5)指北针及主导风向。
(6)两端咽喉最外方道岔的里程。
6、编写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可分以下几章(或节)进行编写,文字要尽可能的简练,绝对避免抄书或笔记搬家。
2.4
一般来说,单线铁路区段站的货场应设于站房同侧,为了平衡两端咽喉区的负荷,货场设在A端。货场在站房同侧靠近城镇方便货物搬运,同时避免了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干扰;虽然存在货车取送作业与正线的交叉干扰,但本站取送车次数每昼夜两次比较少,可以利用正线的空闲时间。
2.5
由于原始资料未提及有车辆的定期检修业务,所以不配备车辆段。
8、线路平行错移连接:R=600m
9、机车交路
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
10、本站作业车:货场、机务段各取(送)两次、2台调车机车每昼夜入段两次。
(二)设计任务:
1、分析原始资料
2、选择车站原则性配置图
(1)车站类型的确定;(2)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3)第三方向C衔接位置的确定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定车站各项设备
(1)货物运转设备的确定
①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的确定;②牵出线数目的确定;③调车线数目的确定;
④机走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的确定
(2)客运设备的确定
①旅客列车到发线数目的确定;②客运其他线路的确定
③站台数目、长度、宽度及横越设备的确定
4、咽喉设计
(1)确定每一咽喉区作业项目
(2)根据确定的设备数量绘制咽喉区布置详图
表1
车站
布置
形式
按远期采用的到发线的长度(米)
1050
850
750
650
单线
复线
单线
复线
单线
复线
单线
复线
横列式
1850
2150
1650
1950
1550
1850
1450
1750
纵列式
3000
3400
2600
3000
2400
2800
2200
2600
2.
2.1
旅客站房应设在城镇同侧,以方便旅客进出站。旅客列车到发线要靠近站房并直接连通正线,其一端应接通机务段,以便必要时更换机车;另一端与牵出线要有直接通路,以便调车机车自牵出线往客车到发线摘挂客车车辆。到发线与站房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以便将来发展需要。
2.2
货物列车到发线设在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的另一侧并于正线接通。为了方便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从到发场经由牵出线在调车场解体,本站编组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要进行编组并经由经牵出线送往到发场,因此调车场要靠近到发场。调车场与到发场有通路,调车场两端与牵出线相连,两者与驼峰组成整套调车设备。调车场两端还应该与正线相连通,以便在必要时直接由调车场向区间发车。

双线铁路
中部
4
下行列车发(通过)、上行列车发、机车出(入)段、调车
非机务段端
3
下行列车发(通过)、上行列车到、调车
机务段端
1(有调车场时为2)
下行列车到(通过)、调车
2.
1)Ⅱ道和3道中间有5米宽的站台,站台建筑限界按1.75米计算,所以线间距为8.5米;
2)到发场和调车场之间的线间距为6.5m;
机务段端
2
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
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18对及以上
非机务段端
和机务段端
3
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调车
双线铁路
非机务段端
3
列车到、列车发、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调车]
机务段端
4
列车到、列车发、机车出(入)
段、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车]


3+15+2+0
1+0+5+5
注:客+直+区段+摘挂
3、主要计算条件
(1)单线铁路Ⅰ级干线
(2)衔接各方向的限制坡度
甲方向:6‰牵引方式:单机
乙方向:6‰牵引方式:单机
(3)区间最小曲线半径800m
(4)牵引种类:内燃机车
4、信、联、闭方式
(1)甲方向为继电半自动,乙方向为继电半自动。
(2)道岔操纵方式为电气集中。
4、只考虑正线及到发线钢轨绝缘、信号机、警冲标的相互位置确定
5、咽喉区的设计要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
6、到发场及调车场线路分组要合理
7、道岔分组正确
8、按照《铁路线路图例符号》中的规定作图,图纸整洁清晰
(四)交付文件
1、设计说明书一本
2、区段站平面布置详图一张
3、区段站比例尺图一张
四、工作进度安排
2011年6月27日-7月8日进行课程设计
考虑本站是三方向肩回交路的单线铁路,只设一个到发场,为了方便折角列车作业及到发线的灵活使用,均设置为双进路的到发线。
2.3
因为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所以应设置机务段同时配有机车整备设备。本站是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上,上、下行到发场混用,机车出入段与上、下行两个方向列车到达、出发进路所产生的交叉性质相同,考虑车站远期发展和车站两端咽喉能力的均衡,因此机务段设在站对右。考虑三方向肩回交路,机车出入段的次数较多,为减少货物列车到发与机车出入段的交叉,在到发场内应设有机车走行线,供下行货物列车本务机车出入段走行用。
五、主要参考文献
《交通港站选址与设计》杨涛兰州大学出版社
《铁路站场及枢纽》刘其斌马桂贞中国铁道出版社
审核批准意见
系主任(签字)年 月 日
一.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1.
选用的车站配置图在长度上应与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站坪长度相适应。由原始资料得知站坪长度为2200米,单线铁路,按照表1中要求,到发线有效长为850米,故该车站类型应为横列式。
3)其他线路间距为5米。
2.5
到发场内线路分组可以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调整线路的有效长。此外,分组所行成德隔开进路,有利于保证作业的安全。
本站共有到发线9条,分组如下:3、4、5道为一组,6、7道为一组,8道为机车走行线,9、10、11道为一组,12、13道为一组。1道、3道为客货混用到发线,4、5道接发下行直通货物列车,6、7道接发上行直通货物列车以及B、C方向的折角车,9、10道用于接发各方向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
B端咽喉区的可进行的作业项目有:客、货列车的到(发),本务机车(入)段,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的解体,本站和站修车的取送,有时也可能从调车场向区间发车。
2.
按《站规》规定,咽喉区平行进路的数量应保证不少于必要的平行作业数目。根据下表,横列式单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18对及以上的车站,机务段端和非机务段端均需要3个平行作业,其作业内容包括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调车。
按上面分组方法,A端咽喉区有4项平行作业:3、4、5道接来自A方向的车、机车出段、机车入段和调车。B端咽喉区有3项平行作业:1道发去往B方向的车,机车出入段和调车。
2.6
《站规》规定,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则
2、运量
A
B
C
本站

A
6+25+0+0
3+10+0+0
1+0+0+5
10+35+0+5
B
6+18+0+0
0+5+0+0
0+0+3+0
6+23+3+0
C
3+17+0+0
0+3+0+0
0+0+2+0
3+20+2+0
本站
1+0+0+5
0+0+3+0
0+0+2+0
1+0+5+5

10+35+0+5
6+2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