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九种用笔方法

合集下载

北大书法公开课十五讲笔法

北大书法公开课十五讲笔法

北大书法公开课十五讲笔法北大书法公开课十五讲笔法,是北大书法团队推出的一门笔法讲座。

该讲座以十五种常用的笔法为教学重点,通过详细的解读及多次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笔法。

一、白描、线描白描又称素描,是一种没有呈现光影的绘画方式。

线描是一种轮廓线和细节线条的表现方式。

两种描法的基础笔画都是细、匀、有力的直线条。

二、点画点画是一种用点点构成线条的绘画方式。

点的大小和间隔直接关系到作品整体效果的优劣。

三、钩画、勾画钩画和勾画都是用化妆刷在纸上划出特定形状和线条,如钩形、勾形等。

两种方法在笔画的追求上均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四、泼墨泼墨是中国传统画法中的一种,可以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形态。

泼墨的关键在于墨的质量和墨的分布。

五、宣纸的运用宣纸作为书画必备的材料,其选材、加工、保存都有一大堆技巧。

了解这些技巧能够更好地发挥宣纸的效果,更好地展现作品的质感和韵味。

六、毛笔毛笔是中国传统书画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了解其选材、制作、使用和保养都是掌握书画技能的关键。

七、颜料的调制和运用选好颜料可以令作品更有质感。

掌握颜料的调和和使用方法也是书法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八、用笔方法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线条粗细、不同的速度,都会影响书法作品的效果。

了解用笔方法,让自己的书法作品具备更为优美的线条和更为饱满的手感。

九、墨色的呈现墨色的呈现因材质、配比和运笔抑扬有致等因素不同,会成就不同的墨色效果。

书法学习者能够驾驭墨色的呈现,才能更好地打造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书法作品。

十、粘水粘水是为了控制墨色稠度的一种方法。

无论是写飞白、段落还是硬笔书法,都要掌握好这一技巧。

十一、提笔书法的起笔和收笔非常重要。

提笔操作不仅仅能够起到跳跃的作用,还可以控制书法笔画的宽度和变化。

十二、用纸掌握不同类型的书法纸的质感和表现效果,让自己的书法作品更显高质感、高水准。

十三、写出字所表达的意境书法既是一种绘画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

在写书法的同时,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意境。

书法用墨的九种方法

书法用墨的九种方法

书法用墨的九种方法书法用墨的九种方法如下:1、浓墨书法创作,一般以浓墨为主,因为浓墨与纸的对比度大,且在书家眼里,浓墨最见精神,特别是正体书的创作。

如篆书、隶书、楷书、似乎只有用浓墨才能表现出其力度和精神,从书法作品来看,的确有绝大多数的作品是用浓墨书写的,如宋人苏东坡,清人刘庸,就是用浓墨的高手,一般来讲,浓墨不仅在审美效果富神采精神,就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最好把握。

2、淡墨淡墨的概念与浓墨相对,并非是中国画创作中普遍使的淡墨的概念。

从审美趣尚上来讲,对浓墨与淡墨选择完全取决于书家的个人追求,从审美效果上讲,浓墨显得沉着庄重。

而淡墨则更适合表现清淡幽远的意境,明代董其昌喜用淡墨,他以淡墨追求清雅娴静的艺术风格。

近人林散先生最擅长用淡墨,林老的笔墨之作,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再加上他得益于黄宾虹先生用水用墨,又喜用长锋羊毫在生宣上挥写,故墨色层次丰富,“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极具鲜明的艺术特色,不仅不缺乏神采,反而增加了一种深远朦胧的境界。

3、焦墨焦墨是指点画中的墨不仅浓重,而且极少水分,像干皴之笔,一般在书法作品中不大量使用,这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得好,有时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有浓淡变化,则效果更好!明代徐谓、清人虚谷擅用此法。

4、干墨是指点画中含水较少,但比焦黑要湿,尤其在行草书中,能时时出现飞白,增强书法墨色层次,富有表现力,如宋人米芾《虹县诗》、《蜀素帖》,黄庭坚草书,均有十分到位的干墨之法,相传东汉蔡邕擅长飞白书,果真如此,似亦以干墨之法为之也。

在实际的运用中,如有做到干而不燥,笔势通畅最好,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有“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论句,我以为就是对书法最好的表达。

5、湿墨与干墨相对,一般指点画中水分较多,用湿墨书法,点画可以有浑厚滋润而丰腴的“筋书”效果,但此法难于把握,尤其在生宣纸上,用不好就会见墨不见笔,肥厚臃肿成墨猪之病,故要慎用。

6、渴墨与干墨、焦墨属于同一墨法序列,但在表现程度和审美效果上,渴墨介乎干墨与焦墨之间,时见飞白之线条,用得好,亦有点睛之效果,常常用于行草书,篆书和魏楷也时用此法,用得好,有苍茫,老辣的艺术风貌,清人吴昌硕可谓这方面的高手。

行书万能公式1~9

行书万能公式1~9

行书万能公式1~9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在历史长河中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影响。

其中,行书作为一种书写流畅、结构清晰的字体,被广泛应用于书法艺术、文化教育等领域。

行书的书写技巧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下面介绍用中文生成一篇行书万能公式的文章,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行书的技巧。

1.用笔的方法行书用笔时,要注意用力均匀,姿势稳定、放松,放松肩膀、手腕和手指。

用笔的力度要适中,不能过于轻微,也不能过于沉重,要保持恰到好处的力度感。

2.点画的方法行书中点画的数量和力度都要注意。

点的大小要均匀,不要出现大小不一致的情况。

画的形状也要保持一致,不要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情况。

用笔重心要集中,不用过多力度,保持笔画轻盈流畅。

3.结构的方法行书的字结构要注重主次分明,上下左右各部分相对平衡,整体上要呈现出美感和结构美。

字的外形要有端正秀美的特点,字的形状要规整清晰,没有歪斜或变形现象。

4.速度的掌握行书速度的掌握要适当,不要过快或过慢。

快速书写的字迹容易出现粗细不匀的情况,将单字组合成句子时容易出现重心不准等问题。

缓慢书写会显得拖沓或臃肿,没有流畅美。

5.姿态的重要性行书的姿态很重要。

姿态不稳或者过于歪斜,会影响线条的清晰度及字体的美观度。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站姿,背部挺直、手臂放松、使用笔尖等等。

6.字形的标准化行书字形标准化追求的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结构、笔画清晰、好看大方。

因此,在学习行书的时候要注意常练常新,养成良好的习惯。

7.笔画的书写方向行书笔画书写方向要与一般写字的习惯方向有所不同。

左边向右、上面向下等等一些方向需要适应。

8.结构的把握行书不仅要注重笔画、书写方向,还需要注重结构的把握,既要注重字形的美观,又要注重结构规矩、平衡、秩序、和谐。

9.练习的重要性行书的临习对习技有非常大的帮助。

练习越多,就越能够锤炼出标准的笔画、优美的字形、和谐的结构等等。

总之,行书的万能公式包括用笔的方法、点画的方法、结构的方法、速度的掌握、姿态的重要性、字形的标准化、笔画的书写方向、结构的把握和临习的重要性。

硬笔书法基本写法

硬笔书法基本写法

硬笔书法基本写法硬笔书法的基本写法硬笔书法是指使用硬笔(钢笔、毛笔等)进行书写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

在硬笔书法中,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用笔方法,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基本写法。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硬笔书法的基本写法。

一、用笔方法1.笔尖用力要轻硬笔书法不同于毛笔书法,不能用前半段笔尖写字,要用笔尖向下垂直于纸面,笔尖的力度要轻。

如果力度太重会使字形死板、笔画厚重,影响美感。

2.笔尖的角度笔尖与纸面成30-40度角,笔尖越平,则字越横,笔尖越直,则字越直。

3.用笔幅度用笔幅度是指笔画的长短和粗细。

用笔幅度的掌握要讲究长短相宜,笔画要顾及端正,粗细搭配相宜,不可过分追求粗大。

二、书写姿势1.坐姿硬笔书法应该以坐姿写字,笔者要注意坐得端正,注意大小手在桌面的平衡,在有上悬物的情况下,尽量使手写在桌子边缘,使笔的力度显得平稳、柔顺。

2.身姿写字时头部不宜过低或过高,以低头看笔尖为宜,同时不要使手、胸、臂、肩四肢机能凝固或扭曲,要以放松为主。

三、字形结构1.构字原则硬笔书法的字形结构以“易懂简明”的原则为最高目标。

所以沿某一主线构筑整体干净巧妙的字形,是硬笔书法的核心。

比如说,横画就要平、直;竖画要直、稳;撇、捺画要柔劲而不失端正、自然。

2.结构与错别字硬笔书法的字形结构有时会出现错别字,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必须掌握字形结构,尤其是笔画的长短、宽窄和笔划的方向,不可以把笔画笔划写错,否则不仅影响美感,还会意义不明。

总结硬笔书法是很多人热爱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掌握基本写法是非常重要的,从笔尖用力的轻重、角度到用笔幅度和书写姿势,再到字形结构的构筑,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发挥硬笔书法的艺术效果。

书法用笔:12种行笔方法简述

书法用笔:12种行笔方法简述

书法用笔:12种行笔方法简述一、用笔概述用笔,就是笔毫落纸起而动作时各种点画起止运行的规律。

用笔的目的是要求中锋铺毫,既让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又要灵活到八面玲珑。

有的书法家又把它叫做“行笔”,就是形容笔毫落纸在点画中间移动。

有了正确的执笔和运腕的方法,还必须学会具体地运用。

笔墨落纸才见真功夫。

何况,一般写字与作为艺术的书法,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五指执笔法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加以美化和装饰,充分发挥毛笔的功能,追求线条、笔力和笔势、气韵,使之进一步提高到艺术境界。

书法的表情、势态以及色泽、风气韵度等形象的表露,无一不是通过用笔而产生出来的。

清代沈宗骞曾说:“盖不灵之笔,但得其形;必能灵便,乃可得其神”。

书法同样是这个道理。

从执笔、运腕到用笔,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书写的基本技法,统称为“笔法”。

前两者都是为给用笔创造有利的条件,而关键在于用笔。

章祖安书法:录李白诗用笔的方法,前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有些已成为书法家们普遍公认和行之有效的规律。

最基本扼要的有以下几点,即:每写一笔画,都包含着起笔、行笔、收笔三步,这叫“一波三折”;笔锋都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

”笔的运行不能呆板板地平来直去,而要“收笔藏锋”,“逆入平出”,“横画竖下,竖画横下”;“有往必收,无垂不缩”。

笔法要领这可以说是篆、隶和楷书用笔的基本法则。

随着各种书体的不同和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用笔的方法也跟着更加丰富多样,但归根到底都是上述基本规律的发展和变化。

二、常用笔法简介1.起笔:是指笔画的开始。

基本方法是写横画时要竖着下笔,写竖画时要横着下笔。

写其他各种点画,均依此类推。

这样起笔,可收到沉着、稳健而圆聚有力的效果。

2.行笔:笔锋在纸上运转,交换起落,不断提按的动作。

收笔:是指写到一画的末尾如何收束而言。

基本方法是要求笔运行到点画尽处必须回锋收笔。

也就是前边所说的,写横画时“有往必收”;写竖画时“无垂不缩”。

书法用笔的方法

书法用笔的方法

书法用笔的方法
书法用笔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笔方法:
1. 藏锋法:这是用笔的基本技法之一,基本原理是通过提笔来缩小笔锋的体积。

在缩小笔锋的同时,需要调整笔心的位置,使之与原心绝对重合。

2. 露锋法:与藏锋法相反,露锋法是让笔锋露出,不进行收缩。

这种方法常用于书写一些需要尖锐、挺拔的笔画,如“点”或“撇”。

3. 逆锋法:在行笔过程中,让笔锋从笔画的前端逆向而行,然后再调转笔锋,回到原来的方向。

这种方法可以使笔画更加饱满、有力。

4. 拖锋法:让笔锋在纸面上滑行,产生一种流畅、自然的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书写长线条或草书。

5. 顿挫法:在行笔过程中,突然停顿、加力,使笔画变得粗重有力。

这种方法常用于书写“点”、“竖”、“横”等笔画。

6. 提按法:通过提笔和按笔的交替使用,使笔画产生节奏感和变化。

这种方法常用于书写“横”、“竖”、“撇”、“捺”等笔画。

7. 转折法:在行笔过程中,让笔锋在转折处进行换向,产生一种圆润、饱满的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书写“钩”、“弯”等笔画。

8. 颤笔法:让笔锋在纸面上连续颤动,产生一种颤动、起伏的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书写草书或行书。

以上是常见的书法用笔方法,不同的书法家和不同的字体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小楷写好的方法推荐

小楷写好的方法推荐

小楷写好的方法推荐小楷要富有质感,就其风格来说,要富有一种自然、朴素、天真、拙朴的气息,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要使用笔富有质感的具体方法。

(一)骨法用笔是表现质感的重要笔法骨在结构中是指骨骼,即字形最基本的间架方法,在用笔上即指中锋运笔,是力的表现,近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最反对平扁,认为平扁不是艺术,就是写字也不是平扁的,中国书法家用中锋写的字,背阳光一照,正中间有道黑线,黑线的周围是淡墨,叫作绵裹铁,圆滚滚的,产生了立体的感觉,也就是引起了骨的感觉。

”他的话十分简明生动地描述了这种笔法。

初学书法,当先求骨力,骨力是书法艺术具有共性的美,而中锋用笔是产生骨力的重要手段。

所谓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笔心即靠近锋尖的正中部分,当中锋行笔时,笔毛平铺于纸上,万毫齐力,此时锋尖己不存在,但见笔身挺立,而笔心经常保持在点画内的中线部位行走,由于中线部分,水墨下渗,故吃墨较深,墨色较浓,而二侧副毫处,则相对地吃墨较浅,墨色较淡,由于深浅浓淡的作用,这根线条就产生了一种浑厚、饱满、圆润的立体感。

中锋行笔时,由于锋藏画中,故画之中心,如映日观之,有一缕墨痕,这一缕墨痕就称之谓骨,骨之左右、上下两边,乃副毫之所为,故又称之谓肉。

骨贵于藏于肉之内,由于骨力中藏,故一般很难用肉眼观察得到,特别是小楷,即使映日视之,也很难看到这一缕墨痕。

尽管它看不到,但能体味得到,这种感觉和体味到的力量就是力感。

只有骨藏于肉,才能含文包质达到骨肉相称的境界。

偏锋是病笔,书写时笔尖在上,笔肚着纸,毫无起伏地平拖过去,这样产生的笔画扁平,浮滑,墨不入纸,意思佻浅,书写小楷最忌偏锋,因小楷用笔,点画本身就很细微,如一用偏锋,则浮薄之弊立见,此不可不慎。

笔力之是否大小强弱,不关乎点画之粗细肥瘦,不得法者虽粗实扁,故清笪重光《书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而劣。

”肥而无力谓之臃肿,瘦而无力谓之纤弱,故有力者,肥瘦皆宜,无力者,肥瘦皆病。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一、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是指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

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

蔡邕《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说的九势中锋运笔。

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

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

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

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

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二、侧锋运笔侧锋运笔是指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度左右的夹角。

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

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

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

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

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

明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

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测也”。

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

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

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

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三、露锋起收(一)露锋起笔。

所谓露锋起笔是指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

硬笔书法入门教程

硬笔书法入门教程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一、写字姿势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如(图一)所示。

二、执笔方法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

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如(图二)所示。

书写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练习钢笔字的主要工具有钢笔、墨水和纸张。

一、钢笔钢笔的种类和型号很多。

根据钢笔笔尖的成分不同,可分为金笔、铱金笔两种。

金笔的笔尖含金量高,笔尖较软,弹性较小,书写时笔尖流畅,手感舒适。

但金笔的价格昂贵,且笔尖软,不好掌握,初学者不宜使用。

铱金笔尖含金量少,笔尖较硬,弹性好,经久耐用,而且物美价廉,是初学写字比较合适的工具。

挑选钢笔时要看笔尖是否圆滑和流畅,这可通过试笔检验,即将新笔蘸上墨水在纸上写些笔画及阿拉伯数字沟”,如笔尖不拉纸,出水均匀,那么笔尖就是圆滑、流畅的,合乎使用要求。

钢笔的笔尖有粗细之分,练字应使用笔尖稍粗一些的钢笔。

如果需要写字形较小的钢笔字,可挑选笔杆上注有“特细”字样的钢笔书写。

钢笔要注意保养。

写字时,应在纸下垫一些稿纸,以增强笔尖的弹性,减少磨擦。

运笔的方法

运笔的方法

手掌竖:意思是将手掌竖起直立,能使手把笔拿直即是。
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手需注意的部份大致如此,剩下细节就有赖读者自行体会。
运笔腕法
枕腕:即将手腕枕于桌上写字,只靠手掌运笔,范围较小,不宜书写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运笔方法和用笔方法
运笔手法
执笔时手需注意四个要点:
手指实:意思是手指皆需确实的压在笔管上,稳固的持者。
手心虚:意思是手掌心不须绷的太紧,适度并足以灵活运笔即可。
手背圆: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须硬将手臂托圆,适度足以让手指灵活即可)
二、“用笔”的方法 “用笔”的方法包涵很多方面:要学会“写两头、带中间”;要学会两种用笔,即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要学会两种起笔,既楷书起笔、篆隶起笔;要学会不同书体的用笔,既篆隶的用笔、楷书的用笔、行草的用笔。
(一).两种用笔:任何字体都存在两种用笔,中锋和侧锋。如二王的书法,是中锋用笔的代表,侧锋用笔,是很难表现出二王的风采;金农的隶书,是侧锋用笔的代表,中锋用笔,同样表现不出金农的味道。因此,学习用笔、研究用笔,是学习书法的关键和捷径。古人有学书“用笔为上”的说法,说明了用笔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学书的捷径中的捷径。用笔就如同行走,会走了,想到那里去就可以到那里去,就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否则只是一句空话。 1.中锋用笔:应该理解为使笔垂直于纸面,这样,可以很自如地向任何一个方向运动,也就是所谓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怎么才能做到“八面出锋”呢?这首先要求笔一定要拿直,只有笔直才可以向“八面”(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任何一个方向进行)运动。二要学会用笔锋。笔锋是什么?笔锋就是笔毫最有弹性的地方,在笔毫的尖部三分之一处。这样运动最灵活,写出的线条也最有弹性。当一个线条、一个字写完时,毛笔又恢复初始之状态,挥洒自如。这如同行走时大腿带动小腿自由向前摆动,左右交替进行,显得轻松自如。如果身体往下蹲,腿成弯曲的状态,行走时就显得费劲、吃力且不好看。这和中锋用笔是同一道理,但特殊的用笔就另当别论了。 2.侧锋用笔:顾名思义,笔锋是侧着的,也就是说笔不垂直于纸面。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掌握侧锋用笔是很必要的。此向技术是在“中锋用笔”中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掌握好“中锋用笔”后,再去学习、研究“侧锋用笔”,可以说“侧锋用笔”的技术更高一些、难度更大一些,运用的好,可以增姿添彩,用的不好败笔一个,反而弄巧成拙。根据侧锋用笔的形态,可分为:一).笔斜的用笔,笔杆向身体内侧倾斜(写横画);笔杆向右侧倾斜(写竖画)。二).“笔直的用笔”,笔用到笔肚或笔跟处,也是侧锋之态,古人称之“刷笔”。

张旭秘传“九用”-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

张旭秘传“九用”-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

张旭秘传“九用”-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在韩方明《授笔要说》和张怀瓘《玉堂禁经》中,只有九种用笔方法,数量很少。

那在实际书写中,究竟够不够用呢?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1.笔心的状态我们知道:“笔心为帅”,所有用笔动作,归根到底都是使用笔心。

笔头是一个圆锥形,如果笔心很小,就等于圆锥形的中轴,现在的毛笔,笔心太大,你用笔时要想象中轴的状态,为了图片清楚起见,我这里用一个中等笔心做例子。

你看,笔心的状态只有三种:垂直、倾侧和弯曲。

其中倾侧这一种,只有在空中才可能。

因为毛笔是软的,一下到纸面,就会弯曲。

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垂直和弯曲。

笔心一弯一直,称为一个来回,或者一次起倒。

书法上的动作,其实都在不断地做着起倒。

2.起笔的动作先来看看起笔时笔心可以做什么动作。

起笔就是笔锋怎样下到纸面。

从笔心的角度看,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笔心直下,二是笔心侧下。

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没有。

2.1笔心直下:驭锋笔心直下纸面,就是使尖锋接触纸张。

“九用”中称之为驭锋。

九用之三说: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驭锋就是直撞,如果连住其他笔画,又称暗筑。

《玉堂禁经》以“目”、“其”这两个字为例子。

这两个字中间两横的起笔,连住了左边的一竖。

所以你无须做什么动作,你做了也看不见。

下笔时,可以简单地用“直撞”下笔。

下笔后,如果想粗一点,可以来回摩擦一下,这样就可以把笔毫拉开一点,称为开锋。

开锋时手腕来回摇动,用的技法是衄锋。

2.2侧锋下纸,先取分数第二种情况,是侧锋下纸,笔锋侧下纸面,目的是使用副毫,这时候就要决定使用一分笔、二分笔还是三分笔。

选择分数用什么动作呢?当然是下蹲。

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为蹲。

《玉堂禁经》说: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

“一”、“乙”等用之。

你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个“一”字,在起笔阶段逐渐下压笔心,取得侧锋二分笔,然后开始行笔。

2.3改变方向:衄锋如果起笔用两面换、三面换,或者是藏锋蚕头等等,这就要变换方向,变换方向用衄锋,习惯上称为换笔心。

小篆的笔法、笔顺和技法

小篆的笔法、笔顺和技法

小篆的笔法、笔顺和技法小篆的笔法、笔顺和技法小篆的笔法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

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一、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4、向左回锋。

二、竖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3、行至底点勿顿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三、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2、转锋向右行笔3、顺锋向下行笔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四、直弯1、逆锋落笔向上2、转锋向下行笔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五、上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六、下弧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七、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八、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九、弯曲弧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

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

转折处注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

搭接笔的技法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

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书法中的用笔力度与速度的控制技巧

书法中的用笔力度与速度的控制技巧

书法中的用笔力度与速度的控制技巧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强调了用笔力度与速度的控制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书法家能够在纸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书法中的用笔力度与速度的控制技巧,并深入探讨它们对作品的影响。

一、用笔力度的控制技巧用笔力度是指书法家在书写时施加在笔尖上的力道,它直接决定了字迹的浓淡、变化的起伏以及线条的粗细。

合理的用笔力度能够使作品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凸显书法家对字形和笔画的理解。

在用笔力度的控制技巧方面,书法家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 持笔方式:书法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持笔方式来调节用笔力度。

例如,握笔处于中部可以让笔触与纸面的接触更轻,用于书写细小的字体;而握笔处于后部则可以增加用笔力度,适用于书写大字或字体浓重的部分。

2. 用力的控制:书法家可以通过调整用力的大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用力过轻则字迹稀疏,缺乏力量感;用力过重则字迹粗糙,丧失了书法的灵动性。

因此,保持适度的用力能够使字迹有足够的浓淡变化,并展示出独有的书法风格。

3. 独特的用笔方式:一些书法家通过独特的用笔方式来创造不同寻常的效果。

例如,杨洪基先生以“竖笔颠倒行书”而闻名,他通过倒转笔尖,用尽全身力气,使得字体显得豪放有力,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二、速度的控制技巧书法作品中的用笔速度同样对作品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速度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展示出书法家的情感和对主题的理解。

以下是速度的控制技巧:1. 缓慢笔画:缓慢的笔画可以突显出书法家的细腻之处,并展示出书法作品中的着重点。

在写意山水中,缓慢的笔画可以描绘出山峦的奇特形态,或是流水的跌宕起伏,营造出壮美的意境。

2. 快速书写:快速书写能够使字体或者笔画呈现出流畅、灵动的特质。

快而不乱的笔画在草书中尤为常见,通过流畅的线条展示出草书的独特韵味和生动形象。

3. 刹那变化:有时,书法家会在作品中运用刹那间的变化,突显出特定的笔画或者字体。

毛笔字行书书法笔法

毛笔字行书书法笔法

毛笔字行书书法笔法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字体,因此在笔法上与楷书大体相同,只是起收、提按、转折、疾驰等方面更丰富,更有变化。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毛笔字行书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毛笔字行书书法欣赏行书笔法15种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字体,因此在笔法上与楷书大体相同,只是起收、提按、转折、疾驰等方面更丰富,更有变化。

(一)起笔:1、顺锋起笔:起笔时,笔尖顺着笔画的方向入纸,起笔露峰,显得轻灵生动。

2、逆风起笔:笔锋入纸的方向与笔画方向相反,为了加强笔力。

(二)收笔:1、回锋收笔:一笔写到终了时,把笔锋收回,“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好处是:前后呼应,含蓄沉实。

2、空收:笔锋露在这一笔画的末端,不回锋,在空中收笔。

这种收笔在行书中运用较多。

(三)提笔:指一笔中的提笔。

起笔后,把笔稍稍提起,笔锋并未离开纸面,出现较细的点画。

(四)顿笔:顿笔与提笔相反,把笔用力按下,使笔毫展开,出现粗重有力的点,就叫顿笔。

顿笔与提笔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一笔之中有提有按,有细有粗,显得变化生动。

(五)按笔: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力用笔的动作。

比较:“提笔”轻;“按笔”稍重;“顿笔”重。

(六)挫笔:笔在运行中,突然停止改变方向的动作。

一般至转角处,先顿笔之后,然后把笔略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从而变换方向。

顿笔和挫笔是互相连接的两个动作。

挫笔要有分寸,过分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七)过笔:笔在运行中,提笔直道运行,不曲不折,其势如箭离弦,急速有力,流畅自然。

(八)转笔:用笔写出圆转没有棱角的笔画。

(九)折笔:折笔与转笔相对而言,多用于方笔。

向右运行的横画,起笔时先向左上方而落,随即折而下顿,再向右运行至末端,稍提即向右下顿笔,接着折笔往左回收。

竖画及斜画以此类推。

折笔还多用于转折之处。

(十)圆笔:用笔写出圆劲而没有棱角的点画。

这种笔画锋芒少露,骨力内含。

它是用裹锋、转笔的方法写出来的,给人以含蓄秀劲之感。

书法基础笔法(书法江湖网文)

书法基础笔法(书法江湖网文)

第一篇:执笔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沙孟海先生考证认为,古人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

孙晓云先生在的发展更新,逐渐统一向五指执笔法发展。

苏东坡即用三指执笔,时人讥笑他,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本文只选择其中较为实用的数种执笔法加以讲解分析……本文所讲执笔法具体图示如下(注:握笔法后文略去不讲):执笔法.jpg(85.68 KB, 下载次数: 2)执笔法一:五指执笔法又称五字执笔法:擫、押、钩、格、抵。

擫:用拇指的第一节紧贴笔杆内侧,拇指关节捻动笔杆向外稍弯。

押:用食指的第一关节紧贴笔杆的外侧,与大拇指配合起来,将笔杆捉住。

钩:用中指的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的外侧。

格:用无名指的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的右外侧,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而且向外推着。

抵:小指紧贴无名指,依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不接触笔杆。

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推着中指的钩,还要小指托在下面,加一把劲。

口诀:大指食指对着捏,中指向里顶勾天,无名指头向外顶,小指帮忙不要歇。

指实掌虚虎口开,腕平掌竖笔直立。

(注:上述文字源自百度百科,有删减,个别字有更改!)寄棘堂主评:约晚唐以降,书家多用此法。

今之世人十有八九亦用此法。

此法优点不再赘述,然此执笔法笔管易死,使转(注:此词具体释义尚待考证)困难,毋庸谈转笔、捻管了,则更为不便……用此法执笔欲入晋唐人藩篱,难矣!元以降恐惟赵子昂(注:子昂得晋唐皮囊)一人而已,然惜其多媚而乏骨,古已有论……延伸阅读:百度《笔法九家谈》执笔法二:捻管法此法人多不常用,具体可参考上图。

站着写大字,通常采用捻管执笔法,即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捏住笔杆上端,高高提笔,仍要求指实掌虚,五指齐力。

这种执笔法适合书写大字,行书、草书或狂草更适合,写正书需要较深的功力。

(延展阅读:用提斗笔书写特大的字或题壁,即用拇指贴夹住笔杆内方,力量由内向右用力,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列抓住提斗外面,用力方向与拇指相对,小指则贴在下面,高悬肘腕,以臂代替笔杆的运转,这种执笔方法叫“提斗抛笔法”。

书法用笔技法术语大全

书法用笔技法术语大全

书法用笔技法术语大全执笔法:书法术语,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管的方法。

执笔,是进行写字活动的基本手段。

大致有如下几点:如双苞(即*双钩)、单苞(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

传自锺繇、王羲之、虞世南,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擫、压、钩、格、抵)。

经历代书法家长期书写的实践,咸认为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拨镫法:书法术语,运笔的一种技法。

镫一作灯,故亦有譬喻执笔运指如挑拔灯芯的。

主要有二说。

一、《书苑菁华》引晚唐林韫《拨镫序》语:“镫,马镫也,盖以笔管着中指、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管直,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也。

足踏马镫浅,则易转运。

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于拨动矣。

推、拖、撚、拽,诀尽于此。

”二、《桃源手听》引北宋钱若水语:“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压、钩、格、抵,用笔双钩,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镫法。

”但《唐诗纪事》及《宣和书谱》所记陆希声五字执笔法并无“拨镫法”字样。

案林韫的运指四字诀和陆希声的执笔五字法系两种不同含义的方法。

不少学者对执笔法多主陆说。

双钩:书法术语。

①复制法书的技法。

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

”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

②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

据载:宋代蒲元,尝以双钩字写河上公注《道德经》,笔墨精细,若游丝萦绕,孤烟袅风,连绵不断,或一笔而为数字,分布匀稳,风味有余。

③执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

北宋黄庭坚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

高提笔,令腕随已意左右。

”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单钩:书法术语。

执笔法指法名称.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

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

与“双钩”相对。

唐代韩方明称:“若篆书,则可多用单钩,取其圆直有准。

毛笔的运笔方法---起笔、行笔和收笔

毛笔的运笔方法---起笔、行笔和收笔
4、学生讨论交流,谈收获。
3、学生练习
1、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媒体出示要点图片。生生互相点评,寻找不足和差距,互促共进。
3、教师再次示范。小结。
4、运笔点拨
运笔的方向与五指执笔法密切相关,执笔中的压、钩、格、抵等就控制着左右纵横和最后进退的运动。笔的纵向运锋,就是指笔锋与纸面成垂直的关系,所有提笔、蹲笔、顿笔都是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笔的横向运动,是各种横向的延伸运笔,表现在用笔上就有抢笔、行笔、挫笔、衄笔、翻笔、绞笔等。概括地讲笔的纵向运动是指提按,而提按要注意轻重相宜,笔的横向运动是指伸展,而伸展要注意粗细变化。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又说:“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方笔、圆笔
方笔与圆笔是笔画的二种不同形态,一般来讲以有棱角者为方笔,无棱角者为圆笔。方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顿笔方折”的方法形成棱角,即“折以成方”,给人以刚健挺拔、方正严谨之感,魏碑大多用此方法形成棱角分明,锋颖犀利的点画线条。此外如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中,特别是在笔画的转折处也常用此方法。圆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形成圆润之势,使之不露筋骨,内含浑厚遒劲,即“转以成圆”。初学者注意学方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刀切似的方整,这样就会变得僵硬。而学圆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鹅卵石似的光滑,这样就会变得油滑。要了解方笔与圆笔是不同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形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中有段对方笔、圆笔的论述较生动,他说:“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挈。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挈出之。”康有为这段话不仅讲了方笔、圆笔的用笔方法,而且讲了各自的不同形态,初学者可作参考。另外,初学者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方笔、圆笔在一种字体中没有绝对的区分,既不可能绝对的方笔,也不可能绝对的圆笔,而是以谁为主。如颜真卿的楷书《勤礼碑》以圆笔为主,但偶尔也用方笔。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以方笔为主,但有时也用圆笔。

书法的笔法

书法的笔法

书法的笔法——运笔笔法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亦称用笔或运笔,即用笔毫在纸上运行。

毛笔在纸上究竟应该处于怎么样的状态来书写比较理想?这是书法技法的关键,也是笔画写得好坏的最基本的法则规律。

笔法是我国书法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据传早在东汉时期,蔡邕(yong)就著有《笔诀》传世,并一直被书家视为至宝引用至今。

笔毫在纸上运行或笔锋运动的形式,是指笔毫锥体在书写时所进行的各种运动。

一切运动都是在三维空间进行,如上下移动(提按)、平面移动、旋转等;同时伴随着时间范畴内进行的变化,如疾、涩、迟、留等。

用笔方笔法包含笔的笔锋使用部位、笔毫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笔的竖立程度、笔锋在笔画中所处的位置、笔的上下运动、笔的平面运动和笔的转动状态、笔的运行方向、笔的运行速度等。

用笔方法是由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来体现的。

一、用笔的分数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

所谓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也称笔心),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

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与副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锋是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笔锋主筋骨”之说。

但是光有筋骨而无血肉的毛笔字是不美的,所以历代书家在书写时都不是单用笔锋的(而且笔锋与副毫也无法截然分开),而须兼用副毫。

副毫控制着笔画的粗细,副毫与纸的接触越多,笔画越显丰满,故又有“副毫丰血肉”之说。

书家在运笔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来协调运用笔锋和副毫的。

看重筋骨,以瘦劲为美的人,就少用副毫;而既重筋骨又重血肉,以丰腴为美的人,就必然多用副毫。

毛笔的笔头,按其部位大体又可分为三部分(见图):笔尖(锋颖处)、笔肚(中间部位)、笔根(与笔杆相接处)。

再把笔尖至笔肚的那一部分分成三等分,靠笔尖的三分之一这一段就称一分笔,从笔肚到笔尖这一段称三分笔,靠笔尖的三分之二这一段称二分笔(见笔位图)。

显然,显然,使用一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轻盈、灵动、纤细、瘦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九种用笔方法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通过优美的笔画和独特的用笔方法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修养。

在书法中,用笔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作品的形态和风格。

下面我将介绍九种常见的用笔方法。

一、瘦墨重彩法
瘦墨重彩法是用笔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轻薄的笔触和浓重的墨色来表现形象。

这种方法注重墨色的层次感和变化,通过墨的浓淡来描绘物体的光影效果,使作品更加有立体感和韵味。

二、洗墨法
洗墨法是一种将墨汁稀释后再使用的方法。

它可以使墨色更加柔和,笔触更加流畅,使作品具有柔和的气质和韵味。

三、破墨法
破墨法是一种将墨汁用力拍在纸上,使墨色破散开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的墨色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质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

四、点墨法
点墨法是用笔时将墨汁点在纸上再用笔蘸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的墨色呈现出点点滴滴的效果,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浓重感。

五、挂墨法
挂墨法是用笔时将墨汁挂在笔尖上再用笔蘸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的笔触更加柔软,墨色更加丰富,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六、沾墨法
沾墨法是用笔时将墨汁沾在笔身上再用笔蘸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的笔触更加干练,墨色更加均匀,增加作品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七、颤笔法
颤笔法是用笔时手握笔杆轻轻颤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的笔触更加细腻,墨色更加柔和,增加作品的灵动性和韵味。

八、抽笔法
抽笔法是用笔时迅速抽出笔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的笔触更加有力,墨色更加深沉,增加作品的力度和气势。

九、悬笔法
悬笔法是用笔时将笔尖悬在纸面上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的笔触更加轻盈,墨色更加淡雅,增加作品的空灵感和雅致。

以上就是九种常见的用笔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的创作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希望大家在书法创
作中能够善于运用这些方法,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