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合集下载

南中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七版

南中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七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遗精的证治 分析:
失精家——提示肾精亏损 少腹弦急阴头寒——阴虚及阳,肾阳不足 目眩发落——精血亏虚,头目失养 脉极虚——脉势虚软无力 脉极虚芤迟——见于肾精亏虚,阴虚及阳 为清谷亡血失精——补充交待脉极虚芤迟亦可见于此种情况。 脉得诸芤动-阴虚阳浮 微紧-阳虚阴盛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阴阳两虚,心肾不交
王忠山 5号楼311金匮教研室
电话:6798267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一)概念:
1. 血痹:以肢体局部皮肤肌肉麻木为主症,由气血
不足,
感受外邪所致。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一)概念: 2. 虚劳:由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 本篇虚劳的论述是以五脏气血阴阳虚损为发病的病 理机制,提出治疗大法:重视脾肾,甘温扶阳
渴——阴血不足,津液亦不足 喘——肾有纳气
悸——血虚不能养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2.气血不足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 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5)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气血两虚的虚劳脉证 。 分析:脉虚沉弦——沉弦无力——气血两虚
脉沉-主里 小-主虚-阳气虚衰-名脱气 迟-主寒 其人疾行则喘喝-肾失摄纳,肺失主气 手足逆寒-阳衰失温 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脾阳虚衰,运
化失司。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4.虚劳无子(略) 5.虚劳盗汗(略)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而涩-气虚血行不畅。
症:精气清冷-肾阴阳亏损
[条文](9): [提要]阴阳两虚盗汗证。 虚微-阳气虚而不固

男子平人 细弱-阴气虚而不自守。
喜盗汗也-阳虚不固,阴虚不守
病机:阳虚不固,阴虚不守。
三、虚劳病证治
(一)虚劳失精 [条文](8):
[提要]论述遗精的证治。
少腹弦急阴头寒:肾阴虚致
初则:阴虚火旺 证
[ 难点 ]
1、脉象推论血痹轻证病因病机。 2、虚劳的脉象有何特点。 3、小建中汤为何能治阴阳两虚、寒热错 杂证。 4、肾气丸为何曰“肾气丸”而不叫“温 肾丸”? 5、大黄蛰虫丸“缓中补虚”治法的含义?
概说
一、血痹与虚劳的概念 因气虚血弱,外受风邪,致血行瘀滞 1.血痹: 而见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的一种 疾病。
[条文](6):
[提要]论述阴虚虚劳病及与季节的关系。 病 机 其脉浮大(无力)-阴虚阳浮。 : 肾 劳之为病 手足烦-阴虚生内热。 阴 亏 阴寒精自出-肾气虚,精关不固。 虚 酸削不能行-精亏筋骨失养。 , 阴 春夏剧-春夏木火炎盛,阳外浮阴愈伤。 虚 不 季节关系 能 秋冬瘥-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阴 内 守 气生,故病减。 。
【辨治思路解析】
(1)病证辨析 辨为心肝血虚,阴虚内热之虚劳不寐。 (2)病因病机分析: 病机为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肝阴 心血不足,内生虚热,神魂不安。 (3)治法与方药: 治宜滋养阴血,清热安神;方用酸枣仁 汤加味。
酸枣仁15g,茯苓18g,知母9g,川芎 6g,生地15g,白芍9g,栀子6g,朱砂 1.5g,竹叶4.5g。6剂,水煎服。 6剂后,睡眠稍好,头晕痛亦减;又进9 剂,睡眠已正常。后用天王补心丹,每 晚2丸,调理善后。
【辨治思路解析】

金匮要略条文

金匮要略条文

金匮要略条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从整体观念论述杂病的治疗方针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是其义也。

余朦准此。

(一)2论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疾病发生途径预防治疗的意义和方法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若谁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月感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月感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月感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月感腑之文理也。

(二)3表里同病的先后缓急治则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十四)4新久同病的先后缓急治则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十五)师曰。

吸而微数。

其病在中焦实也。

当下之则愈。

虚者不治。

在上焦者其吸促。

在下焦者其吸远。

此皆难治。

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师曰。

病患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

骨节间病。

语声喑喑然不彻者。

心膈间病。

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

头中病。

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

问曰。

病患有气色见于面部。

愿闻其说。

师曰。

鼻头色青。

腹中痛。

苦冷者死。

鼻头色微黑者。

有水气。

色黄者。

胸上有寒。

色白者。

亡血也。

设微赤非时者死。

其目正圆者痉不治。

又色青为痛。

色黑为劳。

完整版)金匮要略原文

完整版)金匮要略原文

完整版)金匮要略原文问:如何治疗未发病的情况?答:治疗未发病的情况,当看到肝脏疾病时,知道肝脏会传染给脾脏,应该先治疗脾脏,使其在四季中保持旺盛,不受邪气影响,不需要补充。

中等医师不了解脏器之间的相互传递,看到肝脏疾病时,只知道治疗肝脏,而不知道要治疗脾脏。

对于肝脏疾病,应使用酸性、焦苦和甜味药物进行调理。

酸性药物进入肝脏,焦苦药物进入心脏,甜味药物进入脾脏。

脾脏可以伤害肾脏,如果肾脏气血微弱,水就不能流通,心火气就会增强,这会伤害肺脏。

肺脏受到伤害,金气就不能流通,肝脏气就会增强。

因此,先治疗脾脏,肝脏就会自然痊愈。

这是治疗肝脏和补充脾脏的要诀。

如果肝脏虚弱,就使用这种方法,如果是实质性问题,就不需要使用这种方法。

经文中说:“补不足,损有余”,这是指虚实之间的关系。

其他脏器也可以根据这个原则进行治疗。

人类天生具有五常,然后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然能够创造万物,也能够破坏万物,就像水可以浮舟,也可以翻船。

如果五脏的元气畅通,人体就会安定和谐。

邪气和风中之人,容易死亡。

千般疾病,不超过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经络受邪,进入脏腑,这是内部原因;第二种是四肢和九窍,血脉相连,堵塞不通,这是外皮肤的原因;第三种是房室、金刃、虫兽所造成的伤害。

如果按照这个原则进行治疗,所有疾病都可以得到解决。

如果一个人能够注意保养,不让邪气干扰经络;如果经络畅通,没有进入脏腑,那么就需要治疗。

如果四肢感到沉重,就进行导引、吐纳、针灸、膏摩,不要让九窍闭塞;还要避免违反法律,避免被动物伤害;保持房室的正常功能,控制饮食中的冷、热、苦、酸、辛、甘,不要让身体衰弱,这样疾病就无法入侵身体。

腠理是指三焦通会元气的地方,是血液和气体注入的地方;理是指皮肤、脏腑之间的文理。

XXX在上,XXX在下,大邪中表,XXX中里,口中的气味,是积存的食物。

不同的邪气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XXX在前,XXX在晚上,湿邪在下部,雾气在上部,风会使脉搏浮起,寒会使脉搏变快,雾气会伤害皮肤,湿气会影响关节,食物会伤害脾胃,极度寒冷会影响经脉,极度炎热会影响络脉。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治未病的脏腑五常:五行风气:自然界的气候元真:元气或者真气客气邪风:泛指能令人致病的不正常气候疢难:疾病干忤:侵袭或者侵犯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谷饪:饮食五邪:风,寒,湿,雾,饮食厥阳:阳气偏盛至极,孤阳上逆脉脱:一时性脉象乍浮不见之病证,多由邪气阻遏,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所得:适合病人的饮食居处等因素所恶:病人所厌恶的饮食居处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痉: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的一种筋脉挛急性疾病湿: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暍:伤于暑邪,以发热、自汗、少气、脉虚、尿赤为主症的疾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由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以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临床特征狐惑病:感受湿热虫毒,以目赤、咽喉、前后二阴溃烂为特征的疾病阴阳毒:分阴毒与阳毒,与感受疫毒有关,以发斑,咽喉痛为主证声喝(yè):说话声音噎塞鸠眼:其目色赤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是因正气亏虚,复感外邪,邪犯经络脏腑,以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甚者突然晕倒,昏迷不醒为主症的疾病历节病:指肿痛遍历多个关节,甚者关节活动障碍,身体消瘦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喎僻:口眼歪斜盛人:外形肥胖的人身体魁羸: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羸弱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和身体要脱离一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导致阳气闭阻,血行瘀滞,出现以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的疾病平人:外形看起来好像无病,其实内脏气血已经虚损之人面色薄:面色淡白而无华酸削:两腿酸痛不适而肌肉消瘦痹侠背行:脊柱两旁有麻木感马刀:结核生于腋下属瘰疬侠瘿:结核生于颈旁属瘰疬脱气:阳气虚衰干血:积久难解之瘀血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痿特征性表现:反咳吐浊唾涎沫】肺痿:肺叶痿弱不振,以经常咳嗽、咳吐浊唾涎沫,短气为主症的慢性虚弱疾患。

王雪华讲金匮要略第32讲第六篇:虚劳病证治(4)

王雪华讲金匮要略第32讲第六篇:虚劳病证治(4)

王雪华讲金匮要略第32讲第六篇:虚劳病证治(4)黑板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5条虚劳腰痛──八味肾气丸(15)第17条虚劳虚烦不冧寐──酸枣仁汤(17)[附方]虚劳脉结悸──《千金翼》炙甘草汤[附方]不足<气阴两虚>汗出而闷虚劳风气百疾──薯蓣丸方(16)扶正祛邪法山药(君)四君子汤┬八珍汤+桂枝、黄芪=十全大补汤四物汤┘桂枝──太阳柴胡──少阳防风──阳明拯阴理劳汤散火第18条虚劳干血劳──大黄?虫丸(18)七伤┌食伤忧伤─→心、脾、肝脾┤饮伤房室伤→肾└饥伤劳伤─→脾经络营卫气伤:气伤→血瘀─久停→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王晋三《古方选注》尤在泾: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祛其闭下面,请同学看一下书,我来解释关于“汗出而闷”的问题,汗出本身,是心阳不足,因为汗为心之液,汗出为什么会出现胸闷,我觉得,就是心阳亏损,伤及心阳了,阴亏不足的情况下,脉道就不能够充盈,反过来说,也是不能相继,因此,出现了不仅有“心悸”,而且有“脉结代”的问题。

结脉,脉学里面说,“缓而时止”,谓之“结”,“数而时止”,谓之“代”。

现在,我们因为有心电图检查,病人会向你直接表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律不齐,我觉得炙甘草汤,可以说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不齐,这个方应该是底方,至少你得想到有个复脉汤,对脉结也好,脉代也好,这是一个复脉的基础方,可调节心律不齐,为什么就能达到,调节心律不齐的作用?需要我们把原文本义说完。

它这个主症,大家能够看到,一个是汗出,说“不足”,得有乏力吧,汗出、乏力、气短、心悸,我看现在临床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性心肌炎,特别恢复期的时候,更是这样。

为什么说中医药治疗,对心肌炎有效,我觉得炙甘草汤给你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和说明,“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

而且也提醒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加紧治疗,说“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不积极治疗,的确有问题,所以现在,不管是小孩得心肌炎,还是大人得心肌炎,都是非常重视,找中医看,又找西医看,中医方面,就是用这个方打底儿。

金匮要略重点原文整理

金匮要略重点原文整理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

(2)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8)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13)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1)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11)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2)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

【金匮要略】第六章第9条

【金匮要略】第六章第9条

【⾦匮要略】第六章第9条⾎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9条男⼦平⼈,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导读:《⾦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编著《⾦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法,按照第⼏章第⼏条标注。

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欢迎⼤家留⾔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的注解!⼦恒试注阴阳平和的男⼦,脉象虚弱细微,细脉主阴虚亏虚,微脉主阳⽓不⾜,按之虚弱更是阴阳⽓⾎两虚之脉。

阳⼊于阴则寐,但阳虚⽆以固阴,阴虚⽆以敛阳,阴随阳出必然经常盗汗。

清·尤怡《⾦匮要略⼼典》9/10/11/12条同讲。

9/10/11/12条同讲。

平⼈,不病之⼈也。

脉虚弱细微,则阴阳俱不⾜矣。

阳不⾜者不能固,阴不⾜者不能守,是其⼈必善盗汗。

⼈年五六⼗,精⽓衰矣,⽽病脉反⼤者,是其⼈当有风⽓也。

痹侠背⾏,痹之侠脊者,由阳⽓不⾜,⽽邪⽓从之也。

若肠鸣、马⼑、侠瘿者,阳⽓以劳⽽外张,⽕热以劳⽽上逆。

阳外张,则寒动于中⽽为腹鸣,⽕上逆,则与痰相搏⽽为马⼑、侠瘿。

李⽒⽈,瘿⽣乳腋下⽈马⼑,⼜夹⽣颈之两旁者为侠瘿。

侠者,挟也。

马⼑、蛎蛤之属,疮形似之,故名马⼑。

瘿、⼀作缨,发于结缨之处。

⼆疮⼀在头,⼀在腋下,常相联系,故俗名疬串。

脉沉⼩迟,皆阴象也。

三者并见,阴盛⽽阳乃亡矣,故名脱⽓,其⼈疾⾏则喘喝者,⽓脱⽽不固也。

由是外⽆⽓⽽⼿⾜逆冷,胃⽆⽓⽽腹满,脾⽆⽓⽽溏泄⾷不化,皆阳微⽓脱之证也。

脉弦者阳不⾜,故为减为寒,脉⼤者阴不⾜,故为芤为虚,阴阳并虚,外强中⼲,此名为⾰,⼜变⾰也。

妇⼈半产、漏下,男⼦亡⾎,失精,是皆失其产乳⽣育之常矣,故名⽈⾰。

清·吴谦《医宗⾦鉴》【按】此节脉证不合,必有脱简,故不释。

清·黄元御《⾦匮悬解》脉虚弱细微者,⾥阴盛⽽表阳虚,寐时卫⽓不交,阴分外泄⽽不敛,故喜盗汗。

清·曹颖甫《⾦匮发微》⼈体⾎分多于⽔分,则热度⾼⽽脉道利,应指者条达⽽冲和。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 之。 (14)
提要:论述阴阳两虚的虚劳里急证治。
讨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病 机:阴阳两虚,寒热错杂。
症状分析:
腹疼、里急、四肢酸疼 —— 阳虚内寒,经脉失煦

悸 —— 血虚心失其养
手 足烦 热、咽 干口 燥 —— 阴虚内热

血 ------ 热伤血络
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 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 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8)
提要:论述阴阳两虚的失精、梦交证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讨论
第一段:论述失精家日久出现阴阳两虚的脉证。
少腹弦急,阴头寒─阳虚筋脉失养
肝肾阴虚
目眩、发落─精血亏耗,不能上荣
失精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寸口 阴阳俱微─气血阴阳俱虚
重 关上 尺中小紧─感受风寒
正气虚弱 感邪较重

症状: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治疗:益气和营,通阳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 益气通阳
桂枝 和营行痹
芍药 姜、枣 调和营卫
阳气通 血行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 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 枝五物汤主之。(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提要:论述血痹的脉因证治。 讨论:
第一 条论述血痹的轻证; 第二条论述血痹的重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病因病机与症状:


精 —— 阳虚不固,阴虚失守

一级原文(金匮要略)

一级原文(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一级原文(1-90)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夫人禀五常, 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 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 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 不越三条: 一者, 经络受邪, 入藏府, 为内所因也;二者, 四肢九窍, 血脉相传, 壅塞不通, 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 病由都尽。

(2)2.清邪居上, 浊邪居下, 大邪中表, 小邪中里, 谷饪之邪, 从口入者, 宿食也。

五邪中人, 各有法度, 风中于前, 寒中于暮, 湿伤于下, 雾伤于上, 风令脉浮, 寒令脉急, 雾伤皮肤, 湿流关节, 食伤脾胃, 极寒伤经, 极热伤络。

(13)3.问曰: 上工治未病, 何也?师曰: 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 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 补用酸, 助用焦苦, 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1)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4.太阳病, 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曰刚痉。

(1)5.太阳病, 发热汗出, 而不恶寒, 名曰柔痉。

(2)6.太阳病, 其证备, 身体强, 几几然, 脉反沉迟, 此为痉, 栝蒌桂枝汤主之。

(11)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取微汗。

汗不出, 食顷, 啜热粥发之。

7.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18)8.太阳病, 关节疼痛而烦, 脉沉而细(一作缓)者, 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

湿痹之候,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当利其小便。

(14)9.湿家身烦疼, 可与麻黄加术汤, 发其汗为宜, 慎不可以火攻之。

(20)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上五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二升半, 去滓, 温取八合, 覆取微似汗。

金匮要略条文重点期末考试必过

金匮要略条文重点期末考试必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治则与预防(1)治未病未病先防:【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有病早治:【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既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2)虚实异治、表里分缓急【问曰,病有急当救表救里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3)新久有先后【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4)攻邪当随其所得【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第三个原则(5)根据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护理。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为病。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湿病的治疗原则:发汗。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具去也。

】2、寒湿表实:寒湿伤表,营卫不和,麻黄加术汤。

3、风湿兼气虚:风湿在表,卫虚不固,防己黄芪汤。

益气除湿,调和营卫。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1、百合病:多因伤寒热病后,余热未尽,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心肺阴虚内热,临床表现为神志恍惚不定,口苦,便赤,脉微数。

2、百合病病因病机特征: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病机:心肺阴虚内热,百脉不合3、百合病主方:百合地黄汤。

病机:心肺阴虚内热。

治法:润肺宁心,滋阴清热。

组成:百合、生地黄汁【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4、百合病误吐:百合鸡子汤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1、中风辨证【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口吐涎。

】2、历节病病机:肝肾不足,水湿内侵(肝肾);阴血不足,风血相搏;气虚饮酒,汗出当风;胃有蕴热,外感风湿;过食酸咸,内伤肝肾。

3、历节病证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两条证及方方剂组成(1)风湿偏胜: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病因
营卫气血不足, 外感风邪
血行不畅或凝 滞,痹于肢体 局部肌肤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轻证针引阳气; 较重证益气通阳, 和营行痹 黄芪桂枝五物汤
病机
经脉痹阻, 脏腑失调。
当半身不遂, 口眼斜,语 言不利或不识 人,口吐涎
外邪浸渍关节筋 脉,痹阻不通
诸肢节疼痛, 身体魁羸, 不可屈伸。
新邪宜速散,宿邪 宜缓攻,虚人久痹 养肝肾气血
〘按语〙
1.本方创立扶正祛邪法,以调补脾胃为
主旨。
2.为《方剂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现
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抗衰老作用。
〘临床应用〙
(七)虚劳干血
【原文】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
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18、一)
〘临床应用〙
1.“三九胃泰”的研制 2.广泛用于多种消化系统虚寒性病证。 3.气虚发热以及病后、产后所致气血阴阳失调者。
(三)虚劳腰痛 【原文】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肾气 丸主之。(15、一) 〘解析〙 虚劳——辨病
腰痛——腰为肾之外府 肾阳虚所致
少腹拘急——肾阳虚,少腹失于温煦 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
〘现代药理研究〙
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有显著抑制作用。频发 早搏:炙甘草汤+甘麦大枣汤
(六)虚劳风气 【原文】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16、一) 〘解析〙 虚劳诸不足——五脏阴阳气血俱不足 风气百疾——正虚易感外邪
〖方药〗薯蓣丸 山药——调补脾胃之气 四君子汤(参、苓、术、草)、干姜、豆卷、枣、麮 ——益气调中 四物汤(归、芎、芍、地)、麦冬、阿胶——养血滋阴 桂枝、柴胡、防风——祛风散邪 杏仁、桔梗、白敛——调理气机 〖功效〗扶正祛邪

2023年金匮要略思考题答案与各篇知识点补充

2023年金匮要略思考题答案与各篇知识点补充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1.《金匮》所论病证分类,阴病、阳病各指什么?阳病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阴病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2.“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为什么?脏气为邪气改变3.“卒厥者,唇口青,身冷”其病机与预后“卒”同“猝”,忽然之意。

“卒厥”是指忽然发生昏厥的病证。

其病机为阴阳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

卒厥的预后,《金匮》以入脏、入腑来判断。

病人卒然昏倒之后,如出现唇口青、身冷,说明邪气内闭,血流郁滞,阳气涣散,内闭外脱,属入脏,预后不良,所以说“入脏即死”。

若见身和、汗自出,说明气血流通恢复正常,属在腑,比较容易治愈,所以说“入腑即愈”。

所谓“入脏”、“入腑”,重要指病位的深浅,犹言在里、在外,是相对而言。

同样,“即死”、“即愈”也非绝对之辞。

因脏性藏而不泻,腑则泻而不藏,病邪入腑尚可排泄,治疗较易。

而邪入脏则邪无出路,需要通过攻其相为表里的腑才干驱除,所以难治。

4.“治未病”的含义防止疾病从已病脏腑向为病脏腑传变,也叫既病防传。

5.五邪中人的特点。

五邪是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风邪多在午前侵犯肌表,脉多浮缓;寒邪多在暮时中于经络之里,脉多紧急;湿邪常伤于身体下部或流注关节;雾邪易伤于身体上部,侵犯皮腠;榖饪之邪损伤脾胃,形成宿食,极寒极热均能伤经络。

6.《金匮》论脉有几种意义?原文第九条:“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是阐明同一脉象出现在不同部位,主症也不同样,必须在凭脉辨证的同时,结合其他症状全面考虑,才干对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金匮中的脉象有阐明病因、病机、辩证、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意义,不可单凭脉,也不可不重脉,应脉症合参,掌握脉象重要精神。

7.“未至而至,至而不去,至而不至,至而太过”的含义。

前一个“至”指时令,后一个指那个时令的气候到。

未至而至:时令未到,气候已到。

eg未到雨水节,而气候已经温暖.至而不去:时令已到而气候未到。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九一)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劳症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九一)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劳症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九一)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劳症【原文】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髮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里说“男子脉浮弱”浮脉代表气脉,脉浮起来时表示气上浮,就是意味病人的表虚掉了。

涩脉代表血不足,也代表病人的精血不够,代表里虚掉了。

有这种现象的病人一定不会生子,因为“精气清冷”。

这里说男子没有子,那么这种现象对于女人来说,不容易怀孕或者怀孕了也容易流产。

也就是说劳症的男人不容易生小孩,为什么不容易生小孩,因为精冷肯定不能让女人受孕,劳症的女人也不容易怀孕。

劳症的病人都是虚寒的症状,而我们中药里有处方可治。

“夫失精家”就是男人遗精,遗尿也是属于遗精的一种,所以如果十七、八岁的小孩居然面色薄白,这就是他在刚开始发育的期间,生理的反应造成晚上睡觉时他会梦遗。

如果只是偶而遗个一、两次是很正常的,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满则溢。

但是如果很严重时,人就会虚掉,此时可见他脸上的气色整个是薄白的,精神萎靡不振。

女人晚上睡觉,全身流汗,盗汗,如果肥胖的人,流汗流很多,那是阳明热证。

如果是很瘦弱,也很虚弱,疲劳,脸色又很苍白,晚上盗汗很严重,这也是属于失精家。

所以,失精家的定义,千万不要锁定说是男人遗精很厉害才叫失精家。

男子遗精有几种,第一种是做梦与女子梦交而遗精,这是最浅的一种,第二种就是不做梦都遗精,第三种,人要清醒的时候,白天都要遗精,这就是最严重的一种了。

这些都是属于桂枝龙骨牡蛎汤。

“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为什么会少腹弦急,少腹弦急,与后面的桂附八味丸是一样,都有同样的症状,足厥阴肝经经过阴囊的地方,当少腹弦急的时候,筋很急,会拉痛得很厉害,这就是肝虚掉了。

当肝经虚掉以后,少腹弦急。

男人会感觉阴囊拉痛很厉害,女人会感觉到阴道抽筋很痛,这些都是属于少腹弦急。

这些统统都可以使用桂枝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1)▲【原文】(发病与预防)--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2) 【原文】(病因—反常气候)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

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此为至而太过也。

(8)(病因-疾病分类与病邪特性)问曰:阳病有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

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

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榖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第十六条:身体虚且特别容易感冒的病症,在中医上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第十六条:身体虚且特别容易感冒的病症,在中医上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第十六条:身体虚且特别容易感冒的病症,在中医上又是怎么处理的呢?平常我们也会听到有的人特别容易感冒,有的人却很少感冒,其实这也是人的体质问题,在我们的脑海里那就是:身强体壮的人就不容易,身体虚弱的人容易生病。

这也是符合生活常识的——体弱多病。

对于这类的体质的人就是增强其体质,换句话说就是补足气血,气血足身体就自然好。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第十六条:虚劳诸不足,风起百疾,薯蓣丸主之。

病人得了虚劳症,那么身体就会感觉到哪都不舒服,特别是容易感冒,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试用薯蓣丸,薯蓣丸方处方:薯蓣(三十分)、人参(七分)、白术(六分)、茯苓(五分)、甘草(二十八分)、当归(十分)、干地黄(十分)、芍药(六分)、芎藭(六分)、麦门冬(六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大枣(百枚为膏)、桔梗(五分)、杏仁(六分)、桂枝(十分)、防风(六分)、神曲(十分)、豆黄卷(十分)、柴胡(五分)、白籢(二分)用法: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这个方剂有二十一味,相对于用药精简来说是太多了,在这个里可以归类为桂枝汤、理中汤、建中汤等复方,一般来说:桂枝汤可以增强病人的气血,在感冒还能出汗时就可以使用,理中汤、建中汤是调节病人的脾胃,柴胡等梳理肝胆,再加上各类的补气、补血的药,其实是各种药物的混合。

在实际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症状,给予相应的桂枝汤或柴胡汤或建中汤等。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前后写的文章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参考后者看法为佳。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一、概述
血痹:是一种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阻滞引起的以肢体局部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的疾病。

虚劳:非一种病证,是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病的总称。

合篇意义:血痹与虚劳两病,一表一里,一轻一重,发病均以阴阳气血不足为主,故合为一篇论述。

二、血痹病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1)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2)病因病机:营卫虚弱,外邪侵入,经脉凝滞不行
脉症: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或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

血痹轻症:宜通阳行痹。

以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重症:宜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组成。

临床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的作用,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

临床可用于治疗产后身痛、汗证、末梢神经炎、不安腿综合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雷诺氏病等病证。

三、虚劳病
(一)脉象总纲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3)
脉大(浮大无力):阴虚阳浮(芤、革、浮、大等)
极虚(浮大无根):精气内损,脉气不充。

(沉、细、小、弱等)
陈念祖的《金匮要略浅注》云:“此以大虚二脉提出虚劳之大纲,意在色欲过度,肾精损,则真水不能配火故脉大;饥饿劳役过度,脾气损则谷不能内充,故脉虚”。

(二)虚劳失精证治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8)
病机:阴阳两虚,心肾不交
脉症:
脉极虚芤迟——精亏阳虚——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脉得诸芤动微紧——或阴亏阳浮,或阳虚失固——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治法:调补阴阳,镇潜固涩
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汤——调和阴阳
龙骨、牡蛎——收敛固涩
临床应用:临床对有梦无梦之遗精、带下、自汗、盗汗、偏汗、遗尿、乳泣等,辨证属阴阳俱虚,不能阳固阴守所致者,皆有较好疗效。

(三)虚劳失精证治
天雄散:
有学者认为第十二条自“少腹弦急”至“亡血失精”为第一段,是阳虚寒极的天雄散证。

天雄温补肾阳,桂枝温补心阳,白术温补脾阳,上中下阳气得温,寒邪尽退,精关得固。

用龙骨者,
以加强本方收敛摄精之功。

本方用于下元虚冷、阳虚寒极之遗精、阳痿、不育、不孕等证有良效。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13)
病机:阴阳两虚,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
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阴虚生内热
里急、腹中痛——阳虚生内寒
梦失精——阳虚阴不内守
悸、四肢酸疼——气血不足
治则:甘温建中
方药:小建中汤
桂枝汤基础上倍用芍药,加饴糖。

医理:
《灵枢·终始》篇:“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心典》:“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临床应用:
小建中汤是补益脾胃的祖方。

临床广泛用于多种消化系统虚弱性病证,如胃脘痛、腹泄、便秘等,特别对消化性溃疡病、胃炎腹痛属虚寒者有良效。

本方亦属甘温除热之剂。

对于产后及久病虚热,证属气血阴阳失调者有疗效。

这种“甘温除热”的治法,对李东垣创设补中益气汤类方具有指导意义,影响颇为深远。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14)
病机:阴阳两虚,偏于气虚
临床表现:虚劳里急,诸不足——概括上条所述之证;应有少气,自汗或盗汗,恶风,或不仁等气虚症状
治则:益气补中。

方药:黄芪建中汤。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
(四)虚劳腰痛证治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15)
病机:肾气虚弱
临床表现:
虚劳腰痛——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

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肾气虚不能化气利水。

治则:滋阴助阳,化气利水
方药:八味肾气丸
治则:滋阴助阳,化气利水
方药:八味肾气丸
附子、桂枝---温肾助阳
生地黄、山药、山芋肉---滋补肾精
茯苓、泽泻、丹皮---淡渗利水
医理: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润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


临床应用:
肾气丸阴阳双补,药性平和,故临床应用范围颇广。

除虚劳腰痛外,对肾气亏虚所致之长期低热、气喘、高血压、失眠、消渴、慢性肾炎水肿、淋证等病有较好疗效。

(五)虚劳风气百疾证治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16)
病机:气血不足,感受外邪
治则:挟正祛邪
治疗上,若祛邪则伤正,补益气血则恋邪,以扶正为主,寓祛邪于挟正之中,使正复邪除。

方药:薯蓣丸
方义:
薯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神曲、豆黄卷等补益脾胃;
当归、白芍、川芎、阿胶、地黄、麦门冬补血养阴;
桂枝温阳兼解肌,干姜温阳暖中;
柴胡,防风、白蔹、杏仁、桂枝宣肺驱风;
全方补气养血,滋阴助阳,重在补益脾胃,化生气血;又具调和营卫,疏风散邪之功。

临床应用:
本方可以治疗一切慢性衰弱疾病。

后世许多补气、补血、气血双补等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均从此方化裁而来。

(六)虚劳不寐证治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17)
病机:肝阴不足,心血亏虚
临床表现:虚烦不得眠——虚热内扰
治则: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方药:酸枣仁汤
酸枣仁——养肝阴,益心血
川芎——调养肝血
知母——苦寒以清虚热
茯苓——健脾宁心安神
甘草——健脾益气,并配枣仁以酸甘化阴
临床应用:
本方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降压等药理作用。

临床常用酸枣仁汤治疗神经衰弱、室性早搏、失眠、盗汗、脏躁、精神抑郁、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失眠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证属肝血亏虚,虚火扰心者。

(七)虚劳干血证治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四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

(17)
病机:因虚致瘀,内有干血
临床表现:
虚极羸瘦——气血虚弱,肌肉失养
腹满不能饮食——气滞血瘀,脾虚不运
肌肤甲错——内有瘀血,肌肤失养
两目黯黑——血瘀目失营养
治则:祛瘀生新,缓中补虚
指通过缓慢消除瘀血的同时,使新血渐生。

此所谓祛瘀生新法。

方药:大黄蛰虫丸
大黄、蛰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活血化瘀以去其干血;芍药、地黄,养血补虚;杏仁、黄芩宣肺气,解郁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

用酒饮服药者,取其助药势必活血通经。

临床应用:
本方消中有补,寓补于消,可收破血不伤正之功。

临床中多用于久病肝脾肿大、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子宫肌瘤,以及妇人子宫内膜结核所致经闭等。

本方有护肝降脂,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抗纤维化,抗凝血,扩张血管等作用。

近代用本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综合征、下肢栓塞性深部静脉炎、四肢浅部静脉炎等周围血管疾病。

(八)本篇论治虚劳病的特点
1.五脏气血虚损成劳,治疗上重视补益脾肾二脏;
2.对阴阳两虚的错综复杂病证治疗的重点是补脾胃、建中气,以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3.虚劳病虚实夹杂,虚多邪少者,宜扶正以驱邪,邪重而致虚者,宜以祛邪为主;
4.治法上侧重甘温扶阳,故在治疗虚劳的7首方剂中有5首为甘温调补脾气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