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培养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探讨
培养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探讨一、引言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探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并借鉴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经验,以期提升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的目标。
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这一学科,我们应该确定以下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不断发展和更新,因此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充分融入最新的土木工程材料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成果,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还需要引入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的更新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和实验操作,但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动力。
还可以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技术、智能实验平台等,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五、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引入一些新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还应该加强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六、课程评估的改革课程评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摘要:针对当前教学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实践结果表明:注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互动沟通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本科人才。
关键词:钢结构,教学改革,学习效率,教材《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中的必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综合性、应用性很强,内容包括:钢结构的特点;材料特性;基本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构件连接及计算方法;简单钢构件的设计等。
课程要求学生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不但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能掌握一般钢构件的设计方法。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由于《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稳定理论,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需要具备很好的力学知识的基础等,因此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
在当前教学计划总学时不断被压缩的背景下,学生在相对较少的学时内接受的信息量明显增大,而且该课程通常为考试课程(学位课程),因此学习的难度大大增加。
对授课教师而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成为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教学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力图使“师生互动”成为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1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1.1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介绍了建筑用钢材的特点和各类基本受力杆件的设计和计算,知识点众多,包含了各类公式的推导,主要涉及到材料力学中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对初学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学生往往会对各类公式的推导望而生畏,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教学团队根据二本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即并不要求所有的同学对相关推导过程完全掌握,只须了解基本的过程即可。
为了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引入案例教学必不可少[1]。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土木工程材料这门课程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提高其整体竞争力。
一、制定新的课程目标在改革前,我们需要制定新的课程目标。
这里,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孪生教学: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开展,使学生可以边学边做,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2.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和测试土木工程材料,并引导他们进行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从而增强实践能力。
3.系统性培养:构建完整的土木工程材料知识体系,将不同的内容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应用能力。
二、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针对新的课程目标,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教材改进:编写新的教材,增加实用性和实践性,并全方位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
2.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来理解和应用土木工程材料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创新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三、丰富课程形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升教学效果,我们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形式。
1.实验题库:建立实验题库,让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设计、实验和分析,增强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2.科技竞赛:组织科技论文制作、竞赛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全方位锻炼和提高。
3.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只有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目标、教材和教学方法,并丰富课程形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满足时代的需要。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策略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包括设置清晰的课程教学目标、优化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四个方面。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课程考核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教育土建学科的一门必修平台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常见的胶结材料、结构性材料、装饰性材料及其他工程材料等。
课程知识点庞杂,覆盖面广,是多个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因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具体章节的侧重点及知识点讲解的难易深度略有不同。
近些年,为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发力点聚焦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需要对现有课程做出有效的改革,保留课程特色、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学时及考核比例,让学生由被传授式的学习转变成亲身参与动手实践,以课程为抓手促进人才培养目标落地[1]。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教师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所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只是列出了一个笼统的课程教学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建筑钢材、水泥、混凝土、砂浆的基本性能,具备如何选用建筑材料的能力、分析建筑中与材料有关的问题的能力,并未立足土木工程专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将这一目标细化。
课程教学目标不细化、不具体,使其在具体“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难以落实,影响课程教学成效。
(二)课程理论、实验教学内容滞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不仅涉及“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板块,还涉及实验技能板块。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探
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们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加深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地、参加工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
我们还可以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通过这些新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土木工程材料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实践教学,引入新的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土木专业论文范文
土木专业论文范文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土木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以期通过实施教改措施,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达到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土木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土木专业论文范文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改分析[摘要]文章在总结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课程缺乏、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实践土木工程材料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组分、结构与材料性质的关系、外界环境和施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性能改善的途径,为以后毕业设计、进行科研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
1课程现状1.1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
根据材料的来源,有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根据材料的功能,有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根据材料的成分,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这就使得“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1]。
另外,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而计算推理的内容相对较少。
土木工程材料与工程应用紧密相连,每种土木工程材料(原材料或产品)都有相关的技术指标,有些技术指标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种材料往往构成混合材料或产品,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混合材料或产品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另外,工程应用环境对于材料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既要体现各类型材料的基本特性,又要在工程应用上形成统一体系。
这些因素使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结课论文(3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结课论文(3篇)第一篇: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及内容摘要:从土木工程材料的重要性入手,从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方面探讨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从材料的特性及质量控制、常用材料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新型材料的介绍三个方面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前言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及其他相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施工中用到的材料的特性、分类、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以及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内容。
它几乎涉及实际工程材料中的全部,包括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木材、石材等。
它是诸如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造价、混凝土结构原理等其他课程的基础课,课程的学习可以为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提供相关材料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达到可以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事实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控制与使用对工程造价、施工进度、质量控制等环节,乃至整个工程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作为专科院校或独立本科院校的同学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毕业后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工作。
因此,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处理实际工作岗位问题的能力。
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讲授远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方面与课程特点有关,比如教学内容繁杂、逻辑性差、教材陈旧等。
另一方面与授课方法与授课内容有直接的关系。
教师如何更好地讲授“土木工程材料”以便让学生切实掌握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方面的知识是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的讲授谈一些自已的认识和体会,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1教学方法1.1强调课程的重要性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材料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材料力学、钢结构等课程上,而对材料课程仅是应付考试的态度。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论文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论文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论文为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对南昌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获得了省级和校级教改课题的支持。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并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各类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叙述性和分析性内容;同时,土工工程材料发展迅速,新材料层出不穷,以致学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中难以抓住重点,出现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笔者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三个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教材编写2013年,南昌大学与其他兄弟院校编写出版了教材《土木工程材料》[12]。
新编教材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的不足,强化混凝土章节内容,增加了轻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弱化部分章节,将石材、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章节内容进行相应删减;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增加建筑节能材料章节;设置案例,在各章节中多设案例,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实践相结合。
(二)授课内容编排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突出重点内容,授课时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为主要重点,以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建筑钢材、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为次要重点,同时兼顾建筑功能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砂浆、石材、木材等;体现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与不同专业方向的有机融合,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专业重点突出水泥与混凝土的内容,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则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则要求详细讲解大体积混凝土及其施工;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时将土木工程新材料(如新型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如隧道盾构技术、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以及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工程应用,将国内外典型工程(如新型混凝土技术在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桥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中。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探索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探索摘要:本文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和探索为主题,探究了当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材料科学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为未来工程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创新;土木工程材料;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一、引言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土木工程材料》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结构材料知识的核心课程。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兴趣和视野的培养方面面临困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探索。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困境1.单一的讲授模式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使用单一的讲授模式,老师通常只会依据教材内容讲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野受限,同时难以准确地掌握理论知识。
2.缺乏实践操作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模式的差异性。
这意味着学生很难在真正的环境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3.缺乏互动在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这意味着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或者探讨重要的问题。
三、创新和探索的教学方法1.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学习目标,通过合作开展研究和建设,从而解决真实的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一些相关的、有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以研究实践案例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让学生在对真实、多样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
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我们可以列举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
3.课堂互动课堂互动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
这个教学方法是通过在课堂中供给诸如问答、小组讨论、PPT 作业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论文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进展转型,应用型本科要求严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立表达“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根底课,开设时间大部分都在二年级第2学期。
该门课程学时少、起点低、实践性强。
而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将直接关系到以后混凝土与砌体构造、建筑施工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而将该门课程进展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本课程近几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和总结,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展改革。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涵盖的种类繁多(无机胶凝材料、钢材、水泥、混凝土、合成高分子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等)、内容庞杂(各种材料的性质、用途等),同时土木工程材料的开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学生学习时易感枯燥,学习兴趣不高;另外常常因为没有见过或者接触到的材料头脑中更是一片空白,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理论课中采用口头讲述一些材料往往很难把材料及其性质讲解清楚,此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方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把材料的图片、反响等过程进展模拟,或者现场施工时如何利用材料性质的图片,直观地反映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模拟,使学生的角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其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
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获得正确掌握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比方在讲解无机胶凝材料理论课时,老师可以就教室墙壁上出现的一些裂纹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展解答。
还可以引用一些实际工程中材料应用不当的案例,增设学生交流的问题。
在采用此方法进展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探讨、学生相互交流,形成热烈讨论甚至是剧烈争论的课堂气氛,而不是教师单纯地自问自答。
试析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
试析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试析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论文摘要:实验课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课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室开放程度、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改革实验课程评价考核机制共5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论文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改革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如: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专业基础课程。
开设此课的目的是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同时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在设计中合理选材,施工中正确用材的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质,实验课是该课程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目前高校不断压缩课程学时的趋势下,各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计划学时一般在36-54之间,其中实验课学时在6一18之间。
土木工程材料涉及面较广,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内容繁杂,由于学时有限,理论课很难完成,往往压缩实验课,特别在实验资源较差的学校更为突出,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实验课。
不仅如此,开设的实验课往往也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针对不同专业的选做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如何在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提高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作者在此作了一些思考,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是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础,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硬件”。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实验包括6个: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实验、水泥实验、混凝土实验、墙体材料实验、钢筋实验、沥青实验,实验时学生按3-4人分组,根据学校规模不同,有相应的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要求,这是开设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必须予以满足。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为满足区域经济开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优化教学方案的方向模块必将成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始终以效劳地方经济建立为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深入用人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本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构造的要求,进一步密切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xx年的教学方案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经历,严密结合当前国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根底上,设计了“2.75+1.25”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把4年的培养过程分成两个局部:“2.75”指在校进展理论课程和局部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1.25”指在校内实验实训和在企业学习的时间,以实践训练为主,包含局部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尽早与用人单位接触,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缩短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周期。
事实“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密切了校企关系,提高了办学质量,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力学是构建土木工程学科重要的理论工具,材料是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力学和材料是培养学生建造能力的根底。
设置以力学为中心的课程群,既联系到数学和物理,又联系到构造和岩土工程,强化力学课程群的教学,即强化专业根底中主干课的教学。
当代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构造,将产生新型构造体系,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施工,将产生新构造、新工艺、新技术,材料类课程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十分重要。
为此,改革“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增加“新材料性能测试”设计性、开放性试验课程,增加“趣味构造力学实验”和“新材料构造模型创新实践”的选修课程十分必要。
基于此,地方高校必将培养出根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直接构成土木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的组成、生产、技术标准、性质、使用及检测等知识。
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质量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直接构成土木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的组成、生产、技术标准、性质、使用及检测等知识。
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质量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正确的选择和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
同时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土建类专业人才,我校土木工程教学团队通过细化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重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构建“一主线、三层次、立体化”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
“一主线”是在讲授各种材料时,既突出重点(以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作为教学重点),又体现“一主线”的模式。
“一主线”是按照“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讲解各类材料的基本知识,授课条理分明,学生学习思路清晰,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层次”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知识点分为逐层深入的三个层次———基础知识、观察和讨论、工程案例,并使每一个知识点达到基础性、扩展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第一层次基本知识是依据以上突出重点、体现一主线的模式讲授,并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第二层次观察和讨论是通过观察建设工程中某现象(或事故)、某试验或试验结果,启发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通过对这些现象、结果的分析讨论,既加深对相关基本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达到学中悟,悟中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思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三个层次工程案例是结合所教授的知识点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工程案例,分析讨论工程案例,教师
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立体化”是教学内容的立体化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内容结构。
首先以教材为蓝本,广泛收集、整理大量的教学资料,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其次收集图片、视频、实物样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另外制作功能强大、师生互动网络课程,作为支撑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突出“一定位、三最新、重优化”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上导入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标准,结合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强调基础,注重应用。
具体做法如下。
在教学内容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目标需要,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三最新”的教学,即结合最新的国家标准教学,将新型材料及其发展新动向纳入教学内容,将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纳入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厚基础、大专业的要求,突出基础性和系统性特点。
优化教学内容。
淘汰陈旧材料与标准,适当减少砌墙粘土砖等不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传统材料内容,增加新型墙体材料和新型防水材料等内容,实现内容的优化与更新,避免与后续课程重复。
增设讨论课题、研究型专题作业和开放式作业,培养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学科前沿的形式,介绍混凝土耐久性、生态建筑与生态建材、新型屋面体系———种植屋面、膜材料与结构等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内容,丰富了课程体系,突出前沿性特点。
三、建立“一结合、三类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的特点,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理论教学贯穿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感知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新体系。
具体是做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设计基础型试验、设计型试验和研究创新型试验三种类型,实验室由“封闭式”变“开放式”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实行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参与指导和管理工作,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基础和设计型试验;一些优秀的学生,根据兴趣和个人意愿,参与和完成研究创新型试验(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在上班时间学生可比较自由地安排时间,在试验过程中及时得到试验人员的指导。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试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型和研究型试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四、确定“一素质、三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确定“一素质、三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素质”是指工程素质。
作为工科学生应有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良好的思维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协作素质、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及工程创新素质。
工程素质是通过大学课程,逐步培养的。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教学中由始至终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试验课及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
“三能力”的教学方法,是以设置疑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启发对比、分析讨论式及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一传授知识型、填鸭应试型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的改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形式的教学方法。
借助学校强大的.教学网络平台,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图像、动画、授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有机结合,使材料或动态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扩大材料科学前沿信息量,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形式的考核方式。
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学习与考核相互结合,理论测试、试验考评、课外学习成绩评定等多形式的考核方式。
五、建立“一平台、三拓展、信息强”的教学资源
“一平台”是指教务处的网络教学平台。
土木工程材料已经在此平台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供学生课下学习使用。
进一步完善了师生互动平台的利用,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沟通。
“三拓展”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前沿知识,跟进新材料的发展,使学生及时了解材料发展动向;拓展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培养学生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的工程意识;拓展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发现、生产过程创新漫谈,目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其创新精神。
“信息强”是指在上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强大的信息资源,搜集和查阅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论文等资源,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论文;二是充分利用教务处网络课程资源,利用课余时间时时进行访问,以及完成师生互动的学习任务。
总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因材施教,把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才能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不同的使用环境,能正确选用土木工程材料,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工程中出现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解决方案,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平.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6(6):112-ll3.
[2]陈宝瑶.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与实践[J].福建建材,2012(4):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