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政经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一)
第四章资本的运⾏ ⼀、资本运⾏的⼀般原理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产资料和劳动⼒,为剩余价值⽣产准备条件;⽣产资本的职能是使⽣产资料和劳动⼒结合,⽣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要保存和增殖⾃⼰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循环。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
这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
因此,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继运⾏,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
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揭⽰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产的影响。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产领域中的⽣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的⼀种划分。
它以⽣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式的不同为划分根据。
固定资本是指以⼚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按每次⽣产使⽤过程中损耗的程度,⼀部分⼀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部分⼀部分地收回。
经过多次转移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
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上的⽣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在周转⽅式上是⼀次性投⼈⽣产过程,随着商品的销售⼀次性全部收回。
考研政治马政经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政经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二)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1.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产生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要求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产物。
它通过国家收购私人垄断企业而国有化;通过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通过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的方式来形成。
2.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这种公司以国有资本的股份为参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另一类是国家不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3.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从经济运行的长远目标。
和全局出发,对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二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三是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国家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方式主要有: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经济计划(通过判定各种短期或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来干预、调节经济的一种方式);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改变转移支付、变动税率和调整公债等实现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调整);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控利率实现对经济的调节,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进行调节);社会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和社会救济)。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1.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达到一个新阶段。
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生产的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超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它是生产的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四章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四章第四章:革命和反革命的历史规律1. 革命的历史观点•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2. 革命的发展阶段•断裂性阶段:旧制度被推翻,新制度建立•渐进性阶段:新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3.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4. 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5. 反革命的历史规律•反革命是旧制度反抗新制度的必然表现•反革命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行为6. 反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武装反革命•非武装反革命•利用外国势力干涉革命•使用各种手段反对无产阶级专政7. 分清革命和反革命的标准•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否推动社会向前发展8. 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革命和反革命是对立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是长期的9.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革命和反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是革命胜利的基础•无产阶级专政对抗反革命是一场生死斗争总结本文主要讲述了第四章《革命和反革命的历史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首先,我们讨论了革命的历史观点,认识到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动历史继续前进的动力。
接着,我们学习了革命的发展阶段,分为断裂性阶段和渐进性阶段。
然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转向反革命的历史规律,指出反革命是旧制度反抗新制度的必然表现,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行为。
之后,我们详细介绍了反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然后,我们讨论了分清革命和反革命的标准。
最后,我们了解了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革命和反革命。
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第四章的内容,并加深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马原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四章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四章(2)三、实践和认识的彼此关系(作用)及其意义。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选择)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或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或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简答或联系意义出论述题)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与人的实践需要相关的事物才成为人的认识对象;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并阐述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论述)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上或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①承认知识来自实践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②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③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①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理解和接受书本知识。
②对每个人来讲不成能也不必要事事都亲自去实践,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中得来的,所以一个人不仅要实践并且要学习书本知识,接受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4、为什么说实践是鞭策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实践的发展不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鞭策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给回答新问题提供了有关的经验材料;③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④实践熬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对实践有能动作用,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认识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答案是(一)里的第1点内容和(二)大点的内容)(三)、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论述)我们必需树立实践第一的不雅点,在一切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同时又要必需重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办事。
考研 政治 强化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哲 第四单元第三段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产生性质、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
(3)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起多大作用。
人类社会发的一般规律包括()根本规律()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C生产方式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E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F通过劳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规律答案:ABCD C(五)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基本原理第4章-PPT课件
第四章
•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 1、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 的经济形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2、商品经济是历史的产物: • 第一,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生产 • 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 所有者:商品交换
第四章
(二)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 1、商品二因素 • (1) 使用价值 • ①使用价值的含义 • ② 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 • (2)交换价值和价值 • ①交换价值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
第四章
• (3)决定价值量的因素 • ①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 第一,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 动为尺度的; • 第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 动 • 思考题: • 名牌产品价值为什么高于普通产品? •
第四章
• ②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 第一,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所耗的时间或单 位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来表示。 • 第二,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 品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 第三,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但影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 思考题: • 个别企业为什么通过提高劳动效率获得盈利?
第四章
案例3: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的两极分化 • 全球财富增加了,同时全球贫困也增加了。 富有者从全球中掠取财富而富有,贫困者被 本国、被异国富有者压迫和剥削而越来越贫 穷。世界最富20%人口与最穷20%人口人 均收入差距1960年为30:1,2000年为75: 1,2019年为82:1。世界最富国家与最穷国 家人均收入差距1973年为44:1,1992年为 72:1,2000年为727:1。数字鸿沟既是两 极分化的结果,又成为加剧两极分化的原因。 产业革命“无法阻止的收入差距”,正在导 致新的阶级对立。
考研政治:马原第四章重点知识解答(一)
考研政治:马原第四章重点知识解答(一)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不是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识起源于经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则认为意识先天就有,是意识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先验论。
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先天就有。
(2)关于“世界的可知性”命题,唯物主义者和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虽然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但唯心主义者把认识看作是精神活动,使认识脱离了客观现实。
例如,认为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是上帝赋予的观点,虽然也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这种认识是脱离客观现实的。
(3)对于“认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
但对于经验来自何方,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首先产生的是感性经验。
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
唯心主义则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的经验和感受,或是上帝赋予的,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
(4)“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与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
有些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也论述了思维运动的辩证过程。
(5)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和一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世界的可知,都接受“认识起源于经验”,也都认为“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所以,以上三方面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2.主体和客体是指什么?主体指在一定社会中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
第五页,共31页。
二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在15、16世纪,通过暴力手段迫使生
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 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 大批的直接生产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变成了一无所有的 自由劳动者
第六页,共31页。
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政治条件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二 垄断与金融资本的统治
20世纪初,工业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的主体
工业垄断组织
卡特尔组织:在部门内瓜分市场,通过垄断协议规 定产量份额和销售价格 辛迪加组织:联合采购原材料并销售产品 托拉斯组织:统一管理各成员企业生产、购销及财
务活动以实现整体经营 康采恩组织:以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为核心,由不同部 门的企业结成联合集团
❖ 第二、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加强 ❖ 第三、垄断资本对外输出资本的规模迅速增大,其中
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输出增加迅速,跨国公司成为国 际垄断资本的主要形式
❖ 第四、国际垄断同盟得到了发展
❖ 第五、采用新的方法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掠 夺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
局限性 P90
第十页,共31页。
二 私人股份所有制企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点
❖ 第一、资本的所有者具有多元性 ❖ 第二、资本所有权具有一定社会性
❖ 第三、企业经营具有长期连续性 ❖ 第四、资本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
股份公司能在短期内把社会闲散资金结合成一个庞 大的资本,克服了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成为促 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
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所 有经济关系的基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过程和 运动规律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第四章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第四章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本节合并了教材上的第一、第二两节,作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基本矛盾的分析和揭示)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39-P142)资本主义(补充,供参考):以资本及其增殖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社会制度和学说。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2-P150)1、商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①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参见教材P144)●商品:用于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社会必要劳动”,亦即后文讲的抽象劳动)。
它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基础。
●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二者中只能拥有其一。
◇又相互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商品的二因素根源(受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145第2段)●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具体性)◇也是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
(抽象性)★2、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P145-P148)①商品的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一般(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
②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价值规律的实现(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得到表现,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既不只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也不只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状况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的规律本章标题也可标为“认识与实践”,就是认识论。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层含义是:“世界是什么?”第二层含义是:“世界可知否?”“如何知?”认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人的正确思想是怎样形成的?(2)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4)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5)真理的客观性与辩证性。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什么是认识的本质?概括地说,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结构一个正常的认识过程或认识行为,一种正确认识的产生,必须具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认识主体→认识工具→认识客体1、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呢?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主体观。
(1)唯心论的主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主体神秘化,把主体抽象为精神性和观念性的东西。
把主体等同于主观意识或“客观精神”。
这是很模糊很不科学的概念。
(2)旧唯物主义主体观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主体说成是自然的、一般的人。
从它注意了人的自然属性一方面看是对的,具有反宗教神学、反唯心主义的进步性。
但它却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它的主体观也是不科学的。
(3)马克思主义主体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P.94)2、认识主体的基本特征(1)自然物质性(反唯心主义)(2)自觉能动性(人不同于一般动物)(3)社会实践性(主体是历史的实践的人)3、认识主体的形式(层次性)(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4、认识的客体(P.95)什么是认识的客体?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客体观。
(1)唯心论的客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客体解释为“精神主体”的“创造物”和“附属品”。
认为认识的客体不是自然的、物质的,而是由主观精神或神秘精神“外化”出来的。
(2)旧唯物主义客体观旧唯物主义一方面把自然物看作是真正现实的客体,而不是精神的产物,这是对的。
但另一方面,它又认为认识客体是与认识主体毫无关系的纯粹的客观实在。
2022年考研政治马原第四章复习指南
2022年考研政治马原第四章复习指南2022年考研政治如何备考马原第四章的考点内容?这一部分虽然没有马原中的辩证法、认识论那么抽象,但考点也很庞杂,应该从哪里入手复习?针对上述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考研辅导老师在深入研究2022年教育部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央领导人讲话等内容的基础上,对马原第四章的学科特点、复习重点、阅读书目进行系统总结,希望能对参加2022年考试的考生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一、章节特点马原第四章是历史观部分,讲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章节在马原中的地位是相对第二章、第三章是次重点的内容。
内容相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部分,较为简单、易懂。
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情况下,这一章节的考点可以考查选择题,但是,也不排除会考查分析题。
二、复习重点马原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意义,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前进性、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在第二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在第三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查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考研政治强化阶段 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四章
考研政治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四章一、实践的性质和基本形式 1、定义:实践就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
第三,科学实验。
这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实践的两大优点第一,普遍性第二,直接现实性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主体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2、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客体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4、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使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从而逐渐改变和完善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使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
孟范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笔记珍藏版 第4章
第四章历史唯物论11.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②旧历史观(唯心史观)两大根本缺陷是:只考察人们的思想动机而不考察动机后的物质根源;过分夸大个的作用,而贬低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③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研究某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社会都起作用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规律);几个社会同时起作用的规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地理环境:同社会存在和发展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作用(水,土,森林,矿石)①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地理环境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③保持生态平衡,使人同自然界和谐统一,协调发展人口因素: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组成社会的必要条件②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③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多选)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生产方式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2.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者起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是一个物质范畴,它不能自由选择②生产力指的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③劳动者指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技能和知识的人,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④科学技术了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①生产关系是一个物质范畴,它不能自由选择②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划分社会性质的客观标准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三方面的总和,占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同他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政治设施的总和①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的建筑,政治上的建筑②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有: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例如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社会科学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要点:人类社会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有它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13.阶级,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国家,国体,政体阶级: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①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物质范畴(√),经济范畴(√),政治范畴×②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③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使阶级的产生成为可能性)阶级斗争:经济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间的斗争社会革命: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由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例如:秦统一中国(√),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巴黎公社(√),戊戌变法(×),苏联解体(×),当前改革(×),东欧巨变(×)①革命是质变不是量变②革命是进步不是退步③革命失败了也算革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它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其中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不是阶级调和的工具,不是暴力和战争的产物,不是管理公共事物的机关国体: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要点:国家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体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对国体的性质起保证作用14.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科学等,其中政治法律思想起决定作用社会心理:朴素的,自发的,不定形的(低层次水平)社会意识形式:高层次高水平,因为是自觉的,定形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候有超前性,有时有落后性②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间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低③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先进的阶级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成果,落后的反动的阶级继承了历史上腐朽的意识形态④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艺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塑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①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②在阶级社会中艺术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但有些没有阶级性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①起源于原始社会②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但有些没有阶级性(救死扶伤,文明礼貌)宗教: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在人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①起源于原始社会②宗教属于客观唯心论③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宗教政策:政教分离,有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反对邪教政治思想:人们对国家阶级或各个政治集团之间关系的范畴法律思想:关于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和法律设施的理论观点的总和①政治法律思想起源于阶级社会,具有强烈的阶级性②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反应经济基础的15.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历史人物,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自由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对群众负责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基本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杰出人物: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它包括正面,反面的历史人物①历史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历史主义的方法:放在那个时代;;阶级分析的方法:代表那个阶级人的本质:①人具有两种基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的本质要看社会性②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③人的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人的本质不是永恒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脱离人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来抽象的谈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主要的根本的,要强调贡献而不是索取②无产阶级价值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自由: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历史唯物论原理(重要)2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性质,特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进步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全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起决定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它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③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主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发展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内容,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哪个阶级在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必然在上层建筑也占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迟早要发生变革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它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起促进作用,上层建筑的性质取决于它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③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现阶段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2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改革的关系(选择,大题)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马原第四章总结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年代和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2,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形式(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富有者←条件好的←小商品生产者——雇佣劳动者←破产←贫困者←条件差的←←(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包买商←商人→控制→小商品生产者←依赖←小商品生产者——雇佣劳动者←失去独立性←(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止时间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富有者←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剥夺农民土地←(1)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在于它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3)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由小商品生产发展而来三大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1.商品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商品2.商品是:1、用来交换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原因在于他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么?答: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①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①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的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③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6.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7.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取决于生产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8.(多选)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9.(多选考3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①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②与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商品。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疑难点答疑
马哲的第四章讲的是“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在“辩证法”与“认识论”这两章中,历年试题主要考核考⽣的分析事物的能⼒,故本章历年来年年必有题,并且多数命制主观题。
本章的重点是“认识发⽣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及意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及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及意义”、“价值、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抽象与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
认识论部分可扮演“理论重点”和“命题热点”兼于⼀⾝的重要⾓⾊。
考⽣在备考过程中要着重复习本章。
万学.海⽂针对本章的重要性,对部分考点、疑点进⾏精解。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客观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具有相对性,⼈们对真理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不断转化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通常也称作绝对真理,它有两⽅⾯的涵义:⼀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或⼈类的客观内容。
⼆是指⼈类能够正确认识⽆限多样的有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所作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完善的特点。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
⼆者是辩证统⼀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在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的、永远不会被*的客观内容。
在绝对之中有相对,⼀切带有绝对真理性的认识,总是通过⽆数相对真理性的认识⽽表现出来。
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不断转化的⽆限过程。
割裂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会导致两种错误,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夸⼤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则⽚⾯夸⼤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容易导致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政治哲学第四单元归纳
哲学第四单元(十一课+十二课)归纳一.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二.人生观(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如何实现)三.价值观(价值观的含义,导向作用,正确评价价值观的标准)社会存在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最根本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是人类社会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总)1.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有时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社会意识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作为原理可以单独用)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科技生产者/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强调生产力的重要性)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具有阻碍作用(作者的话:还是推动,还是阻碍,强调了生产关系的重要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括: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编者的话,归纳到这里了,请注意下,它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有点像哦,当想不起来的时候,想想模式是怎么样的吧!)以下是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促进了经济基础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发展变革先进服务先进,落后服务落后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它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它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总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马哲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二)
三、真理与价值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是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它们既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实践也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4.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
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急何种价值要已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
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5.价值评价及其尺度截止选择及其实现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
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人类主体生存发展,有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尺度,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尺度。
价值的形成过程表明,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
价值选择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
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既有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因素,又有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
所以价值选择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内在统一。
价值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它要通过价值的实现才得以完成。
价值实现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途径。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
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7.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思维方法对思维操作的有序进行起着规范作用,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的成果。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
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方法,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
分析和综合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出来的各个部分加以整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了的历史。
3.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已使辩证思维方法成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
这是因为: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条件;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动力。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也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
自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有励于我们顺利开展科学研究。
把哲学的观点运用到思考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他们是哲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化。
把辨证思维方法、现在科学刚法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全面地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系统,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