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3章 货币)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第三章货币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含义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
公式为:1只绵羊=2把石斧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交换关系。
(2)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①相对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价值形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②等价形式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
等式右端的“石斧”处于等价形式上。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之间的关系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了。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者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或者处于等价形式上,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价值表现的扩大。
第三章货币流通
第三章货币流通●1.试述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
(1)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结果,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前提。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不断运动是完全依赖于商品流通的。
因此,货币流通在构成、数量和速度方面无一不受制于商品流通。
(2)货币流通也会对商品流通起重要的反作用。
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适应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流通量,是商品流通正常进行的前提。
当货币流通量少于商品流通量时,商品的价值往往不能顺利实现,从而使商品流通迟滞;而当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量时,商品就会供不应求,物价就会上涨,通货就会紊乱。
因此,要使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就必须重视货币流通,使之能够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第57页)●2.试述货币流通形式和渠道。
(1)现代的货币流通有两种形式: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
现金流通是指以纸币和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即以现款直接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
非现金流通也称转账结算流通,是指各经济主体在银行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在银行存款帐户上转移存款的办法来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
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构成统一的货币流通。
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实际上是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
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②无论流通中的现金还是银行存款,都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发生的信用货币,两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也有一些区别:①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
②两者受银行控制的程度和调节方式不同。
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的区别是相对的。
(2)货币流通渠道是指货币进入流通和退出流通的途径。
与两种货币流通形式相对应,有两种货币流通渠道,即现金流通渠道和非现金流通渠道。
●现金流通渠道①现金投放渠道。
现金投放渠道主要有以下四条: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采购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
②现金回笼渠道。
现金回笼渠道主要有以下四条: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事业收入;财税收入;信用收入。
●非现金流通渠道非现金流通渠道是指通过银行进行各种货币收支转移的方向和途径。
货币或商品流通
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推进金融监管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挑战。
05
商品流通的创新与发展
电子商务对商品流通的影响与挑战
影响
1 2
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前提
没有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商品流通规模决定货币流通规模
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了货币流通的规模和 速度。
3
商品价格水平影响货币流通
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货币流通的速度和 需求量。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
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经济运行 的核心。
详细描述
个人和企业之间的交易通常以现金或电子转账方式进行。政府参与货币流通主要 是通过发行货币和实施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此外,金融机构如银行也扮演 着重要角色,它们处理存款和贷款等金融交易,促进货币的有效流通。
02
商品流通概述
商品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 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总结词
货币有多种形式,包括硬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详细描述
硬币和纸币是最常见的货币形式,具有法定的货币地位。此外,随着科技的发 展,电子货币如比特币、莱特币等也逐渐流行,它们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加 密技术保障安全。
货币流通的渠道与方式
总结词
货币流通涉及个人、企业、政府等多个渠道,通过现金、转账等方式进行。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数字化流通的基础研 究
政治经济学第3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流通中的货币量少了——退出储藏进入 流通。
贵金属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起的是调节流通中
货币供应量的蓄水池的作用。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时,
一般价值形式的本质
从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 次质的飞跃,它使商品之间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随着商品交换的进 一步发展,某种商品自发地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 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于是产生了一般价值形式。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 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 使用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 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它可以和其 他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 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它的本质的具体体现。
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执行的各种职能,
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些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
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
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
先就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而
存在的,其他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两个职能
中派生出来的。
(一)价值尺度
1.定义——货币充当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 大小的尺度的职能。
尺子有长度,所以可以衡量物体的长短; 砝码有重量,所以可以衡量物体的轻重; 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2.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3.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或用货
币把商品价值表现出来的结果)。 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第一篇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一篇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1.价值尺度[112]为了简单起见,我在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
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因此,金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且首先只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特殊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注:为什么货币不直接代表劳动时间本身,例如,以一张纸币代表X个劳动小时,这个问题可简单归结为: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为什么劳动产品必须表现为商品,因为商品的表现就包含着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商品这种二重化。
或者说,为什么私人劳动不能看成是直接的社会劳动,不能看成是它自身的对立面。
我在别处曾详细地谈到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实行“劳动货币”这种平庸的空想。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61页及以下各页)在这里我还想指出一点,例如欧文的“劳动货币”,同戏票一样,不是“货币”。
欧文以直接社会化劳动为前提,就是说,以一种与商品生产截然相反的生产形式为前提。
劳动券只是证明生产者个人参与共同劳动的份额,以及他个人在供消费的那部分共同产品中应得的份额。
不过欧文没有想到以商品生产为前提,也没有想到要用货币把戏来回避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
)[113]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是一种与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而只◎第39页◎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114]因此,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115]凡是价格已经确定的商品都表现为这样的形式:a量商品A=x量金;b量商品B=z 量金;c量商品C=y量金,等等,在这里,a,b,c代表商品A,B,C的一定量,x,z,y代表金的一定量。
这样,商品价值就转化为大小不同的想象的金量,就是说,尽管商品体五花八门,商品价值都变为同名的量,即金量。
各种商品的价值作为不同的金量互相比较,互相计量,这样在技术上就有必要把某一固定的金量作为商品价值的计量单位。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B)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1)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相互制约的]货币流通是同方向相反的商品流通相适应的。
商品从A转到B的手里,同时货币就从B转到A的手里,如此等等。
货币流通象商品流通一样,从无数不同的点出发,又回到无数不同的点。
在我们这里所考察的货币流通阶段上,即在货币的直接流通阶段上,货币不会从一个中心出发到达圆周的不同点,并且从圆周的一切点回到一个中心。
这种情况只有在以银行制度为媒介的流通中才会发生。
然而这种最初的自然形成的流通,是由大量流通组成。
而真正的流通,只在金银不再是商品的地方才开始发生。
在贵金属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不会有这样的流通,只有简单的交换,因为这里金银不是充当货币,而是充当商品。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在这里也就是商品流通的媒介,因而是交换手段,就这一点来说,货币是流通工具,流通车轮[75];而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本身也在流通,遵循自己的运动轨道,就这一点来说,货币本身进行某种流通,即货币流通。
必须弄明白,这种流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由特殊规律决定。
早就清楚,如果说货币成为商品的流通车轮,那么商品同样成为货币的流通车轮。
如果说货币使商品流通,那么商品则使货币流通。
因此,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相互制约的。
货币流通应从三个方面来考察:(1)运动的形式本身,运动所经历的路线(运动的概念);(2)流通的货币量;(3)货币完成自身运动的速度,流通速度。
这种考察只有同商品流通联系起来才能进行。
早就清楚,商品流通的一些因素是完全不以货币流通为转移的,并且相反,正是这些因素或者直接决定货币流通,或者以下述方式决定货币流通:例如决定商品流通速度的同一些情况,也决定货币流通的速度。
生产方式的总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而更直接地决定的是商品流通。
交换者的量(人口量);他们在城乡间的分布;商品,产品和生产当事人的绝对数量;投入流通的商品的相对数量;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这种发展有两种意义:它既决定彼此交换者即相互接触者的范围,又决定原料到达生产者手里和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的速度;最后,工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使不同的生产部门如纺纱、织布、染色等等集中起来,从而使一系列中间交换行为成为多余。
第3章商品流通过程
二、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因素 任何一种商品流通渠道的形成都是在经济 规律的作用下,由众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 决定商品流通渠道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流通渠道的选择,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制约。 2、商品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流通渠道的影响。 3、商品属性与特点对流通渠道的影响。 4、生产力布局与消费需求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流通渠道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商品流通渠道还受到国家流通政策、生产 者与经营者市场战略的影响。
3、“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 费者”流通渠道分析。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或“生产 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都 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较充分的条件下 产生的复杂的商品流通渠道形式。它是今天多 数商品所选择的一种流通渠道形式。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流通 渠道的特点是:第一,流通环节较多,流通链长,能 使商品进入广阔的市场。第二,充分利用流通职能分 工的细化,能较好地利用各类流通企业的优势,加快 商品流通过程,提高商品流通质量。第三,市场信息 质量较高。由于不同类型的流通企业参与经营活动, 以及市场覆盖面广,能在广阔范围内收集市场需求信 息,而且不同类型企业间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相互补充, 因而信息内容能较准确地反映市场需求趋势。第四, 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散,提高了流通参与企业的抗风险 能力。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复杂 的流通渠道形式,虽然被当今大多数商品流通所采用, 但它自身也有其局限性。第一,流通费用高。第二, 流通渠道管理难度大。
(二)实现商流活动的形式 商流活动的两端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它们 之间商流活动的联系方式根据当事人的意愿、 商品特征和商品交易技术来决定。从现阶段商 品交换的实际来看,商流活动的实现方式主要 有以下三大类型: 1、有赖于集中场所的商流方式。 2、不依赖于集中场所的商流方式。 3、依赖于通讯网络进行的商流方式。
货币或商品流通
4.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引起的后果 第9-12段 1)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支票等)的产生使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 职能扩大。 2)在商品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就会越出商品流通领域。 3)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作为独立的致富形式的货币贮藏消 失了,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的形式的货币贮藏却增长了。
(二)流通手段
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货币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这是货币的 第二种基本职能。(“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 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 ”p152) 马克思分三个问题对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进行分析。
A.商品的形态变化 1.商品形态变化形成商品流通 第1-18段 这里研究了四个问题: 1.商品形态变化的公式 商品内在矛盾引起商品形态变化。 商品-货币-商品 W-G-W 从物质内容来说,这个运动是W—W,是商品换商品,是社会劳 动的物质变换; 从形式上来说,它包含着W-G和G-W的对立运动。
3.商品流通孕育着商业危机的可能性 第22段 商品流通打破了物物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它使得W-W 所具有的商品买卖的直接同一性分裂成W-G和G-W,即卖和买的对立, 从而卖与买两个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就分离了。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 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 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 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 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 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
2.纸币 1)纸币是直接从金属流通中产生的。 2)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 际流通的数量。 第6段。 3)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只有代表金量(即价值 量),才成为价值符号。
资本论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1.价值尺度为了简单起见,我在本书遍地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
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能够比较。
因此,金执行一样的价值尺度的职能,而且第一只是由于那个职能,金那个特殊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
商品并非是由于有了货币才能够通约。
恰恰相反。
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它们本身就能够够通约,因此它们能一起用一个特殊的商起来计量自己的价值,如此,那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它们一起的价值尺度或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刻的必然表现形式。
(50)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x量商品A=y量货币商品——是商品的货币形式或它的价钱。
此刻,要用社会公认的形式表现铁的价值,只要有1吨铁=2盎斯金如此一个等式就够了。
那个等式不需要再同其他商品的价值等式排成一个行列,因为金那个等价商品已经具有货币的性质。
因此,此刻商品的一样相对价值形式又具有商品最初的即简单的或个别的相对价值形式的样子。
另一方面,扩大的相对价值表现,或相对价值表现的无穷的系列,成为货币商品所特有的相对价值形式。
而那个系列此刻已经在商品价钱中社会地提供了。
把一份行情表上的价目倒过来读,就能够够看出货币的价值量表此刻各式各样的商品上。
但是货币并无价格。
货币要参加其他商品的那个统一的相对价值形式,就必需把自己看成自己的等价物。
商品的价钱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是一种与商品的能够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此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铁、麻布、小麦等等的价值尽管看不见,可是存在于这些物的本身中;它们的价值通过它们同金相等,同金发生一种能够说只是在它们头脑中作怪的关系而表现出来。
因此,商品监护人必须把自己的舌头塞进它们的脑袋里,或给它们挂上一张纸条,以便向外界说明它们的价钱。
(51)既然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是观念的,因此要表现商品的价值,也能够仅仅用想象的或观念的金。
政治经济学 第3章
(3)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 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会趋于上浮,反之,汇率 下浮。
(4)一国的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会引起国内的短期资本外流。相反,提高利率,将 促其汇率上浮。
(5)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少,则表明外币需求增加,外币相对增值,一国的汇 率将上浮。反之,一国的汇率将下浮。
(6)财政状况 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 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就会自动下浮; 反之,汇率将自动上浮。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 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谁拥有货币谁就能够自由地购买商品,这 样货币便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的这种性质引起了人们贮 藏货币的欲望。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 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 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的重要发展。这个变化不是 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方式 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商品生产 者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换成一般等价物,其劳动就获得了社会承认。 不过,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 上,它因时因地而异。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等价物终于固定在最 具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
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
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
的活期存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货币出现了。电子货币是指应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在支付时,既不需要 现金也不需要支票,只需要出示这些卡片,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第 1卷第1篇是狭义的劳动价值论。
全篇共有三章,第三章在前两章论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货币的各种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反过来又使商品交换由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由于货币的产生和货币职能的发展同商品流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马克思把货币的职能和商品流通放在一起考察,并把这一章的题目定为“货币或商品流通”。
所谓货币职能就是货币在流通中所起的社会作用。
五种职能的次序不能任意排列,是与货币各种职能的现实的历史发展次序相一致。
一、价值尺度(一)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马克思对于价值尺度的解释是: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
恰恰相反。
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它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这里的意思是说,不是因为货币的出现,商品才能交换。
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不同的商品间具有可比性——人类无差别的劳动。
因此,货币能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是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能表现与之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中的或是想象中的。
在《资本论》中是这样说的: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是一种与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
当人们在作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
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
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小结
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小结第一篇: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小结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一共三节。
第一节“价值尺度”,第二节“流通手段”,第三节“货币”。
在作为本书初篇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本章还有第四节“贵金属”,本书中已经略去。
关于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与货币的历史部分自然也已略去。
除此之外,主要内容、结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同,只不过在本书中,有些地方叙述得较为简略。
但是,在本章的注中,增加了许多关于货币理论的新材料。
第一节“价值尺度”。
这一节与第一章第三节“价值形态或交换价值”论述的角度相同,都是从理论的、观念的角度展开论述。
这一点与第二章“交换过程”不同。
第二章是从实际的、人们重复过亿万次的交换事实、交换行为展开论述。
“价值尺度”这一节可以看做是第一章第三节“货币形式”这部分内容的继续和补充。
在“货币形式”中,作者论述得相当简略,只是开来一个头。
因为货币形式的谜无非就是一般价值形式的谜。
关于货币的进一步的形式规定在“价值尺度”这一节中得到了详细的论述。
这一节要解决的也就是价格问题。
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用金或银来表现,也就是金或银作为一般等价物。
至于贵金属是怎样取得这个“王位”,作者在第一章第三节通过两极的对立运动作了详细的论述。
金已经是货币。
过程已经看不见了。
我原来说过,作者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最富创意的,是作者的理论创新,是前无古人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得作者的很多新的思想方法。
“等于”、“值”是观念上的、理论上的关系。
价值关系并不等于实际上的交换或易手。
尽管这种关系源于实际的运动。
价格也是这样。
一台电脑值五千元,并不等于电脑的价值已经实现。
它只是观念上的等同。
它实际的存在仍然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物的存在。
电脑要从具体物、私人物变为一般物、抽象物只能在流通中实现。
价格只是实际流通的理论表现或准备。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劳动量成正比。
这是在生产者的背后,不为他所愿地由社会决定的。
表面的物的运动由价值规律所决定。
《资本论》笔记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1.价值尺度(6-1)
为了简单起见,我在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
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这样,金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且首先只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独特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
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
恰恰相反。
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对象化的人类劳动,从而本身可以同约,所以他们能共同用一个独特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独特的商品就转化为他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x量商品A=y量货币商品——是商品的货币形式或它的价格。
现在,要用社会公认的形式表现铁的价值,只要有1吨铁=2盎司金这样一个等式就够了。
这个等式不需要再同其他商品的价值等式排成一个行列,因为金这个等价商品已经具有货币的性质。
因此,现在商品的一般相对价值形式又具有商品最初的即简单的或个别的相对价值形式的样子。
另一方面,扩大的相对价值表现,或相对价值表现的无限的系列,成为货币商品所特有的相对价值形式。
而这个系列现在已经在商品价格中社会地提供了。
把一份行情表上的价目倒过来读,就可以看出货币的价值量表现在各式各样的商品上。
然而货币并没有价格,货币要参加其他商品的这个统一的相对价值形式,就必须把自己当作自己的等价物。
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价值形式本身一样,是一种与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铁、麻布、小麦等等的价值虽然看不见,但是存在于这些物的本身中;它们的价值通过它们同金相等,同金发生一种可以说只是在它们头脑中作祟的关系而表现出来。
因此,商品监护人为了向外界表明商品的价格,必须把自己的舌头塞进他们的脑袋里,或者给他们挂上一张纸条。
因为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是观念的,所以要表现商品的价值,也可以仅仅用想象的或观念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成为富人或外表像富人吧”
狄德罗:法国哲学家,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马 克思用这句话形容如下情况: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有产者把金银制造成各 种供使用的物品,如餐具、首饰等,来炫耀自己富有(外表)。货币贮 藏形式有两种:把金银贮藏起来;把金银制成商品贮藏起来。两种形式 以哪种为主,取决于资产阶级社会的稳定与否。在和平时期,以奢侈品 为主,在动荡时期以条块、铸币为主。
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一节 价值尺度
主要内容:是论述货币怎样取得和怎样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的。
第一节包括21段,除第1段说明假定条件外,主要说明了 三个问题:
(一)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用来计量商品价值(第2-3段); (二)货币怎样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第4-12段); (三)商品的价格形式(第13-21段)。
背景资料
“抓着普路托的头发把他从地心里拖出来”
普路托是希腊神话中的地府之神。在古希腊人心中,他司管财宝之 神。据说他拥有地下全部资源,能使植物生长,并能给人们带来财富。 在古希腊文中,普路托是财富的同义语。
马克思用这个故事来形容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在资本主义以前的 社会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货币关系只是偶然现象,货币关系破坏 资本主义以前社会的经济关系,因而人们诅咒货币。资本主义经济是以 货币经济作为特征的,一开始就以追求货币作为生产的动机,一切为了 货币。因为自然经济追求使用价值是有限的,货币经济追求交换价值是 无限度的,所以,马克思在这里把资本主义社会比喻为“还在幼年时期 就抓着普路托的头发把他从地心里拖出来”的社会。
然而,王茂荫在转回中国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在德文里,王茂
荫自然变成了德文译音。我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是陈启修先生, 他把马克思笔下的Wan-mao-in 译为“万卯寅”,而日本的学者则译为 “王猛殷”或“王孟尹”。这个名字很怪,查无此人。
由于对伟大著作《资本论》的重视,也为了深入研究的需要,《资 本论》中译本在20世纪30年代一问世,考证工作便开始了。经过郭沫若 等历史学家的细致考证,人们才知道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 国人,便是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老家就在安徽歙县。
清政府于咸丰三年5月发行了民间无法向政府兑现的“户部官票”, 同年底发行了同类性质的“大清宝钞”和各类大钱,使通货膨胀越演越 烈。一时间,京城物价飞涨,民怨沸腾。面对此局面,王茂荫于咸丰四 年向咸丰上了《再议钞法折》,敢于直言,切中时弊,目的是为了“通 商情,利运转。”《再议法折》中提了四条补救措施,集中到一点,即 坚持主张将不兑现的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反对铸造当百和当 千等项大钱的主张。十分可贵的是,他对物价规律和投放货币之间的关 系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
“息息法斯式的积累劳动”
息息法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据说他不敬神,死后被罚在地狱 做苦工:推滚一块巨石上山,不断落下,不断上推。息息法斯就这样做 着做不完的繁重劳动。马克思用这句话,意思是:货币本身从质的方面 来看,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商品,在这个意义上,可 把它当作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来追求(无限)。但从量的方面来看,每 个现实的货币额都只是一定量社会劳动的体化物,只是作用有限的购买 手段。因此,货币贮藏者为了无止境地追求货币财富,只有不断地阻止 货币加入流通,不让货币当作消费品的购买手段,不断地“为了金偶像 而牺牲自己的肉体感受”,就像息息法斯那样做着永远做不完的繁重积 累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那么,马克思是怎样知道王茂荫并将他写进《资本论》的呢? 要了 解来龙去脉,须从俄国的传教士巴拉第和叶夫拉姆皮说起。
巴拉第是俄国十九世纪的汉学家和传教士。巴拉第作为俄罗斯驻北 京布道团的神职人员,他利用其特殊身份和地位,从清廷中搜集到有关 王茂荫的货币改革过程与有关奏折事项,并由下属叶夫拉姆皮译成俄文, 编入《帝俄驻北京布道团人员论著集刊》第三卷,该卷于1857年出版。 很快在1858年,德国人卡尔·阿伯尔和阿·梅克伦堡将《论著集刊》前三 卷选译,并重新起了个书名《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马 克思就是根据该书德文版,了解到王茂荫及其货币改革观点,于是就有 了那个标号为(83)的注释,从而使王茂荫成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唯一提到的中国人。马克思为什么会注意到遥远的东方国度里清代大臣 的奏折与他的遭遇?是为了更充分论证货币运动规律。马克思赞同王茂 荫的货币改革观点,马克思还是同情王茂荫的。王茂荫作为一个难得的 清官在晚年常说:“我们以书籍传子孙,胜过良田百亩;我们以德名留 给后人,胜过黄金万镒。本人无需什么,两袖清风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