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课件第九讲 玄学_373305397

合集下载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PPT模板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PPT模板
—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
在此基础上,逐渐领悟学习型组织的 真谛, 以饱含 意义的 汇谈, 激荡出 更多人 内心的 无尽智 慧,真 正建设 起学习 型组织 。如果 把这种 学习引 入课堂 ,必然 使学生 的思想 火花得 以碰撞 。 在此基础上,逐渐领悟学习型组织的 真谛, 以饱含 意义的 汇谈, 激荡出 更多人 内心的 无尽智 慧,真 正建设 起学习 型组织 。如果 把这种 学习引 入课堂 ,必然 使学生 的思想 火花得 以碰撞 。
DESIGNED BY ALONIC
—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
在此基础上,逐渐领悟学习型组织的 真谛, 以饱含 意义的 汇谈, 激荡出 更多人 内心的 无尽智 慧,真 正建设 起学习 型组织 。如果 把这种 学习引 入课堂 ,必然 使学生 的思想 火花得 以碰撞 。 在此基础上,逐渐领悟学习型组织的 真谛, 以饱含 意义的 汇谈, 激荡出 更多人 内心的 无尽智 慧,真 正建设 起学习 型组织 。如果 把这种 学习引 入课堂 ,必然 使学生 的思想 火花得 以碰撞 。
DESIGNED BY ALONIC
你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吗?
女娲造人 OR
在此基础上,逐渐领悟学习型组织的 真谛, 以饱含 意义的 汇谈, 激荡出 更多人 内心的 无尽智 慧,真 正建设 起学习 型组织 。如果 把这种 学习引 入课堂 ,必然 使学生 的思想 火花得 以碰撞 。 在此基础上,逐渐领悟学习型组织的 真谛, 以饱含 意义的 汇谈, 激荡出 更多人 内心的 无尽智 慧,真 正建设 起学习 型组织 。如果 把这种 学习引 入课堂 ,必然 使学生 的思想 火花得 以碰撞 。
上帝造人
0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女娲造人
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 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 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

中国文明课件09魏晋玄学及其时代

中国文明课件09魏晋玄学及其时代

“朝代虽易,门第则递嬗相承。政府虽分南 北,门第则南北相通。故在此时代中,政 治上虽霍乱迭起,而大门第依然安静。彼 辈虽不关心政事,而政府亦不奈之何。此 乃当时历史大病痛所在。然中国文化命脉 之所以犹得延续不中断,而暇开隋唐之盛 者,亦颇有赖于当时门第之力。”(钱穆)
二、“个人”的觉醒与魏晋南北朝的学术 思想
魏晋玄学及其时代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性格
1、统一与分裂;2、皇帝专权与贵族政 治;3、南北与胡汉;4、个人与门第;
“六朝贵族既不是氏族贵族,也不是武人出 身的领主阶级,其基础是已成为地方望族 的官僚世家。这个定义有两层意义:其一, 六朝贵族已非古代贵族,他们是历经官僚 制时代亦即皇帝政治的时代而形成的中世 贵族;其二,虽说是中世贵族,但并不等 同于欧洲、日本所看到的领主阶级。” (内藤湖南)
“名理之学,特别是由研究治国平天下之方法产生 出来的。分职取士考绩刑罚之问题,即名实问题。 讨论此等问题的原理乃生名学”(汤用彤)
“名理者,名分也,人君臣民各有其职位,此政 治之理论也。又为名目之理,识鉴人物,论人物 之性也。……欲天下得治,即须分职任官适当, 如是须知人。……汉人之清议,即批评国家之特 殊事务与特殊人物,名理之学,即论述此等原理 也。……名理家自称根据孔子正名之说,实取法 家之精神,……又名理之学混杂有道家之学 说……。”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 为天地万物皆以பைடு நூலகம்为本。无也者,开物成 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 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 身。”(《晋书》王衍传)
“裴徽谓王弼曰:无者诚万物之所资,然 圣人莫有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 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训,故不说。 老子是有者,故恒言无,所不足。”

中国传统国学文化道德讲堂文明礼仪PPT 29页PPT

中国传统国学文化道德讲堂文明礼仪PPT 29页PPT
点击添加关键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您 的内容打在这里。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 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中国传统国学培训教育PPT模板
演示:
第一部分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内容 第二部分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内容 第三部分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内容 第四部分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内容
第一部分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内容
Respect for the designer's achievements, welcome to download my works,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图表 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输入标题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输入标题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标 题
输入标题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标题
标题
输入标题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输入替换内容文本内容
03
添加标题
这里输入您需要的文字,你也可以从文档中复制进行粘贴。这 里输入您需要的文字,你也可以从文档中复制进行粘贴。这里 输入您需要的文字,你也可以从文档中复制进行粘贴。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在此录入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玄学ppt课件共49页

玄学ppt课件共49页

二.“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认识方法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 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 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上》)
《庄子·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
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 言。”
“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而成,故曰混成也。 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老子》25章 注)
《老子指略》:
“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 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
2、体用
《老子注》十一章:“言无者,有之所以为 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又三十八章:“虽德盛业大而富有万物,犹 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 也。”
《世说新语·文学》: “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训,故言必及
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1、有、无问题
“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 不可为象。”(《论语释疑》邢昺《论语注疏》述而章引)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 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若温也则不 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 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 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適焉,则大音至矣。”(《老子 指略》)
今人楼宇烈有《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版。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体系
何劭《王弼传》(见《钟会传》注引):
“徽(裴徽,字文季,河东闻喜人,做过冀 州刺史)……问弼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 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 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老子是有者,故恒言无所不足。”

第九章 魏晋玄学课件

第九章 魏晋玄学课件
4、圣人有情无性 :“以性统情”
王弼认为圣人也有同于常人的喜怒哀 乐之情,故“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 于人者五情也”。但圣人能“物物而不 物于物”。
5、自然名教 :“名教本于自然”
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 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 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于自然。
(二)竹林时期
他心目中的“无”,是物质的,是比 “道”还要高一级的“自然”。打破了 上帝、天、神造出世界的神话。
裴頠在《崇有论》中说:“至无者, 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 世界 是物质的,万物也是由“有”即物质发 展演变过来的。
2、名教与自然之辨。
所谓名教,就是名分之教,人伦之教 ,也即儒家所强调的用以维系封建秩序 的三纲、五常等。所谓自然,就是天然, 就是指万物万事所保持的原有的本性, 不经人工修饰。《老子》提出:“大道 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 昏乱,有忠臣。”(十八章) 可见老子对 名教本身也不是一概否定。
易注》《周易略例》
何晏
何晏 ——《道德 论》《论语集解 》
何晏的主要思想:
1、本末有无:“贵无论”
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 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 无”具有主宰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阴阳 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
2、自然名教 :“名教本于自然”
名教的衰败是由于只注重形式的缘 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 来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 ”,“无名”或“道”。
并不是绝对的无,抽象的无,而只是无声, 无形,无名而已。他在第一章注即说:“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 物之始。”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 天地生”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 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不知其谁之子,故 先天地生。”同章“道法自然”注:“ 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九章中国传统礼仪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九章中国传统礼仪


壹 节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一、中国礼仪的形成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它是伴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而产生的。 有了原始宗教,就有了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形式,在祭祀活动的 历史发展中,逐渐地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宗教礼仪应运而 生。这就形成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礼仪。
人类最初的“礼仪”,主要是对神秘不可知的自然界表示敬 畏和祈求。而当人们发现对自然的祈求并不能带来福音时,又把 这种敬畏逐渐扩展到人类自身。
中国传统文化
第九章 大国的风范:中 国传统礼仪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叁 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的现代价值
1. 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2. 了解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3. 明确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 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 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 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 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 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 “难能可贵 ! 难能可贵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 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魏晋玄学.ppt

魏晋玄学.ppt
由有以归无的思想,王弼得自于老子一书,而由动以
返静的思想,乃是王弼以老解易的结晶。
魏晋玄学
王弼注老的贡献,是抉发了老子性与自然的精义。在他笔
下的性与自然是不可分的一体。这是他从有观无,从无体 验出的道体。他强调性与自然,一面纠正了自战国、秦汉 至魏以来把老子用之于任刑任术的歧途。 王弼指出老子批评仁义,并非反对仁义,而是认为单单强 调仁义是不够的。应该从仁义的根源上着手,这个根源, 就是道,就是德。而老子所谓道德也就是指的本性和自然。 我们唯有在本性中,达到自然无为无欲的境界,才能用仁 义。否则仁义反成为一种手段。姑无论王弼的这种解释是 否为儒家所接受,但他对老子一书作形而上的努力,却使 得老子思想向上开辟了更辽阔的天地。这是王弼在老子玄 学化上的最大贡献。
魏晋玄学
他在周易略例一文中把他不满前人的旧说,而有意创
新的态度说得很明白:
魏晋玄学
该书都是沿袭了汉代杂家的思想,并没有特殊的创见。
但本书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它对名理和人物分析的 工夫。譬如:“中庸”两字,虽然在中庸一书里,曾 就德性方面作过深入的发挥,但后来的学者,都只是 根据中庸一书的义理,写文章赞扬而已。唯本书却能 很具体的列举各种人物气质上的差别来说明中庸之道 的过与不及。
魏晋玄学
刘劭,字孔才,博学多闻,著作甚丰,有法论、乐论
等。唯流传于今者,仅人物志一书。该书分析人的性 情、才能、气质、神貌,以及各种历史人物的长短得 失,和知人用人的观察方法,可说是中国学术史上难 得的一部专门论人的著作。人物志在思想上,并不纯 粹。它是杂糅了儒道法阴阳五行各家的思想,在讨论 到人性本质时,它引用了阴阳五行的思想。
周公解梦
魏晋玄学
所谓“玄学”,原无明确定义。自东汉末年经曹魏而

初三语文玄学要旨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玄学要旨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玄学要旨知识点总结初三语文玄学要旨知识点总结玄学是对道家的表达。

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道幽深微妙。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

“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

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

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魏晋人注重《老子》、《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或三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

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

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

在哲学上?主要以有无问题为中心?形成玄学上的贵无与崇有两派。

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道”或“无”,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形形色色的宇宙万物,都是这个本体的表现,即所谓“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

崇有派主张“自生而必体有”,反对贵无派“以无为本”的说法,认为“有”之所以发生,并非另外有一个东西使之成为“有”,而是万物“自生”、“自有”,把宇宙的全体看成是由万物自身所构成的,即所谓“始生者?自生也”,“总混群本?终极之道也”。

中国传统玄学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玄学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玄学基础知识中国传统玄学基础知识所谓道门五术,即中国玄学五术:山(读书|吐纳|符咒),医(经络|导引|方剂),命(八字|星辰|神数),卜(式卜|卦卜|易占),相(相天|相地|相人)中国民间玄学五术,即:山、医、命、卜、相。

山,即仙学,包括修典、炼丹、符咒。

医,即传统中医,凭借经络学,以导引、祝由术、方剂治疗。

命,即命学,依靠八字、星辰、神数来推理命运。

卜,即占卜,太乙、奇门、六壬为式卜,梅易、六爻为卦卜,测字、占梦、抽签为杂卜,蓍筮、掷钱为易占,以预测吉凶。

相,即相学,乃世之大学问,相天术(星相),相地术(风水),相人术(面相、手相、体相、音相等)简介: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

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

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

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在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

正文:一、中国传统玄学起源1、《金篆玉函》玄学的出处在民间流传着一些神秘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黄帝时期蚩尤作乱,黄帝得天神相助,授天书以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这里所说的天神就是九天玄女--女娲娘娘。

玄学ppt

玄学ppt

(3)、“自然”与“名教”
自然:宇宙本体,世界本源,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 名教:人们之造作,是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的 种种等级与教化的总称,也可迳直指「礼教」,制度 第一个阶段 :「何晏,王弼」「名教出于自然」 第二个阶段 :「阮籍,稽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三个阶段 :「郭象」「名教即自然」
重要著作 : 《肇论》 核心思想 : 万物是亦有亦无,有无双遣而并存的. 重要成就与影响 : 他比较正确地运用了中观学的思辨理论,旁取儒 学,玄学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他通过对佛学界一些不合佛学原义思想的澄清, 把般若学从依附玄学的局面中摆脱出来,使佛学 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魏晋玄学主要经典:三玄
(二)竹林时期
• 代表人物 :嵇康 • 重要著作 : 《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 • 核心思想 : 1.自然名教 :「越名教而任自然」 2.声无哀乐论 :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 的事物 3.明胆论 :元气陶铄,众生禀焉
• 代表人物 :阮籍 • 重要著作 : 《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 • 核心思想 : 自然名教 :「折衷名教与自然」 • 重要成就与影响 : 阮籍的思想,由儒,而老,而庄,都有成文的专 论发表.他能将庄子的思想消化,而成功地运 用于现实的世界中.他对所处的时代和自身 的地位认识都很透辟,使他不独能享盛名,还 能不为盛名所累.
玄学的不同时期与代表人物
正始时期
竹林时期 元康时期 东晋时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何晏 王弼
嵇康 阮籍 郭象 裴頠 欧阳建 僧肇
玄学分期(一)正始时期
• 代表人物 :何晏 • 重要著作 : 《道德论》,《论语集解》 • 核心思想 : 1.本末有无 :「贵无论」 2.自然名教 :「名教本于自然」 3.圣人有情无情 :圣人「无情而有性」 • 重要成就与影响 他是正始时期清谈的领袖人物,是魏晋以下玄学 风气的开创者,是贵无论的首倡者,突破了两汉 以来宇宙本原论的框架.

《文明礼仪常识培训》课件

《文明礼仪常识培训》课件

四、社交礼仪
1 社交场合的礼仪要求
学习在社交场合中的得体行为和交往礼仪,展现自信和亲和力。
2 交际技巧
掌握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社交礼仪常见失误
避免社交礼仪中的常见失误,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人脉关系。
五、文明礼仪在公共场合
1
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
了解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持礼貌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文明礼仪常识培训》 PPT课件
文明礼仪常识培训,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在社交、商务和公共场合展示出优 雅的礼仪,提升自己的形象与素养。
一、引言
本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文明礼仪,培养大家良好的社交习惯和修养。在现代社会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不容 忽视。
二、基本礼仪知识
如何正确地打招呼
学习在不同场合下的正确打 招呼方式,表达尊重和友好。
2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正确方式,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公共场合的注意事项
掌握在公共场合中需要注意的礼仪细节,展现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六、总结
再次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建议大家通过实践来积累更多的经验。感谢大 家参加本次培训,共同提升素质和形象。
用餐礼仪
了解餐桌礼仪,包括餐具使 用、姿势、说话方式等。
穿着服装搭配
掌握不同场合下的着装要求, 展现专业和得体的形象。

三、商务礼仪
商务场合的礼仪规范
了解跨文化商务礼仪和商务沟通 技巧,提高商务合作的成功率。
谈判与沟通技巧
掌握职场内的沟通技巧和谈判策 略,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
礼仪与商业成功的关系
了解文明礼仪对商业成功的重要 性,打造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中国文明课件01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课件01中国文明

张光直:
经过50多年来的眼睛,我们已看得出来上引最 后的这一段话,是至今还有适用性的,但是它 只把该说的话说了一半,因为我们今天新的要 求是要用中国社会的观点来观察人,而如此做 必要的条件也是“须要我们跳出一切成见的圈 子。”一个很重要的成见,便是西方社会科学 所提供的法则能适用于全人类,包括中国历史 在内。其实,这个前提是需要证明的,不宜无 批判地接受下来。
关于“中国”称谓的起源:胡厚宣认为商 对四方成中商,是后世中国称谓的起源; 于省吾认为“中国”一名起源于周初武王 时。
“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
天下之中;天下一家与中外有别;
中国与中原;中国作为法统区域的意义
中国与天下:天下是一种世界观;中国就 是这种世界观的产物;
以黄帝为代表的前半段主要活动中心在燕山南北,红山文化的 时空框架可以与之对应。五帝时代后半段的代表是尧舜禹,是 洪水与治水。史书记载,夏以前的尧舜禹,活动中心在晋南一 带,‘中国’一词的出现也正在此时,尧舜时代万邦林立,各 邦的诉讼、朝贺,由四面八方‘之中国’,出现了最初的‘中 国’概念,这还只是承认万邦中有一个不十分确定的中心,这 时的‘中国’概念也可以说是‘共识的中国’。而夏商周三代, 由于方国的成熟与发展,出现了松散的联邦的‘中国’,周天 子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想的 ‘天下’。理想变为现实的是距今2000年前的秦始皇统一大业 和秦汉帝国的形成。从共识的中国(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各大 文化区系见的交流和彼此认同)到理想的中国(夏商周三代政 治文化上的重组),到现实的中国——秦汉帝国,也相应经历 了三部曲的发展。”
对象决定方法的认识论;
三、什么是“中国”?什么是“文明”? 什么是“中国文明”?
中国与天下;中国与四夷;中国与中原; 中国与外国;中国与世界; 文明与野蛮;此文明与他文明;比较文明; 文明因素与文明形成;

第9课中华文化

第9课中华文化
第九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老子 墨子 孟子
孔子
庄子 韩非子 孙武
中和一中 史永静
曲 阜 三 孔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圣人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晚 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 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 家,大教育家。其言论 被收集在由他的弟子整 理的《论语》一书中
论 语 残 页
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名片
孟子
亚圣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提倡“仁 政”治国,提出“春 秋无义战” ,倡导 “自然资源”持续利 用的思想。
墨子名片
墨子
名翟(di),战国时期鲁 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
韩非子名片
韩非子
韩非子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 派的集大成者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1.提出“仁”的学说
思想 方面
2.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3.反对苛政和任 意刑杀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教育 方面
2.“因材施教”
3.教育学生学习态度 要 老实、谦虚
4.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
(二)道家 —“老庄之学”
老子名片
老子
春秋晚期楚
国人,道家
学派创始人,
善于从正反
转化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韩非子 战国 孙武 战国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 集权制
《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孔子、孟 子、荀子

风水玄学宣传教育PPT

风水玄学宣传教育PPT

③玄空飞星 ④八宅风水
风水玄学的流派分类


命理风水
强调以个人命理为准,推出生命 主喜忌神。
金锁玉关
金锁玉关也叫过路阴阳。只要掌 握了这个方法,就不需要罗盘就 可以在阴阳宅周围转一圈,一目 了然。
风水玄学的实际应用
汇报人:docer
时间:XX月XX日
风水玄学的实际应用
选择住宅的方法
风水不宜 阳光充足
风水玄学讲座
前言
风水是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达到“天人合一”。风水有两种释义:其一指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 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其二 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的体系。
”可见风水之术也即相地之术,核心即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 进行的选择和宇宙变化规律的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 学又有阳宅和阴宅之分。
6
5
4
3
2
1
0 类别 1
类别 2
类别 3
类别 4
系列 1
系列 2
系列 3
地势宜平
01
03 忌天斩煞
街道反方不宜
02
04 对烟囱不宜
风水玄学的实际应用
店铺风水、选址
风水玄学的当代研究
汇报人:docer
时间:XX月XX日
风水玄学的当代研究
整体系统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依山傍水原则
风水玄学的当代研究 地质检验原则
水质分析原则
风水玄学的当代研究
太极泛存观
场气万有观
场气导引观
感谢观看
目录
风水玄学的背景因素
时间:XX月XX日
风水玄学的背景因素

中国文明课件10魏晋玄学的内涵

中国文明课件10魏晋玄学的内涵

夫知礼意者,必游外以经内,守母以存子, 称情而直往也。若乃矜乎名声,牵乎形制, 则孝不任诚,慈不任实,父子兄弟,怀情 相欺,岂礼之大意哉?
故知君臣上下,手足外内,乃天理自然, 岂真人之所为哉?……夫时之所贤者为君, 才不应世者为臣,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卑, 首自在上,足自居下,岂有递哉?虽无错 于当,而必自当也。
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 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主,下知 有物自造。
夫惟与物冥而循大变者,为能无待而常通, 岂自通而已哉?又顺有待者,使不失其所 待,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 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王弼圣人观与政论:
自汉以来,圣人天成;德足君物,皆称君子。有 德者之通称。……圣人有则天之德,无名,中和, 与道同体,与天地合其德。圣人之治天下,分职 任官,各得其当,即分职合起名分,用人合其明 目。分职用人为有名,圣王无名。无名统有名, 有名以无名为主。“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 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 以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
钱穆:王弼为一代大学者,惟从老庄方面去了解孔学,此
亦有故。儒家本不免偏重人生现实部分,对于宇宙万物,
人生以外的大环节未免少注意些。老庄思想正可弥补儒家
这一方面的缺点。汉代经学杂糅儒道,把阴阳五行来分析 宇宙万物,其说蔓延无归宿。……王弼特地注《周易》, 正为要把《周易》的宇宙论来代替前汉经学家五天帝主宰
“裴徽谓王弼曰:无者诚万物之所资,然圣人莫有 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曰:圣人体无, 无又不可训,故不说。老子是有者,故恒言无, 所不足。”
“何晏尝谓圣人无喜怒哀乐。王弼则认为:圣人 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貌, 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 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 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 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 之为掾。世谓“三语掾”。(《世说新语·文学》)
王平子、胡母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 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 尔也。”(《世说新语·德行》)
(三)郭象的“独化论”
郭象(252—312年)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
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 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至王衍之徒,声誉 太盛,位高势重,不以物务自婴,遂相放效, 风教陵迟。(《晋书·裴頠传》)
(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 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 康,无以清洁王道。(《世说新语·雅量》注引 《文士传》引钟会语)
(一)“正始之音”
何晏:生于约初平四年(193年)至建安七年 (202年)之间,正始十年(249年)被司马懿 所杀。
何晏少年有才,是魏明帝时期“浮华交会”的 首领之一。参加者还有夏侯玄、荀粲、傅嘏、 李丰、王广以及少年王弼、钟会等。
他们从不同程度上否定了儒学,对儒学是一次 极大的冲击。如荀粲认为“六籍虽存,固圣人 之糠秕。”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 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 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 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 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 异。(《晋书·阮籍传》)
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
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
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
遂并害之。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 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 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 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帝寻悟而恨焉。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 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 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 《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 人,亦不言其姓字。
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 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胡母辅之之徒,皆 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 露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 达也。(《世说新语·德行》注引王隐《晋 书》。)
(融)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 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 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后汉书·孔融传》)
“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见其为 人。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又 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 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老》 《庄》,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 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 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嵇
以东晋时期最为典型 “王与马,共天下”
二、魏晋思想:玄学
魏晋玄学是在两汉经学衰落之后出现的以融合 儒道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也称为新道家。
玄学主要探讨本末、有无、孔老关系等问题。 玄学的主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玄学的经典是“三玄”:《老子》《庄子》 《周易》
玄学的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 郭象等。
北方:五胡十六国时期 386年,北魏建立,386—534年 东魏(534—550年) 西魏(535—556年) 北齐(550—577年) 北周(557—581年) 隋(581—618年)
2.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繁荣、文 化发展的时代
文学艺术 佛教的传播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3.魏晋南北朝政治的一个特点是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
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 水,注而不竭。”
郭象的主要著作是《庄子注》
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 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暢 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 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 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 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 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巳。其后秀义别本 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晋书·郭象传》)
孔融“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
(戴良)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 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 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礼 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 不甘,故致毁容之实,若味不存口,食之可 也。”论者不能夺之。良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 多骇流俗。(《后汉书·戴良传》卷八十三《逸 民传》)
“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 (《列子·天瑞》注引)
“自儒者论以老子非圣人,绝礼弃学。何)晏说 与圣人同,著论行于世。”(《世说新语·文学》注 引)
王弼(226—249年)字辅嗣,是玄学“贵无” 派的代表。主要著作有《老子注》《周易注》 《老子指略》等。今汇集为《王弼集》(中华 书局出版)。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魏晋之际尤其是正始 十年(249年)之后的乱杀士人,给阮籍以极 大的痛伤。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 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 常。”(《晋书·阮籍传》)
阮籍《大人先生传》:
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 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 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 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 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 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 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 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晋书·阮籍传》)
郭象思想的核心:“独化于玄冥之境”:
“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 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 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 以天言之,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
“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乎己,掘然 自得而独化也。”
“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
“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老 子》二十五章注)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 而不可执也。”(《老子》二十九章注)
“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 (《老子》二十五章注)
(二)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
自然”
阮籍:生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卒于景元 四年(263年)
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 无羡于天池,而荣显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 遥一也。(《逍遥游注》)
三、《周礼》地位的提升及其意 义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但是 同时,以统一王权为指导的《周礼》却在此时 受到莫大的重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 思的问题。以北朝来说,北魏依照《周礼》实 行礼制改革与礼制建设,是北朝政治发展与社 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北魏的统 治阶层为什么会选择《周礼》作为政治变革与 礼制改革的依据?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
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
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
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
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
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毌丘俭,赖山涛不听。
北魏拓跋氏虽然相较于中原民族来说还比较原始落后, 但他们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以中原华夏文明的继承者 自居。
还有人甚至将孝文帝比作周文王(参见《魏书·李彪列 传》)。这些言辞虽或有夸张,但其中反映的含义则是 真实的。河洛之间正是周道的继承者与光大者。总之, 北魏拓跋族以黄帝的苗裔自居,在政治改革与礼制建设 方面处处模仿《周礼》,这表明了一种文化认同,说明 他们自认为是中原华夏文明的继承者,与南方的政权相 比,他们才具有正统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周礼》在 北朝,尤其在北魏时期,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与依据, 依照《周礼》进行政权改革与礼制建设,不仅标示着他 们是中原文明的合法继承者,同时也是与南朝竞争正统 的依据。我们认为,这才是《周礼》在北朝受到重视的 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周礼》对于北朝政治的现实意义。
(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 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 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 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 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楷吊喭毕便去。或问楷曰:“凡吊者,主哭,客 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 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 自居。”时人叹为两得。( 《晋书·阮籍传》 )
王弼的主要思想就是“以无为本”: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 之始。”(《老子》一章注)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 本。”(《老子》四十章注)
“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 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韩康伯《周易 注》引王弼语)
名教出于自然:
“自然”:
这也正是周礼在魏晋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参考资料
《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第五章、第六章
阅读延伸: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嵇康:生于黄初四年(223年),景元三年(262年) 被司马氏所杀。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
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
而命氏。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康早孤,
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
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
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