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件-26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课.ppt

中国文化概论课.ppt
第一讲: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中国文化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二:中国文化是大陆农耕型文明,迥异于游牧文明
和海洋性商业文明。前者注重于勤劳踏实,爱静而 乏动;后者倾向于巧思进取,爱动而恶静。 三:中国文化是内倾型文化,注重传统继承而略于 革新变动,凝聚力强而缺乏外向型拓展。 四:中国文化是政治伦理型文化,即重心在于构建 和谐的人文伦理,比较忽略自然科学的探讨;注重 血缘地缘亲疏远近之关系而忽于信仰、法则之建立。 即:伦理代宗教,亲疏越法则。
第一讲: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五:中国文化是感性型文化,略于理性归纳而强于感性认知,故中国有技术 而乏科学。
推荐参考书目及版本(经典另列) 1、梁漱溟著 《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阴法鲁 许树安主编 《中国古代文化史》(共三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3、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北京) 1994年版 4、吕思勉著《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5、王力等著《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曹顺庆主编《中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7、雷海宗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8、常乃悳著《中国文化小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版
3、诸子:《老子》、《庄子》、《韩非子》、 《荀子》、《孟子》等等
4、集(文人和学者的著作集合体,繁富不列)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讲: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改变和发展
一: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的思想 董仲舒之思想是顺应了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受到了历
代封建统治者的采纳和运用,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孔子的 人本主义的平等思想和个人主体尊严要求,尤其是使儒学从此带 有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讲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讲PPT课件
❖ “天道”于“人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这便 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 人——主体 自然——客体
❖ 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 对立统一物。
❖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 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7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 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属于文化;或者说, “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9
一、物质文化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各样的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 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 可以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了整个文化创造的 基础。
二、制度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 能进行。人类高于动物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他们在创造物质财 富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服务于他们自己、同时 又约束他们自己的社会环境、创造了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 互关系的准则、并将它们规范化为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 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等。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 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 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 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 定义域。
狭义“文化”——任继愈先生说,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 族特点的精神成果。也就是说,狭义的“文化”排除了 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
不改,然后加诛。” ❖ 《昭明文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 昭明太子注:“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
远也。” ❖ 文化——自然 ❖ 文化——质朴 ❖ 文化——野蛮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课件


第三,欧洲的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 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 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 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 制商业。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 间漫长; 第二,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 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绪 论
一、文化的涵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并由此逐渐 演化出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 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 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 美、善、德行之义。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 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 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 “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第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 响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 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 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第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 衡,从古代埃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势力 对王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神职人员只是 统治者的奴仆,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因此, 中国的王权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阻力,能够长期延 续。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工商业海上 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们 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 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一章)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一章)PPT课件
文化政策: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 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政策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主导作用。 (“双百”方针)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次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 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 国别文化。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 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共同体文化) 原因:共同的文化源,华夏文明 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多元 一体 汉民族文化主导,凝聚和团结各民族文化
• “化”本意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
• “化”也指教化。《荀子·不苟》:“驯至于善谓之化” 。
•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这里的事物既可以指 自然之物,也可以指人的思想。
• 《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 “文化”合成见于《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 后加诛。”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常 作文治教化之义。
• 发展到今天,文化的含义更为广泛:
✓ 指“读书识字”,不识字要学文化, ✓ 指“修养”,言行粗鄙要提高文化素养; ✓ 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是文学艺术、文博、图书等。 ✓ 作为专门术语的文化,在考古学中是指先民的遗址、遗物,如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
✓ 在其他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中,不少人同意文化是指“观念形态”,政 治、经济以外都在其列;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古代教育 中国文化概论PPT 教学课件

古代教育 中国文化概论PPT 教学课件

上片
42 下片
首片



二、古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
《论语》记载: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
曰:‘ 有父兄在,如这何闻斯行
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
曰:‘ 闻斯行之。’ ”
上片
43 下片
首片



二、古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sōu,隐藏 1、因材施教
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 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择优聘任,首席由众人推荐称为“祭酒”,
任期不定。师生行动自由,教学内容不
受官方限制。
上片
7 下片
首片



一、中国古代教育概况
1、先秦教育 私学的革命性意义: ①突破“政教合一” 限制 ②教师成为专业化的职业 ③扩大教育对象。
上片
8 下片
首片



一、中国古代教育概况
2、秦汉教育 秦朝文教政策: 严禁私学,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5、宋元明清教育 文化专制主义危害巨大: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 郊所坑者。”
上片
40 下片
首片



二、古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 3、循序渐进原则 4、学思并重
上片
41 下片
首片



二、古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 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 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上片
48 下片
首片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PPT学习教案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PPT学习教案
第2页/共27页
(二)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规范不等于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中的精华, 这些精华是现代仍应弘扬的,如仁、义、 礼、智、信。而传统道德规范当中包含 着许多现在应该抛弃的东西,如“三纲 五常”、“三从四德”等。
第3页/共27页
传统美德:
是指在自觉的或习俗的道德 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 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 在现代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 目。
第13页/共27页
(七)见利思义
关于“义”,在中国古代 有不同的理解,从大处说, “义”是指一切正义的事业; 从小处说,是指所有公正、 合理而应该做的事情,有时 也指义气。
所谓利,就是利益、好处、 经济效益。关于义和利的关 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此 的说法也不尽第14一页/共2致7页 。
总的来看,先义后利,见
第19页/共27页
三、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
一般说来,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我 们民族的共性,它们具有普遍的 和永恒的价值。
第20页/共27页
有些德目在历史上虽然曾经为统治阶级 所提倡和利用,但是,一方面要把统 治阶级的道德和统治阶级某些成员身 上体现民族共性的那些美德相区分, 把统治阶级的利用和传统美德本身相 区分;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之所以用 某些道德来标榜自己,正说明它们是 深入人心的、最有号召力的本民族共 认的美德。
笃实宽厚的美德形成中国民族精神的 祟实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这个 大家庭能够和睦相处,形成连绵不断 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活力。
第18页/共27页
(十)勇毅力行
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不 怕困难、不怕危险。宋代欧阳修说:“遇事无 难易,而勇于敢为。” “力行”就是身体力行,为了有价值的目的大 胆实战,最终成圣成仁。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十分推崇勇毅力行,他说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 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 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 照此推理,你若拥有勇毅力行的品质,你就会 拥有一切。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千千万万的 改革先锋应该说都是勇毅力行的典范。

中国文化概论PPT

中国文化概论PPT
• 作者:冯友兰 • 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我的联系方式
• xjnie@ • /xjnie • /xjnie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第一章 简论
• 一、文化的含义 • 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 四、中国文化的未来
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许慎《说文解字》序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 “化,教行也。” • “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 “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
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文化” 在汉唐时代的含义
+
= 文化!
• “化”的“教行”作用被“文”限定了范围, 可以被理解为“以文来化”。即着重在精神 层面对民族进行教化。
• uncle —— 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夫 • aunt —— 伯母、婶婶、舅母、姑姑、姨妈 • 此外还有堂兄弟、表兄弟、堂姐妹、表姐妹、
侄子、外甥、嫂子、弟妹、姐夫、妹夫、妯 娌、连襟、姑奶奶、姨奶奶等等。 • 宗亲、外亲、妻亲三族;长幼有序,男女有 别。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文化的结构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一、文化的含义
• “文化”寻根 • “文化” = “culture” ? • 文化的结构
2019月9日星期四
无处不在的文化
• from google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什么是文化?
• 服装文化、饮食文化 • 茶文化、酒文化 • 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 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 • 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 世博文化 • 我们每天都在谈论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
主讲教师: 聂晓晶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ppt课件
6
02
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
2024/1/30
7
饮食文化
01 菜系与地域特色
中国菜系包括川菜、粤菜、鲁菜、苏菜等,各地 菜系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
02 饮食礼仪
中国饮食礼仪体现尊卑有序、和谐共处的原则, 如餐桌座位安排、上菜顺序等。
03 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品茶、泡茶、论诗等 多种活动,体现清雅脱俗的生活态度。
绘画
2024/1/30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
从岩画、彩陶到山水、花鸟、人物等画科的演变过程。
著名画家及其作品
顾恺之、张择端、徐悲鸿等画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风格。
中国画的美学特征
以形写神、追求意境、注重笔墨等独特的美学追求。
21
音乐与舞蹈
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从远古时期的骨笛、陶埙到古琴、琵 琶等乐器的演变过程。
重要手段。
16
道家思想
01
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 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倡导无为 而治、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
02
03
辩证思维
道家思想提倡清静无为的生活态 度,注重内心的修炼和自我提升 。
道家思想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追求 真理和智慧。
2024/1/30
17
佛教思想
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
科技手段的运用将推动中国文化 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创新文化传 承方式。
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
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 将更加注重本土文化的挖掘与传 承,形成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的 文化发展趋势。
2024/1/30
26
2024/1/30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文化概论第7讲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第7讲课件

2010年10月31日
中国文化概论第7讲
六、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
• 其实在汉字发展的历史上,汉字的改革一直在发生的,广义上的 汉字早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东亚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
• 近代学者对改革汉字的多种尝试,例如汉字的“拉丁化”,这些 改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存在着客观的矛盾。
• 汉字是否真的会阻碍民族的“现代化”? •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文字是第一次简化字。
中国文化概论第7讲
四、汉字的结构——六书
• 对汉字的形、音、义的研究,在古代被统称为“小学”。 •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
、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 •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说。 • 后世文字学家对“六书”的命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2010年10月31日
中国文化概论第7讲
“出世的哲学”与“入世的哲学”
• 哲学有“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将肉体看作是灵魂的 监狱,试图通过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的过程而获得灵魂的 解脱,是一种“出世的哲学”;而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不 追求现实世界之外的价值的哲学就是“入世的哲学”。
• 中国哲学属于“出世的哲学”还是“入世的哲学”?
多真实史料。
2010年10月31日
中国文化概论第7讲
五、全国姓氏数量
• 《百家姓》编写于宋朝,内收当时常见单姓408个,复姓76个。 • 最新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姓氏
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双姓4329个,其他姓氏2313个。然 而现在常用的姓氏不过200个左右,最常用的单姓仅100个。
• (四)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
• (五)以排行次第为氏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隋唐:黄金时期。人物画成就显著。首先是初唐阎立本,“变 古 象今”。代表人物“画圣”吴道子、张萱和周昉 。山水画独立 出来,形成风格迥异的两派:以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的 “青绿山水”,细笔勾勒,赋色工致浓丽;以王维、王洽等为代表 的水墨山水,水墨挥写,追求笔情墨韵。花鸟画也分科独立,如薛 稷画鹤、边鸾画孔雀、韩干画马等等。 五代宋元及明清:更加丰富,更多变化,名家辈出。 2.分类: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 间绘画五类。 3.美学原则 散点透视的“游目”。 以大观小 遗貌取神 游目式的笔、墨、色
辉煌的远古艺术
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审美观念已经产生 8000年前出现的彩陶、岩画、玉器,可以算作中国艺术 的开始 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且分布地域广阔,数量众多,成为一种最能体现中国艺术 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 时间 空间分布:中原、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空间分布 装饰图案类型:人物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 装饰图案类型 两个特点: 两个特点: ①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中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 ②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基本法则相合 创造与审美:游目 仰观俯察
2.律动的线条艺术 书法是线的艺术,线条是书法最精纯的艺术语言 笔力是从字的点划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力”的感受,是 判定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准。“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线条有节奏的内在品格,要求“一波三折”,绵延有致, 如同音乐“一唱三叹”。宗白华:一幅字就是一曲音乐。 墨色的变化使线条富于明暗层次,具有立体感,而这对 意境美的渲染表达十分重要。 线条对空间的分割则产生结构的章法,进一步扩展和加 强了线条的表现力。如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二、青铜纹饰

人民大2024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版)PPT第一章

人民大2024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版)PPT第一章

周代经济
• 周代初期实行土地分封制。土地占有者主要是奴 隶主贵族或封建领主,社会经济单位仍为奴隶主 贵族庄园或封建领主庄园。与商代不同的是,周 代的农奴已有了自己的家室庐舍、妻子儿女,用 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庄园主耕种土地。农奴与贵族 庄园主或封建领主之间保持着人身隶属关系。
周文王造像
周武王造像
周代后期由于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 等原因,公田即井田之外的土地被大量开 垦,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公田逐 步为私人所占有,土地买卖出现,封建领 主转化为封建地主,农奴转化为佃农,并 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随着这种“转化” ,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家庭农业和小 手工业生产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并得到发 展。
• 这说明人类逐渐结束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现成的物质 生活资料的时代,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物质的生产 和再生产活动”。从母系氏族时期原始农业产生起经 父系氏族时期到我国夏朝禹在位时止,农业生产活动 的经济单位是原始氏族公社。
夏代经济
• 据古文献记载,我国在夏代种植业已处 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制定了适合农业 生产的农历即“夏小正”。从母系氏族 时期原始农业产生起经父系氏族时期到 我国夏朝禹在位时止,农业生产活动的 经济单位是原始氏族公社。
董仲舒
魏晋隋唐时期
• 魏晋隋唐时期是宗族、宗法制度盛行的时期。除皇位仍为嫡长子继承 外,在民间,宗法意识、宗族生活已渗透进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此时期 宗法观念、宗族势力昌盛的原因如下:一是连年战乱,弱肉强食,人们 需要聚族而居;二是人们南北迁徙,因语言上、风俗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及政治上的原因,也必须同族而居;三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强了血 缘宗法关系,血缘宗法关系又巩固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使人们 易于结成以血缘、地缘联合的比较稳定的宗族群体;四是此时重门第之 风盛行,由此形成了若干有名的大姓家族和许多无名的小家族。有名的 如东吴时的吴姓大族,东晋时的乔姓大族,唐代的李姓大族等。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1.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1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华文明。

⏹2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

⏹3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突出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

⏹(延续性是指文化无突变、中断的稳定性)⏹(1)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2)周围高山、隔壁、大海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对立的范围内成长。

⏹(3)其他大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系统的冲击不大。

2.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原因⏹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与束缚3.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第三章导言第一段P4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论政权怎样交替,战乱如何频繁;不管是汉人统治全国,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统一全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宗法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各朝各代宗法制度的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世代相传。

在相传几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家天下的延续: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2、封国制度不断: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

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动乱时有发生,战争和动乱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

4、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的共同性。

4.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2024版年度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讲PPT课件

2024版年度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讲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讲PPT课件•引言•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文化的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总结与展望01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背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介绍中国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梳理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重点讲述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和发展趋势。

分析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机制和创新路径,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课程内容概述02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原始文化与夏商周时期原始文化中国原始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包括石器制造、火的使用、原始艺术等。

这些原始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期,出现了青铜器、甲骨文等标志性文化成果。

同时,礼仪制度、宗法制度等社会制度也逐渐形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思想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

它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汉以后的文化融合与发展文化融合秦汉以后,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文化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创新,涌现出了诗词、书画、音乐、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同时,科技、哲学、文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3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礼制”,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 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科学)、尊重灵魄(宗教 )的价值。德、智、体全面发展。 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 界。重视自然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做人做事和为贵,恰到好处,为人坚持原则 以能团结和谐。 2.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民为重、社稷次之、 君为轻。 3、肯定个体与心性向善、完美人格的培养:以德性修养为安 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的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 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形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一、中国文化形成与存在的基础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形成 复杂的地理条件与中国文化的多样化 优越封闭的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完整与独立 2、人种因素 3、经济与生产方式 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 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二、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专制制度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之中 1、宗法制的政治架构 、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远近亲疏为标准标榜尊崇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宗法制 共同的祖先,区分长幼尊卑,规定继承秩序, 共同的祖先,区分长幼尊卑,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 员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法则。 员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法则。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形成: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形成:宗法制,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形成 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 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 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 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 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 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天子的庶子 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 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 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 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 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书本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上篇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上篇PPT课件
第10页/共44页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 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发展成重农和安土重迁的观念。 • 沿海地区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与海外联系。 • 西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作用。 • 北方游牧民族则只能靠迁移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
第11页/共44页
第பைடு நூலகம்3页/共44页
隋唐:隆盛时代
• 文化政策:有容乃大。 • 艺术成就:
唐诗:无体不备,无体不善 ; 书法:颜筋柳骨,天下宗师 ; 绘画:灿烂 而求备 ; 散文:韩愈、柳宗元影响几个世纪。
第34页/共44页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市井文化勃兴
• 内省:理学的建构:将伦理纲常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即“天理”, 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将儒学先义后利思想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 轻利观念。
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 特点: • 1、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 2、经济基础稳固。 •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 4、对人身控制严密。
第21页/共44页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文化的影响
•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 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 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 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 巨大的。
•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对于明清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明显。 • 3、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第17页/共44页
四、农耕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 1、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 3、农耕经济的早熟而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第38页/共44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contents •中国文化概述•中国语言文字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创新与发展目录01中国文化概述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语言、文字、艺术、科学、技术、哲学、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

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历史性、传承性、创新性和共享性等特点。

不同地域、民族和时代所创造的文化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创造了最早的华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发展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文化经历了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等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中庸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主张在处理问题时保持中立和平衡,避免极端和偏激。

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之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诚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强调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仁爱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02中国语言文字文化1 2 3介绍汉字的起源,包括结绳记事、八卦、图画等早期记事方式,以及仓颉造字的传说。

汉字的起源详细阐述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个时期汉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汉字的演变分析汉字的结构,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及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汉字的结构与内涵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语的特点与魅力汉语的特点介绍汉语作为孤立语的特点,如缺乏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等。

同时,阐述汉语声调的作用和影响。

汉语的魅力探讨汉语在表达上的独特魅力,如丰富的词汇、灵活的句法、生动的修辞等。

中国文化概论 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PPT课件
大陆内在的统一性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3、气候变化大势 (1)我国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东部季风 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四季分明。 (2)数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规律 重点: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1972年,载于《考古学报》)归纳的四个大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温暖期; 第二个时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寒暖交错期; 第三个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公元1900年,寒冷期,又称 “方志时期”; 第四个时期,从公元1900年至今,“仪器观测期”。 关于灾害记录的书——邓安特《中国救荒史》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六、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
1、北方民族的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结果 是民族的大融合;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 代更在后世,这为唐代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 神因素,三教鼎立相互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 文化现象。士族势力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清谈 成为该时代 特殊的文化现象。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史发展脉络
四、秦汉时期的开边拓土 1、经略南方:对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经略为漫长的南 方开发史作了开端 2、对匈奴的长期战争及开通西域:秦汉时期对待匈奴对策 的变化,汉代三次大规模的攻打匈奴的战争,“丝绸之路” 的开拓。 3、边地民族的内附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五、新王朝政治格局下的政治与文化 1、郡县制的确立: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交替,汉武帝时确立 郡县制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 形成。东汉时,郡县制实际成为三级的地方行政体系。 2、中央集权制的推行:三科取士,“大政治,小社会”的 家国走向,皇帝专制与丞相权力的消长。 3、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选拔方式有察举、征辟、考试等。 4、重本抑末的内涵:实质是保护皇权,而不是真正在保护 小农。 5、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其影响:(1)汉武帝本人的个 性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导致他选择了最适合“兴太平”的儒 学作为国家的政治思想。(2)儒学地位的上升带动了文学 的发展。(3)迷信经学的王莽实施新政失败。(4)士人群 体在两汉时期成为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人兽共生
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一、建筑
1、四大类型
➢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高、大、深、庄。如故宫。
➢陵墓建筑:或依山为陵(唐代),或垒土为陵,植树以像山(秦 始皇陵)。其地面建筑依然高、大、深、庄。如乾陵。
➢寺庙建筑:以王府为模式,整体对称,一般四殿,高潮在第三殿 (最早是洛阳白马寺)。
隋唐:黄金时期。人物画成就显著。首先是初唐阎立本,“变古 象今”。代表人物“画圣”吴道子、张萱和周昉 。山水画独立出来,形 成风格迥异的两派:以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的“青绿山水 ”,细笔勾勒,赋色工致浓丽;以王维、王洽等为代表的水墨山水, 水墨挥写,追求笔情墨韵。花鸟画也分科独立,如薛稷画鹤、边鸾 画孔雀、韩干画马等等。
的感悟,按照美的形式和规律,创造性地融入汉字书写之中 ,使其得以从写字之“技”升华为艺术之“道”。
2.律动的线条艺术 书法是线的艺术,线条是书法最精纯的艺术语言 笔力是从字的点划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力”的感受,是判
定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准。“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线条有节奏的内在品格,要求“一波三折”,绵延有致,
如同音乐“一唱三叹”。宗白华:一幅字就是一曲音乐。 墨色的变化使线条富于明暗层次,具有立体感,而这对
意境美的渲染表达十分重要。 线条对空间的分割则产生结构的章法,进一步扩展和加
强了线条的表现力。如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3.强烈的生命意识
书法讲究气势、情态,要在静态的空间形式中表现 出运动的感觉,运动是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时代意义:商周青铜器由于处在文化意识形态的核心,具有更重要 的意义。
世界级珍品:商司母戊鼎、西周伯矩鬲、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壶
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饕餮纹,代表了重组变形法则。体现了自远古以来一直在神 话中进行的古人的构思方式。饕餮不仅反映了作为后来儒家之礼 的胚胎的殷周之礼的秩序整一,更多地包含着殷周就有、又一直 延存于中国文化中的权威意识和世俗意识。饕餮精神也即龙的精 神。
五代宋元及明清:更加丰富,更多变化,名家辈出。
2.分类: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 间绘画五类。
➢园林建筑:皇家园林——士人园林,核心是自然情趣。一切布置 考虑到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通过园林揭示和领悟自然之美。如颐 和园。
2、文化特色 ➢具有浓厚的礼教色彩。上至宫殿,下至普通民居,必须遵循长幼、 尊卑、君臣的社会准则而营建,主次分明。往往在规划组织和营造 时强调在轴线上用大与小、居中与偏侧、高大与低矮、富饰与简陋 等对比方法使主要建筑物突出,使它占据尊贵和统治的地位。 ➢非常注意与自然的融合。中国建筑追求群体的宏伟,以一道墙形 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却又追求超越一墙 之外,屋与屋之间总有许多空,加之以亭池草木,显出实中之虚。 其特点是使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 变化。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达到了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民俗的影响无处不在。古代堪舆学发达,建筑讲究风水。首先讲 朝向,“天子当阳而立,向明而治”,故宫殿、官署衙门多取正南 向;民居则不能朝四正,否则“犯煞”。
中国书法之所以具有运动的性质,是因为它蕴涵着 强烈的生命意识。
有书家直接把书法、字看作有生命的形体。
书法反映的是宇宙之道。宇宙是气的宇宙。
《兰亭序》


颜真卿书法



四、绘画
1.基本历程
发生:彩陶纹饰,确定了整体着眼、以线为主、平面构图的基 本原则。
先秦:以壁画、帛画为主,多为人物肖像,如长沙陈家大山战 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比例匀称 ,线条流畅,色彩典雅。此外,青铜装饰画、漆画亦题材丰富, 绘制精美。
故宫
颐和园
乾陵
白马寺
二、雕塑
➢ 一直被创造着:河姆渡文化遗址——青铜器上——秦兵马 俑——汉霍去病墓的石兽——宗教造像、民间小品
➢四个集群:陵墓集群 宗教集群 建筑装饰 工艺雕塑 宗教雕塑:(佛教雕塑)
在雕塑材料上,石窟为石雕,寺庙多为泥塑 在艺术风格上,与当时的人体审美观念紧密相连
主要成就: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
➢ 中国雕塑没有脱离建筑而完全独立出来,更强化了整个中国艺 术本有的特征:整体性
➢ 中国雕塑明显地具有两个绘画的特点: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
➢ 中国雕塑的程式化往往忽略细部,平面性减弱了雕塑的特质, 而彩绘却可以帮助中国雕塑起到雕塑以外的功能
三、法
➢最具中国独特性的艺术
➢从字体类型上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类。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审美观念已经产生
➢8000年前出现的彩陶、岩画、玉器,可以算作中国艺术 的开始
➢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且分布地域广阔,数量众多,成为一种最能体现中国艺 术和文化性格的东西
一、原始彩陶
时间: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 空间分布:中原、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最伟大的书法家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
➢书法的总体特征: 1.特有的传统文化 ①汉字起源象形,后虽脱离演变成抽象的点画结构,但
仍然保留着物象的结构特征,本身具有造型美的因素。 ②书写工具是毛笔——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体圆尖 锋
,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书家把对自然的认识,对生命
装饰图案类型:人物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
两个特点: ①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中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 ②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基本法则相合
创造与审美:游目 仰观俯察
二、青铜纹饰
地位:远古艺术的另一个高峰。彩陶代表虚灵飞动,青铜代表厚重 朴实。
时间:青铜时代形成于约公元前2000年,经夏、商、西周和春秋, 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
秦汉:进入正式发展时期,帛画、壁画、装饰画面貌丰富、 题材广泛,包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 T形帛画
魏晋六朝:正式形成。佛教东传,佛教人物画盛行(敦煌壁 画),吴国曹不兴“佛画之祖”。随人物品藻兴起了“以形写神”的人 物画,顾恺之;随寄情山水产生了使人可“澄怀味象”的山水画, 宗炳、王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