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规则
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意识,聚焦要素**:教师应强化对语文要素的重视,明确教学任务。
语文要素是统编本教材单元训练的主线,也是课标各学段目标、任务的具体体现,呈现出了序列化、体系化的特点。
教师进行单元教学时,应首先关注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并围绕这些要素展开教学。
2. **理解要素内涵,定位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入理解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并据此定位教学目标。
语文要素不仅涉及阅读,还包括写作、口语交际等,因此教师需要全面考虑,将教学目标细化到具体的阅读、写作或口语交际任务中。
3. **把握横向承接点,巩固已有知识**:统编本教材重新建构了语文知识体系,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与前面提到的语文要素有所承接,以便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教师需要把握这种横向的承接关系,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高。
4. **创新教学方式,促进要素落实**: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使语文要素的落实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5. **完善评价机制,确保要素落实**:教师应完善评价机制,确保语文要素的落实。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意识、聚焦要素,深入理解要素内涵、定位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学目标。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统编版教材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教材体系。
而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其教材和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落实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一、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是经过专家们精心设计和论证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特点和内涵。
首先要研究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理念,了解教材的总体目标和局部要求,掌握教材各部分的主题和主线,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精神内涵。
要深入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熟悉每个学段、每个学年的教材结构和内容分布,掌握教材的组织方式和体裁特点,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要关注教材的难点与重点,分析教材的难点和重点,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导和指导。
二、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要善于发挥教材的现实性和生活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要善于发挥教材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注重教材内容的交叉串联和整合应用,设计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要善于发挥教材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的互动,设计富有活力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增强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内核,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把握。
首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推理,积极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感悟内在联系和逻辑脉络,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认知和思考。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如何落实语文要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如何落实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部编版教材的新内容亮点,部分教师在首次接触部编版教材的时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概念不清、方法掌握不对是主要原因。
语文要素就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因素、关键方面,包括学习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策略、基本习惯。
我们要直面教材,吃透语文要素,把语文要素落实在教材解读中,预设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语文要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的标杆。
标签:落实语文要素策略一、研究问题的提出部编版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一文中明确说明:最新的“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改变了以往的编写方式,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雙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形式。
在“人文主题”的基础上,将语文学科素养分解成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融合在教材中。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准确了解编者意图,全面解读教材,并把语文要素有机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自2017年秋季开始,部编版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线教师对部编版教材理解有偏颇,把“语文要素”想得太高深,不知其究竟指什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要素体现出来,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对此老师们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做,有的老师甚至不接纳部编版教材。
二、研究问题的归因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语文要素”,把“语文要素”想得过于高大上;二是缺少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
三、问题对策与方法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查阅相关书籍与文章,弄明白“语文要素”的内涵。
通过学习和培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教学策略,以此来落实语文要素。
(一)语文要素的产生和内涵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搞清楚的方向性问题。
俗话说: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
数学的例题、原理很容易讲清楚,而语文中的文章每个人的解读都不相同。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一、教材内容统编版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依托,它的内容涵盖了学习者所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落实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时,教师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的文体和题材。
统编版教材应该包含多种文体和题材,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报告文学、科普读物等。
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提高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紧扣生活、贴近学生。
教材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材要丰富多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注重思想性和审美性。
统编版教材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审美性,既能够传递正能量,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落实教材内容时,教师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
二、教学策略除了教材内容外,教学策略也是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重要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1. 多模式教学。
教师们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模式,以便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倡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讨论、演绎、研究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鼓励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包括图书馆、网络资源、外出实践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注重思辨和创新。
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辨和创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落实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关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
关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摘要: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语文要素的内涵及其落实的意义,然后论述了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包括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三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策略引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语文要素,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思路。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其语文要素难以得到落实。
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探寻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1.语文要素的内涵及落实的意义自2016年开始,小学语文部编版开始发行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运用[1]。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融入了丰富的语文元素。
1.语文要素的内涵有关语文要素的概述颇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语文要素是指将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进行细化,然后由浅入深地落实到每一册的学习中[2]。
因此,可以将语文要素简单理解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所要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语文基本能力,或者也可以将语文要素理解为语文的各种学习要素。
1.语文要素落实的意义语文要素的落实是教师进行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有利于语文教师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语文教学活动方案。
语文要素所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点以及语文基本能力,为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教师根据语文要素来确定本单元或者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帮助教师合理设计语文教学活动。
第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地进行系统性的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师根据语文要素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阶段由浅入深实施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形成阶段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语文要素”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词之一。
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线索,“语文要素”是贯穿新教材的主线,用好“语文要素”这把钥匙,就能精准打开部编语文新教材,真正让“好教利学”目标在课堂中落地。
其实,部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都明确而又具体地提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精准的导航。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呢?下面我就谈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依据课标,整体把握,明晰语文要素语文要素作为贯穿整套教材的线索,是以螺旋上升的编排形式呈现的。
一二年级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没有明确点明,大多体现在练习题中;从三年级开始,编者在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有专门章页,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明本单元语文要素,让教师整体把握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
教学之前,首先我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真正明白语文要素在本单元中需要落实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然后在学课文前先带领学生解读单元导读,把握好单元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并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教与学,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并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只有真正弄懂来龙去脉,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才能更加扎实有效。
二、基于学情,明确目标,提取语文要素学生对于提取简单、明显信息已有一定基础,而对于准确提取关乎课文内容的关键信息,并且综合利用这些信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需要教师精准的“教”。
教得精准、有层次,学生的学才能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一课一得”才能达成。
三、依托目标,精准教学,落实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学习要依托明确的目标。
例如《青蛙写诗》一课的课后习题为:“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我在备课时根据这一题目,完善教学目标,将学生对逗号和句号的认识与运用纳入其中,这样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要素就找到了落脚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导,我在文本讲解中做出了如下设计:1.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等图片,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由此联想到什么?2.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中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形状找出文中对应的符号,并圈出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说一说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的图片与标点符号的联系。
浅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浅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温儒敏教授指出,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其课程内容目标线索清晰,各个年级单元教学要点清楚,教学梯度分明。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呢?一、什么是语文要素从字面上来看,“语文要素”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必要元素。
从内容来看:字、词、句、篇中包含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书写、阅读、写作、审美和口语交际等丰富的语文能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二、“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本单元要掌握的“语文要素”,这大大解决了我们一线老师面对教材到底要教什么和学生具体学什么的难题。
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老师如何保障“语文要素”有效实施?学生又如何掌握各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活动该如何开展?“语文要素”是贯穿部编教材的主线。
本文以统编语文五年级语文为例,谈谈我对“语文要素”在课堂落实中的看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第十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是小学阶段首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学生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就可以减轻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容易些。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先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学起,再到原装节选,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
文本除了《草船借箭》是根据原著相关内容改写的以外,其他三篇都是原著节选,有些语句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我们老师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古典名著中的一些难理解的语句,只要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大概猜出意思即可,不需要细究,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所有的语句。
对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文学价值等,在这一阶段也不要作深入解读。
能读下去是就行,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景阳冈》课后的“资料袋”提供了原著的相关介绍。
老师就可让学生借助资料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走近古典名著,感受它们的魅力所在。
浅析课堂中如何落实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
浅析课堂中如何落实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摘要: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合”的方式,将“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相统一,本文就如何落实“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提出要科学渗透学习方法,强化要素融入语境,基于单元整体落实,积极推动迁移实践,设置层级有序落实。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人文要素语文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含语文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及学习习惯等。
统编教材为凸显语文要素,明晰教学目标,采用了“双线组合”的方式,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分成几个知识点,由浅入深,分布在个单元中,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人文要素”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文化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教师在教学中要透过人文主题,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本文简要做了分析。
一、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粗暴简单,将要素误解为方法不少教师对统编教材语文要素存在认知上误差,他们错误的认为单元设置了怎样的语文要素,我们就应该在课堂中怎样去落实,将要素当成了指导学生进行单元课文学习的方法。
事实上,单元语文要素并不是简单的方法和策略,而是单元教学工具性层面的目标,是编者基于这一学段的学生理应达成的语文能力。
如果简单而粗暴的当成方法,直接运用“要素”阅读课文,学生势必会无从下手。
(二)、肤浅机械,将要素硬化为概念统编版的语文要素都是在单元篇章页中,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出现,有的教师仅仅从字面意思,借其最原始、最肤浅的意思,将要素生硬地定格为概念,而将语文要素地落实停留在理解概念和意思的层面上。
这种肤浅性、机械性地训练,不仅与统编版教材的编写原则相去甚远,同时也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背道而驰。
(三)、凌乱涣散,将要素肢解为碎片统编版教材在单元板块设置上可谓是匠心独运,除了常态教材中常有的精读类文本、略读类文本、习作、语文园地之外,还添加了单元篇章页、交流平台等板块,部分习作单元和策略单元,还设置了习作例文、初试身手等平台,所以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很多教师喜欢在不同板块中完成不同任务,将贯穿整个单元的目标要素拆解得支离破碎,使得单元教学不再是一条线的整体脉络,而成为了零散的碎片。
落实语文要素的三个注意点
落实语文要素的三个注意点作者:刘仁增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第11期刘仁增注: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立项课题“部编教材‘语文要素’的课堂落地实践研究”(编号:KCX—2019009)研究成果。
统编本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使得语文要素成了引人注目的高频词。
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要素,成为教好统编本教材的关键。
一、语文要素里藏着教学标准一篇课文、一堂课、一个知识点要教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教师必须清楚,否则,缺位、失位或越位就不可避免。
统编本教材的“语文要素”使用了行为动词来描述所要达成的教学标准,可参照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层次分类理论加以解读。
1.识记。
就是对已有知识、信息的记忆。
如“初步认识会意字、形声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一上)、“积累词语和古诗”(二上)、“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三下)等,常用“认识、寻找、积累”等行为动词。
2.领会。
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把握知识材料意义,行为动词是“了解、理解、感受、体会”等。
如“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四下)、“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六上)等,可借助转换、解释、批注等手段表明对知识内容的领会。
3.应用。
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强调把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行为动词是“运用、把握、概括、复述”等。
如“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二上)、“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五上)等,必须强化语言迁移、知识运用的读写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4.分析。
就是对整体知识进行合理分解,发现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内容结构、语言组织的认识,多用“发现、猜测、比较”等行为动词。
如三上的“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要依据文题、插图、情节、内容甚至是表达特点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推断;二下的“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要对《寓言二则》中的养羊人和农夫发表意见,对《小马过河》课后练习的观点谈个人的看法及理由。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统编版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语文教育方面,统编版教材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想真正发挥统编版教材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将语文要素落实到教学中。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谈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以期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一、教师角色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在统编版教材的落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首先深入了解教材,理清其内容和结构,掌握教材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只有深入了解教材,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学大纲和教材要素。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状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要引导学生在教材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学生角色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直接关系到教材要素的落实。
学生应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勤于提问,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
课下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思考,提高语文素养,掌握优秀文章的鉴赏方法和写作技巧。
学生还要主动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和比赛,提高语文水平。
要积极参加课外知识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语文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统编版教材是中国在语文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改革,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为了有效地实现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制定相应的落实策略。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直接关系到语文要素的落实。
教师应该深入理解统编版教材的要素,认真掌握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设计。
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合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教师还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跨学科的融合。
统编版教材强调语文要素的有机结合,要求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关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如阅读一些科普文章、参观一些相关的展览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统编版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主动地、乐于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注重将统编版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统编版教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例题,如以学生所在的社区、学校周围的环境为题材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和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
实现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统编版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如何利用“单元导语”落实语文要素
如何利用“单元导语”落实语文要素统编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了语文要素学习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单元导语,从强化语言感知训练、强化读写融合训练、探索语言表达规律等方面,落实语文要素学习目标。
一、强化语言感知训练单元导语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阅读提出的要求,另一部分是针对写作提出的要求。
阅读方面强调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的内容,感悟文章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之前,要对单元导语进行深度解读,了解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一,从文章题目出发,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题目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整篇文章最精练的语言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题目进行分析和鉴赏,有利于学生迅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及文章的主要思想。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结合单元导语的这一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从文章题目出发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如本单元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性散文,教师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将题目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的伯父”,侧重点在“伯父”,让学生能够从亲人的角度感受鲁迅的“可亲”;另一部分是“鲁迅先生”,侧重点在“先生”,让学生感受到周晔笔下的鲁迅不仅“可亲”,还“可敬”。
这样一来,学生仅从文章的题目就能够了解文章的内容。
其二,从重点词句出发,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语文课文除了文章题目是浓缩的精华外,文章中还包含了很多精妙的词句,体现了作者较强的语言功底。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单元导语的要求,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感知语言的精妙。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导语是“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师根据单元导语的要求,引导学生赏析《四季之美》中有关春季景色描写的语句:“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著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深度落实的应然原则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 . 12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深度落实的应然原则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丰望乡陈马小学崔晓强学科教研研究/探索YANJIU TANSUO荩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可感的情境,否则将落入机械训练的窠臼。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也是相同的道理。
所谓语文要素,就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其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语文要素分布于教材的每个单元、课文当中,使得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抓手。
研究表明,只有将情境融入课堂,语文要素的训练与落实才能走出机械讲解和灌输的误区,教师要在情境的化学作用下将语文要素联结起来、整合起来、构建起来、运用起来,从而将语文要素真正落实到位。
一、前后联结,在积极体验中落实语文要素很多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常常是以“扑”的形式直奔语文要素,解释概念,寻找典型语句,总结落实方法,最后实践运用。
这种以讲解与训练为主的模式,其实还是停留在表层,完全将语文要素所裹挟的能力价值置于不顾。
语文能力从感知到运用,需要经历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之间的联结,这就需要以积极而具体的情境作为辅助。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语文要素是紧扣关键性语句,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细加考量不难发现,这一要素包含三个维度:1.认识什么是关键句和课文的思想感情;2.懂得怎样抓住关键句,体会关键性词语所表达的情感;3.能够将掌握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的课文中。
鉴于此,在教学《乡下人家》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联结性的方法,设置三个板块的教学:板块之一:找出课文中的关键性语句,初步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感情。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辨析课文中的语句,哪些是单纯描写景色的,哪些是表达内在感受的,然后通过音乐的播放,创设可感的画面,鼓励学生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积极体验和交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板块之二:品析文本中的典型词句,深入感受文本的内在情感。
深度研习统编教材,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深度研习统编教材,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作者:郑云铝来源:《新教师》2022年第01期统编教材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主线,也是单元学习的重点。
那么,教师要如何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落实语文要素呢?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解读要素,精准把握教学基点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成许多个“点”,由易到难地分布在各年级的教材中。
因此,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解读语文要素,把握单元教学重点。
1. 纵向联系,梳理感知语文要素。
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梯度编排在各个年级的教材中,因此,教师要纵观整套教材,认真梳理语文要素的前后联系。
以“朗读课文”这一语文要素为例。
一年级的要求是“朗读课文”,二年级的要求是“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年级的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年级的要求是“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年级的要求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可见,“朗读课文”这一语文要素是由浅入深地编排在各年级的教材中。
三年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刚好处在中间位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学会“朗读课文”,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则是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的提升。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纵向联系语文要素的编排体系,注意层次性和连续性,由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梯度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横向联系,厘清单元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的每篇课文不仅体现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还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且在课后习题中也加以体现。
因此,教师要横向联系单元教学内容,厘清单元语文要素。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导语明确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美好的回忆”,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明晰了单元语文要素后,教师就可以从课后习题入手,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
从《牛和鹅》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要明确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从《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这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要学会运用批注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课文作批注。
教学总结-指导方法、读练结合、提升阅读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策略
指导方法、读练结合、提升阅读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且“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学生在阅读中不能有效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效率低的情况,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借鉴国外阅读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成果,突破创新,选取了四种最为基本的阅读策略,编排了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为核心目标的单元——阅读策略单元。
具体安排如下: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四年级上册——“提问”单元五年级上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单元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单元在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特殊单元”的编排意图,有效发挥教材“例子”的引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阅读活动中掌握一些基础的、有用的阅读策略?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教师要准确、深入把握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准确把握“阅读策略”概念界定(一)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的区别“阅读策略”,首先要“经过专家经验的外化,即掌握阅读策略的人对阅读策略的概念、方法等进行讲解,再通过一定的学习训练,最后把这种外化的专家经验进一步内化成学生头脑中的阅读策略”。
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就是指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目标需求等诸多因素,所选用的“调控阅读行为、程序的”恰当方式。
策略与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策略”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而“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由此可以理解为“策略”中包含并引领“方法”:“策略”指向“方针、方向”,是综合性的;“方法”指向“门路、程序”,是具体的工具。
关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
关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摘要:最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提出:“语文课程实际应用性强,在语文教学中重点把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非一味追求语文知识体系的培养。
”其中强调了语文知识体系不需要刻意追求,重点是将语文要素落实到位,通过创新语文教材的教学,不让语文知识束缚语文要素的实施,帮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更能发现规律,落实语文要素。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相关教育者不仅要学会解读教材,更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改变,实时优化调整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及增强学生阅读素养方面,结合教材优势,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语文要素;落实引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设置的关键在于语文要素的培养与落实。
该版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实行双线组织单元内容;最大的优势就是将语文要素中的各个“要素”拆离,由教材设置将各个“要素”的训练内容隐匿于教材的编排中,由浅及深,有梯度的螺旋上升[1]。
采用单元结构,解决语文知识框架问题,利于语文要素的落实不受语文框架影响[2]。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及时优化调整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一、从教学观念的改变中落实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向设置。
如若只以人文主题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居多,而忽略了学生语文要素的培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中,若只是简单抓住人物、时间、地点进行故事串联等语文要素的教学,没有通过字词句段的品读,从根本上是浅尝辄止,并非做到从语文要素中感受人文主题,只是在煽情。
该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把握情感态度,更要从中感受人物表达的爱国情怀,将个人学习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抱负。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内容丰富,字词量较大。
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分析式阅读”使课堂耗时长,课堂效率较低,容易抓不住重点,忽略了方法技巧的传授。
因此为了落实语文要素,根据教学目标,将课后题的讲解衔接左右单元,通过课堂设计可以将课文内容重组,生字词分类,将教学内容精讲精读。
如何落实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
如何落实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如何落实统编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文要素?每个老师都有不同解读。
杭州钱塘新区教师教育学院汤瑾老师抓住“如何运用单元语文要素?如何掌握阅读策略单元?如何同步落实语文要素之外学习目标?”等问题,从“解读语文要素,构建要素图谱,要素落地路径,直面三个问题”四个方面为教师们讲解如何落实统编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文要素。
统编语文教材每单元语文要素在单元篇章页里,在课文中的“泡泡”中,在课后练习题里,在语文园地中。
“语文要素”,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文知识,即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儿童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即能在听、说、读、写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能力。
养成学习语文的策略与习惯,能够以语文的眼光积累学习语文的经验,建构语文学习场。
教师要有“像专家一样思考”的意识,尝试让自己站在编者的视角来审视教材,适时提问,深度解析,在读懂编写意图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
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梳理、构建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图谱,将知识点、课文前后进行关联,并在头脑中形成语文要素网络。
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时,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纵向搜索,找寻与要素相关的练习,构建图谱。
以语文要素为核心,横向贯通,打通各课练习和语文园地相关栏目的关系,构建图谱。
要素落地路径:1.站在单元角度,展开递进式教学;统编本教材将精读课与略读课改为教读课和自读课,并增加了课外阅读指导课,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要做到目标统整、循序渐进、读写融通。
2.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流程活动化;教师需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出发,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学会语言文字运用,从而实现语文要素与学习活动的融合,实现深度教与学。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定位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定位作者:王军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2年第03期摘要统编教材设置的语文要素扭转了传统理念下语文能力点杂乱无序的窘状,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难以真正借助语文要素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因此,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巧妙地联系旧知、无痕地顺势推进、有序地拾级而上、扎实地梳理反思,在举重若轻之下,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要素勾连旧知顺势推进铺垫认知反思修正引用格式王军.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定位[J].教学与管理,2022(08):29-31.皮亚杰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语文学习需要在思维的基础上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思索、静静地探究。
看似热闹的场景,在一定程度上会激活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情感体验,但语文要素的落实,有着独特的规律和要求,并不是提及的频率越高、喊的声音越大,其效果就越好。
很多教师无视于此,将语文要素浓墨重彩地搬进课堂,生怕自己背上忽视要素的骂名,不惜处处张扬,甚至聚焦放大、标新立异,而扎实训练则相对淡薄。
一、煞有介事地明确目标,不如悄无声息地勾连旧知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篇章页中,都以精练的语言,揭示了语文要素,为教学之教、学生之学提供了方向。
这是出于教材编写体系的考量。
但很多教师不明就里,无视学生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和学生的接受方式,直接将单元语文要素套用为教学目标,简单粗暴地告知学生:这节课我们主要训练某某能力。
有些教师甚至不惜课堂中的宝贵时光,组织学生大声朗读教科书上的语文要素,试图加深印象。
统编教材对语文要素的设置,有着鲜明的体系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单元语文要素看似独立,但其指向的能力与其他要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煞有介事地揭示要素,是纯粹向“前”看,落实语文要素还需要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才能洞察“后方”的经验所得,才能规划出向“前”迈进的路径。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天窗》一文就借助“天窗就成了你唯一的慰藉”这一关键句,将作者童年时代下雨天被关在屋子里、夜晚被逼上床后,借助天窗展开想象的快乐、兴奋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统编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规则
作者:武红军
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0年第02期
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之一是采用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写方式。
其中,语文要素作为统编教材的编写骨架,是教材的隐性体系,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教师把握语文要素的编排体系和价值,探寻有效的落实方法,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该怎么落实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呢?
一、明确语文要素的潜在含义
语文要素作为贯穿整套教材的线索,是以螺旋上升的编排形式呈现的。
一二年级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没有明确点明,大多体现在练习题中;从三年级开始,编者在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前都设有专门篇章页,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
教师用好统编教材,首先要对语文要素的内涵和意义有清楚的了解。
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
教师要深入体味语文要素的内涵,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理解和明确:一是从语文教育的大概念下,明确语文要素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语文知识、需形成的必要语文能力、要养成的学习习惯和要学会的学习方法;二是从语文教学的细节中,明确语文要素是语文教材中字、词、句、段、篇里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是听、说、读、写书中所包含的语文能力,是品、悟、思、辨、赏中所包含的学习方法。
语文要素对教师教学有哪些意义?语文要素是编者借助统编语文教材用无声的文字告诉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究竟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语文要素,细致解读,才能精准解读统编教材,用好统编教材。
二、明确语文要素编排的潜在联系
(一)语文要素是新课标基准下教学目标的细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纲领,针对各学段的语文
教学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而且不同学段的目标和要求也存在着有连续性和梯度性的内在联系。
语文要素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目标,它是新课标在具体语文教学中的细化和分解。
换句话说,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和新课标的学段内容和目标是相对应的,兼具连续性和梯度性,同时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性。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要素,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