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落下来-廖小华老师
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教案精选(1)
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与现象》,详细内容为“落下来”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观察和探索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理解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如球、方块、羽毛等)、计时器、直尺、小黑板。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导他们关注不同物体的形状和重量。
(2)提问:“大家知道这些物体落下来会有什么不同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让幼儿观察并记录。
(2)讲解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物体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1)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结论。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落下来》2. 内容:(1)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2)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落下现象,记录下来并和爸爸妈妈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探索物体落下的现象,与家人分享。
(2)开展科学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物体落下的相关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2. 活动目标:1) 了解不同物体在空气力和重力作用下的落下现象。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纸片、塑料球、金属球、棉花、尺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适合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4. 活动时间:25分钟5.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二、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3分钟)1) 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哪些东西是从高处落下来的?”引导幼儿回忆和思考。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落下来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落下的现象。
2. 实验部分(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的物体(纸片、塑料球、金属球、棉花、尺子),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落下速度和落下的方式。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空气力和重力作用下的落下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物体落下的速度和方式不同。
3. 探索部分(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它们落下的速度和方式会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进行探索。
2) 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观察和记录改变后的落下现象。
3)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和解释现象。
4. 总结部分(2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不同物体在空气力和重力作用下的落下速度和方式不同,与物体的形状、重量和材质有关。
2)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乐趣,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科学现象。
三、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在分享和讨论过程中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 评价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资源1. 教案模板: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2. 实验材料:纸片、塑料球、金属球、棉花、尺子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在设计这个大班科学教案《落下来》的时候,我是以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物体落下的原理为主要思路。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孩子们了解和感知到物体落下的科学道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物体的落下特点,了解物体落下的科学道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落下的科学原理。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发现物体落下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不同材质的物体(如塑料球、木块、纸球等)、漏斗、盆子、桌子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观察记录本、彩笔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孩子们坐好,然后我拿出一个塑料球,提问:“如果我把这个塑料球扔到空中,它会怎么落下呢?”孩子们回答后,我会把塑料球扔到空中,让它自然落下,让孩子们观察。
2. 探索发现:我会逐一拿出木块、纸球等物体,让孩子们观察它们落下的特点。
在观察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注意物体的材质、形状等因素对落下过程的影响。
3. 操作实践:孩子们分成小组,用漏斗和盆子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通过漏斗落下的过程,并用彩笔记录下来。
4. 分享交流: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引导他们讲述物体落下的过程和发现。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发现物体落下的特点。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落下的科学原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个活动的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物体落下的原理,以及他们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乐于探索。
2. 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探索物体落下的现象,也可以让他们尝试用其他方式来表现物体落下的过程。
这个大班科学教案《落下来》旨在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让孩子们了解和感知物体落下的科学道理。
幼儿园大班《落下来》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落下来》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活动以“落下来”为主题,旨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引导幼儿探究物体为何会“落下来”的科学原理。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物体“落下来”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3.提升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4.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准备材料1.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如球、积木、布块等);2.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质、塑料等);3.小石子、纸屑等辅助物品;4.实验桌、安全垫等实验场地准备。
四、活动步骤1. 引入环节•介绍“落下来”现象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幼儿对“落下来”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观察实验1.让幼儿选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2.让幼儿分析观察,总结不同物体落下的特点。
3. 探究讨论1.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物体会落下;2.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展开小组讨论。
4. 手工制作1.利用纸杯、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小型降落伞;2.让幼儿亲自体验降落伞的作用,体会减缓物体下落的原理。
5. 游戏环节1.设计简单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落下来”现象;2.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探索“落下来”现象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还提升了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落下来》科学活动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教案(附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应该能够:1.发现并理解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2.初步认识重力、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3.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自由落体问题。
二、教材和资源1.课本:《小学科学》第一册;2.实验器材:小球、简易计时器;3.PPT:演示重力、速度和加速度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会通过PPT 简要介绍“重力、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动手演示几个简单的物理实验。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初步的概念了解。
2. 实验环节接下来,教师将分发小球和计时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掘落体规律,当然,如果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及时解答和指导。
3. 理论讲解在实验环节结束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
然后,教师再通过PPT,详细讲解物体自由落体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4. 拓展应用最后,教师将在黑板上列出并解答几道与自由落体相关的简单应用题,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探究-引导-讲解-应用”四个步骤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讲解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全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不过,也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点和不足。
例如,在实验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比较迷失,需要教师及时解答和指导。
在理论讲解中,也需要注意语言和解释的方式,要尽可能让学生理解。
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强练习和实际应用的环节,让学生在应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力、速度和加速度的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1)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一、教学内容《落下来》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与运动》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感知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探究物体落地的速度与重量、形状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
2. 培养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物体落地速度与重量、形状的关系。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落地速度与重量、形状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培养幼儿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箱、计时器、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如小球、方块、羽毛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物体(如小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物体落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吗?”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进行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物体落地的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落地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物体落地速度与重量、形状的关系。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实验物体:小球、方块、羽毛等2. 实验结果:物体落地速度与重量、形状的关系3. 课程小结:物体落地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落地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观察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物体落地现象,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物体落地速度与重量、形状的关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二节《落下来》。
本节课程主要围绕物体落下的现象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幼儿了解不同物体落下的速度和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使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物体落下的规律。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幼儿能够与同伴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物体落下的规律。
难点:使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小球、纸片、木块等)、计时器、篮子。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物体落下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物体落下的现象。
2. 观察:教师展示不同的物体(如小球、纸片、木块等),让幼儿观察它们落下的速度和方式。
3. 实验:教师指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落下的速度和方式。
每组选择一种物体,用篮子接住物体,并记录下物体落下的时间和方式。
4. 记录与分析: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落下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物体落下的规律小球:落下速度快纸片:落下速度慢,飘动木块:落下速度适中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物体落下的情况,并写上物体落下的速度和方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幼儿了解了不同物体落下的速度和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对物体落下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课后探究,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和记录其他物体落下的情况,并尝试解释物体落下的原因。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课程名称:《落下来》适用年龄:5-6岁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的重力概念。
2. 能完成简单的重力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3. 能够观察、描述、归纳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小球、小车、磅秤、吊钩、绳子等。
2. 实验环境:教室或室外场地。
3. 教学媒体:图片、视频等。
4. 教师准备:制定详细的课堂教案,熟悉实验器材使用方法,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们观察日常生活中落下的物体,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物体落下来。
2. 通过简单的问答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第二步:实验探究(20分钟)1. 让学生依次把小球、小车等物品放在桌子边缘,观察物品掉落时的运动轨迹和结果。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品掉落的速度、高度等相关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会掉落?借助教具分析物体掉落的原理。
第三步:总结归纳(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的方式,总结出落下物品的规律,即所有物质都受重力作用而落下。
2. 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掉落的速度和质量大小有关,越重的物品掉落的速度越快。
第四步:复习提高(10分钟)1. 让学生回答与重力相关的简单问题。
2.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反馈情况,适当进行巩固和提高。
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是我第一次上大班科学课,虽然有些匆忙,但我感到非常兴奋和充满信心。
整个课堂活动安排得很紧凑,但每个环节都很有条理,学生们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效果也很好。
在探究实验环节,我尝试让学生们在班级外面集体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来了解重力的概念和规律,这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们也很开心。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下次我会考虑添加一些适当的分组讨论,让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来提高实验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次课堂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反思,我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1)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三节《落下来》。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讨论影响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的因素,以及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理解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培养其细致的观察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受到物体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活动,探索重力作用及空气阻力的存在,激发其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重力及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用的小球、羽毛、纸片、硬币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小球和一片羽毛从同一高度落下的故事,引导幼儿预测哪个物体会先落地,并讨论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小球、羽毛、纸片、硬币等物体,让幼儿观察并记录这些物体落下的速度和方式。
讲解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受到物体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落下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实验结果。
4. 知识讲解(15分钟)解释重力及空气阻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两个因素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落下来》2. 内容: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的影响因素重力与空气阻力的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尝试解释原因。
2. 答案示例:小石头比羽毛落得快,因为小石头比羽毛重,受到的重力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活动中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课后探索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观察和探索物体落下的现象。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1)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物体与现象”,详细内容为“落下来”一节。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观察和探索不同物体落下的现象,理解物体下落速度与重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下落的现象,知道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可能不同。
2. 观察并描述物体下落的过程,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物体下落速度与重力的关系。
重点:观察物体下落的现象,描述物体下落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尺子、小球、纸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户外树叶落下的现象,引导幼儿关注物体下落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展示不同物体(如尺子、小球、纸片)同时落下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现象。
(2)讨论:为什么这些物体落下来的速度不一样?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下落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落下来》2. 内容:物体下落现象不同物体下落速度重力与下落速度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下落速度,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物体下落现象,描述物体下落速度,讨论重力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物体下落的现象,初步理解了物体下落速度与重力的关系。
但在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时,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过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更多物体下落的现象,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开展家庭科学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6.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落下来”这节课中,难点是理解物体下落速度与重力的关系。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与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二节《落下来》。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探讨物体落地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落地的现象,认识不同物体的落地速度和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落地的现象及速度差异。
难点:影响物体落地速度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小球、纸片、羽毛、计时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尺子、小球、纸片、羽毛、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情景?”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尺子、小球、纸片、羽毛,提问:“你们猜一猜,这些物体落下来,哪个会最快?哪个会最慢?”(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物体落下来的速度与重量、形状等因素有关。
”(3)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
(2)讨论:为什么纸片和羽毛落得慢?(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物体落下来2. 影响因素:重量、形状3. 实验结果:尺子最快,小球次之,纸片和羽毛最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落地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物体落地的现象及影响因素,教学效果良好。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组织;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活动背景大班学生(3-4岁)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体验式学习来探索和发现世界。
科学活动是大班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本次科学活动将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们探究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引导幼儿们自主探索,编制教案主要围绕探究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展开。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掌握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的基本知识;2.培养幼儿们探究和观察能力;3.提升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实验用的物品:木球、塑料球、毛绒球各一颗;2.实验用的器材:两块不同高度的桌子,一个塑料桶;3.手绘板书,标注物体落地是因为什么;4.实验操作步骤手册;5.教案准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铺设极简手绘板书,标注“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并让幼儿自主思考这个问题。
步骤二:实验过程1.带领幼儿来到两块不同高度的桌子旁,让他们观察桌子的高度差异,并引导幼儿思考木球和塑料球应该掉落到哪个桌子下面;2.把木球放在高桌上边缘,让木球滚到低桌上,幼儿在观察这个过程;3.对比实验,将毛绒球放置在约等于木球掉下来的高度处,并让幼儿注视毛绒球掉落的过程,观察落下来的过程和形态的区别;4.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落下来的速度都一样,为什么木球和塑料球掉下来的过程会很快,毛绒球则会慢一些。
步骤三:总结回到板书前,让幼儿回答:“为什么物体会落下来?”,再通过板书上的“重力”三个字写出答案。
教学评估1.根据幼儿对于实验过程及问题回答的参与程度,对每个幼儿进行个人潜龄上的评估;2.通过小组共同完成物体掉落实验进行小组评估;3.通过评价小组表现,给出评价标准,给每个学生评定特质评估。
总结本次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主要围绕探究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展开,通过简单的实验帮助幼儿们理解物体的重力。
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们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落下来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落下来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认识物体与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培养其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物体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物体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物体外部特征的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球、方块、三角形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份物品,供幼儿进行观察、分类。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物品,如球,引导幼儿观察球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份物品,让幼儿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物品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将观察、分类的结果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物体与分类2. 板书内容:物体的外部特征:形状、颜色、大小观察方法:看、摸、比分类方法: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中的物品,并尝试进行分类,将分类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无固定答案,根据幼儿观察、分类的结果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和分类物体,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大自然的物品进行观察、分类,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探索生活中的科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作业设计一、教学目标1. 明确幼儿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如本节课中的观察、描述物体外部特征和运用比较、分类方法。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活动手册》第四章“力和运动”,详细内容为“落下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索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理解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下落的原因,理解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下落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下落的原因和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难点: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下落的现象,理解重力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乒乓球、羽毛、小石子、玻璃球、计时器、实验箱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乒乓球、羽毛、小石子等物体,提问:“大家猜一猜,这些物体从高处落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教师讲解物体下落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重力概念。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重力有关?”引导学生思考和拓展。
六、板书设计1. 落下来2. 内容:物体下落原因:重力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加速下落、改变运动方向等不同物体下落的现象:乒乓球弹跳、羽毛飘落、小石子直接下落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下落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对物体下落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对重力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重力现象,如苹果落地、瀑布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落下来
少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落下来[ 活动目标 ]1、特别学习察看比较物体着落的现象,对物体的着落现象感兴趣。
2、试试缺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物体落下的现象.[ 活动准备 ]智慧苹果 6 个、托盘 5 个、记录单多于少儿人数、相同的纸片人手一张、沙包、瓶子、纸杯、水果网、蛋糕盘、小手绢、瓶盖等若干、彩笔 4 盒。
[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 这是一个沙包,请你认真看,它怎么样了? "1 、教师操作沙包从空中落下。
2、讲话:在平时生活中,你见过什么东西落,它是怎么落下来的?3、奖赏 1 个智慧苹果 " 你们真是一群严肃认真察看、勇敢表现的孩子,奖赏你们 1 个智慧的苹果。
" 二、挑战游戏一 ----- 探究两种不同的物体从任一高度同时落下有什么不同 1、猜一猜载明沙包和小手绢,帮助少儿解说同一高度、同时的含义。
猜一猜,它们从同一高度击碎同时落下会如何?2、教师考证成人猜想,鼓舞少儿察看它们着落的速度及帮助路线。
3、教师沛舍坡示范在记录纸上用符号记录结果。
如:用圆圈代表沙包,正方代表手绢,在它们下边用自己样子喜爱的符号表示他们着落的样子与速度。
4、少儿操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也能够选两样不同的东西,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认真察看它们落下推测出时有什么不同,把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找一个碰不到小朋友的地方试一试。
"5 、展现记录单,学习多种记录方法。
1)教师发问不理解的地方,请问:xx 小朋友,这个则表示什么意思?2)少儿间发问你对谁的记录不理解,能够向学长方才那样提问。
3)小结少儿的记录方法。
6、奖赏智慧夸奖苹果为了夸奖你们恪守规则、物归原位的好习惯,奖赏你们 2 个智慧的苹果。
三、挑战游戏二 ----方式探究相同的纸不同的着落方式。
1、教师示范一张纸散开,提出问题。
谁能用相同的纸和我竞赛,让你的落下的和我不相同。
2、少儿人手一张进行实验,教师实时发现小学教师有创意的孩子和她表演赛,鼓舞其余孩子创新出不同的方法。
幼儿班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幼儿班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幼儿班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意图: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
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目标: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科学教育不同于过去的常识教育,而是在原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情感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那么,怎样正确依据孩子的发展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我有以下看法1、在设计活动时要体现孩子的年龄特点; 随着人们对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视,教师应该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所确定的总目标。
在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总目标作必要的调整与分解,努力使每一次小活动的目标,都适合于本班幼儿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需要,赢明确每个分目标的确定都是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
我们对方案的目标进行分析,列出了哪些是通过某一次活动能达到的,哪些是需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才能使幼儿有所发展的,使每一次活动的分目标都紧紧围绕方案的总目标而确立,在实施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2、在活动中体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在对幼儿进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中,在注重活动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获得这一结果的过程,这是现代幼儿教育的要求。
如何使幼儿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更科学、更符合幼儿的特点,住哟取决于活动开展的方法。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开展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便是“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在一个过程完整的科技活动中,教师应选择一种主要的活动方法,同时适时而恰当地运用其他方法和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对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及科学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确定具体活动的主要教育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方法的选择要为达到活动目标服务。
《落下来》大班科学教案
《落下来》大班科学教案Science teaching plan of large class of "falling down"编订:JinTai College《落下来》大班科学教案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设计意图: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
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1.提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
“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师: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
)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这可有点不简单了。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落下来-廖小华老师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知纸落下的不同现象,发现同样大小的纸改变形状后下落的
速度不一样。
2.能大胆表述自己观察的现象,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纸条若干(如:报纸,蜡光纸,卡纸,铅画纸,宣
纸,广告纸等)
2.大小材质相同颜色不同的两张卡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并了解纸下落的不同样子
1.幼儿自由选一张纸玩一玩。
出示各种各样的纸。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纸,你自己选一张纸,拿在手里举高再放手,看看它落下来时是怎么样的。
2.幼儿自由玩纸操作。
3.集中交流:说说你的纸是怎么落下来的,请幼儿表达并演示。
甲:我的纸是慢慢飘下来的,那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乙:我的纸是翻滚着落下来,你也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丙:我的纸是很快“嗖”的落下来的。
4.小结:原来不同的纸落下来有很多不同的样子,有的是慢慢地
飘下来的,有的是翻滚着落下来的,有的是很快的“嗖”的一下落下来的。
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下落的不同速度
1.刚才是自己拿纸玩一玩的,现在老师请你去找一个与你不同的
这张纸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看看你们这两张纸它们落下来时,要求跟同伴要相同高度同时放手,你又会发现什么。
2.幼儿找一个手持不同材质纸张的同伴共同玩纸。
3.集中交流纸落下来的速度,你和好朋友玩纸时发现它们落下来
有什么不一样?(它们谁先落地,谁后落地?)
4【大班语言教案/daban/yuyan/】.小结:原来不同的纸落下来速度不一样,像卡纸、铅画纸厚一点的纸下落的时候速度快,像蜡光纸、宣纸这些薄一点的纸下落的速度就会慢一点。
三、感知纸改变形状后下落的不同速度
(教师提供颜色不同大小材质一样的两张纸)
1.教师交代材料:
这里老师帮小朋友准备了两张相同材料的纸,一张是红色的,一张是紫色的。
请小朋友拿着红色的纸想办法变一变它的样子,再跟紫色的纸比一比它们落下的速度会不会一样呢?要求两张纸同样的高度同时放手落下,观察它们的速度。
2.幼儿操作探索:
幼儿取红色的纸进行操作,再跟紫色的纸进行比较。
3.集中交流:
(1)你把红色的纸变成了什么?它是怎么落下来的?
甲:我把红色纸变了纸球,它是直直的很快落下来了,而紫色的纸是慢慢的落下来的。
乙:我把红色纸变了飞机,它也是很快落下来的,而紫色的纸是慢慢落下来的。
(2)现在两张纸下落的速度一样吗?
小结:原来我们动动手,把相同材料的两张纸变变形状,它们下落的速度也会不一样。
四、延伸活动
教师出示“丫”字形的纸片,幼儿猜测它又会怎么落下来的,老师在区角里给你们也准备很多“丫”字形的纸片,你们也去试一试,看看会有新的发现吗?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才会引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特别强。
一次区域活动中,班上的孩
子正在美工区制作“我的面具”,“看,我的纸在空中跳舞了”、“我的纸也能向雪花一样飘呀飘”……安静的区角突然传来孩子
们的阵阵喧闹声,原来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经意间对纸的下落
现象产生了关注。
看到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我适时抓住了教育
契机,依托孩子的兴趣点,生成了这一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幼
儿亲身探索和操作纸下落的不同现象以及改变纸的形状后“自由
落下”的特点与速度,让幼儿感受科学发现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