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节 结肠解剖(建议收藏)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结肠上区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结肠上区PPT课件
3.淋巴
胃左、右淋巴结 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贲门淋巴结 幽门上、下淋巴结 脾淋巴结
局部解剖学
•胃 ➢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结肠上区
局部解剖学
结肠上区
• 十二指肠
➢ 分部及毗邻
上部 (十二指肠球) 降部(十二指肠大、小乳头) 水平部 升部(十二指肠空肠曲)
➢ 十二指肠悬肌 十二指肠悬韧带 (Treitz韧带)
第十四次课:结肠上区局部解剖学
学习要点 1.胃(位置、毗邻、网膜、韧带、血供) 2.十二指肠(位置、分部) 3.肝(位置、毗邻、韧带、间隙) 4.肝外胆道 5.脾、胰
结肠上区
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 间,主要有食管腹部、胃、 肝、肝外胆道和脾等。
• 食管腹部
有迷走神经前、 后干伴行,动脉供应来 自膈下动脉和胃左动脉 的食管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胆总管
局部解剖学
肝门V 肝固有A
(1) (2)
结肠上区
•胃 ➢血管与淋巴
1.动脉 胃左、右动脉 胃网膜左、右动脉 胃短动脉 胃后动脉
局部解剖学
结肠上区
•胃
➢ 血管与淋巴 2.静脉 胃左、右静脉 胃网膜左、右静脉 胃短、后静脉
均汇入肝门静脉系统
幽门前静脉: 辨认幽门的标志
局部解剖学
结肠上区
•胃
➢ 血管与淋巴
➢ 韧带 胃脾韧带 脾肾韧带 膈脾韧带 脾结肠韧带
➢ 血管 脾动、静脉
局部解剖学
• 肝门静脉
➢ 组成和类型
结肠上区
局部解剖学
结肠上区
• 肝门静脉 ➢属支与收集范围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胆囊静脉 附脐静脉

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3)---结肠的动、静脉

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3)---结肠的动、静脉

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3)---结肠的动、静脉有价值的关联阅读: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1)---结肠的功能结肠的实用临床外科解剖(2)---结肠各部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1、中结肠动脉:在胰腺下方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在横结肠系膜缘附近分出左、右两支,分布于横结肠右1/3,并分别与左、右结肠动脉的分支吻合。

变异:约有3%的人无结肠中动脉,横结肠由左、右结肠动脉的分支供血;另有10%的人有副结肠中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壁和肠系膜下动脉,偏左侧进入横结肠系膜内,供应横结肠左半部及结肠脾曲,中结肠动脉和右结肠动脉共干。

手术注意:胰腺手术或胃手术结扎大血管,或切开结肠系膜时,注意不要伤及中结肠动脉。

胃切除术时,切开横结肠系膜前,注意有无副结肠中动脉。

2、右结肠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的中部,中结肠动脉的稍下方(有时可与中结肠动脉合为一干),沿腹后壁腹膜深面横行向右,至升结肠附近分出升、降两支。

升支多与中结肠动脉的右支吻合,降支与回结肠动脉升支吻合,供给升结肠和肝曲血液。

变异:右结肠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占40%,来自中结肠动脉的占30%,由回结肠动脉分出者占12%,另有18%的人无右结肠动脉,由回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供血。

3、回结肠动脉:为肠系膜上动脉的终末支,在右结肠动脉稍下方发出,在十二指肠横部下方腹膜后,向下向右分成升、降两支,升支与右结肠动脉降支吻合,降支到回盲部分成前后二支,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回肠支吻合。

回结肠动脉供给回肠末端、盲肠和升结肠下段血液。

结肠的动脉结肠动脉的变异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在十二指肠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精索或卵巢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

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横结肠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

变异:右结肠动脉的变异较多,可来自中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或者无右结肠动脉(由中结肠动脉或者回结肠动脉代替供血)。

结肠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结肠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 另外,还有结肠的蠕动,它是由一些 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可以使 肠内容物缓缓向前推进。
• 结肠还会发生一种进行很快且前 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集 团蠕动可使一部分肠内容物由横结 肠推移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 蠕动常见于进食后,由胃—结肠反 射所致。
结肠功能
•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 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 便。
• 结肠粘膜内有杯状细胞,可分泌 碱性液体,保护结肠粘膜,润滑大 便,以助排便.
结肠功能
• 结肠不产生酶,无消化作用,但有 细菌消化作用.
• 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 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 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 也有少量原生物与螺旋体.肠细 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 要作用.比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 时,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 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 素,合成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h.维生素12等.比如长期用抗生 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与吸收不 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肠系膜下V 脾V 系膜上V
门静脉
结肠淋巴分布
• 结肠淋巴组织以回盲部最多, 乙状结肠次之,肝区和脾区较 少,降结肠最少。
• 结肠淋巴结分成四组:①结肠 上淋巴结,肠壁肠脂垂内;② 结肠旁淋巴结,边缘动脉附近 及动脉与肠壁之间③中间淋巴 结。结肠动脉周围。④中央淋 巴结。肠系膜上下动脉周围。
• 结肠淋巴不仅流向结肠动脉根 部的淋巴结,而且与邻近动脉 弓附近的淋巴结沟通,因此在 结肠癌根治手术时,应将该部 位结肠动脉所供应的整段肠管 及其系膜全部切除。
结肠常见疾病
• 结肠息肉 • 溃疡性结肠炎 • 结肠癌
结肠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癌
结肠癌

(医学课件)结肠解剖与生理

(医学课件)结肠解剖与生理

1 2
水分重吸收
结肠通过重吸收水分,将粪便浓缩,以固体形 式排出。
电解质平衡
结肠通过调节电解质吸收和分泌,维持机体内 环境电解质平衡。
消化残渣的排出
3
结肠将消化残渣推向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结肠的吸收功能
水分吸收
结肠通过吸收水分,参与机体 水平衡调节。
பைடு நூலகம்
电解质吸收
结肠可吸收电解质,如钠、钾、 氯等,参与机体电解质平衡调节 。
结肠的胚胎发育
早期胚胎发育
在胚胎第7周,中肠与后肠开始分化形成,其中后肠分化为盲肠、阑尾和乙状 结肠,中肠分化为小肠、大肠和阑尾。
晚期胚胎发育
在胚胎第12周,后肠开始分化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结肠的组织学结构
黏膜层
分为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血管、淋巴管 和神经丛。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肠道内布满息肉,具 有较高的癌变风险。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肠道多发性息肉伴 皮肤色素沉着,有恶变倾向。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结肠息肉
是肠黏膜表面隆起的病变,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等, 部分类型存在恶变风险。
结肠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腹泻
是指无器质性病变而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症状,可能与饮食、神经精神因素等有 关。
功能性便秘
是指无明确器质性病变而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次 数减少等症状。
结肠遗传性疾病
结肠的运动功能受神经调节, 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
03
结肠疾病
结肠炎症性疾病

第一节 结肠解剖

第一节  结肠解剖

第六章结肠第一节结肠得解剖及生理一、结肠得解剖结肠(largeintestine)起于右侧髂窝内续于回肠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其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盲肠、结肠、乙状结肠位于腹腔内。

结肠上起自右侧髂窝与回肠相连,呈M形将空、回肠环绕在内,下与乙状结肠相连。

结肠各部位管径不一,盲肠最粗,管径约6—7cm,逐渐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约2、5cm,这就是结肠肠腔最狭窄部位、图6-1 结肠得区域分布图6-2大肠得解剖在盲肠与结肠得肠壁有三个特征:1、结肠带:为肠壁纵行平滑肌集中形成三条肉眼可辨与肠壁纵轴平行得狭窄纵行。

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2、结肠袋:因结肠带短于肠管六分之一,而牵拉肠壁形成节段性得囊状膨出,称为结肠袋;3、肠脂垂:由结肠带两侧浆膜下脂肪组织聚集而成得大小不等小突起,悬挂在结肠袋侧缘;整个大肠约有100-50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与盲肠附近;以上三个特征性结构就是区别大小肠得重要标志。

(一)盲肠:盲肠(cecum):位于右侧髂窝,就是大肠得起始部,也就是最粗,最短、通路最多得一段,长6—8cm;其下端膨大得就是盲端,左侧(内侧)有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两襞称为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亦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到回肠、在回盲瓣下方约2-3cm处有阑尾得开口。

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没有系膜,故有一定得活动度,高位时可达肝右叶下方,低位时可伸入小骨盆内;小儿盲肠位置较成人高。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起于盲肠,长约12—20cm,肠管沿右侧腹后壁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形成结肠肝曲,又称为结肠右区,再急转向左移行于横结肠、结肠肝曲内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 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活动性小,当升结肠病变时常累计腹膜后间隙。

(医学课件)结肠解剖与生理

(医学课件)结肠解剖与生理

结肠的蠕动和传输
结肠的蠕动
结肠的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推动肠内容物向前移动。这种蠕动有助于将食 物残渣和废物从大肠排出体外。
结肠的传输
传输指的是食物残渣和废物在结肠中的移动速度。传输速度受到饮食、活动 和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肠的分泌和吸收
分泌
结肠通过分泌水和盐分来维持身体的正常水分平衡。它还可 以分泌一些消化酶来帮助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脂肪和蛋白质。
结肠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结肠癌等较为常见,了解结肠的解剖生理知识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这些疾 病。
通过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肠镜等检查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结肠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在结肠疾病研究中的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结肠疾病的研 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研究关 注结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03
结肠疾病
结肠炎
急性结肠炎
急性发作,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 痛、恶心、呕吐和发热。
溃疡性结肠炎
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导致腹痛 、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体重下降

慢性结肠炎
慢性过程,可能涉及长期腹泻、腹 部不适、大便习惯改变以及体重下 降。
放射性结肠炎
由于腹部或盆腔放疗引起的结肠炎 症,症状可能包括腹泻、腹痛、便 血以及里急后重感。
发病因素
常见症状
诊断方法
治疗方式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 习惯等。
包括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CT扫 描和血液检查等。
04
结肠检查与治疗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一种使用细长、 可弯曲的结肠镜来检查大肠内 部状况的检查方法。
结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 备,通常在检查前4-8小时开始 禁食,并服用泻药进行清肠。

结肠上区(一)局解课件

结肠上区(一)局解课件
结肠上区(一)局解课件
CONTENCT

• 结肠上区的消化系统 • 结肠上区的血管系统 • 结肠上区的神经支配 • 结肠上区的病变与疾病
01
结肠上区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结肠上区是指位于横结肠及其上方的区域,是人体腹腔内的组成 部分之一。
位置
结肠上区位于横结肠的上方,与肝、胆、脾、胰等器官相邻,下 方与横结肠、结肠下区相连。
食管癌
食管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吞咽 困难、消瘦等症状。
胃病 变
胃炎
胃黏膜炎症,可能导致胃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
胃癌
胃部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胃痛、 消瘦等症状。
胰腺病 变
胰腺炎
胰腺组织炎症,可能导致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清除结肠上区内的毒素和废物,维护组织健康。
详细描述
淋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排毒途径。它通过淋巴管收集结肠上区组织中的毒素和 废物,并将其运输至淋巴结进行过滤和清除。淋巴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护肠 道健康和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04
结肠上区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 经
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调节身体的应激反 应。在结肠上区,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脊髓的胸腰段和骶段,通过 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来抑制结肠的运动和分泌。
静脉系 统
总结词
收集结肠上区的血液回流至心脏,承担着重要的血液循环功能。
详细描述
静脉系统与动脉系统相对应,负责收集结肠上区的血液回流。肠系膜上静脉是其 中最重要的静脉,收集结肠上区的静脉血,将其回流至肝脏进行解毒和过滤。健 康的静脉系统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体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

结肠上区局部解剖

结肠上区局部解剖
结肠上区
Supracolic compartment
概 述
位于膈与横 结肠及其系 膜之间,主 要有食管腹 部、胃、肝、 肝外胆道和 脾等结构。
一、食管腹部
二、胃 stomach
(一)位置与毗邻
胃床
(二)网膜与韧带
1. 大网膜 greater omantum 胃结肠韧带 2. 小网膜 肝胃、肝十二肠韧带 3. 胃脾韧带 胃短血管 4. 胃膈韧带 5. 胃胰韧带
四、肝 Liver
(一)位置、毗邻及 投影
(二)韧带与膈下间 隙 1. 肝的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肝裸区 三角韧带
2. 膈下间隙
肝上间隙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上隙
左肝下后间隙
(三)肝门与肝蒂 (1) 第一肝门 (porta hepatis) (2) 肝蒂 (结构及位置 关系) (四)分叶与分段(自学) (五)淋巴(自学)
(一)位置及毗邻 (二)韧带
1. 胃脾韧带 2. 脾肾韧带 3. 膈脾韧带 4. 脾结肠韧带 (三)血管 1. 脾动脉 2. 脾静脉 (四)副脾
八、肝门静脉 portal vein
(一) 组成和类型 (二) 位置 (三) 属支及收集范围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脾静脉 胃左静脉 胃左静脉 胆囊静脉 附脐静脉
(三)血管与淋巴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3. 胃的淋巴 (自学) (1)胃左、右淋 巴 结 (2)胃网膜左、 右淋巴结 (3)贲门淋巴结 (4)幽门上、下 淋巴结 (5)脾淋巴结
五、肝外胆道
(一)胆囊
(1) 分部
(2) 胆囊底体表投影

结肠下区解剖

结肠下区解剖

6.回肠动脉
7.回肠
阑尾切口
停止1
南华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寻找阑尾
停止2
阑尾切口
寻找阑尾
2.空肠及回肠的毗邻
3.空肠及回肠的比较 4.肠系膜
进入第二节
1.空肠、回肠的位置
空肠 jejunum 和回 肠 ileum 居结肠下区 的中心, 大网膜后方, 仅借小肠系膜悬吊于 后腹壁。
2.空肠、回肠的毗邻
周围关系 间接关系:前为腹前外 侧壁;周围为大肠,后 为腹后壁(系膜窦)。 直接关系:小肠系膜
2)系膜三角
小肠系膜缘,一部分肠 管管壁无腹膜直接覆贴, 此处肠壁与两层腹膜围 成系膜三角
3)肠系膜两端
A端: 小肠系膜根约15cm,在腹后壁自第2腰椎左侧 斜向右下,到右骶髂关节前方,常将肠系膜窦分为左、 右肠系膜窦。 (重要意义) B端:肠缘端
(肠系膜内)空回肠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
肠系膜上动脉(第1腰椎高度)
⑤盆位:26%左右,阑尾向下垂入盆腔,尾部 可触及盆腔脏器或闭孔内肌,此处阑尾炎时临 床可表现有闭孔内肌征阳性(屈髂内旋时疼 痛),直肠、膀胱等亦可并发不适症状。
1.高位阑尾 2.左位阑尾 3.腹膜外位阑尾 4.浆膜下阑尾
14.中结肠动脉
3.肠系膜上动脉 4.空肠动脉
11.右结肠动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回结肠动脉 9.盲肠 8.阑尾
:自回盲部至乙状结肠末端,营养结肠的各结肠动
脉及其分支间相互吻合,在结肠系膜缘附近形成 一个完整的动脉弓,是为边缘动脉。
直动脉
2.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The end
阑尾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位置恒定,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 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和外1/3交界处,称为McBurney点,有时也可用Lanz点作为阑尾根部 的体表投影点,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1/3和中1/3交界处。 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临床上对已确诊的急性阑尾炎常常可选择其根部体表投 影处作手术切口。

结肠解剖要点PPT课件

结肠解剖要点PPT课件
肛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齿状线至肛缘的管状结构,长 度约1.5cm
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其上下 的血管,神经,淋巴回流均不 同。
直肠末端的环形唇状肉赘,含 图11-12
有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 和结缔组织,有诱发排便感觉, 精细控便的功能。
10
• 大体形态 • 相关循环 • 重要概念 • 相关疾病
要点
11
相关疾病
1.结直肠癌; 2.Crohn’s disease; 3.溃疡性结肠炎; 4.多发性息肉或息肉恶性变。
例图 图4图5
8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3
概念
描述
例图
TME 切除第三骶椎前方至盆膈直肠后方以及双 图6-10
侧连系直肠的全部疏松结缔组织。
后方:直肠骶骨韧带-尾骨尖 侧方:侧韧带(内容)-肛提肌 前方:Denonvilliers-前列腺尖或阴道水平
9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4
概念
描述
例图
肛管 齿状线
12
直肠系膜1
13
直肠系膜2
14
直肠骶骨筋膜
➢ 盆筋膜脏层和壁层在 后中线融合而成
➢ TME强调用锐性分离 剪断使骶骨间隙敞开
15
直肠侧韧带
16
17
Denonvilliers’ fascia
18
19
横结肠左侧1/3+降 结肠+乙状结肠 (IMA)
结肠左曲的双层腹膜 结构,起固定作用, 松解降结肠时常需要 用豪韵切断。
图1 图2图3
7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2
概念 直肠系膜
描述
从直肠后方和两侧包 裹直肠中下段的1.52.0cm厚的半圈结缔组 织,其中含有淋巴组 织和小血管。 后方:骶前间隙 侧方:侧韧带(内容)

大肠与小肠解剖图(建议收藏)

大肠与小肠解剖图(建议收藏)

大肠与小肠解剖图2011—01-13 19:49:43|分类:解剖|标签:大小肠|字号大中小订阅盲肠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约1。

5cm,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除直肠、肛管以及阑尾外,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肢垂。

结肠带colicbands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而成,有三条,沿肠的纵轴排列,三条结肠带均汇集于阑尾根部。

结肠袋haustraofcolon的形成是由于结肠带较肠管短,使后者皱摺成结肠袋,结肠袋为由横沟隔开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当结肠袋被钡剂充盈时,具有特征性的X线象:结肠的阴影呈边缘整齐的串珠状。

肠肢垂epiploicae ap-pendices为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及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在结肠的内面,相当于结肠袋间的横沟处,环行肌增厚,肠粘膜皱摺成结肠半月襞.一、盲肠盲肠caecum是大肠的起始部,下端为膨大的盲端,左侧与回肠末端相连,上续升结肠,以回盲瓣与升结肠及回肠为界。

回盲瓣是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瓣.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

盲肠位于右骼窝内,高位盲肠可在骼窝上方, 甚至到达肝右叶下方,低位盲肠可到达小骨盆内。

阑尾阑尾vermiform appendix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平均长度6~8cm。

儿童的阑尾与其身高相比,相对较成人为长。

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变小.阑尾的外径介于0.5—1.0cm之间,管腔狭小,经阑尾孔开口于盲肠后内侧壁。

阑尾的位置因人而异,它可位于回肠末端的前面或后面,或位于盲肠后方或下方,也可越过骨盆缘进入盆腔内。

根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为多,盆位次之,再次为盲肠下位和回肠前位.此外,还可有肝下位和左下腹位等,虽属少见,但在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应考虑到。

腹膜、腹膜腔、结肠上区解剖共53页文档

腹膜、腹膜腔、结肠上区解剖共53页文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腹膜、腹膜腔、结肠上区解剖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Leabharlann 0、倚南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结肠解剖要点

结肠解剖要点

直肠侧韧带
Denonvilliers’ fascia
例图
肛管
齿状线 肛垫
要点
• 大体形态 • 相关循环
• 重要概念
• 相关疾病
相关疾病
1.结直肠癌; 2.Crohn’s disease; 3.溃疡性结肠炎; 4.多发性息肉或息肉恶性变。
直肠系膜1
直肠系膜2
直肠骶骨筋膜
盆筋膜脏层和壁层在
后中线融合而成
TME强调用锐性分离
剪断使骶骨间隙敞开
例图
图1 图2图3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2
概念 直肠系膜 描述
从直肠后方和两侧包 裹直肠中下段的1.52.0cm厚的半圈结缔组 织,其中含有淋巴组 织和小血管。 后方:骶前间隙 侧方:侧韧带(内容)
例图 图4图5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3
概念 TME 描述
切除第三骶椎前方至盆膈直肠后方以及双 侧连系直肠的全部疏松结缔组织。 后方:直肠骶骨韧带-尾骨尖 侧方:侧韧带(内容)-肛提肌
结直肠解剖要点
Colorectal Anatomy
要点
• 大体形态 • 相关循环
• 重要概念
• 相关疾病Leabharlann 点• 大体形态 • 相关循环
• 重要概念
• 相关疾病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1
概念 右半结肠 左半结肠 膈结肠韧带 脾结肠韧带 描述
盲肠+升结肠+横结 肠右侧2/3 (SMA) 横结肠左侧1/3+降结 肠+乙状结肠 (IMA) 结肠左曲的双层腹膜 结构,起固定作用, 松解降结肠时常需要 用豪韵切断。
例图 图6-10
前方:Denonvilliers-前列腺尖或阴道水平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4

结肠下区结构的解剖

结肠下区结构的解剖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十三操作要点结肠下区结构的解剖(一)各段肠管的区别1.区别大、小肠寻找结肠的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以此区别大肠和小肠。

2.辨别横结肠和乙状结肠横结肠两侧有系膜(一侧为大网膜,另一侧为横结肠系膜),而乙状结肠只一侧有系膜。

3.寻找阑尾以盲肠的前结肠带为标志,向下追踪可找到阑尾根部。

4.区分空肠和回肠以位置、管径和血管弓的多少等来区别。

5.确认十二指肠空肠曲将横结肠向上提起,摸到脊柱,小肠袢固定于脊柱处的肠管即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将其拉紧,其与脊柱间的腹膜皱襞为十二指肠悬韧带。

(二)解剖肠系膜上动、静脉1.剥离胰表面的腹膜,将其下缘向上翻起,便可暴露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

在肠系膜下静脉的右侧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沿此曲的右缘,纵行划开腹膜,清除周围的结缔组织,便可找到经胰与十二指肠水平部之间潜出的肠系膜上动脉。

向上追踪该动脉,可见其走行于脾动脉后方,起腹自主动脉(多平第1腰椎水平或在腹腔干起点的稍下方)。

肠系膜上动脉周围为致密的神经丛所包绕,分离时应避免撕裂动脉。

观察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有无淋巴结。

自肝门静脉向下清理肠系膜上静脉(它位于同名动脉的右侧)。

2.将大网膜、横结肠及其系膜翻向上方,将全部系膜小肠推向左侧,暴露肠系膜根,观察其附着在腹后壁的位置,小心分离并切开肠系膜根全长,解剖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注意观察淋巴结和神经丛与血管的关系。

3.沿肠系膜上:动脉的左缘解剖出一排空、回肠动脉,见它进入肠系膜内,观察空、回肠血管弓的配布。

4.从肠系膜根部向右剥离腹膜,直至回盲部、升结肠与横结肠。

切勿损伤腹膜外任何结构。

沿肠系膜上动脉右缘,自上而下,解剖出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回结肠动脉,分别追查至横结肠右份、升结肠与回盲部。

解剖观察阑尾动脉的起止及其与阑尾系膜的关系。

5.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上缘,找寻胰十二指肠下前、下后动脉,并追踪至肠系膜上动脉。

(三)解剖肠系膜下动、静脉1.在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左侧,可找到一个纵行的腹膜皱襞,切开此皱襞即可暴露肠系膜下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结肠
第一节结肠的解剖及生理
一、结肠的解剖
结肠(large intestine)起于右侧髂窝内续于回肠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

其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盲肠、结肠、乙状结肠位于腹腔内。

结肠上起自右侧髂窝与回肠相连,呈M形将空、回肠环绕在内,下与乙状结肠相连。

结肠各部位管径不一,盲肠最粗,管径约6-7cm,逐渐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约2.5cm,这是结肠肠腔最狭窄部位。

......感谢聆听
图6-1 结肠的区域分布图6-2大肠的解剖在盲肠和结肠的肠壁有三个特征:1、结肠带:为肠壁纵行平滑肌集中形成三条肉眼可辨与肠壁纵轴平行的狭窄纵行。

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2、结肠袋:因结肠带短于肠管六分之一,而牵拉肠壁形成节段性的囊状膨出,称为结肠袋;3、肠脂垂:由结肠带两侧浆膜下脂肪组织聚集而成的大小不等小突起,悬挂在结肠袋侧缘;整个大肠约有100-50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和盲肠附近;以上三个特征性结构是区别大小肠的重要标志。

......感谢聆听
(一)盲肠:
盲肠(cecum):位于右侧髂窝,是大肠的起始部,也是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
一段,长6-8cm;其下端膨大的是盲端,左侧(内侧)有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两襞称为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亦
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到回肠。

在回盲瓣下方约2-3cm处有阑尾的开口。

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没有系膜,故有一定的活动度,高位时可达肝右叶下方,低位时可伸入小骨盆内;小儿盲肠位置较成人高。

......感谢聆听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起于盲肠,长约12-20cm,肠管沿右侧腹后壁上
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形成结肠肝曲,又称为结肠右区,再急转向左移行于横结肠。

结肠肝曲内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活动性小,当升结肠病变时常累计腹膜后间隙。

......感谢聆听升结肠内侧为右肠系膜窦及回肠肠袢;外侧与腹壁见形成右结肠旁沟;上通肝下间隙(肝肾隐窝),下达髂窝或盆腔。

......感谢聆听
(三)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自结肠肝曲起(结肠右曲),先向左下横过腹中部再向左后上至脾下方,形成开口向上的弓形,在脾的内下方急转向下形成结肠脾曲,又称结肠左曲,与降结肠相续;长约40-50cm,为腹膜内位器官,后方借借肠系膜附着胰腺,前方被大网膜覆盖;是结肠最长最活动部分,其中部有不同程度下垂,老年或瘦长体型者可达脐下,甚至盆腔。

横结肠上方与肝右叶、胆囊,胃和脾相邻,后方与胰腺及十二指肠水平部相邻,下方与空回肠相邻,因此常随胃肠的充盈变化而升降。

......感谢聆听
图6-3 回盲部图6-5 乙状结肠和直肠
(四)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自结肠脾区沿左肾外侧缘腹后壁向下达左侧髂嵴水平移行为乙状结肠,长约20-25cm。

降结肠术腹膜间位器官,内侧为左侧肠系膜窦和空肠......感谢聆听
肠袢,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连,外侧为左侧结肠旁沟,此沟上被膈结肠韧带阻隔,
下与盆腔相通,此沟积液是只能向下流入盆腔。

......感谢聆听
(五)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平左髂嵴处与降结肠相连,沿左髂窝下行穿过左侧髂腰肌、髂血管、精索内血管及输尿管前方降入盆腔,呈乙字形弯曲,平第3骶椎延续为直肠。

上段较短,称髂结肠,下段较长,称盆结肠,其长度差异较大,长约20-70cm。

乙状结肠属腹膜内器官,有较长的同名系膜连于盆骨侧壁,活动性大,有时可发生肠扭转。

......感谢聆听
二、结肠的组织结构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在结肠袋之间横沟处的结肠壁内面有半月形邹襞。

结肠肠壁由内向依次为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1、粘膜层:结肠粘膜向肠腔内形成较高的半环形邹襞,因不形成绒毛,故粘膜层表面较光滑。

粘膜层分为上皮和固有层。

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内含大量的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小肠;固有层含多而长的肠腺和较多淋巴组织,肠腺开口在粘膜表面,为直管状,内还含有少量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无潘氏细胞;固有层内淋巴组织发达,常可伸入粘膜下层。

......感谢聆听
2、粘膜肌层: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3、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大量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成群脂肪细胞,无肠腺。

图6-7 结肠的组织学
4、肌层:为内环、外纵排列的两层平滑肌,其厚度不一致,内层肌较厚,外纵肌局部增厚集中形成三条结肠带,带之间的纵行肌较薄。

结肠之间的环行肌可独立收缩。

结肠袋形成
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纵行肌和结肠长度发育速度不相称和分布不均形成。

......感谢聆听
5、浆膜层:为结肠外面,大部分以间皮覆盖,间皮下面含有大量脂肪细胞,形成肠脂垂。

三、结肠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1、动脉:大肠的血液供给主要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直肠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供给。

(1)、右半结肠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

①回结肠动脉:是肠系膜上动脉的终末支,沿肠系膜根内向右下分成回肠支和结肠支,结肠支与右结肠降支吻合;回肠支近回盲部是分为盲肠前、后动脉、阑尾动脉和回肠动脉,分别供给回肠末端、盲肠、阑尾和升结肠下段三分之一血液。

②右结肠动脉:位于回结肠动脉上方,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沿后腹壁腹膜后方向右横行于升结肠内侧分出升降两支,升支与中结肠动脉右支分支吻合,降支与回结肠升支吻合;供给升结肠上三分之二和结肠肝曲血液;有时右结肠动脉可与中结肠动脉何为一干。

③中结肠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后经胰腺下方腹膜后上升行经横结肠系膜内近结肠肝曲处发出左右两支,营养横结肠右三分之一,分别与左右结肠动脉吻合,横结肠由左、右结肠动脉分支供给。

约有10%的人有副中结肠动脉,从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或肠系膜下动脉发出。

......感谢聆听
图6-10肠系膜上动脉图6-11 肠系膜下动脉(2)、左结肠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方约2-3cm的腹主动脉发出,行经腹膜后向左上至降结肠分为升、降两支;升支在左肾前方键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吻合,供应横结肠末端和结肠脾区血液;降支与乙状结肠分支吻合,供给结肠脾区和降结肠血液。

......感谢聆

(3)、乙状结肠动脉:有1-4条分支。

由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紧贴后腹壁腹膜深面斜向左下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呈扇形分布,分别与左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相互吻合供应相应肠管血液。

......感谢聆听
2、静脉:大部分静脉与动脉同名伴行。

分布在右半结肠的静脉有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分布在左半结肠的静脉有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和直肠上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向上汇入脾静脉,在胰腺头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会合构成门静脉。

......感谢聆听
图6-12 肠系膜上、下静脉及属支图6-13 大肠淋巴管和淋巴结
(二)、淋巴
淋巴在结肠各部位的分布多少不同,回盲部最多,乙状结肠次之,肝曲和脾区较少,降结肠最少。

结肠淋巴结与同名动脉伴行。

结肠淋巴结按结肠部位淋巴结分为壁内淋巴结、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

......感谢聆听
1、结肠淋巴管:在固有粘膜层或黏膜肌层附近,肠壁内小淋巴管将淋巴液汇流入结肠上淋巴结。

2、结肠上淋巴结:离肠壁最近,位于结肠浆膜下也有人认为在肠脂垂内,淋巴结体积很小。

3、结肠旁淋巴结:收集结肠上淋巴结的淋巴液,位于边缘动脉和肠壁之间,是结肠癌转移的第一站。

4、中间淋巴结:位于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周围,沿各结肠动脉分支排列,又称为右
回结肠淋巴结,该淋巴结的淋巴液汇入各肠淋巴结。

......感谢聆听
5、中央淋巴结:位于各结肠动脉的和肠系膜上、下动脉的根部。

肠壁淋巴结经上述淋巴结群引流,右半结肠的大部分淋巴汇集在肠系膜上淋巴结,左半结肠的淋巴汇集在肠系膜下淋巴结。

肠系膜上、下淋巴结与腹腔淋巴结的输出管共同组成肠干汇入乳糜池。

......感谢聆听
有一部分结肠淋巴管汇入腰淋巴结进入腰杆;同级淋巴结之间和不同级淋巴结之间存在直接通路,所有结肠癌病人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向播散等。

......感谢聆听
(三)神经支配
结肠由肠系膜上、下神经丛支配。

升结肠、横结肠来自肠系膜上丛;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交感神经来自肠系膜下丛;它们随结肠动脉分布于相应区域。

结肠脾区以上肠管的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结肠脾区内脏神经是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入脊髓(T10—S1)和脑;结肠脾区以下副交感神经来自盆内脏神经,经盆内神经传入脊髓S2—S4。

......感谢聆听四、结肠及肛管的生理功能
结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储存和转运粪便;吸收功能主要为右半结肠。

结肠也能分泌碱性粘液润滑粘膜,也分泌数种胃肠激素。

......感谢聆听...... 感谢聆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