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上肢、下肢与脊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踝
运动
背屈 跖屈
内翻 外翻
受检体位
仰卧,踝处 中立位
俯卧,足位 于床外缘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与腓骨纵 轴垂直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踝后方 两踝中

小腿后纵 轴
轴心与 足跟中 点连线
正常值
背屈: 0~20度 跖屈: 0~50度
内翻 0~35度
运动
受检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股骨 大转

与身体纵轴 平行
与身体纵 轴平行
正常值 0~125度

侧/ 俯卧,被测 下肢在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度

内收 外展
仰卧
髂前 上棘
左右髂前上 棘连线的垂
线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心的连线
各0~45度
内旋 坐位,两小腿于 髌骨 外旋 床缘外下垂 下端
与地面垂直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度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侧/ 俯卧,被侧 下肢在上

内收 外展
仰卧
内旋外 坐位,两小腿 旋 于床缘外下垂
轴心 股骨 大转

同上
髂前 上棘
髌骨 下端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与身体纵轴 平行
与身体纵轴平 行
检查前对患者讲明目的和方法,使其充分合作。 检查时患者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保持舒适体
位,测定时不得移动,避免代偿活动影响检查 结果。 记录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
复习题
名词解释: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受限原因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谢谢!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关节面的面积差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 关节盘的介入 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多少及弹性 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 生理状态,如麻醉、昏迷
关节活动度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少和 活动度过度两类,临床上以前者更 为多见。
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常见原因:
头顶后方
坐或立位,于 后方测量
颈椎7棘突
同上
头顶中心矢状面 颈椎7与腰椎5棘
突连线
同上
0~50度
鼻梁与枕骨 结节连线
各0~70度
头顶中心与 颈椎7棘突连 各0~50度
线
脊柱关节活动度 颈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前屈
坐或立位, 在侧方测量
肩峰
平行前额面中心 线
头顶与耳孔连线
旋前 旋后
坐位,上 臂置于体 侧,屈肘 90度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中指尖
与地面 垂直
与包括 伸展的 拇指的 手掌面 一致
正常值
各0~90度
腕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腕
运动 受检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掌屈 背屈
坐/站位,屈 肘90度,前 臂置中立位
腕关节
与桡骨长 轴一致
与第二 掌骨长 轴一致
PROM<正常ROM:提示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皮 肤、关节或肌肉等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所致,应进一 步检查和分析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 还是继发于关节制动、废用所致。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严格操作,专人负责,提高准确性。 存在一定正常差异,要左右对比检查。 不宜在关节活动锻炼后检查。 同时检查主动和被动两种关节活动度,分别记录。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关节活动范围
又称为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 ROM)是指 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角度)。分为主动关节 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前 者由肌肉主动收缩产生,后者则完全由外力产生,无 随意肌肉活动。
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 手段之一,对于判断病因和预测预后、制定系统治疗 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动运动; 测量AROM时需注意:疼痛、运动模式、联合
运动或代偿运动; 测量PROM时需判断ROM受限的原因、运动
质量等。
测量方法及主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手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肩胛带
0~125度
同上
同上
0~30度
左右髂前上 棘连线的垂
线
与地面垂直
髂前上棘至髌 骨中心的连线
各0~45度
与胫骨纵轴平 行
各0~45度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屈、 伸
俯卧、侧 卧或坐在 椅子边缘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股骨外 侧髁
与股骨 与胫骨
纵轴平 纵轴平


正常值
屈: 0~150度 伸:0度 过伸: 0~10度
测量工具 1
普通测角计: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 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指针;固定臂,附有刻 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 中心。
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心须与关节活动 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
测量工具 2
方盘测角计 是一个中央有圆形分角刻度的正方 形刻度盘,常用木质、金属或塑料制成。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于后方测量
颈椎7棘突
颈椎7与腰椎5 棘突连线
头顶中心与颈椎 7棘突连线
各0~50度
脊柱关节活动度 颈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前屈
坐或立位,在 侧方测量
肩峰
平行前额面中心线
头顶与耳孔 连线
0~60度
颈 后伸 部
左旋右旋
左右侧屈
同上
同上
坐或仰卧,与 头顶测量
关节本身的因素: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关节内游 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关节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疼痛、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 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关节外因素: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损伤 及粘连、疤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重的肢体循 环障碍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周围神经损伤引起 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经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 过度,痉挛期则导致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
0~60度
颈 后伸 部
左旋右旋
同上
坐或仰卧, 与头顶测量
同上 头顶后方
同上
同上
头顶中心矢状面
鼻梁与枕骨结节 连线
0~50度
各0~70 度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于后方测量
颈椎7棘突
颈椎7与腰椎5棘 突连线
头顶中心与颈椎 7棘突连线
各0~50 度
脊柱关节活动度 胸腰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水平屈曲 0~135度 水平伸展 0~30度
各0~90度
肘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运动

肘伸
受检体位
坐/立/仰卧位 臂取解剖位
同上
轴心
肱骨 外上 髁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与肱骨长轴 与桡骨长
一致
轴一致
同上
同上
同上
正常值 0~150度
0度
过伸 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10度
前臂活动度测量
关节
前臂
运动 受检体位
肢伸直
转子


0~125度


内收 外展
侧/ 俯卧,被测 下肢在上
仰卧
同上
同上
同上
髂前上 左右髂前上棘 髂前上棘至髌 棘 连线的垂线 骨中心的连线
0~30度 各0~45度
内旋 外旋
坐位,两小腿于 髌骨下
床缘外下垂

与地面垂直
与胫骨纵轴平 行
各0~45度
× ×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优点: 1、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角的轴心。 2、操作简便 3、正确使用误差小 4、可适于脊柱等难以使用普通测角计的部位。
测量体位
测量ROM采用中立位(解剖学立位)为 0点;
测量旋转度选择正常旋转范围的中点为0 点。
测量步骤
向患者解释ROM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暴露被检查部位,确定测量体位; 固定关节的近端部分,要求被检者进行各种主
内翻 0~35度
外翻 0~25度
脊柱关节活动度 颈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前屈
坐或立位, 在侧方测量
肩峰
平行前额面中 心线
头顶与耳孔连线
0~60度
颈 后伸
同上

左旋右旋
坐或仰卧, 与头顶测量
同上 头顶后方
同上
同上
0~50度
头顶中心矢状 面
鼻梁与枕骨结节 连线
各0~70度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颈椎7与腰椎 5棘突连线
各0~50度
脊柱关节活动度 胸腰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前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通过腰椎5棘 颈椎7与腰椎
突的垂线
5棘突连线
0~45度
胸 后伸 腰 部 左旋右旋
同上
坐位,臀 部固定
同上
同上
– 主、被动活动范围明显不一致时,提示神经肌肉、肌腱等方面存在 问题,如肌肉瘫痪、挛缩或粘连等。
– 评价关节本身活动范围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
不同器械、不同方法测得的关节活动度值有差异,不宜互 相比较。同一单位内所用方法应一致,载入文献资料要有 说明。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检查者应熟悉各关节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熟 练测定技术。
关节活动受限原因
生理性:年龄增大,关节退行性改变 病理性
疼痛 关节骨性解剖结构异常 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关节囊粘连、韧带损伤、肌腱
挛缩、异位骨化、主动肌无力、拮抗肌张力过高等 石膏固定、佩戴支具
关节活动受限原因
AROM<PROM:提示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主动肌 肌力减弱所致;也与被试者的活动意愿、协调性以 及意识水平有关。
外翻 0~25度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踝
运动
背屈 跖屈
受检体位
仰卧,踝处 中立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与腓骨纵 轴平行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正常值
背屈: 0~20度 跖屈: 0~50度
内翻 外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俯卧,足位 于床外缘
踝后方 两踝中

小腿后纵 轴
轴心与 足跟中 点连线
关 节
运动

肩伸 胛
上举
下降
受检体位 坐位 同上
坐位/仰卧 同上
轴心 头顶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通过肩峰在 额状面的投
影线
头顶与肩 峰的连线
正常值 0~20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胸骨 上缘
两肩峰的连 线
肩峰与胸 骨上缘的
连线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10度
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运动
屈伸
内收外 展

水平屈 伸
移动臂
正常值
前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通过腰椎5棘 颈椎7与腰椎5
突的垂线
棘突连线
0~45度
胸 后伸 腰 部 左旋右旋
同上
坐位,臀 部固定
同上
同上
同上
肩胛连线与正坐 后背平面交点
活动前的后背 面
两肩胛骨切线
0~30度 各0~45度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颈椎7与腰椎5 棘突连线
0~45度
胸 后伸 腰 部 左旋右旋
同上
坐位,臀部 固定
同上
肩胛连线与正坐 后背平面交点
同上
活动前的后背 面
同上
两肩胛骨切 线
0~30度 各0~45度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颈椎7与腰椎 5棘突连线
各0~50度
影响量角器测量可靠性的因素
量角器摆放位置的准确性 被试者紧张、疲劳、压力情绪或对疼痛的恐惧 量角器类型 治疗师的经验和操作精确性
内外旋
受检体位 坐/立位
同上
坐位 仰卧位
轴心 肩峰 同上
同上 尺骨鹰嘴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通过肩峰 的垂直线
与肱骨长轴一致
同上
同上
通过肩峰 的额状面
投影线
与外展90度后在 水平面内移动的 肱骨长轴一致
与地面垂 直
与尺骨长轴平行
正常值
屈0~180度 伸0~50度 内收0~75度 外展0~180度
肩胛连线与正坐 活动前的后背
后背平面交点

同上
两肩胛骨切 线
0~30度 各0~45度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颈椎7与腰椎 5棘突连线
各0~50度
脊柱关节活动度 胸腰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前屈
坐或立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腰椎5棘突
通过腰椎5棘 突的垂线
颈椎7与腰椎 5棘突连线
桡尺 偏
坐/立位,屈 肘90度,前 臂旋前,腕
中立位
同上
于前臂纵 轴一致
与第三 掌骨纵 轴一致
正常值
掌屈 0~90度
背屈 0~70度
桡偏 0~25度
尺偏 0~55度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仰/侧卧,对侧下 股骨大 与身体纵轴平 与股骨纵轴平
各0~50度
脊柱关节活动度 胸腰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前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通过腰椎5棘 颈椎7与腰椎
突的垂线
5棘突连线
0~45度
胸 后伸 腰 部 左旋右旋
同上
坐位,臀 部固定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度
肩胛连线与正坐 后背平面交点
活动前的后背 面
两肩胛骨切线
各0~45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