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多还是无理数多
有理数与无理数
谈谈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通常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这两类数的性质,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知道得较少。
本文试图对初中数学中关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知识作一个梳理和拓展,以此帮助初中读者加深对实数的认识。
关于有理数,我们知道得较多,其特征有:1、由于实数实际上就是小数,因此有理数是指那些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m2、每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即,其中m和n都是整数,且nn≠0。
利用这一特征很容易证明:任意两个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四则运算所得的结果仍是有理数。
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关于有理数的一条结论:m当有理数的分母n能分解质因数为2α×5β(其中α、β为自然数)nm时,有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化为无限循环小数。
(关于有理数与小n数的互化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请可阅读相关书籍,不再赘述)2无理数是指那些无限不循环小数。
大家熟悉的无理数很多,、e、π等等都是。
与有理数相比,无理数不具备那样好的性质。
譬如,两个无理数的四2则运算结果不一定是无理数,象π-π=0,=1。
2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如下两条性质,它们在处理与有理数无理数有关的问题时,起着基本的作用:1、任何有理数≠任何无理数;2、设是a有理数,b是无理数,则a+b,a-b,a·b(a≠0),a/b(a≠0)都是无理数。
下面着重介绍实数无理性的判定方法。
在现行初中数学范围内所遇到的无理数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与开方运算2311有关,如,;与对数值有关,如log23;与三角函数值有关,如cos20°,sin1°;此外还有象e(自然对数的底)、π(圆周率)这样的特殊值。
判定实数无理性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采用反证法的技巧。
原因有二:第一、无理数的概念通常以“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这一否定方式给出的;第二、当反设要判定的实数α不是无理数时,由有理数m和无理数的关系,α就是有理数,故α=(n≠0),于是就得到一个具体的n等式,这为我们导出矛盾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什么?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什么?
还不清楚有理数和无理数区别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有理数和无
理数的区别是什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
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或为无限循环的数。
无理数,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
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循环。
简单来讲,能够用分数表达的数就是有理数,不能用分数表达的
数就是无理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
因此有理数的数集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无理数,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简单来说,无理数就是10进制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根号2等。
有理数的性质是一个整数a和一个正整数b的比,例如3比8,通常为a比b。
无理数的性质是由整数的比率或分数构成的数字。
有理数集是整数集的扩张,在有理数集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4种运算均可进行。
而无理数是指实数范围内,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表示有限或有限小数,或者扩展到整数以外的数值。
在数学中,有理数可以分为三类:有理数、无理数和极小量。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它们由带有有限数字的比值组成,其值是可以被有限次数除尽的。
例如,5/2是一个有理数,它可以被2次除尽。
而在有理数类别中,整数最简单,因为它们只要除以1就可以完全精确地表示,而不需要其他除数。
无理数不能通过有限的整数和有理数来表示,也不能精确地表示,包括π和自然对数e等无理数。
一般来说,它们可以以无限无穷小字符串的形式来表示,有时也会用不易理解的表达式来表示。
极小量可以用有限的数字或简单的表达式来表示,但是它们的值不能被有限的数字除尽,其表示的值为零。
例如,在复数中,有i,其表示的值为零。
有理数的数学概念一直以来都是数学研究的基础,它们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究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比如四边形、椭圆和复平面等。
有理数也可以用来介绍一些经典数学问题,例如黎曼-布朗华罗夫定理。
有理数通常也有一些非数学用途,比如它们可以用来计算分数、比率和比例等量。
在工程领域,有理数也常常用来计算力学和流体力学中的结果。
另外,有理数也有一些其他的用途,比如它们可用来处理货币,因为货币的价值是可以用有限的货币来表示的。
此外,有理数也经常用来表示量化的概念,如一个物品的重量、面积或者长度等信息。
有理数的分类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数学中的有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很多不同的概念,而且在其他学科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算法研究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开发出更高效的计算机算法来处理有理数中的数据,从而使有理数类别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探讨了有理数的类别,包括整数、分数、无理数和极小量,每一种类别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此外,有理数类别也经常用于数学、工程、货币计算等学科中,以及算法研究中。
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有理数未来可能在科学和工程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有理数与无理数辨析
有理数与无理数辨析四川省邻水县九龙中学 任贤德 2006.8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实数的有关概念,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很多同学对于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的理解较模糊,对学习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到了高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为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辨析。
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如:218、18.25、1..6等。
我们可将整数、有限小数的小数位后面添加0,把它看成是以0为循环节的无限循环小数,如:218=218..0 ,18.25=18.25.0,在此观点下,有理数就可看成是无限循环小数。
而有理数又可化为分数,整数可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如:218=218/1,有限小数化成分数,先去掉小数点得到的数作为分子,若小数点后的位数有n 位,则分母就为n 10,如18.25=1825/100=73/4,无限循环小数可化为分数(其化法见后),如:1..6=4/3,所以有理数都可表示成分数,即表示成q/p(其中p 、q 是整数,且p 、q 互质)。
分数化小数时,若除不尽,则得到的小数一定是无限循环小数,因此分数与小数可以互化。
与此相对,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如:2、3、π=3.1415926……、e=2.71828……、0.101001000……。
有人说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当然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如π=3.1415926……、e=2.71828……并不是因为开方开不尽而得到的数,又如0.101001000……,1的后面依次多一个0,也不是因为开方开不尽而得到的数,所以前面对于无理数的理解是错误的,必须纠正。
下面再来谈谈有关的几个问题:1.(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此法证明须用到无穷递缩等比数列,证明较繁,故略去)(1)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时,其分母为9···90···0,其中9的个数为一个循环节的数字个数,0的个数为循环节前、小数点后0的个数,其分子为一个循环节的数字。
谈谈有理数与无理数
谈谈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通常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这两类数的性质,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知道得较少。
本文试图对初中数学中关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知识作一个梳理和拓展,以此帮助初中读者加深对实数的认识。
关于有理数,我们知道得较多,其特征有:1、由于实数实际上就是小数,因此有理数是指那些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2、每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即nm ,其中m 和n 都是整数,且n ≠0。
利用这一特征很容易证明:任意两个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四则运算所得的结果仍是有理数。
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关于有理数的一条结论: 当有理数nm 的分母n 能分解质因数为2α³5β(其中α、β为自然数)时,有理数nm 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化为无限循环小数。
(关于有理数与小数的互化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请可阅读相关书籍,不再赘述) 无理数是指那些无限不循环小数。
大家熟悉的无理数很多,2、e 、π等等都是。
与有理数相比,无理数不具备那样好的性质。
譬如,两个无理数的四则运算结果不一定是无理数,象π-π=0,22=1。
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如下两条性质,它们在处理与有理数无理数有关的问题时,起着基本的作用:1、任何有理数≠任何无理数;2、设是a 有理数,b 是无理数,则a+b ,a-b ,a ²b (a ≠0),a/b (a ≠0)都是无理数。
下面着重介绍实数无理性的判定方法。
在现行初中数学范围内所遇到的无理数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与开方运算有关,如2,311;与对数值有关,如log 23;与三角函数值有关,如cos20°,sin1°;此外还有象e (自然对数的底)、π(圆周率)这样的特殊值。
判定实数无理性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采用反证法的技巧。
原因有二:第一、无理数的概念通常以“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这一否定方式给出的;第二、当反设要判定的实数α不是无理数时,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关系,α就是有理数,故α=nm (n ≠0),于是就得到一个具体的等式,这为我们导出矛盾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
有理数
-3和-5哪个大?-3和-1.5哪个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例题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3与-100
(2) 2 与- 3 35
练习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21与31 32
0.1与 0.9
与3.14
0.67与 2 3
两个有理数的比较
2.3 2.5
①两个正数: 绝对值大的数大
(4) 3 4,(因为 3 3=21,| 4 | 4 = 20 ,故 21 20 ,即3 4,所以 3 4 .)
57
5 5 35 7 7 35 35 35 5 7
57
说明: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且把这些数用“<”号连接起来:
1, 3
BC距离: I-1.5-0I=1.5
AD距离: I-3-4I=7
(1)
A
B
C
-6
-5
-4 -3
-2 -1
0
1
D
2
34
5
6
(2)1.5,7
(3) 1, 1 ,0,1 1 ,5 1 2 22
有理数
正有理数
0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有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例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
与表示-4的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2、(1)-5的相反数是
;
(3)
和-3.5互为相反数;
(5)+5.2的绝对值是
;
(7)0.5的绝对值是
;
1. +2和 -2 1和-9 ; 2. 5 -1 3.5 0 5.2 10 0.5 7/3
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无理数包括哪些无理数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定义:即非有理数之实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
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循环。
常见的无理数有大部分的平方根、π和e(其中后两者同时为超越数)等。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圆周率π、等。
•无理数性质: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就是无理数。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以化为整数或者整数比的数性质1 无理数加(减)无理数既可以是无理数又可以是有理数性质2 无理数乘(除)无理数既可以是无理数又可以是有理数性质3 无理数加(减)有理数一定是无理数性质4 无理数乘(除)一个非0有理数一定是无理数•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1、把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写成小数形式时,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比如:4=4.0,=0.8,……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根据这一点,人们把无理数定义为无限不循环小数;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而无理数不能。
根据这一点,有人建议给无理数摘掉,把有理数改叫为“比数”,把无理数改叫为“非比数”。
•无理数的识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关键就看它能不能写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把无理数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不但麻烦,而且还是我们利用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
初中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类型:(1)含根号且开方开不尽的方根,但切不可认为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2)化简后含π的式子;(3)不循环的无限小数。
掌握常见无理数的类型有助于识别无理数。
•无理数的历史:毕达哥拉斯(Pythagqras,约公元前885年至公元前400年间)是古希腊的大数学家。
他证明许多重要的定理,包括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弦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毕达哥拉斯将数学知识运用得纯熟之后,觉得不能只满足于用来算题解题,于是他试着从数学领域扩大到哲学,用数的观点去解释一下世界。
经过一番刻苦实践,他提出“凡物皆数”的观点,数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世界是由数组成的,世界上的一切没有不可以用数来表示的,数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
【数学知识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及区别
【数学知识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及区
别
有理数为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及区别。
有理数是指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 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
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有理数a,b的大小顺序的规定: 如果a-b是正有理数, 则称当a大于b或b小于a, 记作a>b或b<a。
任何两个不相等的有理数都可以比较大小。
无理数, 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
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 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 并且不会循环。
常见的无理数有非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π和e(其中后两者均为超越数)等。
无理数是指实数范围内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简单的说, 无理数就是10进制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圆周率等。
(1)性质的区别:
有理数是两个整数的比, 总能写成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结构的区别: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无理数是所有不是有理数的实数。
(3)范围区别:
有理数集是整数集的扩张, 在有理数集内,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除数不为零)4种运算均可进行。
无理数是指实数范围内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感谢您的阅读, 祝您生活愉快。
有理数与无理数
谈谈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通常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这两类数的性质,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知道得较少。
本文试图对初中数学中关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知识作一个梳理和拓展,以此帮助初中读者加深对实数的认识。
关于有理数,我们知道得较多,其特征有:1、由于实数实际上就是小数,因此有理数是指那些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2、每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即nm ,其中m 和n 都是整数,且n ≠0。
利用这一特征很容易证明:任意两个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四则运算所得的结果仍是有理数。
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关于有理数的一条结论: 当有理数nm 的分母n 能分解质因数为2α×5β(其中α、β为自然数)时,有理数nm 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化为无限循环小数。
(关于有理数与小数的互化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请可阅读相关书籍,不再赘述) 无理数是指那些无限不循环小数。
大家熟悉的无理数很多,2、e 、π等等都是。
与有理数相比,无理数不具备那样好的性质。
譬如,两个无理数的四则运算结果不一定是无理数,象π-π=0,22=1。
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如下两条性质,它们在处理与有理数无理数有关的问题时,起着基本的作用:1、任何有理数≠任何无理数;2、设是a 有理数,b 是无理数,则a+b ,a-b ,a ·b (a ≠0),a/b (a ≠0)都是无理数。
下面着重介绍实数无理性的判定方法。
在现行初中数学范围内所遇到的无理数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与开方运算有关,如2,311;与对数值有关,如log 23;与三角函数值有关,如cos20°,sin1°;此外还有象e (自然对数的底)、π(圆周率)这样的特殊值。
判定实数无理性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采用反证法的技巧。
原因有二:第一、无理数的概念通常以“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这一否定方式给出的;第二、当反设要判定的实数α不是无理数时,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关系,α就是有理数,故α=nm (n ≠0),于是就得到一个具体的等式,这为我们导出矛盾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
无理数有哪些
无理数有哪些无理数是一个比“1”大得多的数,而且比“1”小得多。
比如,如果你把一位数取“0”,那么“1”就是0了。
如果你取“1”它就变成了“0”。
那么就应该知道它和“1”没有任何关系的。
所以说这个数不能叫做无理数。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无理数有哪些。
首先说明这些年,我国数学界对无理数有很多论述和争论、不断加深我对无理数的认识和理解,也提出一些看法和改进意见。
1、实数是有意义的。
就是当把两个以上的数(包括相同的两个数)取同一个整数时,它们会产生一样的结果。
如一个整数取6或8等。
这是实数和虚数的本质区别所在。
在这里我们要说明一下:“实数”和“虚数”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地联系在一起;而“实数”与“虚数”却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实数”所包含的所有值来相互联系,所以它们有实质意义,并且“实数”与“虚数”是可以互相为“实数”而表示的;虚数与“实数”在相互结合上只是具有一些非常简单的形式,但真正要把实数看作有意义的函数来表示时还需要另寻它法。
而“实数”与“虚数”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人们只要在实际应用中遇到这两个概念间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而不必单独讨论。
2、在自然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实数,但只是因为其个位和个位的关系,所以就叫它实数。
这种实数有4个位,分别为 a、 b、 c、 d。
实数只能表示整数的个位,不能表示奇偶数。
实数存在的唯一原因在于每个实数有多个数的子集;实数的个位之间的关系用数列的概念表示不了;实数在所有奇偶数系中都是连续的;实数不能以任何条件表示其子集或子位。
因此实数只能表示有多个子个位的值;实数必须有奇偶数2次方表示的多个值;实数的个位之间的关系用数列的概念表示是唯一规定好的。
3、当两个以上的实数同时含有任意大数和大数时。
当两个实数同时含有一个大数时,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理数现象。
如果先由定义给出一个实数,然后将实数与小数进行比较,会发现小数小倍上的大数都在小数小倍上是0的几倍。
有理数和无理数
(2)以平均值为基准,用正负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每位 学生体重与平均值的差.
小结:
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 用的广泛性。
2)会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能应用正 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学习了负数的概念之后,我们可以 将所有学过的数进行分类:
正整数:如 1,2,3,
整数 零: 0
负整数:如 1,-2,-3,
分数
正分数:如12,5.9,52, 负分数:如15,-3.5,-56,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你能把下面的数分分类吗?
-5.6,-3,2.5,
3 4
,0,-3.14,5%,
例1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 数? 3.14 , -4/3, 0.57, 0.101000100 0001…(相邻 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
解:有理数有: 3.14 , -4/3, 0.57
无理数有: 0.101000100 0001…
随堂练习
❖ 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0.351
❖ 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 反之,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更多无理数
❖ a=1.41421356… ❖ b=2.2360679…
❖π=3.14159265…
❖ 0.58588588858888…(相邻两个5之间8的 个数逐次加1)
❖ 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 3 , 4/5, 5/9, -8/45, 2/11
❖ 4/5=0.8 ❖ 5/9=0.555555555555555… ❖ -8/45= ❖ 2/11=
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分别指的是:
1、有理数:
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
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即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
2、无理数:
无理数,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
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循环。
常见的无理数有非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π和e(其中后两者均为超越数)等。
有理数和无理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继续学习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直角坐标系、函数、统计等数学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若绝对值相等则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6、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7、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8、几个数相加能得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概述有理数和无理数是数学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数轴上处于不同的位置,并且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结果。
整数整数是不带小数部分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分数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其中一个整数作为分子,另一个整数作为分母。
有理数的性质•有理数可以用精确的分数表示或者有限小数表示。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有理数的集合在数轴上是稠密的,即在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一定存在另一个有理数。
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它们的小数表示无限不循环或者无限循环。
无理数的性质•无理数不能用有限小数或者分数表示。
•无理数的小数表示无线不循环或者无限循环。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有理数和无理数在以下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1.表示方式:有理数可以用分数或者有限小数精确表示,而无理数只能用无限不循环或者无限循环的小数表示。
2.范围:有理数包含整数和分数,无理数则包括无法用有限小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
3.运算性质: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结果仍然是有理数,而无理数和有理数的运算结果通常是无理数。
4.数轴位置: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数轴上处于不同的位置。
有理数可以是整数或者分数,因此有理数在数轴上是存在间隔的。
而无理数则填充了有理数之间的间隔,在数轴上是不可数的。
5.表示方式的唯一性:有理数可以有多种表示方式,比如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而无理数的表示方式是唯一的,它们的小数表示没有循环部分。
结论通过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它们在数学中的不同地位。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用分数或者有限小数精确表示,并且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而无理数则不能用有限小数或者分数表示,并且它们的小数表示无限不循环或者无限循环。
有理数。次数。项数。系数
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也可分为三种,一;正有理数,二;0,三;负有理数。
除了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外的实数统称有理数。
英文:rational number读音:yǒu lǐ shù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m/n(m,n都是整数,且n≠0)的形式。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
其中包括整数和通常所说的分数,此分数亦可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这一定义在数的十进制和其他进位制(如二进制)下都适用。
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 a 和一个非零整数 b 的比(ratio),通常写作 a/b,故又称作分数。
希腊文称为λογο,原意为“成比例的数”(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译不恰当,逐渐变成“有道理的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之为无理数(例如:圆周率π)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所有有理数的集合表示为Q。
以下都是有理数:(1)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如3,-98.11,5.72727272……,7/22都是有理数。
全体有理数构成一个集合,即有理数集,用粗体字母Q表示,较现代的一些数学书则用空心字母Q表示。
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即Q?R。
相关的内容见数系的扩张。
有理数集是一个域,即在其中可进行四则运算(0作除数除外),而且对于这些运算,以下的运算律成立(a、b、c等都表示任意的有理数):①加法的交换律 a+b=b+a;②加法的结合律a+( b+c)=(a+b)+c;③存在数0,使 0+a=a+0=a;④乘法的交换律 ab=ba;⑤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⑥乘法的分配律 a(b+c)=ab+ac。
0a=0 文字解释:一个数乘0还等于0。
此外,有理数是一个序域,即在其上存在一个次序关系≤。
0的绝对值还是0.有理数还是一个阿基米德域,即对有理数a和b,a≥0,b>0,必可找到一个自然数n,使nb>a。
证明无理数比有理数多
证明无理数比有理数多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证明:无理数比有理数多证明之前需要清楚以下几个概念和定义。
1、有理数包含整数和分数,任意一个有理数可以化成a/b,a、b为整数且b不等于0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一切不属于有理数的实数。
3.证明两个数集一样多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可数集合是指能和自然数一一对应的集合。
例如偶数 2 4 6 8 10……自然数1 2 3 4 5 6 7 8……任意一个自然数n,都可以有偶数2n与之对应。
所以整数与偶数一样多。
偶数集是一个可数集合。
--------------------------------------------------------------------------------------- 首先证明,任意两个可数集的合集仍为可数集。
设集合A={a1,a2,a3...},B={b1,b2,b3...}且A,B集合均为可数集合也就是A: a1 a2 a3 ... B: b1 b2 b3 ...分别与自然数相对应1 2 3 ... 1 2 3 ...则AB合集{a1,b1,a2,b2,a3,b3...} 可与自然数一一对应a1 b1 a2 b2 a3 b3 ...1 2 3 4 5 6 ...所以两个可数集的合集是可数集。
下面证明有理数是可数集,也就是有理数和自然数一样多。
有理数可以化成a/b,a,b皆为整数且b不为0,将它化成集合C=(a,b)因为a为整数,b为不为0的整数,所以a、b都是可数的。
设a=1,则可以得到新的集合Ca={(1,1),(1,-1),(1,2),(1,-2)...}因为b是可数的,所以Ca集合也是可数的。
设b=1,得到集合Cb={(1,1),(-1,1),(2,1),(-2,1)...}同上,Cb也是可数集合。
根据前一证明,两个可数集的合集可数,所以Ca与Cb的合集C为可数集合,即有理数为可数集,所以有理数和自然数一样多。
无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
无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无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数学中,将不可以化为整数或者整数比的实数称为无理数,也就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除了无理数之外实数都是有理数,有理数是由整数或整数的比率(即分数)构成的实数。
有理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
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由于任何-个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化为十进制循环小数,反之,每一个十进制循环小数也能化为整数或分数,因此,有理数也可以定义为十进制循环小数。
无理数的性质是不能用分数表示,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有规律地进行循环,也就是说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而有理数是由全体分数和整数组成,总能写成整数、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常见的无理数有非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圆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π)、欧拉数e、黄金比例φ等等。
有理数是指两个整数的比,可以是整数(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也可以是分数。
如果用小数来表示有理数,应该是有限小数或为无限循环小数。
元素为全体有理数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有理数集一般用大写黑正体符号Q表示。
以上就是无理数和有理数的定义。
数学中的数是个最大的概念,复数包括实数和虚数,实数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包括整数和分数,要想学好数学,就一定要弄清这些概念正确的含义。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若绝对值相等则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6.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无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无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在数学中,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有限小数的实数。
它们与有理数相对,后者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
无理数占据了实数线上绝大部分,如 $\pi$、$\sqrt{2}$、$\sqrt{3}$ 等。
由于无理数的特殊性质,它们的大小比较和排序相对困难。
本文将探讨无理数的大小关系及排序方式。
一、大小关系大小关系是指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关系,一般可通过比较它们的差值来确定,然而对于无理数,常规判断方式是无法使用的。
例如,$\sqrt{2}$ 与 $\pi$ 两个数谁大谁小?这就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
1. 估值法估值法是指使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这样就可以将无理数转化为有理数进行比较。
例如,将 $\sqrt{2}$ 逼近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则 $\sqrt{2}\approx1.41$,将 $\pi$ 逼近到同样的位数,得到$\pi\approx3.14$。
于是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得出$\pi>\sqrt{2}$。
估值法的优势在于易于理解,但它十分依赖于逼近的精度,如果逼近不够准确,比较的结果也不准确。
2. 平方比较法平方比较法比较适用于那些有一个数是某个整数的平方的情况。
由于 $\sqrt{k^2+n}$ 与 $k$ 相等,对于两个无理数 $x=\sqrt{a}$,$y=\sqrt{b}$,如果 $a-b$ 是某个整数 $k$ 的平方,则有:$$ x>y \Longleftrightarrow a-b=k^2 $$这时,无需估算就能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比较$\sqrt{2}$ 与 $\sqrt{3}$,它们的差值为 $1$,是 $1$ 的平方,所以$\sqrt{2}<\sqrt{3}$。
平方比较法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性,即 $a-b$ 必须是某个整数$k$ 的平方,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3. 函数比较法函数比较法使用初等函数来确定两个无理数的大小关系,例如,对于两个正的无理数 $a$ 和 $b$,有以下结论:$$ \ln a < \ln b \Longleftrightarrow a<b $$$$ a^x < b^x \Longleftrightarrow a<b \quad\text{和}\quad x>0 $$$$ a^x > b^x \Longleftrightarrow a>b \quad\text{和}\quad x<0 $$函数比较法优势在于适用范围广,但对于一些不好表达的无理数,比如 $\pi$,也无法得出精确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来个副校长,要求每两个学生坐一个凳子,然后他检查了教室一,教室2,教室三......他看到的每个教室都是如此,后面的教室他认为不用检查了(或根本不可能检查完——无穷的概念),于是他宣布,本学校凳子数量,正好是学生数量的一半。
第二天,又来个副校长,要求每个学生坐一个凳子,然后他检查了教室一,教室2,教室三......他看到的每个教室都是如此,后面的教室他认为不用检查了(或根本不可能检查完——无穷的概念),于是他宣布,本学校凳子数量,正好等于学生数量。
(12)对任一个固定的y,称适合关系y=ψ(x)的x全体为y(在映射ψ之下)的原象。集合A称作映射ψ的定义域,ψ(A)称作映射ψ的值域。注意ψ(A)不一定等于B,只能说它一定是B的子集。
(13)如果ψ(A)=B,那么称ψ是 A到B上的 映射,又称为A到B的满射。
特别地,如果A、B都是实数或复数集,那么ψ就是我们高中时候学过的所谓函数了。所以函数不过是集合论中的一个特例罢了。
++++++++++++++++++++++++++++++++++++++++++++++++++++++++++++++
“定理2 任何无限集,必与它的一个真子集对等。
证明:首先任何无限集都必然至少含有一可列子集,因为我们可以从无限集中不停地取互不相同的元素,将它们用自然数n作下标编号,那么这个取出来的子无限集,就是定义中的可列集,我们可以记做{a[n]|n=1,2,...}”
**********
错误4:证明过程中假设了可以记数条件,“我们可以从无限集中不停地取互不相同的元素”,如果元素数量是不可记数的,我们不知道是否是不相同的元素,则无法对应,证明也就不成立。
++++++++++++++++++++++++++++++++++++++++++++++++++++++++++++++
(15)设ψ是 集A到集B上的 可逆映射,那么称ψ为A到B的一一对应或双射。
也就是,如果ψ是A到B的一一对应,意味着对于A中任何一个元素a,有唯一的b=ψ(a),且对B中的每一个元素b,必在A中有唯一的元素a,适合ψ(a)=b。
这里尤其要注意“A到B中的(或A到B的)可逆映射”跟“A到B上的可逆映射”的区别。否则容易将可逆映射跟一一对应搞混。相信高中时候专心记笔记的人还有印象吧,因为讲函数的时候,这个中跟上的区别仍然会强调的。
例如,假设ψ是A到B中的可逆映射,那么或许在B中还存在某个元素y,它是无法由ψ来从A中任何一个元素对应过来的。但如果ψ是A到B上的一一对应,那么这样的y是不存在的。
============================================================
对等的概念。
==================================================================================
一些概念定义:
(1)如果集A中的元素,都是集B的元素,那么称A是B的子集。记做A(B(符号是∪横过来的样子,打不出来,暂以(代替)。
*********
用自然数集数数的方法对应其它集合的方法是不对的,首先它依赖于无限集对等(映射)概念,其次依赖于集合可以记数,如果不考虑记数问题,根本不能证明有任何集合不能对等自然数集。
++++++++++++++++++++++++++++++++++++++++++++++++++++++++++++++
(6)所有既属于集A又属于集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A和B的通集或交集。记做A∩B。
这两个概念可以推广到任意个集合进行并或者交的情形。
(7)若A∩B=φ,称A、B不相交,否则称A、B相交。
从以上概念定义可以推导出集合运算的一些性质:
1. A∪A=A, A∩A=A
2. A∪φ=A, A∩φ=φ(φ类似于0,∪类似于加法运算,∩类似于乘法运算)
(16)设A、B是两个集,如果存在一个A到B的一一对应,那么称集A与集B对等(或相似),记为A~B,规定空集跟自身对等。
接下来,集合的势的概念快要出来了。而对等的概念是我们建立势的理论从而对集合进行比较的基础。
根据定义有A(A。
(2)另外我们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为空集,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记做φ。
(3)如果集合A(B,而B中确实存在不属于A的元素,那么称A是B的真子集。
(4)如果A(B,且B(A,那么A、B由相同的元素组成,此时称A=B。
(5)由集A和集B的一切元素组成的集合,叫A和B的和集或并集。记做A∪B。
下面要讲讲一一对应(这些概念都跟函数中概念类似)。
(14)设ψ是 A到B中的 映射,若对每一个属于ψ(A)值域的y,A中只有一个元素x满足ψ(x)=y,那么称ψ是可逆映射或一对一的映射,或单射。
换句话说,对A中任意两个元素x1,x2,当x1不等于x2时,必然有ψ(x1)不等于ψ(x2),那么ψ就是 A到B的 可逆映射。
而对等的概念是我们建立势的理论从而对集合进行比较的基础。
例如,正偶数集合和自然数集,ψ:n->2n,即可使得两集合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因此他们是对等的。”
反驳:
错误1:对等的方法,只能在有限集比较中有效。扩展到无限集是不可信的。
例:“问:某班学生人数与教室的凳子数哪个多?最笨但也最显然的方法是规定每个学生都去坐在凳子上,而且一个学生只能坐一张凳子。最后,如果有学生没坐到凳子,那么便是学生多。如果最后有凳子空着,那么便是凳子多。”
8. (C-A)-B=C-(A∪B)
9. A∪B = (A△B)∪(A∩B)
==================================================
以上只是集合的一些基本概念定义。下面来定义集合的映射:
(11)设A、B是两个非空集,如果存在一个规则ψ,使得对于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x,按照规则ψ,在B中有一个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称这个规则ψ是从A到B的映射。元素y称做元素x(在映射ψ下)的象。记做y=ψ(x)。
我们甚至不能确定一个小数位很长很长的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因此讨论无理数多还是有理数多的问题,我们过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
参考附件:
++++++++++++++++++++++++++++++++++++++++++++++++++++++++++++++++++++++++++
康托尔对角线证明法引文:
“现在来证明实数区间[0, 1]中所有的实数组成的集合是不可列集。
其实只要证明(0,1]区间的实数集是不可列的。如果它是可列的,说明其中所有的实数均可排列成一数列t1,t2,...,tn,...,只有这样,它才能对等于自然数集。好,这时我们将(0,1]中的实数用十进制的无限小数表示:
t1 = 0. t11 t12 t13 ... t1n ...
t2 = 0. t21 t22 t23 ... t2n ...
...
tm = 0. tm1 tm2 tm3 ... tmn ...
...
其中所有的tij都是0~9这十个数字中的某一个。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小数a=0. a1 a2 a3 ... ak ...,任意的ai也都是0~9这十个数字中的某一个,但我们让每个ai都不等于上述实数列中的tii,也就是让第i位的数字跟数列中第i行第i个数字不同。这是可行的,因为我们用的是十进制小数,还剩下9个不同数字可供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