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传播(最终版)
论网络环境下的私人复制行为
论网络环境下的私人复制行为一、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行为的特点私人复制行为,是指个人为学习、研究等目的而进行的少量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复制技术、复制设备等外部条件限制,能够实施私人复制行为的人占极少数部分,因而对版权人的利益威胁较小,各国著作权法都无一例外地将为私人目的而复制已发表的作品的行为视为合理使用而加以保护。
我国《著作权法》也在第22条规定了“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著作权的限制情形之一。
网络环境是指通过互联网使用作品(包括上载、传播或在网上阅读、欣赏、下载等)的网站和网民以及版权人和邻接权人所组成的一种社会环境。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到来后,开创了作品复制传播方式的数字化进程,数字技术和网络的结合促成了作品的有形载体向无形载体的转变。
当信息形态由模拟式转变到数字化时,有形的作品载体也成为虚拟。
而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呈现出了以下前所未有的特点。
1.复制主体的广泛性传统复制主体多为专业性机构,如出版商、唱片公司、广播电视机构,少数为私人。
而网络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复制主体范围扩大到任何一个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
因特网成了最大的复制机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因特网已经把获取作品信息变成不需要特殊技术能力的简单操作,任何人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松获得想要得到的一切作品信息。
2.复制质量完美无缺就复制品来说,利用传统技术所产生的复制品质量不如原件并且会随着复制品再次复制而每况愈下,使无限复制作品受到阻止。
数字技术可以将所有作品内容转换成数字代码,将作品转换成数字形式就可依赖该数字版本进行后续复制,制作出无限个与原件相同的复制品,精度完美度丝毫不减。
这意味着,数字化技术大大降低了版权侵害的自然障碍,最终用户的版权侵权问题突出了,其对版权的经济影响不可不计。
二、私人复制行为的性质争议1.私人复制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为了平衡作品创作者、使用者、传播者之间的利益,20世纪初的各国版权法都将私人复制行为纳入合理使用的范畴,使用者不必事先征求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
2024版艾滋病宣讲PPT课件
心理教育
提供艾滋病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疾 病的了解和自我保健意识。
2024/1/28
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 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心理咨询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
24
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生理指标
心理指标
包括疼痛、疲劳、睡眠等身体不适症状的评 估。
断。
2024/1/28
无症状期
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 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
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艾滋病期
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 抗体阳性,加之以下各项中的任 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者 HIV抗体阳性,而CD4+T淋巴细 胞数<200个/μl,也可诊断为艾
滋病。
13
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ABCD
2024/1/28
社区支持
利用社区资源,为患者提供心理援助、社交活动 等支持服务。
专业机构合作
与心理咨询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等专业机构合作,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社会支持。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27
国内现状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22年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 感染者131.5万例,死亡35.4万例。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但 总体可控。
2024/1/28
5
危害程度与社会影响
2024/1/28
危害程度
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感染者免疫功能逐渐降低 甚至丧失,最终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目前,艾滋 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六年级美术下册《复制与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课堂所学,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传播的途径,如互联网、书籍、展览等。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6.关注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艺术创作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环保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名画、雕塑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被更多人欣赏和了解的?”
2.学生分享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教师适时引导,揭示本节课的主题——《复制与传播》。
3.教师简要介绍复制与传播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艺术作品的价值,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艺术,尊重艺术家的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关注艺术传播,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性。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整理讨论成果,准备课堂分享。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建议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每组运用所学的复制方法,制作一件艺术作品,并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将其传播给更多人。
6.艺术鉴赏:
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传播途径。学生需记录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艺术鉴赏文章。
4.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审美鉴赏能力,能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1.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 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 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 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 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 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 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 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 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 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 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 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 同时, 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 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可以说, 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 通过传播, 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 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说课稿(2)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复制与传播》是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复制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复制的方法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复制的方法,如手工复制、摄影复制、印刷复制等,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复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对于复制的技巧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复制的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创作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复制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复制的方法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复制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制的技巧和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复制的技巧灵活运用到创作中,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讨论和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提供复制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复制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复制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复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复制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创作:学生运用复制的技巧进行个人创作,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复制的技巧、方法以及创作的步骤,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
德国著作权法
并授予非专有用益权。第 35 条不在此列。 (4)以未知的使用方式授予的用益权及类似义务的承诺在法律上无效。 (5)如果在授予用益权时权利涉及的使用方式未被逐一明确,用益权的范围则根据授
权时所求的目的确定。
第 32 条 用益权的限制 可从空间、时间或内容上加以限制地授予用益权。
第 33 条 非专有用益权的持续效力 如果著作人和非专有用益权所有人之间无相反协议,在著作人授予专有用益权之前就已 授予的非专有用益权对于专有用益权所有人仍旧有效。
联邦德国著作权法著作权及有关保护权的法律著作权法1965月24日最后修订目录第一章著作权第一节总则第二节著作第三节著作人第四节著作权的内容第五节著作权中的权利转移第六节对著作权的限制第七节著作权保护期第二章有关的保护权第一节特定版本的保护第二节对照片的保护第三节对艺术表演者的保护第四节对音响载体制作者的保护第五节对广播企业的保护第三章对电影的特殊规定第一节电影著作第二节活动图片第四章著作权与有关的保护权的共同规定第一节使用的禁止第二节侵权第三节强制执行第五章适用范围过渡条款与最终条款第一节本法适用则返回目录文学科学艺术著作的著作人对其著作依本法享有保护
第5条 官方著作 (1)法律、法令、官方公告、通告、判决及为判决撰写的官方指导原则不享受著作权 保护 (2)本条亦适用于向公众发表的其他官方著作,但第 61 条第(1)至第(3)款和第 63 条第(1)至第(2)款关于禁止改动和注明出处的规定仍适用。
第6条 发表的和出版的著作 (1)著作被发表指经权利人同意后著作可被公众感知。 (2)著作被出版指经权利人同意后生产的著作复制物足以提供给公众或进入流通领域。 经权利人同意后造型艺术著作的原件或复制物可持续地被公众感知,也视为被出版。
第三节 著作人 返回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
诺贝尔奖获得者贡献
Ernst Ruska和Max Knoll因扫描 电子显微镜(SEM)的发明于20 世纪50年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突破使得电子显微镜技术 得以广泛应用。
05
常见病毒种类及危害
动物病毒及症状
01 病毒基本特征
动物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它们通常由蛋 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形态多样,病毒 通过感染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复制, 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合成自身所需 的物质。
02 伊万诺夫斯基实验验证
1887年,伊万诺夫斯基通过田间实验和 实验室分析,确认烟草花叶病是由一种 比细菌更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的《论 烟草的两种疾病》一文为烟草花叶病的 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04 霍姆斯重要观察
霍姆斯在研究文献中注意到,将患病烟 草叶汁接种到某些烟草属植物上,会导 致该植物叶片出现局部病斑。这一发现 暗示了烟草花叶病的传染性,并为后来 的病毒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
病毒分类依据
形态结构分类
病毒的形态结构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病毒颗粒的形 态,如球形、杆状或蝌蚪形,可以将病毒分为球菌、杆状病毒 和蝌蚪病毒等类别。这些形态特征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毒的类型 。
宿主特异性分类
病毒主要通过感染特定宿主进行繁殖,因此宿主类型成为分类 的关键标准。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如 噬菌体)和真菌病毒等,每种病毒都有其特定的宿主范围。
病毒结构组成
遗传物质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其核心成分,包括 DNA或RNA。这些核酸分子携带病毒的 遗传信息,指导病毒进行蛋白质合成和复 制,对病毒的生命周期起决定性作用。
包膜结构
部分病毒具有包膜结构,包膜由蛋白质、 多糖和脂类组成,有助于病毒在宿主细胞 内外的转移。包膜病毒通过包膜与宿主细
R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
R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RNA病毒是一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和D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有所不同。
RNA病毒也有自身复制和细胞内复制两种方式,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R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以及这些机制中的一些重要分子和机制。
自身复制RNA病毒在细胞内寄生,通过自身复制来形成复制体,继而进行传播。
RNA 病毒的自身复制有两种方式,即正链复制和负链复制。
正链复制的过程如下:1. RNA病毒附着在细胞膜上,进入细胞质,繁殖到一定量。
2. RNA病毒的正链RNA进入细胞质,被翻译成多个蛋白质。
3. RNA病毒蛋白质包含了多种酶,其中有一种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
RdRp在细胞质中生效,开始复制RNA病毒的正链RNA。
4. 复制的过程类似于DNA的复制,RdRp通过依据RNA病毒原有RNA链的信息来合成新的RNA链。
随着RNA病毒数量不断增加,新的RNA链会被直接组装成新的RNA病毒病毒粒子,从而继续繁殖下去。
相比于正链复制,负链复制的过程略有不同,其过程如下:1. RNA病毒附着在细胞膜上,进入细胞质,繁殖到一定量。
2. RNA病毒的负链RNA进入细胞质,被翻译出多种反义蛋白质。
这组反义蛋白质紧随着RNA病毒一同进入了细胞质。
3. RNA病毒的反义蛋白质包含了多种酶,其中有一种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
RdRp在细胞质中生效,开始复制RNA病毒的负链RNA。
4. 负链复制是又反向和补码进行的。
RNA病毒的负链RNA作为模板进行RNA的合成,产生出线性的负链RNA。
这个RNA进一步作为模板,合成出正链RNA、组成病毒颗粒、从细胞内释放出去,散播于外界。
细胞内复制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和转录系统来完成自身的复制和传播。
这个过程的主要途径是RNA病毒的RNA通过结合宿主细胞的翻译机制被翻译成特定的蛋白质,构成RNA病毒的蛋白质。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7篇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7篇篇1一、协议内容概述本协议主要涉及最终用户(以下简称“用户”)对特定软件(以下简称“软件”)的使用、复制、分发等活动的许可和限制。
通过签订本协议,用户同意遵守软件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规定的使用条款和条件,确保软件的安全、合法使用。
二、协议详细条款1. 许可授予供应商在此授予用户非独占性、非排他性的使用权,允许用户根据本协议使用软件。
用户有权在单一计算机上安装和使用软件,但不得将软件复制、分发或转让给任何第三方。
2. 使用限制(1)用户必须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和法规,不得使用软件进行任何违法活动。
(2)用户不得对软件进行反向工程、反编译或反汇编,不得修改、翻译或衍生软件。
(3)用户不得将软件用于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出售、租赁、分发等。
3. 知识产权(1)供应商保留软件的所有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供应商的知识产权。
(2)用户同意不删除软件上的版权信息,不更改软件的标识,并尊重供应商的知识产权。
4. 分发限制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分发、复制或转让软件,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电子邮件、下载网站等方式向他人提供软件。
5. 终止条款(1)用户在违反本协议的情况下,供应商有权立即终止用户的使用权。
(2)用户同意在终止使用后,立即停止使用软件,并销毁所有副本。
6. 法律责任(1)用户同意在使用软件时自行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因违反法律法规而产生的罚款、赔偿等费用。
(2)供应商对因用户违反本协议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或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7. 争议解决(1)本协议的签订、执行和解释以及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如果双方在执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协议生效与终止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协议到期后,如双方继续合作,可续签本协议。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教学设计 (2)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复制与传播》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复制与传播的概念,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以及了解复制与传播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复制与传播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运用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是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复制与传播的概念,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能够运用复制与传播进行艺术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如何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能够运用复制与传播进行艺术创作。
2.难点:如何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之具有艺术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复制与传播的相关资料、案例,艺术作品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进行复制与传播的?复制与传播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复制与传播的定义和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制与传播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分析和评价。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复制与传播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可以举例说明,并进行讨论。
传播学概论(完整版)
传播学概论(完整版)1.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诞⽣在美国的原因①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业最发达的国家②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由的科研氛围以及雄厚的物质技术⼒量使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③1933年,德国的纳粹执政后,⼤批欧洲学者逃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传播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传播媒介的发展,尤其是⼤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第⼀、这是⼀个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命的时代,两次世界⼤战相继爆发,交战国纷纷利⽤各种传播媒介进⾏⼤规模宣传第⼆、⼆战前⼣的美国已经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学习传播学的意义第⼀,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第⼆,有助于以⾼传播决策的科学⽔平;第三,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2.四⼤奠基⼈及贡献〃拉斯韦尔(政治学家),:从政治⾓度研究传播学(1902-1977)博⼠论⽂《世界⼤战期间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5W模式、三功能)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⑴环境监视功能(帮助⼈们了解把握环境的变化保证⼈类社会的⽣存与发展环境监视是⼤众传播的最主要功能)⑵社会协调功能(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⑶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将前⼈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赖特的“四功能说”:第⼀,环境监视;第⼆,解释与规定;第三,社会化功能;第四,提供娱乐施拉姆把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传承归⼊整治功能的范畴,⽽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般社会功能的范畴。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表现: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功能的“⿇醉作⽤”负⾯功能:⿇醉功能拟态环境歪曲环境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实现环境的“镜⼦“式的再现,⽽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选择,加⼯,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们提⽰的环境。
2024年网络电视机协议(二篇)
2024年网络电视机协议本协议是《16画面网视网络电视机》使用者(以下称您)与作者(以下简称作者)之间关于《16画面网视网络电视机》(以下称本产品)产品的法律协议。
1.一旦复制、安装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软件产品,即表示同意接受协议各项条件的约束。
如果您不同意协议的条件,则不能获得使用本软件产品的权力。
2.在您使用本软件产品之前,请务必阅读此《协议》,任何与《协议》有关的软件、电子文档等都应是按本协议的条款而授予您的,同时本《协议》亦适用于任何有关本软件产品的后期发行和升级。
您一旦复制、下载、安装、访问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软件产品,即表示您同意接受本《协议》各项条款的约束。
如您不同意本《协议》的条款,那么,版权所有人则不予将本软件产品的使用权授予您。
在这种情况下,您不得使用、复制或传播本软件产品。
3.《16画面网视网络电视机》由何*仙开发,其版权归作者。
本软件产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及国际版权条约和其他知识产权法及条约的保护。
4.用户不得:删除本软件及其他副本上一切关于版权的信息;对本软件进行反向工程,如反汇编、反编译等;本软件产品是被当成一个单一产品而被授予许可使用,不得将各个部分分开用于任何目的行动。
5.复制、分发和传播:您可以复制、分发和传播无限制数量的软件产品,但您必须保证每一份复制、分发和传播都必须是完整和真实的,包括所有有关本软件产品的软件、电子文档,版权和商标宣言等。
本软件可以独立分发亦可随同其他软件一起分发,但如因此而引起任何问题,版权人将不予承担任何责任。
6.如果您未遵守本协议的任何一项条款,作者有权立即终止本协议,并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7.本软件版权人特此申明对本软件产品之使用不提供任何保证,即使是付费用户。
版权人将不对任何用户保证本软件产品的适用性,不保证无故障产生;亦不对任何用户使用此软件所遭遇到的任何理论上的或实际上的损失承担负责。
使用本软件产品由用户自己承担风险,在适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作者在任何情况下不就因使用或不能使用本软件产品所发生的特殊的、意外的、非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完整版)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1概述无线电波信道要成为稳定而高速的通信系统的媒介要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
它不仅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阻塞(blockage)和多径的影响,而且由于用户的移动,这些信道阻碍因素随时间而随机变化。
在这里,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我们试图找出接收信号强度随距离而变化的规律。
路径损耗(path loss)——被定义成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之差——是发射机的辐射和信道传播效应引起的功率损耗引起的。
路径损耗模型假设在相同的发射——接收距离下,路径损耗是相同的。
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是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吸收功率的障碍物引起的。
路径损耗引起的变化只有距离改变很大(100-1000米)时才明显;而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引起的变化对距离要敏感得多,变化的尺度与障碍物体的尺寸成比例(室外环境是10—100米,室内环境要小一些)。
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引起的变化都是在较大的距离变化下才比较明显,它们有时候被称为大尺度传播效应。
而由于大量多径信号分量相互之间的相加(constructive)干涉和相消(destructive)干涉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在很短的距离下-—接近信号的波长-—就很明显,因此这种改变被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
下图是综合了路径损耗、阻塞和多径三种效应后,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的比值随距离而变化的假设图。
在简单介绍了信号模型后,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信号传播模型讲起-—自由空间损耗。
两点之间既没有衰减又没有反射的信号传播遵循自由空间传播规律。
接着我们介绍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
这些模型都是用来近似模拟可以由麦克斯韦方程组严格计算的电磁波传播模型。
当信号的多径分量比较少时,这些模型的准确度很高。
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受信号传播所在区域的几何形状和导电特性的影响很大。
我们还列出了一些更简化的、参数更少的、主要应用于实际网络的工程分析和无需复杂计算的网络设计的通用传播模型。
复制与传播(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信息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信息复制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而传播则是将信息分享给其他人。它们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作业,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新闻,这些案例展示了信息复制与传播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提高效率。
复制与传播(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信息的复制与传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信息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的信息复制与传播方法,如复制、剪切、粘贴、打印等;
3.学习使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进行信息传播;
4.分析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信息泄露、谣言传播等;
-在处理信息传播与道德法律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观点,共同探讨如何在传播信息时做到合规合法。
-在探索创新性信息传播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有传播途径的不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尝试设计新的传播工具或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复制与传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复制信息或与他人分享信息的情况?”(如复制一篇网络文章到文档中,或通过微信分享有趣的故事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信息复制与传播的奥秘。
RNA逆转录病毒的复制与传播机制
RNA逆转录病毒的复制与传播机制RNA逆转录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病毒,比如艾滋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都属于该类病毒。
它们的特点就是在感染宿主时,会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核酸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将自身的RNA 转录为DNA,并将其插入宿主染色体中,这样就在宿主细胞中形成了病毒复制所需的DNA序列。
那么,RNA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是怎样的呢?RNA逆转录病毒的复制机制在RNA逆转录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其遵循着如下的步骤:1. 侵入宿主细胞RNA逆转录病毒需要依赖一定的载体来将自己传播到宿主细胞内。
一般而言,它们会利用病毒外壳上的膜蛋白来与宿主细胞的膜相互作用,依靠膜的融合而实现侵入。
2. 转录RNA为DNARNA逆转录病毒在入侵宿主细胞后,需要找到核酸反转录酶。
该酶可以将RNA转录为DNA,使RNA逆转录病毒有了进一步生存繁殖的可能性。
此外,该酶还负责整合逆转录后的DNA,使得其能够加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从而保证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3. 复制DNA使得RNA逆转录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存活下去的关键步骤就是它们需要复制自己的DNA。
在这一过程中,适当的酶促反应可以使得DNA能够得到精确的、高速的复制。
4. 产生病毒颗粒病毒复制完毕后,它会进一步利用膜蛋白依赖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将病毒上面的蛋白和RNA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
5. 病毒的释放经过上述步骤后,RNA逆转录病毒就会在细胞内形成许多病毒颗粒,然后利用细胞内的信号途径,使这些病毒颗粒经由宿主细胞的细胞膜,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释放后的病毒颗粒可以进一步感染其他宿主细胞,从而实现RNA逆转录病毒的传播。
RNA逆转录病毒的传播机制RNA逆转录病毒在进行传播的时候,其实采取着多种机制。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了解。
1. 血液传播这是RNA逆转录病毒传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
比如人类的艾滋病毒就是通过血液传播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的。
2. 性传播通过性接触是RNA逆转录病毒传播机制的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复制与传播》人美版(2012)
《复制与传播》一、课题:复制与传播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与制作方法,设计创作门神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学习绘制年画的方法,提升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传统年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木板年画的相关知识,绘制一幅年画作品。
教学难点:了解年画的知识特点,如何创作年画。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一)谈话导入教师问问学生喜欢春节吗?大家在春节的时候都会干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放鞭炮、贴对联、贴年画等等,从而引出课题《复制与传播》。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请学生介绍一下你们见过的年画是什么样子的?哪种年画最常见?婶婶怀了宝宝,房间都是幼儿的年画,可爱极了;爷爷家里贴了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年画;很多家的大门上面贴着门神的年画。
教师总结年画种类,娃娃类、喜庆类、故事类、历史类,流行最广的是门神。
2.深入探究教师展示《门神》图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都是什么门神?他们的造型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呢?秦叔宝双手舞锏,尉迟恭使鞭,佩挂弓,身姿的造型多为“S”型;神荼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戟,郁垒一袭黑色战袍,神情闲逸自适,两手无神兵或利器。
总结门神种类繁多有驱邪类、祈福类、武将类和文官类等等。
门神造型夸张朴实,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形象构图丰满,线条工整,且不同地域形成各自的特色,对研究绘画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教师在大屏幕播放有关年画及雕版印刷的视频,学生观察并思考,年画如何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的呢?步骤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视频,展示绘制门神的步骤视频,讲解重点环节。
(四)作业练习师: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同学们,大家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设计一对门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岂料魏征下着下着,睡着了。原来魏征 灵魂出窍,睡梦中将那条龙给斩了。
结果这条龙的魂魄每晚都来找李世民评 理:“为何言而无信?” 使得李世民每夜心惊胆战,无法入眠。
这可如何是好?有人想出办法,请大将尉 迟恭和秦叔宝,每夜到寝宫门口值班。 龙的魂魄见到二位将军神武威猛便再也 不敢惊扰圣驾了。
可是尉迟恭和秦叔宝两位将军每晚值班不睡觉也 不是个办法啊。 又有人想出办法:将二位将军的画像画在宫门口, 这样既能拦住那条龙,又不需要将军亲自值班。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习惠
有一天晚上,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条龙向他求救。 原来这条龙犯了天条,玉帝要斩它。
于是李世民问它:“该如何救你?” 龙王答道:“玉帝让您手下大臣魏征明日 前来监斩,您只需明日将他拖住,不让他前往即 可。” 既如此,李世民答应了救它一命。
第二日,李世民召见魏征,命 他与自己下棋,想借机拖住魏征。
( 4) 驱凶避祸、纳福迎祥 如:“门神”
武官门神
文官门神
天官赐福
五子登科
讨论:木版年画内容题材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呢? 总结: 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大多为喜庆吉祥,老百姓喜闻 乐见的内容,因为古代人们希望通过木版年画这种象征 寓意的手法,表达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木版年画之艺术风格 (1)造型美
后来民间听说了此事,都纷纷效仿,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两位将军的画 像,用来驱凶辟邪。时间久了,两位将军的画像就成了门神。
这就是门神的传说
可是,问题来了……
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哪里来那么多画像?画师画不出这 么多怎么办?
“老板,再给我来三套门神!”
智慧的先人将文字、 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 再刷上颜料,将图文转 印于纸上,实现了文字 与图像的批量复制与文 化的传播。
大红大绿 鲜明对比 红火热闹 吉祥喜气
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临摹一幅木版年画。 要求: 表现出年画的造型、构图、色彩的特征。
随着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 改变,雕版印刷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为什么?
第一部分、“复制与传播”之“雕版印刷术”
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雕版印刷术仍然盛行。
讨论: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发明成功后,雕版印刷术仍然盛行?
原因一: 图像的需求
陈洪绶 (明末) 《西厢记》插图《窥简》 雕版印刷
原因二: 色彩的需求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报恩进香》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玄妙观》
总结:雕版印刷——世界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广泛、快速传播与交流创 造了条件。 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加速了 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第二部分、“复制与传播”之“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的由来
木版年画源于雕版印刷,“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
木版年画造型风格 大致划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
细腻、写实
天津杨柳青 苏州桃花坞 “南桃北柳”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另一种是:
粗犷、夸张
河南朱仙镇 山东潍县
造型总结: 去繁就简、突出特征、 夸张醒目、生动传神
朱仙镇木版年画《抱鞭门神》
(2)构图美
以“满”为美, 富有装饰性
(3)色彩美
所以称为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
木版年画在延续雕版印刷技艺的同时,也从民间艺术的角度进行着艺术的 复制与传播。
1、木版年画之内容题材(Leabharlann )喜画新婚人家贴 用的喜庆画
如: 《麒麟送子》 《龙凤呈祥》
( 2) 祝福庆寿画 庆祝开业 福寿吉日 如: 《利市仙官》 《百寿图》
( 3) 风景与故事画 如: 《玄妙观》 《白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