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传播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复制与传播》评课稿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复制与传播》评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观课感受。
首先《复制与传播》一课属于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之一。
纵观本节课,老师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内容由浅到深,通过系列内容的学习,增进学生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够引导学生先了解雕版印刷的历史、方法和价值;再了解、感受传统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题材广泛的艺术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对所欣赏的门神画做出简单描述与评价,并运用鲜明的色彩,设计印制门神画。
学生在本课活动中通过搜集信息、欣赏交流、实践探究,了解年画的历史、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表现出了门神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质朴大方的美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也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观念和意识。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1.课前准备环节。
老师让学生搜集有关年画的资料、图片,调查本地过年的一些习俗,再让大家调查社区里张贴年画的情况。
这种设计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调查分析的好习惯,让学生了解年画在现在生活中的地位,调动了学生感官体验和思维判断,激发兴趣,并引发思考。
2.探究分析,交流共享环节。
首先老师通过一个美妙的视频引导学生一起走进年画大展,欣赏不同风格、不种类的年画,在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了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等地年画都各具特色;其次引导学生按照地域或者题材给年画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依据及张贴年画的象征意义,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年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最后以课堂中的小微课的形式示范门神画整体造型,创作方法和步骤,简单有趣,设计巧妙。
《复制与传播》PPT教学课件
武将门神特点
造型: 古代铠甲造型
表情: 严肃、怒目圆睁
动作:
舞剑或握刀、 骑马
手持物: 古代兵器
实践步骤
要求:每小组完成一对武将门神的拓印作品 1.将厚海绵纸作为底板,在上面用铅笔勾勒门神外形, 2.定稿后,加深加粗造型痕迹。 3.用毛笔或刷子,在底板上涂抹墨汁,注意吸干笔里
面的水分。墨汁不要过多。 4.用红宣纸进行拓印,用干抹布轻轻按压,保证边角
智慧的先人将图 像反向雕刻于木板, 再刷上颜料,将图文 转印于纸上,实现了板年画制作过程
门神类别
• 驱邪类: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 • 祈福类:祈福门神,即以福、禄、寿星三神 像贴于门者。文、武财神、赐福天官等。 • 武将类:武将门神多为隋唐名将秦琼与尉迟 恭。 • 文官类:最有名的就是魏征、包公、海瑞和 文天祥等。
可是,问题来了……
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哪里来那么多画像?画师画不出 这么多怎么办?
学习目标
•1.了解木板年画的制作工艺。
•2.小组合作,完成一对武将门神的制 作。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 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 后期普遍使用。 [1] 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 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 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 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 术。 [2] 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 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 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 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 西亚和欧洲地区。
六年级美术下册《复制与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课堂所学,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传播的途径,如互联网、书籍、展览等。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6.关注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艺术创作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环保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名画、雕塑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被更多人欣赏和了解的?”
2.学生分享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教师适时引导,揭示本节课的主题——《复制与传播》。
3.教师简要介绍复制与传播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艺术作品的价值,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艺术,尊重艺术家的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关注艺术传播,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性。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整理讨论成果,准备课堂分享。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建议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每组运用所学的复制方法,制作一件艺术作品,并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将其传播给更多人。
6.艺术鉴赏:
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传播途径。学生需记录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艺术鉴赏文章。
4.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审美鉴赏能力,能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18.复制与传播》(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18.复制与传播(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复制与传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艺术创作中如何运用复制与传播的技巧。
我们将探讨不同的复制方法,如印刷、复印、扫描等,并讨论它们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实践练习,学习如何利用复制与传播技巧来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复制与传播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复制与传播技巧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复制与传播的原理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运用复制与传播技巧进行创作,并注重作品的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复印机、扫描仪等复制设备。
2. 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艺术作品样本,用于展示复制与传播技巧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复制与传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不同的复制方法,如印刷、复印、扫描等,并展示相关艺术作品。
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复制与传播技巧进行艺术创作。
4. 实践: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运用复制与传播技巧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5. 展评: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18.复制与传播》2. 主要内容:复制与传播的概念、应用、复制方法、创作技巧等。
3. 重点提示:强调复制与传播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重作品的艺术性。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复制与传播技巧,创作一幅独特的艺术作品。
2. 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创意,注重艺术性和视觉效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复制与传播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复制与传播技巧创作出了独特的艺术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提高了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培养了艺术创作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复制与传播的技巧,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同时,我将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练习,培养他们的独立创作能力。
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病毒是一种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细胞或机器上的微小生物体,它们是生物和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最活跃的敌人之一。
病毒按照它们传播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你可能已经听说过计算机病毒和人类病毒,它们的传播方式和生命周期都如出一辙。
生物病毒的复制过程一般分为入侵、感染、繁殖和传播四个步骤。
当一个生物病毒进入一个细胞时,它首先要绑定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然后通过吸附、渗透或移动进入细胞。
进入细胞后,病毒将释放自己的基因组,并将其复制到宿主细胞的DNA或RNA中。
这样就把病毒的基因传递给了宿主细胞,接着把它们作为模板复制许多精确的DNA或RNA拷贝,最终组成足够数量的病毒来攻击其余的细胞。
病毒宿主细胞可以就此被破坏,或者它们可以在多个时期内继续产生新的病毒并注入到新的细胞中,直到它们被发现和打击为止。
计算机病毒的复制过程与生物病毒相似,但有几个关键区别。
计算机病毒是由程序代码制成,可以被复制和粘贴到不同的系统上,也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传播。
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没有可以绑定特定地址的类似蛋白质的属性,它们依靠欺骗用户的策略来传播。
例如,一个电子邮件附件或下载文件可能会在用户无意中双击文件时传播计算机病毒。
一旦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后,它会尝试复制自己并将副本注入到其余的系统中,从而形成一个病毒的链式反应。
尽管可以通过安装防病毒软件来避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但是生物病毒的传播往往是更为复杂的过程。
生物病毒可以通过食物、空气、水、性行为和其他方式传播。
一些生物病毒可以在患者还没有出现症状的时候传染给其他人,这使得生物病毒更加难以控制和限制。
例如,新冠肺炎病毒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使得防疫措施十分困难。
尽管生物病毒的传播具有很高的风险,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防止它们的传播。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戴口罩、勤洗手、加强卫生防护等措施来降低生物病毒的传播风险。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措施、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避免下载可疑的文件等方式来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免受计算机病毒攻击。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说课稿(2)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复制与传播》是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复制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复制的方法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复制的方法,如手工复制、摄影复制、印刷复制等,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复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对于复制的技巧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复制的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创作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复制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复制的方法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复制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制的技巧和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复制的技巧灵活运用到创作中,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讨论和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提供复制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复制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复制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复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复制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创作:学生运用复制的技巧进行个人创作,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复制的技巧、方法以及创作的步骤,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复制与传播》
美术课课时教案第周星期第节(共节)年月日课题第十八课复制与传播课型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了解雕版印刷的历史、方法和价值;了解、感受传统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题材广泛的艺术特征。
2、通过搜集信息、欣赏交流、实践探究,了解年画的历史、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
3、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年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质朴大方的美感。
4、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观念和意识。
目标图示教学重点通过搜集信息、欣赏交流、实践探究,感受木版年画装饰与色彩的美感,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设计门神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谈话法、欣赏法、观察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器材准备多媒体(ppt)、范画、版画工具(油墨、木板、小蘑菇、棍子、纸、木刻刀……)等板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意图(复备)分步指导图示导入新授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年画的资料、照片,调查本地区过年的一些风俗。
引入新课1.同学们,过春节的时候,人们会互相说一些什么样的祝福“年话”。
2.过年祝福的“年话”年复一年传递着在新年的问候,大家都用哪些形式互相祝福?3.然而,另一种古朴、生动的形象“年话”——木版年画却渐渐消逝。
为弘扬和保护传统木版年画,中国美术馆曾经举办了《虎年新春贺岁·中国年画大展》。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传统文化的艺术大餐吧。
(播放 PPT 课件)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部反映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内涵丰富,多姿多彩。
欣赏分析年画大展办得可热闹了,展出了许多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年画。
课件展示美术馆的各类年画照片:娃娃类年画、喜庆类年画、戏曲故事类年画、历史故事类年画、仕女类年画、风俗类年画。
问:流行最广的年画当属哪类年画?它在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门神,具有辟邪、祈福的意思。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复制与传播》人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复制与传播》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实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复制与传播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学生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制与传播的原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复制与传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示范:通过教学视频或现场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复制与传播的原理进行艺术创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复制与传播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复制与传播》2. 内容: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学生创作实践。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复制与传播的原理,进行一幅艺术作品的创作。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具有创意和美观性,能够体现出复制与传播的原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复制与传播的实例,如印刷术的发明、网络信息的传播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R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
R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RNA病毒是一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和D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有所不同。
RNA病毒也有自身复制和细胞内复制两种方式,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RNA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以及这些机制中的一些重要分子和机制。
自身复制RNA病毒在细胞内寄生,通过自身复制来形成复制体,继而进行传播。
RNA 病毒的自身复制有两种方式,即正链复制和负链复制。
正链复制的过程如下:1. RNA病毒附着在细胞膜上,进入细胞质,繁殖到一定量。
2. RNA病毒的正链RNA进入细胞质,被翻译成多个蛋白质。
3. RNA病毒蛋白质包含了多种酶,其中有一种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
RdRp在细胞质中生效,开始复制RNA病毒的正链RNA。
4. 复制的过程类似于DNA的复制,RdRp通过依据RNA病毒原有RNA链的信息来合成新的RNA链。
随着RNA病毒数量不断增加,新的RNA链会被直接组装成新的RNA病毒病毒粒子,从而继续繁殖下去。
相比于正链复制,负链复制的过程略有不同,其过程如下:1. RNA病毒附着在细胞膜上,进入细胞质,繁殖到一定量。
2. RNA病毒的负链RNA进入细胞质,被翻译出多种反义蛋白质。
这组反义蛋白质紧随着RNA病毒一同进入了细胞质。
3. RNA病毒的反义蛋白质包含了多种酶,其中有一种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
RdRp在细胞质中生效,开始复制RNA病毒的负链RNA。
4. 负链复制是又反向和补码进行的。
RNA病毒的负链RNA作为模板进行RNA的合成,产生出线性的负链RNA。
这个RNA进一步作为模板,合成出正链RNA、组成病毒颗粒、从细胞内释放出去,散播于外界。
细胞内复制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和转录系统来完成自身的复制和传播。
这个过程的主要途径是RNA病毒的RNA通过结合宿主细胞的翻译机制被翻译成特定的蛋白质,构成RNA病毒的蛋白质。
语言模因论
2.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2.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Dawkins说过 模因是存储于人脑中的信息单位; 说过, Dawkins说过,模因是存储于人脑中的信息单位; 又说, 又说,模因自我复制的途径是从一个人的大脑复 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 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 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 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再从人的大脑传播到 电脑,又从一个电脑复制到另一个电脑……可见, 可见, 电脑,又从一个电脑复制到另一个电脑 可见 存储于大脑中的信息是模因, 存储于大脑中的信息是模因,而通过各种传递方 式传播出去的信息也是模因。模因靠复制、 式传播出去的信息也是模因。模因靠复制、传播 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 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 的发展, 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自我复制和传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 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作为模因揭示了话 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从三个方面 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 体现:教育和知识传授、 体现: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 信息的交际和交流。 信息的交际和交流。
3)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形成的语言模因指根据语境 即兴而发,后来得到广泛复制和流传的信息。 即兴而发,后来得到广泛复制和流传的信息。这 类模因有可能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出现, 类模因有可能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出现,外来的语 言一旦融入本民族语言的词汇和结构中, 言一旦融入本民族语言的词汇和结构中,往往会 出现抗拒或接受的互斗局面。 出现抗拒或接受的互斗局面。汉、英语码转换和 混用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某个阶层中也许是乐意受 用的,但它不一定能得到普遍的接受, 用的,但它不一定能得到普遍的接受,并非健康 的模因现象: 的模因现象: 你好呀! morning我们对你的case进行 我们对你的case Hi, 你好呀!This morning我们对你的case进行 discuss,我们发现,这件事情不make sense。 了discuss,我们发现,这件事情不make sense。 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 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与这件事相关的 所有project都将被cancel掉。(《广州日报》 所有project都将被cancel掉 广州日报》 project都将被cancel 2004/02/20) 这样说的是一位在外企打工的、自称Lisa的女士。 Lisa的女士 这样说的是一位在外企打工的、自称Lisa的女士。 (中国人给自己起个洋名也是当今社会颇为流行 的模因现象)。 的模因现象)。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教学设计 (2)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复制与传播》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复制与传播》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复制与传播的概念,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以及了解复制与传播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复制与传播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运用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是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复制与传播的概念,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能够运用复制与传播进行艺术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如何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能够运用复制与传播进行艺术创作。
2.难点:如何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之具有艺术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掌握复制与传播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复制与传播的相关资料、案例,艺术作品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进行复制与传播的?复制与传播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复制与传播的定义和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制与传播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复制与传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复制与传播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分析和评价。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复制与传播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可以举例说明,并进行讨论。
复制与传播教学设计
《复制与传播》教学设计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12册第十八课的教学内容,属综合•探索学习领 域。
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颜色鲜艳浓烈、节日氛围浓郁、题材广泛丰富、画中情趣盎 然的年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的历史,认识到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年画的历史发展及作用,感受门神带给人们的威武、神奇 的美感。
师: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的图片、不同地区、不同内容的年画图片、各类门神的画像生:彩笔、颜料、雕版印刷、年画、门神等的有关资料。
课题复制与传播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材它对祖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分析通过分析、欣赏年画,感受它带给人们的热闹、喜庆、祥和的气息,以及对未来 美好生活向往的思想感情。
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门神像感受其装饰与色彩 的美感以及门神的威武,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民俗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1、简单了解有关雕版印刷的历史、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及它的欣赏价值。
了解民 间传统年画颜色鲜艳浓烈、节日氛围浓郁、题材广泛丰富、画中情趣盎然的特点。
了 教学解门神的相关知识,感受其装饰与色彩的美感。
目标2、能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去欣赏和解读年画,并能学习民间木版画的形 式,根据门神的形象特点,运用对比色鲜明的色彩,绘制一对门神。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 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通过学习、了解雕版印刷技术的制作方法、过程,体会它对复制和传播民间年画 重点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感受不同流派年画的区别,门神形象的构思设计。
难点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彩笔、颜料、有门神图像的作业纸。
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复制与传播》是一节以学习感受民间艺术的“综合•探索”课。
这一课内容较多我主要采用搜集信息一欣赏交流一讨论总结一实践探索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流行语“破防”的模因论解读
155[摘 要] 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主要通过模仿来完成复制和传播。
语言也是一种模因,通过模仿复制和传播后,便成了语言模因。
“破防”作为一个强势语言模因,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
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对流行语“破防”的语义演变、复制与传播和触发机制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模因论;语言模因;破防;流行语流行语“破防”的模因论解读程滟婷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中产生并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是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流行语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百态,充满时代感[1]。
2021年,“破防”火爆全网,被《咬文嚼字》评选为“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bilibili 也公布“破防”成为2021年的年度主题词,可见其强大的影响力。
本文试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对“破防”这一词进行分析。
一、模因论与语言模因模因论是一种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流传起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
模因(meme)一词最早由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2003年我国的何自然教授将其引入中国,并翻译为模因[2]。
道金斯认为模因就是储存于人脑中的文化传播单位或是模仿单位,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们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播。
2005年,何自然教授等人在模因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模因论,他们认为语言既可以成为传播模因的工具,也可以发展为模因本身[3]。
二、流行语“破防”的语义演变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破”的解释为:“破,石碎也。
从石皮声,普过切。
”对“防”的解释为:“防,隄也。
从阜,方声。
”[4]由此可见,“破防”指的是破除防御。
“破防”原先是指军事上的破除防御,有时也指因不戴头盔而使头部受到伤害。
后来“破防”是指未成年防沉迷系统遭到破坏。
如今“破防”又发展为游戏用语,指让对方的游戏装备、技能等被破坏,失去防御效果。
例如,“《梦幻西游》的新资料片天宫门派灵宝曝光,能秒40次还带破防效果”(大熊看西游,2019年7月10日);“游戏《一念逍遥》中,对法修来说法术破防值收益最高,对体修来说物理破防值收益最高”(TapTap 搜索,2021年10月3日);“《死神VS 火影》游戏中,防御主要分为正面防御和背面防御,当敌人从背后攻击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破防”(历趣,2021年7月7日)。
艾滋病病的复制与传播机制
艾滋病病的复制与传播机制艾滋病的复制与传播机制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虽然药物的发展使得控制这种疾病变得更容易,但了解艾滋病的复制和传播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仍然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艾滋病病毒的复制过程以及它是如何传播的。
一、艾滋病病毒的复制过程艾滋病病毒的复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入人体的免疫细胞,特别是CD4+ T淋巴细胞。
它使用病毒膜上的受体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然后通过融合将自身的遗传物质(RNA)释放到宿主细胞内。
2. 逆转录一旦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它的RNA被逆转录酶所编码的酶复制成对应的DNA。
这一过程称为逆转录,产生的DNA称为病毒DNA。
3. 插入宿主基因组病毒DNA经过一系列的酶反应,最终被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某个位置。
这使得病毒DNA能够一同被复制和转录,并在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得以保留。
4. 合成病毒蛋白通过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病毒的基因组被转录为mRNA,然后翻译为病毒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将在后续的病毒组装和释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 病毒组装和释放新合成的病毒蛋白质在细胞内聚集成病毒颗粒。
随着病毒颗粒的形成,宿主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大量的病毒到周围环境中。
这些病毒可以侵入新的宿主细胞,并重复整个复制过程。
二、艾滋病的传播机制艾滋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 性传播性行为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以及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性接触,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器官黏膜进入人体,感染新的宿主。
2. 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输血和接受器官移植等途径。
共用注射器是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未经筛查的输血和器官移植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3. 垂直传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孕妇传给胎儿。
这可能发生在孕妇怀孕期间,在分娩时或通过母乳喂养。
六年级下册《复制与传播》教案两篇
《复制与传播》教案【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有关雕版印刷的历史、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及它的欣赏价值。
2、能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去欣赏和解读年画,并能学习民间木版画的形式,根据门神的形象特点,运用对比色鲜明的色彩,设计、绘制一对门神。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学习、了解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的制作方法、过程,以及它对复制和传播民间年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门神形象的构思设计。
【教学过程】一、新授课。
出示课题:复制与传播(1)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的和电脑里已储存好的有关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年画图片。
(2)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合家团聚,热闹庆祝。
贴年画是一种庆祝方式,今天我们就走进民间美术的大门,来看看民间年画。
①引导交流年画的有关知识。
“门神”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新鲜感,课程导入可以很顺利。
教学过程②展示书中的几幅年画。
(3)古老的年画是怎样流传下来的?①欣赏一段雕版印刷过程的录像②提出问题:雕版印刷的步骤?(4)年画最初是由门神演变而来。
简单了解门神的传说,教师播放课件。
(5)欣赏门神的图片。
①看看图片上的门神给你怎样的感受?(威武、神奇)②欣赏门神脸部图片。
总结:宽脸、大眼、立眉、表情狰狞。
③继续欣赏图片。
④引导学生总结出门神宽肩、粗腰、大脚的特点。
⑤仔细观察门神身上都有什么?⑥欣赏门神服饰图片。
仔细看看门神服饰上有怎样的花纹和图案?花纹的排列有什么特点?(6)、欣赏优秀作品。
二、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1、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整理一份有关门神的调查报告,或设计制作一副门神的画像。
2、鼓励在色彩上大胆运用对比色进行表现的学生。
三、小结。
1、组织学生交流作业。
2、介绍门神的历史由来时,适当结合一些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深度了解。
3、结合优秀作品的造型分析,鼓励学生创作时大胆想象,表现更加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内容十分的新鲜、有趣。
这是学生现有知识范围内的一个盲点,在平时对课外知识的学习中,往往会漏掉这部分内容。
摄影中的照片复制与传播
摄影中的照片复制与传播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传媒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摄影的发展历程中,数字相机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照片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广泛。
然而,照片的复制和传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照片复制的技术、复制的法律问题、传播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1. 照片复制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得拍摄照片变得越来越简单和便捷。
照片的复制也成为了一项容易实现的任务。
从传统的胶片照片到数字化的图像文件,通过扫描、拍照或直接从相机传输到电脑等方式,照片可以很快地进行复制和传输。
此外,数字化的图像处理软件也为照片的复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人们可以对照片进行修改和编辑,使得照片的复制不仅仅是单纯的复制,还包括了创造性的加工。
2. 照片复制的法律问题尽管照片的复制和传播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复制他人作品的照片涉及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根据版权法的规定,照片的版权归属于原创摄影师或者其所在的机构。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复制他人照片是违法行为。
因此,在复制和传播照片时,必须尊重他人的版权,并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些在线平台也会要求用户提供作品的版权证明,以确保照片的合法性。
3. 传播的伦理问题照片的传播往往会涉及到隐私、道德和伦理等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会分享自己的照片,但是在分享他人照片时,必须获得他们的许可。
尤其是涉及到敏感信息、个人隐私或不适当内容的照片,更需要慎重对待。
此外,虚假信息和图片的传播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传播照片时,需要对图片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遵守相关的伦理准则。
4. 照片传播的社会影响照片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通过照片,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的真实情况。
照片的传播也可以带来社会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变革的推动。
然而,照片的传播也容易引发争议和误导。
复制与传播(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信息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信息复制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而传播则是将信息分享给其他人。它们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作业,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新闻,这些案例展示了信息复制与传播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提高效率。
复制与传播(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信息的复制与传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信息复制与传播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的信息复制与传播方法,如复制、剪切、粘贴、打印等;
3.学习使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进行信息传播;
4.分析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信息泄露、谣言传播等;
-在处理信息传播与道德法律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观点,共同探讨如何在传播信息时做到合规合法。
-在探索创新性信息传播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有传播途径的不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尝试设计新的传播工具或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复制与传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复制信息或与他人分享信息的情况?”(如复制一篇网络文章到文档中,或通过微信分享有趣的故事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信息复制与传播的奥秘。
传播与复制教案
传播与复制教案教案标题:传播与复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传播与复制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传播与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传播与复制能力。
教学内容:1. 传播与复制的定义和区别;2. 传播与复制的基本原理;3. 传播与复制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传播与复制的兴趣和思考;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传播与复制的疑惑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1. 介绍传播与复制的定义和区别,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关系;2. 解释传播与复制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传递、接收和再传递的过程;3. 分析传播与复制的方法和技巧,如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媒体传播等。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传播与复制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传播与复制的方法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一个具体话题或问题;2. 每个小组提出一种传播与复制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小组。
练习与实践:1. 设计一项小型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传播与复制的方法;2.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
总结与评价:1. 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传播与复制的关键要点;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例;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4. 实践活动设计指南。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3. 学生对传播与复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传播与复制的相关领域,如广告传播、社交媒体传播等;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推荐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和步骤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3.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课复制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门神木版年画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对门神年画做出简单的描述和评价,并尝试运用其艺术特点设计和制作一对造型夸张、构图饱满的单色门神,培养学生观察、沟通、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交流,合作讨论,教师演示等方法,探究门神年画的艺术特点。
教师需抓住门神年画的造型、构图和色彩特点进行引导学习,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锻炼观察能力,在艺术创作中锻炼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接触更多的民间艺术作品,尝试用更丰富的形式去创新和表现民间艺术。
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形成热爱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使其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增强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大胆设计出造型夸张,构图饱满的门神形象,并用版画的形式去表现。
【教学难点】
油印版画的制版与印版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春节是我国明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贴年画是其中一种独特的庆祝方式。
今天我们就走进民间美术的大门,来看看这些民间年画。
2,(课件播放年画作品)
师:民间年画的种类有很多,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师:这些古老的年画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师: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调版印刷。
(播放视频)小结:古老的木板年画就是靠着调版印刷技术得以复制传播,流传至今的。
3,出示课题:复制与传播
二、探究新知
1,年画最初是由门神演变而来的,门神画在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镇宅、辟邪)
2,门神这种年画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年画资料,课前已将发放到各小组长手中。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讨论分析,并完成表格。
(边板书)
生讨论,师巡视辅导。
展示讨论结果,完成表格。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杨柳青年画和杨家埠年画的不同
特点。
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应该做到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造型独特。
(补充板书)
三、艺术实践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设计制作一对门神的形象。
形式推荐:刮刮纸、线描、中国画等。
四、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我的这幅画是用()形式来表现门神形象的,造型(),运用了()颜色来表现,给人一种()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下也能继续学习,更加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书设计:
复制与传播
构图饱满
色彩艳丽
造型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