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性能试验项目内容资料

合集下载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和方法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和方法

一 汽车道路试验条件
GB/T一二五三四—一九九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 通则规定了汽车道路试验方法中通用的试验条件和 试验车辆的准备工作.
суббота, 15 июля
4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
汽车试验学
一 汽车道路试验条件
一.装载质量
无特殊规定时装载质量 均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 或使试验车处于厂定最 大装载质量状态
23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
汽车试验学
суббота, 15 июля
24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
汽车试验学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 最低稳定车速 Minimum stable speed
• 最低的能稳定行驶的车速,该车速能保证汽车在急 速踩下油门踏板时,发动机不应熄火,传动系不应抖 动,汽车能够平稳快速地加速.
汽车试验学
四.气象 试验时应是无雨无雾天气、相对湿度小于九五
%、气温0~四0°C、风速不大于三m/s. 对气象有 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由相应试验方法规定.
суббота, 15 июля
9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
汽车试验学
一 汽车道路试验条件
• 五.试验仪器、设备
• 试验仪器、设备须经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 并在使用前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符合精度要求.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
汽车试验学
测量步骤三
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
36000.2 720
V t
t
km/h
式中: v —— 汽车最高车速, km/h;
t —— 往返试验所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s.
суббота, 15 июля
22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项目 • 注意事项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高可靠性是其重要的用户性能指标。

因此,为了确保汽车发动机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相应的可靠性试验。

一、可靠性测试的内容1、静态可靠性测试:主要通过对发动机本身及其所配件的拆装、外观检查、抗压测试等一系列静态测试,以确定发动机的各种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2、动态可靠性测试:主要是测试发动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其方法通常是利用外部特定的机械设备进行动态加载,模拟发动机正常运行时的各种状态,检查发动机是否能够稳定发挥其功能。

3、热力学可靠性测试:主要是测试发动机加热运行时的热可靠性,其方法是将发动机置于特定的热环境中,检查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是否可以正常正常运行而不出现热故障现象。

二、可靠性测试的要求1、测试试验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测试设备应能够有效模拟真实的使用状况,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3、测试结果应与实际使用状况相一致,使用前应对发动机进行充分的测试;4、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可靠性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5、应保证检测过程的安全性,裁减检测误差,使可靠性测试结果尽可能准确。

三、可靠性测试的方法1、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可靠性测试:过对发动机的累计耗用量、失效日期和失效概率等指标的统计,可以推断出发动机的可靠性,从而确定其可靠性水平。

2、采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可靠性测试:过分析发动机内部结构和装配关系,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指出发动机的可靠性水平。

3、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可靠性测试:过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发动机在实际使用状况下的性能,从而可以准确预测发动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是确保汽车发动机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其内容包括静态可靠性测试、动态可靠性测试、热力学可靠性测试等,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测试,可以采用统计学、物理学、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多种测试方法,以确保发动机的可靠性。

发动机台架试验

发动机台架试验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发动机试验技术目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内容1.试验依据2.试验条件3.试验仪器设备4.试验样机5.试验内容与方案(1)交变负荷试验(2)混合负荷试验(3)全速负荷试验(4)冷热冲击试验(5)活塞机械疲劳试验(6)活塞热疲劳试验三、试验进度安排四、试验结果的提供摘要国外在可靠性试验方面己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试验方法,而且考虑到该试验的非普遍性及技术保密性,将来也不可能形成统一的试验规范。

相对于热疲劳研究状况来讲,国内对机械疲劳的研究还比较少。

为适应发动机比功率和排放法规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发动机面临着更高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严峻考验。

国内高强化发动机最大爆发压力已超过22 Mpa。

活塞的机械疲劳损伤主要体现在销孔、环岸等部位。

活塞环岸、销座及燃烧室等部位由于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承受着高频冲击作用的爆发压力,润滑状况较差,摩擦磨损,其他破坏可靠性的腐蚀磨损(缸套一环换向区、排气门/排气门座锥面等)、疲劳磨损(挺杆、轴瓦、齿轮表面等)、微动磨蚀(轴瓦钢背、飞轮压紧处、飞轮壳压紧处、湿缸套止口处等)、电蚀(火花塞电极等)和穴蚀(水泵叶轮等)这些都是可靠性试验的主要目标,也是实施可靠性设计、试验研究的重点部位。

众所周知,在内燃机整机上进行零部件可靠性试验成本昂贵。

本文将参照原有的可靠性试验方法,通过看一些关于可靠性的零部件加速寿命实验技术制定一种评价内燃机可靠性的考核规范,包括活塞机械疲劳试验和活塞热疲劳试验,可迅速做出其可靠性恰当的评价,可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

一、试验目的1通过理解内燃机可靠性评估,评定发动机的可靠性。

1.1了解评估的多种理论方法,如数学模型法、上下限法、相似设备法、蒙特卡洛法、故障分析( 包括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故障树分析) 等。

并掌握故障分析法。

1.2学会可靠性试验评估,为进行可靠性设计奠定基础理论,为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提供测试、验证以及改进的技术支持。

汽车发动机性能冷热冲击试验及操作简述

汽车发动机性能冷热冲击试验及操作简述

汽车发动机性能冷热冲击试验及操作简述目前,各工程师在制定标准,执行标准时对于温度变化类的试验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且此类试验名称过多,导致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使用方法,本文针对汽车发动机性能测试做了简单的叙述。

GB/T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发动机性能台架试验方法,其中包括各种负荷下的动力性及经济性试验方法,无负荷下的启动,机械损失功率试验方法以及有关气缸密封性德活塞漏气量及消耗量的试验方法等,用来评定汽车发动机的性能。

汽车发动机性能参数:试验槽温度范围:-40℃~+150℃低温槽温度范围:-55℃~-10℃高温槽温度设定范围:+60℃~+200℃高温槽升温速度:平均约5℃/min低温槽降温速度:平均约1.5℃/min温度波动度:±0.5℃温度偏差:±2.0℃温度恢复时间<=5min此图应用于发动机舱中零部件,因为其具有发动机熄火后的余热考核,故在温度变化中加入了极限高温贮存的考核。

汽车发动机性能测试适用范围:借助冷热冲击试验箱,进行温度冲击试验,是目前很多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数码科技,电子,五金,LED,电池,数码等各大行业普遍使用的一个测试项目,冷热冲击试验箱具备高低温瞬间骤变的功能,能模拟环境的从高温急剧降到低温,或者从低温顺便升至高温。

而且还可以持续高温恒温,或者低温恒温,能检测产品耐高低温骤变,抗热胀冷缩等性能,或者在高温,低温环境下,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持久性,精确性。

同时也能检测一些材料和成品的老化速度。

汽车发动机性能冷热冲击试验结果总结:做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时,模拟在冬天的环境下,热咖啡撒到车身的温度测试,就是模拟车身在冬季户外的情况下,突然遇热之后的变化,这种实验,也可以借助冷热冲击试验箱进行测试和试验。

发动机速度、负荷特性实验项目报告

发动机速度、负荷特性实验项目报告

项目报告—发动机特性曲线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班级:11车辆工程2班姓名:连伟波学号:110113030036指导教师:王文峰目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数据处理四、数据分析五、试验心得一、试验目的1.了解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2.了解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仪器和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台架试验的试验方法。

4.掌握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够绘制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图,并能对特性曲线进行分析。

二、试验原理汽油机速度特性:在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 、转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处理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部分试验数据节气门开度分别为18%、38%、58%、78%时的转矩,功率,油耗及燃油消耗率,转速的部分数据(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转速为变速器一档时的转速)转矩功率油耗量油耗率36.84 1.08 0.714 535.535.54 1.07 0.721 535.535.87 1.1 0.709 535.536.09 1.16 0.699 535.535.81 1.12 0.685 535.535.71 1.1 0.683 535.536.63 1.16 0.683 535.535.98 1.15 0.683 535.536.36 1.15 0.708 535.536.3 1.14 0.688 535.536.68 1.14 0.678 535.536.52 1.17 0.683 535.536.79 1.15 0.672 535.536.47 1.13 0.657 535.536.34 1.123 0.657 585.236.14 1.12 0.657 585.236.09 1.15 0.627 585.236.63 1.17 0.607 585.236.68 1.15 0.581 585.236.03 1.11 0.546 585.235.43 1.18 0.526 585.235.38 1.27 0.511 585.235.54 1.3 0.511 585.235.33 1.24 0.516 585.235.05 1.3 0.495 585.235.11 1.29 0.49 585.235.27 1.29 0.49 585.235.22 1.29 0.48 585.235.05 1.27 0.475 585.235.16 1.3 0.47 585.235.05 1.3 0.465 585.235.61 1.227 0.465 379.034.84 1.27 0.465 37935 1.28 0.475 37934.89 1.29 0.475 37935.11 1.31 0.47 37934.73 1.29 0.47 37934.19 1.3 0.506 37933.64 1.28 0.475 37933.32 1.33 0.49 37933.21 1.36 0.485 37933.26 1.39 0.475 379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运用Excel作出发动机在各个节气门开度时的速度特性曲线。

发动机实验报告范文

发动机实验报告范文

发动机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发动机、动力测试台、测功机、传感器等。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将发动机安装在动力测试台上,确保稳定不易摇晃。

(2)连接测功机和传感器,确保数据传输正常。

2.实验过程(1)首先调整发动机的初始参数,比如燃烧室压力、进气量等。

(2)开始启动发动机,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转速、负载)。

(3)进行实验测试,记录各项数据,包括发动机的功率、转速、排放等。

(4)观察发动机的工作情况,注意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异常噪声等。

(5)调整发动机工作状态,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组实验。

3.实验结果通过多组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1)发动机的功率曲线图,显示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2)发动机的扭矩曲线图,显示了在不同转速下发动机的扭矩变化。

(3)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曲线图,显示了在不同转速和负载下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情况。

(4)发动机的排放数据,包括CO、HC、NOx等的排放浓度。

四、实验讨论及总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其输出功率和扭矩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与发动机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有关。

(2)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在不同负载和转速下存在差异,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发动机的排放浓度与燃料的完全燃烧程度相关,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放控制措施。

本次实验对于我们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实际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表现,并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试验前准备:1.确定试验目标:明确试验的目的,如验证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性能。

2.确定试验项目:制定试验项目清单,包括项目名称、测试要求、和测试标准等。

3.确定试验工况: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试验工况,包括转速、负荷、环境温度等参数。

4.准备试验台架:搭建适合试验的台架,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

5.准备试验设备: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和传感器,用于采集并记录各项试验数据。

试验过程:1.就地试验和安装试验:首先进行就地试验,对发动机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确保性能符合要求。

然后将发动机安装到试验台架上,进行安装试验,测试其运行状态和性能。

2.耐久性试验:在规定的试验工况下,让发动机连续运行一定的时间,通常为几百到几千小时。

期间定期检查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如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燃油消耗、排放情况等。

3.环境试验:将发动机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如低温、高温、高海拔等,测试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况和性能表现。

4.重启试验:在发动机热机状态下进行多次尝试重新启动发动机,测试其重启性能和可靠性。

5.运动试验:在不同的道路条件下,测试发动机的振动性能和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

6.故障模拟试验:通过对发动机进行特定的负荷和环境刺激,模拟可能发生的故障情况,测试发动机对故障的应对能力和自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试验后处理:1.数据分析:对试验期间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评估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

2.故障分析:对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确定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做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试验对象,还可以进行其他的试验项目和方法。

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操作。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不断改进产品,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李昊晟-GBT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李昊晟-GBT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测量项目及数据整理 进气状态、转速、扭矩、燃料消耗量、点火或喷油提前角、点燃机进气
管真空度或绝对压力、空燃比和燃料牌号。按需要测量CO、HC、NOx排放 量等(点燃机按GB 14761,压燃机按GB 17691)。
绘制负荷特性曲线。
负荷特性试验 最低燃料消耗率/转速,g/kW·h/(r/m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速为2000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200 kPa工况燃料消耗率g/kW·h___________
汽车发动机性能实验 ——GB/T 18297-2001
I. 试验要求及规定 II. 试验内容
a. 试验目的 b. 试验条件及方法 c. 数据处理
I. 试验要求及规定
扭矩 误差不超过所测发动机最大扭矩值的±1%。 转速 误差不超过所测值的±0.5%。 燃料消耗量
误差不超过所测值的±1%。 温度
a)冷却液温度:在靠近发动机冷却液出口及入口两处测量;误差不超过 ±2K。 b)机油温度:在主油道、主油道的入口或有代表性部位测量;误差不超 过±2K。 c)排气温度:传感器端头离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或涡轮增压器出口50mm 处测量,并位于排气连接管的中心,传感器逆气流方向插入;误差不超 过±15K。
g)曲轴箱压力: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如加机油口、油标尺插入口等, 误差不超过±0.02kPa。
点火、喷油及供油提前角:误差不超过±1°曲轴转角。
发动机进气状态 进气温度
沿发动机进气口(即进气连接管、化油器、节气门体或空气滤清器的 进气口)的轴线,在进气口上游30~60mm处测量,若空气滤清器系 周边进气结构,可在空气滤清器里面的中间位置测量;传感器不得受 到热辐射,应采取措施进行热屏蔽;误差不超过±2K。 进气压力 在试验室内不受阳光和热辐射的部位测量;误差不超过±0.1kPa。 进气湿度 在试验室内不受阳光和热辐射的部位测量,采用抽风式干湿球温度计; 温度误差不超过±0.5K。 发动机空气消耗量 误差不超过所测值的±3%。 活塞漏气量 误差不超过所测值的±5%。

实验三 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

实验三 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

“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实验指导书(中南林机电院刘谦钢)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1实验目的:1.1掌握发动机万有特性的试验方法。

1.1.1 掌握发动机负荷的加载方法和转速、燃油消耗率的测量方法。

1.1.2 掌握发动机功率、转速、油耗等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操作、使用方法。

1.1.3 熟悉发动机万有特性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1.2 通过实验,学习绘制、分析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

1.2.1 依据原始数据和处理的数据,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

1.2.2 通过分析万有特性曲线评价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经济能,并为合理选用发动机和了解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提供资料。

2 实验要求:2.1 每次参加试验的学生为10~20人。

2.2 实验前复习发动机原理教材中发动机万有特性的相关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及其附件。

2.3 实验时应作好记录纸笔等准备,按指导书操作仪器设备、试验及作好实验记录。

2.4 实验后,严格按实际实验数据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分析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经济性,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预习及准备(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P9。

)1 实验原理:(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1~P4。

)1.1 万有特性定义:即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

在万有特性曲线上,可以表示3个或3个以上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故又称为多参数特性曲线。

最常见的形式是以转速n为横坐标,以平均有效压力Pc为纵坐标,在图上画出许多条等油耗率ge曲线、等功率Pe曲线。

1.2 万有特性的作用发动机负荷特性和功率特性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发动机的主要性能随负荷或转速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基本评价发动机的性能和判断是否能够满足发动机的要求。

而万有特性则是一种能同时反映出各种不同工况(功率(扭矩)/转速)下油耗率等性能的曲线。

1.3 测量原理1.3.1 功率测量原理(同发动机总功率试验)1.3.2 燃油消耗率测量原理(同发动机总功率试验)1.3.3 排温、油温测量原理(同发动机总功率试验)2 实验设备及仪器:详见附件2。

发动机燃烧室试验

发动机燃烧室试验

发动机燃烧室试验
发动机燃烧室试验是对发动机燃烧室进行性能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动机燃烧室试验内容和目的:
1. 燃烧效率测试:通过测量燃烧室中燃料的燃烧效率,可以评估发动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并确定是否存在燃料浪费或不完全燃烧的问题。

2. 排放物测试:测量燃烧室排放的废气成分,如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CO2)和颗粒物等。

这有助于满足环保法规,并评估发动机对环境的影响。

3. 压力和温度测量:监测燃烧室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分布,以确保发动机在安全操作范围内运行,并验证设计参数。

4. 火焰稳定性测试:观察燃烧室中的火焰稳定性,以确保燃烧过程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5. 燃烧动力学研究:分析燃烧室内的燃料喷射、混合和燃烧过程,以优化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生成。

6. 材料耐久性测试:评估燃烧室材料在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环境下的耐久性,确保发动机的长期可靠性。

通过进行这些试验,可以深入了解发动机燃烧室的性能特点,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为改进设计和优化发动机性能提供依据。

同时,这些试验也有助于确保发动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能。

具体的试验内容和方法会根据发动机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请注意,在进行任何发动机试验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可靠。

发动机实验报告

发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发动机实验报告柴油机性能试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柴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了解电涡流测功机、油耗仪、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负荷特性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经济性。

二、实验原理当转速n保持不变时,柴油机某些性能参数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三、实验设备 1.试验用柴油机一台。

2.功率测量设备:电涡流测功机3.燃油消耗量测量:油耗仪4.转速测量传感器。

5.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6. fc3000发动机测控系统。

四、实验步骤 1.开机(1)检查发动机和测功机各连接件的螺丝和螺栓的松紧度、如发现过松须将其拧紧。

(2)先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

(3)将油耗仪电源打开。

(4)将启动稳压电源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中,合上开关。

(5)打开控制台电源、将控制台下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励磁电源开关打开、(注意:如果测功机冷却水未开、当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时会出现报警现象、这时需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复位可消除)(6)将启动钥匙顺时针转到底启动发动机,逐步将转速升高至标定转速。

2.实验(1)机器发动起来后,首先将控制模式选定“n/m”方式,将转速设定为2200r/min,扭矩设定为最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2)将扭矩设定为次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将控制切换到“m / n”模式, 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 待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3)按上述步骤逐渐减小负荷测量,直到负荷特性曲线上的实验点全部做完,共做10个工况。

在试验中,每调节一次负荷,应同时调节油门位置,使转速保持不变。

各次测量均需同时记录下列参数:功率pe、扭矩te,燃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be、排烟温度、机油温度等,一起填入表1所示的表格中。

发动机特性与试验

发动机特性与试验
从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曲线的燃油消耗率
曲线可见,并不是节气门全开的燃油消耗率 曲线最低,因为此时采用的是浓混合气,存 在着燃烧不完全的现象。当节气门开度从 100%逐渐减小时,由于混合气的浓度逐渐变 稀,燃油消耗率曲线的位置降低。节气门开 度为80%左右时,燃油消耗率曲线的位置最 低,因为此时加浓装置停止工作。节气门开 度再减小,由于残余废气相对增多,燃烧速 度下降,燃料消耗率增加,燃油消耗率曲线 的位置又逐渐升高。
(一) 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工况是指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通常用发动机功率与转 速或发动机负荷与转速来表示。发动机运行时工况分为三类工况。
第一类工况又称为固定式发动机工况,发动机的曲轴转速近似 保持不变,发出的功率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例如当发动机带动 水泵、冷却风扇、空调压缩机等机械附件工作时,发动机所发出的 功率随它们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而曲轴转速基本不变。
图11-5 柴油机的外特性
(三)发动机负荷特性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是指当发动机转速不 变时,其经济性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
1.汽油机负荷特性 当汽油机保持在某一转速下工作时,逐渐
改变节气门开度以适应外界负荷,每小时耗 油量和有效燃油消耗率随有效功率(或有效
转矩、有效功率)而变化的关系,称为汽油
机负荷特性。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是靠改变节 气门开度,从而改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 来实现的,所以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量调 节,负荷特性又称为节流特性。
(二)发动机主要性能试验方法
1.速度特性试验 试验时节气门全开,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顺序地调节负 荷(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加载),改变转速,进行测量。适当地分 布8个以上测量点,绘制外特性与使用外特性曲线。试验中主要测 量:进气状态、转速、转矩、燃油消耗率、排气烟度、噪声、排气 温度、点火或喷油提前角及汽油机进气管真空度等。通过发动机速 度特性试验,可以测定发动机的外特性和使用外特性,分析评定所 测发动机在全负荷下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负荷特性试验 试验时,发动机在50%~80%的额定转速下运行,从小负荷开始 逐渐增大负荷,相应增大节气门开度直到节气门全开。适当分布8 个以上测量点,绘制负荷特性曲线。试验中主要测量进气状态、转 速、转矩、燃油消耗率、汽油机进气管真空度等。通过发动机负荷 特性试验,可以分析所测发动机在各种负荷情况下工作时的经济性 以及最低燃油消耗率时的负荷状态。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大纲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大纲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大纲一试验目的内燃机的工作寿命长短涉及到内燃机产品设计,制造,材料,工艺,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用户使用维修的水平等条件。

因此,工作寿命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在新产品开发定性试验或生产工艺,材料有重大变更时,要进行内燃机产品的耐久性试验,通过耐久试验,找出产品设计制造中哪些零件可靠性方面存在问题,以便进行改进设计或提高工艺水平,同时通过测量主要件的磨损量变化,可计算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试验是完整发动机在点火情况下的功能性试验。

其目的是检查高负荷部件(如:活塞,连杆,曲轴等)的可靠性,以及轴承,活塞环,气门机构的磨损,机油消耗量等的耐久情况。

为了检查全新设计的发动机的功能,或者将单一零部件加入到系列产品中时,必须要做耐久性试验。

二引用标准2.1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2.2 GB/T 12679-90 《汽车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方法》2.3 GB/T 901-1998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评定方法》三试验环境3.1 标准环境状况按GB/T 1105--1987的规定,标准环境状况为:大气压力:P=100KP(750mmHg)相对湿度:=30%环境温度:=298K(25℃)3.2 有效功率修正用下式修正有效功率P=aP其中:a-------修正系数P-------标准环境状况下的有效功率P-------现场环境下的有效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式a=(99/p)其中:P=P------现场环境下的大气压力Pw-----现场环境下的炮和蒸汽压------现场环境温度下的相对湿度T-------现场环境温度四.试验对象,燃料五.装置与设备1耐久性试验应该在可点火运行的试验台架上进行。

需要以下设备仪器;a)发动机转速测量与监控装置b)发动机扭矩测量与监控装置C)发动机冷却水控制系统装置(整车设计的压力和流量)d)燃油消耗量测量仪e)漏气量测量仪f)爆震检测仪g)机油消耗量测量仪h)最多三十个温度传感器i)最多二十个压力传感器j)缸内最高压力传感器六.试验测量参数数据记录发动机应至少装配有以下功能和位置传感器七.试验方法(1)主程序1 发动机预运转在耐久性试验开始前,发动机应该进行完整预运转磨合过程。

发动机试验

发动机试验

发动机实验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号:1008180141姓名:阳维一、实验目的①、了解发动机实验台架主要仪器设备的功能、组成结构、工作原理;②、学习内燃机性能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③、应用课堂学习的相关理论,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二、实验概述发动机诸性能特性中有一个叫做负荷特性,它是指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经济性指标的有效比燃油消耗量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关系。

利用这一变化曲线,可最全面地确定发动机在各种负荷和转速时的经济性。

衡量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工程技术人员用有效比燃油消耗量这一个指标,简称油耗率,用ge表示,它指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消耗的燃油量,单位是g/kw.h。

由于发动机转速是经常变化的,需要测定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负荷特性,才能全面评价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荷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读取在试验台架上进行。

以汽油机为例,启动发动机后逐渐开启节气门,直至最大,同时调节载荷使发动机保持某一转速稳定运行,测定此工况下发动机输出功率及燃油消耗量。

然后再关小节气门,调整载荷使发动机保持转速不变再测定。

如此依次进行下去,直到发动机能保持稳定工作的最小节气门开度,得到不同负荷和转速下的燃油消耗量。

不同转速下的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变化的趋势是差不多,只是具体数值的不同。

图2.1发动机负荷特性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发动机原理实验系统框图如图3.1所示。

测控系统通过测功机调节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同时测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各种运行参数。

图3.1实验系统框图四、实验仪器设备与条件发动机原理实验所使用的汽车动力装置实验台架为南京理工大学“211”建设项目之一,主要有电涡流测功机,转速转矩测试仪,油耗仪,冷却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等组成,用于进行汽车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0KW,最高转速为6000r/min),变速器等汽车动力装置部件或总成性能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可测试经济性,动力性以及传动效率等性能。

匹配其他相关设备或传感器后,还可测量发动机排气成分,发动机示工图等。

发动机增压器性能实验指导书

发动机增压器性能实验指导书

发动机增压性能实验指导书1、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实验技术和内燃机增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增压实验,对压气机效率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要求:学生掌握研究压气机特性测定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运用内燃机增压实验台研究压气机特性,测取压气机特性曲线,便于进行发动机增压匹配。

2、实验设备与结构实验设备:内燃机增压性能实验台实验主要参数有:压气机出口压力、大气压力、转速n 、大气温度、空气的质量流量G 等参数。

1. 压气机压比πb :p k /p 0p k ——压气机出口压力,其值为测量结果和大气压力之和(kPa );p 0——大气压力(kPa ) 2.质量流量G :12277.34γp d G ∆=(kg/s )式中:△p ——流量计处压差(kPa );γ1——气体密度kg/m 3 γ1=p 1/RT 1×10-2;R=29.27 p 1=p 0-△p (kPa );T 1=t 1+273;t 1——大气温度(℃)d ——流量计圆柱部分测量的内径(m ),0.065m ; 相似流量*1q p折合流量mbnp mbq q =3.定熵效率:1***111k k adb b adb b b W T W Tπη--==- k=1.4, T 1*为进口总温,取大气温度;T b *为压气机出口总温;πb *为压气机总压比,。

*21=+2b b p T T v c ,*21=+2b b PP v ρ4.相似转速:/bn折合转速:b n3、实验步骤1. 安装好转速传感器,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正确,确认连接正确后,打开风机,调节气罐内压力。

2.观察泵站内机油液面位置。

3.打开控制柜电源,设置机油自动加热为“启动状态”,使油温达到要求。

4.打开润滑泵站,先使机油不通过增压器循环一段时间,使整个油路温度达到一致。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大纲解读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大纲解读

《汽车发动机原理(车用内燃机)》实验大纲指导老师王辉一、发动机试验的一般常识(一)试验前的准备1.了解试验目的;2.熟悉试验项目程序、试验方法、工况选定以及要求记录的项目;3.熟悉试验所用的仪器名称、规格、精度、安装方法;4.了解试验用燃油、润滑油牌号;5.明确水温、油温、排气温度的控制范围。

(二)试验中的注意事项1.试验中,应使发动机保持一定的热力状态,特别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参数,如:水温、油温,一般情况下保持在80~90℃为宜;2.发动机必须在工况稳定后方可测量记录参数,各参数测量同时进行。

主要参数,如油耗、转速、转矩等。

(三)操作注意事项1.起动前,应检查机油油量、燃油量及供水系统是否正常,各仪表是否正常;2.起动后,发动机怠速运转暖机,检查机油压力是否正常,发动机是否漏油、漏水、漏气,是否有异常声音,待油温、水温达到要求值后开始进行试验;3.调节工况时,加速、加载、减速、减载速度不要太快;4.运转中,注意测试仪表的指示,倾听发动机的运转声音,观察发动机外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5.停机时应缓慢卸掉负荷,再低速运转一段时间,待机油温度降至50℃以下后再停机;6.操作及在发动机周围活动时,应避开排气管、涡轮壳等高温区以防烫伤,在发动机运转时不要在其侧面停留。

(四)整理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试验目的、试验日期、试验概况等;2.试验所用仪表、仪器情况;3.试验所用发动机的主要技术规格,试验所用油料、附件及发动机有关调整参数,环境状况等;4.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用表格、曲线及文字三种形式表示,曲线绘制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 数据整理及列表;(2) 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及比例尺,曲线应占到图面的2/3以上,注意曲线要直观、美观,坐标要标注物理量名称、符号及单位;(3) 对不同参数测量值,可分别用“·”、“╳”、“△”、“⊙”等表示各点;(4) 用圆滑地曲线连接同一参数的不同点;(5) 对各曲线及符号要加以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低温起动试验,汽油机在255 K、柴油机在 263 K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加足防冻液及润滑油的发 动机(含变速器)、充足电的蓄电池和燃油一起置入 规定的低温环境,待蓄电池电解液、防冻液及润滑油 温达到规定的环境温度±1 K时,即可开始低温起动 试验。 (3)暖机起动试验前,在40%~80%额定转速 下运转,待冷却液温度达到361 K±5K后,怠速10 s, 停机120 min,环境温度不限,即可开始中温起动。 (4)热机起动试验前,在40%~80%额定转速 下运转,待冷却液温度达到361 K±5K后,怠速10s, 停车10 min,环境温度不限,即可开始热车起动。
(2)热机怠速试验 发动机在40%~80%的额定转速下运行,待 冷却液出口温度达到361 K±5K时,油门回到怠 速工况的位置,环境温度不限,即开始热机怠速 试验。手动变速器置于空档离合器接合(M-OⅠ),运行20 s,终了时进行数据测量。若系自 动变速器,置于“停车”档(A-P),运转20 s, 终了时均进行数据测量。 试验中若遇发动机熄火,立即起动,进入试验 工况再运转20 s,只记录熄火次数,不记录拖动 时间。
4.试验中需测量的参数 试验终了时,测进气管绝对压力或真空度、怠速(或高 怠速)转速、燃料消耗量、点火提前角/喷油(或供油)提 前角。瞬时的怠速的最高、最低及平均转速。 记录熄火次数、怠速质量的分数。 5.数据整理 (1)怠速转速波动率ψ2按下式计算:
式中:ni max——怠速的最高转速,r/min; ni min——怠速的最低转速,r/min; ni m ——怠速的平均转速,r/min。
4
3 2 1
2
2 2 1
二.怠速试验 1.试验目的 评定发动机的怠速质量,即发动机处在低温冷 机及热机状态下,无负荷时,评定发动机怠速运转的 平顺性(如转速波动量)及运转持续性(不熄火)。 2.试验条件 发动机所带附件按表2-1规定。利用汽车标准悬 架及垫块将发动机安装在台架上,使其悬置与汽车一 样。发动机与测功机不相接。试前发动机的怠速系按 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操作及设置,一旦试验开始, 人不再操纵发动机如油门等,任其自行运转或熄火。 用仪器记录发动机转速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4.试验中需测量的参数 起动失败次数、起动成功的拖动时间、环境 温度和进气状态。起动机和蓄电池的最低工作 (即拖动时的)电压、拖动及自行运转的发动机 转速、起动电流、进气管绝对压力等与时间的关 系曲线。起动前冷却液,各种润滑油及电解液的 温度;汽油牌号及馏程、柴油牌号。 5.试验结果分析 发动机起动性结果为评分与评语。 (1)评语与分数(表2-2)。
3.试验方法
(1)变速器状态 自动变速器,置于“停车”档状态(A-P); 手动变速器,置于“空”档。 (2)离合器状态 离合器先后处于接合状态(M-O-Ⅰ)及分 离状态(M-O-Ⅱ),在相应试验条件下,各状态
分别进行低温、暖机及热机起动试验。
(3)试验程序 按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程序进行设置和操 作。起动机通电拖动发动机,气缸内着火工作,转 速升高,尽早断电,通电时间(亦称拖动、起动时 间)不得超过15 s,发动机能自行运转10 s以上不 熄火,则认为起动成功,该种试验完成。在拖动及 自行运转期间不得操纵发动机。 若起动失败,按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程序 再次进行设置和操作,在3min内继续进行下一次起 动;低温起动时需待冷却液、润滑油及电解液达到 规定的环境温度,方可进行下一次起动。若3次起动 失败,则终止该种试验。
第一节 发动机性能试验项目和内容 一.起动试验 1.试验目的 评定发动机的低温(汽油机环境温度255 K、 柴油机263 K)、中温及热机起动性。起动性的优 劣取决于启动发动机所需要的拖动时间。
2.试验条件 (1)发动机所带附件按表2-1规定。低温起动 试验时,发动机不装特殊起动附件。不与测功机相 连。用仪器测量瞬态参数如转速、起动电流、进气 管绝对压力等。
适用范围: 轿车、载货汽车及其他陆用车辆的内燃机, 包括往复式、转子式;点燃、压燃机;二冲程、 四冲程机;非增压机、增压机(机械增压、涡轮 增压及中冷);水冷、风冷机。 试验目的: 1.新设计及有重大改进的发动机定型试验; 2.转产生产的发动机验证试验以及现生产的发 动机质量检验试验; 3.评定发动机性能; 4.作为发动机制造厂和汽车制造厂之间交往的 技术依据。
3.试验方法 本方法分低温冷机怠速试验及热机怠速试验方法 两种。 (1)低温冷机怠速试验 试验条件同低温起动试验的规定。在规定的低 温下,起动机停止拖动后,发动机能自行运转,即 开始低温冷机怠速试验。手动变速器在空档离合器 接合(M-O-Ⅰ),运行20s,终了时记录数据;随后 仍在空档离合器分开(M-O-Ⅱ),运转20 s,终了 时记录。若系自动变速器,在“停车”档(A-P), 运转20s,终了时记录。
评语与分数
分 数 9 8 7 6 评 语 优秀 很好 好 尚可 分 数 4 3 2 1 评 语 不及格 不大可靠 不可靠 很不可靠
5
及格
(2)评分标准 按起动成功的拖动时间评分(见表2-3), 拖动时间为起动机通电时间。 起动失败扣分,一次失败扣2分,两次失败
扣5分,三次失败评定为1分。
(3)发动机的起动性总分计算
第二章 发动机性能试验
依据标准: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 机性能试验方法》 总体试验内容: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 试验方法》规定了汽车用发动机性能台架试 验方法,包括“各种负荷下的动力性、经济 性试验方法”,“无负荷下的起动、怠速、 机械损失功率试验方法以及活塞漏气量、机 油消耗量试验方法等。
总分等于起动成功的评分减去起动失败的扣
分数。若差值小于1时,总分为1。
序号
拖动时间 s 0~1 2
低温起动评分 环境温度:汽油机255 K、柴油机 263 K 9 9
暖机/热机起5 6
3
4 5 6
8
7 6 5
5
3 2 2
7
8 9 10
7
8~9 10~15 1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