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吁》教案(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呼吁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汇总一篇
我的呼吁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汇总一篇我的呼吁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了解史怀哲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引导学生具备博爱的品质,尊重他人他物的生命。
三、引导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尊重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介绍作者)二、学生自读了解作者在文中传达的人道主义思想。
(自读——讨论——总结)三、课文解析1、作者传达的思想:尊重生命(生命:有生存意志的、有价值的事物)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导讨论:从尊重生命的角度谈谈你对佛家语:“扫地不伤蝼蚁命”和夏天人们无情灭蚊杀蝇行为的看法。
2、作者认为应当如何做到尊重生命?行善——爱护并促进生命,使其体现价值。
(学生举例:扶正被践踏的小树)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怀着牺牲的精神提受难的人服务。
(学生举例:捐款)互相信任,和平共存。
(学生举例:和谈避免战争)和睦相处,与人为善。
(学生举例:斡旋化解民族纷争)3、小结:尊重个体生命——尊重群体生命——尊重全宇宙的生命四、拓展延伸(学生讨论——老师总结)1、关注社会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初二学生杀母事件关于取消__的提议结论:提升思想认识,加强法制观念,具备博爱品质,尊重他人生存权。
2、关注个体上海交大硕士生跳楼__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全世界__数的统计数字活着需要勇气?死去需要勇气?结论:磨砺自我性格,增强承受能力,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面对生活。
课后小结:本文教学效果相当好,能让作者的思想融入生活,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我的呼吁》原文阅读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这种伦理否定这些分别,因为评判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的。
这标准是纯主观的,我们谁能确知他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这种分别必然产生一种见解,以为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我们能随意破坏或者伤害它们。
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呼吁
一、教案主题: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呼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呼吁主题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呼吁》的阅读与理解。
2. 对文章中的呼吁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呼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
3.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我的呼吁》,并提出问题:“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如文章的结构、主要论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如作者使用的语言、修辞手法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呼吁主题,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呼吁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写的呼吁短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我的呼吁》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阅读和理解。
2. 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
3. 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和逻辑进行论证。
九、课后作业:1. 重新阅读课文《我的呼吁》,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十、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让学生就不同的社会问题展开辩论。
2. 邀请嘉宾或专家来讲座,分享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3.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呼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主题: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呼吁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我的呼吁》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呼吁》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的呼吁》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呼吁》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的呼吁》中提出的具体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3.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互动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我的呼吁》,理解其主要内容和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我的呼吁》中提出的具体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互动交流。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呼吁和行动计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的呼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3.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能力和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我的呼吁》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呼吁和行动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我的呼吁》文本。
2.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批判性思维指导手册或相关阅读材料。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如文本、图片、视频等。
我的呼吁(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呼吁(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呼吁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有效地进行呼吁。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呼吁的概念与作用2. 呼吁的方法与技巧3. 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吁的方法与技巧,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社会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课题。
2. 教学内容与实践:讲解呼吁的概念与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呼吁的方法与技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社会问题,设计一份呼吁方案。
4. 分享与评价: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呼吁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反思自己在呼吁中的表达方式。
五、课后作业2. 拍摄一段呼吁视频,可以是个人或小组的形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我的呼吁》2. 参考资料:关于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案例分析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卡片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包括呼吁文章的质量、视频的创意等。
3.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社会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呼吁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呼吁的方法与技巧。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回顾和反思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我的呼吁》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呼吁》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说服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论据和逻辑结构,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培养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讨论文章《我的呼吁》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文章的论据和逻辑结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批判性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据和逻辑结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并反思自己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的表现。
四、教学评价:学生将在小组讨论和批判性分析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将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文章《我的呼吁》。
2. 批判性思维工具表格。
3. 小组讨论指南。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工具,如逻辑推理和证据评估,来分析文章的论据和逻辑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扩展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如作者和其他观点持有者,进行辩论,锻炼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嘉宾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分享对文章主题的见解和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高一《我的呼吁》教案
高一《我的呼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和呼吁。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呼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呼吁”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会发出呼吁?二、课文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呼吁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二、课文解析1.教师逐段解析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2.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呼吁。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出有效的呼吁?四、写作训练1.让学生以“我的呼吁”为题,写一篇短文。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呼吁付诸实践?二、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课文中的呼吁付诸实践?三、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呼吁。
2.各组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呼吁付诸实践?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1.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
《我的呼吁》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呼吁》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我的呼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activities,培养阅读理解、批判思维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能够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呼吁》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社会问题,引起学生对课文《我的呼吁》的兴趣。
学生分享对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我的呼吁》。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 论证方法分析: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4. 写作练习: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写作。
四、作业1. 学生完成一篇自己的呼吁文章。
2. 学生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
五、评价1.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分享展示阅读理解、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呼吁文章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观点的清晰度、论证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思维的批判性和合作能力。
3. 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我的呼吁》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案例研究。
3. 写作指导和评估标准。
4. 投影仪或白板等展示设备。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阅读:通过提问、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教案 我的呼吁 人教版 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教案我的呼吁●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知人论世,了解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他在西方的影响等。
2.分析并体会长句的表达效果,抓住主干,仔细分析。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内容和他的实践,学会“敬畏生命”。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盛赞史怀哲是:“我们这一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像阿尔贝特·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无论如何,许多人毕竟有一颗毁坏不了的善良的心,否则他们就从来不会认识到史怀哲质朴的伟大。
”看来,了解史怀哲需要我们怀有一颗善良的心。
二、作者介绍我们先来具体认识一下史怀哲。
(出史怀哲生平介绍课件)史怀哲(1875-1965),生于德国的阿尔萨斯(后属法国)。
“作为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辉代表,史怀哲体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和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完美结合。
”(陈泽环)史怀哲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享有声望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同时又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医学博士,可谓实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
但是,史怀哲从小就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孩子,他有着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和极其热忱的献身精神。
所以,在他38岁获得医学博士后,他放弃了在欧洲宗教、哲学、音乐各领域的锦绣前程,携妻子远赴非洲投入医疗服务工作,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事业,直至与世长辞,成为“丛林中的圣者”。
史怀哲终身关注伦理和文化问题,写了大量有关的论述,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他的行动和思想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影响几乎遍及整个世界。
史怀哲不仅为治病救人而自我牺牲,而且他为世界和平和反对核战争作了不屑的努力。
为此,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三、内容讲解《我的呼吁》便是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
1.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能够就文章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1.3 情感目标1.培养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关注。
2.培养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1.阅读并理解文章《我的呼吁》。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2 教学辅助材料1.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
2.相关讨论问题的提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3.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文章。
2.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3.老师讲解,学生理解。
3.3 分析和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3.4 情感引导1.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社会问题。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运。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
2.文章分析评价。
3.情感态度评价。
4.2 评价标准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2.文章分析评价标准: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能够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评价标准:能够就文章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
3.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交流。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资源1.准备文章《我的呼吁》的文本。
2.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讨论问题。
6.2 教学工具1.投影仪或白板。
2.教学PPT或幻灯片。
6.3 教学环境1.准备一个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
2.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教学材料。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环节1.通过引入相关的社会问题,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探讨当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分析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社会问题的背景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关注。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呼吁。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资源2.1 教学内容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写作技巧的培养,包括表达观点、逻辑思维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资源社会问题的相关文章、报道和案例。
写作技巧的指导书籍和在线资源。
讨论平台和交流工具,如讨论板和社交媒体。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引入阶段:介绍社会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分析阶段: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解决方案阶段: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反馈与改进阶段:学生互相评改和提供反馈。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对社会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和写作技巧。
写作练习法: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呼吁。
同伴评价法:学生互相评改和提供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呼吁文章的质量:观点的明确性、逻辑性和修辞手法。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对自身学习和成长的评价和反思。
4.2 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呼吁文章进行评价和反馈,提供改进建议。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学习和交流。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成长。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表5.1 教学计划第一周:介绍社会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第二周: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周: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五周:学生互相评改和提供反馈。
5.2 时间表第一周:2课时(引入阶段)第二周:2课时(分析阶段)第三周:2课时(解决方案阶段)第四周:2课时(写作阶段)第五周:2课时(反馈与改进阶段)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教学拓展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我的呼吁高中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史怀哲的经历及其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你已三十八岁,拥有哲学、神学、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并正式取得了医生执照,同时你还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曾多次在欧洲巡回演出,拥有一大批乐迷,你会拋弃似锦前程到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为黑人义诊吗?我们的回答可能是不同的。
但史怀哲的回答却绝对是肯定的。
史怀哲,何许人也?谁来介绍介绍。
1.请学生介绍史怀哲,教师补充。
2.本文是史怀哲在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体现了他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张。
请仔细阅读全文,理出他演讲的思路。
二、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开篇直抒胸臆,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阐述这种伦理的内涵和特点:指出“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生命具有同等价值,要尊重生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核心: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
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分析人类生存的现状,指出“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而只有良善才是消除冲突和争端的最好的解决之道。
——良善的行为要求人类的互助,如防治大众疫病,帮助旧日殖民地的民众,使他们从艰难的生活和疾病中摆脱出来等。
——然而今天我们还深陷在战争的危机里——我们的目标是要寻求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呼吁“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互相勉励,尽一切可能维持和平,使人道主义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发挥作用。
”文章的主旨:反对战争、清除战争的威胁、倡导和平和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文章特色:1.针对性强。
2.逻辑层次严密。
本文从尊重生命是拒绝战争的理论观点出发,层层推进论述,逻辑层次非常严密。
四、讨论:学生自由讨论感受。
人教版高一语文我的呼吁 教案
高一语文我的呼吁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初,拥有三个博士学位,又正式取得医生执照的三十八岁的法国人史怀哲,抛弃了似锦的前程,从法国赶到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为黑人义诊。
史怀哲刚踏上非洲土地,映入他眼帘的是白人欺压黑人的情景及黑人种种悲惨的生活。
比如黑人生病求巫而不求医,当然也无医可求。
史怀哲第一个大手术是为腹痛引起肠闭塞的病人开刀,以往非洲这种病人只能在肚子剧烈疼痛下等死,没有第二条求生的路。
当他救活病人时,病人紧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肯放开,眼神中充满着疑惑与感恩。
史怀哲告诉他们:“我不是巫师,是‘爱’支持我这样做。
”此时,白人与黑人都感觉到:“我们是兄弟。
”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授奖仪式上,他发表了一篇演讲,这就是——《我的呼吁》。
这篇演讲词,集中体现了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张。
(板书课题、作者)二、介绍作者阿尔贝特·史怀哲(1875—1965)出生于阿尔萨斯,得过哲学、神学、医学三大领域的博士,还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但他的声誉并不建立在他的才艺之上,而是他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及其热忱的献身精神:就在他事业和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非洲去!随后,他放弃在欧洲的优越生活条件和锦绣前程,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他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几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直到与世长辞。
他将生命中的半个世纪贡献给了赤道非洲,贡献给了那里的医疗事业,从1913年建立丛林诊所,直到与世长辞,他在非洲蛮荒丛林中渡过了五十余年,非洲人称他为“非洲之父”。
他创立并身体力行了“敬畏生命伦理学”。
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着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他一直被视作行动的人道主义的象征。
他的“敬畏生命”的思想闻名于世,爱因斯坦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他的行动和思想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的影响几乎遍及整个世界,而他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为治病救人而自我牺牲,而且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核战争。
《我的呼吁》高一册语文教案
《我的呼吁》高一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
3.写作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lesson,回顾作者冰心的生平和作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心吗?她的作品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呼吁》,注意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语句。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写作方法学习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2.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六、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回顾previouslesson,回顾作者冰心的生平和作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心吗?她的作品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呼吁》,注意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课文结构和重点句子。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感悟?二、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语句。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三、写作方法学习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呼吁》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呼吁》教案《我的呼吁》教案洛阳一中李想●教学目标:1、了解史怀哲的生平经历和伟大的追求,让学生对史怀哲的伟大人格产生崇敬之情。
2、理解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严谨的逻辑性。
3、分析理解史怀哲敬畏生命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史怀哲所呼吁的"选择良善,放弃暴力;选择互助,放弃歧视;选择和平,放弃战争"的伟大思想。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史怀哲的"尊重生命的伦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尊暴行------良善重疫病------互助生战争------和平命●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来源:学*科*网]人活世上,都会有一定的追求。
你认为,我们普通人心中的追求是什么?(学生回答:前程、家庭、工作、钱权、地位等)这些追求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
再高一点的追求呢?(学生答:为人民、祖国奉献一切。
)这些追求是从人民、祖国的角度出发的。
还有更高的追求吗?(学生答:为整个人类奉献一切。
)这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出发的。
还有没有更高境界的追求吗?(学生没答上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怀哲的《我的呼吁》,聆听他的呼吁,体会他伟大的追求境界。
二、介绍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史怀哲(1875-1965)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史怀哲不仅是一位神学哲学和医学的三科博士,而且还是享有盛名的音乐家。
然而,就在38岁的他事业和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非洲去!随后,他放弃在欧洲的优越生活条件和锦绣前程,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
他在条件极其恶劣的丛林中创办诊所,夜以继日地医治居民的疾病,开启他们的灵魂,把毕生的爱与心血奉献给了非洲,直至90岁逝世。
老师问: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答:一颗伟大而博爱的灵魂。
幻灯片展示爱因斯坦对史怀哲的评价: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没有发现过。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的呼吁》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我的呼吁》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我的呼吁》文本,相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和视频。
2. 学生准备:预习《我的呼吁》,搜集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我的呼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呼吁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给予反馈。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的呼吁》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来评估。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来评估。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和课堂发言来评估。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清洁社区等,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2. 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3.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或企业,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加以解决。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的呼吁》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来评估。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来评估。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和课堂发言来评估。
我的呼吁语文教案
我的呼吁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呼吁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呼吁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呼吁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主体、结尾。
呼吁作文的技巧:选择合适的话题、提出有力的观点、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呼吁作文的概念和技巧。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呼吁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给予指导和建议。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呼吁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呼吁作文的基本结构。
第三步:讲解呼吁作文的技巧。
第四步:分析优秀呼吁作文案例。
第五步:学生动手写作,给予指导和建议。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呼吁作文的基本结构。
学习呼吁作文的技巧。
分析优秀呼吁作文案例。
3.2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话题。
如何提出有力的观点。
如何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教材:呼吁作文写作指导书籍。
网络资源:优秀呼吁作文案例。
4.2 教学材料笔记本:用于学生写作和记录。
笔:用于学生写作和记录。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写作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结构、观点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5.2 教学反馈学生写作的反馈: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写作。
学生反馈的收集: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的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案例分析6.1 教学案例选择几个优秀的呼吁作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理解其结构和技巧。
分析案例中的引言、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方法。
分析案例中的观点提出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6.2 教学步骤第一步:展示优秀呼吁作文案例。
第二步:学生分析案例的结构和技巧。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对案例的理解和启示。
第七章:学生写作实践7.1 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选择一个社会话题,写一篇呼吁作文。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我的呼吁》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诗歌《我的呼吁》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环境保护,并提出自己的呼吁。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我的呼吁》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我的呼吁》中的意象和抒情情感。
2.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和课件,用于呈现诗歌及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2.教师提前复印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最近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2.引入话题,介绍和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
Step 2 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将诗歌《我的呼吁》放映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跟读。
2.学生先自主阅读诗歌,然后组成小组,共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抒情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帮助学生梳理并提炼出诗歌的核心信息。
Step 3 语言培养(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词语的选择、韵律和押韵等。
2.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巧,如押韵、修辞手法等,让学生了解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写一篇自己的呼吁文章。
Step 4 分组讨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按小组将自己的呼吁文章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并展示。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他们的呼吁文章。
3.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Step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这次学习中的收获和成长,包括对诗歌的理解、写作技巧的应用以及环境保护的认识等。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鼓励。
我的呼吁语文教案
我的呼吁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呼吁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呼吁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呼吁的定义和分类呼吁的写作技巧呼吁的运用和实践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呼吁的定义、分类和写作技巧。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运用呼吁技巧。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呼吁的定义、分类和写作技巧。
范例文章:提供一些优秀的呼吁文章供学生参考。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呼吁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步骤二:讲解呼吁的写作技巧(20分钟)步骤三:分析优秀呼吁文章的特点(15分钟)步骤四:学生进行写作实践(20分钟)步骤五:学生互相评改和讨论(10分钟)3.2 时间安排课时:共5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写作练习的结果:评估学生对呼吁技巧的掌握程度。
学生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反馈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和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互评:通过同伴的评价,互相学习和提高。
教师评价: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教材:相关的语文教材或教学指导书。
网络资源:关于呼吁的定义、分类和写作技巧的相关文章和案例。
5.2 参考资料王晓华. (2024). 语文教学与呼吁技巧的培养[J]. 语文建设, (3), 45-47.张丽华. (2024). 语文教学中呼吁写作的实践与探索[J]. 语文教学与研究, (4), 56-58.第六章:教学案例与分析6.1 教学案例提供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呼吁文章,例如一篇关于环保的呼吁文章。
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中的呼吁技巧和表达方式。
6.2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呼吁对象、呼吁内容和呼吁方式。
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呼吁
一、教案名称: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呼吁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呼吁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学习呼吁的写作技巧。
2. 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
2. 教学呼吁的写作技巧:讲解呼吁的定义、结构和写作要点。
3. 分析现实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现实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5. 分享和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对彼此的写作进行评价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教材:2024年语文教材。
2. 参考资料:关于呼吁写作的相关文章和案例。
七、教学评估:1.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考深度。
2.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针对自己选取的现实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查阅相关资料,为自己的呼吁提供更充分的论据。
九、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学习呼吁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关注。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呼吁的写作技巧。
在写作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十一、作业布置:十二、课后跟进: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考深度。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和提升。
十三、课程标准:十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教学呼吁的写作技巧。
2. 准备现实问题的相关资料,用于学生讨论和分析。
十五、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高一语文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一语文我的呼吁教学设计人教版一课堂导入:二十世纪初,三十八岁的史怀哲,拥有三個博士學位,又正式取得醫生執照,但他拋棄了似錦的前程,从法国赶到未开化的黑暗大陸──非洲,為黑人義診。
史怀哲刚踏上非洲土地,映入他眼簾的是白人欺壓黑人的情境及黑人種種悲慘的生活。
比如黑人生病求巫而不求医,当然也无医可求。
史怀哲第一個大手術是為脫腸引起腸閉塞的病人開刀,以往非洲這種病人只能在肚子剧烈疼痛下等死,沒有第二條求生的路。
當他救活病人時,病人緊緊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眼神中充滿著疑惑與感恩。
史怀哲告訴他說:“我不是巫師,是‘愛’支持我這樣做。
”此時暮色漸漸低垂,白人醫生與黑人病人在靜默中,彼此從心底領略到:“我們都是兄弟。
”课前预习:1.史怀哲(1875-1965)又名可尔贝特施韦策。
法国神学家、___家、医生,一生致力于__洲国家的医疗事业,1954年获得诺贝尔___奖。
《我的呼吁》便是他在___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
2.《我有一个呼吁》,主要呼吁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哲学非和平瑞典2.呼吁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呼吁人们从善去恶,远离暴行;呼吁防治大众疫病,呼吁放弃原子武器,避免战争,和平共处重点难点:生:老师,我们觉得史怀哲的《我的呼吁》比较难懂,好像是一篇深奥的议论文。
师:对,这篇文章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在阅读理解时,应注意区别文章的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生: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有的地方好区分,有的地方难区分,怎么办?师:关键看哪个证明哪个,哪个被哪个证明。
比如第一段文字最后两个句子,前一句说“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后一句说“我们便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经验”。
前为因后为果,后一句证明前一句,前一句是主要信息。
生:区别段与段,也可以这样吧?师:对。
生:如果段与段之间没有论证与被论证关系呢?师:那可能它们就是并列关系,它们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呼吁》教案(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其“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2、理清议论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体会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
3、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清议论层次,把握演讲主旨,体会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第一部分:作者对“尊重生命的伦理”的严密阐述。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及其“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2、把握重点,突破难点1 。
一.导入
同学们: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和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了。
但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并没有与之同步发展,环境问题、疫病问题、战争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人与自己的同类,与其它的生物,到底如何相处?有位西方哲学家,在50年前就向人类阐述了自己的思想。
让我们先走进这位哲学家,去了解他吧。
二.作者信息、把握主要问题。
1.史怀哲(1875—1965),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成为“丛林中的医生”。
他几十年如一日,直到与世长辞。
被人称为“非洲之父”。
创立并身体力行了“敬畏生命伦理学”。
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着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他也成了“20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的巨人。
”
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幻灯2——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
 20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的巨人。
 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被誉为“标志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 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幻灯3——非洲之父
 38岁获得医学博士后,携妻子远赴非洲投入医疗服务工作,成为“丛林中的医生”。
 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九十岁时逝世于非洲。
被人称为“非洲之父”。
就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这位哲学家就自己关注的问题,向全人类发表了《我的呼吁》的演讲。
——幻灯4《我的呼吁》
2、从课题入手,把握主要问题。
(1)题解
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呼吁”的内容往往是“真、善、美”,需要大众共同努力。
与“呼喊”不同。
(2)作者的主要呼吁什幺?(学生齐读第一、第二段)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三.学习第一部分: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分析议论的层次。
(一)学习第一段
1、作者是怎样阐述“要尊重生命的伦理”这一观点的。
学生思考:
①哪一句提出演讲者的主张?
②演讲者是怎样逐层阐释“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含义的?
2、借助多媒体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幻灯5——观点明确阐述清楚
引导过程:
① 什么是“生命的伦理”?(实际上是“怎样看待生物?”的问题。
)
旧的伦理观: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这错了(标准错了,后果严重),新的伦理观对此是“反对”、“否定”。
这是“破”。
新伦理观认为“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伦理”。
这是“立”。
② 明白这种新的“生命的伦理”有什么作用?
从“对人类自身、对一切生物”两方面说。
最后得出:“人类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实现真正的价值,同样也要尊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这就是“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含义。
人类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即有生存的强烈愿望,我们看重自己的生命;人类周围的一切生物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它们同样渴望生存。
所以,我们要“尊重生命的伦理”——这就是作者的“尊重生命的伦理观”
板书:
一.开门见山直接呼吁①
——“全人类都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一)什么是“生命的伦理”?②—⑧
二.逐层阐述结论: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二)论述这种新的伦理观的作用(⑨—○11)
对人类自身:改变生活的态度,尊重自己的生命。
⑨
结论:尊重生命○11
对一切生物: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
⑩
人类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实现真正的价值,同样也要尊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附:【插入板书】——(幻灯6—含义)
“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含义——怎样看待生物?(幻灯6—含义)
标准错了:“是纯主观的” (③—⑤)
先“破”(旧):剖析旧观点的错误破坏、伤害生物⑥
含义②—⑦ 后果严重:
认为没有价值的⑦
后“立”自己的新观点:“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 ⑧
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哲学家顺理成章地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段),也就是“敬畏生命的伦理学”的核心含义。
(二)点评第二段——小结过渡
“敬畏生命的伦理学”的核心含义——“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
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扬善弃恶作者认为,这是人类应认真考虑的道德原则,它是将我们和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
这篇演讲词,集中体现了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张。
哲学家、医生的史怀哲是身体力行了“敬畏生命伦理学”的。
那么
如何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贯彻“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呢?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
四.学习第二部分,理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教师引导复习议论的知识,引入第二部分的剖析。
(幻灯7——温故)
课文结构——层进式的议论
提出问题——引论
我(是什么)(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的分析问题——本论
呼(为什么)(人类面临暴行、疫病、战争)
吁解决问题——结论
(怎么办)(呼吁善行、互助、和平)
(二)引导完成
1、第一部分是“引论”,提出了“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的问题。
接着就要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了:
因为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所以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那么,人类的生存受到哪些威胁?
幻灯依次展出三幅画面:幻灯——8 – 9 - 10
学生归纳:人类面临“暴行、疫病、战争”的威胁。
作者呼吁人类应该怎么做?
2、理清第二部分的思路——三个具体的呼吁(幻灯11)
第3段:呼吁人类放弃暴行,努力去实践仁爱和真理。
第4段:呼吁人们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非洲人民。
第5—7段:呼吁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以战争的方法,而以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
幻灯11——具体论证分析、解决问题
呼吁2 ——消除暴行,呼吁良善。
(3)
呼吁3 ——防治疾病,呼吁互助。
(4)
呼吁4 ——制止战争,呼吁和平。
(5—7)
五.小结——理清思路(幻灯12——理清思路)
(一)(1-2)概括论证: 1、提出主张并阐释具体含义
我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善,爱护并促进生命
的(呼吁1) 2、阐述观点
呼
恶,伤害并破坏生命
吁呼吁2 ——消除暴行,呼吁良善。
(3)
(二)具体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呼吁3 ——防治疾病,呼吁互助。
(4)
呼吁4 ——制止战争,呼吁和平。
(5—7)
1、人类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实现真正的价值,同样也要尊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2、人类的生存受到了“暴行、疫病、战争”的威胁,所以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昔日的殖民者,今日已先富起来了的欧洲白人,尤其是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
要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
要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要停止毫无意义的原子弹武器竞赛,不再以战争的方法来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
向全人类呼吁善行、互助、和平。
六.课外拓展,加深理解
1、学会探究,打出幻灯图片(幻灯13——),学生说出探究结论。
越南战争——让美国陷入战争的泥潭(幻灯——14)
伊拉克战争——让伊拉克人民天天面对死亡!(幻灯——15)
怎么办呢?请读消息:(幻灯16-17——)
黑瞎子岛回归一岛两国凸显大国智慧
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
黑瞎子岛部分回归是中俄友好、和平解决领土纷争的一个成功案例,“一岛两国”模式为21世纪的现代中国解决外交和领土争端提供一种新思路,它的开发事宜也早已进入中俄双方高层领导的视线……
补充资料: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俄语称其为大乌苏里岛),位于中俄边界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俄语称其为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它的面积约327平方千米(一说约350平方千米),是香港的1/3、澳门的12倍、珍宝岛的500倍。
2、学生议论。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