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五种技法
泡茶的手法技巧

泡茶的手法技巧
1. 准备工具:茶壶、茶杯、茶叶、茶砚、茶勺、过滤器、开水壶、热水。
2. 入茶使用:用热水清洗茶叶、茶器,滤去冗杂物质。
3. 加茶处理:使用茶勺,取适量茶叶放入茶器。
4. 加水煮泡:开水烧开后稍停一会儿再倒入茶壶中,烧水时甚至可以不用水从一尺高处倒入。
5. 倒入茶杯:茶水煮滚后,等待几秒钟,将茶水缓慢倒入茶杯中。
6. 分杯倒茶:如果不是个人饮用,而是大家一起喝,可以把茶水分装在几个茶杯中,倒茶时要均衡倒,每个杯子都要倒一样的量。
7. 正确持杯口感:茶杯要端正,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柄,小指则微微上提,舌头抵住上前齿,小口喝下。
8. 再泡制:重复以上步骤,享受好茶的氛围和口感。
以上就是几个简单的泡茶技巧,但很多流派仍有各自特色的泡茶方法,尽管他们之间相似,但也是有区别的。
功夫茶茶艺的十二道冲泡流程

功夫茶茶艺的十二道冲泡流程功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以下是的功夫茶茶艺的十二道冲泡流程,欢迎参考阅读!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清沏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饮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冲泡武夷岩茶时要备有两把壶,一把紫砂壶专门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茶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
现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口诀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诀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诀:⼀温壶、⼆投茶、三浸泡、四醒茶、五闷泡、六奉茶、七品茶,泡茶是⼀门技艺,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法,⽽投茶、出汤时间、⽔温、投茶量均为关键步骤,需要合理把控。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诀:⼀、温壶:以热⽔淋茶壶,提⾼茶壶温度,才不⾄于在泡茶的时候⽔温被茶壶抢⾛,影响茶汤的风味。
⼆、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裡,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茶则。
这时可以请宾客赏茶,也藉这个机会与客⼈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颜⾊?外观?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
三、温润泡:将热⽔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淋上后⽴刻倒出来。
⽬的在使某些⽐较紧结的茶(像阿⾥⼭⽯棹⼀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觉得这样⽐较清洁,但并不是每⼀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续。
四、醒茶:将温润泡⽤的⽔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等待醒茶的时间可⽤茶海中的热⽔温闻⾹杯。
五、冲泡:注⽔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少需要四⼗五秒到⼀分钟,有些需要⼀分半钟,这段时间⽤可以⽤来温饮杯。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
将茶倒⼊闻⾹杯中约七分满,或⽤扣杯的⽅式,正⾯图样对正⾯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考量,扣杯的⽅式只适⽤于第⼀泡)。
七、品茶:将闻⾹杯中的茶倒⼊饮杯中,此时可品闻茶⾹。
喝茶的时候不要⼿拿杯缘,如果以右⼿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点钟⽅位、拇指放六点钟⽅位,并以⼋点钟⽅位喝茶。
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泡完三泡茶后,将茶壶中的茶叶以茶匙舀⾄渣⽅,此时可请客⼈赏茶底。
洗壶分两次,先注⽔后清⼀下湖盖,再把壶中的⽔倒掉。
再来做第⼆次洗壶,⽔量要⽐较多,将茶海与茶杯⼀起⽤热⽔烫过清洗。
⼩叶AI机器⼈,快速学茶懂茶:nichawcn。
茶艺十八道一泡二泡三泡泡茶口诀一泡二泡三泡清

茶艺⼗⼋道⼀泡⼆泡三泡泡茶⼝诀⼀泡⼆泡三泡清 茶艺⼗⼋道⼀泡⼆泡三泡泡茶⼝诀⼀泡⼆泡三泡清 ⼀泡⽔⼆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稍懂茶道的⼈都知道,⼀泡⽔,⼆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五泡六泡也不错,七泡有余⾹ 想想,⼈这⼀⽣与之何其相似! 年轻的时候,好⽐'⼀泡⽔',这第⼀道⼯序是在洗涤茶叶,洗涤的茶汤是要被倒掉的。
别急,这犹如初恋往往是学费。
要不,怎么就说'青春必得失去,爱必得忧伤'呢。
⼀泡为⽔,路正长着呢。
再说说这'⼆泡茶',值得玩味。
不懂茶的⼈是不会玩味出其中独到的滋味的。
⼤概吃过开河鱼、下蛋鸡的⼈,也都睡过回笼觉,但是未必⾮得纳个⼆房妻。
道理是相通的,同理可证就是。
想喝⽜奶不⼀定⾮得养奶⽜哇。
说⼀千道⼀万,这⼆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
⼀醉⽅休,不醉不归。
正因为⼆泡茶可以醉⼈,所以许多⼈⼀⽣多滞留于此,象个缺乏规划与⾃律的旅⼈,因过分沉迷与贪恋沿途的风景⽽误了赶路。
⼈性的弱点,叫男⼈⾝上多了很多猪⼋戒的成分,往往惦记⾼⽼庄那未了的尘缘,忽略了那实质是⾃⼰的⼀厢情愿。
更多时候,之于猪⼋戒,西天取经的吸引⼒,远远敌不过⾼翠娥。
于是,有许多男⼈壮志未酬⾝先死,也就不⾜为怪了。
能够抵达'三泡四泡是精华'境界的男⼈,确为男⼈⾥的精华。
经过⼀路跋涉,接近⾦字塔塔尖的位置⾃然就归属这些锲⽽不舍的精华⼈⼠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提到的最⾼层次的需求,就是⾃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在⼈⾃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出⼀种所谓的“⾼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处于最激荡⼈⼼的时刻,是⼈的存在的最⾼、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具有⼀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怎么样?⾼峰体验很诱惑吧?⾃我价值实现很享受吧?那往下的就⽆庸赘述了吧。
希望我们在满⾜了⽣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之后,可以满⾜尊重的需求,抵达⾃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如果⾼层次的需求暂时满⾜不了,刻意不来,那么就慢慢品茶好了,舍去⼀泡⽔,品味⼆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三泡四泡是精华......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诀:⼀温壶、⼆投茶、三浸泡、四醒茶、五闷泡、六奉茶、七品茶,泡茶是⼀门技艺,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法,⽽投茶、出汤时间、⽔温、投茶量均为关键步骤,需要合理把控。
茶叶冲泡方法

茶叶冲泡方法
茶叶冲泡方法有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
1. 摇茶:这是最简单的冲泡方式,将茶叶直接放入水中,搅拌即可。
首先,将茶叶装入茶杯,倒入足够的开水,用勺子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搅拌,搅拌时间一般设定在30s-1min。
2. 泡茶:这种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但由于茶叶与水之间没有紧密
的接触,导致冲泡出来的茶水较淡。
先将茶叶装入茶杯,倒入比较热的水,然后让它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通常可以设定在3-5min。
3. 煮茶:它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可以让茶水更加纯净醇厚,但
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冲泡出来。
将茶叶装入茶壶,倒入比较热的水,将水
煮开后,放置5-10min,然后即可倒入杯子中。
4. 冲泡器:这是一种非常便捷的冲泡方式,可以迅速冲出香醇的茶水。
将茶叶装入冲泡器,倒入比较热的水,开启冲泡器并搅拌至设定的时间,一般可以设定在30s-1min,熄火后即可饮用。
现代茶艺冲泡方法

现代茶艺冲泡方法
现代茶艺冲泡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两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
1. 温杯:倒入1/4的热水,拿起玻璃杯微侧,然后轻轻旋转杯身,让热水将玻璃杯内壁浸湿,再倒入水盂中,既可提高杯温,又可以清洁玻璃杯。
2. 投茶:一般200ml左右的玻璃杯,投茶量在3g左右。
3. 醒茶:即摇香,倒入1/4的热水使它没过茶叶。
轻轻摇晃杯身,让茶叶被充分浸润,这时候可以进行闻茶香。
4. 注水:初学者不需要进行“凤凰三点头”,直接拉高水线高冲就可以。
注水至七分满,这时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的姿态,等水温稍降,就可以品茶了。
方法二:
1. 将茶叶置入茶壶内,置入量约为壶之1/3~1/2。
2. 接着冲入开水,盖妥壶盖,第一泡约60秒即倒出。
倒茶时应来回倒入茶杯内,以求茶汤浓淡均匀。
但常有人将第一泡茶以数秒冲泡后,倒入茶杯和
茶盅内,再倒掉不喝,此乃为提高茶壶及茶杯温度,以促进茶叶香气的挥发,称为“温润泡”。
3. 要喝第二泡时,再冲入开水,往后每一泡茶时间应顺延15~20秒,即可
倒出饮用。
不同的泡茶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
同时也要注意茶叶的品质和泡茶用水的选择,才能更好地品味茶的美味和香气。
泡茶时五种注水手法

泡茶时五种注水手法茶的包容性极大,最简单的一个杯子,随手抓上一小撮茶叶用水沏开,这就是一杯茶;但茶又是极挑剔的,不同的人、冲泡的手法都会影响最后茶汤的滋味,有的人冲泡的茶比较温润,而有的人冲泡的茶却比较冲,比较猛,就是俗话说的,这茶味也太烈、太浓。
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常见的5种泡茶时的注水手法。
一、定点低斟散茶:冲泡散茶的时候,沿着盖碗内壁或者没有茶叶的地方,慢慢、细细地注水,这时候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慢慢地释放出来,这样泡出来的茶滋味柔和,茶汤细腻。
适合喜欢喝柔和滋味茶的人。
紧压茶:如果冲泡块状的紧压茶,需要将水冲在茶叶上,这时候紧结的茶就容易慢慢地舒展开来,茶汤滋味更加醇厚,但是也不会很刺激。
划重点:这种注水方式重点就在于需要轻柔的低斟,不要猛冲。
适合的茶:紧压茶、块状茶、黑茶。
二、定点高冲这种注水方式和低斟相反,需要高冲,沿着盖碗内壁或者没有茶叶的地方,定点高冲,这时候可以看到茶叶在热水中上下翻滚舞蹈的样子,一方面可以体会到泡茶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茶叶的香味,茶汤滋味更加饱满醇厚。
划重点:这种注水方式一定不能直接冲打在茶叶上面,容易影响茶汤的滋味。
适合的茶叶:乌龙茶、高香型的红茶。
三、定点旋冲这时候水壶要与盖碗内壁呈现45度角,定点注水,这时候水流就会呈现漩涡般旋转。
这时候排列不均匀的一些条形、叶形茶叶茶叶就会在水流的旋转作用下排列整齐。
茶叶的内含物质也会更加均匀地释放出来,茶汤滋味会更加均匀、丰富、协调。
适合的茶叶:条形的乌龙茶、叶形的红茶。
四、定点熏蒸定点盖碗内壁或者没有茶叶的地方,茶叶慢慢浮在睡眠以后,会通过热水的热气慢慢地散发香气,这时候泡出来的茶更加的甜润顺滑,鲜爽度也会更高。
适合的茶叶:一些比较细嫩的、级别较高比较鲜爽的茶叶,如新的白茶或者级别较高的绿茶等。
五、覆盖式这种方式不要定点注水,而是以N或者M的方式注水,将茶叶全部覆盖在热水中,可以让茶叶和茶水更大范围的接触,泡出来的茶滋味更加协调丰富。
泡茶的几种技法

泡茶的几种技法 了解了中国十大名茶后,也许你想自己亲手执壶沏一杯茶,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茶的乐趣,下面是一些关于泡茶的学问。
合理地饮茶有利于身体健康,这已是现代保健常识,同时通过亲手泡茶,也可以从细节之中体味茶文化的精髓,日本人的茶道就是把茶的制作过程发展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礼仪,可见茶的妙用不仅在于饮茶阶段,沏茶、赏茶和品茶甚至超越了饮茶这一程序,被提高到了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层面。
泡茶技法(一):传统泡法 一.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二.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经验口袋布袋先生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 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3.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
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泡茶技法(二):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
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
所以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茶的五种技法
了解了中国十大名茶后,也许你想自己亲手执壶沏一杯茶,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茶的乐趣,下面是一些关于泡茶的学问。
合理地饮茶有利于身体健康,这已是现代保健常识,同时通过亲手泡茶,也可以从细节之中体味茶文化的精髓,日本人的茶道就是把茶的制作过程发展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礼仪,可见茶的妙用不仅在于饮茶阶段,沏茶、赏茶和品茶甚至超越了饮茶这一程序,被提高到了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层面。
泡茶技法(一):传统泡法
一.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二.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经验口袋布袋先生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
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3.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
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泡茶技法(二):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
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
所以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
(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
(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
(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
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
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县西,产茶自古闻名。
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经验口袋布袋先生
泡茶技法(三):潮州泡法
01.特色:针对较粗制的茶,使价格不高的一般茶叶能泡出不凡的风味。
讲究一气呵成,在泡茶过程中不允许说话,尽量避免干扰,使精、气、神三者达到统一的境界。
对于茶具的选用,动作,时间以及茶汤的变化都有极高的要求。
(类似于日本茶道,只比其逊于对器具的选用)
2.冲泡步骤:
备茶具:泡茶者端坐,静气凝神,右边大腿上放包壶用巾,左边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两面方巾间放中深的茶匙。
温壶、温盅:滚沸的热水倒入壶内,再倒入茶盅。
干壶:持壶在包壶用巾布上拍打,水滴尽后轻轻甩壶,向摇扇一样,手腕要柔,直至壶中水份完全干为止。
置茶:以手抓茶,视其干燥程度以定烘茶长短。
烘茶:置茶入壶后,若茶叶在抓茶时,感觉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则可多烘几次。
烘茶并非就火炉烤,而是以水温烘烤,如此能使粗制的陈茶,霉味消失,有新鲜感,香味上扬,滋味迅速溢出。
(潮州式所用的茶壶密封性要很好,透气孔要能禁水,烘茶时可先用水抹湿接合处,以防冲水时水份渗进。
)经验口袋布袋先生
洗杯:洪茶时,将茶盅内的水倒入杯中。
冲水:烘茶后,把壶从池中提起,用壶布包住,摇动,使壶内外温度配合均匀,然后将壶放入茶池中,在将适温的水倒入壶中。
摇壶:冲水满后,迅速提起,至于桌面巾上,按住气孔,快速左右摇晃,其用意在使茶叶浸出物浸出量均匀。
若第一泡摇四下,则第二泡,第三泡则顺序减一。
倒茶:按住壶孔摇晃后,随即倒入茶海。
第一泡茶汤倒完后,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动,使壶内上下湿度均匀。
抖壶的次数与摇次数相反。
第一泡摇多抖少,往后则摇少抖多。
分杯:潮州式以三泡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汤须一致,所以在泡茶过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后,才可如释重负与客人分杯品茗。
泡茶技法(四):宜兴泡法
1.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讲究水的温度。
冲泡步骤: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
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
(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
清洗一切用具,以备再用
泡茶技法(五):诏安泡法
特色:用于冲泡陈茶,在纸巾上分出茶形,以及洗杯的讲究。
2.冲泡步骤:
备具:首先将布巾折叠整齐,放在泡者习惯位置,茶盘放在壶的正前方。
整茶形:因泡茶所用的者是陈年茶,碎渣较多,所以要整形,将茶置于纸方巾上,折合轻抖,粗细自然分开。
整理完茶形,将茶叶置放桌上,请客人鉴赏。
烫壶:烫壶时,盖斜置壶口,连壶盖一起烫。
置茶:烫壶用的水倒掉后,盖放在杯上,等到壶身水气一干即可置茶,将细末倒在低处,粗形倒近流口,避免阻塞。
冲水:泡沫满溢壶口为止。
洗杯:诏安式所用茶杯为蛋壳杯,极薄极轻,洗杯时将杯排放小盘中央,每杯注水约三分之一,洗杯时双手迅速将前面两杯水倒人后两杯,中指托杯底,拇指拨动,食指控制平衡,在杯上洗杯,动作必须俐落灵巧、运用自如,泡茶的功夫高低从洗杯动作就可断定。
诏安式以洗杯来记量茶汤浓度,第一泡以双手洗一遍,第二泡以双手洗一来回,第三泡则以单手洗一循环,主人喝的留在最后,水溢杯后,用中指擦掉一小部份水,食指、拇指捏拿倒掉。
倒茶:持别注意要轻斟慢倒,不缓不急,以巡戈式倒法,第一杯留给自己,因为含渣机会可能比较大,茶流成滴即应停止。
以三巡为止,焙火较重的茶,三巡后,香味尽去,皆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