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检测法
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

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目的•理解氮氧化物的产生和危害•掌握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氮氧化物即NOx,是一类由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的气态污染物。
其中NO是一氧化氮,NO2是二氧化氮,两者的总和称为NOx。
氮氧化物的来源多种多样,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烟气等。
它们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本实验采用化学吸收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含量。
具体原理为:用硫酸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离子,将离子吸收到草酸溶液中,草酸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二碳,再用比色法测定产生的一氧化二碳的含量,即可间接计算出氮氧化物的含量。
实验步骤1.用草酸溶液洗净试管、瓶塞等玻璃器皿,并将瓶塞塞好。
2.用滴管向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和硝酸,轻轻摇匀。
3.密闭瓶子,并沉淀30分钟以上,使沉淀物脱水。
4.用滴管向密闭瓶中加入草酸溶液,轻轻摇匀,将草酸与硝酸反应得到一氧化二碳。
5.用积分泵向草酸溶液中通入空气,稀释一氧化二碳,之后用比色皿比色,测定产生的一氧化二碳的含量。
6.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氮氧化物的含量。
实验结果使用上述方法,我们测得采样点的氮氧化物的浓度为30mg/m3。
实验结论本实验使用化学吸收法能够测定出样品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这是一种间接计算方法,其原理简单易懂,操作相对较容易。
但是此测定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如不适用于高浓度氮氧化物的测定。
参考文献1.周卫, 赵兰英, 王荣芝. 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2014.2.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国家标准出版社, 2012.实验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接触有害化学制剂。
•实验器材要先用草酸清洗干净,以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采样点要选择典型的污染源,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草酸溶液制备过程中需注意草酸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测定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测定结果显示,采样点氮氧化物的含量为30mg/m3,属于较高的范围。
氮氧化物测定方法

氮氧化物测定方法氮氧化物(NOx) 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定方法。
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化学试剂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可以通过光度计或电位计进行测定的产物。
其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是格里西试剂和二硫化铸铁法。
格里西试剂法是一种利用格里西试剂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红色产物的方法,反应后产生的红色产物可以通过光度计测定。
二硫化铸铁法是一种利用二硫化铸铁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产物,然后使用电位计测定产物电位的方法。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测定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光谱仪测量氮氧化物在特定波长的吸收光谱。
光谱法可以分析氮氧化物的单一成分,也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氮氧化物。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3. 燃烧分析法:燃烧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氧化剂将氮氧化物氧化为氮酸盐,然后通过酸碱滴定测定氮酸盐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氮氧化物在固体样品、液体样品和气体样品中的含量。
其中,气体样品通常使用气相色谱仪对氮氧化物进行分离和测定。
4.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测定氮氧化物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氮氧化物与电极表面的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电化学法常见的示波极谱法和电流伏安法。
5. 传感器方法:传感器方法是一种简单、实时监测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
这些传感器通常是利用特定材料对氮氧化物敏感,当氮氧化物存在时,传感器会产生信号变化,可以通过检测这种信号来测定氮氧化物浓度。
传感器方法常用于环境监测中。
综上所述,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燃烧分析法、电化学法和传感器方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类型和测量需求。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测定氮氧化物浓度。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测定方法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测定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与危害。
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三氮和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式。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形式存在。
一氧化氮为无色、无臭、微溶于水的气体,在大气中易被氧化为NO2。
NO2为棕红色气体,具有强刺激性臭味,是引起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有害物质。
大气中的NO和NO2可以分别测定,也可以测定二者的总量。
它们主要来源于石化燃料高温燃烧和硝酸、化肥等生产排放的废气,以及汽车排气。
测定方法化学发光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传感器法,库仑原电池法,阐述了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并从优缺点,适用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测定以及防治氮氧化物提供了依据。
氮氧化物是评价空气质量的控制标准之一。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
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工业化生产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使用,我国多数城市已呈现出NO x深度增加的趋势。
因此,了解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机理,建立适合的氮氧化物的分析方法,了解其变化规律,对环保管理及环境整治,保障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1.氮氧化物危害NO x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
氮氧化物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较轻,主要侵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及肺泡。
当NO x进入肺泡后,因肺泡的表面湿度增加,反应加快,在肺泡内约可阻留80%,一部分变为N2O4。
N2O4与NO2均能与呼吸道粘膜的水分作用生成亚硝酸与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从而增加毛细血管及肺泡壁的通透性,引起肺水肿。
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还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可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高浓度的NO亦可使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氮氧化物是一类空气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NOx)和氧化亚氮(NO)。
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是评估空气质量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定电位电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来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氮氧化物在电极上的反应产生的电流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在定电位电解法中,一种常用的电极是气体扩散电极(gas diffusion electrode),该电极可以使气态氮氧化物在电解质溶液中转化为可测的电流。
测定过程中,首先将氮氧化物样品与适当的电解质溶液接触,然后将电极浸入溶液中。
通常会施加一个特定的电位到电极上,并测量由氮氧化物反应产生的电流。
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需要事先进行校准,一般使用标准气体或标准溶液来制备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曲线。
通过将待测样品的电流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定电位电解法具有以下优点:1. 灵敏度高:可以测定低至ppb (parts per billion)级别的氮氧化物浓度。
2. 准确性高:通过使用标准曲线进行校准,可以得到准确的浓度结果。
3. 简便易行:测定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
然而,定电位电解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受电解液pH值和温度等因素影响:电解液酸碱度和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氮氧化物的浓度测定结果。
2. 要求样品处理:需要将氮氧化物样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或适当的稀释。
3. 适用性受限:该方法适用于氨气(NH3)、氮氧化物(NOx)等具有一定可溶性的氮气体。
总的来说,定电位电解法是一种可靠且常用的测定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但在具体测定时需要考虑实际样品特性和一些实验条件。
氮氧化物测定方法

氮氧化物测定方法
氮氧化物(NOx)是指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在内的氮氧化合物的总称。
测定氮氧化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化学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氮氧化物测定方法。
其中,Griess法是一种测定一氧化氮的方法,通过与硫酸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测定偶氮染料的吸光度来求得一氧化氮的含量。
至于二氧化氮的测定,一般通过将样品中的NO 转化为NO2,再使用Griess法进行测定。
2. 光谱分析法:氮氧化物在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有吸收特征,在特定的波长下可以吸收特定的光线。
因此,通过测量氮氧化物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推算出其浓度。
3. 电化学法:氮氧化物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测定,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或电极。
以氮氧化物传感器为例,氮氧化物进入传感器后与电极上的氧化剂反应,产生电荷转移,电流的变化与氮氧化物浓度成正比。
4. 质谱法: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中的氮氧化物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离子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对氮氧化物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的测定。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较少使用的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比色法、荧光光谱法等。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测定要求、实验条件和预算等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
氮氧化物监测系统是如何进行监测的?

氮氧化物监测系统是如何进行监测的?1. 简介氮氧化物是一种有害物质,它会污染空气并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实施严格的环境监测,对氮氧化物进行监测与掌控,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而氮氧化物监测系统就是一种专门进行氮氧化物监测的设备。
2. 监测原理氮氧化物监测系统的监测原理通常是基于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进行测量。
目前,常用的氮氧化物监测方法紧要有以下几种:2.1. 化学荧光法化学荧光法紧要是利用氧化亚氮(NO)的荧光特性来对NO进行监测。
通过将NO与氧化剂反应生成NO2,再利用荧光分析技术对NO2浓度进行测量,从而间接测量了NO的浓度。
2.2.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对氮氧化物进行测量的。
与化学荧光法不同的是,电化学法测量的是氮氧化物的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再依据氧化还原电位值推算出氮氧化物的浓度。
2.3. 光学吸取法光学吸取法是一种基于氮氧化物对光的吸取性质进行测量的监测方法。
此方法需要使用一束波长在200—400nm的紫外线光源,使光通过测量介质(一般是气体),测量介质中氮氧化物的吸光度,从而推算出氮氧化物浓度。
2.4. 其他方法除了以上三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用于氮氧化物监测,例如化学吸取法、氧化法、分子束法等。
3. 监测流程氮氧化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流程一般如下:1.监测系统采集空气样品;2.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并加入具有监测作用的试剂;3.接受相应的监测方法进行测量;4.依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氮氧化物的浓度。
4. 应用场景氮氧化物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工业领域:在石化、钢铁、电力等工业领域中,对废气进行监测,保障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2.讨论领域:用于讨论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科学领域;3.生态环境领域:监测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以保障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
5. 氮氧化物监测系统的进展前景目前,氮氧化物监测系统技术进展快速,不断涌现出新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将来,氮氧化物监测系统的进展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进展,不仅能检测氮氧化物的浓度,还可分析氮氧化物的来源、排放量等信息,供应更精准、全面的监测数据,为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供应更加牢靠的支持。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引言: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中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氮氧化物包括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多种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危害。
因此,准确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氮氧化物的来源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
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其中尤以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为主要来源。
自然过程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闪电、火山喷发和土壤释放等。
二、氮氧化物的危害氮氧化物的主要危害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的破坏。
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形成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伤。
长期接触氮氧化物还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此外,氮氧化物还是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三、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用的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等。
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可测的产物,然后使用分析仪器测定产物的浓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湿式法和干式法。
湿式法是指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与适当的试剂反应生成可测的产物,然后通过滴定等方法测定产物的浓度。
湿式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但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
干式法是指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吸附或催化反应转化为固态或液态物质,然后使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干式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但需要较复杂的仪器设备。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定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氮氧化物分子在特定波长的光下吸收光线的特性,通过测定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指利用氮氧化物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其浓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测定方法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1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测定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与危害。
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三氮和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式。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形式存在。
一氧化氮为无色、无臭、微溶于水的气体在大气中易被氧化为NO2。
NO2为棕红色气体具有强刺激性臭味是引起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有害物质。
大气中的NO和NO2可以分别测定也可以测定二者的总量。
它们主要来源于石化燃料高温燃烧和硝酸、化肥等生产排放的废气以及汽车排气。
测定方法化学发光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传感器法库仑原电池法阐述了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并从优缺点适用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测定以及防治氮氧化物提供了依据。
氮氧化物是评价空气质量的控制标准之一。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
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工业化生产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使用我国多数城市已呈现出NOx深度增加的趋势。
因此了解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机理建立适合的氮氧化物的分析方法了解其变化规律对环保管理及环境整治保障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2 1.氮氧化物危害NOx 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
氮氧化物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较轻主要侵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及肺泡。
当NOx进入肺泡后因肺泡的表面湿度增加反应加快在肺泡内约可阻留80一部分变为N2O4。
N2O4与NO2均能与呼吸道粘膜的水分作用生成亚硝酸与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从而增加毛细血管及肺泡壁的通透性引起肺水肿。
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还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可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高浓度的NO 亦可使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当污染物以NO2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严重时可出现以肺水肿为主的病变。
氮氧化物的测定

零点校准完毕后,将仪器的采样管前端置于排气筒中,堵严采样孔,使之 不漏气。待仪器示值稳定 后,记录示值,每分钟至少记录一次监测结果。取 5min~15min 平均值作为一次测定值。测定期间内, 为保护传感器,应每测定 一段时间后,依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用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清洗传感器。
测定结束 取得测定结果后,将采样管置于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中,使仪器示值 回到零点附近。 关机,切断电源,拆卸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测定结束。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结果计算 NOx 浓度等于 NO 浓度与 NO2 浓度之和,按下式计算以 NO2 计的标准状态 (273K,)下的 质量浓度。 仪器示值以质量浓度表示时:
8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的设置符合 GB/T 16157、HJ/T 373 和 HJ/T 76 的规定。 仪器的采样管前端尽量靠近排气筒中心位置。
9 分析步骤 量程校准 仪器按本标准 条的步骤测定标准气体,若示值误差符合 条(2)的要 求,仪器可用。否则, 需校准。 校准方法: (1) 气袋法:先用气体流量计校准仪器的采样流量。用标准气体将洁净的 集气袋充满后排空,反复 三次,再充满后备用。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 校准步骤进行校准。 (2) 钢瓶法:先用气体流量计校准仪器的采样流量。将配有减压阀、可调 式转子流量计及导气管的 标准气体钢瓶与采样管连接,打开钢瓶气阀门,调 节转子流量计,以仪器规定的流量,通入仪器的进气 口,仪器采样流量示值 与规定值应保持一致。注意各连接处不得漏气。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校 准 步骤进行校准。 测定 零点校准 (1)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仪器的主机、采样管(含滤尘装置和加 热装置)、导气管、除湿 冷却装置,以及其它装置。 (2) 将加热装置、除湿冷却装置及其它装置等接通电源,达到仪器使用 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 (3) 打开主机电源,以清洁的环境空气或氮气为零气,进行仪器零点校 准。 样品测定
氮氧化物测定标准

氮氧化物测定标准氮氧化物(NOx)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活动中的燃烧过程。
为了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监测和控制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氮氧化物监测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日常监测和源排放控制。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的标准及其实施方法。
一、日常监测1.环境空气监测标准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对于氮氧化物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80μg/m³,年平均浓度限值为40μg/m³。
对于不同的区域类型,还制定了不同的限值标准。
具体内容可参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测定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种。
化学法包括根据反应原理,将样品中的NOx 转换为其他化合物,然后进行分析。
物理法则是利用氮氧化物分子的沉积速度、折射指数、荧光和吸光度等物理特性,直接测定其浓度。
化学法和物理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考虑实际目的和实验条件。
2.车用排放监测标准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对于不同类型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
具体内容可参考《机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评价方法》。
车用排放监测可利用测量尾气中NOx 浓度、车速、车辆质量、外部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等参数,通过计算得出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质量。
为了保证排放量计算准确,应对于不同车型、不同工况设计不同的仪器和方法。
二、源排放控制为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需要采取源头管理策略,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排放控制。
具体标准和控制方法如下:1.工业源排放控制标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工业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限值进行了规定。
各地还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排放标准,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企业应根据本身排放情况,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如优化生产工艺、改善锅炉和烟气处理系统等。
除了对机动车排放进行限制外,还应对交通干线沿线内容易产生氮氧化物的行业和企业进行管理。
氮氧化物的测量原理

氮氧化物的测量原理
氮氧化物(NOx)的测量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化学分析法:根据氮氧化物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产生可定量测量的化学反应物。
常用的试剂包括二氧化硫(SO2)、碘化钾(KI)、偏硝酸钠(NaNO2)等。
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需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 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测量氮氧化物的浓度。
其中最常用的是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如电化学氧化还原电极(Potentiometric Electrochemical Cell,PEC)或燃料电池(PEMFC)。
这些传感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测量氮氧化物的浓度。
3. 光谱法:通过测量氮氧化物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吸收或散射来确定其浓度。
常用的光谱法有红外吸收光谱法(IRAS)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
其中,红外光谱法主要用于测量二氧化氮(NO2)浓度,紫外可见光谱法主要用于测量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
4. 质谱法:通过气相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或质谱仪(Mass Spectrometry,MS)等仪器对氮氧化物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需要将气体样品进行气相分离,并使用质谱仪检测和分析氮氧化物分子的质量荷电比。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但设备复杂,操作较为繁琐。
以上是常见的氮氧化物测量原理,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测量的目的、条件和可行性。
氮氧化物的测定

氮氧化物的测定
氮氧化物是指氮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氮氧化物的测定是检测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污染的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
氮氧化物的测定主要是通过气相色谱法(GC)和气体测定仪(GMD)来实现的。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析技术,它可以检测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并将其分离出来,以便进行测定。
气体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气体浓度的仪器,它可以测量氮氧化物的浓度,以及其他气体的浓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技术来测定氮氧化物,如离子色谱法(IC)、原子吸收
光谱法(AA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氮氧化物的浓度,并可以准确地测量氮氧化物的含量。
氮氧化物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污染的程度,从
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检测。
2 引用标准GBZ/T 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3 工作目的与要求3.1 确保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设备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3.2 熟知、熟练运用本作业指导书内容并严格执行。
4 工作原理及条件4.1 原理空气中的一氧化氮通过三氧化铬氧化管,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吸收于水中生成亚硝酸,再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成玫瑰红色,在54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测定。
用两只吸收管平行采样,一只带氧化管,另一只不带;通过氧化管测得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总浓度,不通过氧化管测得二氧化氮浓度,由两管测得的浓度之差,为一氧化氮浓度。
4.2 仪器4.2.1 多孔玻板吸收管。
4.2.2 氧化管:双球形玻璃管,球内径为15mm,内装约8g 三氧化铬砂子,两端用玻璃棉塞紧。
4.2.3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3L/min。
4.2.4 具塞比色管,10ml。
4.2.5 分光光度计。
4.3 试剂4.3.1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4.3.2 吸收液:将50ml 冰乙酸(优级纯) 加入900ml 水中,摇匀;加入5g 对氨基苯磺酸,搅拌溶解后,加入0.05g 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为贮备液。
置于棕色瓶中于冰箱内保存,可稳定1 个月。
临用前,取4 份此液与1 份水混合。
吸收液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4.3.3 三氧化铬砂子:取20~30目砂子,用6mol/L盐酸溶液浸泡过夜,倾去盐酸溶液,用水清洗至中性,于105℃干燥。
称取95g处理后的砂子加到由5g三氧化铬和2ml水调成的糊中,搅拌均匀;滗去多余的溶液,在红外线灯下烤干。
氮氧化物检测方法

氮氧化物检测方法氮氧化物检测方法:1. Saltzman法利用装有高锰酸钾吸收液的吸收瓶收集气体中的二氧化氮形成偶氮燃料。
由于一氧化氮不与高锰酸钾反应,通过氧化管可以将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后再用第二个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生成偶氮燃料,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是540-545nm,测量样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对得到测量结果。
此方法测量的浓度范围为0.015-2.0mg/m3。
2.化学发光法此方法是ISO里规定的标准方法,我国部分标准也等同采用该方法。
其原理是样品空气以恒定的流量通过颗粒物过滤器进入仪器反应室,与过量的臭氧混合,一氧化氮分子被过量臭氧氧化形成激发态的二氧化氮分子,返回基态过程中发光,光强度与一氧化氮的浓度成正比。
样品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过钼炉,二氧化氮转化为一氧化氮,测量一氧化氮总量得到氮氧化物浓度。
二氧化氮的浓度通过氮氧化物和一氧化氮的浓度差值进行计算。
由于方法低检出限在1ppb,精度高,操作简单,成为环保和电子行业常用的氮氧化物检测方法。
3. 检测管法氮氧化物检测管是一根密封的细长玻璃管,因为填充有特定的试剂和着色剂而呈现特定的颜色,当含有氮氧化物的气体样品进入检测管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观察颜色变化的界限对应的刻度,即是被测样品中的氮氧化物的浓度。
反应原理:一氧化氮检测管:NO+Cr6+ +H2SO4→NO2,NO2+O-联甲苯胺→黄橙色产物;二氧化氮检测管:NO2+O-联甲苯胺→黄橙色产物。
4. 气相色谱法可使用配有氦离子化检测器(DID)或其他同类检测器的气相色谱,采用HayeSep系列色谱柱对一氧化二氮等氮氧化物进行分析分离。
该方法较化学法来说,操作更为简单快捷,检出限在0.1ppm左右,是现如今分析某些特定氮氧化物常用的分析方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口,若仪器的采样流量示值 2min 内降至零,表明气密性合格。
12.3 测定前按本标准 9.2 条的步骤测定零气和 NO/NO2 标准气体,计算 测定的示值误差,并检查仪器的
系统偏差,若示值误差和/或系统偏差不符合 7.1.2 条(2)和(3)的要求, 应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的
修复维护,直至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展监测。 12.4 测定后按本标准 9.2 条的步骤测定零气和 NO 标准气体,计算测定 的示值误差,并检查仪器的系统 偏差。若示值误差和系统偏差符合 7.1.2 条(2)和(3)的要求,判定本次样 品的测定结果有效;否判定本次样品的测定结果无效。 12.5 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测定前后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检查。零点漂移、量 程漂移均应处于±3%C.S. 之内(当校准量程≤200μmol/mol 时,应处于±5.0%C.S.之内)。否则,应及 时对仪器进行校准维护。 12.6 进入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的气体温度不高于 40℃。 12.7 应选择抗负压能力大于排气筒负压的仪器,避免仪器采样流量减少,导致 测试结果偏低或无法测出。 12.8 定电位电解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1~2 年,到期后应及时更换。在校 准传感器时,若发现其动态 范围变小,测定上限达不到满度值,或在复检仪器校准量程时,示值误差超过 7.1.2 条(2)的指标,表 明传感器已失效,应及时更换,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13 注意事项 13.1 被测废气温度应不高于仪器说明书的规定或加热冷却装置的温度上限。 13.2 测定结果应处于仪器校准量程的 20%~100%之间。 13.3 测定过程中,当仪器采样流量低于仪器规定值时,可采用外加抽气泵的方 式解决。 13.4 及时排空除湿冷却装置的冷凝水,防止影响测定结果。 13.5 及时清洁滤尘装置,防止阻塞气路。
氮氧化物检测法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方法一:高锰酸钾氧化法1 适用范围本法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分光光度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12 µg/10 ml 吸收液。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 10 ml,采样体积为 24 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 0.005 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 50 ml,采样体积 288 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 0.003 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 10 ml,采样体积为 12~24 L 时,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 0.020~2.5 mg/m3。
2 方法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 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
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NO2计)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亚硝酸根的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必要时,实验用水可在全玻璃蒸馏器中以每升水加入0.5g 高锰酸钾(KMnO4)和0.5g氢氧化钡[Ba(OH)2]重蒸。
3.1 冰乙酸。
3.2 盐酸羟胺溶液,ρ =0.2~0.5 g/L。
3.3 硫酸溶液,c(1/2H2SO4)=1 mol/L:取15 ml 浓硫酸(ρ20=1.84 g/ml),徐徐加到500 ml 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3.4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ρ (KMnO4)=25 g/L:称取25g 高锰酸钾于1 000 ml 烧杯中,加入500 ml 水,稍微加热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加入 1 mol/L 硫酸溶液(3.3)500 ml,搅拌均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化学发光法测定氮氧化物

化学发光法测定氮氧化物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挺有趣的话题——化学发光法测定氮氧化物。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深奥?别担心,咱们一步步来,保证让你听得明白,甚至还能哈哈大笑。
先说说氮氧化物,简直就是空气中的“小霸王”。
它们的出现可不是为了增添什么诗意,而是来自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等地方。
这些东西可真不是好东西,呼吸它们可得小心,跟喝了过期的牛奶一样,危险!咱们现在的环境保护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得好好测测这些小家伙的数量。
这时候,化学发光法就闪亮登场了,听名字就有种神秘感,对吧?这法子就像魔术一样,咱们不需要特复杂的仪器,反正就是利用一些化学反应发出的光来测定气体的浓度。
想象一下,咱们在夜空下点一根烟火,随着那一闪一闪的光,哇,真是美得不可思议。
化学发光法就是把这种“烟火”的原理应用到实验室里,专门为氮氧化物服务。
得准备一些化学试剂,就像做菜前得备料。
别小看这步,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最后的效果。
就像做红烧肉,肉得新鲜,调料得到位。
然后把这些试剂混合在一起,嘿嘿,开始反应咯。
这个反应会产生光,光的强度跟氮氧化物的浓度成正比。
简单吧?你就想象成开灯,灯亮得越亮,氮氧化物就越多。
等到这个光亮出来之后,咱们就用光度计来测量。
其实就像用手机拍照,拍出来的效果直接影响你朋友圈的点赞数量。
光越亮,氮氧化物浓度越高,测量值就越大。
真是简单明了,谁说科学家就得皱眉头,咱们也可以轻松搞定嘛!这法子还有个好处,就是它灵敏度高,反应快。
试想一下,平时咱们看到红绿灯变换,得多快才能反应过来,跟这些化学反应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高效的检测方式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实时监测的环境,比如空气质量检测、工业排放监控等等。
想一想,如果我们能及时知道空气里有多少氮氧化物,那可真是为我们自己和后代的健康把关。
当然了,化学发光法也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有些其他物质也可能干扰反应,搞得结果不那么准确。
就好比你去参加聚会,周围的吵闹声让你听不清朋友说的话,难免会出错。
氮氧化物检测标准

氮氧化物检测标准氮氧化物(NOx)是一类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三氧化二氮(N2O3)等。
它们主要来源于高温燃烧过程、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
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较大危害,因此需要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氮氧化物检测标准。
1.《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693-2014:这是我国关于氮氧化物检测的一个标准,主要规定了使用定电位电解法检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
2.《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这是一个关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的标准方法,适用于测定空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浓度。
3.《氮氧化物国家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各类污染源,如工业炉窑、发电厂等。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这个标准规定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参照表2的方法进行连续监测,氮氧化物月均值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5.《室内一氧化碳检测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室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组分的分项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氮氧化物检测的参考。
在进行氮氧化物检测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检测设备的可靠性:使用可靠的检测设备,如氮氧化物检测仪,确保检测系统的稳定运行。
3.检测标准的适用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于当前场景的检测标准。
4.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以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5.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在检测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方法一:高锰酸钾氧化法
1 适用范围
本法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分光光度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µg/10 ml 吸收液。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24 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50 ml,采样体积288 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12~24 L 时,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mg/m3。
2 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 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
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NO2计)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亚硝酸根的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必要时,实验用水可在全玻璃蒸馏器中以每升水加入高锰酸钾(KMnO4)和氢氧化钡[Ba(OH)2]重蒸。
冰乙酸。
盐酸羟胺溶液,ρ =~g/L。
硫酸溶液,c(1/2H2SO4)=1 mol/L:取15 ml 浓硫酸(ρ20= g/ml),徐徐加到500 ml 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ρ (KMnO4)=25 g/L:称取25g 高锰酸钾于1 000 ml 烧杯中,加入500 ml 水,稍微加热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加入 1 mol/L 硫酸溶液()500 ml,搅拌均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贮备液,ρ (C10H7NH(CH2)2NH2·2HCl)= g/L:称取g N-(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于500 ml 容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贮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稳定保存三个月。
显色液:称取g 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溶解于约200 ml 40~50℃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 1 000 ml 容量瓶中,加入50 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贮备溶液()和50 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贮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若溶液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吸收液:使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4∶1(体积分数)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
吸收液的吸光度应小于等于。
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液,ρ (NO2−)=250 µg/ml:准确称取0 g 亚硝酸钠(NaNO2,优级纯,使用前在105℃±5℃干燥恒重)溶于水,移入 1 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贮于密闭棕色瓶中于暗处存放,可稳定保存三个月。
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液,ρ (NO2−)= µg/ml:准确吸取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液()ml 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临用现配。
4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L/min。
采样流量为L/min 时,相对误差小于±5%。
采样连接管线为硅胶管,内径约为 6 mm,尽可能短些,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 2 m,配有朝下的空气入口。
吸收瓶:可装10 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图1 示出较为适用的两种多孔玻板吸收瓶。
采样过程中吸收瓶外罩黑色避光罩(黑色垃圾袋即可)。
新的多孔玻板吸收瓶或使用后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应用(1+1)HCl 浸泡24 h 以上,用清水洗净。
氧化瓶:可装5 ml、10 ml 或50 ml 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液柱高度不能低于80 mm。
使用后,用盐酸羟胺溶液()浸泡洗涤。
图 2 示出了较为适用的两种氧化瓶。
5 干扰及消除
空气中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氮氧化物质量浓度的30 倍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空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正干扰。
空气中臭氧质量浓度超过mg/m3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采样时在采样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 cm 长的硅橡胶管(很重要),可排除干扰。
6 样品
短时间采样(1 h以内)
取两支内装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 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高度不低于80 mm),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二支吸收瓶之间(见图3),以L/min 流量采气4~24 L。
采样过程中记录好温度、大气压、和采样流量。
采样要求
采样前应检查采样系统的气密性。
采样期间,样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
气温超过25℃时,长时间(8 h 以上)运输和存放样品应采取降温措施。
采样结束时,为防止溶液倒吸,应在采样泵停止抽气的同时,闭合连接在采样系统中的止水夹或电磁阀(见图3)。
现场空白
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带到采样现场,与样品在相同的条件下保存,运输,直至送交实验室分析,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沾污。
要求每次采样至少做2个现场空白测试。
样品的保存
样品采集、运输及存放过程中避光保存,样品采集后尽快分析。
若不能及时测定,将样品于低温暗处存放,样品在30℃暗处存放,可稳定8 h;在20℃暗处存放,可稳定24 h;于0~4℃冷藏,至少可稳定 3 d。
7 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1 制备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系列。
根据表1分别移取相
应
体
积
的
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液(),加水至ml,加入显色液()ml。
各管混匀,于暗处放置20 min(室温低于20℃时放置40 min 以上),用10 mm 比色皿,在波长540 nm 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扣除0 号管的吸光度以后,对应NO2−的质量浓度(μg/ml),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标准曲线斜率控制在~,截距控制在~之间(以 5 ml 体积绘制标准曲线时,标准曲线斜率控制在~,截距控制在± 之间)。
空白试验
实验室空白试验:取实验室内未经采样的空白吸收液,用10 mm 比色皿,在波长540 nm 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实验室空白吸光度A0 在显色规定条件下波动范围不超过±15%。
现场空白:同测定吸光度。
将现场空白和实验室空白的测量结果相对照,若现场空白与实验室空白相差过大,查找原因,重新采样。
样品测定
采样后放置20 min,室温20℃以下时放置40 min 以上,用洗耳球将采样瓶中吸收液全部吹出,混匀。
用10 mm 比色皿,在波长540 nm 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同时测定空白样品的吸光度。
若样品的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上限,应用实验室空白试液稀释,再测定其吸光度。
但稀释倍数不得大于6。
8 结果表示
空气中二氧化氮质量浓度ρ(mg/m3)按式(1)计算:
空气中一氧化氮质量浓度
ρ(mg/m3)以二氧化氮(NO2)计,按式(2)计算:
ρ′ (mg/m3)以一氧化氮(NO)计,按式(3)计算: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ρNO x(mg/m3)以二氧化氮(NO2)计,按式(4)计算:
以上各式中:A1、A2——串联的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
A0——实验室空白的吸光度;
b——标准曲线的斜率,A·ml/μg;
a——标准曲线的截距;
V——采样用吸收液体积,ml;
V0——换算为标准状态(kPa,273 K)下的采样体积,L;
K——NO→NO2 氧化系数,;
D——样品的稀释倍数;
f——Saltzman 实验系数,(当空气中二氧化氮质量浓度高于mg/m3 时,f取值)9 精密度和准确度
测定NO2 标准气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5 个实验室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在~mg/m3的NO2 标准气体,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相对误差小于±8%。
测定NO标准气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在~mg/m3的NO 标准气体,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相对误差小于±10%。
方法二:三氧化铬氧化法
上图为装置连接图
该方法实验原理检出限、以及吸收液、标准曲线制作、空白设置方法同上。
该法只能测得空气中NO x的含量
与方法一不同之处补充如下:
1、三氧化铬氧化管的制作:筛取20- 40目石英砂或普通砂,用( 1 + 2 ) 盐酸溶液浸泡一夜,用水洗至中性,烘干。
把三氧化铬和石英砂按重量比1:20混合,加少量水调匀,在105℃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搅拌几次。
做好的三氧化铬-石英砂应是松散的,若是枯在一起,说明三氧化铬比例太大,可适当增加一些石英砂,重新制备。
将三氧化铬一石英砂装入双球玻璃管,两端用少量脱脂棉塞好,即制成氧化管。
用乳胶管将其两端连接封紧(进气孔方向的乳胶管不可省),保存待用。
在使用过程中,若三氧化铬一石英砂板结或变色(一般是变绿),则说明已失去氧化作用,需重新制作。
2、计算公式同方法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