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
《三角形》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面积等。

该单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
1. 三角形的性质:
- 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两两相交于三个不同的点,就构成一个三角形。

- 三角形的元素:顶点、边、角。

- 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 三角形的外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对应内角的补角。

2. 三角形的分类:
- 三角形的根据边长分类:
*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

* 普通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

- 三角形的根据角度分类:
*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90度。

* 钝角三角形:一个角大于90度。

*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3. 三角形的判定:
- 判断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边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

- 判断三角形的种类:根据边长和角度的条件,可以判断三角形的种类。

4. 三角形的面积:
-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等于底边长度乘以高的一半。

- 海伦公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可以通过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通过学习《三角形》这个单元,学生将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了解三角形的三个重要元素,能够判断三边是否构成三角形,能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同时,还能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三角形的知识点及题型总结一、三角形的认识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按序相接所构成的图形。

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例题 1图1中共几个三角形。

例题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和三边不相等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例题 3 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b、c知足(b-2)2+|c-3|=0,且 a 为方程 |x -4|=2 的解 .求△ ABC的周长,并判断△ ABC的形状 .二、与三角形相关的边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例题 1以以下各组数据为边长,能够成三角形的是(),4,5,4,8,7,10,4,5例题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边长分别为4、5,则该三角形周长L 的范围是()A.1<L<9B.9<L<14C.10<L<18D.没法确立课后练习: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8,则第三边可能是()B. 6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13,则它的周长为。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2 和4、5,则第三边长为。

4,为了使其周长是最小的整数,则第三边的为。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此中一边长为 3cm,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D.7cm 或3cm6、依据以下已知条件,能独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AC=8B.AB=4,BC=3,∠ A=30°C.∠A=60°,∠ B=45°, AB=4D.∠C=90°, AB=68、用7 根火柴棒首尾按序相连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个不一样的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整章复习知识点和对应练习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整章复习知识点和对应练习

T ——三角形一、知识梳理:专题一: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专题二:三角形有关的角;专题三: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二、考点分类专题一: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考点一:三角形的边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2.三角形分类:(1)按角的关系分类 (2)按边的关系分类⎧⎪⎧⎨⎨⎪⎩⎩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例1】【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解析:选项A 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 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 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 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3<x <11 ;B .4<x <7 ;C .-3<x <11 ;D .x >3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7-4<x <7+4,即3<x <11.故选A.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类型三】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类型四】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考点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例2】探究点一:三角形的高【类型一】三角形高的画法画△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解:过点C 作边AB 的垂线段,即画AB 边上的高CD ,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故选D. 方法总结: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必须满足:(1)过该边所对的顶点;(2)垂足必须在该边或在该边的延长线上.【类型二】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高如图所示①,在△ABC 中,AB =AC =5,BC =6,AD ⊥BC 于点D ,且AD =4,若点P 在边AC 上移动,则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P ⊥AC 时,BP 有最小值.由△ABC 的面积公式可知12AD ·BC =12BP ·AC ,解得BP =245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可利用面积相等作桥梁(但不求面积)求三角形的高,这种解题方法通常称为“面积法”.① ② ③ ④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中线【类型一】 应用三角形的中线求线段的长如图②在△ABC 中,AC =5cm ,AD 是△ABC 的中线,若△ABD 的周长比△ADC 的周长大2cm ,则BA =________.解析: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D =CD ,∴△ABD 的周长-△ADC 的周长=(BA +BD +AD )-(AC +AD +CD )=BA -AC ,∴BA -5=2,∴BA =7cm.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ABD 与△ADC 的周长之差转化为边长的差.【类型二】 利用中线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如图③,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和△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和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________.解析:∵点D 是AC 的中点,∴AD =12AC .∵S △ABC =12,∴S △ABD =12S △ABC =12×12=6.∵EC =2BE ,S △ABC =12,∴S △ABE =13S △ABC =13×12=4.∵S △ABD -S △ABE =(S △ADF +S △ABF )-(S △ABF +S △BEF )=S △ADF -S △BEF ,即S △ADF -S △BEF =S △ABD -S △ABE =6-4=2.故答案为2.方法总结: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探究点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④,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C 的高,∠BAC =60°,∠BCE =40°,求∠ADB 的度数.解析:根据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 =60°,得出∠BAD =30°,再利用CE 是△ABC 的高,∠BCE =40°,得出∠B 的度数,进而得出∠ADB 的度数.解:∵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 =60°,∴∠DAC =∠BAD =30°.∵CE 是△ABC 的高,∠BCE =40°,∴∠B =50°,∴∠ADB =180°-∠B -∠BAD =180°-50°-30°=100°.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灵活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表示方法,同时此类问题往往和三角形的高综合考查.考点三:三角形的稳定性【例3】要使四边形木架(用4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需要加钉1根木条固定,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2根木条固定,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3根木条固定,…,那么要使一个n 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几根木条固定?解析:由于多边形(三边以上的)不具有稳定性,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后木架的形状就不变了.根据具体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经验及题中所加木条可找到一般规律.解: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n -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所以,要使一个n 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n -3)根木条固定.方法总结: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时,所需要的木条根数,可从具体到一般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求解.专题二:三角形有关的角考点四:三角形的内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例4】探究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类型一】 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已知,如图①,D 是△ABC 中BC 边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交AB 于F ,交AC 于E ,若∠A =46°,∠D =50°.求∠ACB 的度数.① ② 解析:在Rt △DFB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 的度数,再在△ABC 中求∠ACB 的度数即可.解:在△DFB 中,∵DF ⊥AB ,∴∠DFB =90°.∵∠D =50°,∠DFB +∠D +∠B =180°,∴∠B =40°.在△ABC 中,∵∠A =46°,∠B =40°,∴∠ACB =180°-∠A -∠B =94°. 方法总结:求三角形的内角,必然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关,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图形特点,在不同的三角形中,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判定解析:设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 ,2x ,3x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x +2x +3x =180°,解得x =30°,∴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90°,即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方法总结:在解决有关比例问题时,通常先设比例系数,然后列方程求解.【类型三】 三角形的内角与角平分线、高的综合运用如图②,在△ABC 中,∠A =12∠B =13∠ACB ,CD 是△ABC 的高,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求∠DCE 的度数.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用∠A 表示出∠B 和∠ACB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 ,再求出∠ACB ,∠ACD ,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E 即可求得∠DCE 的度数.解:∵∠A =12∠B =13∠ACB ,设∠A =x ,∴∠B =2x ,∠ACB =3x .∵∠A +∠B +∠ACB =180°,∴x +2x +3x =180°,解得x =30°,∴∠A =30°,∠ACB =90°.∵CD 是△ABC 的高,∴∠ADC =90°,∴∠ACD =180°-90°-30°=60°.∵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ACE =12×90°=45°,∴∠DCE =∠ACD -∠ACE =60°-45°=15°.方法总结:本题是常见的几何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图形解答.探究点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 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运用如图,CE ⊥AF ,垂足为E ,CE 与BF 相交于点D ,∠F =40°,∠C =30°,求∠EDF 、∠DBC 的度数.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求出∠EDF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 +∠DBC =∠F +∠DEF ,然后求解即可.解:∵CE ⊥AF ,∴∠DEF =90°,∴∠EDF =90°-∠F =90°-40°=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C +∠DBC +∠CDB =∠F +∠DEF +∠EDF ,∴30°+∠DBC =40°+90°,∴∠DBC =100°.方法总结:本题主要利用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五: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例5】探究点:三角形的外角【类型一】 应用三角形的外角求角的度数如图所示,P 为△ABC 内一点,∠BPC =150°,∠ABP =20°,∠ACP =30°,求∠A 的度数.解析:延长BP交AC于E或连接AP并延长,构造三角形的外角,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A的度数.解:延长BP交AC于点E,则∠BPC,∠PEC分别为△PCE,△ABE的外角,∴∠BPC=∠PEC +∠PCE,∠PEC=∠ABE+∠A,∴∠PEC=∠BPC-∠PCE=150°-30°=120°.∴∠A=∠PEC-∠ABE=120°-20°=100°.方法总结: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将已知与未知的角联系起来是计算角的度数的方法.【类型二】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把几个角的和分别转化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D+∠E=180°.解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EFG=∠B+∠D,∠EGF=∠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E+∠EGF+∠EFG=180°,代入即可得证.证明:∵∠EFG、∠EGF分别是△BDF、△ACG的外角,∴∠EFG=∠B+∠D,∠EGF=∠A +∠C.又∵在△EFG中,∠E+∠EGF+∠EFG=180°,∴∠A+∠B+∠C+∠D+∠E=180°.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解决.【类型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综合应用如图①,∠ACD是△ABC的外角,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1)如果∠A=60°,∠ABC=50°,求∠E的度数;(2)猜想:∠E与∠A有什么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即可);(3)如图②,点E是△ABC两外角平分线BE、CE的交点,探索∠E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先计算特殊角的情况,再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结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解决.解:(1)根据外角的性质得∠ACD =∠A +∠ABC =60°+50°=110°,∵BE 平分∠ABC ,CE 平分∠ACD ,∴∠1=12∠ACD =55°,∠2=12∠ABC =25°.∵∠E +∠2=∠1,∴∠E =∠1-∠2=30°;(2)猜想:∠E =12∠A ; (3)∵BE 、CE 是两外角的平分线,∴∠2=12∠CBD ,∠4=12∠BCF ,而∠CBD =∠A +∠ACB ,∠BCF =∠A +∠ABC ,∴∠2=12(∠A +∠ACB ),∠4=12(∠A +∠ABC ).∵∠E +∠2+∠4=180°,∴∠E +12(∠A +∠ACB )+12(∠A +∠ABC )=180°,即∠E +12∠A +12(∠A +∠ACB +∠ABC )=180°.∵∠A +∠ACB +∠ABC =180°,∴∠E +12∠A =90°. 方法总结:对于本题发现的结论要予以重视:图①中,∠E =12∠A ;图②中,∠E =90°-12∠A .考点六: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多边形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2.相关概念:顶点、边、内角、对角线.3.多边形的对角线: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为(n -3)条;n 边形共有对角线n (n -3)2条(n ≥3).4.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各内角也都相等,那么就称为正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外角和的关系:(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 ≥3,n 是正整数),可见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n 有关,每增加1条边,内角和增加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与边数的多少无关.(3).正n 边形:正n 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为(n -2)·180°n ,外角的度数为360°n. 【例6】探究点一:多边形的概念【类型一】 多边形及其概念下列图形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解析:根据凸多边形的概念,如果多边形的边都在任意一条边所在的直线的同旁,该多边形即是凸多边形,否则即是凹多边形.由此可得选项D 的图形不是凸多边形.故选D. 方法总结:多边形可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辨别凸多边形可有两种方法:(1)画多边形任何一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多边形都在此直线的同一侧;(2)每个内角的度数均小于180°.通常所说的多边形指凸多边形.【类型二】 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若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十五边形,则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可能为( )A .14或15或16B .15或16C .14或16D .15或16或17解析: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少了一条,则多边形的边数是14,15或16.故选A. 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少了一条,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亲自动手画一下.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对角线【类型一】 确定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请猜想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________条对角线,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________条对角线,从而推导出n 边形共有________条对角线.解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从n 个顶点出发引出n (n -3)条对角线,而每条重复一次,可得答案.解: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1条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2条对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3条对角线,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4条对角线,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 -3)条对角线,从而推导出n 边形共有n (n -3)2条对角线. 方法总结:(1)多边形有n 条边,则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n -3)条;(2)多边形有n 条边,对角线的条数为n (n -3)2.【类型二】 根据对角线条数确定多边形的边数从一个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都只有5条对角线,则它的边数是( )A .6B .7C .8D .9解析:设这个多边形是n 边形.依题意,得n -3=5,解得n =8.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故选C.【类型三】 根据分成三角形的个数,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连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的线段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原多边形是( )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解析:设原多边形是n 边形,则n -2=6,解得n =8.故选D.方法总结: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这(n -3)条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探究点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下列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长方形C .正方形D .五边都相等的五边形解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进行解答.正方形四个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故选C.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相等、各条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探究点一:多边形的内角和【类型一】利用内角和求边数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它是( )A.四边形 B.五边形C.六边形 D.七边形解析: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设它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选B.【类型二】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1620° B.1800°C.1980°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解析:1800÷180=10,∴原多边形边数为10+2=12.∵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新多边形的边数可能是11,12,13,∴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620°,1800°,1980°.故选D.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原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复杂图形中的角度计算如图,∠1+∠2+∠3+∠4+∠5+∠6+∠7=( )A.450° B.540°C.630° D.720°解析:如图,∵∠3+∠4=∠8+∠9,∴∠1+∠2+∠3+∠4+∠5+∠6+∠7=∠1+∠2+∠8+∠9+∠5+∠6+∠7=五边形的内角和=540°,故选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灵活运用五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内外角关系.根据图形特点,将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体现了转化思想的优越性.【类型四】利用方程和不等式确定多边形的边数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时,求得内角和为1125°,当他发现错了以后,重新检查,发现少算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解析:本题首先由题意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进而求出这一内角的取值范围;然后可确定这一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得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解:设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x,则有1125°<x<1125°+180°,即180°×6+45°<x<180°×7+45°,因为x为多边形的内角和,所以它是180°的倍数,所以x=180°×7=1260°.所以7+2=9,1260°-1125°=135°.因此,漏加的这个内角是135°,这个多边形是九边形.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列出不等式求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外角和【类型一】已知各相等外角的度数,求多边形的边数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6°,则该多边形是正( )A.八边形 B.九边形C.十边形 D.十一边形解析: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则这个多边形是正十边形.故选C.方法总结:如果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求边数可直接利用外角和除以这个角即可.【类型二】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综合运用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为540°,则它是( )A.五边形 B.四边形C.三角形 D.不能确定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依题意可得(n-2)×180°+360°=540°,解得n =3,∴这个多边形是三角形.故选C.方法总结: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解读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解读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1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重点)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例1】三角形三边之长分别为①3,4,5;②9,40,41;③7,24,25;④13,84,85.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若已知三角形三边长,要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是否有两个较小数的平方和等于大数的平方.①222345+=②22294041+=③22272425+=④222138485+=所以以上4组都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解:D【例2】在△ABC 中,22-,a m n =2,b mn =22+,c m n =其中m ,n 是正整数,且m>n ,试判断△ABC 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本题已给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只需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进行判断就可以,但关键是确定最大边.解:因为m ,n 是正整数,且m>n ,222(-)20,m n m n mn =+->所以22+2,m n mn >所以c>b.又222222222(+)()20,m n m n m n m n n --=+-+=>所以c>a.所以c 为最长边.因为2222224224222222()(2)24(),a b m n mn m m n n m n m n c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知识点2 勾股数(了解)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1)3,4,7;(2)5,12,13;(3)111345,,(4)3,-4,5. 分析:判断的时候,要紧扣两个条件:(1)是否符合222a b c +=,即两个较小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2)它们是不是正整数。

专题1-9 《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八年级数学下册(湘教版)

专题1-9 《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八年级数学下册(湘教版)

1.9 《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复习目标】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能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3.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知识梳理】要点一、直角三角形定义1.直角三角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要点二、直角三角形性质(1)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5)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两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为斜边.要点四、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由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知,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或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这里用到的是“AAS”,“ASA”或“SAS”判定定理. 要点五、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定理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这个判定方法是直角三角形所独有的,一般三角形不具备.【典型例题】类型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求CD的长.【答案】CD=a【思路点拨】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DAC=30°,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C=a.解:∵∠ABC=∠ACB=15°∴∠DAC=30°∵CD是腰AB上的高AB=AC=2a∴AC=2CD∴CD=a【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得出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2 已知,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6,AC,8,求AB与CD 的长.【答案】AB=10∠CD=4.8.解∠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6∠AC=8∠由勾股定理得∠AB=∵S△ABC=12AB•CD=12AC•BC∠∴CD=AC BCAB⋅=8610⨯=4.8∠【点拨】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利用等面积法求出CD的长即可.3.已知:如图,在△ABC中,∠A=30°,∠ACB=90°,M、D分别为AB、MB的中点. 求证:CD⊥AB.【思路点拨】由∠ACB=90°,M为AB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M12=AB=BM,再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B12=AB=BM,则CM=CB,而D为MB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ACB=90°,M为AB中点,∴CM12=AB=BM.∵∠ACB=90°,∠A=30°,∴CB12=AB=BM,∴CM=CB.∵D为MB的中点,∴CD⊥BM,即CD⊥AB.【点拨】本题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4、已知:如图,AB⊥BD,CD⊥BD,AD=BC.求证:(1)AB=CD:(2)AD∥BC.【思路点拨】先由“HL”证Rt△ABD≌Rt△CDB,再由内错角相等证两直线平行.证明:(1)∵AB⊥BD,CD⊥BD,∴∠ABD =∠CDB =90°在Rt △ABD 和Rt △CDB 中,∴Rt △ABD ≌Rt △CDB (HL )∴AB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由∠ADB =∠CBD∴AD ∥BC .【总结升华】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首先考虑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再考虑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AE ⊥AB ,BC ⊥AB ,AE =AB ,ED =AC .求证:ED ⊥AC .证明:∵AE ⊥AB ,BC ⊥AB ,∴∠DAE =∠CBA =90°在Rt △DAE 与Rt △CBA 中,∴Rt △DAE ≌Rt △CBA (HL )∴∠E =∠CAB∵∠CAB +∠EAF =90°,∴∠E +∠EAF =90°,即∠AFE =90°即ED ⊥AC .5、 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全等的注明理由:AD BC BD DB ⎧⎨=⎩=ED AC AE AB ⎧⎨⎩==,(1)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2)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 )(3)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 )(4)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 )【答案】(1)全等,“AAS ”;(2)全等,“AAS ”;(3)全等,“SAS ”;(4)全等,“HL ”.【解析】理解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判断.【总结升华】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用的判定方法有5种:SAS 、ASA 、AAS 、SSS 、HL.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一个锐角及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及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3)两个锐角对应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C .解:(1)一个锐角及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根据AAS 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及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根据AAS 或ASA 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3)两个锐角对应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缺少“边”这个条件,故不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根据SAS 或HL 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根据HL 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所以说法正确的有4个.故选C .6、 如图,AB ⊥AC 于A ,BD ⊥CD 于D ,若AC=DB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D B .∠ABC=∠DCBC .OB=OD D .OA=OD O BC DA【思路点拨】根据已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验证.【答案与解析】解:∵AB⊥AC于A,BD⊥CD于D∴∠A=∠D=90°(A正确)又∵AC=DB,BC=BC∴△ABC≌△DCB(HL)∴∠ABC=∠DCB(B正确)∴AB=CD又∵∠AOB=∠C∴△AOB≌△DOC(AAS)∴OA=OD(D正确)C中OD、OB不是对应边,不相等.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类型三、直角三角形的折叠问题7.将一张矩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使顶点落在点.已知,,则折痕的长为( )A. B. C. D.【思路点拨】直角三角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在习题中比较多的利用数形结合解决相应的问题.常用的是两锐角互余,三边满足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答案】C.【解析】由折叠可知,∠CED=∠C′ED =30°,因为在矩形ABCD中,∠C等于90°,CD=AB=2,所以在Rt△DCE中,DE=2CD=4.故选C.【总结升华】折叠题型一定要注意对应的边相等,对应的角相等.【变式】如图,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4cm,BC=8cm,将△ABC折叠,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DE的长为( ).A. B. C. D.5【答案】B.解析:由折叠可知,AD=BD,DE⊥AB,∴BE=AB设BD为x,则CD=8-x∵∠C=90°,AC=4,BC=8,∴AC2+BC2=AB2∴AB2=42+82=80,∴AB=,∴BE=在Rt△ACD中,AC2+CD2=AD2 ,∴42+(8-x)2=x2,解得x=5在Rt△BDE中,BE2+DE2=BD2,即()2+DE2=52,∴DE=,故选B.类型四、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综合运用8.如图,有两条公路OM、ON相交成30°角,沿公路OM方向离O点80米处有一所学校A.当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时,在以P为圆心50米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卡车噪声的影响,且卡车P与学校A的距离越近噪声影响越大.若一直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的速度为18千米/时.(1)求对学校A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与学校A的距离;(2)求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n-·180°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n-条对角线,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一节:全等三角形形状大小放在一起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

换句话说,全等形就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放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

(完整版)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docx

(完整版)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docx

三角函数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

a 2b2c22、如下图,在 Rt△ABC中,∠ C为直角,则∠ 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 ∠ A可换成∠ B) :定义表达式取值范围关系( A+B=90)正A的对边0 sin A1sin A cosB sin A斜边( ∠ A 为锐角 )弦cos A sin B 余A的邻边0 cos A1sin2 A cos2A1 cos A斜边( ∠ A 为锐角 )弦正A的对边tan A0tan A cot B tan AA 的邻边( ∠ A 为锐角 )cot A tan B切1( 倒数 )tan A余的邻边cot A0cot Acot A A tan A cot A1切的对边( ∠ A 为锐角 )A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 A cosB由 A B90B sin A cos(90A)对cos A sin B得 B90A cos A sin(90A)斜边c a 边AbC邻边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tan A cot B由 A B90tan A cot(90A)cot A tan B得 B90A cot A tan(90A)5、0°、 30°、 45°、 60°、 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重要 )三角函数0°30°45°60°90°sincostan-cot-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当 0°≤≤ 90°时,sin随的增大而增大,cos随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 <90°时, tan 随的增大而增大, cot 随的增大而减小。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 :已知 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 )→所有未知的 和角。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证明PPT(第1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证明PPT(第1课时)

获取新知
知识点二: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
B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
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
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可以欣赏“16页的读一读”, 并可以上网搜索,诸如美国第二十任总统的证法、赵 爽弦图法等
勾股定理反过来,怎么叙述呢?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一项指标.现测得AB=4 cm,BC=3 cm,AD=13 cm,CD=12 cm, ∠ABC=90°,根据这些条件,能否得出∠ACD等于90°?请说明理由.
解:能.理由:在Rt△ABC中,
∵AB=4 cm,BC=3 cm,∠ABC=90°,
∴AC=
=5(cm).
在△ACD中,∵AD=13 cm,CD=12 cm,AC=5 cm,
你来给出完整的 证明过程吧,试 一试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ABC中,∠C=70°,∠B=30°,AD⊥BC 于点D,AE为∠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 解:由题意可知, ∠BAC=180°-∠B-∠C=80°. ∵AE为∠BAC的平分线, ∴∠CAE=∠BAE= ∠BAC=40°. ∵AD⊥BC,∴∠ADC=90°. ∴∠CAD=90°-∠C=90°-70°=20°. ∴∠DAE=∠CAE-∠CAD=40°-20°=20°.
原命题都存在逆命题 ,
但是互逆命题的真假 无法保证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 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注意1:逆命题、互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但逆定理、互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注意2: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定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完整版)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a A
∠的对边
(1)角A的正弦: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A=
(2)角A的余弦: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A=
(3)角A的正切: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 an A,
即t an A=
(4)角A的余切: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 ot A,
即c ot A=
2.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cosB=,cosA=sinB=
t an A=c ot B=, cot A=t an B=
3.三角函数的关系
(1)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1)平方关系:sinA2+cosA2=1
2)倒数关系:t an A·c ot A=1
3)商的关系:t an A=,c ot A=
(2)互为余角的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90°-A)=cosA,cos(90°-A)=sinA
t an(90°-A)=c ot A, cot(90°-A)=t an A
4.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3)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α表示,则tanα=
(4)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角.。

(完整版)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

(完整版)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

17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一、知识点总结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 ;(2)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__________ ■勺一半; (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4)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 所对的角等于 ___________ 。

(5)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的平方和等于 ____ 的平方。

勾股定理 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 有一个角等于 _______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有两个角 ___________ ■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 ________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 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常用的勾股数据:⑴ 3,4,5⑵ 5,12,13 ⑶ 2,1, .3 ⑷ 1,1, . 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 1. 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 A.12 , 15, 18 B.11 , 60, 61 42.0 分)) C.15 , 2. 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一组数是( A. a=8, b=15, c=17C.a=7, b=24, c=25 16, 17 )B.a=9, D. a=3, D.12, 35,36b=12, b=5, c=7 c=15 3. 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偶数,则这三边的边长可能是( ) A.3 , 4, 5 B.6 , 8, 10 C.7 , 24, 29 D.8, 12, 20 4. 分别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那么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 , 4, 5B.5 , 12 , 13 5. 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 , 4 , 5 B.4 , 5 , 6 6. 下列几组数:①7 , 24 , 25;②8 , 于1的正整数).其中是勾股数的有(A.1 组B.2组 7. 在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C.7, 13, 15 )D.8 ,15,17 A.0.3、0.4、0.5 5、4 8. 下列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5, 12 , 13B.6 , 8 , 10C.5 , 12 , 17;③9 , )C.3组)15, ) C.9 ,16, 13 40, C.2521D.6 , 8, 10 241 :④ n -1 , 2n , D.4组、7、24D.8,15,已知大正方9. 如图,是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 形的面积为49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4 ,若用x , y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2n +1 (n 是大D.6、条直角边(x >y ),请观察图案,指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2 2 A. x +y =49 B. x-y=2 C.2xy+4=49 D.x+y=13 10.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 2、5,那么第三边的平方是 A.21 B.26 C.29 D.21 或 29 11. 下列各组数中,以 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 2 一, b =2 , c=2 . c= ■ C.a=・■,b=・、,c=m c=13 12. 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5,2,3 D.a=5, b=12. B a = . , b=2, 13. △ ABC D E 分别为 A.6 B.4 14. 如图,△ ABC 中,点 四边形EBCF 面积为(A.4B.6 B.4,5,5C.2, AB AC 中点,S ^ABC =8, C.2 ) 3,4 D.1, 则厶DEC 的面积为D.1 E 、F 分别为AB AC 中点,△ AEF 面积为 ) C.8 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5.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AC 若OE=2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16.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120°, _____ cm .2 2 2 217. 观察下列各式:3 +4 =5 ; 8 +6=10 ; 15+8=17; 中的规律?请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接下来的式子: 18. 写四组勾股数组. 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19. 如图,OP=1,过P 作PP 丄OP 得 OR=JJ ;再过 R 作P 1P 2丄OP 且 RP 2=1,得OP=.;又过P 2作 P 2P 3丄OB 且卩2卩3=1,得OP=2;…依此 法继续作下去,若△ OPnPn +1的面积大于6时,n 至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如图,在 Rt ^ABC 中,/ ACB=90 AC=3 BC=4,分别以 AB AC BC 为边在AB 同侧作正方形ABEF ACPQ BDMC 记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S3、S,贝y s+s+s+s= ________ . BD 相交于点O E 为AB 的中点, 底边上的高是 3cm , 则腰长为 2 2 2 24+10=26 ; P:S 、S 2、2, B…;你有没有发现其21. 如图,直线11、12、13分别过正方形 ABCD 的三个顶点 A, B , D,且相互平行, 若11与12的距离为1, 12与13的距离为1,则该正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__ . 22. 如图所示,矩形纸片 ABCD 中, AB=6cm , BC=8bm ,现将其沿EF 对折,使得 点C 与点A 重合,则EF 长为 ________ cm .23. 如图,一透明的圆柱体玻璃杯,从内部测得底部直径为6cm,杯深8cm•今有一根长为16cm的吸管如图放入杯中,露在杯口外的长度为h,则h的变化范围是: __________ 24. △ ABC的3条边的长分别为6、8、10,与其相似的△ DEF的最长边为15,则△ DEF的最短边为_______ , △ DEF的面积为 _______ •25. 如图,在△ ABC中,E, D, F分别是AB, BC, CA的中点,AC=4 BC=5, AB=6则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_______ •26. 如图,在?ABCD中, E、F分别是AD CD的中点,EF与BD相交于点M 若厶DEM的面积为1,则?ABCD勺面积为27. 如图,四边形ABCD中,/ A=90°, AB=2 - , AD=2点M N分别为线段BC, 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 F分别是DMMN的中点,贝U EF长度的最大值为______ •28. 如图,在△ ABC中,D, E分别是AB, AC的中点,那么△ ADE与四边形DBCE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 •29. 已知三角形3条中位线的比为3: 5: 6,三角形的周长是112cm,这三条中位线长分别是_________ •30. 如图,在△ ABC中,D、E、F分别是各边的中点,AH是高,/ DHF=50,/ DAF= ______ °.、解答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12.0分)31.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 B=Z E=30°,(1)操作发现:如图2,固定△ ABC 使厶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 边上时,①厶ADC是______ 三角形;②设△ BDC的面积为$,△ AEC的面积为S2,那么S与Sa的数量关系是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 C=9C° ,(2)猜想论证当△ 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 )中S与S 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 BDC和厶AEC中BC 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3)拓展探究,如图4,已知/ 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 DE// AB 交BC于点E (如图4)•若在射线BA上存在点F,使S^DCF=S A 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32. 已知:如图,在△ ABC 中,/B=90 , AB=$m , BC=cm .点 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 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x 秒, (1) 求几秒后,AP BQ 的面积等于6cm 2? (2) 求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5cm ?(3) 运动过程中,△ 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 8cm 2?说明理由.3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1) 求四边形 ABCD 勺周长和面积;2)Z BCD 是直角吗?34. 如图〔,△ ACB 和△ 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CB CE=CD ACB 的顶点 A 在厶ECD的长. A的斜边DE 上(1) 求证:Al+A[j=2AC ;(2) 如图2,若AE=2 AC=2 ,点F 是AD 的中点,直接写出 CF 的长是A ----- > p B35. 如图四边形ABCD中, / C=90 , BC=1, DC=2 AB= ,AD=3,求出这个四边形的面积.36. 如图,在△ ABC 中,D 为BC上一点,且AB=5 BD=3AD=4,且厶ABC的周长为18,求AC的长和△ ABC的面积.37.如图所示,在厶ABC中,AB: BC CA-3: 4: 5且周长为36cm,C 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沿CB边向点B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求△ BPQ的面积. /A p >38.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均1,且点A、B、C为格点.(1)求厶ABC的面积;(2)通过计算判断△ ABC的形状;.3)求AB边上的高.39. 如图,△ ABC中,AB=5cm , BC=Mm, A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请判断△ ABC的形状,说明理由.(2)当t= ______ 时,△ BCP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 3B T 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B40.已知a、b、c满足(a-7.5 ) 2+ +| c-8.5|=0 .求:(1)a、b、c 的值;(2)求以a、b、c为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41.如图,△ ABC 中,/ C=Rt Z, AB=5cm, B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 T 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 ABP的周长.(2)问t满足什么条件时,△ BCP为直角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卩0把厶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42.如图,在△ ABC 中,AB=30cm, BC=35:m , Z B=60°,有一动点M自A向B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N自B向C以2cm/s的速度运动,若M, N同时分别从A, B出发.(1)经过多少秒,△ BMN为等边三角形;2)经过多少秒,△ BMN为直角三角形.43.如图,在△ ABC中,D、E是AB AC中点,AG为BC边上的中线,DE AG相交于点0,求证:AG与DE互相平分.4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连结BE DG(1)求证:BE=DG BE! DG(2)连接BD EG DE,点MN P分别是BD EG DE的中点,连接MP PN, MN求证:△ M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若AB=4, EF=2J空,/ DAE=45 ,直接写出MN=。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与长度为5的线段能组成四边形的是()A.1,1,1B.1,1,8C.1,2,2D.2,2,2答案:D分析:若四条线段能组成四边形,则三条较短边的和必大于最长边,由此即可完成.A、1+1+1<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小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B、1+1+5<8,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小于8,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C、1+2+2=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等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D、2+2+2>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大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正确;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线段最短,类比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任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因而较短的两边的和大于最长边即可,四条线段能组成四边形,作三条线段的和大于第四条边,因而较短的三条线段的和大于最长的线段即可.2、要得知作业纸上两相交直线AB,CD所夹锐角的大小,发现其交点不在作业纸内,无法直接测量.两同学提供了如下间接测量方案(如图1和图2):对于方案Ⅰ、Ⅱ,说法正确的是()A.Ⅰ可行、Ⅱ不可行B.Ⅰ不可行、Ⅱ可行C.Ⅰ、Ⅱ都可行D.Ⅰ、Ⅱ都不可行答案:C分析:用夹角可以划出来的两条线,证明方案Ⅰ和Ⅱ的结果是否等于夹角,即可判断正误方案Ⅰ:如下图,∠BPD即为所要测量的角∵∠HEN=∠CFG∴MN∥PD∴∠AEM=∠BPD故方案Ⅰ可行方案Ⅱ:如下图,∠BPD即为所要测量的角在△EPF中:∠BPD+∠PEF+∠PFE=180°则:∠BPD=180°−∠AEH−∠CFG故方案Ⅱ可行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本题的突破点是用可画出夹角的情况进行证明3、刘零想做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她有两根长度分别为6cm和8cm的细木条,需要将其中一根木条分为两段,如果不考虑损耗和接头部分,那么可以分成两段的是()A.6cm的木条B.8cm的木条C.两根都可以D.两根都不行答案:B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答案.解: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应把8cm的木条截成两段,如将8cm的线段分成3cm和5cm或4cm和4cm,所截成的两段线段之和大于6,所以,可以,而6cm的线段无论如何分,分成的两段线段之和都小于8,所以,不可以.故选:B.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如图,若干个全等的正五边形排成圆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正五边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正五边形的个数为()A.10B.9C.8D.7答案:D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求出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延长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这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求出完成这一圆环需要的正五边形的个数,然后减去3即可得解.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540°÷5=108°,∴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180°−108°=72°,如图,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点O,则∠1=180°−2×72°=36°,360°÷36°=10,∵已经有3个五边形,∴10−3=7,即完成这一圆环还需7个五边形.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求出这个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需要减去已有的3个正五边形.5、已知△ABC中,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连接DE、BE、DC,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S△ADES△ABC =ADABB.S△ADES△ABC=AEACC.S△ADCS△ABC =ADABD.S△ADES△EDC=AEAC答案:C分析:A选项,设点E、C到AB的距离分别为ℎ1,ℎ2,则ℎ1<ℎ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B选项设点D、B到AC的距离分别为x,y,则x≠y,x<y,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C选项,设点C到AB距离为h,△ADC=12AD⋅ℎ,S△ABC=12AB⋅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D选项,设点D到AC距离为ℎ3,则S△ADE=12AE⋅ℎ3,S△EDC=12CE⋅ℎ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A选项:设点E、C到AB的距离分别为ℎ1,ℎ2,则ℎ1<ℎ2,S△ADE=12AD⋅ℎ1,S△ABC=12AB⋅ℎ2,∴S△ADES△ABC =12AD⋅ℎ112AB⋅ℎ2=AD⋅ℎ1AB⋅ℎ2≠ADAB,故A错误;B选项:设点D、B到AC的距离分别为x,y,则x≠y,x<y,S△ADE=12AE⋅x,S△ABC=12AC⋅y,S△ADES△ABC=12AE⋅x12AC⋅y=AE⋅xAC⋅y≠AEAC,故B错误;C选项:设点C到AB距离为h,△ADC=12AD⋅ℎ,S△ABC=12AB⋅ℎ,∴S△ADCS△ABC =12AD⋅ℎ12AB⋅ℎ=ADAB,故C正确;D选项:设点D到AC距离为ℎ3,则S△ADE=12AE⋅ℎ3,S△EDC=12CE⋅ℎ3,∴S△ADES△EDC =12AE⋅ℎ312CE⋅ℎ3=AECE=AEAC−AE≠AEAC,故D错误.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与三角形的高有关的计算,掌握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解题的关键.6、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16边形,那么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为()A.15或16或17B.15或17C.16或17D.16或17或18答案:A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当截线不经过多边形的顶点时,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时,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两个顶点时,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得答案.解:如图,当截线不经过多边形的顶点时,被截后的多边形比原多边形增加一条边,所以当被截后的多边形为16边形,则原多边形为15边形,如图,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时,被截后的多边形与原多边形边数相同,所以当被截后的多边形为16边形,则原多边形为16边形,如图,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两个顶点时,被截后的多边形比原多边形少一条边,所以当被截后的多边形为16边形,则原多边形为17边形,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用直线截多边形的一个角后,被截后的多边形的边数与原多边形的边数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清晰的分类讨论.7、当n边形边数增加2条时,其内角和增加()A.180°B.360°C.540°D.720°答案:B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新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2.(n+2−2)•180−(n−2)•180=36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内角和就增加180度.8、在△ABC中,∠A=12∠B=13∠C,则△ABC为()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等腰答案:B分析:根据∠A=12∠B=13∠C分别设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列出一个方程,解此方程即可得出答案.∵∠A=12∠B=13∠C∴可设∠A=x,∠B=2x,∠C=3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x+2x+3x=180°解得:x=30°∴∠A=30°,∠B=60°,∠C=90°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选择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基本概念.9、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35°,∠ACE=60°,则∠A=( )A.35°B.95°C.85°D.75°答案:C分析:根据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ACE=60°,得出∠ACD=12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即可求解.解:∵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ACE=60°∴∠ACD=2∠ACE=120°∵∠ACD=∠B+∠A∴∠A=∠ACD-∠B=120°-35°=8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0、能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的例证图是().A.B.C.D.答案:C分析:先将每个图形补充成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逐项判断即得答案.解:A、如图1,∠1是锐角,且∠1=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2,∠2是锐角,且∠2=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如图3,∠3是钝角,且∠3=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如图4,∠4是锐角,且∠4=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真假命题、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A+∠B+∠C+∠D+∠E=______.答案:180度##180°分析:如图,连接BC,记CD,BE的交点为G,先证明∠D+∠E=∠GBC+∠GCB,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解:如图,连接BC,记CD,BE的交点为G,∵∠D+∠E=180°−∠DGE,∠GBC+∠GCB=180°−∠BGC,∠DGE=∠BGC,∴∠D+∠E=∠GBC+∠GCB,∴∠A+∠ABG+∠GBC+∠GCB+∠ACG=180°,∴∠A+∠ABG+∠ACG+∠D+∠E=180°,所以答案是:180°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建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12、如图,点D在△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点E在BC边上,连接DE交AC于点F,若∠DFC=3∠B=117°,∠C=∠D,则∠BED=________.答案:102°分析:首先根据∠DFC=3∠B=117°,可以算出∠B=39°,然后设∠C=∠D=x°,根据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可得39+x+x=117,再解方程即可得到x=39,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ED的度数.解:∵∠DFC=3∠B=117°,∴∠B=39°,设∠C=∠D=x°,39+x+x=117,解得:x=39,∴∠D=39°,∴∠BED=180°−39°−39°=102°.所以答案是:102°.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3、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若BD=2,CD=1,则DE的长为______.答案:0.5或1.5分析:根据题意作出草图,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解: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BD=2,CD=1,如图,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BC=BD−CD=1∴DE=BD−BE=BD−12BC=2−12=32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BC=BD+DC=2+1=3∴BE=12BC=32∴DE=BD−BE=2−32=12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CD=0,不合题意,所以答案是:12或32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中线的定义,线段的和差关系,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4、一个多边形外角和是内角和的2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 答案:11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为(n −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n 的值. 解:根据题意可得:29×(n −2)×180°=360°, 解得:n =11 ,所以答案是:11.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以及外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型.记忆理解并应用这两个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ABC 中,∠A =60°,∠B =40°,DE ∥BC ,则∠AED 的度数是______.答案:8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 =8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答案.∵∠A =60°,∠B =40°,∴∠C =180°﹣∠A ﹣∠B =80°,∵DE ∥BC ,∴∠AED =∠C =80°,所以答案是:80°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平行线的性质,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关键.解答题1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多1,AB与AC的和为11(1)求AB、AC的长;(2)求BC边的取值范围.答案:(1)AB=6,AC=5(2)1<BC<11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BD=CD.所以△ABD和△ADC的周长之差也就是AB与AC的差,然后联立关于AB、A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即可.(1)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BD的周长﹣△ADC的周长=(AB+AD+BD)−(AC+AD+CD)=AB−AC=1,即AB−AC=1①,又AB+AC=11②,①+②得:2AB=12,解得AB=6,②−①得:2AC=10,解得AC=5,∴AB和AC的长分别为:AB=6,AC=5;(2)∵AB=6,AC=5;∴1<BC<1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中线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在△ABC中,CD平分∠BCA,E为CD延长线上一点,EF⊥AB于点F,已知∠ACB=70°,∠E= 30°.求∠A的度数.答案:25°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EDF,利用对顶角的性质求出∠CDB,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CB,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解:∵EF⊥AB,∴∠EFD=90°,又∵∠E=30°,∴∠EDF=180°−∠E−∠EFD=60°,∴∠CDB=∠EDF=60°.∵CD平分∠BCA,∠ACB=70°,∴∠DCB=12∠ACB=12×70°=35°.∴∠B=180°−∠CDB−∠DCB=180°−60°−35°=85°,∴∠A=180°−∠B−∠ACB=180°−85°−70°=25°,即∠A的度数为25°.小提示:本题考查角平分线、对顶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8、如图,在△ABC中,CD、C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AC=α,∠B=β(α>β).(1)若α=70°,β=40°,求∠DCE的度数;(2)试用α、β的代数式表示∠DCE的度数_________.答案:(1)∠DCE=15°(2)α−β2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值,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CE.(2)由(1)的解题思路即可得正确结果.(1)解:∵∠BAC=70°,∠B=40°∴∠ACB=180°−(∠BAC+∠B)=180°−(70°+40°)=70°,∵CE是∠ACB的平分线,∴∠ACE=12∠ACB=35°.∵CD是高线,∴∠ADC=90°,∴∠ACD=90°−∠BAC=20°,∴∠DCE=∠ACE−∠ACD=35°−20°=15°.(2)解:∵∠BAC=α,∠B=β∴∠ACB=180°−(∠BAC+∠B)=180°−(α+β),∵CE是∠ACB的平分线,∴∠ACE=12∠ACB=12×[180°−(α+β)]=90°−α+β2.∵CD是高线,∴∠ADC=90°,∴∠ACD=90°−∠BAC=90°−α,∴∠DCE=∠ACE−∠ACD=90°−α+β2−90°+α=α−β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高线以及角的转换,掌握角平分线,高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第14课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考点题型技巧》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浙教版)

第14课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考点题型技巧》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浙教版)

第14课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掌握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3.探索并证明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知识精讲知识点0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知识点02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能力拓展考点0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典例1】如图,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且DE=DF.求证:AB=AC.【即学即练1】如图所示,在△ABC中,CB⊥AB,∠BAC=45°,F是AB延长线上一点,点A在BC上,且AE=CF.求证:Rt△ABE≌Rt△CBF.考点02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典例2】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E于点E,且BE=BC.求证:AB平分∠EAD.【即学即练2】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1)求证:AD平分∠BAC;(2)已知AC=16,DE=4,求△ADC的面积.分层提分题组A 基础过关练1.如图,BE⊥AC于点E,CF⊥AB于点F,若BE=CF,则Rt△BCF≌Rt△CBE的理由是()A.AAS B.HL C.SAS D.ASA2.如图,∠C=∠D=90°,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HL”判定Rt△ABC与Rt△ABD全等.以下给出的条件适合的是()A.AC=AD B.AC=BC C.∠ABC=∠ABD D.AD=BD3.如图,已知AB=DC,BE⊥AD于点E,CF⊥AD于点F,有下列条件,其中,选择一个就可以判断Rt △ABE≌Rt△DCF的是()①∠B=∠C ②AB∥CD ③BE=CF ④AF=DE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DE=6cm,AD =9cm,则BE的长是()A.6cm cm C.3cm cm5.在Rt△ABC和Rt△A'B'C'中,∠C=∠C'=90°,有如下几个条件:①AC=A'C',∠A=∠A';②AC=A'C',AB=A'B';③AC=A'C',BC=B'C';④AB=A'B',∠A=∠A'.其中,能判定Rt△ABC≌Rt△A'B'C'“的条件的个数为()A.1 B.2 C.3 D.46.如图,在Rt△ABC与Rt△DCB中,已知∠A=∠D=90°,为了使Rt△ABC≌Rt△DCB,需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字母和辅助线).7.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B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DF⊥AB 交AB于点F.若BF=BE,AC=4,DF=3.则AE的长为.8.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且DE=DF.(1)求证:AD平分∠BAC;(2)若AB+AC=10,S△ABC=15,求DE长.9.已知:如图,在直角△ABC中,∠C=90°,点D、F分别在边CB和AC上,DE⊥AB,垂足为E,且BD=DF,BE=CF.(1)求证:AD平分∠BAC;(2)当∠CAB=40°时,求∠FDC的度数.题组B 能力提升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两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一条直角边相等且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一个锐角和一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A.1 B.2 C.3 D.411.如图所示,H是△ABC的高AD,BE的交点,且DH=DC,则下列结论:①BD=AD;②BC=AC;③BH=AC;④CE=CD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2.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 =4,则CH的长是()A.1 B.2 C.3 D.413.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不与O重合),过P分别向角的两边作垂线PD、PE,垂足是D、E,连接DE,那么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共有()A.3对B.2对C.1对D.没有14.如图,已知:∠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AB=6,AC=4,则BE=.15.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EF=8,BG=4,DH=6,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16.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点E;(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所示)且AD=CE.求证:AB⊥AC;(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所示),且AD=CE,其他条件不变,AB与AC仍垂直吗?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7.如图所示,∠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1)求证:AM平分∠BAD.(2)写出DM与A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线段CD,AB,AD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18.如图,在Rt△ABC和Rt△ADE中,∠B=∠D=90°,AC=AE,BC=DE,延长BC,DE交于点M.(1)求证:点A在∠M的平分线上;(2)若AC∥DM,AB=12,BM=18,求BC的长.题组C 培优拔尖练19.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则:①若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若直角的平分线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若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两个直角三角形都有一个锐角是30°,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0.如图,△B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延长BD至A,连接AC,作∠ABC的角平分线BE交DC于F,且BE⊥AC于E.若AE=12,△ABC的面积为360,则EF的长度为()A.6 B.7 C.8 D.921.如图,已知点C是∠F AE的平分线AC上一点,CE⊥AE,CF⊥AF,点E,F为垂足,点B在AE的延长线上,点D在AF上,若AB=20,AD=8,BC=DC,则AE的长为()A.14 B.15 C.16 D.1722.已知∠ACB=90°,AC=BC,AD⊥NM,BE⊥NM,垂足分别为点D,E.(1)如图①,求证:AD=BE+DE;(2)如图②,(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线段AD,BE,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如图,在△ABC中,过点B作BD⊥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D,过点C作CE⊥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BD,CE相交于点F,BF=AC=.(1)求证:△BEF≌△CEA;(2)若CE=2,求BD的长.24.如图,在△ABC中,∠CAB的平分线AD与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点D,DM⊥AB于M,DN⊥AC的延长线于N.(1)求证:BM=CN;(2)若AB=8,AC=4,求BM的长.25.(1)感知:如图1,AD平分∠BAC,∠B+∠C=180°,∠B=90°,易知DB,DC数量关系为:.(2)探究:如图2,AD平分∠BAC,∠ABD+∠ACD=180°,∠ABD<90°,(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作出判断并给予证明.(3)应用:如图3,在四边形ABDC中,DB=DC,∠ABD+∠ACD=180°,∠ABD<90°,DE⊥AB 于点E,试判断AB,AC,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完整版)三角形全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三角形全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三角形全章知识点总结三角形全章知识点总结
1.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分类
- 根据边长分类:
-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

-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相等。

- 普通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不相等。

- 根据角度分类: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直角(90度)。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直角。

-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小于直角。

3.三角形的性质
-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每个角为60度。

-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顶角大于底角。

-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关系等于对边、邻边和斜边的比值。

4.三角形的计算公式
- 周长(P):P = a + b + c,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

- 面积(A):A = 1/2 * 底 * 高,其中底为底边长度,高为顶点到底边的垂直距离。

5.三角形的重要定理
-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A、B、C为对应的内角。

-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 * cos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C为对应的内角。

- 正切定理:tanA = sinA/cosA,其中A为三角形的一个内角。

以上是关于三角形的全章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21D CB AD CBAD CB A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⒈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边AB 可用边AB 所对的角C 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 可用b 表示,BC 可用a 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3)△ABC 是三角形ABC 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⒉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⒊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2.BD=DC=12BC.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12∠BAC.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④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高线.2.AD ⊥BC 于D.3.∠ADB=∠ADC=90°.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形外;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_C_B _A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 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 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一)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二)基本元素1、三个顶点:点A、点B、点C2、三个内角:∠A、∠B、∠C3、三条边(1)表示方法①线段AB、AC、BC②a(∠A所对的边BC用a表示)、b、c(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数学语言:a+b>c,a+c>b,b+c>a。

;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数学语言:a−b<c,a−c<b,b−c<a。

③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需判断“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即可。

4、三角形的表示方法: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之后,三角形的形状就唯一确定了。

二、三角形的分类(一)按边分类1、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1)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二)按角分类1、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三、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三角形的高1、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所对的边所在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这条边上的高。

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所得线段AD叫做∠ABC 的边BC上的高,记作AD∠BC于点D。

3、几何语言(1)AD是三角形的边BC上的高。

(2)AD⊥BC于点D。

4、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1)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及其交点都在三角形内部。

(2)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两条直角边重合,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交于三角形的直角顶点。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习题+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习题+答案

(一)三角形部分一、知识点汇总1. 三角形的定义定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 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 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3)△ABC是三角形ABC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2、(1)三角形按边分类:(2)三角形按角分类: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和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中线. 2、BD=DC=0.5BC。

3、AD是ABC的中线;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2、∠1=∠2=0。

5∠BAC。

3、AD平分BAC,交BC于D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高。

2、AD⊥BC于D。

3、∠ADB=∠ADC=90°.4、AD是△ABC的高.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三角形的边1.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按边分类3.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重点)(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即可)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就是: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a,b,c,则a+b>c或c-b<a.(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求第三边长度的范围:|a-b|<c<a+b要求会的题型:①数三角形的个数方法:分类,不要重复或者多余②给出三条线段的长度或者三条线段的比值,要求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方法:最小边+较小边>最大边(最小两边之和>第三边)③给出多条线段的长度,要求从中选择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方法:从所给线段的最大边入手,依次寻找较小边和最小边;直到找完为止,注意不要找重,也不要漏掉.④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求第三边长度的范围方法:第三边长度的范围:|a-b|<c<a+b⑤给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度,要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的长方法:因为不知道这两边哪条边是底边,哪条边是腰,所以要分类讨论,讨论完后要写“综上”,将上面讨论的结果做个总结。

第2课时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 三角形的高从△ABC的顶点向它的对边BC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那么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高。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2.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对边BC的中点D,所得的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中线.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A的平分线与对边BC交于点D,那么线段AD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要区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其区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条线段;角的平分线是条射线。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为()A.CG B.BF C.BE D.AD A解析:A【分析】在ABC中,过C点向AB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是AB上的高,由此可得答案.【详解】CG解:ABC中,AB边上的高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含义,掌握钝角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y 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周长是2.已知实数x、y满足|x-8()A.20或16 B.20 C.16 D.18B解析:B【分析】根据绝对值与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出x与y的值.由于没有说明x与y是腰长还是底边长,故需要分类讨论.【详解】由题意可知:x-4=0,y-8=0,∴x=4,y=8,当腰长为4,底边长为8时,∵4+4=8,∴不能围成三角形,当腰长为8,底边长为4时,∵4+8>8,∴能围成三角形,∴周长为:8+8+4=2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非负性的意义,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3.下列四组线段中,不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13,14,15D .1,3D 解析:D【分析】计算较小两边的和,与最大的边比较,大于最大的边时三角形存在,依此判断即可.【详解】∵4+5>6,∴能构成三角形;∵1.5+2>2.5,∴能构成三角形; ∵14+15>13, ∴能构成三角形;∵<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线段长判断三角形的存在,熟记三角形存在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两条线段15cm a =,8cm b =,下列线段能和a ,b 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0cmB .7cmC .5cmD .2cm 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 、15+8=23>20,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 、7+8=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C 、5+8=13<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D 、2+8=10<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但通常不需一一验证,其简便方法是将较短两边之和与较长边比较.5.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 ∠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D解析:D【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 =∠DAE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D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D 是∠CAE 的平分线,60=︒∠DAC ,∴∠DAC =∠DAE =60°,又∵35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 =∠DAE−∠B =60°−35°=25°,∴在△ACD 中,∠ACD =180°−∠DAC -∠D =180°−60°−25°=9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已知长度分别为3cm ,4cm ,xcm 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则x 的值不可能是( )A .2.4B .3C .5D .8.5D解析:D【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求解1<x <7,从而可得答案.【详解】 解: 长度分别为3cm ,4cm ,xcm 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 43∴-<x <43+,1∴<x <7,x 的值不可能是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1,3,5C .2,3,4D .2,6,10C解析:C【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 、1+3=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 、2+3=5>4,可以构成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 、2+6=8<10,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比较简单,熟记三边关系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如图,在ABC ∆中,80,BAC ∠=︒点D 在BC 边上,将ABD △沿AD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边上的点'B 处,若'20B DC ∠=.则C ∠的度数为( )A .20B .25C .35D .40D解析:D【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B AB 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B AB D ∠=∠∵80,BAC ∠=︒∴∠B+∠C=100°又∵'='=20B AB D C B DC C ∠=∠+∠+∠∠,∴∠C+20°+∠C=100°解得:∠C=4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找准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9.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没有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长方形的对称性C .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D .三角形的稳定性D解析:D【分析】 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则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据此即可判断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详解】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则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D 正确.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通常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是将其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x ay =,则x y =;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⑤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②④⑤A解析:A【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多边形的定义依次判断.【详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①正确;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②正确;③若ax ay =,当0a =时,x 不一定等于y ,故③错误;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故④正确;⑤各角都相等且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⑤错误.∴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理解能力,正确掌握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正多边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1.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将这个n 边形分割成17个三角形,则n =______.19【分析】根据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解析:19【分析】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n-2=17,n=.∴19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多边形顶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关系.12.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图③放置,使三角尺①的长直角边与三角尺②的某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③中的∠1=______°.105【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详解】如图∵∠2=∠3=∴∠4=∠2+∠3=∴∠1=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板的角度计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观察图形掌握各角度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05【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详解】如图,∵∠2=30,∠3=45︒,∴∠4=∠2+∠3=75︒,︒-∠=︒,∴∠1=1804105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板的角度计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观察图形掌握各角度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设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x y z ︒︒︒,如果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度数的2倍、那我们称数对(,)()y z y z <是x 的和谐数对,当150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一个,它为(10,20);当66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二个,它们是__________.当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时,请写出此时x 的范围_______.(3876)(3381)【分析】根据和谐数对的定义求出当x=66时的两组数对;再分当时当时当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当时180-66=114则114÷3=3838×2=76此时和谐数对解析:(38,76),(33,81) 060x ︒<<︒【分析】根据“和谐数对”的定义求出当x=66时的两组数对;再分当060x ︒<<︒时,当60120x ︒<︒时,当120180x ︒<︒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当66x =时,180-66=114,则114÷3=38,38×2=76,此时和谐数对为(38,76),或66÷2=33,114-33=81,此时和谐数对为(33,81),若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当06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1803,2)x x ︒-,3(,180)22x x ︒-,180(3x ︒-,2(180))3x ︒-; 当6012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3(,180)22x x ︒-,180(3x ︒-,2(180))3x ︒-, 当12018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180(3x ︒-,2(180))3x ︒-, ∴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时,此时x 的范围是060x ︒<<︒,故答案为:(38,76),(33,81);060x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问题.14.七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 解析: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 15.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铺满地面,一个结点周围有m 块正三角形,n 块正六边形,则m+n =______.4或5【分析】先求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大小然后列出关于mn 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确定mn 的值最后求m+n 即可【详解】解:∵正三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60°120°∴60°m+120°n=360°解析:4或5【分析】先求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大小,然后列出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确定m 、n 的值,最后求m+n 即可.【详解】解:∵正三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60°、120°∴60°m+120°n=360°,即m+2n=6∴当n=1时,m=4;当n=2时,m=2;∴m+n=5或m+n=4.故答案为:4或5.【点睛】本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的组合能否进行平面镶嵌,掌握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角之和能否为360°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6.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BC ,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将FBD ∠沿BF 折叠使BE ,BD 均落在FBC ∠的内部,且BE 交CF 于点M ,BD 交CF 于点N ,若BN 平分CBM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___.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分可得进而可得【详解】解:∵的角平分线为∴又∵与关于对称∴∵与关于对称∴又∵平分∴又∵为折痕∴∵∴又∵∴∴又∵∴故答案为:675°【点睛解析: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FBE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1MBF FBE ∠=∠=∠,NBF FBD ∠=∠,CBA CBF ∠=∠, 再根据BN 平分CBM ∠可得CBN NBM ∠=∠,进而可得318067.58ABC ∠=⨯=. 【详解】解:∵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1FBE ∠=∠, 又∵BM 与BE 关于BF 对称,∴1MBF FBE ∠=∠=∠, ∵BN 与BD 关于BF 对称,∴NBF FBD ∠=∠FBE EBD =∠+∠11=∠+∠21=∠,又∵BN 平分CBM ∠,∴CBN NBM ∠=∠,又∵BC 为折痕,∴CBA CBF ∠=∠CBN NBF =∠+∠21NBM =∠+∠,∵NBM NBF MBF ∠=∠-∠211=∠=∠1=∠,∴31CBA ∠=∠,又∵180CBA CBF FBD ∠+∠+∠=,∴3112121180∠+∠+∠+∠=,∴81180∠=,又∵31ABC ∠=∠,∴318067.58ABC ∠=⨯=, 故答案为:67.5°.【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31808ABC ∠=⨯. 17.如图,在ABC 中,已知66ABC ∠=︒,54ACB ∠=︒,BE 是AC 上的高,CF 是AB 上的高,H 是BE 和CF 的交点,EHF ∠的度数是________.12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的度数再根据CF是AB 上的高得出∠ACF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66°∠ACB=54°∴∠A=60°∵CF 是AB 上解析:12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的度数,再根据CF 是AB 上的高得出∠ACF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66°,∠ACB=54°,∴∠A=60°,∵CF 是AB 上的高,∴在△ACF 中,∠ACF=180°-∠AFC-∠A=30°,在△CEH 中,∠ACF=30°,∠CEH=90°,∴∠EHF=∠ACF+∠CEH=30°+90°=120°.故答案为120°.【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如图,把ABC 折叠,点B 落在P 点位置,若12120∠+∠=︒,则B ∠=______.60°【分析】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得∠3=∠4∠5=∠6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得∠3+∠4+∠1=180°∠5+∠6+∠2=180°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到2∠4+∠1+2∠6=360°把∠1+∠2=120°代入得解析:60°【分析】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得∠3=∠4,∠5=∠6,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得∠3+∠4+∠1=180°,∠5+∠6+∠2=180°,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到2∠4+∠1+2∠6=360°,把∠1+∠2=120°代入得到∠4+∠6=12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B的度数.【详解】∵把△ABC的∠B折叠,点B落在P的位置,∴∠3=∠4,∠5=∠6,∵∠3+∠4+∠1=180°,∠5+∠6+∠2=180°,∴2∠4+∠1+∠2+2∠6=360°,而∠1+∠2=120°,∴∠4+∠6=120°,∵∠4+∠6+∠B=180°,∴∠B=180°−120°=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数形结合”是关键.19.如图,△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BD:DC=2:3,△ABC的面积为10,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与△ABC等高只需求出BD与BC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积【详解】解:∵BD:DC=2:3∴BD=BC△ABD的面积=BD•h=× BC•h=△ABC的面积解析: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与△ABC等高,只需求出BD与BC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详解】解:∵BD:DC=2:3,∴BD=25BC.△ABD的面积=12BD•h=12×25BC•h=25△ABC的面积=25×10=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根据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能力.20.把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90C=∠=,F∠+∠等于___________度.∠=,则12A∠=,4530D210【分析】由题意得:∠1=∠D+∠DGA∠2=∠F+∠FHB然后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1=∠D+CGH∠2=∠F+∠CHG最后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以算出∠1+∠2的值【详解】解:如图给解析:210【分析】由题意得:∠1=∠D+∠DGA,∠2=∠F+∠FHB,然后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1=∠D+CGH,∠2=∠F+∠CHG,最后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以算出∠1+∠2的值.【详解】解:如图,给两三角板的两个交点标上G、H符号,则∠1=∠D+∠DGA=∠D+CGH,∠2=∠F+∠FHB=∠F+∠CHG,∴∠1+∠2=∠D+CGH+∠F+∠CHG=∠D+∠F+(CGH+∠CHG)=30°+90°+90°=210°,故答案为210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灵活运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对顶角相等的定理求解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于E,已知21.如图,ABC中,AD平分BAC∠,P为AD延长线上一点,PE BC∠=︒,2480ACB∠的度数.B∠=︒,求P解析:28°【分析】在△ABC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AC 的度数,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BAD 的度数,在△ABD 中,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PDE 的度数,再在△P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P 的度数.【详解】解:在ABC 中,80ACB ∠=︒,24B ∠=︒,18076BAC ACB B ∴∠=︒-∠-∠=︒. AD 平分BAC ∠, 1382BAD BAC ∴∠=∠=︒. PDE ∠是ABD △的外角,243862PDE B BAD ∴∠=∠+∠=︒+︒=︒,PE BC ⊥于E ,90PED ∴∠=︒,906228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DC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中,10cm AD =,6cm DC =,点F 是DC 的中点,点E 从A 点出发在AD 上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D 点运动,运动时间设为t 秒.(假定0t 10<<)(1)当5t =秒时,求阴影部分(即三角形BEF )的面积;(2)用含t 的式子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并求出当三角形EDF 的面积等于3时,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过点E 作//EG AB 交BF 于点G ,过点F 作//FH BC 交BE 于点H ,请直接写出在E 点运动过程中,EG 和FH 的数量关系.解析:(1)4522cm ;(2)23302t cm ⎛⎫- ⎪⎝⎭;218cm ;(3)53EG FH = 【分析】(1)由长方形的性质得出10cm BC AD ==,6cm AB DC ==,由5t =得AE=5,DE=10-5=5,根据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即可求解;(2)由题意得AE=t ,DE=10-t ,根据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由12EDF S DE DF =⋅△求出t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3)由长方形ABCD 得AD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EG HF ⊥,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得DE ,AE ,DF ,CF 分别等于,,,EGF EGB EHF BHF △△△△的高,由BEF S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长方形ABCD 中,10cm AD =,6cm DC =,∴10cm BC AD ==,6cm AB DC ==,∵点F 是DC 的中点,∴3cm DF CF ==,当5t =秒时,AE=5cm ,DE=10-5=5 cm ,∵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 =()()()1111066510353222⨯-⨯-⨯-⨯ =156015152--- =4522cm ; (2)由题意得AE=t ,DE=10-t , ∵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 =()()1111066103310222t t ⨯-⨯-⨯-⨯⨯- =360315152t t ---+=3302t -, ∴用含t 的式子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302t cm ⎛⎫-⎪⎝⎭;当三角形EDF 的面积等于3时,12EDF S DE DF =⋅△=()13102t ⨯⨯-=3, 解得:8t =, 8t =时,38=30=182S ⨯-阴影2cm ; (3)∵长方形ABCD ∴AD CD ⊥,//,//AB CD AD BC ,∵//EG AB ,//FH BC ,∴EG HF ⊥,,AD EG CD HF ⊥⊥,∴DE ,AE 分别等于,EGF EGB △△的EG 边上的高,DF ,CF 分别等于,EHF BHF △△的FH 边上的高,∴11112222BEF S EG DE EG AE HF DF HF CF =⋅+⋅=⋅+⋅△, ∴()()1122EG DE AE HF DF CF +=+,即EG AD HF CD ⋅=⋅, ∵10cm AD =,6cm DC =,∴106EG HF =,即53EG FH =.【点睛】本题是一个动点问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3.如图,AF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34B ∠=︒,76C ∠=︒,求DAF ∠的度数.解析:21︒【分析】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AC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出∠FAC 的度数,再由DAF DAC FAC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F 是ABC 的高,∴90AFC ∠=︒,∴90907614FAC C ∠=︒-∠=︒-︒=︒,∵180BAC B C ∠+∠+∠=︒,∴180180763470BAC B 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1703522DAC BAC ==⨯︒=∠∠︒, ∴21DAF DAC FA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若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3倍,求边数n .()2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化简:a b c b c a --+--.解析:()18;()22c .【分析】(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 c b +>,b c a +>,再根据化简绝对值的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18023603n ︒-=︒⨯,解得:8n =.()2∵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a c b +>,b c a +>, ∴a b c b c a --+--()()2a b c b c a b c a a c b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多边形的性质及去绝对值的方法.25.如果一个n 边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它的每一个外角与内角的比为2:5,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 .解析:7【分析】先根据外角与内角的比为2:5,求出每个外角度数,再依据外角和360°求边数n .【详解】解:因为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与内角之和为180°,所以每个外角度数为180°27⨯=(3607)°. 又n 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相等,则每个外角度数也相等, 根据多边形外角和360°,可得n =3603607÷=7.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是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以及多边形外角和,运用外角计算边数是这一类题的通用方法.26.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2|b﹣c﹣a|+|a+b﹣c|.解析:﹣2a+4b﹣2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值,然后去绝对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a,b,c为ABC的三边,∴a+b>c,b+c>a,a+c>b∴|a﹣b﹣c|﹣2|b﹣c﹣a|+|a+b﹣c|=|a-(b+c)|-2|b-(c+a)|+ |a+b﹣c|=﹣[a﹣(b+c)]+2[b﹣(c+a)]+(a+b﹣c)=-a+(b+c)+2b-2(c+a)+a+b-c=﹣a+b+c+2b﹣2c﹣2a+a+b﹣c=﹣2a+4b﹣2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三边关系定理.27.如图,A、O、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E,OF分别是∠BOC与∠AOC的平分线.求:(1)当∠BOC=30°时,∠EOF的度数;(2)当∠BOC=60°时,∠EOF等于多少度?(3)当∠BOC=n°时,∠EOF等于多少度?(4)观察图形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解析:(1)∠EOF=90°;(2)∠EOF=90°;(3)∠EOF=90°;(4)∠EOF的度数与∠BOC 的大小无关,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是一个直角.【分析】根据∠BOC求得∠AOC,再由∠BOC和∠AOC的角平分线,即可求得;【详解】解:(1)∵∠BOC=30°,∴∠AOC=180°-30°=150°,∵OE平分∠BOC,OF平分∠AOC,∴∠EOC=12∠BOC=15°,∠COF=12∠COA=75°,∴∠EOF=75°+15°=90°;(2)∵∠BOC=60°,∴∠AOC=180°-60°=120°,∵OE 平分∠BOC ,OF 平分∠AOC ,∴∠EOC=12∠BOC=30°,∠COF=12∠COA=60°, ∴∠EOF=60°+30°=90°;(3)∵∠BOC=n ,∴∠AOC=180°-n ,OE 平分∠BOC ,OF 平分∠AOC ,∴∠EOC=12∠BOC=90°-12n ,∠COF=12∠COA=12n , ∴∠EOF=90°-12n+12n=90°; (4)∠EOF 的度数与∠BOC 的大小无关,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是一个直角.【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和规律的总结与归纳,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8.如图,是A 、B 、C 三个村庄的平面图,已知B 村在A 村的南偏西65°方向,C 村在A 村的南偏东15°方向,C 村在B 村的北偏东85°方向,求从C 村观测A 、B 两村的视角ACB ∠的度数.解析:80AC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由已知,265∠=︒,315∠=︒,85DBC ∠=︒∵//BD AE∴1265∠=∠=︒∴41856520DBC ∠=∠-∠=︒-︒=︒在ABC 中18018065152080ACB ABC BA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方向角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知识要点】一.认识三角形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①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2.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形成的线段;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任意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三角形的高: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②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但三角形的高却有不同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恰好是它两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④一个三角形中,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与一点,锐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引申: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③一个三角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2)三角形的外角和:360°(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常用来求角度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 C=90 ° ∠A+∠ 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A =30°
可表示如下:
BC=1
AB
2
∠ C =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A CB=90°
可表示如下:
CD= 1
AB=BD=AD
2
D
为 AB 的中点
4、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 2
b 2
c 2
5、射影定理 ( 了解 )
在直角三角形中, 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 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 的比例中项
∠ ACB=90°
CD 2 AD ? BD
AC 2 AD ?AB
CD ⊥ AB
BC 2 BD ? AB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AB ? CD=AC ? BC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
2
2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 c ,有关系 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
在 Rt △ ABC 中,∠ C=90 °,∠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c
( 1)三边之间的关系:
a 2
b 2
c 2 (勾股定理)
( 2)锐角之间的关系:∠ A+∠ B=90° ( 3)边角之间的关系:
练习: 一、选择题
1.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
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 6 cm ,则它的斜边长为(

A 、 4 cm
B 、 8 cm
C 、 10 cm
D 、 12 cm
2. 已知一个 Rt △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 25
B 、 14
C 、 7
D 、 7 或 25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10, 底长为 12, 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
A 、 13
B 、 8
C 、 25 D
、 64
4.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 5、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13,底边长为 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 A.12 B.7 C.5 D.6
6. 已知 a ,b , c 为△ ABC 三边,且满足 ( a 2- b 2)( a 2+b 2- c 2) =0,则它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7. 如图, MP ⊥ NP ,MQ 为△ MNP 的角平分线, MT = MP ,连接 TQ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
确的是( )
A 、 TQ = PQ
B 、∠ MQT =∠ MQP
C 、∠ QTN = 90°
D 、∠ NQT =∠ MQT
8. 在△ ABC 中 ,
∠ A: ∠ B: ∠C=1:2:3,CD ⊥ AB 于 D,AB=a , 则 DB 等于 ( )
A.
a
B.
a
C.
a
D. 以上结果都不对
P
Q
M
N
T
2 3
4
二、解答题
1、已知:如图, AC 平分∠ BAD , CE ⊥ AB 于 E , CF ⊥ AD 于 F ,且 BC =DC. 求证: BE=DF
F
D
C
1 2
A E B
2. 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AB=3cm , AD=4cm , BC=13cm , CD=12cm ,且∠ A=90°,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A D
B
C
3、已知, Rt △ ABC 中,∠ ACB=90°, AB=8cm , D 为 AB 中点, DE ⊥ AC 于 E ,∠ A=30°,
求 BC , CD 和 DE 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