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水资源丰富,但可用的淡水资源比较匮乏。

2、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人为原因:人口增长;水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

二、爱护水资源1、水体具有自净能力,但超过自净能力便会造成水污染2、水污染的因素: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生活中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3、防止水污染: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

课题2 水的净化一、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二、水的净化1、沉淀—加明矾后静置沉淀明矾溶解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

2、过滤—分离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①过滤用到的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玻璃棒作用:引流②过滤操作三要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

(用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二低”:(1)、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2)、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1)、盛浑浊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部分;(3)、漏斗下口紧靠下面烧杯内壁。

3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用活性炭4、消毒—用氯气或一氧化二氯消毒灭菌三、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3、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物质而达到软化目的。

4、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边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的方法。

(可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或分离挥发性与不挥发性物质的方法)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氢气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爱护水资源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爱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本核心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全球水资源概况总量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分布海水:96.5%,陆地淡水:2.53%,陆地咸水:0.97%2.淡水危机的原因(1)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2)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3)水体污染加剧。

3.我国的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m3,许多地区因水资源短缺,人民生活受到了影响,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制约。

例: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这是因为()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B.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A中将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和淡水储量混为一谈,B中水蒸发后会形成雨、雪等重新降落到地面,D中土地沙漠化是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环境问题。

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治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的来源(2)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防治课后分层优化测试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2.(教材P69变式题)如图是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B.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D.海水淡化成本高,目前还不能推广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3.(2021广西柳州中考)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2020年获得了全国地表水质量评比的第一名。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柳江河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保护水生动物 D.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4.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如图所示),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必背知识点一、爱护水资源知识要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71%被水覆盖;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2.35%,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使用新工艺、改革工艺、改变习惯等可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水体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知识要点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软化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无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4.净化的方法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质对杂质吸附,并除去臭味。

沉淀法:用明矾或其它絮凝剂与水中的可溶物和不溶物反应生成沉淀;硬水加热生成沉淀。

过滤法: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过滤装置的要求: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靠着玻璃棒、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管壁靠着烧杯的内壁)蒸馏法: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一些不挥发的无机物,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导出冷凝成蒸馏水。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1.滤纸破损2.过滤时液体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不干净。

三、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精确的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H2O。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水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水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物质是 H2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2 水的净化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静置,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④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开水,雨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爱护水资源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爱护水资源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爱护水资源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仔细阅读,并祝各位同学在新学期中快乐。

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___________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

1.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就是________________水的利用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①工业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染: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排放;③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________________使用。

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我们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1.答案:提高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改变习惯2.答案:自净生态平衡废渣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过度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②对已经污染的水体做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③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④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行集中处理和排放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

努力哦!。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及专题讲义13---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及专题讲义13---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
源,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应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据此结合
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考试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或新闻信息,来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状况的掌握情
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这类题目常与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海水淡化、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 的
D.随意丢弃电池
【答案】A
【解答】解:A.回收废弃塑料既能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符合;B.任意排放污
水会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环境,故不符合;C.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故不符合;D.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随意丢弃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故不符合。故选:
B.静置
C.电解
D.蒸馏
【答案】 ; 来源 C [ :Z|xx|]
【解答】A.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属于净水措施;B.静置沉淀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属于净水措施;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属于净水措施;D.蒸馏能除去水中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及专题讲义
13---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
考试说明
1、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2、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3、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4、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知识体系
1 / 12
知识点 01 爱护水资源
知识梳理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 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 80 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 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的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必背知识点一、爱护水资源1. 水资源的分布与现状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 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上: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工业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使水循环使用。

3. 防治水污染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上: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1.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 (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2. 净化方法及其作用沉降: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除去较小的不溶性杂质,把固体和液体分离。

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杀菌消毒: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化学变化。

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净化程度最高。

三、水的组成1. 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 水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³,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四、氢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 化学性质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2H℃ + O℃ = 2H℃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新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新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课前引入:水是生命之源,任何一种生物体内的水都占自身质量的60%以上。

二、水资源现状(4)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指的是2.53%】的30.4%,故折合计算可被利用的淡水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1%。

(5)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其次是NaCl;按元素质量计算,排序为:O>H>Cl>Na。

(6)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总量全球第六,人均不足;且分布不均。

【同学们可知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7)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三、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①工业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等。

②农业上:农业或者园林改漫灌为喷灌或者滴灌等等。

③生活上:“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①工业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工业“三废”【指“废渣”、“废液”、“废弃”】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②农业上:农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生活上:污水应该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以防“水华”、“赤潮”】。

1。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爱护水资源知识点小结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爱护水资源知识点小结

第四单元爱护水资源知识点小结班级姓名一、爱护水资源1.爱护水资源的途径:(1)一方面要。

①生活上;②农业上;③工业上;(2)另一方面要。

水体污染的来源有、、。

①工业污染是指;②农业污染是指;③生活污染是指;2.水体污染的危害①、②、③。

3.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①工业上;②农业上;③生活上;二、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天然水(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属于。

2.用水不方便的地区可以用来净化水,它是通过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来水中的杂质,使杂质出来。

3.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投药消毒是变化。

4. 沉淀、吸附、过滤、蒸馏是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其中净化水的程度最高的是。

5.过滤是一种分离和的一种操作,是物理方法。

(1)过滤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①、②、③、④;除了以上四种仪器外,过滤时还需要。

(2)过滤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贴:二低:①②三靠:①、②③。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4)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①、②、③。

可采取的措施是。

6.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后,浑浊的水变澄清了,所得的水纯水。

(填“是”或“不是”)7.简易净水器由小卵石、石英沙。

活性炭等物质组成,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

8.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水。

9.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软水中,硬水中。

10.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的方法,实验室用的方法。

三、水的组成(一)氢气1. 氢气的物理性质:;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它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火焰。

①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的氢气遇到明火会发生。

所以在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一定要。

②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试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手指。

如果听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表示氢气较纯净。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九年级化学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11课课题1 爱护水资源知识梳理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含有水,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水资源的概况(1)储备情况①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②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2)淡水资源①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②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占全球水资源的大约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供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 m3。

(3)水资源缺乏的原因①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②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

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m3,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二、爱护水资源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率。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1)工业上,改变一些生产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节约大量的水;(2)农业上,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3)生活上,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如一水多用(洗菜水,淘米水可用于浇花,拖地水用于冲马桶等),使用节水型器具,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关于爱护水资源的知识点:
1.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必需品,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也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的循环过程:水在地球上通过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下水等环节进行循环,形成了一个水循环系统。

3. 水的净化与处理:水在自然界经过植物、土壤、岩石等物质的作用净化,人类也通过水处理厂和个人的清洁行为来净化水资源。

4. 水资源的供应问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水资源供应已经成为一个紧迫问题,包括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污染等。

5. 节约用水:通过采取措施,如使用低流量水龙头、修复漏水设备、减少浪费、改进农业灌溉方式等,来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6. 水污染与防治:水污染是指水中出现了不应该存在的物质,如有机物、重金属、农药等。

人类应采取措施,如加强环保法律、发展环保技术、加强水产业的监管等,来防治水污染。

7. 重要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水等。

这些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8.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的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9. 爱护水资源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水资源,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起,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等。

这些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关于爱护水资源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
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 况。
探究新知
1. 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
探究新知
2. 水污染的危害
①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 ②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③危害人体健康
据统计,当今世界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 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约26个国家的3亿多人 口生活在缺水的状态中。
探究新知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水资源紧缺指标
人均水量/(m3a-1) (a,年的符号)
主要问题
1700~3000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用水问题
1000~1700 500~1000
算一算
已知总储水量为:1.39 ×1018m3,其中大部分以 海洋水所占,淡水只占2.53%,但大部分淡水分布在 冰川,人类能开发利用的仅占淡水的30.4%,试求人 类能利用的淡水占总水量的百分之几?
1.39 ×1018m3×2.53%×30.4%≈1.07×1016m3
探究新知
结 水资源总量:丰富。 论 可利用淡水: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料汽车使用化肥和农药 D.农村田地上的秸秆就地焚烧处理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
一主题的是( A )
A.燃烧煤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使用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 C.工业要革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D.洗米水浇花,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以节约用水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下列不属于人们能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C)
A.湖泊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一、爱护水资源1、水资源现状(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储量的2.5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其中的30.4%,淡水资源比较紧张。

(2)我国水资源现状: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②提高节水意识,革新节水技术③一水多用,例如用掏米水浇花(2)防止水体污染①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②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要经过处理再排放③合理使用化肥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常见方法(1)静置沉淀:依靠重力让密度比水大的不溶性杂质沉降,速度较慢。

(2)过滤:把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吸附沉淀:常用明矾、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并使之沉降。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对悬浮的杂质进行吸附和沉降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特点,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也可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

(4)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净化程度高。

【蒸馏水属于纯净物】(5)杀菌:在水中投放杀菌物质(如漂白粉、氯气等)进行杀菌、消毒。

2、水的过滤实验(1)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2)实验示意图:(3)实验操作:【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之间没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液损失】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过滤出来的水不纯】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具有引流作用】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三层滤纸的一侧更不容易被弄破】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过滤出来的水四溅】3、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者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区分方法分别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有较多泡沫的是软水,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3)硬水的危害①用硬水洗涤衣物不仅浪费肥皂而且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②使锅炉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局部受热,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甚至爆炸③长时间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4)软化硬水的方法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可以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知识全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知识全解

《爱护水资源》知识全解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辩证地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对应水危机措施。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增强他们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例如:展示一杯浑浊的水)引入水污染。

利用图表及数据对比呈现我国大部分地区用水紧张的现状。

强化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为污水处理及后来的海水淡化等内容埋下伏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城市的学生对缺水几乎没有体验,对水污染情况知之甚少,浪费水资源现象普遍,加强学生爱水、节水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

知识结构⎧⎧⎧⎪⎨⎪⎩⎪⎪⎪⎪⎨⎪⎪⎪⎪⎪⎪⎩⎪⎪⎪⎧⎨⎪⎪⎪⎪⎪⎪⎪⎪⎨⎪⎪⎧⎪⎪⎪⎪⎪⎨⎪⎪⎪⎪⎩⎩⎩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工业上工业用水循环使用节约用水农业上 园林采用滴灌和喷灌生活上 一水多用爱护水资源工业上:“三废”不任意排放防治水污染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生活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加强水质的监测,保护生态环境 重难点突破1.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利用图片和数据对比强烈冲击了学生们的视觉,激发学生爱护水的意识。

2.本课题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看问题易片面。

利用图片和数据对比以及介绍缺水地区人们的用水状况,学生们就很容易能理解到总水量的丰富与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有限。

教学建议1.课前布置学生“社会调查”,了解:(1)家庭用水情况及节水措施;(2)身边浪费水的情况;(3)生活中水污染程度、来源及防治措施;(4)针对不同类型水污染提出防治设想,并编成小手抄报或小论文,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课堂教学可以创设情境。

通过一些水污染事件的视频或直观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九年级化学 爱护水资源

九年级化学 爱护水资源

知识点 三、爱护水资源 ☆知识详析☆ 爱护水资源的措施,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新工艺和改变 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的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 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 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知识点一、水的存在、作用及三态变化 ☆知识详析☆ 3、水的三态变化: ( 1) 、任何物质都有三态变化,但不同物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可能不同。 自然界中水的存在三种形态都有。气态的水即水蒸气;常温下的水, 如:河流、海洋中的水是液态的;固态的水即冰,如:冰川、冰山中 的水是固态的。 (2)、三种状态的水可以相互转化。在受热的时候,固态的冰会逐渐变为液 态的水,甚至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在遇冷的时候气态的水蒸气会逐渐 变为液态的水,甚至变成固态的冰。
☆考题详解☆ 【考题示例】 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 如河流水、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
海洋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 是_________
径流等环节在陆地、 海洋、 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南水北调工程” 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
☆知识延伸☆ 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 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 ;失去能量时,运 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 变为固态) 。
☆考题详解☆ 【考题示例】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主要原因是( A.构成水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D.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总结备战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应该如何复习化学知识呢?三好网初中化学家教老师觉得考生首先要熟练掌握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扎实基础,整理了爱护水资源知识点总结如下。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建立爱惜水、保护水的环保意识。

2.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初中化学知识点相关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推荐:《初三化学期中考复习,初中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