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怎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中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话题。

我们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依据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用学生核心素养指导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途径。

一、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如何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第一步。

(一)国际上核心素养研究的趋势与启示

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标准的形式逐步发展变化,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逐渐

代替了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模型。

总结国际上核心素养研究的经验,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首先,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今教育领域的趋势。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按照学科教学规律规定了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其次,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国际上大多数国家认为教育主要有两个目标:培育个体和教育国民。各国的核心素养制定体现了明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承担培养、塑造儿童青少年能力与品行的责任,并最终使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保持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任何人不能离群而居,个人通过各自的贡献找到适当的立足点及保障。个人也肩负对社群的义务和责任,由此获得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教育必须培养年

轻人的爱国情操和社会正义感。世界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都离不开国家、社会这两个视角。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Definition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Foundations,简称DeSeCo)项目的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人与自己、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三个方面,而国际上其他核心素养模型分为个人的自我提升、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素养和社交、沟通等社会技能方面的素养。

再次,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选取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尽管核心素养的指标不尽相同,其目的都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国际上的核心素养模型都有较为严密的体系和完整的结构。OECD的DeSeCo项目所建构的核心素养为并列交互型:共9个二级指标,分为人与自己、与工具和与社会三个维度,维度间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OECD核心素养的框架,也为并列交互型。美国的“2l

世纪技能”是整体系统型:以核心素养为中轴,包括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学习结果的指标以及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核心素养辐射影响了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新加坡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结构是同心圆型: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发展出与完善自我相关的能力素养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养,共三个维度。此外,日本“21世纪型能力”

的核心素养结构是发散型:内核是基础能力,中层为思维能力,最外层是实践能力。

(二)构建核心素养体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结合国际经验,我国在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中要体现以下几方面要求:

其一,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学生核心素养建构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DeSeCo项目确立的核心素养的功能是实现个体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的研制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成功的个体生活和国家、社会是分不开的,三者在核心素养体系中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核心素养的功能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体现国家与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价值期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了当前个人、社会、国家的价值要求,以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不仅能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也与国际上核心素养的功能定位相一致。

其二,在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可以采取同心圆型,核心价值观应居于圆心。核心价值观应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作为指导思想。在核心素养模型中,新加坡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构建的。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并能塑造个人的信仰、态度及行动。根据

这一主旨,“核心价值观”维度包含了“尊重、责任、正义、关怀、适应力、和谐”六个一级指标。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可以采用同心圆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圆心。

其三,在遴选原则上,学生核心素养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指标选取上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并且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核心素养是对于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核心素养遴选应与时代接轨,同时注意我国教育文化背景。

二、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途径

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关键

在课程。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只是第一步;而将核心素养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需要课程作为桥梁。可以说,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一)意义:解决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

学生核心素养指导的课程建设为解决价值观教育的现

实困境提供了路径。

首先,可以使品德与价值观教育有的放矢。在传统的以课程标准和学科知识为主的德育体系中,德育课程的主要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